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经营和全球化竞争的四种基本战略选择并对每种战略做出?
减速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经营和全球化竞争的四种基本战略选择,并跨国公司竞争应该有很好的策略,很好的规定,很好的政策。
2、举出一个例子说明跨国公司的特征以及如何实现它的全球化战略
例如,美国杜邦公司和联合化学公司,联邦德国巴登笨胺苏打公司和赫希斯染料公司,英国柯尔兹化学公司,日本朝日化学公司和住友化学公司等化学工业公司。除了经营化学工业产品以外,还兼营制药、食品、化妆品、首饰工艺品、纺织、冶金、电子、化肥、农药、运输和旅馆业等各种行业。 实现全球化战略:
(1)增强垄断企业总的经济潜力,防止“过剩”资本形式,确保跨国公司安全发展,有利于全球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的经营目的在于获取利润,而利润率的高低多寡取决于企业如何筹划和组织生产、销售与分配这三道前后相衍的运动环节,多种经营可以使跨国公司加强生产环节,进行低价值的投入,高价值的产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利润最大化。
(2)资金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各种生产要素和副产品的利润率。
资金的投入必须带来良好的投资效益,这是投资的必然性选择,生产要素组合的合理、经济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成本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国际间的生产要素组合也要优于一国自身。跨国公司就是国际性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一种灵活而又高效的载体。
(3)分散风险,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
世界经济发展迅速,行业、种类日趋繁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各行业在年度之间状况波动很大,占据多个行业的跨国公司的经营,就不会因一项经营的波动而影响整个公司的收益。
(4)可以充分利用生产余力,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增加利润。
(2)美国it企业全球化经营战略研究扩展资料
跨国公司的作用:
1、跨国界的投资导致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使世界生产在最合理的区位布局下进行。资本的流动引导了技术的流动、管理的流动和市场的重新划分。
2、跨国投资导致了市场经营方式的全球化,使投资流入国采用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
3、跨国投资的强大经济效益加速了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开放,以巨大的吸引力推动了这些国家的对外开放,进入世界经济体系中。
4、跨国公司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并要求贸易以更为自由的方式进行。
5、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中的微观主体。
6、跨国公司集中反映了全球化经济中的新的矛盾。
3、戴尔 全球化战略
戴尔计算机公司于1984年由企业家迈克尔·戴尔创立,他是目前计算机业内任期最长的首席执行官。他的理念非常简单:按照客户要求制造计算机,并向客户直接发货,使戴尔公司能够更有效和明确地了解客户需求,继而迅速地作出回应。这种革命性的举措已经使戴尔公司成为全球领先的计算机系统直销商,跻身业内主要制造商之列。截至2000年1月28日的过去四个财季中,戴尔公司的收益达到270亿美元,是全球名列第二、增长最快的计算机公司,全球有35,800名雇员。在美国,戴尔是商业用户、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消费者市场名列第一的主要个人计算机供应商。
戴尔公司设计、开发、生产、营销、维修和支持一系列从笔记本电脑到工作站的个人计算机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是根据客户的个别要求量身订制的。戴尔公司透过首创的革命性"直线订购模式",与大型跨国企业、政府部门、教育机构、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人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戴尔公司是首个向客户提供免费直拨电话技术支持,以及第二个工作日到场服务的计算机供应商。这些服务形式现在已成为全行业的标准。
戴尔公司与技术开发和缔造者建立的一对一直接关系,为顾客带来更多好处。直线订购模式使戴尔公司能够提供最佳价值的技术方案:系统配置强大而丰富,性能表现绝对是物超所值。同时,也使戴尔公司能以更富竞争力的价格推出最新的相关技术。从每天与众多客户的直接洽询中,戴尔公司掌握了客户需要的第一手资料。戴尔公司提供广泛的增值服务,包括安装支持和系统管理,并在技术转换方面为客户提供指导服务。通过DellWare?项目,戴尔公司设计并订制产品及服务,销售包括外围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等在内的广泛产品系列。
今天,戴尔公司利用互联网进一步推广其直线订购模式,再次处于业内领先地位。戴尔在1994年推出了www.dell.com网站,并在1996年加入了电子商务功能,推动商业向互联网方向发展。今天,基于微软公司WindowsNT操作系统,戴尔运营着全球最大规模的互联网商务网站。该网站销售额占公司总收益的40-50%。戴尔PowerEdge服务器运作的www.dell.com网址包括80个国家的站点,目前每季度有超过4000万人浏览。客户可以评估多种配置,即时获取报价,得到技术支持,订购一个或多个系统。
戴尔公司在全球34个国家设有销售办事处,其产品和服务遍及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戴尔公司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的RoundRock,距奥斯汀不远。戴尔公司还在以下地方设立地区总部:香港,负责亚太区;日本川崎,负责日本市场业务;英国布莱克内尔(Bracknell),负责欧洲、中东和非洲的业务。戴尔公司在以下六处地点设有生产全线计算机系统的设施:德克萨斯洲的奥斯汀、田纳西洲的Nashville、巴西的EldordodoSul(美洲)、爱尔兰的利姆里克(Limerick)(欧洲、中东和非洲)、马来西亚槟城(亚太地区及日本)和中国厦门(中国市场)。1988年6月戴尔公司完成了首次公开募股,在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Nasdaq)市场系统买卖,普通股代号为DELL。自从戴尔首次公开募股,公司股票价格已上升了超过400倍。
4、全球化战略的企业实行全球化战略的必要性
企业要有全球化的思维方式与布局,无论是在创业阶段还是成长阶段,
一,全球经济中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迅速转移;互联网的发展,使通讯成本大幅降低,世界变得扁平,成了天涯若比邻的地球村,跨国协作更加通畅,富有效率;跨国贸易、投资及科技转移步伐的加快,使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有机会打入国际市场,同时,本土市场也成为全球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同质化的生活方式在全球蔓延,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的连锁店在世界各地快速拓展;人们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从未有过的包容和欣赏,对特定产地产品的忠诚度日益淡薄;企业、产品品牌及知识等智慧资产,成为企业最为宝贵的重要资产,对知识和人本身的尊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网络科技的发展颠覆了许多传统的思维和经营模式,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同时,多姿多彩的虚拟世界也创造了许多新的商业机会。 中国低成本的优势正在失去。全球化,正成为中国企业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外国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本土市场与中国公司展开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下,中国企业为了在自己的领域里增强竞争力,不得不去海外寻找新的市场与利润来源,那些市场已经开放、竞争加剧的产业尤其如此—这些产业的利润已经非常微薄,继续死守国内市场不可能产生更多价值,只有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才有发展余地。或许因为中国人比较讲究地缘性,也或许是完全没有全球化的经营和管理理念,多数企业非但没有迈开全球化的步伐,反而不约而同地打起了价格战,到头来,使生产完全无利可图。
解决方案
1.企业要有全球化的思维方式与布局,即便处在创业阶段也要如此。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把所在市场和想进入的市场装在心里,将自己定位为以中国为营运总部的全球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各个层面,加速全球化的布局。
2.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框,突破“圈子文化”,不能画地为牢,限制自己,要打破自己的局限性。
典型案例—中星微电子公司
中星微电子公司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典型企业。1999年创立之初,就对全球芯片市场进行了充分研究,立足全球选择目标市场,最终确定了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作为突破口。公司的运营采用“硅谷模式”,即把硅谷的风险投资模式和股票期权制度引入公司,并把硅谷的经营理念用于公司运营,完全按照全球化公司的标准来要求自己。2005年底,中星微在纳斯达克上市。 TCL宣布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拉开了华人企业海外大收购的序幕。
随后,联想、明基、海尔、中海油等一批优秀的华人企业纷纷投身于这一浪潮。但大多数企业的全球化之路并没有预料中那么顺畅,有的甚至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走全球化之路的企业首先要有清晰的战略思考,要结合行业和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途径。此外,还要善于运用和调动全球资源,用宽阔的胸怀容纳全球人才。反观中国企业全球化历程中的曲折经历,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对自己在全球化经营环境中的战略重点做出清晰的思考和选择,没有根据战略重点及自身能力选择全球化的最佳路径。另外,企业的全球化运营能力不足,全球化的实施路径与企业的组织能力不相匹配。
解决方案
1.要在全球化过程中少走弯路,企业要搞清楚自己的资源状况如何,核心能力是什么,国际化人才的准备程度如何,目标市场在哪里。之后,再确定战略重点是市场的全球化还是资源的全球化。
2.利用网络科技,提升营运和沟通效率。
3.强化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能力是基于企业所能主导的领域,所形成的在质量、服务、时间、技术或创新上的独特能力,使企业在生产—分配的价值链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而非产品或功能。
典型案例—华为
华为采用的是全球范围内的本地化经营战略。为了更加贴近客户,倾听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华为在海外设立了20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华为还在美国、印度、瑞典、俄罗斯等地设立了12个研发中心,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华为还在海外设立了28个区域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 人才问题成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在麦肯锡的一项调查中,四分之三的受访企业认为人才短缺是其全球扩张计划的最大障碍。对于依靠并购来推进全球化步伐的企业来说,没有合适的人来推进中外伙伴关系的建立,使企业的并购能力明显不足,并且由于文化冲突导致问题复杂化,并购后的整合亦困难重重。
全球化人才队伍的打造,同样是个大问题。以华为为例,海外员工已超过1万人,而且正处于快速增长中。海尔、联想等走上全球化之路的企业也都急需国际化人才。
解决方案
1.尽量让企业属地化,弱化“中国企业”的概念,制定清晰战略,用各种资源吸引合适的国际人才。
2.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与国际化人才的沟通和对接能力。
3.提高知识管理能力,把在跨文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迅速转化为企业管理方式。
4.创造全球公用的价值标准,全球各地所有分支机构都遵循共同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典型案例—趋势科技
趋势科技成立于1988年,目前已是全球领先的防毒软件公司,在全球建有30家分公司。
它采用多总部运作模式,不以任何国家为统领—财务中心在日本,营销中心在美国,研发大本营在台湾,全球客户服务中心在菲律宾,行政中心在爱尔兰。它有一支优秀的跨国管理团队,仅有13人的核心管理团队来自中国、日本、印度、美国、德国、阿根廷等6个国家。它有凝聚多元化的强势文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符合人性,放之全球而皆准。 全球化时代,企业创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创新成果的保鲜期也越来越短。实质上,全球化是一场新的利益角逐形式,谁在这场比赛中始终不渝地走在创新者的前列,谁就是最终的获胜者。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企业的创新压力非常大。这是因为,创新管理首先基于对人性的极度尊重,是对人类精神的深层次的挖掘。创新管理的背后,是管理者的全球化理念和创新精神,是对失败的包容,是企业整个管理系统的有效支撑。这些,中国企业做到者寥寥。当前,中国企业的创新努力更多是产品层面的创新,在创新管理方面,普遍缺乏经验和累积。
解决方案
1.建立有利于创新、有利于知识创造和分享的环境和机制。譬如通过改变办公空间设计,让办公室成为员工信息交换、知识交流与创意激荡的场所。
2.让员工和客户成为重要的产品创意来源。
3.采用弹性工作制,体现人本管理。
典型案例—3M公司
3M公司以为员工提供创新环境而着称,视革新为企业成长的方式,视新产品为生命。3M每年要开发200多种新产品,其目标是每年销售量的30%从前4年研制的新产品中获得。3M创新管理的秘诀之一,就是努力创造一个有助于创新的内部环境。譬如允许所有员工可使用最多15%的时间在他们感兴趣的专业上,并允许失败,它的口号是:你只有在吻过许多青蛙后,才能找到一位王子。 全球化时代,企业竞争的平台已经悄然发生改变,与竞争对手共舞是常态,企业间常维持既竞争又合作的微妙关系。企业领导人不仅仅要思考竞争、思考盈利,也要思考如何拥抱一个更为开放的商业环境。声名赫赫的日化产品巨头宝洁公司支出近20亿美元,面向全世界“搜寻”它的科学家。研发都能通过协作和外包解决,还有什么领域不能?
将非核心专长的业务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可以使企业快速抓住全球化过程中的机会。这种战略合作,包括战略联盟与战略外包,它的基础是信任,是所有联盟参与者彼此真诚相待。但信任的环境,恰恰是中国企业界比较缺乏的。
解决方案:
1.以价值为导向,以诚信为企业经营之本。
2.开放、灵活、透明。可以从人力资源等管理领域开始,增加企业的开放度,以吸引企业外的思想和企业外的人力资本。
3.协作各方的核心专长应能相容与互补,让1+1>2。
4.着眼于长期的利益,而非短期利得。
典型案例—海尔
2002年,海尔与台湾最大的家电制造商台湾声宝集团结成同业联盟,双方的合作涵盖互相销售对方的家电产品,并扩大了零组件采购及技术共享。与声宝的结盟,为海尔进入台湾市场铺平了道路。
中国有世界级规模的公司,却没有世界级的公司。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有理想的中国企业正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着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战略布局。是否能克服全球化竞争中的各种挑战,是否能尽快锤炼出全球化的视野,将决定他们未来能走多远。
5、国际企业全球化战略有哪些,彼此相互关系怎样
全球化战略,是指跨国公司从全球观点出发,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位比较优势,把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和职能加以分散和配置,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综合一体化经营,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以期获得长期、稳定的全球竞争优势,实现最大化的全球效率。
跨国公司利用全球化战略从全球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有限资源,抓住全球性机遇,进行全球性选择和部署,确定全球性战略目标。决策者不受民族、国家的限制,考虑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取得最佳的长期总体效益:换言之,它是跨国公司在变动的国际经营环境中,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略。而不是孤立地考虑一个国家的市场和资源。全球战略要求在多国基础上取得最大经济收益,而不是斤斤计较于国际业务活动中一时一地的损失。从历史角度看,全球战略是跨国公司大发展阶段的产物。
跨国公司全球化的原因主要在于:(1)自由贸易的推动。日益降低的关税和区域贸易集团的建立,加速了全球化进程。(2)金融一体化和资本市场的开放。全球金融服务及资本市场便利了许多企业在全球整合其经营活动。(3)通讯技术进步。技术的进步使通讯变得简单、便宜,使用大规模技术大大增强了公司进行国际化经营能力。(4)普遍的顾客需求。顾客需求日益呈现出国际化的倾向,如体育运动的流行使得篮球和橄榄球比赛在日本和欧洲掀起热潮,增加了不同公众对相同体育用品的兴趣。
(一)全球化战略的优缺点
1、全球战略的优点在于能集中力量建立公司统一的竞争优势:
(1)能将其生产经营设施安排在最有利的国家内,或集中或分散,并对他们的战略
行动统一协调。
(2)能将位于不同国家的活动连接起来,及时转移在技术开发、管理创新上的成果,
更充分地利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还可选择在何处挑战竞争对手最为有利,这些都便于公司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
2、全球战略的缺点:是难于适应各东道国的特点,适应各国不同的情况。
3、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双重性。全球经济是开放型
的,所有企业都是经济链上的一个环节。因此企业要参与到整体产业的经济链构建之上,善于发现对方的优势,能够充分利用对方的资源,共同合作谋求发展,从而达到双赢或者多赢。
(2)要做到几个国际化。①观念国际化,只有参与全球竞争,才能为企业发展赢得空间,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与竞争能力;②生产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寻求生产基地,降低企业生产和运输成本,使产品更适合当地市场需求以及绕过壁垒更好地进入海外市场;③研发国际化,现在许多企业都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使得自己的产品能够领先对手。④资本国际化,能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后盾支持,提供了全球资金运作机制保障。⑤人才国际化,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人才的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人才国际化”的体现在人才构成的国际化以及人才活动空间的国际化。
(3)融合当地资源文化,实现企业本土化策略。要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就必须依靠企
业的本土化进程的同时推进,通过在当地“融人”、“融资”和“融文化”,逐步使得企业的品牌成为本土化的品牌。在企业自身整体品牌的理念下,使得品牌也融合了本土化特色,更加赢得本地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