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信息系统与全球化关系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信息系统与全球化关系

发布时间: 2023-06-07 15:31:19

1、全球信息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冲击?

信息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个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探讨的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美国斯坦福大学理论社会学家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指出,所谓全球化,就是"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以此种关系将远隔地区相互连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的过程(1)。这一定义描述了全球化的运行状态,揭示了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结果。

事实上,无论人们如何界定并评价这一概念,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早已开始,它的内在动因是具有无限扩张力的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
自从哥伦布开辟了大西洋的航线之后,西方殖民者就不断突破地域界限,为其产品寻找市场。凡海水所及,几乎无处没有他们的足迹,无处不成为他们投资牟利的乐园。资本主义商品交换这一纽带,把中世纪以来彼此隔绝、互不往来的世界几大部分沟通、联系了起来,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2)

信息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与全球化的进程相伴而生并随着传播手段(主要是大众传播手段)的成熟不断发展的。探寻早期西方殖民者的足迹,就不难看出这一点。早期的殖民者在进行海上贸易时,除了携带各色货品外,还常常附携一样东西――报纸。这些报纸从欧洲大陆"出发",穿越大西洋、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再经马六甲海峡抵达菲律宾、中国和日本;这些报纸也可能由欧洲大陆传到英伦三岛,再由英伦三岛传到南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等国家。西方殖民者不但携报纸漂洋过海,还在他们所到之处创办具有宗主国色彩的报刊。发展中国家报纸出现较早的,如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非洲的埃及、几内亚等,其首份报纸都是由西方殖民者创办的。尽管当时传播技术的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上,国家、地区间的信息往来主要依靠远洋航运系统,传播速度亦为今人所不屑(一条消息或一份报纸由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传到中国的澳门需要5-7个月时间),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一个以欧洲为起点,将欧、亚、非、拉丁美洲联结起来的信息传播网络已初步形成,由此奏响了信息全球化的序曲。

1838年莫尔斯的电报装置试验成功后,欧美各国纷纷建立了国内电报通讯系统,此后又开通了连结全球的电报通讯网络。19世纪中期新闻通讯社出现,它凭借电报和无线电通信手段传递信息,在时效性方面表现出报纸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之后便是现代化的电子传播媒体的诞生、数字化浪潮的出现和国际互联网的兴起。

互联网既是全球化或信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又是将这一过程不断推向前进的强大动因。它以地空合一的信息高速通道作为传输渠道,以渐趋普及的多媒体电脑作为收发工具,是一种高效率、大容量、极具开放性的传播媒体。新闻信息一旦进入网络,就将无视国界的存在,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收看或调阅,行政控制或干预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据悉,目前全球互联网的用户已达7000万以上,并且正在以高达160%以上的年增长率递增,平均每分钟就有2-3部电脑进入互联网络。(3)

今天,信息全球化已不再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名词或概念,它已经全面进入我们的生活,在各方面产生着影响,并成为一个显而易见的发展趋势。

纵观全球化的历史演进过程可知,信息全球化是以下列因素为依托的:

1、 传播屏障的消除,信息的自由流动;

2、 传播媒体的跨地区、跨国界经营;

3、 传播手段的高度现代化;

4、 各国政府对信息控制的减少。

这些因素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开放性、多元性必将取代封闭性;同时由于传播资源占有量的不均,也暗含着弱肉强食的不平等竞争的意味在里面。这并不奇怪。因为全球化原本就来自资本主义利益的驱动,它无论是作为一个概念的提出,还是作为一个过程的推进,都是以西方的存在为前提并折射出西方国家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它就像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斩除封建藩篱,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全方位的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同时也衍生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支配倾向,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及信息安全造成威胁。但无论如何,全球化(包括信息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善亦进化,恶亦进化,乐亦进化,苦亦进化,双方并进,如影随形,如罔两之逐影,非有它也"(章太炎语)。

2、信息系统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考试的题目,求解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是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它是从经济角度反映当今世界相互联系依赖加强的趋势。 世界多极化是相对两极格局和单极世界而言的,世界在形成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计算机与全球化的关系论文?

浅析计算机的信息化与全球化
自有最基本的传播手段以来,人类不同文化之问的交流与沟通就从未停止过。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极大促进了跨文化传通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都无法回避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浪潮。在这一历史趋势中,本土传统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宗教信仰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全球文化传通的结果是带来世界性的文化整合,还是导致文化霸权?我们又该怎样预测今后在以互联网为主导媒介的传播条件下的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走向?本文拟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4、信息系统是怎样改变企业的,它和全球化有什么关系

建立企业信息系统严格来说是:信息管理体系的建设。一旦信息管理体系建成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采集、传递的速度和信息量,可以减少信息的失真和不透明、不对称。使企业不仅知道自己长处和短处,也了解(国内、国外)竞争对手的长处和短处,扬长补短,在全球化竞争中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5、经济全球化总结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不仅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当务之急是如何既能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又能克服经济全球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只有全面、清醒地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广泛的、深刻的影响,我们才可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经济全球化,找出对策,扬长避短,快速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6、什么是信息化,全球化?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1)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2)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3)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4)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作过较长时向的研讨。如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如此等等。
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实现信息化就要构筑和完善6个要素(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个具有煽动性的词。拥护者憧憬它会给整个世界带来空前的进步和繁荣;批评者断言它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贫困、战争甚至文化灭绝。什么是全球化?我们真的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以往的全球化给我们带来过什么?

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

科技进步是一切社会变迁的原动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是全球化的依托。交通的进步促进人员和物质产品的全球化,通讯的进步促进精神产品的全球化。当然,两类技术的作用经常分不开。互联网能调动资本,轮船也能传播精神。

抛开技术进步因素,全球化是资本的全球化,亦是关于资本之“主义”的全球化,即利润至上观的全球化——马克思在150年前就讨论了全球化的这个本质。除了战争时期,资本在全球范围里疯狂地追逐利润,每天24小时,从不疲倦。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全球化体现为市场经济体系在全世界的扩张。其他一切方面的全球化,包括国际化的共产主义运动,都从资本全球化衍生而来。若世界市场的扩张是必然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既然全球化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人们当然希望拥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全球化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时间里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四类变量无限多。既然人们无法预知所有的变量,只好依赖意识形态决定自己的立场。

对众多的支持者而言,全球化是一种基于世界大同理想的意识形态。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市场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对众多的反对者而言,反全球化是一种基于平等世界理想的意识形态。反全球化就是反对扩大贫富差距,反对霸权。意识形态倾向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然而,笔者在这里不想谈论意识形态,只想就事论事。

我们正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全球化比美利坚时代逊色吗?如果麦当劳、肯德基能体现全球化,中餐馆可是在上上个世纪就在世界各地登陆了,如今其普及程度远非美国快餐能比。我怀疑,今天的全球化被迅速膨胀的“新闻界”给夸张了。

眼下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引起的,交通技术并没有飞跃的进步。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以轮船、铁路、汽车和飞机为代表的交通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人员和物资的国际交流呈几何级数增长。那个时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并不严格,护照也可有可无。美洲就是在那个时代开始住满移民,中国人就是从那时开始改穿西式服装,改用西式笔墨,扛洋枪、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钉,以及下南洋、闯西洋、赴东洋。

即便是资本流动,旧时代恐怕也未必差得远。100年前就有很多中国人在外国人开办的银行里存钱、取钱、借钱。那时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资本输出被列宁看成传统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据说,今天的全球化体现为惊人规模的“金融资本”流动。每天全世界有1万多亿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进行赌博投机,每年全球“热钱”高达400万亿美元。可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当今的国际贸易量才8万亿美元。国际金融赌博能影响地球每个角落的生活?资本是经济的三要素之一,其根本意义在于促进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效率。可是,用于国际赌博的“资本”促进多少效率呢?全球化的脊梁是工业和商业资本,不是“赌博资本”。

电力的使用,广播的兴起,电话的出现,新闻出版的普及,乃至后来的电视时代,上述任何一种通讯技术的进步,其意义未必低于互联网。因此,过去精神产品的全球化程度不亚于今天,精神产品的多元化也不亚于今天。否则,民主思想、共产党人的思想乃至形形色色的其他意识形态怎样传遍19和20世纪的世界?除了巨额的“金融资本”,据说今天的全球化还体现为互联网的兴旺普及。互联网使得信息传输变得快捷和方便。但拥有信息与拥有知识显然不是一回事,信息量的增大未必增加观念的多元化。今日美国人的观念并不比越战时更多元,也不比印度更多元。中国知识界今日的观念甚至不一定比2300年前的战国时代多元。比起今天的大学,上个世纪20年代的北大在思想上难道不是多元化得多?中国人现在的观念当然比20年前多元化了,但那并不是互联网的结果。

两次世界大战加上冷战,绵延80年,切断了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使冷战后开始恢复的国际交流显得突然和新颖。笔者不是历史学家,但倘若某个历史学家告诉我,在上上个世纪和上个世纪早年,人员、物资、资本和精神的国际交流程度高于今天,我不会感到惊奇。

当然,我并没有说未来的全球化不会超过以往的全球化。

全球化带来什么?

无论我们是否处在一个空前的全球化过程里,以往的经验都具有启发性。全球化的历史经验可以分成四大类:道义问题;收益问题;趋同与逐异问题;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问题。而以下四个全球化特征正对应着这四个问题。

1.缺少法治道义的全球化。任何国家内部的市场化都是随着法治环境的逐渐成熟而成熟的。国际的市场化却不是在法治环境下进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只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谓国际市场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立法、司法和执法都归于一家,只有理想主义者才去奢望公平,也只有那些最有能力从不公平中获利的国家才去奢谈国际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没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谓“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体现国际公义的治理。

2.无法预知国家损益的全球化。抽象谈论在全球化中获益或受损的条件非常困难。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可能获益,也都可能吃亏。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

3.刺激追求差异的全球化。全球化导致的“趋同”是浅薄的,全球化导致的“逐异”却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时代最深刻的特征。全球化的资本毫无人性可言,它带来激烈的社会变迁,刺激形形色色意识形态的兴起,也必然伴随激烈的社会集团、意识形态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以往的全球化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也带来了大革命,带来了国内战争,带来了“世界大战”。

4.促进民族主义和国家疆界的全球化。毫无疑问,近代以来形形色色的国际主义都产生于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带来了更强大的民族主义,带来了护照和海关,带来了人员交往的阻隔,带来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疆界,带来了更先进的武器和更强大的国防。在以往的全球化里,获胜的不是国际主义,而是国家主义,特别是民族主义。在今天,我们看到了“欧洲合众国”主义的兴起,欧洲货币的使用,欧洲边界的巩固,欧洲海关的确立,欧洲防卫的统一。是什么刺激出这种新“西欧民族主义”?美国、日本、西欧……哪一个还在谈论国际主义?当人们已经把保卫疆界安全的战场延伸到外太空,谁还能说全球化消灭国家疆界呢?曾几何时,为普世欢乐而设立的奥林匹克和世界杯居然成了民族的角斗场,国家之间的竞争,甚至成了在民族国家内部进行竞争的资本。

结 语

为了“经济效益”,人们从辽阔分散、自给自足的乡村走入了城市。他们密密麻麻地住在一起,近在咫尺,相互依赖,但只有依靠斤斤计较、彼此竞争、相互倾轧才能生存。城里的人们看上去没什么不一样,可每个人都从骨子里在追求与众不同。惟有不同才能在生存竞争里脱颖而出。残酷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渐变成缺少道德感、失去了正义观的人,他们崇拜资本所带来的一切“文明”,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资本本身。人们很自然便忘记阿富汗贫民的生命与世贸大厦里的生命是平等的。他们会为纽约2000多条“文明的”生命燃起祭奠的蜡烛,但绝想不到为阿富汗那4000多个“野蛮的”殉葬者焚一炷香。人类可以公然声称自私自利和弱肉强食是其本性,并能导致“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如此的人类,只好用钢铁制造的防盗门来取代分隔家庭的篱笆,用武装到牙齿的警察来取代调解邻里纠纷的长老。当贫穷辽阔的地球村变成了繁荣细小的地球城,各自的“国家利益”理所当然地成为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武力也自然成为安全和秩序的前提

当国际化开始倾向于代指这样一个过程时???,今天的全球化用来区别一系列的趋势,很多是在二战后变得尤为突出。它们包括:

全球范围内的通用标准的数目的增长,例如:版权法

国际贸易以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长

由跨国公司控制的世界经济的股份的增长

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

更多的国际间的文化影响,例如通过好莱坞电影的出口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诸如互联网和电话等的技术使得共享的信息资源不断增长

移民的增长,包括非法移民

很多的趋势被各种各样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组织看作是积极的,在很多情况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积极地推动。例如,有这个样一种经济理论:相对优势使得自由贸易可以使得资源分配变得更加有效,并且对参与贸易的双方都有利。

二战后通过很多诸如关贸总协定等的国际组织已经使得国际贸易间的障碍得到相当大的降低。特别是从关贸总协定演化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

提升自由贸易

商品:较少或消除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来降低关税

资金:减少或消除资金控制(资金控制会影响贸易发展)

减少、消除对当地产业的津贴补助金(达到公平贸易)

知识产权保护

在国家间对知识产权法律进行协调(通常来说,是添加更多限制)

跨国界承认知识产权限制(例如,在中国获得的专利权可以在美国获得承认)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运动认识认为这些是有害的。

质疑中的全球化

对关于全球化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现象还是只是一个说法还存在学术上的讨论。虽然这个词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一些学者争论到这个现象在其它的历史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们是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现象,例如国际贸易的增长和跨国公司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它们开始被建立的时候并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学者更喜欢使用“国际化”而不是“全球化”。简单的说,它们两者的区别在于国家的角色在国际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说,全球化程度比国际化要深。所以,这些学者认为国家的边界还远没有达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还没有开始,也可能不会开始——从历史上考虑,国际化从来没有变成全球。

7、技术变革是如何影响市场和生产全球化的?

历次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演进,是若干新技术群落(或族群)更替迭代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引发技术范式和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往往是极少数居于主导地位的技术群落。

在第一次技术革命中,形成了蒸汽动力技术及相关机械制造技术主导的技术群落,第二次技术革命以电力技术、内燃机技术及电磁通讯技术为主导,第三次技术革命以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为主导。

本次技术革命的主导技术群落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

主导技术群落的更替迭代引发了若干“关键生产要素”的变迁。关键生产要素是指社会生产中的一个特定投入或一组投入,它可能表现为某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或工业制成品,同时具备生产成本持续下降、供给能力无限和应用前景广泛三方面特征。

历次技术革命中,棉花、生铁、煤炭,钢铁、电力,以及石油、芯片等关键生产要素先后形成和更替。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催生了海量数据资源,与新材料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等技术融合应用,从而使数据资源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

新的关键要素及其新的组合应用引发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化。研发、制造、投资、贸易,以及产业分工和产业组织形态等围绕新的技术体系和生产要素进行重构。

在新的技术体系和生产方式变革过程中,各国家和地区竞争优势随之改变,新的全球创新、生产、投资、贸易和竞争格局逐步形成。

简而言之,新技术革命对生产方式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大致循着“主导技术群落更替——新关键生产要素形成——生产方式变革——新国际经济格局形成”这一过程而渐次展开。

(7)信息系统与全球化关系扩展资料

技术变革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

通常认为,科学革命是人类认知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类实践手段或方式的飞跃,产业革命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及经济结构的飞跃。人类认知的飞跃为技术革命提供了指导, 当技术革命成果在生产中大规模应用和推广时,便转化为产业革命。

根据主流研究结论,近代以来全球一共经历了3次科学革命、4次技术革命、3次产业革命。

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6世纪至17 世纪后半叶,始于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到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主导学科是力学。

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末至19 世纪末,以化学原子论、生物进化论和电磁理论为主要内容,带头学科为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一组学科。

第三次科学革命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发生,以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出现为标志。

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动力技术为标志,并引发了第一次产业革命,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

第二次技术革命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以电力技术为标志, 引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实现了电气化。

第三次技术革命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以电子计算技术、空间通讯技术、核技术为标志。

第四次技术革命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微型计算机、互联网出现为标志,包括高温超导材料、基因技术、纳米技术、受控核聚变实验等高新技术的进步(也有研究认为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第二阶段)。

第三次和第四次技术革命共同引发了第三次产业革命,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

在历次科技、产业革命中,科技、产业革命主导国的科技经济实力会迅速崛起,进而引发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其他抓住机遇的国家的实力也大幅提升。

第一次产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促进了纺织、煤炭、冶金等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英国由于引领了这次工业革命,快速地将其他国家抛到后面,高峰时期,金属制品、棉织品、铁产量、煤等工业产品约占世界一半,造船业、铁路修筑等居世界首位,对外贸易占全球40%。

第一产业革命从英国发生后逐渐扩散到美国、欧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到1870年,英国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产量的比重为31.8%,美国为23.3%,德国为13.2%,法国为10%。

以电力、铁路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中,德、美取代英、法成为新的世界强国,日本抓住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

20世纪初,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钢铁产量、煤产量、铁路里程等都超过了英国,酸、碱等基本化学品产量居世界第一,燃料产量占世界4/5。

1913年,德国的电气产品占世界的34%,超过头号工业强国美国5个百分点。1870年至1913年,英国贸易额只增长了89%,而同期德国增加了1.8倍,美国增加了1.6倍,英国的贸易霸主地位逐步动摇。

在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网络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中,美国成长为超级大国,日本、苏联等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1948年,美国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出口贸易占全球份额近1/4,黄金储备占全球份额2/3强。美国在战后的20年时间里,维持着以其为中心的新的单极国际贸易格局。

1970年以后则呈现出一强多极的贸易格局,美国进出口贸易增速放缓,德国、日本贸易份额迅速增长,以亚洲四小龙为标志的亚洲贸易份额迅速上升,欧盟推动形成了欧洲区域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