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全球化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和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和

发布时间: 2023-06-17 03:00:39

1、全球化对环境有什么不利影响吗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全球化对生态环境(以下简称环境)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相互交织、颇为复杂。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全球化又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全球化在为中国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我国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为减少全球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全球化对中国环境的积极作用,我国必须走“内外兼修”的路径:对内,必须探索和实践一种适合中国的有益于环境和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外,要通过国际合作广泛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莱维特(Levitt)于1985年在《市场的全球化》一文中首次使用“全球化”一词来概括1985年以前20年间国际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那以后,全球化成为人们概括资本、技术、资源、信息、劳动力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重组、配置而导致全球经济和社会日益融合化、一体化现象最常用的词汇。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以资源、投资、劳动力、技术、贸易、消费的国际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以知识交流、观念互动、信息共享、技术流动为特征的知识全球化,以国际协议和机构为平台开展的治理全球化,等等。不同表现形式的全球化对改进人类总体福利提供了很多机会,也产生了很多挑战,在环境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

全球化(尤其是全球化的不同表现形式)对环境的影响有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而且二者相互交织、颇为复杂。一方面全球化加重了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全球化又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野。

(一)全球化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1 扩大了环境危害的范围。自由贸易拓展了人类攫取资源的范围,扩大了生态环境破坏的范围。如,木材的国际贸易对热带雨林的损害;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的非法国际贸易对生物物种生存的威胁;贸易范围的扩大使异地物种侵入他乡,导致当地物种及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的丧失;国际贸易的发展还增加了大量有害物质、危险化学品的交易而引发跨国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风险。

2 加剧了全球资源消耗,加深了全球范围内环境和生态危害的程度。全球化促进了经济增长,但这是以更快速度的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能源为代价的,对化石燃料、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影响尤其突出。如,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源开采和产品运输的大量增长,使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迅猛增加,大量占用有限的农业用地和植被占地;导致对化石燃料的消费大大增加。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水平之下,资源的大量消耗将不可避免地加剧环境破坏。

3 对发展中国家造成很多不利影响。全球化通过三种方式导致污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不利的环境影响。一是通过全球化的投资和生产,发达国家的重化工业等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据联合国环境署统计,美国39%的高污染产业已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日本60%以上的高污染产业也已转移到东南亚和拉丁美洲。二是通过国际贸易使废弃物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具备劳动力优势,废弃物处理费用较低,同时环境标准较低。废弃物国际贸易既有合法交易,也有非法交易。合法的废弃物转移,如果处理技术水平不高、管理不严,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二次环境污染。而随着废弃物转移数量和需求总量的逐年增加,非法废弃物或有毒有害废弃物的进口也屡禁不止,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三是在自由贸易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消耗型产品。由于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通常过低及环境污染没有真正计入企业成本,就相当于用其资源和环境作为代价去补贴国外消费者,而把大量污染留在国内。

(二)全球化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1 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环境污染控制能力。知识和技术的全球化流动能促进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由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治理能力。首先,多数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针对出口市场,其对产品质量的较高要求促使企业应用更清洁、更高效的资源和能源新技术,能在投资国起到一定的环保示范作用。有些跨国企业大量开展研究开发和技术转让活动,其“溢出效应”对改善投资国的环境保护有很大贡献。其次,通过货物和技术的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可直接引进发达国家更清洁高效的生产和环保技术设备。这两种方式一方面从源头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推动环境污染末端治理,从而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治理水平。

2 能提升全球的环境保护意识。技术、观念、文化和信息的全球流动,提高了国际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西方发达国家较早遇到了环境和生态问题,较早反思自己的教训,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已度过了学习曲线的缓慢进展阶段,不断形成并发展了一些核心的价值观和科学理念。而一些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也有自古传承的优秀的自然与环境理念。知识和观念的全球化传播和相互学习,促进了全球环境意识的提高。同时,在全球环境组织网络的带动下,在全球公民社会环境运动的促进下,全球环境保护意识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 为环境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条件。全球化使环境信息收集、处理和流动更加便捷,促进了环境资源信息共享,为决策者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创造了前提条件。全球化生产和贸易刺激了创新技术的传播和对旧技术的替代,促进了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的传播。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采纳更清洁更环保的生产方法的动力和渠道,促进人们使用新的环境管理工具和政策。

4 推动了环境问题的全球治理。第一,推动了各类环境保护组织大量涌现,促进了全球性的环境运动。第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环境合作的方式、深度和范围都有很大发展,形成了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环境组织、跨国公司之间国际和区域全面环境合作网络,并建立了以全球峰会、多边环境谈判、国际公约协定、全球环境基金、全球环境监测和评估系统、环境管理标准(IS014000系列)和生态环保标志等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二、全球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全球化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提供了发展机遇。2007年,中国的贸易顺差高达2600多亿美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20%。同时,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全球化在环保意识、环保技术和全球治王单等方面为中国的环境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人们通过中外思想观念交流,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学习到了先进的环保理念和技术;外商投资、国际贸易等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设备;全球化推动中国积极参与环境全球治理,使中国在提高本国环境保护能力的同时,更有能力为改善全球环境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目前,中国就环境可持续性而言,2005年在146个国家中排名第133位;就环境绩效而言,2008年在149个国家中排名第105名。废弃物进口也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作为资源供给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每年从美国、西欧各发达国家进口数千万吨的废弃物。其中废旧塑料进口超过1000万吨;全世界每年产生的约 5000万吨以上的电器和电子废品中有70%以上被运到中国。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对资源的需求,但却带来了环境污染。有关专家对废弃物贸易的研究发现,许多进口废物在中国经过再生处理后的产品往往又运回发达国家,没有起到补充国内资源不足的作用,付出的环境代价只换来微薄的利润。另外,重化工产品的大量出口加重了国内环境污染。以焦炭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焦炭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02~2006年的五年中,中国出口焦炭共计8586万吨,在目前焦炭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下,生产这些焦炭排放的二氧化硫至少达30万吨以上。此外,还有大量其他污染物排放。以钢铁为例。钢铁是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排放产业。 2002~2006年,中国共出口钢铁1.6875亿吨,按照中国目前钢铁产业平均技术水平,生产每吨钢排放二氧化硫3.6公斤,共排放二氧化硫60多万吨。再以成品油为例。成品油生产加工过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硫化物、烃类、氮氧化物、烟尘。2002~2006年中国共出口7783万吨成品油。按照每吨成品油生产排放 0.9公斤二氧化硫的水平测算,排放二氧化硫至少为7万吨。此外,还有大量有机物和废水排放。以铝为例。铝的生产企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发达国家已很少再建电解铝厂。2002~2007年中国共出口铝产品1238万吨。按照目前每吨铝排放二氧化硫9公斤计算,共排放二氧化硫约11万吨(以上出口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海关官方网站)。仅上述四种产品的出口在中国就排放了108万多吨二氧化硫,占中国年排放总量的近0.72%。还有数量巨大的废水、烟尘粉尘等。

三、应对全球化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对策

为减少全球化对中国环境的不利影响,并充分利用全球化对中国环境的积极作用,中国要走“内外兼修”的路径:对内,必须探索和实践一种适合中国的有益于环境和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外,要通过国际合作广泛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一)探索和实践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化浪潮中,我们必须及时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探索和实践一种解决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将发展循环经济确定为重要任务,使之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企业到工业园区、从县市到省展开了大规模的试点,使循环经济从理论走向了实践。到2007年,通过循环经济模式,中国钢铁行业约相当于钢产量 40%、数以亿吨计的固体废弃物几乎得到全面的回收再利用;数以亿吨计的电厂粉煤灰被用作制造水泥;一些发电厂(如西柏坡火力电厂)、钢铁厂(如上海宝钢)甚至整个工业开发区(如天津泰达)等通过废水回收循环利用基本实现了污水零排放。中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模式已初见雏形。如果这一模式取得成功,将在总体上缩短工业化道路,还将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一种成功范例,帮助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当然,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不是无条件的,它要求相应的体制创新,即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促进产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优化。

1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以减少污染排放,涉及企业外部性问题,在增加社会福利的同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通过法律和政策创新改变企业生产的边界条件,使企业排放污染物具有较高的成本,而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排放能降低企业成本。制定并认真执行污染物有偿排放政策是根本途径。需要注意的是,从污染免费排放到污染高价排放,在社会经济系统内加入新的成本要素,必然会使经济“总成本”提高,使得价格总水平上升。所以,必须动员全社会理解和承受这一后果,并通过社会保障政策来减轻低收入群体因环境成本的加大而带来的生活压力。

2 重新构建国民经济的成本——价格体系。价格是生产和消费行为的指挥棒。各种经济政策如果不通过成本——价格机制发生作用,就不会产生长期效果。成本——价格机制是在一定制度和政策框架内形成并运行的。因此,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可重新构建有利于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的成本——价格体系。如,通过增加能源资源税和消费税的制度创新,提高循环利用资源和废弃物的比较利益,使循环利用废弃物成为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

3 促进产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代表着产业的规模经济性,而技术结构决定了一个企业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可能性。在一般情况下,产业的组织结构直接决定了行业的整体技术结构。在政策和技术标准上推进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实现产业发展的集聚和规模效应,加速企业技术创新,利用工业园区模式推进工业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

(二)加强全球协作,共同参与环境治理。探索和实践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环境问题还需要通过积极的国际合作和全球的环境治理来解决。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国际环境合作中的重要力量。中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国际环境机制建设和国际环境规则制定,弥补自身在资金、技术和人员等方面的不足,节约实现环境治理目标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这样既能保证本国的利益,也能更加积极和现实地履行国际环境规则。另外,中国还要争取发达国家更多的支持与合作。作为“世界工厂”,中国事实上为发达国家承担了部分污染。发达国家有责任和义务向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积极转让资源高效利用和再生利用的环境保护技术,而不是将之仅仅作为贸易的对象。

2、试论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沿海外贸加工业发展的问题及转型升级策略”。 高手来解。。。

这个问题相当复杂啊,不过我也感兴趣,分析如下:
1.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以前历年来作为世界大工厂的局面将不复存在,越来越高昂的物价,越来越严格的国家人力资源政策,越来越复杂的企业成本,这都将使外资对我国沿海外贸加工企业投资或建立稳定贸易往来的选择望而却步,相反,亚太地区很多周边国冢急于发展经济,给予更宽松的投资政策,也正是把这类行业吸引往他国的原因之一。
2.但有些行业在周边国家难以发展,原因是东南亚国家的人民数千年的宗教背景和自然力量让他们本来就很易满足,很易生存,比较起勤劳的中国人民,他们不见得能承担所以行业的世界工厂的角色,所以还是要考虑行业细分才能进一步讨论发展策略,但从宏观角度讲,中国沿海作为世界工厂的格局绝不再存在,从东莞等地的萧条可见一二。
3.如果要说转型升级,应该参考中山的做法,但是这一步要早做准备,而不是在危机发生时来临时抱佛脚。加工业的好处是自有工厂,对于设计、生产什么产品,产品的质量控制可以进行最前端的控制,面对市场的变化,也可以很快的调整产品。所以在转型上重要的是,获得准确的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有足够力量的新产品研发设计力量、有自己培养的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这些将是转型策略的重点关键。

3、3.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应该怎么做

经济全球化过程无疑会给中国各种现实的或潜在的诸多挑战,但其
不可逆转性又意味着像中国这样的全球化后来者要改变其落后面貌,就必须融入
该潮流之中,充分利用其所提供的机遇,奋起直追地赶超发达国家,为此要制定
正确的战略:增加综合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
与国际竞争;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和地区性经济组织,加强区域经济
合作;努力提高和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经济全球化过程无疑会给中国各种现实的或潜在的诸多挑战,但其不可逆转性又意味着像中国这样的全球化后来者要改变其落后面貌,就必须融入该潮流之中,充分利用其所提供的机遇,奋起直追地赶超发达国家。恩格斯曾就落后国家在利用传统来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时明确指出:只有“看到怎样把现代工业的生产力作为社会财产来为整个社会服务的时候
----只有到那个时候,这些落后的国家才能走上这种缩短的发展过程的道路。”
中国在这方面有着惨痛的教训。自近代中国人被西方国家强行纳入全球化过程后
,曾经坐失了一次又一次改变自己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边缘地位的机会。例如,第
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使日本和东亚四小龙实现了现代化,而当时的中国远离甚至抵
抗了这个全球化过程,造成自身的封闭和僵化而无法从中获益。1978年以后,中
国新的现代化领导人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其为中国所提供的有利外
部环境和宝贵发展时机,结束了与世隔绝状态,转变了经济发展模式,实行改革
开放政策,主动加入到了全球化过程中:在经济上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国投资,从
而比较顺利地参与到国际分工格局之中;进行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
制的建设,积极与国际惯例接轨。改革开放使中国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了现
代化建设所需的资金、技术、信息以及市场。中国的发展经验证明,“关起门来
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对
待经济‘全球化’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谁也回
避不了,都得参与进去。”因此,中国今天在面临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时,只
有勇往直前地应对,绝无后退可言。
----要增加综合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多地代替了政治
军事
力量的较量。从
长远看,一个国家只有加强自身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才
能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为此,中国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
建设的步伐,迅速增加中国的经济实力;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经济与人口
、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为了服从国内提高综合国
力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国际战略的重点仍然是服务国
内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在国际上广交朋友,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尽量避免
与他国的冲突;在加入全球化进程时要注意时序问题,即根据自身经济的适应能
力来选择加入到不同全球化领域的时间,以尽量减少风险和成本;在参与全球经
济合作与竞争中,注意通过国内的制度安排或影响国际的制度安排来维护国家经
济主权,在资源、基础设施、支柱产业、重要的服务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国
家要掌握主动权,以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
----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对外开放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不对
外开放如同不发展一样,只有死路一条。事实证明,只有那些快速参与经济全球
化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获得了较稳定和快速的增长,反之亦然。可见,经济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是有利的。即使是依附论的始作俑者普雷维什也指
出:发展中国家要谋求经济发展,要像历史上的美国和日本那样由经济体系的边
缘变为中心,正确的做法“并不是努力割断与中心的联系,而是明智地利用这个
联系”。[1]经济全球化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最大程度地摆脱了资源和市场的
束缚,为企业利用最有利的地点和资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
。这就自然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发展、产业的转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中国应该在
不形成对外过分依赖的前提下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利用国际市场
的有利资源,弥补本国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稀缺;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和后发优势来迅速实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结构的变革。
例如,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可以首先从大力发展此
产业入手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在具备适当的积累后适时进行产业升
级,这会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成功。韩国的产业发展就走了从劳动密集型逐步到资
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道路,结果不仅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而且在比
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了发达国家,在许多高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具备了一定优势
。再如,中国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最终还得发展自己的高新技
术产业,但是中国的资本稀缺,科学技术还相对落后,因此,中国就需要在集中
有限的物力财力对部分重大科学技术项目进行重点攻关的同时,利用自己的后发
优势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在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超越。从
实践来看,像日本和韩国这样的现代化后起之秀,无一不重视引进和吸收国外先
进技术。根据统计,直到1990年日本的技术进口仍然大于出口;韩国20世纪
60-80年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主要以引进为主,特别是80年代更是如此,“
据初步统计,1981-1987年韩国引进的技术共2598项,是过去25年总和的60%;专
利支付费约15亿美元,为过去25年总数的77%” 。
----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和地区性经济组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世界的整体发展和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参与
。因此,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和行动越来越多,这也部分地反映了
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改革现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实现各国经济协调发展、切实
解决南北差距拉大 [3]等问题的强烈愿望。不过,今天的全球化过程不同于19世
纪的全球化过程,它不完全以西方为中心,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即全球
化过程与经济区域化趋势并行不悖。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组成了数
十个形式各异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中国在当今国际经济环境大变换过程中,还基本上被排斥在世界经济规则制
定权之外,这与其近年来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经贸发展速度和所拥有的巨大发
展潜力极不相称。因此,中国要有原则地尽快加入各种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经济
贸易组织,以促使国际的制度安排更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尽量在即将成为
其中一员的世界贸易组织中有所作为,因为它仍然是规范与完善国际经贸行动的
最重要组织;要力争在APEC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要努力参与和培植地区性
经济组织,特别是以台港澳为主体的华人经济圈和东亚经济合作组织,因为区域
经济合作能够减少或抵御像亚洲金融危机这样的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对中国
的政治和经济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努力提高和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包括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是由宏观
经济、科技水平、国际化程度、政府作用、人力资源等因素构成;企业竞争力是
由创新能力、公司治理结构、要素组合方式、相关产业的竞争能力等因素构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全球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与国之间
的经济竞争最终是企业间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企业的竞
争力。因此,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为此,
在不保护落后的前提下,注意保护民族幼稚工业和提高民族工业的自主发展能力
,对境内的外资企业尽量都要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减少甚至取消对外商的优惠政
策和特殊待遇;同时,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中国企业必须努力提高
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和在市场经济规
律许可的前提下,积极组建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或者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经营,
参与国际竞争,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借债在很长时期内一直是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
90年代以后外商直接投资逐渐成为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已成为仅次于美国获得
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到1996年中国的外债总额约为1288亿美元,其中80%
以上是长期债务,总债务偿还占商品和服务出口的百分比仅为8.7%。按照国际上
通行的债务安全指标,中国对外债务规模合理,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但是,我们
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因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资本自由流动加速,其
中绝大部分是进行投机性炒作的短期资本,常常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有鉴于此
,我们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时,应当立足于内资与合理利用外资相结合,像日本和
四小龙进行现代化建设时一样,固定资本投资主要靠内部积累,让整个金融尽量
处于“高储蓄率-高投资率-高经济增长率-高储蓄率”的良性态势中;加强政府
在利用外债方面的统一管理,以利用中长期外债为主,保持适当的速度和规模,
防止形成债务灾难和危机;利用外资应以外商的直接投资为主,并根据国民经济
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需要,引导外资的投资方向;在资本流动方面切忌不顾国情
过度开放,特别要注意谨慎开放资本帐户,控制投机性过强的短期资本的大进大
出。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的进步。中国只要能够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参与程度与自
己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承受能力、吸纳能力相适应,保持自己独立自主的发展
特色,充分利用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清醒地认识和防范它可能带来的不利
因素与风险,不断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那么经济全球化不但不会危及自己的
经济安全,反而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4、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有什么根本变化

一、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是全球性的课题

所谓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潮流。随着国际贸易壁垒不断削减,国际商品贸易高速增长,1980~1995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6%,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3%,均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国际投资日趋活跃,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生产经营活动,其累计输出资本已达35000亿美元,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体;金融国际化加速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量突飞猛进,各主要国际金融市场已经形成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的交易网络;国际互联网迅速扩张,国际间信息流动快速便捷,信息交流意义上的“地球村”正在形成。

5、高分求MBA作业报告,关于全球化的,可是是论文形式。采纳加分!!!

分也太少了吧
字太多,只能放一部分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跨国公司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并控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加速了生产国际化, 促进科技的开发利用日趋国际化这五部分,来论证其对世界经济影响不断扩大.提出对其正面影响的利用,对负面影响的控制.
关键词:跨国公司 一体化 国际化 贫富差距 健康有序
跨国公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作为一种以全球市场为经营目标的企业形态。从它形成到壮大的一百多年,跨国公司成功而迅速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起了极大的影响。
二战结束后,跨国公司得到快速的发展,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60年代后期,西方发达国家有跨国公司7276家,受其控制的国外子公司27300家;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跨国公司的数量已增到10000多家,由其控制的国外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已达104000家。而到1996年,跨国公司则增于4.4万家,受其控制的子公司则达28万家,其在全世界的雇员也增长到7000多万人。正如前所述,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

一、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跨国公司的大量产生促进了国际市场规则的统一,促进了国际市场的深化,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世界经济一体化首先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同时发生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为何能与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实施经济一体化,主要原因便是美、加跨国公司对其多年扩张和渗透的结果。1955-1989年间,美国在墨西哥的直接投资总额从6.07亿美元增加到70.79亿美元,增长了10.7倍,分别占当年对拉美投资总额的9.2%和11.5%。事实上,美国一直是墨西哥最大的投资者,在墨西哥的外国直接投资中,美国资本占60%以上,1980年在墨西哥的2349家国外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占总数的79.7%和2.6%。美国和加拿大跨国公司多年来在北美一直属优势的投资比例,使得北美三国贸易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之前已悄然出现,美加墨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已很高。这说明,跨国公司在区内的扩张已为其创造了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1]【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因为:1.跨国公司在一个区域内投资促进了区内国家比较优势的提升。2.跨国公司的区内投资趋同了国际经济游戏规则,进而趋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的规则。3.跨国公司的区内投资深化了区内市场。就如墨西哥一样,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到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扩张的影响,也逐步加入到这个统一体当中。于是便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二、促进并控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促进了国贸总额增长。据数据显示目前跨国公司的总产值占资本主义世界总产值的1/3,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2万亿美元,控制了国际贸易的50%以上。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剔除内部贸易额)相当于世界出口总额的70%。跨国公司本身的发展,销售额的不断增长,势必促进国际贸易总额的增长。二战后,国际贸易额的迅速发展是与跨国公司的发展同步的。
2.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产生影响。在制成品贸易方面,少数跨国公司控制着许多重要制成品贸易。80年代,22家跨国汽车公司占资本主义汽车生产的97%,其中美国的国外汽车产量占国内产量的59.2%。以法国通用电器公司为首的12家动力设备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动力设备贸易;11家最大农机公司的销售总额占世界农机销售总额的70%以上。高科技产品领域更是如此。10家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半导体市场,美国公司在世界计算机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为75-80%。日本、美国、瑞典和德国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机器人生产和销售的73%,而日本一国即占50%。
在初级产品贸易方面,1980年,7家石油跨国公司控制着北美和其他非社会主义国家原油生产和销售的43%;6家跨国公司拥有世界铝矾土生产的46%、氧化铝生产的50%、铝制品生产的44%;7家跨国公司拥有资本主义世界铜生产的23%。跨国公司在农产品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从40-90%不等,15家棉花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棉花贸易的85-99%;6家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烟草贸易的85%以上。
3.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影响。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3/4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其设立的海外子公司有2/3位于此。跨国公司通过内部贸易和外部贸易(与其他外部公司进行的贸易)促进了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带动了这些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80年代,发达国家贸易额占国际贸易总额的70--80%。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了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4、海外子公司数的1/3。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产品大多为附加价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因而使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较小,与其吸收海外投资的比重相当。
4.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跨国公司是国际技术贸易中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力量。它控制了资本主义世界工艺研制的80%、生产技术的90%,国际技术贸易的75%以上属于与跨国公司有关的技术转让。
跨国公司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地位,扩大自己的份额,需要不断地进行科学技术研究,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每家跨国公司都有自己专门的研究机构,每年投入大量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直接促进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
因此,战后国际技术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国际技术贸易额从1965年的30亿美元上升到1975年的110亿美元,再上升到1985年的500亿美元,20年时间增长了16倍,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跨国公司技术与技术转让的发展。以技术贸易最大的顺差国美国为例,在技术贸易的专利和专有技术使用费收入中,跨国公司占80%以上。[2]【来源,根据《1992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中国有关数据整理》】
三、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
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类型有:资源导向型投资,出口导向型投资,研究开发型投资,克服风险型投资,发挥潜在优势型投资等。跨国公司实力雄厚,所需资金庞大,且涉及众多国家和多种货币,因而它的财务活动必然对国际资本移动产生重要影响。
这主要是由其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产生的结果。1.资金来源活动。其中包括公司内部的资金融通,从公司外部融进资金的活动,包括从从母国吸收资金和从第三国获得资金。2. 资金运用活动。其中包括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长期放款,短期资金的经营——现金管理等。
目前,国有商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2.3次,而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零售企业流动资本年均周转次数可达20至30次。
目前国内零售企业综合毛利率只有10%左右,而家乐福集团全球综合毛利率高达22.9%,在华企业毛利率达19%。
此外,我国农村流通组织发育的滞后,也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据对一万家农户的调查显示,42%的农户自销农产品,45%的农户卖给个体商贩,仅2.7%的农户通过订单进行销售。由于连接生产与市场之间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农民销售农产品的成本高、效率低。同时,由于流通力严重不足,一些农产品,特别是蔬菜、水果等产品因不能及时销售或冷藏而腐烂,造成大量经济损失。这不但说明了跨国大公司在资本流动方面的强势,同时也表现出我国的不足。这不仅是我们物流方面的问题,或是农村组织滞后的问题。跨国公司的市场广阔,以及其资金来源和流向面广阔,也国内这些中小企业无法可比的。这也在告诉我们国际化才是我们的发展必然目标。
四、加速了生产国际化
二十一世纪初,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一体化迅速发展,这种生产体系是指跨国公司控制下的国际价值增值活动的区位安排。其特点是:跨国公司利用全球资源,实现研究与开发、生产制造、采购与销售的全球优化配置。即价值链中不同环节的分布,以全球市场为操作平台,不再局限于一国的地理范围。其目的是从各国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自然资源、资本)的成本和质量差异中获得好处,以改变成本构成,降低总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功能,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国际生产体系亦被称之为“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的全球化经营模式,因此把跨国公司称为全球公司似乎更能反映其国际生产体系的典型特征。
在这一体系的快速发展下,全球现有约6.5万家跨国公司和85万家子公司。2001年子公司的销售额达19万亿美元,是同年世界贸易出口额的2倍多。1996~2000年,世界直接投资(流入)年均以40%的速度增长,比1991~1995年的年均增速提高一倍。[1]【来源,《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
当前,经济自由化加强,技术变革加快,竞争加剧,国公司国际生产一体化出现以下一些新特点:1.从全球生产价值链的角度合理配置资源。2.通过“外包”业务,提高企业的灵活性。 3.合同制造商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作用突显。这些新特点无一不对生产国际化由推动作用。
五、促进科技的开发利用日趋国际化
在生产价值链的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市场营销三大环节中,跨国公司重在抓技术创新、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新产品的开发和升级,于是技术不断进步使当代国际生产体系派生出一种新的企业形式——新产业集群。
这种新产业集群,比如芬兰以诺基亚为核心的电信设备产业集群、美国以英特尔和微软等为核心的电脑产业集群、加拿大的林业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集中在高科技产业,所以就互相的竞争加快研发速度,和更新速度,在同类产业中技术相互渗透,最终促进科技的开发和利用日趋国际化。
在其众多不利影响中,我认为其造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这一点十分严重。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往往依靠自己的强大实力,轻易地获取发展中国家的各种资源和广大的市场,资本积累迅速膨胀。而发展中国家则被迫地廉价出卖资源和劳动力,导致更加贫穷。特别是有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在投资、技术转让、资金信贷上附加很多苛刻条件,造成这些国家债务包袱沉重,这就进一步扩大了国家间的贫富差距。2004年,全球497名亿万富翁的财富达2.65万亿美元,其中超级富翁半数为美国人,占243名,而前10名亿万富翁中美国占9名。即使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03年,世界三大富翁的财产也超过49个最不发达国家共6亿人口的国内生产总值(GDP),15大富翁的财产超过撒哈拉南部非洲5.8亿人口的GDP,而94名巨富的财富超过中国13多亿人口的GDP。
面对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迅猛发展及其对国际贸易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规范跨国公司的行为和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应对能力,以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有效发展。
1、建立全球性的统一反垄断法律机制,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国际贸易秩序。
跨国公司利用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垄断优势,破坏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目前世界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针对这种现象,都制定了反垄断法,通过限制跨国公司的外部扩张,禁止跨国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禁止影响国内市场的国际卡特尔等手段防止跨国公司的限制竞争。但是由于跨国公司的竞争策略是全球化的,其垄断行为是跨国进行的,所以,仅依靠单一国家的法律机制已无法对其加以约束或规范。对此,需要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统一国际反垄断法律机制。
2、东道国采取积极措施应对跨国公司带来的问题
(1)加强国际环境立法和执法,确立严格责任。在跨国经营中出现的转移生态环境污染,是很多国家和世界经济组织关心的重大问题,这关系到人类长久生存空间的安全保障。(2)提高本国企业学习,吸收能力,减少对大国跨国公司的依赖。向所在国家转嫁经济危机也是跨国公司带来的消极影响之一,应当要有自己本土主导性的经济发展产业和组织。发展本国经济,就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从而为未来的自主创新打下坚实的人才和制度基础,东道国企业要减少对跨国公司的依赖,要学会借鸡生蛋,而不是一味地买蛋以供需求。(3)强化本国税务机关的法律监督作用来应对跨国公司减少东道的国贸易收入。
3、完善和利用国际性贸易组织,以有效解决贸易摩擦。
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不正当竞争,造成了国际贸易磨擦不断。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协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起来完善国际性贸易组织,使这些组织具有更好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各发展中国家都要积极加入国际性的贸易组织,利用像WTO争端解决机制这样的机构,通过磋商、周旋和调整,成立专家组,上诉审议,裁决和建议的执行等程序,维护正当利益,遏制国际贸易磨擦的出现。
4、通过帮助和自助,尽快缩小各国间的贫富差距
对于跨国公司的畸形发展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要借助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性组织,呼吁发达国家援助最不发达国家,债权国尽快减免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负担,帮助最不发达国家确定国内经济政策导向。同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要大力发展教育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提高生产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跨国公司在对解决中国国内的就业、引进先进的高新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它们对中国国内的营商环境、商业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很多不可忽视的、深刻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直接投资 影响

一、跨国公司定义

只要在一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设有一个以上的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并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有共同的决策中心和共同战略,并分享风险和责任的企业,即可称为跨国公司。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整体情况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国际直接投资继续回升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平稳发展,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外资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2005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FDI流入国,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发展中国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470家在华投资。世界500强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汽车、日用产品等行业。随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增加,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截至2005年底,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地区总部共40余家,大多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主要分布在电子、通讯、机械和电器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三、跨国公司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

1.有效地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缓解和弥补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现象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和既定方针。近20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流入,有效地弥补了我国国内建设资金的供给不足,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与稳定发展。这突出表现在我国历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总体上呈现明显地上升趋势。在我国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外商直接投资还是我国部分行业(如近海油气开发等)的主要资金来源。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我国实际性投资,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缺口,而且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金使用率,进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2.促进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并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向跨国公司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经济改革的步伐。跨国公司是国际竞争的优胜者,竞争优势很多,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和企业管理的科学化等知识资产方面的优势。实践证明,跨国公司带来了大批先进实用的技术以及在质量管理、营销战略、财务管理、技术管理、劳动工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库存管理等方面先进的管理方法,对我国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跨国公司还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本地人才,为我国企业造就一大批新型管理人才,促进人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跨国公司为我国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我国已有超过145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投产开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750多万人,约占全国非农业劳动人口的10%以上。另外,跨国公司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和福利都比较好,大量中国雇员在跨国公司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就业质量,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职业培训,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熟练技工和专门人才。
4.增加了政府税收。为吸引外商来华直接投资,长期以来我国给予了跨国公司诸多税率优惠待遇。随着大量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我国主要来源于跨国公司的涉外税收逐年大幅度增长。外商投资企业上缴的税收以成为我国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四、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外资和跨国公司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可忽视的、深刻的负面影响
1.外资垄断,威胁中国经济安全、国家安全。跨国公司具有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管理高效以及发展战略精妙等优势,容易在东道国获得巨大市场份额,挤压东道国内资企业的生存空间,甚至垄断东道国市场,控制东道国产业,威胁东道国产业和国家经济安全。目前,在中国的感光胶卷、电梯、软饮料、手机、电脑、网络设备、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占有绝对垄断地位,许多行业的内资企业已接近全军覆灭。跨国公司在许多行业的市场控制与品牌倾销行为有日益加强的趋势,损伤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而且掌握了太多的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技术,影响到中国的产业和国家经济安全。
2.转移贸易,中国内地成出口加工基地。2005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对美国、中国香港地区、欧盟(15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占全国三资企业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4.59%、20.37%、17.74%、12.59%。来自上述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很大程度上将中国内地作为其供给美国和欧盟市场的加工基地和出口平台,将其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转移为中国大陆对欧美的贸易顺差,扩大了中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作为外商投资企业的加工装配基地,在制造业整个价值链条中,中国主要占据组装的环节,获利甚微。
3.转移定价,加剧国家财政收入流失。相当一部分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将利润转移到母公司,出现“明亏实赢”的“假亏损”,逃避中国税收。另外,一些外商投资企业钻中国税收减免政策之空,一旦过了税收减免期,就关闭企业,到别的地方去投资,重新享受优惠,逃避税收。

参考文献:
[1]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南方周末南方周末:2006年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白皮书
[3]张纪康: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论述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一、跨国公司定义

只要在一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设有一个以上的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并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有共同的决策中心和共同战略,并分享风险和责任的企业,即可称为跨国公司。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整体情况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国际直接投资继续回升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平稳发展,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外资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2005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FDI流入国,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发展中国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470家在华投资。世界500强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汽车、日用产品等行业。随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增加,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截至2005年底,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地区总部共40余家,大多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主要分布在电子、通讯、机械和电器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跨国公司在对解决中国国内的就业、引进先进的高新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它们对中国国内的营商环境、商业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很多不可忽视的、深刻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直接投资 影响

一、跨国公司定义

只要在一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设有一个以上的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并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有共同的决策中心和共同战略,并分享风险和责任的企业,即可称为跨国公司。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整体情况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国际直接投资继续回升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平稳发展,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外资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2005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FDI流入国,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发展中国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470家在华投资。世界500强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汽车、日用产品等行业。随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增加,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截至2005年底,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地区总部共40余家,大多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主要分布在电子、通讯、机械和电器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三、跨国公司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

1.有效地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缓解和弥补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现象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和既定方针。近20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流入,有效地弥补了我国国内建设资金的供给不足,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与稳定发展。这突出表现在我国历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总体上呈现明显地上升趋势。在我国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外商直接投资还是我国部分行业(如近海油气开发等)的主要资金来源。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我国实际性投资,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缺口,而且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金使用率,进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2.促进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并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向跨国公司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经济改革的步伐。跨国公司是国际竞争的优胜者,竞争优势很多,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和企业管理的科学化等知识资产方面的优势。实践证明,跨国公司带来了大批先进实用的技术以及在质量管理、营销战略、财务管理、技术管理、劳动工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库存管理等方面先进的管理方法,对我国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跨国公司还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本地人才,为我国企业造就一大批新型管理人才,促进人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跨国公司为我国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我国已有超过145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投产开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750多万人,约占全国非农业劳动人口的10%以上。另外,跨国公司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和福利都比较好,大量中国雇员在跨国公司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就业质量,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职业培训,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熟练技工和专门人才。

6、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答案1:从社会方面看,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交往普遍化和生活方式一体化,也是影响我国社会*不稳定的方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通过各种世界交往方式,同世界各国人民形成了越来越密切的经济与社会联系,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已经十分普遍地扩大了,我国社会公众生活方式也呈现出不断国际化与全球化的趋向。由于中国与各国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与文化差距,人们在融入全球一体化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产生了这样那样的不适应性,造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可能产生和加剧我国社会的不稳定状况。

答案2:当前,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在影响的方向上是国际国内双向互动。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活稳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经济政治发展也对国际社会经济政治的稳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双向互动过程,集中表现为“国内经济政治国际化”和“国际经济政治国内化”。第二,在影响的内容上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叉渗透、相互转化和全面扩展的一体化发展态势。经济全球化直接地推动各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世界一体化,不仅是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一体化发展,而且是一个国家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的一体化发展。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国际政治经济化”和“国际经济政治化”。但在文化上仍然是文明的冲突与文化的整合并存,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还没有出现一体化的可能性。第三,在影响的机制上是结构—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既有功能性影响,更有结构性影响,是一个结构功能关系的整体互动或者制度化发展过程。总的表现为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政府控制为核心、文化整合为归属,使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逐步达到制度化的发展格局。第四,在影响的格局上是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共容并存。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活稳定的影响,既有破坏安定团结的不利一面,也有促进政治稳定的有利一面。总起来看是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但是不利因素具有巨大的破坏性。第五,在影响的趋势上是政治稳定与政治不稳定交替发展。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存在。我们以新的姿态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保证持续稳定发展是回应经济全球化带来各种不稳定挑战的必然选择。这是一种“冲击—回应”互动关系,其运动轨迹和结果总的说来就是一种“不稳定—稳定—不稳定”、不断循环发展以至无穷的过程。

7、跨国企业进入东道国的方式有哪几种

(1)出口,即跨国公司在本国生产产品,通过出口方式将产品输送到东道国市场;
(2)技术授权,即跨国公司通过许可证方式将技术转让给东道国的一家公司,允许其生产和销售本公司的产品,同时收取一定的技术转让费;
(3)对外直接投资,即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办厂、建立分公司或子公司,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参与主体。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对全球的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以及各国市场结构的调整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两种进入模式:一种是新建投资,另一种是跨国并购。跨国公司的两种进入模式对东道国的市场结构以及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影响有所不同,但已有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很少区分跨国公司的两种典型进入模式.

8、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有哪几种形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外商来中国投资,我们知道中国人投资的企业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那外商直接投资有那些方式呢?深空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
一、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目前在吸收外资中占有相当比重的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举办的企业就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也叫作股权式合营企业。合营各方出资折算成一定的出资比例,各个出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羡烂、按各自的出资比例共担风险、共负盈亏。外国合营者的出资比例不低于25%。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亦称契约式合营企业。它是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或提供合作条件举办的企业。各方签订的合同中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这种方式里面中方只提供土地、厂房、可利用的设备、设施,有的也提供一定量的资金。大部分或者全部资金由外国合作者提供。,
三、 外商独资经营企业
外商独资企业指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这种类型的外资企业至少符合下列一项条明高件,即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产品全部或者大部分出口的。其组织形式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而且必须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 合作开发
这是一种目前国际上在自然资源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经济合作方式,是海上和陆上石油合作勘探开发的简称。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勘探、开发和生产阶段。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特点。
五、 新的投资方式
另外为了扩大投资领域,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我们还在积极探索外资投资的新方式。比如以下几种:
1、BOT:BOT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2、 投资性公司:指外国投资者在中国以独资或与中国投资者合资的形式设立的从事直接投资的公司。公司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相关政策:《关于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规定》(商务部令2004年第22号)
3、 外商投资股份公司:指全部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中外股东共同持有公司股份,外国激派尺股东购买并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注册资本25%以上的企业法人。

9、中国哪些企业具有国际化战略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进程分析:双向国际化的视角 企业国际化战略,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参与世界分工体系,由国内经营向全球经营发展的过程中所做出的战略选择。从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基本表现为在规模上是由小到大,在经营范中国哪些企业具有国际化战略

10、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怎样的挑战?为此中国采取了哪些具体对策?

(一)中国正在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过去20多年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并逐步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动参与者。世界银行认为中国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少数几个最大的赢家之一。中国的国际贸易规模在过去22年里扩大了约22倍,世界排名从开放之初的第32位上升到目前的第9位,年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80年代初的不
到20亿美元,上升到现在的400亿美元左右,从1993年以来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资东道国,如今累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已达3500亿美元。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吸收外国投资与扩大国际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增强了综合国力,使中国在国际经济与政治事务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之所以在经济全球化中赢得主动,是因为中国政府从本国的比较优势出发,制定了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并一以贯之地加以实施。总体而言,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其低廉的劳动力与土地,成体系的制造业基础和潜在的巨大市场规模;比较劣势则主要是一些重要技术开发能力弱、某些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和经济体制中存在的缺陷。中国并行地在汽车、石化等“制高点”领域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和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实行“出口导向”战略。这两种战略的同时实施,使中国避免了其他单纯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所出现的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恶果。为了克服体制上与国际规则不接轨的劣势,中国在经济特区、开发区等局部地区率先实行与国际接轨的体制和优惠政策,这种局部突破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吸引外资与国际贸易的扩大。

上述开放战略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成本也相当高。例如,汽车、石化等“制高点”产业由于长期受到过度保护,其国际竞争力一直较低;出口导向部门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与国内经济联系少,对国内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国内市场的部门分割与地方保护现象普遍存在,大国经济的优势难以发挥;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在税收、市场准入、投融资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普遍的差别待遇,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等等。

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以往实行的“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并行的战略将有必要调整,逐步转向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谋求竞争优势的战略。竞争优势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人们通常强调的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裕、价格相对较低的优势,国家幅员辽阔,某些资源供给充足的优势等。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值得重视的优势。

一个优势是大国市场的规模经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且处在经济和居民收入快速增长阶段,人均收入正接近1000美元。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已经和正在进入对具有显著规模经济效应的家电、汽车、电子通信等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张期。这一市场条件有可能使某些相关产业形成世界上特有的规模经济效应,其中既包括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也包括由于产业聚集而形成的外部规模经济。由此而产生的低成本不仅会使国内消费者受惠,也有助于提高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另一个优势是具备了重点发展加工组装制造业的有利条件。一些年来,中国经历了以轻纺工业、重化工业为重心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在进入一个以加工组装制造业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可以提供加工组装制造业所需要的资本、劳动力(特别是技术人员和熟练劳动力),利用有较高水平且相对成熟的技术,生产出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逐步提升的产品。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势看,一批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加工组装产业也会向中国转移。近年来,颇具规模的计算机组装加工基地在中国的珠江三角州地区快速形成,已经显示了这一趋势。一般认为,汽车产业是中国加入WTO后受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但据我们的研究,在经过必要的调整后,在今后10年左右,中国极有可能成长起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如果上述比较优势能够成功地转化为竞争优势,在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中国完全有可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二)中国政府的职能转变:已经取得的进展

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为了避免国内经济体制与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的不一致,中国在经济特区等局部地区率先引入市场机制,实行符合国际惯例的经贸规则。特区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而且是市场化改革的实验田。中国政府将特区的成功经验向更大范围推广,形成了开放与改革良性互动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方向和界定依据逐步得到明确。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机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要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和维护平等竞争,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实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政府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段论述概括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政府经济职能上的认识进展,同时也指出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方向。按照这一基本方向,一些年来政府职能发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变化。

——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建立。计划、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基本形成了计划、金融、财政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调控机制。国家计划突出了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大幅度消减了指令性计划指标,强调计划指标要少而精,总体上是预测性和指导性的。财税体制正在由计划经济下的生产建设经营性财政向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转变,以分税制为核心的新财税体制初步形成。金融体制摆脱了计划经济时期“财政的出纳”的窠臼,正在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构建现代化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政府通过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政策、货币信贷政策等经济手段以及法律手段调节经济运行,有效地治理了先后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和一定程度上的通货紧缩趋势,逐步积累了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有益经验。

——培育、规范、监管市场体系取得一定进展。中国政府在不断发展商品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培育生产要素市场,努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2000年,在社会商品零售额中,按市场价销售的比重已高达95%,比1995年提高6个百分点。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超过1000家,股票总市值48000多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7%,成交金额60800亿元。外汇市场、劳动力市场和技术市场获得长足发展。9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实施了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司法、商业银行法和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对风险较大的期货市场和证券市场,通过健全上市规则、交易规则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了风险防范和监管机制。政府在规范、监管市场主体、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交易行为等方面,正在走向制度化轨道。

——政府以往直接管理国有企业的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政企分开迈出较大步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经商办企业的做法,已经改变。政府各部门解除了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不再直接管理企业。电信、电力、铁路、民航等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在加强所有者监督职能方面,政府采取了向重点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派驻监事会,以及向资产经营机构和大企业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等措施,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家提出“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正在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生了重要变化,国内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份额接近1/4。中国政府已经承诺,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不对国有企业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保证各类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

——在管理涉外经济方面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外贸、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通过降低关税、减少配额、取消出口补贴,及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等,初步形成了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外贸、外汇运行机制。引进外资的地域和行业限制逐步放松,各级政府在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外商投资、简化办事程序、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作出积极努力。

——政府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职能有所加强。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入口、资源、环境和社会保障对现代化建设的压力日益增大。适应这种形势,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并积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目前,中国人口出生率已经降到一个较低水平。政府实行了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政府加强了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将应用型科研机构推向市场。普及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和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取得明显进展。与新体制相适应的包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政府自身改革取得一定进展。首先,确立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基本方赂,提出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目标,并努力付诸实施。按照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政府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重视和加强了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监察工作,建立并逐步完善公务员制度和廉政建设制度。其次,政府机构改革逐步深入。1998年以来,从国务院到地方政府,相继开始了力度较大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这次改革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按照精简高效、权责一致的原则,较大幅度地调整和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重点加强综合经济部门和执法监管部门,精简撤并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管理部门。机构改革后,国务院组成部门从40个减少到29个,部门内设机构精简了1/4。移交给企业、社会中介机构和地方的职能200多项,人员编制减少一半。机关工作作风和效率有了一定改进。各级地方政府也进行了相应精简,职责权限进一步明确。再次,政治民主化向前推进。更多地听取专家、公众意见和接受媒体监督,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通过直接选举区、县人民代表和农村基层政权领导,以及推行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等,基层民主政治得到发展。公益组织和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的自主治理机制也逐渐发育,在争取公共利益、协调经济社会矛盾以及补充、替代和监督政府职能等方面,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三)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同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总体上看,政府自身改革仍然落后于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政府职能转变力度也小于机构改革的力度。政府职能转变和自身改革在有些情况下是主动推进的结果,在另一些情况下则是迫于形势压力,缺乏远见、深度和系统性,治标不治本。在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自主治理的关系上,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尚待解决。

——政府对微观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依然过多,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未形成。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经济转轨时期又有某种扩展的行政审批制依然广泛存在,特别是企业设立、领导人任免、投资、外贸等领域的行政审批亟待清理、削减。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某些政策的实施又产生了强化行政审批和个案处理的副作用。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股票发行以及兼并收购等资产重组活动中,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往往出于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甚至长官意志,对企业进行不适当的行政干预。例如,强行要求效益好的企业在投资、担保贷款、资产重组等方面照顾劣势企业,甚至向企业摊派政府的行政性支出。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战线过长的问题依然突出,对其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力度不够,进展迟缓。对非公有经济的限制依然过多,公乎竞争环境尚未形成。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混淆不清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如何构建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系,已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在投融资领域,存在着政府以直接干预微观投融资活动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倾向,其结果往往达不到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同时又加强了政府对投融资活动的不正常的干预。不少部门和地方政府仍然过多地承担着投融资主体的职能,花费大量精力争资金、争项目,投资决策依赖于行政机关的层层审批,不按科学严谨的、市场化的投资决策程序办事,缺乏严格的投资风险责任机制,屡屡造成重大的投资失误。

——规范、监管市场秩序的力度不够。一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例如反垄断法迟迟没有出台,难以运用法律手段打破行政性垄断;证券市场的退出机制至今没有最终建立,难以保证上市公司质量。二是执法不严,管理松懈,纪律松弛,甚至有法不依,违法不究,致使已有的法律、规章和制度形同虚设。三是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分割不断变换手法,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这些因素导致了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突出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偷税、逃税、骗税、骗汇和走私活动猖獗,社会信用关系紊乱,逃废债务现象相当普遍,建筑领域弄虚作假、工程质量低劣的问题严重,等等。

——一些政府部门出现利益集团化和非公共机构化倾向,公共服务职能弱化,乃至体制性腐败加剧。政府改革中专业经济部门陆续撤销以后,综合经济部门、执法监督部门和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需要加强。但是,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在制定规划、方案和法规时,或在处理部。门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时,往往受到本部门或所管辖的行业利益的局限,对国家利益、公众利益考虑不够,甚至作出违背这些利益和法定程序的行政决策。随着市场化改革向垄断性行业的逐步深入,相关领域的部门利益、行业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矛盾正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同一部门兼有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的状况,容易强化部门的既得利益,使某些行政主管部门比地方政府更加留恋行政审批权。由于对微观经济活动设置了过多的行政审批事项,使体制性腐败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愈演愈烈。

——中央和地方的责权利关系尚未理顺。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1)国家财权财力在中央和地方间的分配关系尚不合理。一方面,中央财政可支配的财力明显低于国外平均水平。不少地方挪用工资和养老金搞建设,把欠帐留给中央和省级政府,不利于中央政府实施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也不利于通过转移支付手段帮助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国家税收立法权过于集中于中央,税权划分缺乏稳定的法制基础,难免导致地方政府变通国家税法、越权减免税和滥用收费权。(2)在分权过程中,一些应当下放给企业的权力没有落实到企业。中央政府放给企业的一些自主权,往往被地方政府截留,不少地方政府迟迟不愿向企业放权,在政企分开方面落后于中央政府。(3)行政性集权一分权一收权的框框还没有根本突破,按市场经济规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职能、责任和权利的框架还不清晰。人们习惯于按计划经济下“先集权、再分权”的思路考虑问题,还没有确立市场经济下“分权优先、集权居后”的观念。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案以及国家制定的优惠政策,大多按行政层次、行政区划进行试点再逐步推广,或者限制在一定行政区划的范围内实施。这样往往增加行政层次,例如计划单列市的设置就使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更加复杂。中央政府对不同地区实行差别性优惠政策,不利于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适当的分权容易导致宏观经济失控、地区差距扩大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反过来又可能成为重新集权的诱因。

——依法行政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不高。首先是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与立法进程不协调,影响执法效果。目前中国在制定有关市场主体、市场行为和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是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执法效果往往不理想。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施经常遇到行政性垄断的阻碍。其次是执法落后于立法。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违法不究的行为缺乏有力的监督制约,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在许多地方时有发生,严重损害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再次是部门、地方政府的法规甚至内部文件与国家法律存在矛盾。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出现内部文件的权威大于部门法规,部门法规的权威大于国家法律的现象。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处理矛盾和问题时,往往先依据本地内部文件和法规,然后才考虑中央政府的法规、部门规章和国家法律。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不是以国家法律法规而是以内部文件甚或长官意志作为判决依据。此类问题较多地表现在企业改制和涉外经济纠纷等方面。

(四)加入WTO对中国政府提出的新挑战

应当说,在经济转轨的复杂环境中,中国政府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能够取得已有的进展是很不容易的。国际社会对此也作出了积极评价。改革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间内是难以避免的,只能通过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求得解决。中国加入WTO,对政府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战,甚至在某些方面规定了政府改革进展的时间表,这就大大增强了加快政府改革的紧迫性。

加入WTO是中国政府和人民自主的、主动的选择。之所以作出这种选择,是基于对国际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解,对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潜力的认识和信心。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WTO和经济全球化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一方面,加入WTO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例如,中国可以抓住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时机,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可以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国内经济势必面临国际市场的强大竞争压力。中国传统的优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会受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强的挑战。在吸引外资方面,我们面临周边国家强有力的竞争。中国在加入WTO谈判中承诺了开放市场的义务,“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将难以像过去那样继续实施。国际上有的研究报告指出,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的经济竞争力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加入WTO后能否有效提升自己的经济竞争力,将对中国构成严峻考验。加入WTO后,对中国现行经济体制将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为直接和突出的是各级政府面临的挑战。

——对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提出新要求。加入WTO,实质上是按照统一的市场经济规则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能否通过进一步开放市场和引人竞争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国内市场机制能否充分发挥作用。中国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框架,但国企改革、建立国内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等方面还相对滞后。如果这些领域的改革不能加快并取得显著成效,扩大开放市场就可能未得其利,先受其害。

——对合理把握市场开放进程,趋利避害,实现以开放促发展提出了较高要求。加入WTO后,中国政府要履行所承诺的开放市场时间表,所涉及的问题包括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放开贸易经营权、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这些变化大部分将在2005年以前实现,时间紧迫。市场开放将会引入竞争压力,有利于提高国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但开放过快,也可能使国内产业受到过大冲击,引发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对开放与改革进程产生不利影响。这就要求政府在扩大开放前加快国内改革,提高国内企业和市场对外部冲击的适应能力,同时合理把握市场开放进程,采用得力措施化解开放市场可能引起的矛盾,使负面效应尽可能降低。

——对政府在开放条件下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之中,一方面可以更多地分享全球分工之利,另一方面,也更容易受到来自国外的冲击。从理论上讲,一国政府难以同时兼顾独立的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政府只有具备较强的在开放条件下稳定本国宏观经济的能力,才可能为本国企业创造一个较平稳的市场环境。同时,面对种种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要求政府在危机治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上表现出更强的能力。

——对政府管理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加入WTO后,要求政府机构更加精简和人员更加精干,决策更加科学,政策更具透明度,廉洁程度提高,效率进一步改进。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竞争力的“软环境”,使中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居于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