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在新形势下如何实施外贸创新?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复苏的十字路口,欧债危机、局部动荡、通货膨胀、物价高企等,对于全球经济来说不确定性因素仍在增加,无论是对于我们稳定外需还是扩大内需,都要受到不同程序的影响。而我国周边的南海、钓鱼岛,以及亚太经合组织又面临着TPP的挑战。西方国家继续要求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实施双反,碳关税成为新的贸易壁垒,资源的约束性增强与资源稀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PM2.5监测要求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制造业提高技术水平,减少排放和温室效应。实际上,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技术创新、标准壁垒与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等各种挑战,所有这些都在考验我国对外贸易。受外需不振的拖累,一方面影响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则加大了开拓国际市场需求的压力。最近几年实施的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及以旧换新,对扩大内需产生积极作用,而这一政策已经出现政策边际衰减效应,受油价影响和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汽车工业、房地产市场需求也在减少,一些地方政府备受财政压力,又会在一定程序上影响到投资需求的增长。如何建设贸易强国?从目前商务发展的现状来看,内外贸体制好象统一了,但机制并没有完全融合,商务部8年之内经历4次内部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内设业务机构从最初的“3+1”到现在的“6+1”,而现实上内外贸企业的互动还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尤其是对于内贸企业还不知道如何从事对外贸易,而外贸企业又不善于开展国内市场。因此,我认为,首先要科学建立现代贸易经济理论体系,着力于研究从顶层解决好制度设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研究和制定建设贸易强国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思路,并在实践中总结完善,从梳理我国贸易发展的轨迹,寻找贸易发展方向,从内外贸易整体推进上建设贸易强国。
(一)计划经济体制内外贸易分离,贸易只是国民经济平衡中的物资平衡。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面临着短缺经济,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在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下闭关锁国,国内外贸易是作为财政平衡、信贷平衡、物资平衡和综合平衡等四大平衡中物资平衡而存在,两者形成两个各自独立的行业,在典型的封闭条件下运行,商贸流通是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负责商品流转,对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调剂国内商品余缺,负责进口替代,与国际市场基本上处于隔离状态。显示我国是一个经济贫弱、贸易不兴的弱国。
(二)经济体制转轨促进了商品市场的繁荣与贸易经济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改革开放后,我国渐次改革内外贸管理体制,放开商品市场,恢复集市贸易,逐步取消票证供给制度,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流通新秩序。从实行较高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与严格的外汇管制,到引进外资,改革汇率机制,发展“三来一补”工业,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直到全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了从国家贸易到企业贸易的转变。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内外贸体制统一,更需要机制融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我国的贸易管理体制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基本统一起来了,而真正要发挥作用更需要机制融合,使内外贸企业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参与全球分工与协作。加入WTO以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成功对接,我国积极履行入世承诺,大量外资商业企业涌入,国内企业积极走出去投资,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使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促进了我国加速崛起与繁荣发展。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波及全球,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我国通过实施积极的扩大内需政策,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迅速恢复对外贸易的发展态势,刺激国内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201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919亿元,增长17.1%;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增长22.5%,贸易顺差155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64亿美元[
数据来源:2012国家统计公报],其中出口约占世界贸易总额1/10。以2009年消费为例,美国4.13、中国1.94、日本1.31、德国0.56、英国0.51万亿美元。由此可见,我国消费和进出口均居世界前列,既是消费大国也是进出口大国,如果内外贸能够有效地联动发展,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共同发力,将会产业放大效应,形成新的促进经济增长的合力,这将是十分有意义的事。
(四)建设贸易强国须从理论上突破,着眼于内外贸易整体一体化进行创新。入世之后,我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人为藩篱被拆除,两个市场之间有机对接。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国内商品流通与国际贸易历来被人为的分割开来,形成了两个互不相干的理论体系和发展机制。由于生产的统一性,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发展,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左右手”。因此,传统的商品流通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及政策,显然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建设贸易强国就需要着眼国际化的思路,从理论创新上引导我国商贸易经济实践的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国内需求与对外贸易的特点,系统开展理论研究,为就需要对商贸流通与对外贸易这双“左右手”,从整体上进行合理分工,形成新的贸易理论体系,推动各类自贸区建设,指导各类企业在全球建设中国式的商品市场,带动对外出口与投资增长,在全球市场整合供应链,开展物流配送,真正使内外贸融合起来,实行一体化发展。
三、探索创新现代贸易经济理论体系与架构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将内外贸分割开来研究,这是基于计划经济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治的现状。然而,当今时代的贸易环境毕竟不同,这就需要突破现有的贸易理论体系。在我看来,现代贸易经济应该涵盖内贸与外贸,包括理论体系、政策体系、物流体系、规划体系、科研体系等。
(一)关于贸易理论体系。建立世贸框架之下的现代贸易理论,将物质消费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服务消费,进出口与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引进与输出新技术、新工艺结合起来研究与考察。从市场主体的培育与平台建设,全球分销与供应链管理,自贸区建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多边贸易合作,综合研究贸易发展趋势与贸易企业建设。从优化贸易结构,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提高贸易经济运行质量,加强贸易认证,培育贸易品牌,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等领域,实现贸易的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品牌化。
(二)关于政策支持体系。在培育市场主体上,鼓励内外贸企业共同开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引导内贸企业开展国际认证,支持他们“走出去”投资发展,探索开展国际贸易,促进内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外贸企业运用和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参加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积极探索商品流通。政府要积极促进社会消费尤其是政府公共消费,以此引导民间消费,支持内外贸企业参与国际会展和国家间经济合作区、自贸区建设,建立统一的信用担保等机制,使之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
(三)关于物流配送体系。扶持内外贸企业共享物流配送体系,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有全球视野与眼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企业的采购渠道与配送范围。在广交会、京交会的基础上,探索将南京的中国公司零售商采购大会转变成零售商大会,形成三大交易会错位并行发展的格局,以利于各类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贸易,建立起面向世界的物流配送体系。
(四)关于贸易规划体系。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从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出发,着眼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国力,着力推动贸易实践的发展,研究制定面向内外贸发展的规划体系,将规划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各时期的发展任务、工作重点与培育市场主体放一个规划格局中,进行通盘规划,统一协调,防止各行其是、顾此失彼,这样国家可以更好的就汇率、利率、税率、物价与调控等进行综合考虑和出台措施。
(五)关于科学研究体系。贸易学术研究由于沿袭了传统的理念研究模式,这实际上不利于统揽全局,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扩大外需与扩大内需的规律性。在外贸研究上,习惯于与西方经济学结合得紧密,在商品流通研究上,习惯于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结合得紧密,形成“两张皮”现象。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贸易经济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对于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实践之所以需要快速反应,是因为市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它不因为理论上的不成熟而改变市场行为。同时各大院校的学科建设基本上也是将内贸与外贸学科进行分设。对于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就必要从内外贸结合上进行研究才具有实际意义。
2、如何更好的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促进
1、一方面要“引进来”,如针对目前大型商业性跨国公司急于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以开放市场为条件,加强与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的联络,了解他们的需求动态,及时邀请负责采购的买家来华,组织相关企业做好准备贸易促进体系,从而实现内贸带动外贸发展,促进产品出口。
2、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如组织企业参与境外的各类国际专业展会和境内的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对于“结伴参展”的中小企业给予适当的鼓励;组织专业贸易小组到重点开拓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市场考察和产品推广;结合国内 国际贸易 形势,适时组织企业代表团出访,搞好双边或多边的经贸关系
3、加大贸易环境和出口产品的宣传力度。在每年的对外宣传计划中列入对外贸易宣传内容,加强外经贸发展的总体性宣传,整体推介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制造业能力。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和寻找经济技术合作伙伴。
4、明确贸易促进机构的职能定位和分工。构建新型贸易促进体系的关键在于理顺各类贸易促进机构的运行机制。根据不同主体赋予不同的职能和权责,真正形成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研究发现,发达国家一般只在中央政府层面设立贸易管理的政府部门,在地方政府层面,一般只有贸易促进机构贸易促进体系,而无管理机构。
5、创新贸易促进方式和手段
创新贸易促进方式的着力点要通过提供完备的公共信息服务,创造直接的交流机会,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宣传力度。建立完备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国际市场信息。
对重点行业、地区设立专家小组,协助企业对相关国外市场进行调研,为企业出谋划策;组织联合国等大型国际组织来华采购,举办有针对性的采购说明会和网上专栏,让更多的企业了解采购程序和招标信息。
(2)新常态下外贸如何发展扩展资料:
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1、贸易管制政策是一国对外政策的体现。
2、贸易管制会因时因势而变化。
3、对外贸易管制以实现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目标为基本出发点。
4、对外贸易管制是国家管制。
5、对外贸易管制是政府的一种强制性行政管理行为。
6、对外贸易管制所涉及的法律制度属于强制性法律范畴。
3、21年外贸行业的状态如何?前景怎样?
首先是国内的外贸行业会由于2021年疫情逐渐趋于平稳,从而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使得中国对外出口的贸易占比逐渐降低而后恢复正常状态;其次是国内外贸行业中属于日常生活用品类目的外贸企业在对外出口量上会稳步提升;再者是国内外贸行业中属于个人防护用品类目的外贸企业在对外出口量上会急剧下滑。另外是国内的外贸企业应该在2021年将市场的重心尽量放在亚洲市场,因为亚洲市场的消费情况比较稳定。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21年中国内的外贸行业的发展大方向态势,以及具体的发展对标前景。
一、国内的外贸企业的出口量会逐步下降而后恢复正常
首先对于国内的外贸企业而言,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在2021年初又再次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使得全球各国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对于疫情的防控都作出了进一步地升级,为了防止新冠疫情的进一步蔓延。也正是因为新冠疫情在2021年初出现了变异病株,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人群相继感染。这也间接性地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复苏,并且由于海外的疫情相较于国内的疫情会更加严重。所以中国在很多轻工业、重工业、高科技产业方面的生产暂时替代了国外的众多国家,从而使得中国的外贸企业在对外出口量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国外企业应有的出口量。然而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情正逐渐消散,国外的工业体系会逐步恢复生产制造对外出口,所以国内的外贸企业在对外出口量方面会逐步下降。
二、国内外贸企业中主要经营日常生活用品类目的在对外出口量上会逐步提升
其次是对于国内外贸企业中主要经营日常生活用品类目的外贸企业在2021年初到9月份期间会由于新冠疫情的反弹以及蔓延而抑制了对外的出口量,但是在9月份过后由于全球新冠疫情的逐步恢复,疫情的阴霾逐步消除,使得全球的经济逐步复苏。全球范围内各国家地区对于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量也会逐步提高,主要的原因就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各国家地区的就业岗位会重新安排上岗,各国家地区的人民群众的收入也会得到稳定的保障,从而提高了对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量。但是由于日常生活用品是全球范围内群众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所以国内的外贸企业在出口相应的日常生活用品类目商品时增长的速度往往是比较缓慢的,毕竟日常生活用品本身的使用人口基数大;并且消费情况相对稳定。
三、国内外贸企业中主要经营个人防护用品类目的在对外出口量上会急剧下滑
再者是对于国内外贸企业中主要经营个人防护用品类目的外贸企业在2021年初到9月份期间会由于新冠疫情反弹的原因以及疫情再次肆虐的因素导致对应商品的对外出口量出现大幅度增长。虽然这种增长非常迅速,但是持续的时间相对短暂,毕竟全球范围内的各国地区政府都会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来应对突然反弹再度肆虐的新冠疫情。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步恢复消除,全球的经济会逐步复苏,在9月过后就会出现国外的各个工业体系逐步恢复往日的生产秩序,其中也包括了个人防护用品类目的生产制造,从而使得国内的外贸企业在对外出口个人防护用品商品的出口量会出现急剧下滑。另外一方面也来自于全球范围内对于个人防护用品的需求量逐渐锐减的原因。
四、国内的外贸企业出口重心应该尽量放在亚洲地区,因为亚洲地区的消费情况相对稳定
另外是对于国内的外贸企业在2021年期间对外出口的贸易重心应该尽量放在亚洲地区,毕竟2021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2021年初由于新冠病毒变异病株的出现导致了疫情的再度反弹蔓延肆虐,因此全球的经济也备受打击。虽然目前全球的经济体系正在逐步复苏,但是经济的复苏还是需要一段的过渡时期的,毕竟工业生产制造所衍生创造出来的经济效益不是一时可以积累到足够的富裕程度。这在无形中影响到海外众多国家地区对于高价值商品的消费能力,由其是对于北美洲、欧洲地区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国内的外贸企业应该尽量选择低价、实用、普遍的商品出口到亚洲地区,毕竟亚洲地区对于这类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情况都相对稳定。当然也可以适当出口高价值商品到发达国家地区。
注意事项:外贸行业的发展前景总体是美好的,但是也会因为政治原因、地区经济问题、疫情缘故等因素而导致外贸行业需要在这些特殊时期面临着诸多的出口发展问题。所以国内的外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去分析具体的对外贸易格局,以此来针对性地调整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的结构比例,适时优化升级对外贸易出口的体系,以此来更好地拥抱对外贸易市场的动态变化,达到逆光而行,抢占先机的目的。
4、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如何?
以贸易全球化为首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和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1、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2、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3、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4、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5、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6、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
以贸易全球化为首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和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于我们科学决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
伴随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当前国际贸易增长明显加速,已经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2004年,全球货物贸易名义增长21%,创下25年来的历史新高。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对能源原材料商品需求旺盛以及美元贬值因素的影响下,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全球贸易的高速增长既是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国际分工深化的共同结果,同时它又促进了世界生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增长率连续超过世界生产的增长率,导致世界各国的外贸依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
美、欧、日三大经济体既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在国际贸易中也居于主导地位。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世界货物出口70%以上的份额和服务贸易90%以上的份额,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通过开展区域贸易合作和控制多边贸易体制来主宰国际贸易秩序,并在国际交换中获得了大部分贸易利益。
中国是近年来国际贸易增长中显眼的“亮点”,表现为中国不仅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份额和排名不断攀升,而且对全球贸易增量的贡献也更为显著。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11548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和增量的比重分别达6.4%和20%。
(三)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
2004年8月1日,世贸组织147个成员就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框架达成了协议,但协议的内容较为原则和笼统,各成员在农业、非农市场准入等问题上仍存在很大分歧。2005年是多哈回合谈判的关键一年,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将在12月香港部长会议上就主要议题的实质内容进行谈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种区域贸易协定纷繁多样、成员交叉重叠,一些贸易协定已超出传统的降低贸易和投资壁垒的范围,这对多边贸易体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同时,以区域贸易安排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加速发展,并呈现出不少新的趋势:一是区域贸易安排迅猛发展。二是主要贸易大国都在追求区域贸易安排的主导权。三是区域贸易安排成员间的贸易比重进一步上升。2004年,区域内贸易总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重已超过50%。四是国家之间的竞争正在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转变。区域贸易安排已经成为各国争取市场资源、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地位的战略手段。
(四)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
国际贸易结构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互为依托,其变化趋势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伴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迅猛。近20多年来,国际服务贸易规模已经从1980年的3600亿美元扩大到目前的2.1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的19%。在行业结构上,服务贸易日益向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倾斜,传统的运输业、旅游业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在地区分布上,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所占份额继续扩大,东亚地区的增长尤其显著。二是高技术产品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讯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同时,由于跨国公司纷纷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
(五)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自由地流动,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和营销网络,推动了贸易投资日益一体化,并对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核心力量。目前世界上的跨国公司已达6.2万家,它们不仅掌握着全球13的生产和70%的技术转让,更掌握着全球23的国际贸易和90%的外国直接投资。二是国际贸易竞争从以比较优势为主,转变为以跨国公司数量和在国际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为主。这就意味着,一个国家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越多,就越可以在国际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别国的资源。三是国际贸易格局由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主。主要表现为,中间产品、零部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四是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不断加快,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点。
(六)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愈加频繁,贸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是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产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当前,各国经济景气的不均衡性、区域贸易集团的排它性、贸易分配利益的两极化等都是造成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当前世界已进入贸易争端的高发期,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基于战略利益考虑而引发的贸易摩擦增多。二是贸易保护的手段不断翻新。各种技术壁垒成为贸易保护的新式武器,知识产权纠纷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重要方面。三是摩擦从单纯的贸易问题转向更为综合的领域。社会保障问题、汇率制度问题等已成为摩擦的新领域,资源摩擦与贸易摩擦交互作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四是中国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最大受害国。从1995年开始,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
我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对策思考
(一)处理好、发展好大国经贸关系,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空间。美、欧、日、东盟、俄既是全球的贸易大国(集团),也是我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2004年,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的贸易额均超过1000亿美元,分别达到1773亿美元、1696亿美元、1679亿美元和1059亿美元,占据我国外贸总额的半壁江山。目前中俄贸易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双方在油气和矿产资源、高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深入推进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向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事关我国对外经济工作的大局。
(二)积极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和多边经贸关系,推动建立有利我经济发展的全球自由贸易体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意义。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继续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在经贸合作方面取得新进展。一个更具开放性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世贸组织各成员方的长远利益。我们要积极推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在多边经贸体制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做好世贸组织首次对华贸易政策审议的应对及与世贸组织申请加入方谈判的工作。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多边国际组织的活动,进一步发挥我在联合国贸发会议、开发计划署等机构中的作用。
(三)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着重推进高技术产品和服务出口。我国以数量增加为主的增长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必须加快外贸从数量增长为主向以质取胜转变。要继续落实和完善出口退税等各项政策,在确保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下大力气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狠抓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结构调整;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抓好高新技术产品、软件和医药出口基地建设,重点支持汽车及零配件、船舶、铁路设备、通讯产品、生物医药等产品出口,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品带动机电产品出口,机电产品出口带动外贸出口的格局;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商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着重引进高端加工增值环节。同时,组织协调好国内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关键技术和重大设备的进口。
(四)提高贸易摩擦和“入世”后过渡期的应对工作水平,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积极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和企业利益。完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做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贸易壁垒应对工作。继续争取更多国家承认我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针对全球纺织品贸易取消配额后的新形势,认真做好纺织品一体化应对。及时发布纺织品出口和纺织业投资信息,引导企业有序出口,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鼓励行业自律。推动纺织业开拓国际市场从出口为主向出口与“走出去”相结合转变,减少贸易摩擦。注重研究用好世贸组织规则,主动做好入世后过渡期应对工作。依法运用各种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密切跟踪贸易救济措施实施后对国内上下游产业的不同影响,指导企业及时调整结构、增强竞争力。研究借鉴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相关法律和案例,科学规范案件调查与裁决程序。
5、1、当前疫情解封背景下,外贸公司如何开拓国际市场?
当前疫情解封背景下,外贸公司如何开拓国际市场方法如下。
1、掌握外汇汇率波动趋势。
2、掌握外贸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3、探索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的应对。
4、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5、了解疫情期海外市场变化。
6、掌握海外客户分类。
7、掌握涉外沟通技巧。
6、现在的外贸形势究竟如何?
随着疫情的影响,中国控制疫情很好,所以外贸订单非常多。生意很好。但是因为美国经济靠大量印美元来支持,所以对外贸企业的利润是很大的压力。利润减少
望采纳,谢谢
7、外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外贸易规模逐年递增
从国内进出口总额来看,2015-202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从2017年开始进出口总额回升,到2020年国内进出口总值达到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加27.4%。
从进出口货运量来看,2015-202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波动增长,2019年的进出口货运量达到45.8亿吨,同比增长2.8%,到2020年国内进出口货运量达到49.1亿吨,同比增长7.3%。
对外贸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在全球经济整体回暖、疫情快速反弹的背景下,我国供应链优先恢复的优势将继续体现,一方面经济持续恢复,对内需起到有效支撑;另一方面全球需求向我国倾斜的情况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整体来看,预计202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有望进一步回升。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8、2023年外贸出口业务如何实现新突破?
这两年以来,外贸出口业务发生了巨大变化,哪庆高些做到了的,可以在2023年继续引领市场或者拓宽市场
以下是几个可能能够实现新突破的建议:
打造自主品牌。由于国际环境变化,企业在未来的外贸出口业务中需更多地依靠自主品牌,因此应注重品牌策划和推广,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拓展新兴市场。随着全球贸易版图的改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企业应谨拿积极拓展这些市场,尤其是东南亚、非洲和拉美等地的机遇更多。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外贸出口业务对大量数据的处理有着较高的要求,人工智能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机会和优势,帮助企业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
加强产业链合作。企业应认真选择优质的供应商和客户合作,以优化产业链成本和提高效率。
积极应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祥差搭未来的国际贸易发展离不开可持续发展规范的引导。企业应注重环保,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以适应市场需求。
总之,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在变化,外贸出口业务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企业,应该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整合资源,开拓市场并寻求突破新办法。
9、外贸行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是什么?
外贸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1、对外贸易行业货物贸易发展状况:货物贸易增长强劲,增速显著加快;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出口基本同步增长,进口增幅不一;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出现新的增长;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2、中国对外贸易行业贸易过程中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外贸易外贸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商品占出口贸易的比重较大;全球经济不景气,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出口贸易高度依赖发达国家。
3、外贸业务员发展方向。在外贸行业前景发展盛行的情况下,需要贸易网站员,而做外贸业务的人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平和的心态和毅力,拥有专业技能。
4、高级外贸跟单发展方向。找到客户后,从新产品的打样-审单-合同评审-货物跟单,还包括后期的和货代联系,做出口单据和进口单据,定期催款和后期的服务工作。
5、高级单证发展方向。这个职位至少要求要懂得FOB,CIF这两种贸易条件下的操作,空运,海运,电放等运输方式的操作,T/T,L/C的操作,懂得办C/O,FORM-A的办理,以及报检,同时还要会做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