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口退税如何账务处理
出口退税纳税人根据企业类型分为执行“免、抵、退”税办法的纳税人和执行“免、退”税办法的纳税人,两种出口退税政策,适用的主体,具体退税金额计算,以及账务处理存在一定的差异。“免、抵、退”税政策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的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和视同自产货物及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列名生产企业出口非自产货物,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增值税应纳增值镇派税额。
“免、抵、退”即出口环节免税,采购环节已经缴纳的增值税税额(进项税额)给予退税,实际退税前,先抵减内销环节的应纳税额,所以对于执行免抵退税政策的纳税人,需要有的税额抵扣,出口环节免税了,那么能够抵扣的就是内销环节的应纳税额,所以生产型企业才会适用“免抵退”税政策,而仅出口的外贸型企业执行“免退”税办法。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理解整个出口退税分录:
企业采购原材料等:
借: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结转成本: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计算“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实际离岸价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免税原材料成本)×(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原材料成本包括出口货物所含的国内购进困橡的免税原材料以及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进口料件,由于免税,对应的进项税额为0,需要扣除这部分。
计算出“应退税额”: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计算出“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计算“应退税额”以及“免抵税额”需要先计算本期应纳税额以及“免抵退税额”,本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其中,当期销项税额出口部门免税,实际为内销环节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既包括内销又包括外销商品对应的采购原材料等取得的进项税额,同时需要扣除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即扣除当期做进项税额转出的部分。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免税原材料成本)×出口退税率
若本期应纳税额大于0,则本期应纳税额就是实际需要缴纳的应纳税额,则应退税额为0,“免抵退税额”=“免抵税额”,即退税额全部用来抵减当期应纳税额了。
若本期应纳税额小于0,则本期有留抵税额,需要拿留抵税额与“免抵退税额额”比较,若“免抵退税额”小于留抵税额,则“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免抵税额”=0,即当期没有产生足够的销项税额,内销环节的进项税额尚存在未能全额抵扣。若“免抵退税额”大于留抵税额,说明免抵退税额抵减了部分应纳税额,“应退税额”=“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
实际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执行“免退”税政策的商贸企业,不存在抵减内销环节应纳税额,账务处理更加简单: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应退税额=增值税退免税计税依据御尺贺×出口货物退税率
这里的增值税退免税计税依据为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完税价格。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实际收到出口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2、出口退税转为免税处理
1、(1)若是生产企业
1借:主营业务收入-出口免抵退税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免税收入;
2该笔免抵退税转成免税的出口销售收入原来如根据征退税率之差作过进项税额转出,现在可以冲回:
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3本笔业务因改成纯免税,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10条规定“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将该笔免税出口对应的进项税额全部作进项税额转出,若该笔出口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好划分,可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26条规定,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当月全部销售额【临时算法,税局稽查可以全年统算】】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出口货物已办理退(免)税的,在申报免税前,生产企业按《免抵退申报数据的调整》规定,调整申报数据或全额补缴原免抵退税款。【2012年24号公告第九条第(三)款】
2、(2)若是外贸企业
1借: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退税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免税收入
注: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收入和出口免税收入都填列在附表一免税收入栏次,可以作上述账面收入调整,但申报表不用做调整
2该笔免退税转成免税的出口销售收入原来如根据征退税率之差作过进项税额转出,现在可以冲回:
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3对应采购行为的进项税原来记入了“进项税”科目,但并未真正抵扣,填报在了增值税申报表表二的待抵扣区域。根据政策,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其进项税额(仍然)不得抵扣和退税,应当转入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注:因原来未真正抵扣,上述分录只作账面处理
4出口货物若已办理退(免)税的,在申报免税前,外贸企业及没有生产能力的其他单位须补缴已退税款;【2012年24号公告第九条第(三)款】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负数冲减】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出口退税) 【负数冲减】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银行存款
3、以上内容就是出口退税被税局要求转免税如何处理?就为大家详细的分析到这了,相信大家通过阅读本文应该知道怎么处理了吧
3、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2005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万元。假设上期留抵税款5万元,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 15%,假设不设计信息问题。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耗等,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 5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0
货:银行存款 5850000
(2)产品外销时,分录为:
借:应收外汇账款 24000000
货:主营业务收入 24000000
(3)内销产品,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510000
货: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0
(4)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2400 ×(17%-15%)=48(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 480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80000
(5)计算应纳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51-(85 5-48)=9(万元)
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90000元。
(6)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90000
货:银行存款90000(7)计算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3600000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600000
4、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
一、归纳起来,“免、抵、退”税的计算可分为四个步骤:
(1)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2)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相关会计处理为:
根据“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4)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1、若应纳税额为零或正数时,即:没有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为零;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全部作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有留抵税额时,则可以免抵退税额为限享受退税:
(1)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根据税务局“免抵退审批通知单”)为:
借:应收补贴款 -出口退税 (与通知单上所载“应退税额”一致)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税额”一致)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退税额”一致)
(2)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可全部退税,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0。
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应收补贴款”所对应的金额,才是真正的退税,根据“当期应退税额”的计算过程可得知,退的是期末未抵扣完的留抵进项税额。
应收补贴款科目在会计上属于过渡科目,不应结转利润,待补贴款到账后,该科目余额自然归零。
由此可见,“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核算的是“当期免抵税额”与“当期应退税额”之和,即税法中规定的“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销售额*退税率)。
而出口货物实际执行的“超低税率”计算的“销项税额”被计入了“进项税额转出”贷方专栏。如果将该部分数额与“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数额相加,其实也就是内销情况下,应当交纳的销项税额。在内销情况下,增值税(销项税)应由购买方支付,但由于出口实行免税政策,购买方免于向销售方支付增值税款(这就是免税的结果),对此,国家以“出口退税”的办法进行补偿。在这个意义上讲,出口退税就相当于销项税,其目的就是用于进项税的抵扣,抵扣有余的部分则给予退还。
在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中,计算“当期免抵税额”主要是为了账务处理的需要。免抵税额即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的数额,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在财务处理时将无法平衡。
5、免抵退税怎么进行账务处理
(1)出口货物免税,反映在账务处理上是出口销售时,无需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2)出口货物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账务处理上表现为企业购进原材料,无论用于生产出口货物还是用于生产内销货物,其进项税额均可抵扣。
但由于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与退税率不一致的情况,因而存在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情况,此项因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进项税额转出。出口企业收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和《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后,按证明上注明的“不得抵扣税额抵减额”用红字贷记“进项税额转出”,同时以红字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生产企业发生国外运费、保险、佣金费用支出时,按出口货物征退税率之差分摊计算,并冲减“不得抵扣税额”,用红字贷记“进项税额转出”,同时红字借记“主营业务成本”。
(3)出口货物退税的账务处理:按计算的免抵退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按计算的免抵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轮陆汪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腊仔;按免抵退税额与免抵税额两者之差,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即: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注: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反映出口企业销售出口货物后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税申报,按规定计算的应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免抵税额的计算确定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是在取得税务机关后进行免抵和退税的会计处理,按批准的免抵税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第二种是出口企业申请退税时,按退税申报数进行税务处理。根据当期的免抵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例】某公司是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出口退税率11%,2009年5月份发生以下业务:
(1)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600000元,增值税为272000元,款项已支付,材料已入库。
借:原材料1600000
应交悉早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72000
贷:银行存款1872000
(2)本月内销不含税销售额为273411.76元,款项已收到。
借:银行存款319891.76
贷:主营业务收入273411.7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6480
(3)本月出口产品销售额为1426000元,款项尚未收到。
借:应收账款142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426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855601426000×(17%-11%)=85560(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560
(4)月末,申报出口退税
计算退税额
1当期应纳税额=46480-(272000-85560)=-139960(元)
2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1426000×11%=156860(元)
3确定退税额及免抵额
退税额139960元,免抵额=156860-139960=16900(元)
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1399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69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56860
(5)实际收到出口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139960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139960
以上便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