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月多少工资才能退税
“我老婆全职在家带孩子,每月兼职收入3000元,这次退税可以退个税5280元”!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我一定是喝多了在这胡言乱语,月收入3000元,还不及5000元的个税“起征点”,根本不用纳税,又何来退税一说呢?
且听我细细道来:
3月1日起,一年一度的“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又开始了,大家都想多退一些,但退税的前提是“缴纳过”。
大家都知道个税的“起征点”是5000元,低于5000的收入是无需扣税的,因此一个月3000的收入肯定不能退税。
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一,首先,“收入项目”不一,月收入3000元并非没有缴纳个税:
月收入3000元真的没有缴纳过个税吗?并非如此。
参与年度汇算清缴的收入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如果3000元的收入全部是“工资薪金所得”,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上班族”,那么用人单位是扣缴义务人,它会帮你在每月发放工资时代扣代缴个税。但是因为工资薪金不足5000元,因此一分钱的个税也无需缴纳。
此种情况下,自然是无法退税的。
然而,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3000元的收入可能并非是工资,或者并非全部是工资,那么你就有两个或者多个扣缴义务人。
举个例子讲,如果你在上班的同时专职自媒体,那么自媒体平台也是你的扣缴义务人,自媒体的收入在800元/月以下的,无需扣缴个税;收入在800元-4000元的,扣除800元后按20%计税。
比如每月3000元的收入中,2000元是工资薪金,1000元是自媒体收入,那么2000元的部分无需纳税,1000元的部分要纳税(1000元-800元)*20%=4元。
在年度汇算清缴的时候,整体收入不足5000元,无需纳税,那么每月缴纳的这4元(全年48元)就会退给你。
当然,倘若3000元的收入全部是“工资薪金所得”,那么汇算清缴时就不存在退税的情况了。
二,针对不同的收入类型,预扣预缴的税率不同
虽然同属“收入”,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没有什么差别,但是,针对不同的收入类型,预扣预缴的税率是不同的。
“工资薪金所得”的预扣预缴税率见下图:
而自媒体的收入属于“劳务报酬”的范围,适用税率见下图:
同样的道理,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税率也不同于以上两种,它们适用20%的预扣预缴税率。比如你给某个报纸每月供稿一篇,每篇稿酬3000元,那么报社每月扣除600元的个税后,剩余的2400元才会打给你。
总而言之,针对不同的收入类型,预扣预缴的税率不尽相同,单纯的月收入3000元的工资薪金,每月无需预扣预缴,但如果是劳务报酬、稿酬或特许权使用费这3项,那么是要预扣个税的。
三,什么情况下,3000元/月的收入可以退税?
1,比如你每月做自媒体的收入是3000元:
那么每月纳税金额是(3000元-800元)*20%=440元,即全年预缴个税5280元。
等到3月份开始汇算清缴时,因为年收入没有达到6万元,所以这5280元是可以全部退税的。
2,比如你是专职作家,每月收入3000元稿酬:
每月3000元稿酬,稿酬预扣预缴的适用税率是20%,那么全年纳税3000元*20%*12个月=7200元。
同样在汇算清缴的时候没有达到6万元/年的最低标准,7200元可以退税。
3,比如某厂家使用了你的商标权,每月特许使用费3000元:
特许使用费所得的预扣预缴适用税率与上文说到的稿酬是一样的,同样每年纳税7200元,汇算清缴时可以退税。
还是那句话,只要3000元/月的收入不是或者不是全部是工资薪金所得,那么汇算清缴时就有退税的可能,而且退得还不少。我们对于“6万元以下不纳税、不退税”的认识是偏颇的。
2、退税两千多年收入大概有多少
法律分析:大概十五万左右。应纳税所得额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工资税纳税所得额×工资税税率专项附加扣除的项目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个人所得税税率标准: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法律依据:《税收征收管理办法》 第五十一条 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
3、退税2000的年收入是多少
法律分析:每月缴税2000元,则工资为一万五千四百元。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至5000元。计算方法是: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交税的起收点为5000元,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4、收入多少会退税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年收入不超过6万可以退税。
退税方法:
年收入超过或者低于6万的,都可以申请退税,两种情况:
第一步:下载“个人所得税”APP;
第二步:注册登录:
点击右下角个人中心登录,填写所要填的信息,仔细核对不要填错。否则可能影响后续退税;
第三步:点击收入查询,开始查询年总收入:
两种情况:一种是收入低于6万元的,一种是收入高于6万元的,退税流程中会稍有不同。
第三步:点击年度汇算,开始申请退税:
低于6万元的情形:
依次点击办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进行填报,直接点击已阅读并知晓即可。
在里面正确选择任职单位,然后就可以看到那个上年所缴纳的税额。然后提交退税,选择收钱的银行卡,等待审批即可。
高于6万元的情形:
我要点击右上角,“切换标准申报”进行退税流程;
如果除了工作之外,还与兼职,就可以在这里点击新增,添加劳务报酬。
点击下一步,看到应退的税款额度,提交退税,选择收钱的银行卡,等待审批即可。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5、工资超过多少可以退税
法律分析:5000元。国家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四项收入作为居民综合收入,按年度进行计税。但是这些收入每一笔获得时都要进行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一般来说就是按照每月5000元的标准,累计计算当年的免税额度,超过5000元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比如说1月份工资发放3000元。当月的免税额度是5000元,超出2000元无需纳税。2月份发放工资7000元,免税额度再增加5000元是1万元,这样1月份、2月份的工资是1万元就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了。相应的专项附加扣除,也可以累积到工资薪金所得中。相应的工资、薪金所得一般不会出现多扣税的情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