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返还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返还售价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买东西,不满意,还给你这东清衡颤西的价格
问题二:销售返还 什么意思 首先你公司的产品质量应该有保证.比如有卫生部门的生产许可证等.一句就是要手续、资质齐全。再次就是要找你想要合作的商家进行协商,并签定供货合同等。一切手续办理齐全,不就不到渠成吗?在以后界要按同要求进行供货就行了。
问题三:返款是什么意思 返款是泛指,返款这一说法有好多种:
变相降价。例如:买我1000元的货,我返你80元,但很少用“返款”的字眼。
退钱?其实退钱不会说“返款”!没有那家机构说:已经XX款项返款给你的XX账户!这一说话是错误的。
返款是指商业返款,分为全额返款和差额返款两种。是一种合法的财务走账行为!医药行业用到广泛,其他行业未涉及到,本人不知!
那医药行业来说,代理商帮商业公司垫付货款给生产厂家,之后商业公司销售一段时间将应付的货款打给拦弯生产厂家,这样一来就是 1笔货,两笔钱!但是代理商不可能白搭钱!生产厂家扣除底价货款后,将多余的返给代理商,这是代理商的利润!这里要注意的是:代理商的货款是由批发价货款+高开税金组成,商业公司货款是代理商给商业公司扣点以后的价钱!中间的差额即是代理商的利润。这一现象是有发改委的政策和市场现象促成的。
问题四:返货是什么意思 大部门出现在供应商和代理商之间的词语,销售业绩达到一定的程度,供应矗将奖励制度中的返款变通成返货,相互之车促进销售答败的一种手段!
问题五:返还售价5% 是什么意思 按照售价的5%返还给你,但是应该有前提,必须销售了一定量,其实就是进价打个9.5折
问题六:淘宝返还商城积分是什么意思 返还的积分可以在商城再次消费时候兑换成现金付款,好像是100分是1块钱。再买东西时候只要是商城的商家就可以,付款最下边有个骸否使用积分,点使用,就可以折价进去了。
问题七:我们常说的地税返还是什么意思 税收返还是 ***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 *** 补助。
问题八:税收返还是什么意思啊? 收税后,有优惠政策的。可以返还退税。
满意请采纳
问题九:一万块钱百分之120返还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出去10000,返回来12000,这就叫百分之120返还
2、增值税返还优惠政策
增值税返还优惠政策 :
1、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除外)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完税价格。
2、外贸企业出口委托加工修理修配货物增穗裂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加工修理修配费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外贸企业应将加工修理修配使用的原材料(进料加工海关保税进口料件除外)作价销售给受托加工修理修配的生产企业,受托加工修理修配的生产企业应将原材料成本并入加工修理修配费用开具发票。进料加工仍采用委托加工。
增值税主要退税类型
根据初步统计,当前常见的增值税退税有以下几种:
1、出口企业退税:指对出口货物退还已经征收的增值税。
2、软件企业退税: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2010年数笑前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增值税部分即征即退,返还的税款专项用于企业的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
3、福利企业退税:按企业实际安置残疾人员的人数定额退还增值税,每位残疾人员每年可退还增值税的限额为3。5万元。
4、模具,数控机床,铸锻件退税:模具生产企业生产销售的模具产品可按实际缴纳税额返还70%,返还的税款专项用于模具产品的研究开发。数控机床企业生产销售的数控机床产品可按实际缴纳增值税额退还50%,退还的税款专项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数控机床产品的研究开发等方面。专业铸锻企业生产销售的铸锻件,可按实际缴纳增值税额返还35%,返还的税款专项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铸锻件产品的研究开发。
5、宣传文化事业退税:对符合《关于继续实行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47号)条件的刊物,业务或新华书店实行增值税退税,退还的增值税税款应专项用于技术研发、设备更新、网点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
6、再生资源退税:以工业废气为原料生产的高纯度二氧化碳,以垃圾为燃料生产的电力或热力,以煤炭开采中伴生的舍弃物油母页岩为原料生产的页岩油,以废旧沥青混凝土为原料生产的再生沥青混凝土,采用旋窑法工艺生产并且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30%的水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对以退役军用发射药为原料生产的涂料硝化棉粉,对燃煤发电厂及各类企业产生的烟气、高硫天然气进行脱硫生产的副产品,以废弃酒糟和酿酒底锅水为原料生产的蒸汽、活性炭、白碳黑、乳酸、乳酸钙、沼气,以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为燃料生产的电力和热力,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部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实行即征即退50%的增值税政策;对纳税人销售的以三剩物、次小薪材、农作物秸秆、蔗渣等4类农林剩余物为原料自产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办法。
7、核电退税:核力发电企业生产销售电力产品,自核电机组正式商业投产次月起15个年度内,统一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增值税退税款应专项用于还本付息,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8、物回企业退税:对物回企业2009年销售再生资源实现的增值税,按70%的比例退回给纳税人;对其2010年销售再生资源实现的增值税,按50%的比例退回给纳税人。
增值税退税情况说明怎么写
1、申请人名称:填写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姓名。
2、申请人身份:选择“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
3、联系人名称:填写联系人姓名。
4、联系人电话:填写联系人固定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
5、纳税人名称:填写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全称。
6、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猜毕闭务登记证号码。
7、原完税情况。
8、申请退税金额:填写申请退(抵)税的金额,应小于等于原完税情况实缴金额合计。
9、退税政策依据:填写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依据。
10、受理情况:填写核对接收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资料的情况。
11、核实情况。
12、退还方式:退还方式可以单选或多选。对于有欠税的纳税人,一般情况应选择“抵扣欠税”。对于选择“抵扣欠税”的情况,税务机关可以取消该选择,将全部申请退税的金额,以“退库”方式办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第十五条 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一)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二)避孕药品和用具;
(三)古旧图书;
(四)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五)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六)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七)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除前款规定外,增值税的免税、减税项目由国务院规定。任何地区、部门均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
3、2022退税政策解读
一、关于留抵退税新政的主要内容
今年的留抵退税新政有三大特点:一是聚焦“小微企业和重点支持行业”;二是“增量留抵和存量留抵”并退;三是“制度性、一次性和阶段性”安排并举。具体来说,新政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小微企业留抵退税政策,即在2022年对所有行业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并按月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二是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六个行业符合条件的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并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这里着重说明和强调五个问题:
第一,将先进制造业按月退还增量留抵税额的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小微企业和六个重点行业,并作为一项长期性政策。第二,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在2019年4月1日前形成的存量留抵税额予以退还。这项存量留抵退税政策是一次性政策。这里的“一次性”,是指纳税人在获得存量留抵退税后,将不再有存量留抵税额。第三,2019年开始实施的普遍性留抵退税政策,设置了“连续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稿竖大于零,且第六个月不低于50万元”的退税门槛,此次对小微企业阶段性取消这一退税门槛,14号公告第一条中规定,执行期限为2022年12月31日前。第四,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的适用主体不仅指企业,还包括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个体工商户。第五,从政策分类及条件看,小微企业留抵退税政策和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的适用主体可能存在重叠,也就是说,某个纳税人,比如制造业小微企业,既可以适用小微企业留抵退税政策,也可以适用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纳税人可以自主选择适用,其政策实施的效果是一样的。
二、关于留抵退税新政适用主体的确定
一是关于制造业等六个行业的确定。对于适用制造业等六个行业留抵退税政策纳税人的确定,延续了此前先进制造业留抵退税政策“从主”适用原则,按照纳税人的主营业务来判断纳税人是否满足行业相关条运桥件,而非以纳税人登记的行业确定。也就是说,只要纳税人从事制造业等六个行业业务相应发生的增值税销售额合计占全部增值税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即符合制造业等六个行业的主体条件。这里需要着重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关于销售额比重的计算区间。销售额比重根据纳税人申请退税前连续12个月的销售额计算确定。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计算销售额占比时,计算公式的分子为六个行业项下增值税销售额的合计数。第二,关于行业登记信息。对于纳税人六类收入占比超过50%,但纳税人登记的行业信息不属于这六个行业的,特别是六个行业中某类收入为该纳税人各类收入的最高值时,建议纳税人及时按规定办理行业登记信息变更。第三,关于先进制造业留抵退税政策停止执行。在先进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政策扩大到制造业等六个行业,并对存量留抵税额实施退税后,制造业等六个行业留抵退税政策已经完全覆盖了此前的先进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因此,新政实施后,先进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同时停止执行。
旁敬猛 二是关于企业规模的划型标准。目前,相关部门对外公布的划型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人民银行等5部门发布的《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按照“资产总额”这1项指标对金融业企业进行划型;二是工信部等4部委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采用“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和“从业人员”三个指标中的一个或两个指标组合,分别对16类行业进行划型。此外,还有“教育”“卫生”等6类行业未纳入该划型标准。
为切实保障留抵退税政策落地落实,坚持规范统一和全覆盖的原则,留抵退税政策中采用了上述两个标准中的“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两个指标来确定企业规模。同时,对这两个标准中未设置“营业收入”或“资产总额”指标的行业,以及未纳入两个标准划型的行业,明确划型标准如下:微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小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2000万元以下(不含2000万元);中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1亿元以下(不含1亿元)。
这里着重强调三个问题:第一,资产总额指标按照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年末值确定。第二,营业收入指标按照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增值税销售额确定。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第三,《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在划型指标的运用上,有的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指标,有的只需要满足其中一个指标即可,纳税人应根据其所处不同国民经济行业适用相应的划型指标。
三、关于留抵退税基本条件
2022年留抵退税新政延续了先进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政策的基本退税条件,即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四项条件:(1)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2)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3)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4)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这里需要说明三个问题:第一,这四项条件对小微企业留抵退税政策和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同样适用;第二,这四项条件对增量留抵退税和存量留抵退税同样适用;第三,新政出台后,《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2019年第39号)规定的普遍性留抵退税政策,即老政策继续实施,相较于新政策,老政策除需同时符合这四项条件外,仍需要满足“连续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大于零,且第六个月不低于50万元”的退税门槛要求。
四、关于留抵退税额的计算
一是关于存量留抵税额和增量留抵税额。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是以留抵税额的余额为基础进行计算的,留抵税额包括增量留抵税额和存量留抵税额。
存量留抵税额,是指留抵退税制度实施前纳税人形成的留抵税额。在确定存量留抵税额时,以纳税人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税额为标准值。如果纳税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大于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税额,以2019年3月底数为存量留抵税额。如果纳税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小于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税额,以纳税人当期的期末留抵税额为存量留抵税额。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后,存量留抵税额为零。
增量留抵税额,是指留抵退税制度实施后,即2019年4月1日以后纳税人新增加的留抵税额。如前所述,如果纳税人当期的期末留抵税额大于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税额,则增加部分即为增量留抵税额。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纳税人获得存量留抵退税后,不再需要与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税额进行比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即为增量留抵税额。
二是关于进项构成比例的规定。为简化操作,减轻纳税人核算负担,此次留抵退税新政策不区分存量留抵退税和增量留抵退税,均设置统一的进项构成比例。同时,计算取数区间也与老政策相同,统一设置为2019年4月1日至申请退税前。
需要说明的是,纳入进项构成比例计算的扣税凭证中,增加了带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字样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和纳入进项抵扣凭证范围的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作为进项构成比例计算公式的分子,且这一调整也同样适用于继续实施的老政策。
三是关于可退还的留抵税额。以纳税人当期的增量留抵税额或者存量留抵税额,乘以进项构成比例,即计算出纳税人当期可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或者存量留抵税额。
五、关于退税申请时间
今年的留抵退税新政策,区分增量和存量,聚焦关键时间节点,实行梯次分步退税。具体时间安排是:
(一)关于增量留抵退税。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均可以自2022年4月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按月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二)关于存量留抵退税。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分别可以自2022年4月、5月、7月和10月纳税申报期起申请退还存量留抵税额。
这里需要强调说明以下几个事项:第一,纳税人在申请留抵退税前,应先完成当期的增值税纳税申报。第二,留抵退税申请时间的一般规定是,纳税人应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申请留抵退税;同时,考虑到今年留抵退税涉及众多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为更好地服务纳税人,2022年4-6月申请留抵退税的时间已从纳税申报期内延长至每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自2022年7月开始,申请留抵退税的时间恢复为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第三,延长4-6月留抵退税申请时间的规定,不仅适用于此次出台的新政策,同时也适用于继续实施的老政策。第四,存量留抵退税和增量留抵退税申请时间存在一定差异,为避免给纳税人造成不必要负担,如果符合规定的退税申请时间,纳税人可以同时申请存量留抵退税和增量留抵退税。比如,微型企业在2022年4月既可以申请存量留抵退税,也可以申请增量留抵退税,因此,微型企业在4月份完成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后,只需要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一次退税申请,即可同时申请存量留抵退税和增量留抵退税。第五,上述时间为申请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的起始时间,纳税人在当期未申请的,以后纳税申报期也可以按规定申请。比如,微型企业可以自2022年4月纳税申报期起申请存量留抵退税,如果4月份未申请,5月及以后也可以提出退税申请。
六、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衔接
按照现行规定,纳税人不能同时适用留抵退税政策和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也就是说,享受过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的,不得申请留抵退税;已获得留抵退税的,也不得再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此次留抵退税力度加大后,可能有此前选择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的纳税人,希望重新选择留抵退税;同时也有纳税人在申请留抵退税时未考虑全面,也希望给予重新选择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的机会。针对上述纳税人关切,14号公告明确规定,纳税人可以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将已取得的留抵退税款全部缴回后,按规定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纳税人自2019年4月1日起已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可以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将已退还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税款全部缴回后,按规定申请退还留抵税额。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第一,纳税人需在2022年10月31日前完成全部已退税款的缴回。第二,纳税人必须在将需缴回的留抵退税款全部解缴入库以后,才能转入进项税额继续抵扣;未全部缴回入库的,不得转入继续抵扣。
七、关于留抵退税征管规定
2019年建立留抵退税制度时,税务总局配套制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0号,以下简称20号公告),对留抵退税申请、受理、审核、退库等全环节流程相关征管事项进行了明确规定。此次出台的留抵退税政策,并未对现行退税办理流程作实质性调整。分环节看,具体规定如下:
一是关于纳税人申请留抵退税环节。纳税人申请留抵退税时,只需要提交一张《退(抵)税申请表》,这张申请表可以通过办税服务厅当面提交,也可以通过电子税务局网上提交。结合新政策内容,《退(抵)税申请表》的填报内容做了相应调整,增加了部分栏次,调整了部分栏次表述,同时,为便利纳税人申请退税,各地电子税务局已实现《退(抵)税申请表》中大部分数据的预填功能,纳税人也可以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对预填内容进行修改,最后进行确认,即可提交退税申请。
二是关于核准留抵退税环节。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的留抵退税申请后,将按规定进行退税审核,并根据不同情况出具审核结果。第一种情形是,纳税人符合全部退税条件,且未发现任何风险疑点及未处理事项,准予留抵退税。第二种情形是,纳税人不符合留抵退税的一项或多项条件的,不予留抵退税。第三种情形是,虽然纳税人符合留抵退税条件,但存在风险疑点或相关未处理事项的,将暂停办理留抵退税,并对相关风险疑点进行排查,对未处理事项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再按规定继续办理留抵退税。
三是关于开具税收收入退还书环节。当税务机关作出准予退税的决定后,将相应开具税收收入退还书,并发送给同级国库部门。
四是关于税款退库环节。国库部门收到税务机关发送的税收收入退还书后,按规定进行退库审核,审核通过后,将退税款退付到纳税人指定的账户上。
4、留抵退税政策
【法律分析】:留抵退税,其学名叫”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优惠”,就是对现在还不能抵扣、留着将来才能抵扣的”进项”增值税,予以提前全额退还。2019年3月21日晚间,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其中提到,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法律依据】:《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 第八条 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1.自2019年4月税款所属期起,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
2.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
3.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的;
4.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的;
5.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
(二)本公告所称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
(三)纳税人当期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60%
进项构成比例,为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内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占同期全部已抵扣进项税额的比重。
(四)纳税人应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留抵税额。
(五)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办理免抵退税后,仍符合本公告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退还留抵税额;适用免退税办法的,相关进项税额不得用于退还留抵税额。
(六)纳税人取得退还的留抵税额后,应相应调减当期留抵税额。按照本条规定再次满足退税条件的,可以继续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留抵税额,但本条第(一)项第1点规定的连续期间,不得重复计算。
(七)以虚增进项、虚假申报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留抵退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骗取的退税款,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八)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中央、地方分担机制另行通知。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5、个人所得税返还政策
最近退税很火,但是很多人并不会操作,很多文章也没说清楚。
公子教身边的同事怎么操作,有人退税500,有人退税5000。
我一朋友也跟着操作了一波,
结果发现要补税4000,
吓得他直接丢手机跑路。
怎么,现在都流行骗进来杀吗?
后面公子教他一个操作,反而还拿回了2000多。
公子这个流程,连税务局都得直呼内行。
在这里,把退税流程分享给大家.
这篇文章,分为四部分:
1、为什么会退税?
2、退税流程怎么走?
3、教你一招,从补税边退税!
4、常见问题解答。
所谓退税,
退的是我们的个人所得税,
国家从1980年开征个税以来,至今已改革6次了,
每次改革都是为了让个税制度更加体现出它设立的初衷——调节个人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
在去年,个税的起征点从3500上调到5000,让一大批人不再需要用交个税。
同时还设立了6项个税专项扣除,
交税之前,如果有这6项支出,可以申报减少交税额。
同时,国家还实行了新规“月度预缴,年度清算”,也就是说,
每个月国家会按照我们的收入先扣税,一年结束以后,清算你全年的收入,
如果发现你达不到扣税的标准,或者平时你没申报这6个专项扣除,
就可能多收了你的税,最后得退给你。
这项措施,本质上还是照顾我们穷人,
毕竟我们背负房贷租金,或者养孩子养老人这些的话,压力很大,
如果可以减免,
税率就会跌下几个级别,
少交很多税。
既然能退税,
话不多说,我们先操作一波,
看看国库能够给我们拨下多少款项。
我提前替大家操作了一遍,
现在直接把教程放给大家:
说明:
直接在应用商店里面下载“个人所得税”APP即可。
说明:
必须注册才能使用,不注册的话可能回提示功能未开通。
可以用人脸识别注册,以后打开很方便,不然每次都要输入手机号和密码,很麻烦。
说明:
先汇算一下,APP已经帮我们提前填好数据了,看下符不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说明:
一般税务局能够直接通过数据库带出我们身份信息、单位信息和缴税数据。
如果19年辞职过,存在几家公司任职的情况,随便选一家就行。
如果对税务局带出来的数据无异议,点击提交申报就可以。
如果有异议,可以切换到标准申报修改。
说明:
如果我们选择标准申报,勾选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就行,自行填写的话太复杂,不懂税法很容易填错。
说明:
填完基本信息之后,点下一步到个人年综合所得与税前扣除页,如有不对,可以点进去调整。
你会发现,自己实际年收入和这里的不一样,有些收入没出现,那是因为个税只征收工资、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这四项,其他的收入不用上报,一般人就只有工资薪金这一项。
而可以扣除的项很多,我们需要注意的是6项专项附加扣除,这是一般人最常见的,如果有数据没带出来的,可以点进去新增扣除。
说明:
填完信息,点下一步,然后提交退税,
这个时候需要绑定用来退税的银行卡,填写银行卡信息后提交并选中这种卡确定。
最后操作就完成了,只需要等着就好了。
快的一两天到账,慢的一周左右。
说明:
如果提交完成后感觉算得不对,还可以在查询里面找到自己提交的记录并撤销重来。
基本上按照这个教程走下来,
我们能退税的就能退到税,
该补税的补多少也会显示。
这个操作流程,
建议大家收藏,
因为以后每年的3月至6月,
都需要自己申请退补税了。
大家不要多想,
国家的钱不可能白拿,
我那朋友之所以能够操作回来6000多,
主要是要和国家好好“算算帐”。
实际上也就是我们以后一定要学会的一个技能——学会申报税前扣除。
如果要补税,
我们先别慌,试着填一下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里面会有6项我们日常生活常见的支出,
这些支出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
纳尼,税前扣除听不懂?
那我们稍微涉及一点点数学知识,作如下解释:
上图是我们纳税所得额的数学计算过程,
我把我们大多数人最经常遇到的情况高亮显示了,
当我们走标准申报计算出年综合所得算出来以后,
如果要补税,
我们一定要记得来看一下可以减少扣税的项。
可以减少扣税的项里面最常见的是
减除费用
专项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
这三项。
减除费用就是起征点5000*12=6万。
专项扣除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一金“中,需要我们自身承担一部分费用的”三险一金“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
专项附加扣除是国家为了减轻我们负担,
在去年新增的6项:
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房贷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
子女教育项,每个子女每个月可以扣1000,从小学到博士研究生都可以扣,
要么全部扣在父母一个人头上,或者两个人摊,但一年内扣法不能变化。
继续教育项,提升学历时,每个月可以扣400元,一个学历等级最多扣48个月,
如果考取专业证书,不管你前期报班报考花了多少钱,只能在拿到证的当年扣掉3600元。
大病医疗项,必须是走医保报销后,医保用药范围内自负部分超过15000元的可以扣,最多扣80000元。
这笔钱可以扣在自己头上,也可以扣在配偶头上,子女发生的可以扣在父母一方的头上。
房贷利息项,购买首套住房的贷款利息,每个月可以扣1000,最多扣20年。
每个人只能有一套房的资格可以扣,不能扣第二套房。
住房租金项,必须是工作的城市没有房子但是租房的人才可以扣,
如果是在直辖市、省城或者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城市,每个月可以扣1500,
其他小城市,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每个月可以扣1100元,
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每个月可以扣800元。
提前结束租房合同的,按照实际租房时间计算。
赡养老人项,独生子女每个月可以扣2000,
非独生子女,大家去分摊2000元的扣除额度,
分摊方式可以是老人指定分摊比例,也可以大家书面约定分摊比例,还可以平均分摊,
指定分摊由于书面约定分摊。
这6项可能是常人最容易减少扣税的6项,
如果有,一定要填上,
填完以后,一般能少交不少税,
甚至能实现退税!
带大家过完一遍操作流程和“补改退”技巧,
接下来我们集中解答一下大家常见的问题。
1.为什么有的人要退,有的人要补?
一顿操作之后,
有的人可以退,有的人得补,
不管结果如何,
可能很多人都会疑惑,为什么我要补税?
什么样的人要补税?什么样的人才可以退税?
需要补缴的人,
主要存在两种情形:
第一是收入渠道不止一个。
比如有的人在两家公司领取工资,每家公司都是8000。
在月度预缴时,每家公司都要先扣掉5000的起征点,剩下的3000,两家公司分开看,都只用交3%的税,3000*3%=90元,两家一共交180元。
但在年度汇算时,我们发现他一个月收入16000,减去起征的6万(5千*12),还超出了132000,应该征收10%的税,132000*10%-2520=10680,所以年底汇算的时候他就应该补税10680-180=10500。
很多人不是在两家公司获取收入,
而是一家公司通过两张甚至4张银行卡获取收入,
这种方法如果国家查到的话也是需要补税的。
第二是有副业的人群。
有的人除了领工资,还接了其他的私活儿,
因此会获得一些劳务报酬、稿酬或者特许权使用费等。
这些收入平时单独计税,小笔小笔的税率低,收得少,
等到年度汇算的时候,加总起来发现年收入很高,适用更高的个人所得税率,
于是平时征少了,最后也得补回去。
而可以退税的人,
也存在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是年度汇算时总收入不超过6万的。
比如花花第一个月收入8000,其他月份收入4000,
在第一个月的时候应该缴税(8000-5000)*3%=90元。
但是年度汇算时发现花花一年总收入才52000(4000*11+8000),
不到6万(5000*12)的起征点,无需纳税。
于是可以退税90元。
第二是有可以税前扣除的开支,但是平时没申报扣除。
比如花花每月收入8000,每月预缴的时候需要交税3000*3%*12=1080。
但是年度汇算的时候,发现花花有小孩在上学,可以享受每个月2000额度的子女教育专项扣除。
于是扣除掉2000后,花花应该交税1000*3%*12=360。
所以花花可以退税1080-360=720元。
第三是一年中就业中断导致扣除数不充分的。
比如花花去年在某公司上了8个月的班,每月工资1万,
但查出精神分裂,辞职回家养病去了。
月度预缴的时候,前八个月按10%交税:(10000-5000)*10%*12-2520=3480。
后面没上班了,于是年度汇算时花花的收入只有80000,
扣除60000剩下的只用按照3%交税:20000*3%=600。
于是,花花可以申请退税3480-600=2880元。
第四是一些自由职业的人群。
比如花花没有任职于哪家公司,只是在家接插画私活儿取得收入。
因此也没有公司给她交“三险一金”,但她自己以自由职业的身份交了职工养老金和职工医保。
她自己交的养老金和医保是可以在税前扣除的,
但由于没有公司给她交“三险一金”,
在月度预缴时,就只能按照她的月收入扣税,没有扣除她交的养老金和医保。
最后年度汇算时,需要把她交的养老金和医保扣除,
于是月度预缴的税就比年度汇算时多,
因此产生退税。
第五是有些人劳务报酬、稿酬太高,月度预缴税率过高。
有的人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劳务报酬,
属于那种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那种,一笔劳务报酬十几二十万,
一年中也就发生一两笔。
比如花花去年有一笔劳务报酬是15万,
按照劳务报酬税率,
月度预缴时她交的税是:15万*80%*40%-7000=41000。
但是年度汇算发现她全年就只有这笔收入,
适用综合个人所得税10%,只需要交15万*10%-2520=6480。
于是可以退税41000-6480=34520元。
第六是本来享受个税优惠,但是在月度预扣时没有申报享受的。
比如残疾人享有税收优惠,但是平时没有申报享受,
于是可以享受退税。
第七是有些人平时有为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可以税前扣除,
但平时预扣预缴时没有申报的。
上面这么多种情况之所以存在,
主要还是国家实行的这个新的征管办法“月度预缴,年度汇算”,
月度汇算时采用的标准和年度汇算时采用的标准不一样,
才导致需要补退税。
有人不禁要问了,
既然这么麻烦,国家干嘛还要弄这一套呢?
这不都是为了我们穷人考虑嘛,
大家会发现,
能够退税的情况,
不是收入低,就是开销大,负担重的。
需要补税的,
不是两处任职,处处拿钱,就是收入渠道多元的。
如果只按照月度预扣的方式去收,
那很多来钱广,来钱多的人也成了漏网之鱼。
因此最后再来个年度汇算,
一年收入多少看得清清楚楚,
该补交的交,
该退税的退,
使整个社会更加公平合理。
2.退税是0啥意思?
从上一个问题的答案就可以看出来,
如果月度预缴和年度汇算不一样,就会补税或者退税,
但两个值一样,那肯定就是退税为0。
比如那些月月固定领单份工资的人,
月入8000,没有其他收入,没有什么扣除。
平时交的税和汇算的税一样,
退税就是0。
3.发现需要补税,可不可以不补?
有的人打开APP一直点点点,
最后发现自己要补缴一大笔税,
马上就退出了,
以为这样就不用补税了。
但这样是不对滴,
退税是权力,可以放弃,
但补税是义务,你逃不掉的。
但凡如果要补税的,一定要补(400块以下,依据政策,可以不补)。
且一定要在6月30日前补齐。
否则不仅要交滞纳金。(每日万分之五);
还会上征信,影响到贷款买房买车。
金额较大的,算刑事犯罪。
怎么说呢?
纳税光荣啊!
4.什么人不需要报税?
那有人问,是不是我不下这个APP,
就不用管了?
钱我也不要了,只要别让我补税就行!
事实上,有的人可以不管,
但有的人非管不可,如果你不下载APP进行年度汇算,
你欠的税一直在税务局那里压着,他们有的是办法找到你。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不管,什么情况下我们必须进行年度汇算呢?
可以不进行年度汇算的情况有:
1)纳税人不到12万的,不论需要补缴的税收是多少,都不需要进行年度汇算。
所以,只要你年收入不足12万,打开APP发现要退税,你可以直接退出不管。
2)纳税人需要补税的金额不超过400元,不管年收入是多少都不用补缴。
所以,如果你点完以后发现要补的税不超过400块,你也可以直接退出不管。
3)如果你有退税,你可以放弃不进行汇算,你的权力你可以放弃。
4)如果你的退税是0,你也不用管,不需要补税也不需要退税,和你无关。
从上面可以不进行汇算的情况
你也可以看出,
只有你年收入超过12万且需要补税的金额超过400元以上时,
你才需要进行年度汇算。
最后,公子再多说几句:
一是建议都下个APP来看一下,
万一退税还能有个“意外之财”,
万一补税(补400块以下,年收入低于12万的可以不补),必须要6月底前补齐。
否则有滞纳金(日万分之五利滚利),上征信,偷税漏税话还可能成刑事犯罪。
二是操作的时候,看下自己的收入有没有不对的地方,
有可能有些企业盗用你的信息走账,
他们拿钱你交税,没天理。
如果碰到,APP内举报和报警就对了。
三是有些地方疫情原因,比如湖北、北京这些,还不支持个税申报,
建议再等等。
四是目前的个税申报只统计工资薪金、稿酬、劳务报酬和特许权使用费,
其他的比如房租、股票收入、分红等不算,别傻乎乎往里填,要交税的!
五是年终奖高的同学,选择单独计税,不要选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单独计税会少交一点,。
如果在工资薪金那栏上没有年终奖这项,说明公司已经给你选了“全部并入综合所得计税”了,
那就只能在其他专项扣除上下功夫了。
好了,
攻略已经带大家走完了,
大家快去看看国库给你拨了多少款吧。
大家还有不懂的,可以留言或者私信,码字不易,如果大家觉得有用,可以点个赞,算是给我的鼓励。
关注肆大财子。买对保险,省一半的钱!
6、2021年留抵退税政策
退税减费政策操作指南
3354 2023年增值税期末退税政策
一个
适用对象
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下简称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和批发零售业。修理及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册神拍工作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下简称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含个体工商户)。
二
政策内容
(一)自2023年4月起,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税额。
(2)自2023年4月起,符合条件的微型企业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存量补贴;符合条件的小企业可从2023年5月的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股票津贴。
(三)自2023年4月起,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免税额。
(4)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等行业中型企业,可自2023年5月申报纳税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存量津贴;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等行业大型企业,可从2023年6月申报纳税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存量补贴。
(五)自2023年7月起,符合条件的批发零售企业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免税额。
(六)符合条件的批发零售企业,自2023年7月起,可向主管税务机瞎手关申请一次性退还存货免税额。
三
操作过程
(一)享受方式
纳税人申请退税应提交《退(抵)税申请表》。
(二)办理渠道
可通过办税服务厅(场所)和电子税务局办理,具体地点和网站可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网站“办税服务”栏目查询。
(3)申报要求
1.纳税人应在纳税申报期内完成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后申请退税。2023年4月至7月,停留抵退税申请时间延长至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
2.纳税人出口货物和劳务以及发生跨境应税行为属于免税、退税范围的,可以在同一申报期内申请免税、退税以及留抵退税。
3.申请退(留)税的纳税人,出口货物和服务及跨境应税活动申请退(免)税的纳税人,应当按期申报退(免)税。当期可申报免退税的出口销售额为零的,实行免退税零申报。
4.纳税人申报免税、退税并申请退税的,税务机关应当先办理免税、退税。免税、退税后,纳税人仍符合减税、退税条件的,再申请减税、退税。
5.退税期间,因纳税申报、检查、评估、调整等原因导致最终免税额发生变化的,按照最新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最终免税额确定允许退税的最终免税额。
6.纳税人在同一申报期内申请免抵退税和申请留抵退税的,或者在纳税人申请留抵退税时存在未被税务机关核定的免抵退税金额的,在税务机关核定免抵退税金额后,通过扣除最近一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期末的免抵退税金额,确定允许的增抵税额。
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可抵扣应退税额,是指《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可抵扣应退税额”第15栏中,纳税人当期已核定但尚未申报的可抵扣应退税额。
7.纳税人既有增值税欠费又有期末抵税额的,按照最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期末抵税额扣除增值税欠费后的余额确定允许的增量抵税额。
8.纳税人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和免抵退税申报后,在税务机关批准免抵退税前,批准上期退税的,以最近一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期末扣除税务机关批准免抵退税后的余额计算本期免抵退税州羡。经税务机关核定的退税额,是指《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上期退税”第22栏中纳税人本期已核定但尚未申报的退税额。
9.纳税人在收到税务机关批准退税的本期《税务事项通知书》后,用税务机关批准的抵扣进项税额抵减最终抵扣税额,并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第22栏填写“上期抵扣税额退税”。
10.纳税人如需申请退还全部已退税款,可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提交《缴回留抵退税申请表》。纳税人已全部退还已退税款后,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纳税人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上期退税”第22栏填写负数,可继续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四)相关规定
1.申请退税时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信用等级为A级或B级;申请退税前36个月没有骗取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申请退税前36个月内没有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以上;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退款)政策。
2.提高
量留抵税额
增量留抵税额,区分以下情形确定:
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前,增量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2019年3月31日相比新增加的留抵税额。
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后,增量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3.存量留抵税额
存量留抵税额,区分以下情形确定:
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前,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大于或等于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的,存量留抵税额为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小于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的,存量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后,存量留抵税额为零。
4.划型标准
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和《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银发〔2015〕309号)中的营业收入指标、资产总额指标确定。
资产总额指标按照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年末值确定。营业收入指标按照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增值税销售额确定;不满一个会计年度的,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增值税销售额(年)=上一会计年度企业实际存续期间增值税销售额/企业实际存续月数×12
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
对于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和银发〔2015〕309号文件所列行业以外的纳税人,以及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件所列行业但未采用营业收入指标或资产总额指标划型确定的纳税人,微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小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2000万元以下(不含2000万元);中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1亿元以下(不含1亿元)。
除上述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外的其他企业,属于大型企业。
按照2023年第14号公告第六条规定适用《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和《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银发〔2015〕309号)时,纳税人的行业归属,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关于以主要经济活动确定行业归属的原则,以上一会计年度从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应业务增值税销售额占全部增值税销售额比重最高的行业确定。
5.行业标准
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企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业务相应发生的增值税销售额占全部增值税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上述销售额比重根据纳税人申请退税前连续12个月的销售额计算确定;申请退税前经营期不满12个月但满3个月的,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计算确定。
6.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
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确定:
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100%
允许退还的存量留抵税额=存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100%
进项构成比例,为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带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字样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占同期全部已抵扣进项税额的比重。
在计算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的进项构成比例时,纳税人在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内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无需从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带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字样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中扣减。
7.出口退税与留抵退税的衔接
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应先办理免抵退税。免抵退税办理完毕后,仍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退还留抵税额;适用免退税办法的,相关进项税额不得用于退还留抵税额。
8.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与留抵退税的衔接
纳税人自2019年4月1日起已取得留抵退税款的,不得再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纳税人可以在2023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将已取得的留抵退税款全部缴回后,按规定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纳税人自2019年4月1日起已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可以在2023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将已退还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税款全部缴回后,按规定申请退还留抵税额。
9.纳税信用评价
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的个体工商户,可自《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2023年第4号)发布之日起,自愿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参照企业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参加评价,并在以后的存续期内适用国家税务总局纳税信用管理相关规定。对于已按照省税务机关公布的纳税信用管理办法参加纳税信用评价的,也可选择沿用原纳税信用级别,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办理留抵退税。
10.其他规定
纳税人可以选择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留抵退税,也可以选择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纳税人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同时申请增量留抵退税和存量留抵退税。
同时符合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相关留抵退税政策的纳税人,可任意选择申请适用其中一项留抵退税政策。
四
相关文件
(一)《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2023年第14号)
(二)《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进度的公告》(2023年第17号)
(三)《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持续加快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进度的公告》(2023年第19号)
(四)《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的公告》(2023年第21号)
(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有关事项的公告》(2019年第20号)
(六)《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2023年第4号)
(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2023年第11号)
(八)《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长2023年7月份增值税留抵退税申请时间的公告》(2023年第15号)
相关问答:退税怎么申请 一、退税怎么申请1、退税申请方法如下:(1)企业进行有关证件的送验及登记表的领取;(2)退税登记的申报和受理,按规定填写,加盖公章报送税务机关;(3)税务机关填发出口退税登记证,企业进行出口退税登记的变更或注销。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纳税人出口货物适用退(免)税规定的,应当向海关办理出口手续,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在规定的出口退(免)税申报期内按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的退(免)税;境内单位和个人跨境销售服务和无形资产适用退(免)税规定的,应当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退(免)税。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者退关的,纳税人应当依法补缴已退的税款。二、出口退税申报流程操作是什么1、有关证件的送验及登记表的领取;2、企业在取得有关部门批准的工商登记证明后,于30日内办理退税登记;3、退税登记的申报和受理;5、填发出口退税登记证。
7、企业留抵退税政策
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解读
大家好!欢迎来到税务讲堂。我是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劳务税司副司长刘运毛。为支持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发展,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2年3月21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以下简称“14号公告”),明确了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同时,税务总局相应配套制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4号,以下简称“4号公告”),对相关征管问题进行明确。为方便广大纳税人更好地理解和享受政策,在这里我就有关2022年留抵退税新政的重点内容以及纳税人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读。
一、关于留抵退税新政的主要内容
今年的留抵退税新政有三大特点:一是聚焦“小微企业和重点支持行业”;二是“增量留抵和存量留抵”并退;三是“制度性、一次性和阶段性”安排并举。具体来说,新政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小微企业留抵退税政策,即兄清散在2022年对所有行业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并按月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二是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对“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六个行业符合条件的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并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这里着重说明和强调五个问题:
第一,将先进制造业按月退还增量留抵税额的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小微企业和六个重点行业,并作为一项长期性政策。第二,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在2019年4月1日前形成的存量留抵税额予以退还。这项存量留抵退税政策是一次性政策。这里的“一次性”,是指纳税人在获得存量留抵退税后,将不再有存量留抵税额。第三,2019年开始实施的普遍性留抵退税政策,设置了“连续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大于零,且第六个月不低于50万元”的退税门槛,此次对小微企业阶段性取消这一退税门槛,14号公告第一条中规定,执行期限为2022年12月31日前。第四,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的适用主体不仅指企业,还包括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个体工商户。第五,从政策分类及条件看,小微企业羡氏留抵退税政策和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的适用主体可能存在重叠,也就是说,某个纳税人,比如制造业小微企业,既可以适用小微企业留抵退税政策,也可以适用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纳税人可以自主选择适用,其政策实施的效果是一样的。
二、关于留抵退税新政适用主体的确定
一是关于制造业等六个行业的确定。对于适用制造业等六个行业留抵退税政策纳税人的确定,延续了此前先进制造业留抵退税政策“从主”适用原则,按照纳税人的主营业务来判断纳税人是否满足行业相关条件,而非以纳税人登记的行业确定。也就是说,只要纳税人从事制造业等六个行业业务相应发生的增值税销售额合计占全部增值税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即符合制造业等六个行业的主体条件。这里需要着重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关于销售额比重正弊的计算区间。销售额比重根据纳税人申请退税前连续12个月的销售额计算确定。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在计算销售额占比时,计算公式的分子为六个行业项下增值税销售额的合计数。第二,关于行业登记信息。对于纳税人六类收入占比超过50%,但纳税人登记的行业信息不属于这六个行业的,特别是六个行业中某类收入为该纳税人各类收入的最高值时,建议纳税人及时按规定办理行业登记信息变更。第三,关于先进制造业留抵退税政策停止执行。在先进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政策扩大到制造业等六个行业,并对存量留抵税额实施退税后,制造业等六个行业留抵退税政策已经完全覆盖了此前的先进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因此,新政实施后,先进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同时停止执行。
二是关于企业规模的划型标准。目前,相关部门对外公布的划型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人民银行等5部门发布的《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按照“资产总额”这1项指标对金融业企业进行划型;二是工信部等4部委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采用“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和“从业人员”三个指标中的一个或两个指标组合,分别对16类行业进行划型。此外,还有“教育”“卫生”等6类行业未纳入该划型标准。
为切实保障留抵退税政策落地落实,坚持规范统一和全覆盖的原则,留抵退税政策中采用了上述两个标准中的“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两个指标来确定企业规模。同时,对这两个标准中未设置“营业收入”或“资产总额”指标的行业,以及未纳入两个标准划型的行业,明确划型标准如下:微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小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2000万元以下(不含2000万元);中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1亿元以下(不含1亿元)。
这里着重强调三个问题:第一,资产总额指标按照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年末值确定。第二,营业收入指标按照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增值税销售额确定。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第三,《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在划型指标的运用上,有的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指标,有的只需要满足其中一个指标即可,纳税人应根据其所处不同国民经济行业适用相应的划型指标。
三、关于留抵退税基本条件
2022年留抵退税新政延续了先进制造业增量留抵退税政策的基本退税条件,即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四项条件:(1)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2)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3)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4)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这里需要说明三个问题:第一,这四项条件对小微企业留抵退税政策和制造业等行业留抵退税政策同样适用;第二,这四项条件对增量留抵退税和存量留抵退税同样适用;第三,新政出台后,《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2019年第39号)规定的普遍性留抵退税政策,即老政策继续实施,相较于新政策,老政策除需同时符合这四项条件外,仍需要满足“连续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大于零,且第六个月不低于50万元”的退税门槛要求。
四、关于留抵退税额的计算
一是关于存量留抵税额和增量留抵税额。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是以留抵税额的余额为基础进行计算的,留抵税额包括增量留抵税额和存量留抵税额。
存量留抵税额,是指留抵退税制度实施前纳税人形成的留抵税额。在确定存量留抵税额时,以纳税人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税额为标准值。如果纳税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大于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税额,以2019年3月底数为存量留抵税额。如果纳税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小于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税额,以纳税人当期的期末留抵税额为存量留抵税额。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后,存量留抵税额为零。
增量留抵税额,是指留抵退税制度实施后,即2019年4月1日以后纳税人新增加的留抵税额。如前所述,如果纳税人当期的期末留抵税额大于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税额,则增加部分即为增量留抵税额。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纳税人获得存量留抵退税后,不再需要与2019年3月底的期末留抵税额进行比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即为增量留抵税额。
二是关于进项构成比例的规定。为简化操作,减轻纳税人核算负担,此次留抵退税新政策不区分存量留抵退税和增量留抵退税,均设置统一的进项构成比例。同时,计算取数区间也与老政策相同,统一设置为2019年4月1日至申请退税前。
需要说明的是,纳入进项构成比例计算的扣税凭证中,增加了带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字样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和纳入进项抵扣凭证范围的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作为进项构成比例计算公式的分子,且这一调整也同样适用于继续实施的老政策。
三是关于可退还的留抵税额。以纳税人当期的增量留抵税额或者存量留抵税额,乘以进项构成比例,即计算出纳税人当期可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或者存量留抵税额。
五、关于退税申请时间
今年的留抵退税新政策,区分增量和存量,聚焦关键时间节点,实行梯次分步退税。具体时间安排是:
(一)关于增量留抵退税。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均可以自2022年4月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按月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二)关于存量留抵退税。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分别可以自2022年4月、5月、7月和10月纳税申报期起申请退还存量留抵税额。
这里需要强调说明以下几个事项:第一,纳税人在申请留抵退税前,应先完成当期的增值税纳税申报。第二,留抵退税申请时间的一般规定是,纳税人应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申请留抵退税;同时,考虑到今年留抵退税涉及众多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为更好地服务纳税人,2022年4-6月申请留抵退税的时间已从纳税申报期内延长至每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自2022年7月开始,申请留抵退税的时间恢复为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第三,延长4-6月留抵退税申请时间的规定,不仅适用于此次出台的新政策,同时也适用于继续实施的老政策。第四,存量留抵退税和增量留抵退税申请时间存在一定差异,为避免给纳税人造成不必要负担,如果符合规定的退税申请时间,纳税人可以同时申请存量留抵退税和增量留抵退税。比如,微型企业在2022年4月既可以申请存量留抵退税,也可以申请增量留抵退税,因此,微型企业在4月份完成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后,只需要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一次退税申请,即可同时申请存量留抵退税和增量留抵退税。第五,上述时间为申请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的起始时间,纳税人在当期未申请的,以后纳税申报期也可以按规定申请。比如,微型企业可以自2022年4月纳税申报期起申请存量留抵退税,如果4月份未申请,5月及以后也可以提出退税申请。
六、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衔接
按照现行规定,纳税人不能同时适用留抵退税政策和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也就是说,享受过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的,不得申请留抵退税;已获得留抵退税的,也不得再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此次留抵退税力度加大后,可能有此前选择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的纳税人,希望重新选择留抵退税;同时也有纳税人在申请留抵退税时未考虑全面,也希望给予重新选择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的机会。针对上述纳税人关切,14号公告明确规定,纳税人可以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将已取得的留抵退税款全部缴回后,按规定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纳税人自2019年4月1日起已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可以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将已退还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税款全部缴回后,按规定申请退还留抵税额。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第一,纳税人需在2022年10月31日前完成全部已退税款的缴回。第二,纳税人必须在将需缴回的留抵退税款全部解缴入库以后,才能转入进项税额继续抵扣;未全部缴回入库的,不得转入继续抵扣。
七、关于留抵退税征管规定
2019年建立留抵退税制度时,税务总局配套制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0号,以下简称20号公告),对留抵退税申请、受理、审核、退库等全环节流程相关征管事项进行了明确规定。此次出台的留抵退税政策,并未对现行退税办理流程作实质性调整。分环节看,具体规定如下:
一是关于纳税人申请留抵退税环节。纳税人申请留抵退税时,只需要提交一张《退(抵)税申请表》,这张申请表可以通过办税服务厅当面提交,也可以通过电子税务局网上提交。结合新政策内容,《退(抵)税申请表》的填报内容做了相应调整,增加了部分栏次,调整了部分栏次表述,同时,为便利纳税人申请退税,各地电子税务局已实现《退(抵)税申请表》中大部分数据的预填功能,纳税人也可以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对预填内容进行修改,最后进行确认,即可提交退税申请。
二是关于核准留抵退税环节。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的留抵退税申请后,将按规定进行退税审核,并根据不同情况出具审核结果。第一种情形是,纳税人符合全部退税条件,且未发现任何风险疑点及未处理事项,准予留抵退税。第二种情形是,纳税人不符合留抵退税的一项或多项条件的,不予留抵退税。第三种情形是,虽然纳税人符合留抵退税条件,但存在风险疑点或相关未处理事项的,将暂停办理留抵退税,并对相关风险疑点进行排查,对未处理事项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再按规定继续办理留抵退税。
三是关于开具税收收入退还书环节。当税务机关作出准予退税的决定后,将相应开具税收收入退还书,并发送给同级国库部门。
四是关于税款退库环节。国库部门收到税务机关发送的税收收入退还书后,按规定进行退库审核,审核通过后,将退税款退付到纳税人指定的账户上。
8、一般纳税人返税一年返多少
法律分析:个税返还即个税手续费返还,简称为返税,是指企业代扣代缴员工个税时可以相应地从税务机关按2%比例取得返还的手续费。对于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手续费也应仅指办理代扣代缴手续的相关人员按规定所取得的扣缴手续费,而如果公司将此款项作为奖金或者集体福利性质奖励给非相关人员则应并入员工当期工资薪金计征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自2019年4月1日起已取得留抵退税款的,不得再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纳税人可以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将已取得的留抵退税款全部缴回后,即可在缴回后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按规定申请适用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9、2022个人所得税退税政策
2022个人所得税新规定是裂衫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确定返手知为每月5000元。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根据规定,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居民: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胡吵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裤源侍得税税率计算如下: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漏消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薯盯;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