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通的出口品牌有哪些
2008—2009年度 “南通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名单 序号 企 业 名 称 品牌名称 1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山 2 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 大吉 3 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鑫缘/XINYUAN 4 江苏华艺服饰有限公司 华艺 5 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鼎 6 南通大东有限公司 NT 7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天 8 江苏百花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百花 9 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 solarfun 10 江苏林洋电子有限公司 林洋 11 江苏东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东成、Dongcheng、DCA 12 南通江海电容器有限公司 Jianghai 13 江苏好收成韦恩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GOOD HARVEST 14 江苏国强工具有限公司 GD、ACE 15 南通铁人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IRONMAN 16 南通市东昌化工有限公司 DONGCHANG 17 南通三九焊接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三九 18 江苏紫罗兰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金色紫罗兰 19 如皋市双马化工有限公司 Dua Kuda 20 港龙纺织(南通)有限公司 GL TEXTILE 21 江苏万达特种轴承有限公司 WANDA 22 南通美丽华纺织品有限公司 MEILW 23 江苏宝缦卧室用品有限公司 宝缦BAOMAN 24 南通爱德华帽业有限公司 BAGO 25 江苏南明集团有限公司 NMG 26 南通鑫盛纺织服饰有限公司 丽谦 27 江苏天健服饰有限公司 A、N、C 28 南通三瑞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迪芬 29 南通华银毛绒制粗枯品有限公司 CANCELLATION 30 江苏南星家纺有限做猜公司 NANSHING 31 新嘉纯凳型澍纺织绣品(南通)有限公司 ALEXANDRA’S SECRET
2、对宜兴外贸出口状况的分析
1.宜兴市是一座拥有2100余年城建史和7000多年制陶史的名城,素有中国“环保之乡”、“著名陶都”、“教授之乡”的美誉。宜兴位于太湖西岸,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长三角腹地、沪宁杭三角几何中心,是江苏省确定重点发展的三级I类新兴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人口105.73万,下辖21个镇和1个国家级环保科技工业园。近年来,宜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3万元,财政总收入43亿元。综合实力、基本竞争力分列全国百强县(市)第22位和第9位。宜兴市创模3年,将工作重点放在建材、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上,形成了鲜明的宜兴创模工作特色。
宜兴已有5000多年历史。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周元王四年(前472)属越。周显五三十六年(前333)属楚。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荆邑司会稽郡,次年改荆邑为阳羡县。西晋怀帝永嘉四年(310),置义兴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义兴郡,改称义兴县,属常州。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为宜兴县。清雍正四年(1726),分为宜兴、荆溪二县。民国元年荆溪撤消,并入宜兴县。1949年6月属常州专区。1953年1月属苏州专区。1956年2月属镇江专区。1983年3月起,属无锡市。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建立宜兴市。
2003年,宜兴有21个镇、1个环保科技工业园,95个居委会,430个行政村;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1万公顷,山林4万公顷,总人口1062363人。
文化教育
煮酒论英雄,才子赢天下。英雄辈出的阳羡山水不仅赋予了宜兴人忠爱的精神,更给了这里的人们聪慧的灵气。
“父子兄妹皆教授”,“一门七博士”,耕读传家,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从古到今,宜兴走出了4位状元,10位宰相,385名进士,21位两院院士,60多位大学校长,8000余位教授副教授,“教授之乡”名扬天下。
新中国第一次科技大会主席台上就座的10人中,就有4位宜兴人。中国高教部部长、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和台湾教育部次长、台湾大学校长虞兆中,出生于小镇的同一条街……这些神奇的巧合,令世人对这片土地惊叹不已。
宜兴人聪慧的灵气,更源于敢为天下先,开拓创新的勇气。在绘画、科学、社会等众多领域,无不闪耀着宜兴人高举创新大旗的身影,成为领袖人物和开创者,为中国的进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旅游资源
别有洞天的陶都宜兴,物产丰富,风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独特旅游胜地。
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隶属无锡市,距太湖西64公里,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是江苏省最南边的一个县级市;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产大米、毛竹、茶叶、溪蟹和太湖鱼虾,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古称荆溪,渊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丽。
宜兴紫砂工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成为独步世界的艺术品。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质遗产名录,雄踞传统手工技艺首位的,就是宜兴紫砂。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源泉和永恒的魅力。
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给了宜兴一把紫砂壶,并没有忘记在里面放一片茶叶。
宜兴是江苏省最大的茶叶产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生长着被茶圣陆羽称为“芳香冠世产,可以上供朝廷”的阳羡茶。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宜兴阳羡紫笋茶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三国时代以“国山舜茶”称雄江南,唐朝以“阳羡唐贡茶”名扬天下。
在宜兴山区,茶园依山就坡,一望无际,人称“茶的绿洲”。
在紫砂壶的天地乾坤里,清雅的茶香,滋润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脉。
太华山区,是江苏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积达18万亩。翠竹连岗接坡,挺拔茂密,层峦叠翠。山风过处,竹影婆娑,绿浪起伏,有“竹海”美称。
宜兴雅称“洞天世界”,80多个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态,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迹”暨“海内奇观”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
今日宜兴
2002年,列为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首的宜兴骆驼墩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早在 7000年前,宜兴就已经成为太湖西部地区的中心部落。宜兴从晋朝设置义兴郡,作为太湖西线最大的城市,曾历时千年之久。
今天的宜兴,作为江苏省重点发展的三级一类新兴中心城市,名列2005年中国百强县市竞争力第9位,长三角37个县级市综合竞争力第7位,在长三角浪潮的澎湃中,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环保产业科技园,以及省级宜兴经济开发区、省级陶瓷工业园和官林、高塍等5个工业集中区的建立;电线电缆、环保设备、精细化工等八大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绘就了宜兴产业发展的灿烂星空,奠定了腾飞发展的坚实基础。2006年,宜兴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随着国际资本产业正向长三角加快转移,国家对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规划启动,杭宁城市带崛起战略构想的形成,宜兴,将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显示出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
打造富裕宜兴、活力宜兴、生态宜兴、文化宜兴、和谐宜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太湖西线第一城的宏伟蓝图已经全面铺开。一个更加富裕、和谐、秀美的新宜兴正在崛起。
宜兴,热切召唤着天下有识之士,共创人生的光荣与梦想!
2.宜兴市上半年开放型经济健康、快速前进,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外经合作均取得令人信服的新突破。
一是招商组织程度明显提高。该市相继组织了日韩、香港、欧洲、上海等境内外招商活动,130名专业招商人员活跃在第一线。上半年新批外资项目58只,增资转股项目26只,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4.8亿美元,同比增长80.7%,提前一个月实现“双过半”;实现到位外资2.12亿美元,同比增长51.5%,其中服务业到位外资提前四个月实现“双过半”;二是境外投资占高地,新核准境外投资项目7只,新增投资1000万美元,实现外经营业额1136万美元,非贸易项目占到无锡全市的近一半,境外投资项目数和中方投资额完成数分别位列无锡市第一位和第二位;三是外贸出口创新高,1至5月,外贸自营出口总额5.2亿美元,同比增长38%,创该市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3. 2006年是宜兴科学发展成效显著的一年。全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在较高平台上稳定运行,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快速、有序发展的态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城乡居民得益较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
1、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总量指标再上新台阶
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根据国家公布的2005年县域经济排名,宜兴列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第9位,比第一届排名上升5位。从2006年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看,宜兴的县域经济发展将比2005年更加壮大。
总量指标再上新台阶。2006年宜兴生产总值将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这是继2004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以来宜兴经济总量的又一次飞跃。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8亿元,同比增长17.9%(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6.3%),比三季度快0.6个百分点,完成年计划的10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5.4%(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256.9元,增长16.9%(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154亿元,增长21.2%(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9.0%)。一、二、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4.5:60.5:35.0调整为4.0:60.0:36.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经济结构继续得到改善。
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都保持了较快增长。2006年,财政总收入完成50.81亿元,同比增长18.0%,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66亿元,同比增长22.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83.53亿元,同比增长3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3.96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工业投资115.63亿元,同比增长11.6%;工业用电量49.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3.72亿元,同比增长16.3%。各主要指标较快的发展速度,是全市经济增长保持又快又好的基础。
2、农业生产形势较好,总体增长速度好于往年
今年农业生产总的形势较好,总体增长速度要好于往年。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36.03亿元,同比增长6.0%。农业增长较快的原因:一是粮食大幅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完成39.47万吨,比去年增长19.7%;二是茶叶增长较大。茶叶产量达到5500吨,同比增长25.3%;三是蔬菜增长形势较好。全年蔬菜产量完成39.89万吨,同比增长3.5%。多种经营完成较好,全年产值完成28.5亿元,同比增长5.0%。农业的丰产丰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3、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今年以来宜兴工业经济仍然延续了近几年超乎寻常的快速发展势头,呈现出高速和强劲的发展态势。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培育出更多的规模企业,而规模企业的增多又支撑了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2006年按照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期末工业企业宜兴有11020家,而产品销售收入全年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全市有934家,比上年增加47家,占全市工业企业的8.5%。
(1)、工业各项指标持续高速增长。从2005年开始,工业的各项指标增幅均在20%以上,且持续向上。今年也不例外。2006年全部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实际完成1150.26亿元,同比增长27.3%。其中规模工业完成983.53亿元,同比增长37.2%。规模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85.5%,拉动全部工业产值增长23.3个百分点;全部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完成1080.74亿元,同比增长27.1%。其中规模工业完成954.03亿元,同比增长40.0%。规模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88.3%,拉动全部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长23.9个百分点。
(2)、质量效益明显提高。2006年全部工业实现利税总额89.45亿元,同比增长28.0%。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利税总额71.32亿元,同比增长42.9%,占全部工业利税总额的79.7%,拉动全部工业利税增长22.3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利润实现52.4亿元,同比增长30.3%。其中规模工业实现43.29亿元,同比增长43.2%,占全部工业利润的82.6%,拉动全部工业利润增长25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对整个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占全市工业企业数8%左右的规模工业创造了85%左右的工业总量。
4、投资趋于理性化,构成发生明显变化
2006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在国家严控新开工项目,宏观调控措施不断加强的影响下,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了投资方向,确立了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投资理念,明确了重点服务业的投资项目,投资逐步趋于理性化,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3.9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7%。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有三个亮点:一是民营经济成为投资主渠道。全市民营经济投资完成118.29亿元,同比增长27.2%,超过总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68%,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已成为投资的主渠道。二是投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投资比重逐步偏向服务业。从固定资产投资构成看,2006年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0.71亿元、115.63亿元和57.62亿元,构成为0.4:66.5:33.1。与去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6.4个百分点。2006年立项的服务业重点项目有22个,全部总投资为25.8亿元,2006年已完成工作量11亿元。投资比重逐步向服务业倾斜。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稳定高增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3.53亿元,同比增长38.1%,超过总投资15.4个百分点,占总投资比重为19.3%,占第三产业投资完成额的比重为58.2%。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个百分点。
5、招商引资再掀高潮,外资到帐又有新突破
招商引资对于促进宜兴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苏南发达地区经贸合作平台,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等都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在招商引资的交流合作中,干部群众的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得到了更新,各级政府的职能在不断转变,服务效率不断提高。
2006年宜兴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关系全局和关系长远的工作来抓,在招商引资中主动出击,多路并进。从宜兴各项外向型统计指标的完成情况来看,宜兴招商引资再掀新高潮。2006年全市新批外资项目138个,同比增长21.1% ,总投资额超千万美元以上项目合同59个,比去年增长37.2%。协议注册外资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10.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3%。到位注册外资也接近3亿美元大关,达到2.91亿美元,同比增长68.5%。2006年全市出口企业中,以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已成为拉动宜兴外贸出口增长的主力军。全年宜兴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2.68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其中外贸出口9.84亿美元,同比增长23.5%
6、消费品市场持续火爆,成交额突破百亿大关
今年以来,住房、汽车、日用消费品特别是住房、汽车等大额消费增势强劲,上升趋势很大,带动了全市消费品市场持续火爆。全年商品房销售额完成38.45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住宅31.01亿元,同比增长20.2%;汽车特别是私家车发展迅猛,到2006年底全市私家车已有2.76万辆,仅2006年一年新增7549辆,日均增加21辆。全年贸易市场成交额完成141.04亿元,同比增长47.2%。社会需求的扩大进一步拓展了消费品市场的空间。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72亿元,同比增长16.3%,继续在全省县(市)级中处于领先位置。
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稳中略升
2006年,宜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稳中略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为101.1,消费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社会稳定和老百姓得到的收入不会因物价因素而降低。
8、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
在经济发展和富民政策的作用下,城乡居民的收入继续以两位数的增幅增长。居民在富民政策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根据城市住户和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中的两个刚性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已超过了目标值。随着这两个指标的达标,宜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除两个非核心指标外,其他指标已经全面达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2006年宜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89元,同比增长16.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1716元,同比增长28.1%;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005元,同比增长14.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5492元,同比增长10.6%。
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4423元,同比增长15.6%。
9、税收收入快速增长,财政金融提升较快
税收收入增长较快是宜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的反映。2006年全市国地两税共完成税收收入41.55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国税25.95亿元,同比增长18.6%;地税15.6亿元,同比增长27.1%。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50.81亿元,同比增长18.0%。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66亿元,同比增长22.3%。全市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增加,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432.96亿元, 同比增长18.0%。各项贷款稳步增长,投向变化明显,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93.29亿元, 同比增长25.4%。其中,当年实际新增贷款59.46亿元,同比增长44.5%。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3.66亿元,同比增长14.6%。
当前经济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矛盾和因素仍然存在。外部大环境在2007年也有所变化,特别是煤电等原辅材料即将涨价。在2006年宜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价格指数倒挂,即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幅度不大,但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压缩了工业利润空间,中小企业发展比较困难等的情况下,宜兴工业企业又要面临煤电等原辅材料的涨价,保持工业经济乃至整个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应是当务之急。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宜兴在开好局、起好步方面总体把握较好。从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看,已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打好了基础。也为宜兴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3、我国对外出口的主要商品都有哪些
1、农产品:以水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畜产品、粮食和食用油籽等为主;
2、通信产品: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
3、钢铁:焦炭、钢坯、铁合金、钢丝及制品等;
4、陶瓷;
5、机电;
6、服装、纺织品;
7、冶金原料;
8、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最多的4类技术领域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
9、汽车零部件;
10、能源产品:煤;
11、林产品;
12、建材基础原材料及制品产业,主要由非金属矿业、建筑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材料;
13、原料医药用品;
14、工程机械产品;
15、主要出口商品有花生及其制品、磷酸盐、鱼产品、是燃料、机械设备、车辆、电器、粮食、食糖、茶叶、纸张等。
4、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什么?
中国出口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电工电子产品;机械设备;高新技术产品;服装及服装辅料;纺织纱线、面料和产品;鞋类出口;家具出口;塑料制品。例子如下:
大型机械设备、自行车、摩托车、小型机械、汽车配件、五金、化工产品、工具、车辆(室外)、工程机械(室外)等。
家用电器,消费电子、电子电气产品、计算机和通信产品等。
建筑装饰材料、照明产品、卫浴设备、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家居装饰、进口厨具、玻璃工艺品、编织藤艺、家具、园林产品、铁石产品(户外)、家居用品等。
个人护理用品、卫浴用品、手表和眼镜、礼品和赠品。
机电产品:中国一直是制造业大国,机电产品是出口不可或缺的。机电产品是中国,出口最多的产品,年出口额约为1200亿美元。
中国十大进口商品
根据最新数据,在工业产品方面,中国十大进口产品是:钢铁、汽车发动机、仪器仪表、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初级形状材料、显示面板、芯片,飞机、和医疗产品。
在农产品方面,中国十大进口产品是牛肉、大豆,玉米,植物油、大米、棉花、冷冻家禽、小麦、猪肉和植物油。
事实上,中国本身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人口太多了。虽然它可以在食品上自给自足,但许多农产品人仍然需要进口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大豆,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进口约1000万吨大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5、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是外资企业?还是中外合资的?
属于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
开普集团——国家高科技术企业、中国应急电源供应商的佼佼者,拥有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和无锡开普机械有限公司两大生产基地。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致力于发动机及通用发电机组的研制;在开普飞速发展的基础上,诞生了无锡开普机械有限公司。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以生产科技含量较高的机械产品为主,目前已经自主开发生产了数码发电机、超静音发电机组等系列产品,公司还根据市场的需要,逐步向兆瓦级的发电机组方向发展。今天的开普拥有1500亩的厂房、多条一流的生产装配线、完备的研发体系、先进的研发设备、和遍及全球的销售网络。开普一直在坚持新产品的研发与创新,来确保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开普的目标是为用户创造先进、高品质的动力产品,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让每一位客户感到满意。我们坚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开普将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忠实伙伴。开普为客户构筑梦想,开普人将改变您生活的质量!
开普理念
致力于研发先进动力、提供优质备用电源、创造卓越产品。
开普历程:
1998年,无锡华源凯马机械有限公司成立。
1999年,在上海浦东陆家嘴设立销售部。
2001年,无锡华源凯马正式更名为无锡凯马动力有限公司。
2004年,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开普(海湾)分公司成立。
2004年,开普(美国)分公司成立。
2007年,无锡凯马动力有限公司更名为无锡开普机械有限公司
开 普 荣 誉:
2000年,开普KM186F风冷柴油机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证书。
2003年,凯马动力获得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
2003年,无锡凯马动力有限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4年,凯马动力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004年,产品都通过欧洲CE认证。
2004年,产品都通过美国EPA认证。
2004年,开普数码发电机组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2005年,开普获得ISO9001质理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006年,开普通过泰尔认证。
2007年,无锡开普动力成为江苏省对外贸易厅重点保护的出口名牌企业.
2007年,开普发动机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
6、中国在外贸行业中主要的出口产品有哪些
7、南通港(江苏省南通市出口港)详细资料大全
南通港区东濒黄海,西南临长江,处于海、江、河联运的枢纽地位。南通口岸是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下属吕四一类口岸。南通市是我国14个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之一。长江南通段江面开阔,河势稳定,具有发展造、修船业的良好条件。南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修船基地。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南通港 外文名 :NANTONG PORT 地理坐标 :120o48′54″E,32o00′45″N 开放时间 :1982年 地理位置 :江苏省南通市 吞吐量 :2.2亿吨(2014年) 港区 :天生,南通,狼山等 港口概况,自然条件,交通状况,经济腹地,规模,助航信息,泊位情况,经营状况,发展目标,历史沿革,业绩,特殊规定, 港口概况 南通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国家沿海主要港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北翼重要港口,国际港口协会成员港。地理坐标为120o48′54″E,32o00′45″N。1982年批准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现与世界上65个国家和地区的199个港口通航。 南通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区的北翼,地理坐标为东经120度10分至120度55分,北纬31度40分至32度43分,总面积8544平方公里,人口729万,市区面积1692平方公里,人口227万。辖启东、海门、如皋三市(县级市),海安、如东两县,崇川、港闸、通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狼山旅游度假区五区。 南通港区东濒黄海,西南临长江,是海轮进入长江的第一个港口,离上海吴淞104公里,距长江口191公里,处于海、江、河联运的枢纽地位。东出大海可与我国南北沿海各港及世界各国和地区通航;通过长江可联系上游苏、皖、赣、鄂、湘、川六省和云、贵、陕等地。南通港区后方港池引河与通吕、通扬运河、苏中、苏北河网及京杭大运河相贯通。港区陆域与市县公路相连,204国道、328国道纵横全市。通过宁(南京)――(南)通一级公路沟通苏中、苏北。经横跨长江的通常、通沙、海太汽渡与沪宁高速公路和苏南公路网相衔接,公路四通八达。 自然条件 1、气象 风况:常风向东南。强风向为东南东,最大风速26.3米/秒。影响本地区的台风平均每年约2~3次,一般6~8级,基本不影响船舶正常航行。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 091毫米,大于10毫米的降水日数年平均33.8天. 雾况:年平均雾日为30.9天,常发生在晚春和初冬,3级以下能见度的平均雾日为11.4天,对装卸作业和船舶航行影响不大。 气温:年平均气温15℃,最高月平均气温29.6℃,最低月平均气温为负的0.2℃。常年不封冻. 2、水文 潮汐:南通港水域为感潮河段,潮型属不规则半日潮。最 *** 位6.38米。最低潮位0.42米,平均潮差1.96米。 潮流:涨潮时表面最大流速0.99米/秒,最小流速0.77米/秒,表面平均流速0.88米/秒。 交通状况 南通港海、江、河交汇贯通唯搏州,交通便利,是理想的物资中转地南通港与通吕、通扬运河,京杭大运河贯通;陆路与204、318国道、宁通高速公路连线。正在建设中的通盐、通启高速公路和苏通大桥、宁启铁路、港区铁路将进一步提高南通港的集疏运能力。 经济腹地 南通港的直接经济腹地为南通市和苏中盐城、淮安、泰兴三市部分地区,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人口3 000万。工业经济以轻纺工业为主,兼有电力、机械、电子、化工、造船等门类。 规模 港区分布及泊位情况 港口拥有15个泊位,其中1 000吨级泊位3个,3 000吨级泊位4个,5 000吨级泊位2个,25 000吨级泊位2个,码指蔽头岸线长1 941米,码头前沿水深4~10.8米。新港拥有实际生产作业码头长427米,前沿水深3.5米,共有9个泊位,其中400吨级货运泊位7个,400吨级客运泊位1个,300吨级港作船泊位1个。 仓储堆场及能力 南通港现有天生、南通、狼山3个港区和青龙、启东两个港站。全港共银返有4个装卸公司经营装卸业务,自上而下分别为天生港务公司、通州港务公司、姚港港务公司和狼山港务公司。南通港现有码头岸线总长4 110.8米,有万吨级以上货运码头28座(内货主3座),千吨级以上货运码头72座(内货主15座),客运码头5座(内货主3座)港作船和其他非生产性码头5座,内河1 000吨级以下码头18座。 装卸机械及能力 港口有机械设备490台(辆),其中起重机械108台,单机最大起重能力为200吨(浮式)。港作船舶36艘,最大功率1 762千瓦,总功率11.43万千瓦。 港作船舶:工作船舶27艘,其中拖船10艘,交通船9艘。 助航信息 航道:南通航段指30号灯浮与老海坝灯桩联线到浏黔与施翘河口信号杆的联线总共为98.8公里,该航段处于长江下游的A级航区,江面开阔,风浪较大,感潮明显。航行于南通航段船只主要经白茆沙、浏海沙、通州沙至南通港水域,最大通航船舶吨级在3万吨级左右,一般吃水不超过10.5米。 导航标志:港区导航标志共27座,其中灯桩1座(任港口),浮标25座,灯塔1个。灯塔设在龙爪岩(北纬31度59分34秒,东经120度43分00秒)。 锚地:南通港检疫锚地;水深7~25米;可锚泊2.7万载重吨船舶。有待泊锚地2处;1号锚地区域40万平方米,锚泊船舶15艘,最大系泊能力2 000吨级,用作驳船及小海轮锚地;2号锚地区域400万平方米,锚泊150艘船舶,最大系泊能力5 000吨级。海轮过驳作业锚地1处,区域在25号浮下延20 000之间水域,允许锚泊3艘船舶,系泊能力为2.5万~3万吨级。联检锚地1处,区域150万平方米,水深10~25米,可锚泊船舶5艘,系泊能力为2.5万~3万吨级。油轮锚地1处,允许停泊2艘油轮,最大系泊能力7 000吨级。 泊位情况 港口拥有 15 个泊位,其中 1000 吨级泊位 3 个, 3000 吨级泊位 4 个, 5000 吨级泊位 2 个, 25000 吨级泊位 2 个,码头岸线长 1941 米 ,码头前沿水深 4~ 10.8 米 。新港拥有实际生产作业码头长 427 米 ,前沿水深 3.5 米 ,共有 9 个泊位,其中 400 吨级货运泊位 7 个, 400 吨级客运泊位 1 个, 300 吨级港作船泊位 1 个。 南通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南通港务局、 2002 年实行政企分开而组建。集团公司下属如皋港、天生港、通州港、姚港、狼山港、货柜等港务公司及外轮理货、船舶服务、引航、报关港口工程、代理等辅助配套的公司 20 家。现有千吨级以上公用生产泊位 23 个,其中万吨以上 10 个、最大靠泊能力为 5 万吨级、核定年通过能力 1596 万吨,堆场面积 34 万平方米,仓库面积 2. 4 万平方米 。 2002 年 , 集团公司完成吞吐量 2227.5 万吨,货柜17.8 万 TEU 。 随着港口新一轮的开发建设、特别是狼山港区三期 3 座 5 万 ~10 万级泊位的全面开工建设,将新增吞吐能力 3000 万吨,货柜27 万 TEU 。整个三期工程建成后,集团公司必将迎来又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经营状况 南通港地处长江下游河口段东岸,海、江、河的汇集处。 至1995年底,南通港有陆域面积0.4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包括锚地)6.11平方公里;生产泊位24个,总延长3193.4米,最大靠泊能力2.5万吨级;库场面积24.5万平方米;装卸机械286台套。 1995年南通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609.6万吨。其中本港吞吐量1038.2万吨,外贸276.4万吨;货柜吞吐量87179TEU;旅客 吞吐量541.8万人次。大宗货物中煤炭占39.1%、金属矿石占25.8%、钢铁占12.5%、矿建占3.7%、粮食占2.9%。 “八五”期间港口完成主要工程项目有:狼山二期工程建成万吨级泊位3个,长江港池1个,新增吞吐能力840万吨。整个“八五”期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达4亿多元;总计投入4000多万元对港口设备进行了更新和添置,使港口设备现代化上了一个新台阶。南通港已与福州港建立了友好港关系。 发展目标 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组合强港。 历史沿革 1904年8月,为发展南通地方实业需要,著名民族实业家张謇于长江岸边的天生港兴建两座设施较为齐备、并有一定规模的“通源”、“通靖”码头,设立南通天生港大达轮步公司,经营港口业务,南通港正式成立。天生港码头的建成,结束了南通地区沿江近海无港口码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初,南通港的港口设施简陋陈旧,仅天生港有一个经过抢修的码头泊位能够勉强使用,没有机构设备,没有货场,仓库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 1955年5月10日南通市人民 *** 将天生港大达轮步接管,南通港从一个私营企业跨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行列。 1957年8月10日,长江航运管理局南通港务管理局成立。 1959年任港枢纽工程中的南通港新港区码头建设工程开工,工程包括两座3 000~5 000吨级码头,一座493平方米候船室及仓库、堆场等设施。1960年4月,南通港新港区一号码头投入使用。1961年4月,二号码头建造工程全部竣工。南通港新港区的建设,使南通港从一个地方性内河小港,逐步发展成为苏南重要的水上门户,长江干线的枢纽港口。 1963年,上海海运局“和平”轮由青岛运送黄砂直达南通港,南通港开始出现海进江业务。 70年代后期,南通港开始了大规模码头建设。1980年狼山港区建成了2座万吨级深水码头及1座总建筑面积达6 579平方米的晴雨作业货棚等设施。1983年建成1座2.5万吨级深水码头。狼山港区的开辟,使南通港成为长江上第一个深水大港,形成了江海河中转运输的优势,南通港成为一个开放型、多功能、综合性的江海大港。 1980年3月国务院批准南通港为长江对外贸易运输港,江苏远洋公司“雨花”轮首靠南通港港口一号码头,装运出口香港的棉花399吨,南通港正式开办外贸运输。 1982年11月南通港对外籍船舶开放。1983年5月第一艘来港外籍轮“格陵兰海”号在狼山港区一号码头靠泊卸载。 1984年11月南通至日本神户国际货柜航线通航。1985年9月南通至香港定期货柜运输航线通航。 1987年,港口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南通港实行交通部和南通市双重领导、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1991年作为国家“七五”期间的大中型重点项目之一的狼山二期工程全面展开,1993年工程竣工投产,总投资2.5亿元,建成了3座万吨级散货泊位、6座2 000吨级长江泊位,年吞吐能力840万吨。1994年,为适应货柜运输的不断发展,狼山二期货柜、多用途泊位工程全面开工。1995年货柜码头主体工程通过验收并投入试生产。1997年工程全面竣工,总投资3.2亿元,建成2座货柜专用泊位,可停靠第三代货柜船作业,年通过能力15万TEU。货柜码头的建成,结束了南通港无货柜专用码头的历史。 2001年4月南通港海轮泊位升级改造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南通港405、410两座海轮泊位由2.5万~3万吨级加固升级为5万吨级,南通港成为长江沿线港口中靠泊能力最大的港口。 2002年8月30日,南通港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在原南通港务局体制基础上,成立了南通市港务管理局和南通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新成立的南通港口集团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充分发挥南通港的国家主要港口作用。 2002年12月18日,列入国家“十五”发展建设项目的狼山三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业绩 1959年11月天生港区码头工人试制成功南通市第一台大型电动皮带运输机,全长104米。 1964年南通港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并制成南通市第一台500公斤回转吊。 1971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第一次突破200万吨。 1980年3月南通港正式开办外贸运输,江苏远洋公司“雨花”轮首靠南通港港区三号码头装运出口香港的棉花399吨。 1983年5月第一艘来港外籍轮“格陵兰海”在狼山港区一号码头靠泊卸载。 1984年11月南通至日本神户国际货柜航线通航。 1985年9月南通至香港定期货柜运输航线通航。 1985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 000万吨,达到1 019.2万吨,跃入全国大港行列。 1986年我国第二艘、长江第一艘过驳平台“滨海号”正式投入生产,全年完成吞吐量95万吨。 1988年南通港客运量突破700万人次,达到710.7万人次。 1995年6月南通港成为全国内河第一家全国卫生港。 1995年8月南通港第三条国际班轮航线南通至韩国釜山货柜航线通航。 1997年9月南通港接卸第三代货柜船“爱瑞巴士”,仅用48小时装载2 314TEU,创造了南通港首次接卸第三代货柜船和长江港口一次装箱最多和装箱速度最快的新记录。 1998年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 000万吨,达到2 017.1万吨;全港货柜进出口完成130 325TEU,首次跃居长江港口第一。 2000年8月南通港正式加入国际港口协会。 2000年本局货物吞吐量突破2 000万吨,达到2 034.5万吨;姚港港务公司货物吞吐量突破1 000万吨,达到1 111万吨。 2001年4月南通港两座海轮泊位由2.5万~3万吨级加固升级为5万吨级,成为长江沿线港口中靠泊能力最大的泊位。 2001年11月南通港首次成功接卸进港最大吨级船舶15万吨级“哥伦比亚”号矿石船。 2001年全港货物吞吐量完成3 510.8万吨,提前4年完成“十五”发展计画制订的吞吐量目标。 2001年南通港获得市文明行业称号,并被评为省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行业;局党委被南通市授予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2年1月南通港获得江苏省服务质量奖,为全省港口系统唯一获奖的港口。 2002年南通港接卸7万吨级海轮33艘次,15万吨级海轮10艘次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特殊规定 根据当前长江下游航道条件和航行条件,进出长江的船舶,凡船舶(船队)总长度超过205米,淡吃水超过9.7米,以及其它特殊困难作业船舶,进港区前,须落实安全技术保障措施,报长江区港务监督审批,以确保全全。 夜航:因为长江属内河航道,凡船舶总长度在160米以下,淡吃水在9.5以下,可以夜航。装载一级危险货物的船舶严禁夜间航行或靠离泊位。 在港区内航行的船舶,可使用甚高频无线电话6频道,相互进行航行业务联系。在港区内船舶的船长,应使用无线电话6频道保持连续不断的收听值班。 船舶在长江水域航行,如遇恶劣气象、洪峰、能见度减弱、火灾、机器动力或船舵装置发生故障、船体过度倾斜等影响航行的情况需要临时停泊,应尽量靠航道一侧边缘停泊,不得占用主航道,并及时向港监报告船名、抛锚时间、位置、需要何种援助及驶离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