1、如何提高微观外贸经济效益?
提高外贸经济效益的途径 一、加强调控力度,维护好经营秩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逐步建立和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制度的初步形成,国家对外贸的调控已经实现了由过去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控制型,向以汇率,利率、税率等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控制型的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极大地激发了外贸企业自主经营的积极性,有利于广大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上放开手脚奋力搏击。但是,从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由于国家对外贸企业直接控制的力度小了,也带来了经营秩序混乱的负面效应,具体表现在:我们的外贸企业在出口业务中对内抢购货源,对外削价竞销:在进口业务中抬价争购;在对外承包劳务中自相削价竞标、争项目。这些行为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贸易利益,减少了经济效益,对此必须予以纠正。在今后的外贸工作中,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加强对外贸管理的制度和法规建设,用政策、法规和经济调节机制来协调和管理对外贸易,以维护国家的整体经济利益。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应在政策上向经济效益好,出口规模大,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企业倾斜,在进出口信贷、出口退税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其次,应建立完善的进出口审批,最低出口限额等制度。第三,优先保证效益良好企业的进出口用额,区分良莠。第四,统一制定进出口最低(高)限价,杜绝自相竞争,国家受损的不良现象,将一切经济行为切实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二、调整投资比例,完善外贸结构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也是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物质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规模增长很快,仅在“八五”期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净增了2.6倍,年均增长37.5%,尽管投资增长很快,但投资结构和投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1.农业等基础产业投入过低,供给不足,造成农业等基础产业的生产成本急剧上升,比较优势迅速下降。2.投资规模小而分散,效益低下。3.技术改造投资比重较低,与企业面临的技改任务不相适应。4.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低,且逐年下降,科技、生产两张皮现象严重。投资结构欠佳,必然带来外贸结构的不合理性。“八五”期间,我国进出口商品构成中,虽然工业制成品的比例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在出口结构上仍然具有明显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出口产品仍然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出口规模的扩大主要依赖于数量扩张,实际经济效果并不大。为了切实提高经济效益,“九五”期间必须调整好投资结构。 首先,应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和风险约束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真正做到投资领域责、权、利的统一。 其次,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突出重点,集中投资,提高经济效益。国家应把资金集中起来,选择重点集中投资,迅速形成达到经济规模的生产能力。 第三,调整投资结构,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投资技术含量。我国出口商品由于单位物耗高,品种质量差,技术含量低,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经济效益自然也不可能很高。若要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国家必须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增加科技投入,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并以此来带动整个民族工业的发展。果如是,我们的经济效益必定会有较大的改观。 第四,进一步深化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投资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主体。 第五,协调国家整体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增进地区间协作。 三、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生产高度集中,企业组织集团化,讲求规模经济效益。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效益差,在国际上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若要改变这种不利状况,国家必须进一步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通过政策导向鼓励一批效率较高的企业进行联营,充分发挥资金、技术、资源的整体优势,努力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超大型企业集团。企业在达到了一定经济规模后,就有能力进行大投资,搞大技改,实现产业技术的快速、滚动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每个外向型企业也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挖掘自身潜力,向管理要效益,以质量求生存,凭规模寻发展,籍外力去开拓,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建立健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保障机制 外贸企业若要提高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讲,需要国家在经济体制上进一步深化改革,最终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济机制,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形成有利于市场公开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为此,国家应在经济体制改革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改变目前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公,就业机制不明,企业淘汰机制不顺的不利局面。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应强调高效率下的高效益,改变过去那种靠使用廉价资源等方式来谋取利益的做法,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突出质量、效率的企业考核指标体系,避免短期利益行业。在就业机制上,要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据估计,我国各类企业的富余人员高达20%~30%,企业背上这样沉重的人员包袱,又怎能谈得上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呢?国家应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下,优先将外资企业的富余人员裁减下来,让企业轻装上阵,奋力搏击。应认识到这样的辩证关系:某个外贸企业发展了,必定会带动国内相关企业的发展,整个外贸事业发展了,必然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国民经济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又会为对外贸易创造出良好的内部环境,促进外贸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一旦步入这样良性循环的轨道,提高外贸的经济效益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了。在企业淘汰机制上,国家应痛下决心,坚决把那些消耗大、成本高、效益差的企业拉下马,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优生劣汰。 五、深化微观管理,加强基础工作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提高,固然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密不可分,但做好企业的微观管理,加强基础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努力提高全体外贸人员的业务素质。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风云多变,因此,国际贸易远比国内贸易要复杂得多,这对各类外贸人员也必然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没有一支技术、业务过硬的外贸人员队伍,我们的外贸经济效益也就不可能有较大的提高。人是一切工作之本,我们应牢牢地抓住这个环节,真正做到在对外贸易谈判、签订合同、履行合同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为国家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其次,要充分重视情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使用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商场如战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当今信息时代,谁不重视情报工作,谁就必定会在激烈的商战中败北,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吸取。 第三、加强产品包装工作。多年来,我国外贸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投入较多,但在产品包装上却重视不够,对提高产品包装的作用认识不足。从国际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包装较之产品内在质量的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产品包装,尤其是销售包装本身就具有美化商品、宣传商品、促进销售的功能,也正因如此,销售包装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无声售货员”的美誉。从多年来对外贸易的实践来看,我国的某些产品并非内在质量不好,而恰恰是由于包装不良造成销路不佳,如果我们在包装工作上稍微多倾注一点精力和财力,我国出口产品的档次就会上一个台阶,经济效益也必然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四、构筑新型畅通的销售通道。纵观国外著名企业,无不重视产品销售网络的建立,他们从产品开发、试制阶段开始,就广泛进行市场调查和培育,一旦批量生产很快就能占领市场。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工作比较薄弱,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广泛与国外企业联合,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以此来打入并占领国外市场。二是广泛采取诸如包销、定销、经销、代理、寄售、展卖、招标、投标、拍卖、租赁、对销、补偿、加工装配等多种贸易方式,逐步培育、完善我国的销售网络。三是广泛实行我国的名牌战略,全面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这对我国产品全面进入国际市场展开竞争,无疑会有大裨益的。
2、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一、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相同点
都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2.交易过程大同小异
3.经营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者经济效益
二、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差异
(一)对外贸易难度大
语言、法律及风俗习惯、贸易政策与措施、市场调查、交易争端解决
(二)对外贸易比国内贸易复杂
货币和度量衡差别、商业习惯、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国际汇兑、货物的运输与保险
(三)国际贸易风险大
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政治风险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都是指越过国界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但是它们也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是着眼于某个国家,即一个国家(地区)同其他国家( 地区 )之间的商品交换;后者是着眼于世界范围,即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
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区别在于: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进行的贸易活动,而国际贸易是从世界的角度进行的。国际贸易可以说是各国或地区对外贸易的总和。
(2)外贸远比扩展资料;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
贸易依存度亦称“外贸依存率”“外贸系数”。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进出口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即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
贸易依存度还可以用贸易总额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来表示。贸易依存度=贸易总额/国民收入总额。外贸依存度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国民生产总值;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国民生产总值。
国际货物贸易属商品交换范围,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2.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3.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4.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的多。
参考资料:网络—贸易
3、国际贸易的特点?
国际货物贸易属商品交换范围,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
国际货物贸易属商品交换范围,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2.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3.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4.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的多。
这里,主要是将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进行一些对比。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既存在共同性,又有很大区别,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更复杂。
一、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共同性
1、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相同;
2、有共同的商品运动方式;
3、基本职能相同,且都受商品经济规律的影响和制约。
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
1、各国的经济政策不同;
2、语言、法律及风俗习惯不同;
3、各国间货币、度量衡、海关制度等不同;
4、国际贸易的商业风险大于国内贸易。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更复杂。
4、国际贸易分为几个环节
你是不是问:贸易流程?啊
贸易流程
1.客户询盘。
2.报价磋商。
3.签立订单。 国际贸易流程图
4.下达生产通知。
5. 验货。
6.制备基本文件:制作出口合同,出口商业发票,装箱单等文件。
7.办理商检。 (以下是船务流程)
8. 租船订仓:
9. 安排拖柜,将货物运送到货代仓库。
10.委托报关:
11. 获得运输文件:
12. 准备其他文件:商业发票、FORMA原产地证书或一般原产地证、装运通知、装箱单。 13.交单:
13.1.采用L/C收汇的,应在规定的交单时间内,备齐全部单证,并严格审单,确保没有错误,才交银行议付。
13.2.采用T/T收汇的,在取得提单后马上传真提单给客人付款,确认收到余款后再将提单正本及其他文件寄给客人。
13.3.如果T/T收汇的,要求收全款才能做柜的,要等收款后再安排拖柜。拿到提单后可立即寄正本提单给客人。
14.业务登记:每单出口业务在完成后要及时做登记,包括电脑登记及书面登记,便于以后查询,统计等
信息来源:网络
5、对外贸易与反倾销,如果从同一件商品在国内远比国外价格高这点出发完全支持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
lz码的字微多啊,我表示压力有点大
首先,咱们要明白为什么国外进行对华反倾销调查,调查的依据从何而来。这就要说WTO了,WTO的规则是谁制定的,是欧美阵营制定的,中国是外来者。ok,为什么调查我们,原因很多,你可以片面的理解为打压中国。就拿光伏举例,中国光伏产业的几大巨头做的是什么贸易,是加工--出口贸易,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出口,成为朝阳产业后挽救了地方财政后被纷纷效仿。此时,部分地方政府由于支持力度过大已经被这些光伏企业绑架,国家没有办法,必须确保这些企业的销量,所以开始进行补贴,然后就被欧美阵营发现了,就把我们告了。所以,前一阵关于国家允许分布式光伏发电可入国家电网的消息你应该有所印象,因为中国知道这几个企业在国外卖不动了,产能过剩怎么解决,只有自己消化掉不然危及部分地方财政。那这件事的始末并不是国家的问题,由于国情,中国不提倡也不反对使用光伏发电,所以没有入网政策。那么光伏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虚假繁荣多为利益使然,国家为保障销路补贴之后中国的光伏企业打赢了价格战占据了欧美市场,然后招致反侵销调查。调查我们的原因就不难看出了,保护欧美阵营本土的光伏企业的同时给中国一个沉痛的打击。这个打击可能不仅仅是中国的相关出口贸易受阻,企业的经济损失,地方财政的危机,或许应该还有你和我没想到的影响。
然后,咱们再来讨论你提出来的问题,一个企业我们知道它有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你也说了,中国的工厂只是在给洋品牌代加工的,加工出来的商品是谁的,是该品牌企业的。所以价格不是我们说了算,是人家洋品牌说了算,那为什么同样是made in China的东西,在国外卖的反而比国内便宜呢。这个原因很多,比如市场的供求关系导致在中国的洋品牌不用降价促销照样卖的不错,那企业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然卖的越贵越好。还有关税,刚才说了,该商品的所有者是国外洋品牌,如果该商品走程序先回了品牌所在国再回流中国市场,抱歉,交税。但是,注意了,该商品从中国回到商品所在国这期间的费用是很小的,所以也造成了价格差异,关税这个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咱们期待洋品牌降价不如期望中国的本土品牌越来越好,让国外的洋品牌感到竞争了,价格自然会降不是吗?所以,要明白一个洋品牌即使它所有的环节都在中国进行,包括生产,销售等等,中国从中分得的利益也仅仅是一些税,利润都在洋品牌手里,注意是洋品牌,洋的,这个利润是要回到它自己国家手里的。所以不要因为在国内买阿迪贵了抱怨国家,这个没道理,呵呵。并且人民币升值也可能成为你觉得东西买贵了的罪魁祸首。
接着说你所谓的竞争力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价格低销量大就好,薄利多销只是一种市场定位和占据市场的一种手段。对于消费者心理而言,肯定是希望自己买的商品是保值的,自己买的品牌会越来越好,如果这个品牌薄利多销了,那消费者就会觉得自己买的东西是贬值了,同样会认为这个品牌变次了,这对于一个品牌一个企业有多可怕。还是那句话,企业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就好比义乌某公司生产了一万双袜子,每双2元,而阿迪每双袜子20元,有一千双。假设一万双2元的袜子跟1000双20元的袜子一样好卖,同时卖完,你觉得是义乌赚得多还是阿迪赚的多,所以它为啥要降价,它不用降价,它只需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合理的价格,一个利益最大化的价格,这个价格肯定不是接近成本的低价,也肯定不是会削没购买力的超高价。
关于茅台这个,呃,看来你以后肯定不适合当商人,商人是唯利是图的。茅台在国内愁卖吗?so茅台在国内需要低价稳住市场份额吗?不需要,我只能说茅台没涨到天价还得感谢国家限定了政策不允许公宴喝茅台。同理,茅台在国外低价出售,只不过就是简单的拓展市场,卖不出去,我就降价,一降价,老外不买,华侨也得买。所以,利益又最大化了。
不是我们享受不到低价商品,其实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拉动内需不是靠卖几件廉价衣服,卖几瓶茅台能解决的。商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国家其实也在为人民谋求利益最大化,你若还想听,我可以继续给你818。你很关心商品的价格,那你可以先简单的了解一下这个价格的浮动是怎么产生的。你说的有些话我还是认同的,就是应该确保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处于低位这样人民才会有闲钱去消费去刺激市场良性循环,但这个谈何容易啊,这些商品的定价权往往掌握在好几拨利益集团的手里,处处都有阴谋。国家也只能调控调控再调控。ok,就说到这吧
6、论述国际贸易相对于国内贸易而言的哪些特点?
国际贸易相对于国内贸易而言的特点
国际贸易需要用外汇,一般是通用的美元进行结算,然后再换成本国的货币。
国际贸易需要加收关税,各国关税也各不相同,国内都是统一规定的。
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