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
一)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1、对美出口金额大幅下降
2008年1-6月,中国对美出口金额比上年同期增长8.88%,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2007年同期对美出口增长速度。但从出口数量看,2008年1-6月比去年同期增长16.62%,远远高于全国8.84%的水平。可见,2008前半年,我国对美出口数量的增长大大高于出口金额的增长,这可从次贷危机发生后,尤其是美元大幅贬值,使得美国国民财富收缩,增加了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而减少了对高档次的耐用品和奢侈品的需求,使得中国对美在价值较低的生活必需品方面的出口增长较快,而价值较高的耐用品和奢侈品的出口增长动力不足。
2、全国出口呈现减速迹象
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出口增长开始减速,2008年1-6月延续了这种趋势。从出口金额看,2008年1-6月比上年同期增长21.87%,虽然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但仍与2007年全年20.39%的增长速度持平。随着这种趋势的进一步发展,预计中国2008年的出口增长速度将回落到15%-20%的水平。从出口数量看,2008年1-6月,中国比上年同期增长8.44%,也明显低于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长速度。导致中国出口增速下降的原因很多,次贷危机产生的综合效应,导致外部市场需求不足,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3、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出口增长仍然强劲
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市场,相反,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出口增长仍然十分强劲。2008年1-6月,中国对拉美、非洲出口金额增长都在40%以上,远远高于对欧洲和北美的出口金额增长速度。但对大洋洲的出口增长也保持了30%的较高速度,而对亚洲的出口增长21.12%,与全国出口总体增长速度持平。
从出口数量的增长看,除北美地区以外,中国对其他各大区域的出口数量增长都低于出口金额的增长,表明我国出口产品的单位价值在增加,这种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国内贸易政策调整的预期,即加快外贸结构的优化,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与效益,这有利于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对美国的出口数量增长却超过了出口金额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国民财富下降,使得对中国低价值产品的生活必需品消费相对增多所致。
(二)次贷危机影响中国出口的未来趋势判断
虽然影响中国出口的因素很多,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政策和环境变化的因素,但在对其他地区出口增速回落并不明显,甚至仍然强劲的情况下,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幅下降,表明次贷危机的确对中国出口构成了较大影响。随着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与国内政策调整和环境变化产生“叠加效应”后,中国出口未来增长前景令人担忧。另外,随着次贷危机进一步发展与扩散,中国对欧洲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也会受到影响。从目前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增速下降较为明显,而对欧盟和大洋洲(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出口并未受到明显影响。而对拉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的出口金额却出现了强劲增长态势。但未来如果次贷危机进一步升级扩散,导致其他地区经济和金融动荡,将会对中国整体出口增长构成严峻挑战。
四、应对次贷危机的策略建议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还在不断发展,必须密切关注最新进展,充分认识此次危机对我国经济贸易影响的严重性,结合国内经济贸易发展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将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议之一:利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防止次贷危机向中国过度传导
美国为应对次贷危机而不断调低利率,美元汇率持续贬值,已经影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和贸易的稳定发展。为此,必须加强世界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世界经济大国要担负起稳定世界经济的责任,构建世界或区域性的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的合作机制。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美国应对次贷危机的政策应充分考虑世界经济的承受能力,加强与欧盟、日本经济政策协作,防止危机进一步扩大或恶化。对中国来说,可考虑充分利用中美高层对话机制,将次贷危机作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重要议题,就利率、汇率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敦促美国肩负起稳定世界经济和中美双边经贸关系的责任。
(二)建议之二: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汇率传导因素
自2005年7月2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到2008年7月25日,人民币累计对美元升值达18%。这很大原因在于美国次贷危机加速了美元贬值,使得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美元的贬值和人民币的升值给中国企业的出口带来了压力,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无法消化汇率的升值幅度,加之原材料价格及人力成本的上涨,以及国内信贷紧缩等因素,使得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发展,美国经济将继续走弱,从近期看,美元贬值还将持续。然而,从目前的情势看,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速度大大超过了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与其他国内政策叠加后,出口企业已经很难承受。为此,建议稳定人民币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的汇率传导机制,避免汇率成为美国转嫁危机的政策工具。
(三)建议之三:高度重视美方激进的贸易保护行为,有效化解中美贸易摩擦,防止次贷危机的贸易政策传导
次贷危机引发的综合效应使得经济增长下滑、国内消费不振,企业投资减少、利润下降,这必然会反映到美国的贸易政策上,即美国的贸易政策会在利益集团的游说下趋紧,甚至出现比较激进的贸易保护行为,对此,中国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2007年,美国对中美贸易采取了很多行动,开征中国铜版纸反补贴税,将知识产权保护争议提交WTO,以及美国国议员提交逼迫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否则就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提案等等。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加之国外出口商的竞争,美国企业的经营将更加困难,这很有可能会激起一股新的贸易保护浪潮,以转嫁国内危机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可以预见,美国未来的贸易壁垒会更多,贸易保护措施会更加频繁使用,中美贸易摩擦也会进一步增加。为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有预见性地做好应对措施,务实、有效化解中美贸易可能出现的纠纷。如有必要,还可联合其他相关国家,在WTO框架下联合抵制美国可能出现的通过贸易保护向国家社会转嫁危机的做法。
(四)建议之四:深化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市场,转换美国市场的进口需求
中国出口高度依赖美、欧的风险早已存在,当前的次贷危机使这一风险变为了现实,这使我国加大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力度显得尤为紧迫。从目前来看,中国对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速加快,这是我国过去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成果,也增强了进一步开拓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信心。结合十七大提出的自由贸易战略,我们认为,当前加大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是开拓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市场,拓展出口市场渠道的重要手段。2008年前半年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下降,很大程度上被其他市场消化了,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弥补了对美国出口的下降。目前,中国正在同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贸区,这些自由贸易区涵盖了中国外贸总额的1/4。相信随着我国自由贸易区网络的逐步形成,将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空间,增加贸易渠道,分散出口过度集中少数发达国家的风险。
(五)建议之五:加强内外经济和贸易政策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提高开放型经济条件下应对外部危机的能力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经济结构以及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宏观经济调控难度也在加大。宏观经济中的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制约,如何选择和搭配各种经济和贸易调控手段和政策工具,就成为了开放宏观经济条件下的一门难以把握的艺术。从化解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来看,短期内,要综合考虑外贸政策(出口退税、加工贸易政策等)与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资源价格、劳工和环境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增强协调性,使国内改革与政策调整要充分考虑出口产业和企业的承受能力。如货币政策在对投机性大的房地产行业继续从紧的同时,可以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有助于稳定物价、扩大就业和技术进步的农业和相关制造业实行区别性灵活政策。还可考虑将出口退税政策回归到“出口货物零税率进入国际市场”的制度设计中,将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出口质量和效益的主要任务由国内的资源价格、劳工和环境政策来承担。另外,从长期来看,转变我国外贸发展方式,把外部的压力转换成出口产品升级的动力,以及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减少对外部市场依赖,这应是化解外部危机对我国经济贸易影响的根本途径。
2、我国贸易进出口结构
1980年
据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库的统计数据,1980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381.4亿美元,其中出口181.2亿美元,进口200.2亿美元。
按出口产品类型分,农产品出口43.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4.2%(下同);燃料和矿产品出口49.6亿美元,占27.4%;工业制成品出口87.1亿美元,占比48.1%。
在出口工业制成品中,钢铁出口2.4亿美元,占比1.3%;化工产品出口11.3亿美元,占比6.3%;机械和运输设备出口8.4亿美元,占比4.7%;纺织品出口25.4亿美元,占比14.0%;服装出口16.3亿美元,占比9.0%。纺织和服装类出口额占比达23.0%。
按进口产品类型分,农产品进口64.8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2.3%;燃料和矿产品进口10.3亿美元,占比5.2%;工业制成品进口122.0亿美元,占比61.0%。
在进口工业制成品中,钢铁进口22.2亿美元,占比11.1%;化工产品进口28.5亿美元,占比14.3%;机械和运输设备进口52.5亿美元,占比26.2%;纺织品进口11.0亿美元,占比5.5%;服装进口0.5亿美元,占比0.2%。
1995年
1995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2808.6亿美元,其中出口1487.8亿美元,进口1320.8亿美元。
按出口产品类型分,农产品出口150.0亿美元,占比10.1%;燃料和矿产品出口84.1亿美元,占比5.6%;工业制成品出口1250.1亿美元,占比84.0%。
在出口工业制成品中,钢铁出口52.2亿美元,占比3.5%;化工产品出口91.0亿美元,占比6.1%;机械和运输设备出口314.1亿美元,占比21.1%;纺织品出口139.2亿美元,占比9.4%;服装出口240.5亿美元,占比16.2%。纺织和服装类出口额占比为25.6%。
按进口产品类型分,农产品进口161.0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12.2%;燃料和矿产品进口109.9亿美元,占比8.3%;工业制成品进口1041.4亿美元,占比78.8%。
在进口工业制成品中,钢铁进口68.8亿美元,占比5.2%;化工产品进口173.0亿美元,占比13.1%;机械和运输设备进口526.4亿美元,占比39.9%;纺织品进口109.1亿美元,占比8.3%;服装进口9.7亿美元,占比0.7%。
2005年
2005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14219.1亿美元,其中出口7619.5亿美元,进口6599.5亿美元。
按出口产品类型分,农产品出口287.1亿美元,占比3.8%;燃料和矿产品出口312.7亿美元,占比4.1%;工业制成品出口7003.4亿美元,占比91.9%。
在出口工业制成品中,钢铁出口192.8亿美元,占比2.5%;化工产品出口357.7亿美元,占比4.7%;机械和运输设备出口3522.3亿美元,占比46.2%;纺织品出口410.5亿美元,占比5.4%;服装出口741.6亿美元,占比9.7%。纺织和服装类出口额占比为15.1%。
按进口产品类型分,农产品进口451.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6.8%;燃料和矿产品进口1196.1亿美元,占比18.1%;工业制成品进口4931.4亿美元,占比74.7%。
在进口工业制成品中,钢铁进口263.4亿美元,占比4.0%;化工产品进口777.3亿美元,占比11.8%;机械和运输设备进口2904.8亿美元,占比44.0%;纺织品进口155.0亿美元,占比2.3%;服装进口16.3亿美元,占比0.2%。
2009年
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22075.4亿美元,其中出口12016.1亿美元,进口10059.2亿美元。
按出口产品类型分,农产品出口408.8亿美元,占比3.4%;燃料和矿产品出口343.3亿美元,占比2.9%;工业制成品出口11247.1亿美元,占比93.6%。
在出口工业制成品中,钢铁出口236.6亿美元,占比2.0%;化工产品出口620.1亿美元,占比5.2%;机械和运输设备出口5911.1亿美元,占比49.2%;纺织品出口598.2亿美元,占比5.0%;服装出口1072.6亿美元,占比8.9%。纺织和服装类出口额占比为13.9%。
按进口产品类型分,农产品进口766.2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7.6%;燃料和矿产品进口2504.6亿美元,占比24.9%;工业制成品进口6751.7亿美元,占比61.7%。
在进口工业制成品中,钢铁进口264.8亿美元,占比2.6%;化工产品进口1119.7亿美元,占比11.1%;机械和运输设备进口4082.6亿美元,占比40.6%;纺织品进口149.4亿美元,占比1.5%;服装进口18.4亿美元,占比0.2%。
3、什么是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截至2018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一是进出口更趋平衡。进口增速快于出口4.3个百分点,贸易顺差收窄21.8%,中国市场向世界进一步开放、共享。
二是贸易伙伴多元化积极推进。对东盟、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13.7%、14%和12.4%,共同拉动同期外贸增长3.1个百分点,我国外贸多元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三是市场主体表现更加活跃。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4.5%,对我国进出口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最高,达到56.5%。其他各类型企业进出口也实现增长,市场主体参与外贸发展的动力更趋强劲。
(3)我国外贸出口结构扩展资料: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措施:
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两难或多难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克服这些困难需要企业、政府共同采取措施来努力。从出口来讲,决定性因素还是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也有我们自身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问题。
在外贸出口当中中小微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或者是私营企业,国家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再加上这些小微企业适应市场快、船小好调头,对国际市场的变化反映更加灵敏,所以他们的出口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上升。这也是我们国家对外贸易调结构的一个重要成果。
过去外商投资企业占我们国家外贸出口50%以上的情况在逐步改变,国内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在快速发展,这应该是一个好的势头。就此来讲,我们国家已经确定对外贸易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商品结构一系列措施。
(3)我国外贸出口结构扩展资料:凤凰网-海关总署:进出口产品结构更为优化 国际竞争新优势逐渐显现
4、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是否存在要素密集度的转变?
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初,我国完成了出口商品结构的第一个转变,即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的转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提供了必要条件,从而也带来近年国际贸易的繁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随着我国要素禀赋变化、科技进步以及全球产业布局的不断调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逐年增加,贸易竞争力指数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尤其是二零零八年下半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外贸产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具体表现为出口额持续下降,主要贸易伙伴国针对我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不断,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外贸产业的发展。然而,同为出口大国的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出口受到的影响却明显小得多。因此本文从影响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要素禀赋,促进技术进步,加强引导外商投资等方面对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策略提出了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