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运价格下降一半,但义乌外贸商家卖不动了,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国际形势稳定,对外贸行业的发展尤为重要。疫情期间,海运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外贸人苦不堪言。硬着头皮,缩减利润也要将大货发往欧美。当然船运公司也在喊苦,因为他们的订单也跟着减少,不得不裁员以减少开支。疫情期间,外贸行业较为保守。
海运费用降低即便是外贸的“春天”,也是全世界向欧美供货的所有外贸商的“春天”,中国的外贸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前一阵子,由于全球都处于疫情水深火热之中,几乎所有的(不含中国)商品生产国都因为疫情,被迫关闭了国门,生产也几乎陷于停顿。所以就变成了中国外贸一枝独秀的局面。此时唯一有货物运输的航线就是中国至欧美的航线,而且是商品从中国运往欧美的单方向运输。所以就出现了,在中国的港口,一(集装)箱难求,但在美国的港口,集装箱堆积如山。此时由于商品全是单方向的,也就让运价高到了天上去了。
现在,全球疫情得到了缓解,几乎所有的商品生产国都渐渐恢复了元气,工厂又开始了生产,当然外贸商也有货物可以供应欧美的消费者了。于是,商品流通渐渐恢复正常,集装箱也不再只能运回中国,而是可以在全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的港口之间流通了。由于,全球贸易渐渐恢复正常,当然就让异常高企的海运价格得到了修复的机会。由于商品不再仅仅依靠中国,还可以从东南亚国家获得货源,这样就显著缓解了运价因为单一航线而暴涨的问题。
随着全球贸易进一步恢复正常,这个运价还应当是继续下降的趋势,但前期还是涨得太多了,且现在俄乌战争正酣,所以运价也不会一下子就跌到疫情前的情况。但随着全球经济走出疫情阴影,这个海运价格恢复正常就应当是个大势所趋的事情。当然,运价的下降,肯定是对中国外贸人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了。大致上就是如此吧。
原因就是美元和人民币的兑换已经达到了1:7,这意味着,现在一个货柜700万人民币的货,只能换回100万美元,而在以前同样的一个货柜,备货可能要少大几十万人民币。
其实对外贸影响较大的城市,除了义乌,还有广州、深圳这样的进出口企业较多的一线城市。前不久华为集团任正非先生就说,现在最主要的是活下去。
2、影响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己成为关键。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更好地通过贸易发展战略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提高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应充分利用WTO赋予的各种许可的措施,制定并建立我国面向21世纪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
(2)外贸受阻的原因有哪些扩展资料:
国际货物贸易属商品交换范围,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2.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3.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4.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得多。
3、外贸企业再现缺舱缺箱,你知道原因吗?
在疫情面前,只有各个国家共同努力起来。疫情情况牵动着全球人民的心。全球受到疫情的影响,对外贸易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中国疫情逐渐趋于稳定,疫情还非常严重,这一现状。只能国内对外贸易的订单量剧增,甚至出现了缺舱缺箱的情况。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发往国外的集装箱不能及时运回,中国国内的集装箱压力很大。外空的集装箱造成塞港情况。集装箱的短缺,引发了运费物价的上涨。主干航线阶段性的运力不足。这一目前外贸企业面临的现状。
这一状况也导致了集装箱的价格水涨船高,装箱的空箱流通不畅。集装箱的费用一再上涨。针对运价不断上涨主要原因如下:1、疫情影响下,进出口箱量的严重失衡2、国外港口效率低下,大量空箱无法回收3、运力充分投放,港口拥堵严重、4、新箱产能短期难以扩容,新箱造价不断攀升、5、集疏运体系需要进一步畅通6、船舶资金高昂。
这一现状,国内的外贸企业也不要过于忧虑,相关部门已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努力,采取办法,克服这一难题。外贸的复杂的现状不容忽视,针对这一现状,目前“商务部正会同交通运输部等相关部门采取政策措施,增加海运运力,稳定市场运价,千方百计畅通国际物流。同时针对企业面临的其他共性问题和突出困难,完善贸易政策”来确保外贸企业的稳定。
对于外贸企业,这与共性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积极行动,共同努力来克服这个困难,外贸企业也不要过于担心。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政策。面对困难我们共同努力起来想办法解决问题。
4、中国对外贸易为什么下降?
其原因可追溯到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有效需求不足,各经济体依然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各国的外贸需求下降,全球贸易量出现萎缩。在全球需求疲软、结构失衡的背景下,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和出口额稳居世界第一,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继续提高。
从1981年到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率为15.26%,其中出口增长年均增速为15.4%,进口年均增速为15.12%。中国贸易的持续快速发展,使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1980年我国出口贸易居世界排名第26位,200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货物仔哗败贸易第三大国。2004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达11547.9亿美元,同比增长35.,7%,其中出口5933.7,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态势分析
2015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55万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下降7.0%。2016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复杂,国际市场需求疲弱,国内综合成本不断上升,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下行压力加大。2018年1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6.2%。
近几年,世界经济增长低迷,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结构性矛盾凸显。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努力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对外贸易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结构继续优化,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成绩来之不易。
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比2012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72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21万亿美元),增长7.9%;进口12.1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95万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1.61万亿人民币(折合2597.5亿美元),扩大12.8%。
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2.3%。其中,出口14.39万亿元,增长4.9%;进口12.04万亿元,下降0.6%;贸易顺差2.35万亿元,扩大45.9%。按美元计价,2014年,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3.4%、6.1%和0.4%。
2015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55万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下降7.0%。其中,出口14.12万亿元,下降1.9%;进口10.44万亿元,下降13.1%;贸易顺差3.68万亿元,扩大56.4%。以美元计价,进出口总值3.95万亿美元,下降8.0%。其中,出口2.27万亿美元,下降2.9%;进口1.68万亿美元,下降14.1%。
2016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严峻复杂,国际市场需求疲弱,国内综合成本不断上升,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下行压力加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外贸工念颤作,及时出台促进外贸回稳向好、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相关部门和各地区积极细化落实政策,为企业减负助力。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中国外贸实现回稳向好目标,进出口降幅收窄,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新的发展动能不断积聚。2016年,中国货物芦举贸易进出口总值24.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15年下降0.9%,降幅较2015年收窄6.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8万亿元,下降1.9%;进口10.5万亿元,增长0.6%,扭转了2015年大幅下降的态势;贸易顺差3.4万亿元,下降8.8%。以美元计,进出口总值3.7万亿美元,下降6.8%。其中,出口2.1万亿美元,下降7.7%;进口1.6万亿美元,下降5.5%;贸易顺差5107.3亿美元,下降13.9%。
2017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推动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持续增长。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下同)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万亿元,增长10.8%;进口12.46万亿元,增长18.7%;贸易顺差2.87万亿元,收窄14.2%。
2018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弱,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升向好态势,进入相对强劲复苏轨道,内生增长动力增强,金融环境有所改善,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稳中求胜,全球市场信心增强,国际市场需求持续复苏。2018年1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6.2%。其中,出口1.32万亿元,增长6%;进口1.19万亿元,增长30.2%;贸易顺差1358亿元,收窄59.7%
5、涨价近10倍,外贸企业还“一箱难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集装箱停留在其他港口,没有办法及时归还,所以才导致这样的现象。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虽然我们的出口非常旺盛,并且有着不错的需求,但我们的集装箱数量是固定的,这就意味着如果集装箱运出去而运不回来,那么集装箱的数量会变得越来越少,所以这个时候才会出现价格暴涨的现象,但即便如此,现在很多外贸企业依然找不到方向。
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个事情讲的主要是关于集装箱涨价的现象,以前一个集装箱可能只需要1000美金,但现在即便涨到了3000美金以上,依然有很多外贸企业找不到集装箱运输货物。对那些生意好的港口来说,现在一个集装箱的价格已经上涨了10倍,涨幅非常夸张。
这个现象是因为集装箱的数量太少了。
我们举一个关于数字的例子,如果现在我们有1万个集装箱,现在我们会把大约5000个集装箱运到其他港口,但其他港口的生意并没有那么好,所以集装箱在运输以后就没有办法及时归还。这会直接导致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想要继续出口货物,那么集装箱的价格就会攀升,因为现在集装箱变得越来越少了。
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解决。
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即便我们的出口生意很好,但全球各地的其他地区的出口生意并没有那么好,这都意味着很多地区的集装箱始终处在空箱的状态,他们不可能运送一些空的集装箱到其他港口。我觉得现在短时间内很难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都在有效恢复,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到时候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6、广东2022一季度外贸“失速”,这是受哪些因素所影响?
主要的有三点,分别是疫情影响、生产力下降和外贸需求减少等。
乔南以为,广东外贸“失速”的确是受到了很多客观的影响,最终出现这样的数据也是经济大环境之下的正常情况,而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上述我说到的三点。
1、疫情的突发导致了广东外贸“失速”。
年初的时候,由于香港和广东这边局部疫情的爆发,导致了广东采取了一段时间的封闭式隔离防控,这样的意外状态就放缓了整个大湾区的发展脚步,隔离、封控或者说两天一查等各项防疫措施的出现,都直接的让这个地区的经济能力下降,这种情况下也是逼不得已的,所以可以说疫情的存在是广东外贸“失速”的原因之一。
2、生产力的下降导致了广东外贸的“失速”。
对于广东来说,真正的经济核心地区还是来源于大湾区,而出口贸易类目中的70%都为机电类商品,基于这样的口出结构来说,人力对于广东地区的影响比较大,而综合收入和支出的对比,让一些人止步不前了,用工节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广东地区的企业生产力,而2022年的广东用工环境并里怎么理想,外地来广东务工的人员数量有所下降,人员数量的减少也影响到了广东外贸的出口生产能力,对于人员是否下降的社会真实反应,大家从广东房租下降的程度就可以得出了。
3、外贸需求的减少导致了广东外贸的“失速”。
市场并不是无限大的,其中一定是存有上限的,对于外贸行业来说也是如此的,而上面的数据也有提到过,广东这边一直都是以机电商品为大类的,而2022年第一季度的外贸需求对于此类商品是呈现了一定的减少趋势,所以需求关系也导致了广东外贸“失速”。
7、东南亚“爆单”变成了“缺单”,导致“订单荒”的原因有哪些?
东南亚订单荒与国内外贸出口下滑的原因一致,都是因为欧美高通胀经济衰退之下消费萎缩的结果。随着美元的进一步大幅加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资金流出本币贬值,消费需求也同样处于收缩周期。这对于中国以及东南亚国家这样的外贸出口型国家而言,相当的不利。
这种情况国内其实在2020年的时候就已经预期到了,且提出了双循环的策略。欧美现在正在失去全球最大市场的地位,我们也不可能在他们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的情况下继续用大量的商品来换取他们超印的货币,推动国内消费增长,建设国内大市场,通过双循环来摆脱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就是我们已经选择的应对措施。
目前我们采取的具体措施,比如稳房价,房住不炒,这是为了控制住住房消费对其他消费支出的占用,之所以不敢放任房价暴跌,则是为了金融安全;打击教培行业,实行医疗集采,则是为了降低居民在这些方面的消费支出;共同富裕,暂时不怎么说了,主要是时机与实行难度的问题。还有诸如取消各地市场壁垒,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之类。
效果如何,现在看,并不是很明显。毕竟我们喊着向消费型社会转型,也提了很多年了,但是这个难度显然是非常大的。我们都知道,经济危机的本质,就是供给大于需求,需求不足,是因为利润分配中个人获得比例不足所致。欧洲工业化过程中,是因为向殖民地倾销工业品,解决了需求不足的问题。我们过去20年的快速发展,则是靠着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贸订单的快速增长。
资本主义国家解决不了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的问题,原因就在于他们不可能让劳动者获得合理的收入分配比例。我们的制度,理论上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但是因为国家需要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投入大量资金为工业化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在收入分配比例上,依然出现了个人收入分配比例偏小的情况。
这种情况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事实上国家一直在有意识地增加个人收入分配占比,但居民收入的增长还是没有能够跟上GDP的增长。这一次的全球经济大衰退,将逼使我们不得不加快建设内循环的速度。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
8、全球贸易增速放缓有哪些原因
全球货物贸易增速放缓的十大原因
1、需求因素。由于贸易增速的较强波动性,在分析其增长或下降时,首要的应是从短期因素加以考虑。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3.37%,2013年增速为3.28%,2014年预计增速为3.3%。与此同时,2010年和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均超过4%。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收入增长缓慢,自然最终需求不足,众多研究文献强调了需求因素的重要性。如Eaton等人在2011年NBER的工作论文中就强调了需求下降对贸易灾难的重要贡献。该文献运用国际贸易中经典的Eaton-Kortum模型对此作了数值模拟分析。
2、中国加入WTO对世界贸易的拉动效应减弱。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全球金融危机前世界贸易快速增长的重要外在推动力。这不仅使中国出口高速增长,也使得中国进口快速增加,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的贸易增速。近两年,中国贸易开始进入个位数增长时代,对世界贸易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3、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的背景因素。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繁荣起来,这一分工模式的重要特点是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位于不同的国家。这一分工模式往往能对贸易增长或下降起到放大效应。比如,1单位美国对中国产品最终需求的下降不仅导致中国出口下降,也会导致中国进口中间品的下降,从而导致不同生产环节国家的进出口均会收到影响,从而使得贸易增速下滑比GDP下滑更加严重。当然,如果GDP增速提升,贸易增速提升幅度往往也会更大。当然前提是,全球价值链得到修复。金融危机之后的两年贸易增速恢复迅速,但随即陷入低迷。这可能是全球价值链尚未完全修复的缘故。
4、全球价值链已发展到足够深的程度,边际深化程度有限。这一原因是WTO提供的解释,《世界经济黄皮书》做了引用,即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发展迅速,在此过程中,贸易增速较高。但是,由于现在全球价值链已发展到足够深的程度,很难再深化,因此这一提升贸易增速的动力不复存在,从而造成现在的贸易低迷。如果这一判断成立,那么贸易增速低迷将是长期存在的现象。我们认为,全球价值链确实已深化到一定程度,再继续深化虽有较大潜力,但需要深层次的因素来推动,因此,边际深化难度加大。一般来讲,可以使用增加值出口和总值出口的比率(VAX Ratio,简写为VAXR)来衡量各国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该值越大,说明分工程度越低;该值越低,则分工程度越高。平均而言,世界整体的VAXR略大于0.6,世界上VAXR最低的经济体只有0.4,且属于小型经济体,因此,全球价值链往后继续深化确实有较大难度。
5、生产和贸易结构。在认识危机期间GDP和货物贸易增速的差异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生产和贸易结构的不同。我们在本文中仅分析货物贸易,而不包括服务贸易,这是现有关注危机期间贸易表现文献的通常做法。那么,很显然,GDP作为生产面,不仅包括商品生产,也包括服务生产,而服务贸易占总贸易比重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货物贸易中的耐用消费品一般容易受到危机冲击,即在危机来临时,消费者对必需品的消费下降较少,而大幅削减对耐用品的消费。但是,对于GDP而言,商品生产占其一部分,服务业的稳定可以熨平GDP增速的波动。
6、价格效应。金融危机之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明显。以现价美元计价大宗商品价格指数2008年达到峰值水平298.6,同年12月底跌到谷底186(《黄皮书》,p.237)。由于各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刺激,2010年和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反弹起来,2012年和2013年大宗商品价格则又开始下跌。这将会导致以货币单位衡量的贸易额下降。此外,危机期间,出口往往困难,出口商为促进出口,往往采用价格竞争的方式进行竞争,从而导致制造品价格也会不同程度的下降。2012年以来,美元坚挺也会导致以美元计价的贸易额增速受到影响。近两年,美元指数整体呈现上涨态势。
7、融资受阻。这也是现有文献较多关注的一个原因。金融危机期间,首先受到影响的是金融业,导致贸易信贷紧张,企业融资难,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即使危机之后,短期内也难以恢复。受此影响,出口和进口企业往往难以顺利获得生产或进口需要的资金,从而导致生产面的出口和需求面的进口均受到影响。
8、贸易保护。危机期间,贸易保护程度甚于平常时期,也会影响全球贸易增速。根据已有的研究,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在内的贸易保护措施往往对企业出口的种类数和已有种类的出口数量都造成显著的影响。近两年的贸易保护程度并没有下降,出口面临的国际环境没有好转,使得贸易增速受到影响。
9、贸易和投资的替代关系。在贸易保护较为严重的危机时期,各国企业往往转而通过对外投资来供应当地市场,从而减少出口。这种替代关系也是贸易受阻的一个因素。上述已经指出,危机期间,各国往往出现金融困难,从而相比往常更加欢迎外商投资带来的资金,使得企业更加易于投资(同等条件下)。
10、贸易增速放缓的最后一个原因是贸易自由化受阻。多哈回合谈判启动后,一直没有完成,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一直没有明显进展。在此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启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但是近两年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未取得明显进展。由此,世界贸易一直缺乏贸易自由化这一重要引擎的推动,在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低迷的情况下,贸易自由化受阻对贸易增速的负面影响便显现出来。
综上所述,全球贸易增速放缓出现在2012年和2013年,持续下去的可能性不大,2015年之后世界贸易增速又会高于经济增速。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十大原因叠加在一起促成了近两年的贸易低迷,即需求因素、中国加入WTO后对世界贸易的拉动效应减弱、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全球价值链趋于饱和、生产和贸易结构、价格效应、融资受阻、贸易保护、贸易和投资的替代、贸易自由化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