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全球化艰难前行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艰难前行

发布时间: 2023-06-17 13:51:46

1、用几个字描述一下现在的国际形式,谢谢啦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经济复苏阴影犹存
2011年的世界经济形势有喜有忧。2010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济回暖迹象。但另一方面,各国为刺激经济增长而实施的扩张性政策导致政府债台高筑。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二十国集团成员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例已近8%。

总之,2011年将是世界经济艰难前行的一年:源于金融危机的刺激政策的副作用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经济过热、资产泡沫开始显现,但在世界经济还没有恢复元气的时候,贸然采取紧缩政策又会釜底抽薪,打击实体经济,加剧社会矛盾。

2011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增长,至于增势是否减缓则存在未定因素。改善的原因,首先来自新兴大国的持续高速发展,有力地稳定了全球态势,不仅保障了世界上1/3人类的经济进步,而且给世界其他地区包括传统经济发达地区注入了发展动力。同时,发达经济区也在采取措施,稳定和发展地区经济。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率先改革金管体制,弥补旧制不足,以确保未来不会再次发生类似危机,这一努力的效果将逐渐显现。对欧元区少数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欧盟已创设永久性的救助机制,以维护整个欧元区的稳定,并对接受救助的成员国附加严格条件。

与此同时,西方世界以邻为壑、过河拆桥的短视还屡见不鲜。一方面,欧洲一些央行已开始退出危机期间采取的紧急救市措施。另一方面,美国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虽然欧美分别出台的货币政策各有缘由,但各方埋头自顾而缺乏协调的做法,无益于国际社会通力协作,更不利于克服贸易保护主义,这使新年中的世界经济增长率蒙上阴影。

2011年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仍然很不乐观。欧元区内,继希腊、爱尔兰的主权债务危机之后,西班牙的情况将更为困难。在德国的压力之下,欧盟现已明确表示,它无法提供资金来救助西班牙。日本的国债余额目前已经达到差不多是其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国内严峻的老龄化、少子化问题,使得日本经济难以摆脱增长乏力的局面。美国为刺激经济复苏而推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会加剧通胀风险、预算赤字及债务的失控,使其经济再次直面银行不良债权问题,也给其他国家造成更大的金融压力。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国在2011年虽然还会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和日益上升的借贷成本,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不得不放缓,这肯定也将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2010年,全球安全局势依然存在诸多隐患。恐怖袭击依然像乌云一样给世界压力;朝鲜半岛剑拔弩张;中东热点无一降温;索马里海盗让世界头疼……2011年,全球安全局势能否得到改善?

安全局势依然严峻

中东地区的情况依旧令人担忧。阿以谈判再一次因犹太人定居点问题而告破裂,中东和平进程再度搁浅,而且很难在近期内有所改善。

2011年非洲的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科特迪瓦已经处于内战的边缘;苏丹将于2011年1月8日就南部苏丹是否独立问题进行全民公投,南北双方是尊重公投结果,和平分手,还是像上世纪那样兵戎相见,这也需要我们密切关注。
在新的一年中,大国之间的安全关系有望改善。中美在1月两国防长北京会晤和元首华盛顿峰会后,将进入一段时间的稳定。中日在经历了一个阶段的领土纷争后,正寻找调适之道,改善高层间及时沟通与解释的机制,因此也有望较上年稳定。美国与俄罗斯的政治关系也可能更加稳健。考虑到这些因素,新年中全球安全局势有更多积极趋势。

世界范围内存在多种张力,有些还在加深。新兴发展中大国的群体性快速崛起已对现有国际格局形成一定影响,这已引起既有大国特别是超级大国的焦虑。地区层面上许多张力还在释放之中,尤其是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由于海上边界争议,半岛局势仍具高危性。

2010年,各国纷纷“亮剑”军演,军售大单接连不断,多国提高国防预算。2011年,各国将展开军备竞赛?

军备竞赛动机仍在

总的来看,与此前相比,2010年国际关系中军事内容所占据的比例的确有所上升。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东亚地区。如果不加以重视,并进行适当的控制,未来走向军备竞赛不是不可能的。一般认为,军备竞赛对于竞赛双方而言都是弊大于利的,所以,理论上很少有国家主动去参加军备竞赛。但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国家之间经常因为互不信任,互相猜忌,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的“安全困境”而不得不参加军备竞赛,进而影响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在军备控制与裁军方面本来出现了一些良好的势头。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一些国家斥巨资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大力发展本国的海空力量,并形成军备竞赛之势。2011年全球性的军备竞赛升级可能不会出现,但如果相关国家之间不能通过建立信任措施等途径展开安全合作,它们之间出现军备竞赛升级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军备增长与扩大外购军备,存在于一部分地区。但这些现象并非是全球性的。欧洲也有大国近期正在紧缩军备,削减防务开支。

上述问题源于国际格局的失衡。世界军事超强的美国国民经济产出约为世界的1/4,军费更近世界一半。如此强悍的军事力量不仅长期支撑了美国对世界各地的干预,包括对我国台湾事务的干涉,而且助长了它对伊拉克先发制人的非法与非理性行为,对世界并对它自己造成了严重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俄中等国愿意根据国情,加大国防投入,是可以理解的。目前它们的整体军力与美国相比还很落后,国防态势仍呈防御性,谈不上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国际安全失衡的局面并未得到扭转。

2011年,世界大国之间和地区强国之间急需改善战略沟通,共同维护现有国际秩序中给各国带来公益的部分,并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合作调整现有秩序中的不合理成分。

全球金融危机给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深刻变革的机会,新兴经济体重要性凸显。二一年,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在各个领域均出现博弈。在新的一年,双方该如何协调,以共同推动世界发展?

南北之间应平等互信

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必然相互依赖、共存共荣。发达经济体的继续繁荣,将给新兴经济体提供出口市场和优势技术的支持;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也将逐步给发达经济体提供更大出口机会。两者之间关系既密切,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在出口上具有竞争,而且随着新兴经济体的成长,这种竞争也可能更为激烈。新兴经济体的成长过程,也将在资源使用与保障、环境与生态平衡、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等方面对各方产生压力。

2011年,新兴经济体在经贸与环境等方面的平衡发展上,仍将保持对发达国家的压力。在《京都议定书》还有两年就将失效的压力下,各方对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博弈必将加快。这更需双方共同努力,提高各自的减排内涵,加强技术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新兴经济体的技术转移,争取新兴经济体在增强了的经济能力条件下承诺更多自主限制,并扩大在国际核查上的共同协作。

在经贸方面,新兴经济体在继续获得来自发达经济体的生产外包时,要勉力所能,扩大对发达经济体的采购与投资。当然贸易平衡只能相对,须与前者的消费需求相适应,并考虑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所获得的利润扩大化因素。二十国首脑金融峰会应是新年中这两个经济体之间寻求平衡的合适平台。

从本质上来说,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和新的经济力量重心的出现,不是国家间博弈的结果,而是世界各国综合实力演变的结果。但是,国际经济、政治、军事规则的改革和新规则的制定,确实还存在着博弈。但笔者认为,之所以存在博弈,就是因为有关各方还没有建立起充分的平等互信关系。由于任何一方都不能在每一次博弈中保证自己成为赢家,而博弈中的误判有时会给博弈的双方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世界各国应该把精力用在建立国家间的平等互信关系,特别是,在争取自己的利益时,要尊重和照顾其他国家的利益,从而,通过真诚的合作,实现共赢。后金融危机时代之所以给世界提供了一个变革国际经济政治规则的历史性机遇,就是因为这次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国际经济政治规则中的许多缺点和漏洞,改正这些缺点、修补这些漏洞符合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也几乎已经成为二十国集团的主流共识。这个共识来之不易,应该珍视。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需要的不是博弈,而是真诚的合作。

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在各个领域的博弈一直存在。自从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博弈体现得更为真切,变得更加激烈。增加南非之后,新兴经济体的代表由“金砖四国”变成了“金砖五国”。无论是在国际金融体制还是在国际贸易体制上,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协调,都变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必要。例如,在2010年的首尔“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表明,要将经常项目失衡保持在“可持续的水平”,并共同采取行动,推动建立“稳定、运作良好的国际货币体系”。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哪些核心内涵?

第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揭示了共建共享的新国际政治伦理准则。

共同体是人类生活、交往和发展的基本组织形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关注到全球治理问题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看到了世界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依存状态及其“共命运”的关系,揭示了国家和国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新关系,深刻回答了这一决定人类未来发展和美好生活的重大问题。

第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指明了新的探索方向。

由于自我中心主义、分裂性的竞争思维和竞争文化、国际关系中“中心—边缘”结构等的阻碍,依然引发了众多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全球治理难题。这些问题包括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发展鸿沟、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冷战思维、强权政治、难民危机、恐怖主义和战争等。这些全球治理难题是未来人类生存、发展和繁荣必须面对和解决的。

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促进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

当今世界,极端思想的影响仍不容忽视;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在逆风中艰难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明确指出:“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提问,包含着对全球性治理焦虑的重大关切。

(2)全球化艰难前行扩展资料: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影响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产生了重大国际国内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将会一直持续。将“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任务写入我国宪法,进一步明确和坚定了我国与世界各国持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和使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促进很多国家政治行动的改变,产生了巨大力量,不仅推进了我国和世界各国在多领域的合作,而且促使世界各国形成了诸多新政治决策。


3、世界大变局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一、是全球经济艰难前行、新旧矛盾交织发酵。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达10年之久,无论按短周期还是长周期理论,全球经济逐步走向复苏应是大概率事件。但根据目前主要经济体的表现看,全球经济正在面临新一轮衰退的严重威胁。危机后各国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量化宽松政策,这些政策还没有完成稳妥退出,就面对可能到来的新一轮衰退,各国在高额债务和财政赤字的约束下,再次采取大规模的宏观刺激政策空间是受限的。

此外由于各国经济脱实向虚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依然不足。随着新旧矛盾的交织发酵,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定位和调整是非常不清晰的,全球经济面临的衰退风险正在上升。

二、是“美国优先”政策挑战全球、地缘政治矛盾复杂多变。

特朗普坚持的“美国优先”政策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严重冲击。美国不断对外发起贸易摩擦和加征关税威胁,严重破坏全球经济贸易发展的稳定性,不仅中美经贸关系出现严重倒退,美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正在产生着错综复杂的变化。随着全球经济发展长期面临下行压力,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矛盾也必将进一步复杂化,全球政治经济动荡和发生局部冲突的风险将是难以避免的。

三、是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挑战、改革诉求难以协调。

随着美国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上升,国际多边贸易体制正在受到严重的威胁。虽然G20首脑峰会已对WTO改革提出了要求,但由于主要WTO成员针对改革提出的诉求和坚持的重点存在很大差异,短期内难以协调一致。估计改革将面临艰难的沟通和协调,这就表明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多边贸易体制在短期内难以继续发挥作用,同时也意味着世界经济贸易的不规范竞争将难以受到有效约束。

四、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技术壁垒更趋严重。

科技进步和经济技术合作是提升劳动生产率和推动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主要国家放弃掉冷战思维,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的新局面,世界经济才有望重归繁荣发展。但在大国竞争的紧张格局下,主要国家正在不断地加强对技术的保护和封锁,导致全球经济技术合作全面受阻,严重影响了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从而也导致全球经济的增长动能缺失,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五、是中美贸易冲突全球瞩目、矛盾纠纷短期难以解决。

中美贸易冲突已持续一年多时间,由于美国不断采取极限施压的手段,三番五次出尔反尔,从而导致谈判一波三折,波及面不断扩大,冲突程度日益升级。中美贸易冲突实际上已超出对双方各自经济贸易的影响,可以说对全球经济复苏和贸易稳定发展将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对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及全球价值链合作产生潜在影响。国际社会对中美谈判高度关注,寄希望于双方能通过谈判解决,为全球经济贸易的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多次得罪中国,澳大利亚面临2000亿美元损失?如今怎样?

引子

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伴随着贸易行为的开展,在古代人们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商品交换,这就是一场贸易。随着贸易的不断扩大贸易双方的主体也随之发生转变,从早先的民间贸易过渡到国际贸易,比如说我国汉朝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就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贸易全球化的开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重要,然而有贸易就会产生风险,国际贸易的进行随时都可能出现摩擦,如何妥善的处理这些问题至关重要。在中国的外贸伙伴中,澳大利亚并不是一个安分的角色,在《澳洲金融评论报》中有这样一篇文章写道:中国商务部与澳大利亚进行协商是在浪费时间,之所以会有这样一句话是因为澳大利亚一直以来始终对来自中国的商品保持高关税,通过设置贸易壁垒的手段遏制中国商品流入澳大利亚市场,使我们的经济受损。

这种行为毫无疑问使中澳关系逐渐降温,我方希望澳大利亚能够积极履行国际义务,重新考虑应当如何缓和双边关系,这关系到未来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展。然而我们的请求却换来对方傲慢的回应,针对他们的这一做法我国宣布提高对澳大利亚进口小麦的关税,使他们的农产品难以流入中国市场,针对这一做法澳大利亚外贸部长在《澳大利亚人报》中表示这一行为已经违反了世贸规则,但这种手段是澳大利亚先做的,双方始终没能解决这一争端,这导致中澳贸易一直艰难前行。

事实上这种行为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常见,比如说在前两年沸沸扬扬的中美贸易摩擦,美方通过提高来自中国产品的关税,以达到遏制我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目的。这种贸易摩擦不仅仅会影响到两个国家的贸易前景,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其中一个国家的经济受损,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开展贸易的同时,一定要尽可能避免产生贸易摩擦,以避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根据澳大利亚一年一度发表的数据表明,澳大利亚市场来自中国的投资数量正逐年减少,从过去的400亿澳元下降到200亿澳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方对澳大利亚的外贸态度。长此以往下去澳大利亚的国内经济势必会出现下行现象,给澳大利亚人民带来损失。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澳大利亚开始重新考虑对华态度,试图重新建立起一个友好往来的合作关系。

据澳大利亚城市发展研究所数据显示,光是中方的撤资就导致他们数十项房地产项目被推迟,这意味着澳大利亚或许将要面临2000亿美元的损失,屋漏偏逢连夜雨,本国房地产市场进入寒冬的同时他们还被美国抢生意,和中方的钢铁贸易被美国抢去,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经济损失,如果再不进行补救那么意味着澳大利亚将会有上万人失业,这无疑会带来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重新振兴本国经济,澳大利亚向中国伸出橄榄枝,给出了很多福利政策。

比如说澳大利亚投资部长宣布将会出资在中国数十个城市举办中澳贸易节,在节日期间推动双方展开贸易合作,并促进两国文化的交融,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缓和双方关系。除此之外澳大利亚官方还宣布要建立一个中澳关系国家基金会,用以推动双方外贸关系的进展,而且澳大利亚每年还会拿出大量资金用以援助新机构的开展,可以说澳大利亚为了重新和中国做生意可谓是花尽了心思。

结语

虽说澳大利亚多次得罪中国,但针对澳大利亚的种种示好政策,我们不可能还那么不给面子,第一时间对他们表示了欢迎,并重新推动两国的贸易往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而澳大利亚本国拥有数量众多的铁矿石,与他们进行贸易往来对我们也有很多好处,可以帮助我们缓解钢铁产能过剩的局面,因此中澳彼此贸易是互助共赢的,只要国家之间能够友好协作和平贸易,就能实现互利共赢的结局,推动国内经济发展,让国内人民过得更加安定富足。

5、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思想有那些?

第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揭示了共建共享的新国际政治伦理准则。

共同体是人类生活、交往和发展的基本组织形式。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国家作为稳定的共同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又应该如何?在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

第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指明了新的探索方向。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开放、合作和包容的力量正在快速增长。

然而,由于自我中心主义、分裂性的竞争思维和竞争文化、国际关系中“中心—边缘”结构等的阻碍,依然引发了众多具有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全球治理难题。

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促进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

当今世界,极端思想的影响仍不容忽视;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在逆风中艰难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明确指出:“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

第四、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思想的重要内涵。

并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指导合作行动,将逐步深化世界各国的共识并将进一步促进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新治理机制发挥作用。

第五、进一步保障世界各国共享合作治理利益。

有效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最终促进全球合作治理模式和全球合作治理文明的形成。

6、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什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古往今来,人类从闭塞走向开放、从隔绝走向融合是不可阻拦的时代潮流。因生产力低下,最初的人类只能生活在气候、土壤、水源适宜的地区,一座大山、一条大河、一片沙漠,都有可能成为将不同族群分隔开来的屏障,导致族群之间老死不相往来。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产生了扩展生存空间的客观需要,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也提供了沟通融合的客观条件。原本相互隔绝的人类族群不断融合,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同族群之间相互融合不断一体化的过程。

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和提速:

成为不断一体化的人类发展大趋势的主流。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由单纯的人口扩张深入到经济层面的分工、协作、交融,再深入到文化层面的沟通和融合,甚至发展到几乎融为同文同种不分彼此的程度;全球化进程不断提速,前一阶段需要100多年才能完成的融合过程,在下一阶段可能只需要50年、20年甚至10年。

迄今为止,人类早已成为一个命运休戚与共的整体。截至2020年10月初,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暴发已造成全球感染人数超过3000万,除了病毒本身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之外,全球人类早已结为一体、命运与共、风险共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这也从反面说明全体人类早已凝结成一个存亡相依、生死与共的整体。融合程度只能越来越深,一体化潮流不可逆转,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无法撼动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