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需新加坡简介!!!
国名: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代码SG
国名来由: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盘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过去华侨多称其为“息辣”,即马来语“海峡”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将之称为星洲、星岛的。
别称:星洲、星岛
面积:699.4平方公里(新加坡统计局2005年统计)。
首都:新加坡(Singapore)
时差:比格林威治时间早8个小时,与北京时间相等。
独立日:8月9日(1965年)
国旗: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2。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五颗白色五角星。红色代表人类的平等,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新月象征国家,五颗星代表国家建立民主、和平、进步、正义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颗星的组合紧密而有序,象征着新加坡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国徽:由盾徽、狮子、老虎等图案组成。红色的盾面上镶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与国旗相同。红盾左侧是一头狮子,这是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在马来语中是“狮子城”的意思;右侧是一只老虎,象征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历史上的联系。红盾下方为金色的棕榈枝叶,底部的蓝色饰带上用马来文写着“前进吧,新加坡!”
国歌:《前进吧,新加坡》
国花:以一种名为卓锦·万代兰的胡姬花为国花。东南亚通称兰花为胡姬花。卓锦·万代兰是由卓锦女士培植而成,花朵清丽虚灶端庄、生命力特强,它象征新加坡人的气质和刻苦耐劳、果敢奋斗的精神。
语言:马来语为国语晌誉稿,英语、中国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英语为行政用语。
国家政要:内阁资政李光耀,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长期担任总理,1990年11月辞去总理职务,改任内阁资政;总理吴作栋(goh chok tong),1990年11月任总理;现任总理李显龙,2004年8月12日宣誓就职,成为新加坡第三任总理,12月当选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新一任秘书长,2006年5月再次当选新加坡总理,5月30日宣誓就职。总统纳丹,于1999年8月18日当选为新加坡共和国总统,9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2005年9月连任。
自然地理
位于东南亚,是马来西亚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面积为699.4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由50多个海岛组成,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宴孝6%。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5米,最高海拔163米,海岸线长193公里。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27℃。年平均降水量2345毫米,年平均湿度84.3%。
人口
截至2007年6月为止,新加坡人口总共有468.06万名,比前一年增加了4.4%;其中,约370万名是公民和永久居民,其余约100万名是非居民。公民和永久居民的人口增加1.8%,而非居民则增加了14.9%。华人占75.2%,马来人占13.6%,印度人占8.8%,其他种族占2.4%,包括巴基斯坦人、斯里兰卡的泰米尔族人和西方人。每平方公里达4000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英语、华语(汉语普通话、福建话为主)、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国语为英语。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会使用英语和华语。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华人及斯里兰卡人多信奉佛教;此外,还有人信奉基督教。
简史
狮之城
新加坡早期主要有马来人居住,其最早的文献记载源自中国公元3世纪。14世纪中国明朝时把新加坡叫作“淡马锡”。在7世纪时,新加坡被名为“海城”( Temasek),它是苏门答腊古帝国-斯里佛室王朝的贸易中心。到了公元13世纪时,新加坡有了新名字-新加普拉,意思为「狮之城」,据说巴邻旁王子桑尼拉乌它玛到新加坡游历时,看见了一头像是狮子的野兽,于是便以此为名,新名字一直延用至今。14世纪之时,新加坡成了邻近各国兵家互争的战场,战争到后来并没有出现的大赢家,新加坡社会与人民却已受到深深的伤害,新加坡被各国遗弃,房屋全毁,一时间竟沦为荒凉的丛林,直至17世纪之后,新加坡才有了新发展。新加坡是个相当年轻的国家,从正式成立共和国至今不过短短35年。新加坡所留下来的史料很少,居民一直靠海维生,从事渔业交易,当然也有不少人做了海盗。古代新加坡称为「海城」,据说在13至16世纪期间,东南亚有一个名为马加巴多的王朝盛极一时,当时新加坡可能便由该王朝所统治。
2、新加坡面积有多大?听说只是个城市式的国家?
新加坡面积只有714.3平方公里,因为国家面积小,所以被称为城市式国家。
新加坡地处东南亚,属热带国家,国土面积非常小,是典型的城市国家,只有714.3平方公里,比中国香港(大约1000平方公里)还要小,与广东的珠海市面积差不多大。
新加坡是一个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肢运启国家资本主义”。根据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伦敦、悄败纽约、香港之后的第历如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第五位。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经济体之一。
3、为什么清王朝只允许西方商人在广州贸易?
自明朝建立以来,我国就一改之前沿海地区对外通商的惯性政策,开始实行严格的海禁。既是为了避免沿海地区居民免受倭寇的袭扰,也是为了巩固自身政权的稳定性。
到了清朝之后,海禁政策继续实行,使中国丧失了与外国交流的机会,并逐步落后于世界,导致了最后挨打的惨烈结果。直到清朝中晚期,在乾隆的诏令下,广州成了封闭中国对外的唯一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也因此登上历史舞台。那么,为何在中国众多的城市当中,唯有广州被选中成为通商口岸呢?
一、广州本身的条件相对来说更为优越
1、广州具有相当悠长的通商历史
广州,虽然从近代开始才逐渐在中国历史上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代表广州的键郑古代史就并不丰富,只是相对于中原地区而言稍显偏远了些。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广州就已经成为热带稀有产品的集散地,为北方国家提供着一些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物品。
到了秦朝时,趁着秦朝被诸侯围攻接近灭亡的时候,当时被秦始皇派遣南下的任嚣和赵佗在广州地区自立为王,并且将广州作为自己的都城。
在南越国存在的近一百年间,广州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北方汉人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劳动工具,还将丰富的中华文化在当地广为传播,使广州逐渐能够跟上北方城市的发展速度。
汉朝建立后,随着汉朝国力进入鼎盛,汉人的对外交流活动也愈发频繁。与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相对应,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就是在广州。无数中外商人或从这里出发,或在这里停留,将不同地区的不同宝物在这里储存售卖,使广州成了一座热闹非凡的城市。虽然相比于作为都城的长安来说,此时的广州在发达性上有所欠缺,但广州终究被埋下了商业的种子,这为它日后的腾飞打下了基础。
到了唐宋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广州也迅速发展,唐朝时更是在广州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管理外贸事务的机构。到了元朝,同广州有着贸易往来的城市数量达到了一百四十多个,足以反映出广州的繁荣和影响力。
直到明清时期,广州也一直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康熙年间在这里设置的粤海关更标志着我国海关制度的创设。除此之外,当时广州的商业情况也十分有利于将其设置为通商口岸。早在康熙年间,清朝政府便从广州负责对外贸易的商人当中招募了十三位精通此类事务的经纪人,指名道姓地要求他们与外国商人做生意并且收缴海关税。
在当时全国都较为封闭的情况下,只有广州商人拥有足够的经验来和外国商人打交道,也只有他们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清朝政府谋取利益。因此,将广州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商业历史的城市设置为通商口岸,无疑是十分合适的。
2、广州的地理条件赋予了它对外通商的优势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广州位于中国南方,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的汇合处,其内还有着珠江穿过,最后注入到南海之中。有着如此发达的水网交通体系,广州对内可以沟通内陆地区,对外可以连接远洋商人,有效运输国内货物和国外货物,天然就有着极大的方便程度。
而经由珠江长期灌溉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则又为广州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地理优势,平坦的陆地、充分的水源为人们的生存居住提供了基本条件。
此外,正是由于广东地处中国南部,在纬度较低的情况下又有着来自东边太平洋暖湿季风的吹拂,使得广东的气候条件也相当优越,不但适宜人们的居住,港口也不会结冰,使其全年都能桥谨够进行商业贸易。
最后,广东在人文地理上也有一个优势的地方,那就是自古以来都远离大一统中央政权的核心地带。对古代王朝的统治者来说,商人流动性极强,同时三教九流混杂,思想上也只为牟利、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腐化分子,他们因此被认定是社会管理的不稳定因素。
再加上广州是对外通商口岸,外国人的数量也不可忽视,这使其不稳定性再度加强。试想一下,如果每天都有着数量众多的不稳定因素进入都城当中,想必中央王朝的统治者一定会感到不安。
但广东作为一个远离政治中心的地区,无论那里的人群构成如何复杂,再怎么闹也不会对中央形成威胁,只需让其缴纳足够的赋税来补足国库就好了。
二、出于维护沿海地区安全的目的
1、广东的地理位置更加安全
明朝之所以会实行海禁政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当时的东南沿海地区倭寇横行。他们每次登陆都是一次对沿海民众稿消颂的抢夺杀戮,遇到政府军来围剿又可以利用当地的地形和自身易于分散的规模来逃脱,让明朝政府防不胜防。
到了清朝之后,虽然倭寇已经不再是主要担心的隐患,但清政府依旧对于东南地区的海防持相当重视的程度。而广州,则恰好是东南海防的关键所在。首先,虎门海口是外地船只进入广州的必经之路,凭借着自身“金锁铜关”的天险,使这里成了清政府对外海防的第一个要塞。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民族英雄关天培便是在虎门关口与英军鏖战至死。
另外,从虎门到广州的水路为滩涂之地,泥沙淤积甚多,如果没有熟知当地情况的船员带领,外国商船很难成功进入。有着这样的地理天险,使广州成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能够充分应对来自海外的敌人。
相比之下,曾经与广州同为通商口岸的江海关、浙海关和闽海关,可就没有这样的天险了。一旦发生大量外国势力聚集的现象,清政府很难做到对他们的及时控制。因此,为了国家安全,清政府选择将广州作为唯一的通商口岸。
而在所有外国商人都需要来到广州才能够进行贸易的情况下,清政府也能够利用广州的地理屏障来对他们进行控制和防范。
2、其它通商口岸的商业性较弱
除此之外,相比于广东这种商侩气息比较浓重且远离政治中心的地方来说,浙江地区从文化与地理层面更为清政府所看重。一方面,两浙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不可被外国人轻易玷污;另一方面,两浙地区承担着清政府的漕运重任,对维系中国各地区的粮食供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旦这里的社会秩序被扰乱,其引发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两浙地区还带有着较强的政治意味,更受到清政府的保护。最后,广州也是外国商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事实上,清政府在康熙年间开放了四个通商口岸,除了广州外,他们其余三个就是前文所提到的江海关、浙海关和闽海关。
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广州却呈现出一家独大的趋势。由于广州本身在地理与政策条件上的优越性,使其在商业贸易上呈现出愈发方便快捷的特点,其它通商口岸则显得弱势许多,如在广州完成货物订购只需要三四个月左右,在浙江和福建地区却需要五六个月,这对争分夺秒的商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最开始是英国主动放弃其它地区的商馆、专往广州发展,接着欧美其它国家也争相效仿。优胜劣汰之下,外国商人们自然而然地便聚集到了广州,使清政府不得不将这里设置为通商口岸。
三、广州为清朝皇室提供了大量财政
在清朝灭亡明朝的战争当中,由清朝宗室子弟组成的八旗军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因此得以享受来自皇室的供奉和补贴,过上了奢侈享乐的生活。但是,到了清朝中后期,随着宗室子弟数量的不断增多和国家财政的不时减少,皇室的巨大开支已经开始出现不能满足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清朝皇帝将目光放在了广州粤海关上,将其数额巨大的关税收入作为了自己的私人金库。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不仅每年都要过问广州的经营状况,掌控广州粤海关的官员更是地位崇高,直接对皇帝负责。
正是粤海关背后有着这样的渊源,才使清政府在决定哪个城市成为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时,对广州有了更多的青睐。
四、总结
总的来说,广州之所以会成为清朝中后期唯一的通商口岸,很大程度上就是与其自身的条件所导致。正是因为在地理位置上的优越,使其自古以来就成为了中国海外贸易的通商口岸,形成了相当浓厚的商业气息和传统,并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继续促进着当地商业发展的繁荣。
在这样的情况下,它被选为唯一的通商口岸也实在是合情合理。但是,虽然依托广州通商口岸而产生的广东十三行曾一度无比辉煌,它背后却隐藏着清政府深深的腐败和无能,无法掩盖整个中国的落寞。
4、除了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还有那个国家
不是,各睁困国有各国的东印度公司.欧洲历史上,一共有过多个被简称为东印度公司的企业,他们是英国、法国、荷兰等继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扩张后,17世纪新兴的殖民国家为了处理在殖民地配早亮地区的一些事物而成立的机构. 分别是英国东印度公司(1600)(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1602), 丹麦东印度公司(1616), 葡萄牙东印度公司(1628),法国东印度公培宽司(1664)(French East India Company) 和瑞典东印度公司(1731).
5、新加坡有怎样的文化传承?
各种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仅创造了今日多民族的和谐社会,也留族咐下了丰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华人,刻苦耐劳的精神行粗底蕴,勤奋实干的创业精神。他们与各族和平相处,积极融入、反馈于当地社会。中华文化精髓也深深影响着新加坡的生活型态。如欢欣多彩的农历新年兆带纯,或慎终追远的清明节和传统祭祖普渡的中元节。当然风行于华人文化的风水之说,也可反映在新加坡的多项建筑设计里面。新加坡国际化的投资学习环境和科学合理的国家管理历来为世人称道;更深层的原因在于,除了中国,作为唯一的由华人主导建立起来的国家,新加坡在各方面的探索,也为世界和整个华人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新加坡模式”,这更是我们华人的骄傲。新加坡的文化传承还体现在对于小孩子的教育上。周六的早上在酒店瞄了一会电视,其中有一个少儿频道除了播一些机器猫的动画片之外,还会播一些中国古代传统美德的动画片,如“乐洋子之妻断织免夫”等等, 令我惊奇的是这套动画片是上海文光集团出品的,但我从来没有在国内的电视上看到过,汗……这也许就是新加坡文化魅力的另一方面吧。
6、为什么清朝要闭关锁国?
清朝并没有完全闭关锁国
清朝开国后,由于大量铜矿需要海外进口,所以最初并没有严格的海禁制度,可是明朝的残余在清初那段时间始终借用大海组织反清活动,随后清廷为了稳定,渐渐落实严格海禁。
满清入关12年后下令,所有沿海片帆不得入海,“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
到了顺治十八年,更是强令山东,广东,福建,浙江,江西等沿海省份居民回迁50里,并设立边界,不得逾越,随着反清势力渐渐被平定,后来的政策又开始宽松起来。
到了康熙二十二锋备年,明郑归降,清朝立即打开海禁,并且两年之内设立4个海关进行对外贸易,看来满清朝廷也并非铁板一块,知道对外通商的好处。
到了康熙五十五年,皇帝又再度下禁海令,不过此次的禁海并非严禁,而是有限度的开放对海外的贸易,即便如此,对民间的贸易势力也是迎头痛击。
这个禁令维持到雍正五年,一些开明派大臣反复上书朝廷,要求全面打开的海禁恢复通商,雍正皇帝考虑再三,终于决定废除先帝的南洋禁海令。
此时大清帝国海岸线上大大小小的口岸已超过上百,但是由政府认定的通商口岸则仍然是浙江,江西,福建和广东。
到了乾隆年间,东印度公司开始拓展中国市场,并引爆了洪任辉事件,引得龙颜大怒,皇帝撤销了三个海外贸易据点,只剩下广州一个海关,到乾隆一朝,海外贸易无比兴盛。
从康熙年间开放通商口岸,只有零星外国商船会来祥枣中国做生意,72年时间里总共来华商船300余艘,可是到了乾隆时只剩广州海关,往后的80年时间里,来华贸易的商船竟高达5000余艘银宴毁,贸易额扩大近20倍。
7、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反映什么现象
反映19世纪晚期“全球化”趋势增强。19世纪末的科技革命为“全球化”趋势增强提供了条件。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科技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技术手段。
(1) 变化:开辟了以欧洲为中心,向其他地区的海上航线;大西洋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交通要道;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欧国家成为商路的中心地区等。原因:新航路的成功开辟;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的殖民扩张等。 (2)现象: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产品行销世界各地。原因: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发展迅速;英国打败其他殖民国家,建立了世界范围的海外殖民地。 (3)新现象:世界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影响:列强争夺殖民地,加剧了列强间矛盾;激化了被瓜分地区的民族矛盾。 (4)过程: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结束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使世界各地间联系加强,揭开了形成世界市场的帷幕。第一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增强了西方列强的实力,加快了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步伐,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