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计年鉴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统计局编印的一种资料性年刊,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常年度每年一刊,刊名为《****年中国统计年鉴》,收录当年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大量的统计数据,以及历史重要年份和近二十年的全国主要统计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每年出版发行,是我国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综合统计年鉴。该文献同时有中英文版及电子光盘版出版。
年鉴正文内容一般分为20余个篇章,于不同年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情况略有调整。如:1、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2、综合;3、国民经济核算;4、人口;5、就业人员和职工工资;6、固定资产投资;7、能源;8、财政;9、价格指数;10、人民生活;11、城市概况;12、环境保护;13、农业;14、工业;15、建筑业;16、运输和邮电;17、国内贸易;18、对外经济贸易;19、旅游;20、金融业;21、教育和科技;22、文化、体育和卫生;23、其他社会活动;24、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25、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等。同时附录两个篇章:台湾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和我国经济、社会统计指标同世界主要国家比较。为方便读者使用,各篇章前设有《简要说明》,对该篇章的主要内容、资料来源、统计范围、统计方法以及历史变动情况予以简要概述,篇末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我国2013年对外贸易现状如何?
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可能略好于2012年,但制约外贸稳定回升的阻力依然存在。
从国际看,随着各国宏观政策力度加大,欧债危机略有缓和,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趋于稳定,市场信心和发展预期有所提振,2013年全球经济发展环境可能有所改善。但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削弱经济增长潜力,刺激经济政策措施的副作用日益凸显,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困难较多,加上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加剧,世界经济低增长、高风险态势不会明显改观。
一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依然不足。
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普遍需要持续紧缩财政,企业对新兴产业的投资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宽松货币政策无法根本扭转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加上失业率高企等制约,经济增长动力仍较疲弱。一些新兴经济体依赖能源资源出口、国际收支失衡等问题逐渐暴露,发展面临的风险上升,经济增速也在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3.6%,低于金融危机前10年4%的平均水平;世贸组织预计,全球贸易量增长4.5%,明显低于危机前10年6%的平均水平。
二是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可能再起波澜。
欧债危机既是欧洲货币联盟的制度危机,更是欧元区外围国家的竞争力危机。随着欧洲稳定机制启动和银行业联盟构想开始落实,欧元区制度设计的薄弱环节正在逐步加强,但外围国家不仅财政缺口大,而且产业基础相对薄弱,提高竞争力将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其间若经济、政治形势恶化超出预期,可能在金融市场引起新的波动。2013年,欧元区外围国家融资需求依然高企,部分国家面临大选,对欧洲金融市场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美国财政悬崖涉及金额约占GDP的4%,若处理不好,可能拖累美经济重返衰退。
三是国际金融和商品市场仍可能持续动荡。
近期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均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巴西等也降息刺激经济,可能引发各国货币汇率频繁大幅波动,国际资本大规模跨境流动,冲击全球金融稳定。美国、俄罗斯等粮食主产地遭受重大干旱,导致全球小麦、玉米减产,中东地缘政治持续紧张极易冲击石油供应,加上全球货币政策宽松,投机资本涌入商品市场炒作牟利,农产品和能源价格面临较大上涨压力。
四是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
在经济复苏没有明显起色的情况下,一些国家为缓解就业压力,对外采取部分关闭国内市场的办法,扶持本土产业,阻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投资活动。世贸组织监测,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各成员共采取182项新贸易限制措施,影响全球进口额的0.9%,且限制措施应对危机的一面下降,刺激本国产业复兴的一面上升,影响更为深远。一些国家对新兴产业领域的跨国投资态度保守,想方设法加以限制。在选举政治的催化下,部分国家经贸政策甚至出现“去全球化”的危险倾向。
从国内看,随着一系列扩内需、稳外需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到位并发挥成效,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党的十八大将进一步激发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有利于继续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普遍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快于2012年。但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稳固,国内需求增长受到一些体制机制因素的制约,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较为突出,企业生产经营仍然面临较多困难。
国际国内的风险因素叠加,将对2013年中国外贸发展形成较大压力,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外需不足的矛盾尚未根本缓解。
在世界经济复苏态势疲软、风险持续高企的情况下,中国出口企业订单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短单、小单多,长单、大单少的局面还将持续。截至2012年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4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2012年前三季度加工贸易进口累计仅增长1%,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出口难有大的反弹。商务部对国内1900余家外贸重点联系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9月,企业出口利润指数已连续5个月低于100的临界点。
二是贸易摩擦的影响持续加大。
中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据英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的“世界贸易预警(World Trade Alert)”项目监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40%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针对中国。随着中国出口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新兴产业升级,国外对中国新兴产业出口的限制明显增多。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55起,增长38%,涉案金额243亿美元,增长近8倍。太阳能光伏电池在多个海外市场遭遇贸易摩擦,出口严重受阻。
三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任务更加紧迫。
近年来,中国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制造业的成本竞争力。2008-2011年,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4.5%,制造业农民工月收入年均增长15%。随着周边国家工业化发展加快,部分对成本较为敏感的产业和产品订单出现向周边国家转移迹象。2012年前7个月,中国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美、欧、日市场份额比上年分别下降2.1、1.4和2.7个百分点,流失份额主要被周边低成本国家挤占。在外需下滑的同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出口企业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综合优势。
应当看到,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货物贸易发展最快的十年,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超过20%。2011年出口额占全球比重10.4%,连续三年居全球之首;进口额占9.5%,连续三年全球第二。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外贸可能难以再现前些年的持续高速增长。
针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应继续着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一方面,立足当前,密切跟踪形势变化,确保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帮助企业克服订单不足、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困难,努力将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全力以赴稳定外贸增长。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充分利用市场环境趋紧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加快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促进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增强外贸长远发展后劲。同时,完善进口政策,搭建更多进口促进平台,积极扩大国内短缺的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以及部分供应偏紧商品的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3、兄弟,你知道中国与对外某个国家的年度的贸易数据在哪里可以找到吗?还要外国某一国家的历年人均GDP数据
有世界统计年鉴,世界经济年鉴
4、中国2013年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多少
去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为46%,前些年甚至高达60%,但并不等于经济风险度;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高外贸依存度和高外贸增速将成为常态。 沈丹阳在今日举办的“大国大时代”中国经济报告会上作主旨演讲时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测算,去年外贸依存度大概为46%(去年GDP为56.88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5.8万亿元)。而前些年中国外贸依存度达到60%,因此引发了一些担忧。
5、为什么说国际贸易客观上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章 蓬勃发展的加工贸易
第三节 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脚步加快。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我国承接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某些中等技术产业,发展了“两头在外”的轻纺和机电等产业的加工贸易,扩大了出口,增强了我国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加快了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进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现在,加工贸易涉及到我国绝大部分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繁荣、推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一、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已占据半壁江山
(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1978年,我国对外贸易额只有206.01亿美元,1988年达到1,027.84亿美元,1998年达到3,239.49亿美元,1999年达到3,606.49亿美元,2000年1-6月底,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166亿美元,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20%左右。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亦不断优化,初级产品的比重从1979年的53.6%、下降到1999年的13%,而同期内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则从46.4%上升至87%。
同时,吸收外资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到2000年6月底,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1,914家,合同外资金额超过6,382.31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250.18亿美元。2000年1-6月底,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101家,合同外资金额超过241.70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71.67亿美元,高度重视对外经济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表1-1:
1980-1999年中国外贸进出口统计
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1980 381.4 181.2 200.2
1981 440.2 220.1 220.1
1982 416.2 223.2 192.8
1983 436.1 222.2 213.9
1984 535.5 261.4 274.1
1985 696 273.5 422.5
1986 738.4 309.4 429
1987 826.5 394.4 432.1
1988 1028 475.2 552.8
1989 1116.8 525.4 591.4
1990 1154.4 620.9 533.5
1991 1356.3 718.4 637.9
1992 1655.3 849.4 805.9
1993 1957.1 917.6 1039.5
1994 2367.3 1210.4 1156.9
1995 2808.5 1487.7 1320.8
1996 2899 1510.7 1388.3
1997 3251.6 1827.9 1423.7
1998 3239.3 1837.6 1401.7
1999 3606.5 1949.3 1658.2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
图1-1 :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示意图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
图1-2: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
(二)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增强。从新中国建立到70年代后半期这一较长的历史时期,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或半封闭发展模式,对外贸易做为游离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之外的国家特殊垄断行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仅限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逐步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舞台。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两个市场”,已成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产长,实现赶超型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条件。特别是在当代世界经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大大超出“互通有无”的局限,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要素。
90年代后半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因面临国内有效供给和需求严重失衡,许多产品大量库存积压,同时又由于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力相对过剩。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首先是出口贸易,成为各级政府、工业部门和生产企业的优先选择。外经贸体制改革释放出巨大动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跳跃发展,使其增长速度超前于近20年来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
表1-2:
我国历年GDP与对外贸易出口额比较
GDP(亿元) 外贸出口(亿美元)
1980 4517.8 181.2
1981 4862.4 220.1
1982 5294.7 223.2
1983 5934.5 222.2
1984 7171 261.4
1985 8964.4 273.5
1986 10202.2 309.4
1987 11962.5 394.4
1988 14928.3 475.2
1989 16909.2 525.4
1990 18547.9 620.9
1991 21617.8 718.4
1992 26638.1 849.4
1993 34634.4 917.6
1994 46759.4 1210.4
1995 58478.1 1487.7
1996 67884.6 1510.7
1997 74462.6 1827.9
1998 79395.7 1837.6
1999 82054 1949.3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年鉴》
(三)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对外开放政策后,加工贸易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首次过半。1999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1.1%。
据统计,1986年,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占我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比重仅为18.2%与15.6%,而1996年则已占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并一直保持较高比例。自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在我国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超过50%后,1997年占52.2%,1998年占53.4%,1999年占51.1%。1999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达到1,108.7亿美元和735.9亿美元,是1986年年56.2亿美元和67.0亿美元的20倍和11倍。
6、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是多少
2013年我国实现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人民币(4.1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
虽然没有完成2013年初定下8%的外贸增长目标,但这一数据仍比2012年提高1.4个百分点。
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仅为6.2%,也低于当年年初确定的10%目标
。
尽管连续两年没有达到预期增速,但是2013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了4万亿美元的关口。其中,出口增长7.9%;进口增长7.3%;贸易顺差1.61万亿人民币(2597.5亿美元)。
目前美国全年外贸数据尚未公布,不过,按照2013年前11个月的数字推算,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进出口第一大国。根据公开数据,2013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已经超过美国公布数据1920亿美元,同比增长速度也高出美国7个百分点。从美国方面刚刚发布的11月份的数据来看,其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速度还不到1%。
进出口总值超4万亿美元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不过,郑跃声提醒,在不断扩大外贸发展的同时,要更多地把精力转移到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
7、2013年中国、俄罗斯、日本、美国同蒙古国各有多少贸易往来?最好有具体数字
没有找到2013年全年的,手上只有一个2013年前5个月的,还有2010年上半年(比较全)的:
“截至2013年5月,蒙古的对外贸易额约为41.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36亿美元,减幅约为5%,其中,进口减少1.8亿美元,出口减少5570万美元。蒙对外贸易年增长率减幅为11%,其中进口增长率减幅17%,出口增长率减幅6%。贸易顺差达到825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40万美元,减幅为13%。
其中,蒙中两国贸易总额约19.9亿美元,占蒙古对外贸易额的49%,蒙俄贸易总额约6010万美元,占15%,较去年同期,蒙中贸易额减少10%,蒙俄贸易额减少22%。”
————————————————————————————————————————————
2010年上半年蒙古国与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6.649亿 美元,同比增长61%。出口额13.0867亿美元,同比增长71.5%,进口额13.5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9 %,外贸逆差4760万美元。同比减少63%。蒙古国主要贸易国为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美国、韩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
上半年蒙古国对中国贸易总额14.6185亿美元(注:中国海关统计中蒙双边贸易额为17亿美元,蒙古海关统计中未包括旅贸商品货值1.29亿美元,因中蒙海关统计口径有所区别,双方海关统计数据实际相差1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出口11.0219亿美元。进口3.5965亿美元,蒙古在中蒙贸易中始终保持着顺差,贸易顺差为7.425亿美元。上半年对华贸易额占蒙古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5.1%。中国连续十一年成为蒙古最大贸易伙伴国。对华贸易额占蒙古国对亚洲国家贸易总额的85.5%。从蒙古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进行的贸易来看,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以上的国家有中国(14.6185亿美元)、俄罗斯(5.3245亿美元)、加拿大(1.096亿美元),与以上3个国家的贸易额占蒙古对外贸易总额的78.9%。其余117个国家的贸易额占蒙古对外贸易总额的21.1%。贸易额在5000万--9500万美元的国家有韩国、美国、日本。贸易额在1000—5000万美元的国家有德国、法国、新加坡、意大利、乌克兰、英国、澳大利亚、泰国。蒙古与多数国家间的贸易额维持在100—1000万美元之间,还有贸易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象征性贸易伙伴也不少,甚至几十万美元的也有。上半年蒙古国与古巴贸易总额只有1.22万美元。
上半年蒙古国与53个国家进行出口贸易,出口贸易额中,84.3%为对中国出口;8.3%为对加拿大出口;2.6%为对俄罗斯出口;1.4%为对韩国出口;0.9%为对德国出口;0.8%为对意大利出口,对以上国家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8.3%。在出口总额中铜矿精粉占29.3%,同比增长4.4个百分点;原煤占24%,同比增长9.1个百分点;黄金(未加工或半成品)占8.2%,同比下降13.9个百分点;铁矿石占6.3%,同比增长2.4个百分点;原油占5.9%,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锌矿石、精粉占5.2%,同比持平;萤石、精粉占2.1%,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钼矿粉占2%,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梳绒占1.3%,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其它产品占15.5%。上半年蒙古国与109个国家进行进口贸易。进口贸易额中,37.5%为俄罗斯进口,同比增长5.3个百分点;26.8%为中国进口,同比增长4.3个百分点;5.8%为美国进口,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5.7%为韩国进口,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5%为日本进口,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2.4%为德国进口,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2%为法国进口,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1.5%为新加坡进口,同比增长0.2%。从以上国家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86.5%。
上半年蒙古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贸易情况如下:
一、与亚洲贸易伙伴国家贸易总额17.106亿美元,出口11.298亿美元,进口5.808亿美元,顺差5.489亿美元。其中:
1、对中国贸易总额14.618亿美元,出口11.0219亿美元,进口3.596亿美元,顺差7.425美元。
2、对韩国贸易总额9569.36万美元,出口1834.24万美元,进口7735.12万美元,逆差5900.88万美元。
3、对日本贸易总额6819.76万美元,出口59.2万美元,进口6760.56万美元,逆差6701.36万美元。
4、对新加坡贸易总额2089.97万美元,出口13.82万美元,进口2084.97万美元。逆差1946.77万美元。
5、对泰国贸易总额1075.13万美元,出口110.39万元,进口964.74万美元,逆差854.35万美元。
6、对印度贸易总额772.48万元,出口33.61万美元,进口738.87万美元,逆差738.87万美元。
7、对越南贸易总额 725.27万美元,出口279.59万美元,进口445.66万美元,逆差166.07万美元
8、对香港贸易总额 528.82万美元,出口102.17万美元,进口426.65万美元,逆差324.48万美元。
9、对哈萨克斯坦贸易总额327.19万美元,出口53.61万美元,进口273.58万美元,逆差219.97万美元
10、对伊朗贸易总额85.33万美元,出口83.39万美元,进口1.94万美元,顺差81.45万美元。
二、与欧洲贸易伙伴国家贸易总额7.239亿美元,出口6753.75万美元,进口6.564亿美元,逆差5.889亿美元。其中:
1、对俄罗斯贸易总额5.424亿美元,出口3380.31万美元,进口5.086亿美元,逆差4.747亿美元。
2、对德国贸易总额4396.15万美元,出口1134.51万美元,进口3261.64万美元,逆差2127.13万美元。
3、对法国贸易总额3816.84万美元,出口1134.64万美元,进口2682.2万美元,逆差1547.56万美元
4、对意大利贸易总额1967.838万美元,出口1093.48万美元,进口958.49万美元,顺差134.98万美元。5、
5、对乌克兰贸易总额 1709.41美元,出口118.54万美元,进口1590.87万美元,逆差1472.32万美元。
6、对英国贸易总额1426.74亿美元,出口544.52万美元,进口882.22万美元,逆差337.7万美元。
7、对瑞士贸易总额229.28万美元,出口127.55万美元,进口101.73万美元,顺差25.82万美元。
三、与美洲贸易伙伴国家贸易总额 2.0998亿美元,出口1.108亿美元,进口9915.47万美元,顺差1168.92万美元。其中:
1、对加拿大贸易总额1.093亿美元,出口1.080亿美元,进口1570.79万美元,顺差9538.84万美元。
2、对美国贸易总额8100.63万美元,出口274.72万美元,进口7825.91万美元,逆差7551.19万美元。
3、对墨西哥贸易总额430.56万美元,出口600美元,进口430.5万美元,逆差4300万美元。
4、对阿根廷贸易总额223.35万美元,无出口,进口223.35万美元,顺差223.35万美元。
5、对古巴贸易总额1.12万美元,无出口,进口1.12万美元,逆差1.12万美元。
四、与澳洲贸易伙伴国家贸易总额1611.88万美元,出口5.22万美元,进口1606.66万美元,逆差1601.43万美元。其中:
1、对澳大利亚贸易总额1189.6万美元,出口5.22万美元,进口1184.38万美元,逆差1179.16万美元。
2、对新西兰贸易总额422.38万美元,出口100美元,进口422.28万美元,逆差422.27万美元。
五、与非洲贸易伙伴国家贸易总额414.44万美元,出口44.1万美元,进口370.34万美元,逆差326.24万美元。其中:
1、对南非贸易总额 338.92万美元,出口2.71万美元,进口336.21万美元,逆差333.5万美元。
2、对乍得贸易总额31.39万美元,无进口,顺差31.39万美元。
3、对摩纳哥贸易总额7.79万美元,出口6.79万美元,进口1万美元。逆差5.79万美元。
4、对埃及贸易总额18.21万美元,无出口,进口18.21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