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第三代全球化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第三代全球化

发布时间: 2023-06-12 04:31:07

1、当前国际形势变化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当前国际形势变化与发展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当前世界变革发展的速度很快,与之相应的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多个特点,这里列举几点简要说明。
一是当前的国际竞争是包括软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国际格局本身也是依据实力变化的,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掌握霸主地位一直不变。现在的竞争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硬实力,一个是软实力,过去强调硬实力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现在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软实力的竞争,包括文化的力量、制度的创新、国家的形象、国家的吸引力等都在软实力范围之内,是当今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范畴。
二是非国家行为体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重要角色。传统的国际关系主要是领导人之间的、官方之间的、政府之间的关系。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出现了一些非国家行为体,比如城市和城市之间可以建立友好城市关系;还有一些跨国家行为体,像一些国际组织,如欧洲联盟;还有一些非政府的国际组织,比如红十字会;最后还有一些个人。
三是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新的重要问题。过去我们谈安全一般是谈军事安全,而现在更多的是非传统安全,其中包括很多内容。比如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生物化学武器、温室效应,甚至包括淡水资源紧缺等。
四是国际政治出现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课题,公平和正义成为世界潮流,这成为值得期待的一个重要特点。
(2)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时代主题的认识不断深化,认为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火车头,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巨大,国际地位大幅提高。
简言之,国际形势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世界经济探底企稳,但复苏艰难
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新兴大国整体崛起
三、国际体系深刻调整,金融变革取得进展
四、大国调整对外政策,互动频繁
五、全球性问题突出,引发大国博弈
六、全球思想大反思,发展模式多样化
七、中国地位明显提升,中国因素广受关注

2、美国印通过钞票收割世界各国财富,那么,又如何实现控制本国内的通货膨胀呢?

作者:星话大白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48184222/answer/9603195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美元潮汐
在美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体系里,美元潮汐就是其中循环资金流。
美元流向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繁荣。
美元抽离哪里,哪里就会出现危机。

也就是说,美元在全球是呈现过一个周期的潮汐波动,而美国就是在这样的潮汐过程中,实现对世界各国的剪羊毛。

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
美联储的加息和降息,就是美国操控这场美元潮汐的指挥棒。
一旦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美联储开动了印钞机往全世界大放水,一时间汹涌的美元就会涌向了全世界。

而一旦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那么美联储之前放出去的水,就会汹涌的回流到美国。

这一出一进,就完成了一次大收割。

可能有些人还不怎么理解,这个美元流动,是怎么来完成收割的。

原因在于,美元流出去后,并不是躺在其他国家的银行里吃利息的,而是流出去做各种各样的投资。
美国在把美元放出去,对全世界各种买买买之后,世界经济自然而然的也进入一个繁荣周期。

这个时候,一股无形的力量,会推动全球资产价格集体往上涨,涨了好几年后,这些被美国放出去的美元,就收获了大量的增值回报。
而一旦美国加息开始收回美元,之前被放出去的这些美元,就会携带者数倍的增值回报,回流到美国。

我们可以再举个形象的例子。
美联储降息的时候,就好比赶着一群羊出去外面吃草。
等这些羊在外面把草吃光了,一个个养得肥肥的。

这个时候美联储就会通过加息,把这些羊儿赶回来家里宰了吃。
这使得美国这个牧羊人过上富得流油的生活。

这样一出一进,让美国从中可以收获到巨额的利润回报,实际上就把全世界的财富做了一次洗劫。

这是这样定期十几年对全世界财富做一次洗劫,美国才能维持长达半世纪的高消费模式。
实际上就是美国人尽情消费,全世界人民买单。
(2)航母
实际上,单单只靠这样一个美元潮汐,还不足以完成这样的大收割。
首先,美国这个牧羊人在把羊群放出去吃草的时候,得安排一些牧羊犬来保护羊群,不然鲜美的羊群如果孤伶伶在外面,说不定就被外面的豺狼虎豹吃掉了。
所以,牧羊人自己手里也要有枪,来保护这些羊群。

而美国作为世界上军力最强大的国家,用充足的武力来保护自己放出去的这些羊群。

否则,美国放出去的羊群,把别人家的草地都吃光了,早就被人宰了。
正因为美国拥有最庞大的航母战斗群,这才得以让美国能够屡屡对全世界完成收割,而其他人还都敢怒而不敢言。

看到这,想必大家就明白为什么美国要每年耗费上万亿美元的军费,去维持这么庞大的航母战斗群体系。

因为这些航母,才是美国能够完成这样的收割模式的重中之重。
而想必大家也就明白,为什么我国要这样不遗余力的去发展航母。

因为如果人民币想要国际化,中国的航母要走出去,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但只有美元、航母,还不足以完成这样一个对全世界打收割的模式。

美国人的收割模式,还有第三个最重要的武器。

那就是全球化产业链体系。
(3)全球化产业链
为什么说全球化产业链是美国人收割全世界的第三个最重要武器。
因为全球化产业链,就好比是一个利润收割机。

用来帮助放出去的美元,能够最大程度收获到利润。

还是用那个羊群的例子举例。
美国人降息,把羊群放出去后,一方面需要有牧羊犬来保护羊群,另外一方面还需要有一个收割机来帮助羊群更有效率的吃草。
为什么需要更有效率的吃草呢?

因为美国人的这个美元潮汐的周期性是很快的,通常降息周期也就是7年左右。
所以在这7年里,放出去的羊儿能吃到多少草,就会影响到美国人这一个美元潮汐周期能收割到多少利润。
如果只是让羊儿自己吃草,那么效率太慢。
甚至碰到有些草比较坚韧的,说不定一些羊儿牙口不好还咬不动。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名为“全球化产业链”的收割机,被牧羊人拿在手里,直接帮助羊群收割肥草。
这样羊儿可以最有效率的吃草,尽可能将一轮美元潮汐的收割效果最大化。
那么这个名为“全球化产业链”的收割机,是如何帮助美国人割草呢?
我们先需要理解一下,美国主导下的全球产业链的三元体系。
现代全球化产业链体系,基本是美国主导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别:资源国、生产国、消费国。

消费国:比如美国就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国。

生产国:比如中国、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
资源国:比如俄罗斯、中东石油国家、拉美国家。

在这个三元体系里,消费国的地位最高,正所谓有钱就是大爷。

而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国,同时也是主导这个产业链体系的国家,位于这个产业链分工体系的最顶层,拥有设计这个产业链的霸权。

这使得美国赚走了这个全球产业链最大的一部分利润,随后剩点剩肉分给生产国去分,而资源国则只能喝点剩汤。
这一点可以从苹果产业链的利润分配情况看出来。

每部iPhone手机,苹果公司占据其58.5%的利润,韩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公司占据了约10%的利润,中国企业所得的利润占比仅有2%。
而苹果产业链里,除了苹果之外赚最多的三星,外资控股比例高达56%。这实际上是一家韩国人控制,但赚的钱超过一半都流向华尔街的国际企业。

而苹果公司本身的股权结构,同样也是由华尔街把持的。
最终的一个结果就是,苹果公司作为世界上最赚钱的企业之一,实际上赚到的钱,大部分都流向了华尔街。
这实际上是过去几十年的全球产业链利润分配的一个缩影。

美国人赚大头,其他生产国赚小头,资源国喝剩汤。
所以在这个三元体系里,消费国地位最高、生产国其次,资源国最弱。

从1974年至今,生产国经历过3代更替。

第一代生产国为德国和日本,所以70~80年代这是德国和日本经济最繁荣的时期。
但随着广场协议和卢浮宫协议,日本和德国都被美国宰了一波,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经济低迷时期。
紧随其后的是以亚洲四小龙为首的东南亚各国,实际上就是第二代生产国。

但随着97年亚洲金融危机,第二代生产国仍然惨遭美国收割。

而在这之后,第三代生产国,正是中国。

生产国说白了,就是干苦力活。
但苦力活不管怎么说,也是劳动创造价值,虽然这个价值大都被华尔街的资本家给剥削了,但至少干干苦力活还是能够存下不少钱。

第一代生产国:德国日本。

第二代生产国:亚洲四小龙为首的东南亚国家。
第三代生产国:中国。
都曾经因为给美国干这个苦力活,经济出现腾飞过。
只不过前两代生产国,都在几次经济危机中,被蓝方收割,并且收割之后还因为劳动价值已经被榨干,而惨遭摒弃。
目前只有第三代生产国,也就是中国还在独自撑起了全世界制造重任。

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始,中国就飞快成为了世界工厂这么一个角色。

特别是2008年次代危机爆发后,欧美国家都进入到了量化宽松,举债刺激经济的泡沫模式。
但是在狂发货币刺激经济后,人们发现通货膨胀率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

一些现代货币理论(MMT)的簇拥者,高呼这种举债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可持续性的。
但实际上,过去十年,世界之所以没有发生恶性通胀,是因为有中国承担了世界工厂这个苦力活角色,在通过自己低廉的劳动价值,为世界输出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
正因为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存在,才让世界得以在疯狂印钞的过程中,却没引发恶性通胀。
不过,没有人天生就只适合干苦力活。

正如德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这两代生产国干了一段时间苦力活,也上岸了享受生活去了。
中国也不甘于只做苦力活的角色,从2015年开始准备经济转型。

但这个时候美国人就不同意了。

因为跟德国、日本、亚洲四小龙不同的是,中国的体量太大了。
前两代生产国,因为自身体量不够大,所以即使不干苦力活,上岸了。也不足以对美国的这个全球化产业链体系构成威胁,只能在美国的安排下,做一些更轻松的活而已。

但中国则不同,中国的体量太大了,并且中国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也是当前世界唯一有可能全方位跟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一旦让中国完成经济转型,美国所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将分崩离析。由中国所主导的新的全球产业链,将由此诞生。
这是为什么红方制造2025,会被美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也是当前那个不可说内容的重中之重。
因为,红方制造2025,实际上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一旦完成,红方就会完成经济转型,从低端制造业往高端制造业发展。

这意味着,红方将取代蓝方成为全球产业链的主导者,并享受全球产业链最丰厚的利润。
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红蓝之争,这样说,大家应该就能清晰不少了。

3、经济全球化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造成财富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知识差距。由于我国现在自主创新不够,拥有的知识产权还较少,技术对外依存度达50%。知识包括专利和专有技术,也包括标准、品牌等,这些东西的价值是实物所难以比拟的。例如说标准,谁拥有了标准,谁就可以说是占领了技术的制高点。我国的手机,包括第一代的模拟式手机,第二代的GSM手机,2.5代的CDMA手机都是采用国外的标准,这就意味着我国花在买标准上的钱很多。现在第三代移动通讯(3G)时代即将来临,我们要争取有自己的标准,这就是TD-SCDMA。现在它正在和WCDMA和CDMA2000竞争。品牌对于产品的附加价值影响很大。世界的领带之都是浙江嵊州。嵊州生产的领带在国内外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其中贴国产品牌的领带高级产品售价是288~588元,而贴国外一般品牌的每条就要售588~888元,贴顶级名牌品牌的,每条要卖到888~1288元。这样巨大的价格差距,是长期形成的品牌商誉造成的。

所以,我国的企业在21世纪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创新,特别要注意掌握标准、品牌和技术,没有这些,就不可能取得竞争优势。弗里德曼书中讲到,美国把很多工作外包给印度,包括接客户服务电话等低端的职位,在印度也是很抢手的。我认为世界上有两类国家,一类是头脑国家,一类是躯干国家。头脑国家生产知识,输出知识;躯干国家是接受知识,应用知识。这个例子就非常形象地说明,美国将“回答客户问题的内容”这一知识输出到了印度。

由此我们就能够理解中央提出的要自主创新,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没有自主创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不可能的。

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为先导

经济全球化在21世纪将以信息技术为先导。

信息技术使世界缩小了,弗里德曼说1.0的时候世界缩小了一点,2.0的时候又缩小了一点,3.0的时候还缩小了一点,实际上就是信息技术的??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很多事情能够远距离运作。《世界是平的》书中描述了美国麦当劳快餐店的快速服务:客人开车到第一个窗口,不用离开座椅,在电脑设备上自助下定单、付款,并接受照相;之后开到另外一个窗口接受相片核实后就可以取走食品。这些数据处理的操作是在远离当地的数据处理中心进行的,不依靠信息技术是难以做到的。当然,麦当劳还要保证及时删除取走食品后的顾客的照片,否则就会侵犯个人隐私。

书中还有一个例子,在印度兴起了一个私人助理的行业。什么是私人助理呢?就是帮你整理资料,制作演示文件。例如:一位美国经理第二天要进行演讲,他就会在当天下班前将有关资料用电子邮件发给在印度的助理,让他制作演示文件,而这个助理在印度白天工作的时间是美国的夜晚。这样美国经理在第二天一早就能拿到演示文件,既可以争取到时间,运用时间差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可以节约高得多的美国劳动力成本。

4、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全球化

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全球化”

中国总理朱镕基在谈到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关系时明确指出:中国将“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和经营,增进与各国人民的经贸往来。”
这是中国第三代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主动出击,将改革开放全面推向深入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国即将加入WTO,这是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决定性步骤。它意味着,中国的企业,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不管有利还是不利,都将很快加入“全球化”的时代进程。
抓住“全球化”机遇,迎接“全球化”挑战,将成为中国企业在新的世纪求得生存发展的主旋律。那么,我们应如何奏响这个主旋律呢?
首先,中国的企业家们应该及时、清醒地认识到,“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遏止、无法逃避的世界潮流。恰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全球化的综和逻辑是不可动摇的,其势头是无法抗拒的。”“全球化”不是渺茫飘忽的一片云,不是偶而刮过的一阵风,不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它已是雷声大作,暴雨倾盆,冲刷激荡着世界每一个角落;它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纽约华尔街的银行老板到北京胡同里的普通百姓,没有一个人能躲得过去。我们都是“全球化”惊涛骇浪中的船。因此,只有面对现实,认识到时间和形势的紧迫性,再一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投入,敢于拼搏,才能争取主动,成为“全球化”浪潮中的赢家。在有关企业如何面对全球化和新经济的讨论中,李嘉诚先生的见解特别富于启发意义。他认为:“对于新经济对传统企业的冲击,企业必须有创造力。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全球化不是一蹴可就,新经济不会只是短暂的现象,而是一个持久的方向。全球化是国与国的资金、科技及资讯互相结合,会与当地文化、地域、传统与民生产生拉力。全球化要面对的是在不同层次的全球化竞争。例如,面对开发中国家,必须与其低廉的劳工竞争;对已开发国家,又必须与其教育水平、贸易、税制与市场竞争。在急速变化的年代中,更要有效率地与时间竞争,不会容许有太多反复的尝试。”
在这方面,已被著名的瑞士国际管理学院列入教案的“海尔经验”格外值得注意。张瑞敏先生在谈到“海尔经验”时披露说: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海尔集团已经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在全球主要经济区搭建了有竞争力的贸易网络、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
第二,中国的企业家们应尽快认清“全球化”的经济态势,深入把握“全球化”的经济规律,在“全球化”的大视野中,从企业概念、企业结构、企业关系到企业运做都自觉主动地重新定位。这样,才能把握“全球化”提供的机遇,规避“全球化”带来的的风险,收获“全球化”的丰硕果实。马来西亚副总理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说得好:“公司要在新世纪兴旺发展,必须抛弃工业时代久经考验的理念,建立一套全新的指导原则。”有关这个问题,美国《商业周刊》上一篇文章的论点特别发人深省:“不久以前,领导们还认为长期积累资产能保证竞争优势。在这个新世纪,成功的将是那些以合伙方式创造新未来的公司,而不是把大量的资产注入资产负载表的公司。领导人曾认为在竞争者中激烈争夺能激励他们的员工,保证成功。但是在今后的日子里,公司最激烈的竞争者可能也是他最重要的合作者。从开始出现贸易以来,每一位企业领导人都希望建立永恒的企业。然而,在新世纪,人们会有意让公司朝生暮死,成立是为了创造新技术或产品,一旦使命完成,就会被赞助的公司所吸收。”
第三,中国的企业家们应充分地认识到,“全球化”意味着从上海到悉尼,从巴黎到墨西哥城的整个世界都必须遵循同一种新的商业规则,都必须掌握同一种新的市场运做,都必须适应同一种新的时空观念,而这种新的商业规则、运做方式和时空观念,都是由高科技的最新发展、最普遍的形式、最有效率的工具--因特网的特点所决定的。可以说:互联网是“全球化”的科技支柱。它对经济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生活的革命性影响,丝毫也不亚于、甚至要超过蒸汽机或者装配线带来的工业革命。对因特网造成的革命性变革,我们才刚刚有所感觉。如《商业周刊》所指出的那样:“因特网使组织中的每一个人,从底层的职员到董事长,能从任何地方即可得到大量信息。思想点子能在瞬间传遍全球,而不是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慢慢渗透下去。这意味着21世纪的公司必须适应通过网络管理的方式。它必须以持续的变化而不是以稳定为基础,围绕网络而不是森严的等级组织,在不断变化的合作和联盟关系的基础上发展,利用技术优势。”
因此,能否从观念到举措都尽快地发动、完成中国企业的网络革命,将是中国企业能否成功融入“全球化”的决定性因素。
面临“全球化”考验的中国企业家们,读一读全球化理论的创立者、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教授的论述,一定会大有益处:“当今的全球化有着它自身的特点。也就是说,它比以往更远、更快、更深、更便宜。更远是指世界上各个洲、各个国家、各个地方都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更快不仅是在技术方面,而且它还改变了许多类似股票市场这样的机构的运做。现在若把全球股票市场看成一个整体,它是24小时开放的;更深是指在技术上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使人们能更多地参与到市场中来;更便宜是指由于Internet通讯费用的降低,任何一个小的组织甚至个人,只要拥有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就能轻易地把信息传递到世界各地,而它的费用也许仅仅是几美分。”
如何能更快、更远、更深、更便宜,是每一个面临全球化的中国企业都必须解决的生死攸关的课题。
下面随手得来的资料是触目惊心的:
在美国,买一台电脑需要一个月的收入,在孟加拉国,则要花掉八年的收入。
十多家大公司不久将控制全球整个食品行业。
世界最富有的三个家族的财富总和比最不发达国家6亿人口的年收入还要多。
面对“全球化”的世界潮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肯定不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就国际正义来说,发达国家有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各种形式的优惠,但这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而非法律上的义务。也就是说,发达国家愿意不愿意在“全球化”潮流中提携发展中国家,增强其竞争实力,全凭发达国家的良心。而良心在经济利益面前往往是靠不住的。发展中国家自己要争气,应勇敢地改革自己的不适应“全球化”潮流的种种制度性的弊端,跟上时代步伐。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已经使中国的企业在面临“全球化”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基础。只要中国的企业家们能够坚定信心,不失时机,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就一定能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凯歌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