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法国大选全球化感想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法国大选全球化感想

发布时间: 2023-06-19 14:22:19

1、你对经济全球化有什么感想是好的还是坏的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意义有哪些呢?又存在哪些问题呢?笔者欲就这些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希望对广大同学有所帮助。一、经济全球化的意义第一,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技术、人员等在世界范围内可以更加自由地流动,各国可根据各自特有的优势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有助于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得以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第二,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导致世界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发达国家能够不断地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并继续保持在这方面的优势地位。第三,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当今世界各地很少有人不知道“麦当劳”、“可口可乐”了,也很少有人把它当作外国的东西加以排斥了,我们可以坐在家里看美国大片,通过互联网和外国朋友聊天,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第四,促使国际关系以协调为主。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性加强。经济上的互惠互利推动国与国之间的接触和对话,促使大家搁置分歧,增进了解,进行协商,努力协调各种矛盾,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扩大合作。第五,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当今世界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是世界各国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倘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能够充分认识到并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必将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经济全球化的问题第一,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1965年处于贫富两端、各占世界人口20%的国家中,贫国和富国的比例,前者为后者的30倍,1990年扩大到60倍。1998年,全世界的国民生产总值28.86万亿美元。占世界人口约17%的24个发达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79%;而占世界人口83%的发展中国家,仅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1%。高收入国家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20%,但却消费着全世界86%的商品、45%的肉和鱼、74%的电话线路和84%的纸张。第三世界国家的外债总额2.2万多亿美元,其中2/3是长期国债,平均每人欠西方约420美元。此外,在一国内部贫富差距加大的现象也是十分惊人的。在德国,领取社会救济的年轻人数量1987—1993年增加了60%。第二,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性增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不断加深,一国经济的波动,很快就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会空前增强。1994年墨西哥发生的金融危机,1995年2月巴林银行的倒闭,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持续时间长、蔓延地区广,给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创伤。还有与国际金融密切相关的苏东国家经济的大规模倒退,日本经济10多年启动不起来,处于新经济的美国也发生了衰退等,这些经济的波动都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第三,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掌握着主导权。在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公众关注的情况下,为了继续获取超额利润,一些发达国家把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向其他国家倾卸。一些发达国家还凭借自己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这些行为都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第四,加大世界经济发展的矛盾性。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错综交织,使全球经济充满了不平衡、不协调、不稳定,在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战,货币战接连不断,并波及到整个世界,从而加剧了世界经济范围内的矛盾和斗争。第五,加剧世界发展的不安定性。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凭借他们的经济实力和在世界中的优势地位,对别国进行干预、制裁、威胁越演越烈,甚至发动军事侵略,这理所当然的引起其他国家的反击,加剧了世界的动荡和不安定。再者,由于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社会中下层的不断贫困化,青年的“进攻性”行为在增加,在荷兰、丹麦、意大利和瑞典,年轻人的暴力犯罪在1985—1995年增加了两倍。第六,全球文化多样性面临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些大国的流行文化当道国际舞台,世界文化、世界各国人们的审美趣味正变得越来越趋同,越来越相似,尤其是当我们是借助于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趋势获得世界视野时,我们其实是在同时失去世界的丰富性,至少在失去文化表达的丰富性,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是全球主义的胜利还是人民的无奈?

在法国总统的此次大选中,左翼政党的全线溃败,为中间派候选人马克龙的成功当选创造了便利条件,毕竟在进入第二轮的两位候选人中,勒庞所代表的极右翼势力是法国民众所不认可的,在民众看来,勒庞所推崇的民粹主义很有可能给法国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对处于低谷的法国经济是无济于事的,因此才会将选票投向更加年轻和稳重的马克龙。选民在投票的时候,肯定会对候选人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尤其是其政治取向是对选民最重要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明确提出“既不左也不右”的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还是民心所向的,这种走中间道路的治国模式,会为法国所面临的问题找到全新的解决思路。



其实法国总统大选在第一轮的民众参与率并不高,这也导致当时的舆论认为法国民众对几位候选人都没有充足的信心,但进入到第二轮以后,面对的是在马克龙和勒庞之间做出抉择,很显然,对民粹主义极为偏执的勒庞肯定不会得到民众的认可,而马克龙则因为提出了改革与务实融为一体的施政纲领,从而成为了法国民众理想的总统人选。从马克龙的中间派执政理念来看,全球化战略将会在其未来的执政过程中占据上风,因此可以将其成功当选法国总统视为全球注意的胜利,但这并不代表法国人民就会因此而无奈,毕竟马克龙的总统职位是法国民众投票选出来的,并且也对其竞选纲领和执政理念有着极高的评价。



无论未来的法国政坛如何变化,马克龙的成功当选都已经开启了新的时代,毕竟在摒弃了左右之争的滞后理念以后,进步与保守之间的差别会有所呈现,而马克龙能够在左翼和右翼之间起到良好的衔接作用,也为法国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法国民众来说,总统在未来的执政过程中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生活环境才是最重要的,民众对政治博弈并不关心,只有工作和生活中的个人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才能体现出投票选举的总统是非常有价值的,因此马克龙的当选,既能够体现出全球主义的胜利,也并没有让人民失望和无奈。

3、谈谈你所感受到的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为此,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
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态势将会波及、影响到全球各地;二是各国之间的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物资互通有无、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信息传输技术的引用,大大提高了全球贸易的效率。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 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
有人从生产力运动的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也有人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借全球贸易自由化之名,制订不合理条款,行控制世界经济之实,使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历史过程。对此,要予以警惕。

4、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对中法关系的进展有何影响?

对普通民众来说,刚刚结束的法国总统大选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并没有任何影响,不过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外交关系的处理又是跟每个公民息息相关的,因此对马克龙成功当选法国总统还是应该保持一定关注,毕竟这对中法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经济往来都是有实质性影响的。如果对法国的此次总统大选有所了解,就会发现最终胜出的马克龙简直是个令无数女性向往的暖男,不仅在金融领域有着异于常人的才能,而且对感情的执着也是让人无可挑剔的,但作为同种执掌国家政权,这些优势是无法起到显著作用的,因此公众对其未来的执政表现心存疑虑意识在所难免的。



凭借39岁的年龄就能够成功当选总统,说明马克龙还是有令人称道的地方,尤其是在金融领域的光辉履历,让民众对其重振法国经济寄予厚望,这就需要加强与中国方面的合作,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文化、商业等相关的领域,都离不开中国资金的支持,其实这一点对马克龙来说并不是难事,毕竟在其担任法国经济部长期间,对中国乃至亚洲都是比较熟悉的,这对强化中法两国的外交和经济领域的合作力度是有很大帮助的。其实马克龙对中国文化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在其接受采访的公共场合,不止一次的采用中国政治家的名言警句,这也说明其在平时对中国文化和发展是有着细致研究以及分析的,这也就为日后中法两国的全方位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马克龙的当选要远远好过其竞争对手勒庞,这不仅是从中国的角度做出的分析和评价,即便是在全球范围内,乐朗的民粹主义都已经失去了公众的关注和热衷,在这样的客观背景下,马克龙虽然没有得到超高的民众支持率,但同样能够赢得最终的法国总统大选也是意料之中的。对华合作是马克龙在担任法国经济部长期间就比较注重的,尤其是核能等工业领域的合作意识比较强烈,这对改善中国核工业在欧洲国家的未来发展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所以说马克龙的当选对中国来说还是利好相对较多的。

5、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

依我来说:1、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只有去顺应,对于我国来说,尤其如此;
2、对于原矿产资源净出口的国家,尤其要自己国家的民族工业,发展自有原料的深加工,只有这样,才能够壮大自己的民族工业,增加自身矿产资源的附加值,自有资源才不会被恣意“掠夺”,才不会在自有资源枯竭时穷困潦倒,坐吃山空;
3、双边贸易,多边贸易,互通有无,是一种双赢的结局,抑或多赢的结局;
4、对于产品出口国来说,经济全球化就意味着是国际市场;对于产品生产国来说,经济全球化就意味着是技术升级的来源;对于欠发达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就意味着是境外投资的来源;
5、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将国家经济融入地区经济、全球经济,才能够使自身经济得到最大的发展和提升,否则,闭关自守,与全球经济退避三舍只会损坏了自身的国家经济。 但有一点,在全球贸易当中应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不应以他国的利益为牺牲,还要防止国家安全的被损害。

6、以全球化为主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论文

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经济步入高速发展轨道,世界各国各地区在资源、资金、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互补性进一步增强,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于是世界经济日益发展成为一个整体。这种趋势我们称之为“经济全球化”。
探寻经济全球化的源头,可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14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城市国家出现了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早期资本家、冒险家渴望得到欧洲之外的特产(如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将欧洲的商品销售到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以图发财致富;同时又要绕开控制了东西方商路的奥斯曼土耳其,所以以葡萄牙、西班牙为首开始了探索到达东方的新航路的历程。经过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探索,到达东方及环球航行的新航路开辟出来。新航路的开辟,彻底宣告世界各地隔绝状态的终结,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也是殖民国家对殖民地征服掠夺的过程。美洲大片的庄园被开辟出来,导致了“三角贸易”的兴起与繁荣;欧洲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往非洲,但交换的是近亿的黑奴;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等整船整船地运往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世纪,英国逐步征服了印度,大肆掠夺印度的棉花等原材料,并把棉布等商品倾销到印度。由此可见,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繁荣与非洲、美洲、亚洲有着密切的联系,欧洲不再是独立地发展经济。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科学技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劲的动力。1765年,英国织布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了。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用于纺织部门,将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随后,交通运输等部门使用蒸汽动力,火车、汽船相继发明问世,生产效率获得飞速提高。此后,法国、美国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销往国外,亚非拉地区成为其工业原料供应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但东方从属于西方。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汽车、电报、电话、飞机等相继问世,并投入使用,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促使垄断组织形成、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1869年埃及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并被英法控制,1914年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并被美国控制,这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航程,便利了列强攫取世界范围内的利益,把世界经济活动从时间、空间上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形成了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经济,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便捷、快速。这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优势互补、互相依存,日益紧密地形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不断发展。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东西方两大集团剑拔弩张局面消失,世界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力量在不断增长,成为有效扼制美国霸权主义的重要力量;世界局势得到缓和,各国都制定了适合本国发展的政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竞争中取胜。
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是国际金融的发展,同时金融机构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更加现代化,国际资金流通速度随之加快,国际金融市场的相互依存度空前加强。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是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跨国公司为获得超额利润,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企业内部分工,形成国际生产和营销网络,使一国的生产与多国的生产紧密相联。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带动了贸易、资本、科技等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国际化,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2002年,中国海尔集团已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13家工厂,在海外有8个设计中心,4万多个营销网点,12家海外销售公司,实现全球营业额602亿元。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贸易摩擦、贸易冲突不断,因而需要建立完善的国际协调机制。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负责对世贸组织成员之间发生的分歧进行仲裁,以促进成员国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掀开了中国经济发展新的一页,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体化趋势,出现了一体化的经济区域集团,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商品、劳动力、技术等的国际流动,有利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促进各国及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将获得最大利益,这将压缩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从而拉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其次,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执行同样的“游戏规则”,承担基本相同的国际责任和义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严重的压力,甚至有的国家付出惨重代价。再次,经济运行风险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普遍增大,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更密切,因而更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如2008年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导致世界经济严重下滑,大批银行倒闭、大批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们要规避其对我国不利的一面,利用其对我国有利的一面,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抢抓机遇,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浅议当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
摘 要:基本建设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系统工程有其内在的规律,需要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去实现。
关键词:工程管理;项目管理

一、传统管理体制不适应现代工程项目管理
基本建设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建设采用建设单位(建设指挥部)、设计单位、施丁单位、物资供应单伦分工协作的体制,对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员献。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棋越来越大,上程内容越米越复杂,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广。传统的以工程建设单位(建设指挥部)为主体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日益显示出其各主要环节设计、施工、物资供应之间互相分割与脱节,工程建设周期长,工作效率不高,投资效益低下等缺点。
二、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呼唤专业管理组织
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系统工程有其内在的规律,需要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去实现,也就是说,需要有专门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为之服务。这种组织应该有与项目管理相应的功能、机构、程序、方法和技术;有相应的资质、人才、经验,能够为业主提供最优秀的项目管理服务,能够为业主创造最大限度的效益。
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的英文简称)推荐的项目管理模式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为代表的模式,这种模式业主在委托完成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招标选择承包商,但承包商不负责设计。另一种是以FIDIC《设计——建造与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为代表的模式,这种模式业主在完成雇主要求或项目定义的基础上,通过招标选择总承包商,这种模式承包商负责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全过程服务,这就是EPC总承包模式。FIDIC合同条件是在总结近百年来工程承包合同经验的基础上,经多次修改出版的范本。它反映了建设项目的共同规律;充分考虑和兼顾了业主、承包商、分承包商各方的责、权、利,力求不偏袒任何一方:它的有关条款以法律为依据,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按照国际工程承包的惯例进行编写,许多条款在工程承包界都有共同的理解,具有科学、公正、严谨、规范化和国际化的特点。
三、有关当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大力推广采用FIDIC项目管理模式和FIDIC合同条件
我国已在一些大型工程和国际承包工程中采用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采用还不够普遍,宣传面也不够广泛。1999年,FIDIC出版了一套新的合同条件范本.对老版本从结构上、定义上和适用范围上作了较大改进,这对我国工程项目承包业将起积极作用。我们应尽快组织制定以FIDIC合同条件为基础的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同范本,加大推广和宣传力度,改变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一些业主单位和部门主管领导观念陈旧.地方和部门条块分割,在项目管理上政企不分,行政干预盛行,保护主义严重的局面。尽快让工程项目管理从传统的自营式管理走向社会化、专业化的市场运作模式,实现同国际惯例接轨。
(二)大力培育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
目前我国设计力量和施工力量总体过剩,设计队伍和施工队伍都存在“僧多粥少”现象,而专门从事EPC全过程项目管理的力量却十分路弱,能为业主提供全过程项目管理服务和具有EPC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寥寥无几。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对全过程项目管理能为项目和业主创造可观效益这一点认识不足。实践证明,全过程项目管理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服务活动,是最能为业主创造价值和效益的一种服务。二是对项目管理要求具备较高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项目管理需要专业化这一点认识不足。国内有相当多的业主和主管领导认为项目管理很简单,谁都可以管理,因而不愿意委托专业化的工程承包公司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为迅速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在我国大力培育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我国大型设计院最有条件改建为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我国大型设计院最有条件改建为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因为设计在工程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设计院人才较集中,人才资源丰富。把一批骨干设计院转变为具有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是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
(三)加快落实投资项目法人制,组织业主培训
1992年国家计委颁发了《关于建设项目实行业主责任制的暂行规定》,并随后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又指出:全面实行投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收理制、合同管理制,健全投资约束机制。这使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二点:一是业主责任问题。业主责任问题的根本还是“真业主”和“假业主”的问题没得到彻底解决。业主是项目的投资主体,而由于所有权和机制上的各种原因,业主真正关心的或者在决策时实际上考虑的,往往不是项目的最终效益,在立项阶段,他们往往考虑怎样使项目能被批准,什么时候能被批准;在决定项目管理模式时,他们必须考虑如何附和政府官员的意志;在决策是否推行EPC总承包时,他们更关心本邪门人员安排及利益等。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浪费和腐败,最终后果是损害项目的效益,造成大量的无效投资。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项目法人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二是业主素质问题。业主是项目的投资主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最大的决策权,能否正确决策取决于业主的素质。业主不一定必须是项目管理专家,但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业主应该具备必要的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他们应该了解项目管理费用、进度、质量三大控制,他们应该懂得项目的费用不一定越低越好,费用低到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程度,工程就会出质量事故。进度也不一定越快越好,建设周期压缩到不合理程度,就会不得不增加费用或影响质量;质量也不一定越高越好,质量的标准应是适宜和合格,质量过剩是一种浪费。也就是说,应该用最终创造的效益来衡量和决定项目的合理费用、合理周期和合格的质量标准。当业土盲目拍板一个不合理的费用、不合理的周期或不合理的质量标准,实际上往往已适得其反,埋下了项目失败的祸根。
业主的项目管理涉及到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设计和承包商的选择、项目的协调和控制、项目的合同管理和接收等诸多方面。业主既不要代替和过多于预专业化的工程公司的项目管理,又不放弃对项目的监督和控制,这要涉及到项目管理方面的许多知识。实践证明,业主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项目的成败,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以后,对业主(项目法人)进行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四)组织开展项目管理技术研究开发,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是分离的。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咨询公司还为数不多。我国现有的工程咨询公司主要业务是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或评估;现有的设计院不负责采购和施工管理。现有的监理公司主要任务实际上是项目施工阶段的现场施工质量监督,因此,对于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科学,EPC全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过程以及项目管理技术作为一种科学的先进工具,还缺乏研究、总结和提高。发达国家的某些业主和承包商甚至认为中国的工程公司和承包商目前还不具备独立管理和控制大型工程项目的能力,主要是指我国项目管理技术水平还比较低。提高项目管理技术水平是我国工程建设界的当务之急。为了提高我国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应重视和提倡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

7、法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遇到的机遇与挑战

挑战
第一,法国实行的社会资本主义,强调社会公平和生活综合质量,欧洲大陆紧跟法国;而美国实行的是自由资本主义,强调自由市场经济,重视富人的发展,英国等其它国家跟随。显然,从原则上法国就顶不住全球化的效率和竞争。
第二,法国强调规则,每个人的金融信息都在国家准确掌握之中,在经济运行中必须守法,限制了灵活的,随意的商业。
第三,法国的第一和第二产业已经被强劲的竞争对手打败,出现萎缩和一去不复返的现象,恢复极难。尽管几年前发起重振工业的计划,但效果有限。
第四,法国人聪明,傲慢,自信,追求自我,不像德国人那样圆滑,故做生意技巧差,没有耐心,直来直去。丧失了大量机会。
机遇
第一,法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欧洲唯一能够自给自足的国家,生态农业和农业技术具有优势。
第二,优势工业可以占领国际市场,如航空,运输,汽车,可再生能源。
第三,服务业是未来维持综合实力强国的重要经济来源,旅游游客数一直是世界第一,文化资源和奢侈品文化等丰富,其它国家无法比拟。
第四,法国科技人才水平高得益于独特的教育和生活体系,人才队伍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有力保障。

以上不是供传统的考学参考,可供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