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及理论指导意义
谈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及理论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里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相一致。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谈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及理论指导意义,希望能帮到大家!
生态哲学是由生态观、和谐观以及自然辩证法结合而成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科学性、实践性特点。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更加鲜明地体现了人主体性,人是实践的第一主体。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是我们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理论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哲学这一概念,但是他们的生态学哲学理念已经产生。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带来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急剧加深;工业发展使人们对土地疯狂掠夺,对森林植被无限破坏,使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见到生态问题对人类产生的严重影响,预示生态哲学的发展。生态学是探讨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学术。这些关系都是阐明人与自然之间如何相处的哲学关系,生态学必然会发展到生态哲学。生态哲学是从生态学发展而来,主要是研究生态问题的哲学理论。生态哲学从人与自然关系出发,着重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探讨人、社会、技术、工具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关系是否和谐统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改变世界、认识世界是否成功的关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就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马克思生态哲学以人为主体,从人的角度出发以整个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阐明了生态哲学是按照什么样的自然规律运行,揭示了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生态破坏严重,马克思生态哲学对社会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生态哲学内容概述
1、人是第一主体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里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相一致。马克思生态哲学观中人来自于自然,创造出社会,最终人与自然、社会之间是和谐统一才会保持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行。人与自然、社会是整体与部分、系统与元素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与通过人的主体性很好地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吻合,被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接纳。马克思生态哲学“以人为本”,人是第一主体。从人主体利益出发来阐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是把人视为改造世界的主体,从人的角度来看自然界。人的利益最终实现,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马克思曾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1]。以人为主体,就是从人主体利益出发,来协调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维护整体利益,不能因私而忘公,要保护生态环境,使自然界与社会都得到持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物质大生产,物质欲望大于一切,对自然界无止境亮绝地掠夺,造成水土流失、草地退化、荒漠扩张,严重的自私自利行为给整个自然界带来了巨大伤害。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把双刃剑,它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但又携带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挑战自然界生态承载能力。于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坚持经济飞速发展,要从人类社会长久发展出发,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2、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主要特点
马克思关于生态危机的描述为“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即使如此,马克思也不是对科学、经济和思维意识形态等社会存在的因素做简单直列式评述,而是运用经得起考验的理论来帮助人们实现对哲学的掌握,要遵循基本理论规律,按照特定的原则如:抽象到具体、个别到一般等原则进行实践。马克思运用这些原则本质地揭露资本主义利润为上的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尖锐矛盾冲突,揭示生态破坏带来的宏观与微观的后果。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是一门科学,具有浓厚的科学性。第一,马克思生态哲学从自然科学理论出发,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基础,发展生态哲学。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从唯物主义思想出发,物质决定意识,人只要遵守自然运行规律就可以创造物质,按照自然规律开展实践活动,就可以可持续地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产资料。不然就会造野键凯成生态资源枯竭,受到自然界的恶性反馈。第三,马克思生态哲学找到了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所在,也找到了改善生态的方法。马克思颂唤以及恩格斯都认为,资本主义掠夺式的生产是造成生态破坏最主要的原因,旧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只会给社会发展带来阻碍,寻找新生产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只有找到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才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如今,建立生态文明社会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最佳途经。第四,马克思生态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机统一。生态哲学辩证法就是物质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理论基础。
3、实践性的特征
马克思的“批判的和革命的”思想精神透露着实践观点,与实践观点存在严密的逻辑性。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和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直观感性批判做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认为世界存在的万物都要通过实践去了解掌握,物质生产实践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实践才能顺利地开展。实践主体性是为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基本特性。第一,马克思从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关系出发来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旧生态哲学无视实践,忽视人是实践主体性,因而不能正确阐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生态哲学把实践当作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活动,人通过实践来掌握世界运行的一般规律,总结经验得出结论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认为实践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方法,人通过实践作用于自然界,使自然界产生相应效应。实践是人与自然界互相联系的媒介。实践是人作用于自然界的方式,实践产生生态问题,人也要通过实践来解决生态问题,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马克思生态哲学就是以人为根本、以实践为基础、以促进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哲学理论[2]。体现了辩证法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二、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意义
1、马克思生态哲学有助于我国人民发展理念的转变
马克思生态哲学特点很好地转变了我国人民对生产、生活的发展理念,深刻改变了我国人民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旧思维。从传统发展来看生态危机的产生都是人们思想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的,传统理念的转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我们要摒弃传统中不良的思想,要将物质生产与环境和谐放在一个整体中考虑,放在一个有机系统中进行分析研究。树立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达到不以损坏未来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实践才会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就为我们指明了道路。第一,掌握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坚持以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指导。熟悉马克思生态哲学,就掌握了以人为主体思想理论,排除了以物为本的错误思想,建立了正确价值观。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生态哲学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生态学是马克思生态哲学科学基础,从生态学出发把握马克思生态哲学更好地指导我们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第三,坚持马克思生态哲学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马克思生态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只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建立生态文明社会。人的实践促进了自然发展,就是掌握了正确科学理论;相反阻碍了自然发展,就是被错误的理论所误导。掌握马克思生态哲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马克思生态哲学促进生态世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相互和谐统一的基础,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生态哲学,有助于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3]。
2、马克思生态哲学提供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方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批判人与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观点。他们指出环境创造并影响着人,人也通过实践活动来反作用地改造环境,人在适合于人本性的条件下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以马克思生态哲学为理论指导[4]。第一,马克思生态哲学是实践哲学理论发展的基础。要掌握以人为本的科学理论,就要理解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马克思生态哲学主体思想就是以人为本,维护主体利益解决生态问题,促进整体利益的发展。掌握好马克思生态哲学为更好地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打下基础,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可持续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体现了人与自然界辩证统一的关系,它要求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掌握好全体利益,也为后代子孙利益考虑,维护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二,马克思生态哲学要求我们掌握自然基本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生产实践活动越多对自然界认识就越丰富,掌握自然规律的能力越大就更容易创造多样性的生产活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马克思生态哲学是辩证的自然观,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通过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达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完成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促进社会可持续向前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3、生态哲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处于严重落后状态加上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我国较长的一段时间采用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同发展,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激起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矛盾。因此,我们要立足国情从我国的基本情况出发,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正确的生态理论引导下做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处理好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提高了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勇气。以现在为代表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就是结合马克思生态哲学,把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很好地融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全面的生态理论。
当今,经济得到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快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使人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生态恶化问题,为了改善生态,人要掌握生态哲学理论,坚持正确理论指导,按照正确方法从事实践,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变迁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在这激烈变化的时代,都不是凝固不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为它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学理论形态,是怎样追随时代的渐流,倾听时代的呼声,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自己的形式呢?这是当前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在自然科学、社会历史和科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结构及其方法论历史变迁的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的新特点、新形式。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结构的历史演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诞生以来,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震荡,其内部结构在剧烈地变化着。这里,我们试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时期:经典马克思主义时期(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一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和当代马克思主义时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的理论来源的对比分析中,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结构的历史演进这一客观事实。
第一,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结构的历史变迁。在经典马克思主义时期,其自然科学基础是十九世纪中叶的“三大发现”一一细胞学、能量守衡和转化定律与进化论。而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时期,其自然科学基础则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产生的以“三论”一一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群。自然科学从“三大发现”到“三论”的发展,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结构的历史演进。
1、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观的结合上看,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自然科学基础,“三论”不同于“三大发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三大发现”还只是描述客观世界本身的性质和联系,“三论”则不仅仅是描述客观世界的性质和联系,而且也考虑到认识和实践主体如何系统了解、控制、调节和改造客观世界问题。如控制论不仅发现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新形式一一信息联系,而且发现了生命系统、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这三种不同运动形式的共同规律。这就把生命系统、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联系起来,在无机界和有机界的鸿沟上架起了科学的鹊桥。使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更加紧密地、科学地融为一体,提供了自然科学条件。而在经典马克思主义时期,由于自然科学条件的限制,辩证唯物主义的一般原则主要在社会历史领域得到直接地运用和推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之间的各个内部环节还未能达到完全有机地科学融合。
2、从物质观上看,经典马克思主义时期,列宁曾经给哲学的物质范畴下了一个全面的科学定汉,他说: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并且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的‘特性,_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同上’第266页、'。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物质的结构、形态和属性未能做出充分的论证和说明。而现代自然科学的新发现,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除了具有材料、能量和倍息三个基本方面外,还具有无限多样的形态、结构和属性,进一步论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3.从认识论上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提出了一系列有待于解决的新问题。经典马克思主义时期的认识论自始至终是以人的认识过秆为研究对象的,那么,如何理解新一代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新技术对人的智能放大作用呢?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应该如何吸取这些科技成果,使之成为马克辑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在认识论方面,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结构的历史变迁,无疑是具有积极影响的。其次,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内容和方法。如,由于信息论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解决人类对信息的认识和利用问题的,所以,推动了人们的认识从物质一能量,过渡到对物质一能量一-信息的认识。相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时期,这都是实践和认识上的一大飞跃;使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结构相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部结构,在认识论方面,显得更富有当代感,更具有科学性。
第二,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结构的历史变迁。我们知道,十九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占据了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是当时时代的中心。无产阶级为了完成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种先进哲学的指导。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历史发展到今天,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废墟;社会主义已成为时代的中心。‘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地跨亚、欧、美三大洲,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世界体系。与此同时,当代的资本主义,由于科学和管理革命的发展,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因此,人们在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的同时,也要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这些社会历史现象,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研究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要研究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在杜会实践中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等,从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结构,江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基础上,从经典马克思主义时期向当代马克思主义时期的转变。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发展、自我扬弃推动了哲学内部结构的历史变迁,也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结构历史变迁的理论基础。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为开放型的科学理论体系,构成体系的概念、范畴是受历史时代的限制的。它的内涵和外延也将随着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认识的深入发展,不断地进行自我扬弃、l'j我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来,科学技术和社会历史的发展一方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皙学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进步性;另一方面使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哲学原理同现实活动密切联系每来,从而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些概念、范畴的内涵、外延进行重新的考察和规定9与此同时,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注重引进和补充一些新的哲学概念、范畴,诸如系统、结构、信息等,从而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结构的历史变迁。二是理论与现实的冲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结构的自我调节。也就是说,在新的科学亊实和历史亊实面前,经典马克思主义时期的个别原理同现实生活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促使人们去寻求说明方式,新的观点和原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结构的历史发展,起到了自我的深化作用。三是批判地吸取当代哲学流派理论成果的合理因素,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注意吸取苏联和东欧等国家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同时而且注意批判地吸取西方和东方一些哲学流派的优秀成装,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结构从经典马克思主义时期向当代马克思主义时期的转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变迁的方法论“中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结构历史变迁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都是由于实践领域的不断拓展引起的。这种变迁使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较之经典马克思主义时期,在内容上有了长足地发展和变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的新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行性。而要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新发展、新飞跃,还必须有哲学方法论的变迁做“中介”。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方法论,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历来强调理论和方法的一致。在其哲学体系中,“方法是掌握某个理论认识及它的实践变革对象的途径”唯物主义辩[苏]苏沃洛夫著.中B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理论和方法总是统一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果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历史变迁的过程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即是:实践结构变革一方法论的变革理论形态变迁。
研究以往的哲学形态,尤其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任何一种特定的哲学方法论总是伴随着特定的哲学理论形态而出现的。
在古代(十六世纪以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限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仍处在浑然一体的状态,各门科学尚未形成严格的理论体系。人们认识事物主要凭借感觉经验对事物做直观的观察,直觉的猜测,加上形式逻辑的推理。在这种直觉的“观察方法”的基础上,唯物主义就衷、现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形态。
在近代(十六一一十七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开始分离,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主要是搜笼材料的科学,关于既成事物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所选集>卷四,各门学科之间缺乏一定的联系。所以,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就、是或将整体分解成部分,或把复杂的事物分解成简单的要弃,或把历史过程分解成片断,或、把动态凝固为静态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由于在这种研究中,常常忘记了事物的联系,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形成了近代特有的机械唯物主义论形态。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时代(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一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于细胞学、能量守恒和转ft:定律及进化论的出现,自然科学逐渐发现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关于过程、关于这些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关于把这些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伟大整体的联系的科学”。
关于既成事物的科学。”其实质就是一个矛盾辩证法法体系,它强调的哲学方法就是矛盾分析法,即分析一一综合法。在这种方法论的棊础;t,经典马夷思羊义时.代的哲学唯物主义形态,显然地就会相应表现出辩证的科学特色,产生了辩证唯物主支理论形态。
在当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科学领域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汇流,产生了一大批综合性学科;同时,学科分化的趋势也表现的异常突出。这些都艮映了当代自然科学高度分化和髙度综合统一的总特征。分化是由学科之间的综合而来,分化又是进一步综合的前提,而新的综合又为新的分化、新的交叉科学的出现作准备。所以,自代自然科学图景相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时期,已不仅仅是一个连续的链条,而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结构。我们认为,在这种科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届维的发展规律主要是采取两种哲学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多层次方法,即是首先将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然后把整休分解成不同的层次,最后去研究不同层次、相邻层次和特定层次之间的关系和特点,以达到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多层次方法的功能,对较高层次的研究是对较低层次研究的向导,对较低层次的研究是对较高层次研究的蕋础。这种多层次方法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具体原因:一是对整个世界无限层次深入认识的结果。
而所有这些层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并处在不断的生存和消亡的过程中。要正确地把握整个自然界无限多样的物质层次及其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并把我们对整个自然界无限层次的认识引向深入,其方法论基础就是多层次方法。二是新兴学科蓬勃发展的结果。据统计,当代学科的总量已超过2600门,还在继续发展中。各门学科之间纵横关联,存在着严密的层次关系?对当代科学体系如何进行分类,是国内外学者关切和注目的问题。近几十年来,国外—些科学家试图用各种模式来描述当代科学体系的结构和层次,诸如:“金字塔式”、“树式”和“网式”等,用来比拟科学不断膨胀的过程。国内有的学者,将现代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三大层次;有的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和数学四大层次,等等。而这些模式和方案产生的方法论根据主要就是科学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了多层次法。
第二种方法即是大分析一一大综合法。我们之所以将这种方法称之为“大分析一一X综合法”,是由当代科学理论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统一的特点决定的。这种方法即是矛盾分析_‘系统综合法的辩证统一,也即是分析一一综合法和综合一一分析法的辩证统一。关于分析一一综合法,我们在谈到经典马克思主义时期的哲学方法论时做了一定的分析,在这里就勿庸赘述T。但如果将人类的认识方法仅仅停留在分析一一综合阶段就不再发展了,那么,人们对整个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也就只能理解为一个由不同部分和不同阶段的不同厉性有机组成在一起的发展链牵}而不能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纵横交叉的立体网络结构。而要实现这一应望,就必须把我们的认识从分析一一综合法推展到综合一一分析法,即系统综合法。综合一一分析法做为大分析一一大综合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分析一一综合阶段所达到的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的基础上,以综合的整体做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对整体系统的要素、层次、结构、功能、联系方式、外部环境和预期目的等进行“立体式”考察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在每一环节的分析中都要顾及系统整体,耍求分析和综合同步的特点,从而把对象做为整体对待,在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中,揭示整体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这种方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领域的质的飞跃,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倡导的“分析和综合的结合”的辩证法要素,在一个新的高度上达到了多层次、多功能的辩证统一。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为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唯物主义理论形态,也必将体随着当代新的哲学方法论的出现而改变自己的理论形态。
;2、当代环境危机的成因及表现
环境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论当前环境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众所周知,环境危机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谓环境污染,是指因人为的活动,向环境排入了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导致环境发生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它通常包括大气污染、陆地水污染、海洋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等。而所谓环境破坏,则是指人类不适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致使环境效能受到破坏或降低,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它通常包括土地资源的破坏、森林资源的破坏、草原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的破坏、矿产资源的破坏、物种资源的破坏、自然景观的破坏、风景名胜地和文化遗迹地的破坏等。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人类现行生存方式与地球的生命支持能力相悖的日趋加剧,致使环境危机具有如下特征:
(一)环境危机的全球化
一般来说,以往环境危机影响的范围,危害的对象或产生的后果,主要集中于污染源附近或特定的生态环境里,呈现出局部性和区域性的特征,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不是太大。而当前环境危机则超越了国界,表现为全球化的特征:比如,最为世人关注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其影响范围不但集中于人类居住的地球陆地表面和低层大气空间,而且涉及到高空、海洋。又如,一个国家的大气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硫排放量过大,可能导致相邻国家或地区受到酸雨的危害。再如,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断升高,几乎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沿海国家和地区将造成毁灭性灾害。
(二)环境危机的综合化
我们知道,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最关心的环境危机还是“三废”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危害。但是,当前环境危机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一范畴而涉及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森林锐减、草原退化、沙漠扩展、土壤侵蚀、城市拥挤等诸多领域,从而呈现出综合化的特征。
(三)环境危机的高技术化
众所周知,原子弹、导弹的试验,核反应堆的使用及其事故,以及电磁辐射等对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的核污染事件,就造成31人当场死亡,273人受到放射性伤害,13万居民紧急疏散。据乌克兰估计,这场灾难的强度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500倍。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尘埃随风飘散,使欧洲许多国家受害,估计受害人数不少于30万人。跟踪调查表明,此后十多年,又有5000多人因受核辐射患病死亡,其中60%是受害者因无法忍受核辐射的痛苦而自杀的。另外,还有3万多人落下了终身的残疾。可见,当前环境危机的高技术化特征真可谓触目惊心!
(四)环境危机的极限化
一些科学家认为,当前人类生存的环境已达到地球支持生命能力的极限。其表现为环境污染加剧,它既包括常见由于各种有害化学物质造成的对大气、水体、土壤、植物的污染及其对人体造成的健康影响,也包括一些本身并非直接有毒,如CFC、二氧化碳等物质,但它们的存在会对全球气候及环境造成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严重全球性环境危机;其还表现为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它既包括生物类(森林、生物物种)和非生物性的资源(土地、水)破坏,也包括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使用,还包括各种化石燃料及矿物的耗损;其也表现为其他一些人类尚未发现的环境危机。有鉴于此,哥德兰特教授特别强调:“目前人类经济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光合作用的初级净产量已达40%。这已是一个危险的水平”; 在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全球土地退化面积中,目前人类农业用地中的土地退化面积(包括沙漠化、侵蚀和盐渍化)已达到35%。事实上,当前的环境危机,都从不同层次,通过不同途径,并互相促进着形成一股推进环境恶化的合力,把人类推向环境承载容量的边沿,从而使当前环境危机呈现出极限化的特征。
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
从上述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人类毁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历史同人类文明史本身一样古老。虽然各个文明时期所产生的环境危机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它们都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今天当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再次将人类推到生死存亡关头之时,只有对造成环境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反思,方能探寻到解决环境危机的出路。关于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巴里•康门勒(Barry Commoner)教授的归纳,主要有这几种见解:
作者: 亦紫冰灵 2007-1-10 21:33 回复此发言
--------------------------------------------------------------------------------
2 环境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1、“人口说”,认为环境危机是人口太多的缘故;
2、“富裕说”,认为富裕社会的废弃物太多,还不如虽贫穷但与环境相和谐的穷人社会;
3、“需求说”,认为污染的原因不在工业界而在公众过旺的物质需求;
4、“进取意识说”,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人类的内在进取意识,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最残忍的物种;
5、“教育说”,认为人类所受的教育使人日益变得非人,变成不懂得为什么要爱自然;
6、“利润说”,认为原因在于毁坏环境比保护环境更容易获得利润;
7、“宗教说”,认为原因在于基督教的自然存在的唯一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信条;
8、“技术说”,认为原因在于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失去控制的技术发展;
9、“政客说”,认为由于制定和执行环境政策的政府机关被亲工业界的政客所把持,使得那些机关瘫痪无力;
10、“社会制度说”,认为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上述各说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够全面、深刻,不能切中环境危机根源的要害。笔者认为,造成环境危机主要有如下这些原因:
(一)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
大家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自然环境的改造者。然而,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进程中,只知道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夺,却没有认识到地球承载人类生存的能力,取决于它能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归根到底,提供这两者的是地球上尚未退化的天然系统。
人类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使之被改造成具有不同人工化程度的各系统组成的“人类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发展既有有利于人类的一面,但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即过度耗竭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最终将导致人类的不可持续发展。
人类造成的环境退化有三个途径:非生物资源的消耗(地球上不可更新资源是有限的,可耗竭的);向环境的排放(污染和废物排放往往超出环境的自净能力);生物量的损失(可更新资源的使用速度大于更新速度)。
环境因其“人工成份”增加而退化是难免的,问题是如果在总量上超过一个使退化进程加速而不可逆转的阈值线,人类这一特殊生物群体便要毁坏孕育它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与它同归于尽。
因此,可以说,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总压力超过了地球的环境承载能力的可能性,才造成了环境危机。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曾尖锐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蓄和储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
由此可见,正是人类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对生态资源肆无忌惮地无度挥霍,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从而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性灾难。因此,人类只有善待自然,按照生态基本规律办事,运用使发展更少地依赖地球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承载能力达到有机协调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才有可能躲过大自然对人类新一轮更大范围的惩罚。
(二)人口的压力
如前所述,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负载阈限。而处在生物圈中食物链最高位的人口的迅速增长,使生物圈的负载能力已达到了极限,难以为持。据悉,世界人口在有公元纪元以来的第一个1000年里,只有3亿人。而在第二个1000年里,就猛增至约60亿人。在这第二个1000年里,世界人口有过两次大的增长。第一次发生在工业革命期间,从1750年到1900年的150年间,世界人口从原来的8亿增至17亿。这期间的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西方工业化国家。1950年以后,世界人口进入第二次高速增长期。从1950年到1981年,世界人口从25亿猛增至50亿。31年里人口就猛增了1倍。在此期间,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更有甚者,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与贫困的扩大是同步的。
作者: 亦紫冰灵 2007-1-10 21:33 回复此发言
--------------------------------------------------------------------------------
3 环境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根据世界人口学家估计,目前全球正以每年1亿人的速度在增长,到2030年,人口将可能达到100亿。地球资源在开发利用的速度上目前已显得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而正是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给生态环境,尤其对土地、水、物种等造成巨大的压力,并造成了森林的锐减,土壤的退化,生态的恶化,资源的浪费,物种的减少等严重问题。因此,为了保护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已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共同任务。
(三)技术的滥用
如所周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因为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人类具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它使人类能大规模地采矿、办工业,从而向自然界索取更多的物质和能量,并同时向环境排出日益增多的废弃物。尤其是化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合成许多自然界根本没有的化学品,在排入环境后长期在食物链中循环,危害人体健康。
可见,由于人类滥用科学技术向大自然贪婪地索取和掠夺,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是,也应当看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为害人类的一面,又有造福人类的另一面。人类只有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将其运用于环境保护方面,大力发展节能技术、生态农业技术、以及其他一系列技术,实行封闭的工业生态循环,采取清洁生产方式,实现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把对环境的负荷减少到最低限度,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四)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
我们知道,人类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从自然界索取衣、食、居住等方面的物质和能量的生存方式,使之能够世世代代地生存繁衍下去。但是,人类在和环境进行了长期的抗争和苦斗,极大地发展了自己,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之后,又逐步形成了以高投入、高消耗为手段,以高速度、高发展为途径,以高消费、高享受为目的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的后果是对环境的高污染和高破坏,是以牺牲环境来求取发展的。在今天当环境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直接因素,在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频发不断,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下,人类才对这种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在1989年12月22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联大第44/228号)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无法长久维持的生产和消费形态,特别是工业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形态。”
的确,就总体而言,把人类推向如今这生死存亡境地的,不是其为生存而挣扎的必要性,而是一种多余的贪婪和占有欲的追求!而且,在许多方面这种追求仍然在继续、在发展、在主宰世界。当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遵循着仍然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特征的生存方式。高物质消费生活方式驱动着高资源消耗的生产,而高资源消耗的生产又导致了地球环境状况的恶化。环境危机的出现无不与这种浪费型、破坏型的传统生存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现在每一年燃烧的矿物燃料就要自然界用100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
对这种传统的高消耗生产方式和高消费生活方式,有识之士称其为“发展的失败”。具体地说,即正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等几乎所有方面组成了威胁生态环境的社会惯性力量。因此,仅仅从其中一个方面入手,或是以为更新的技术本身就会解决这样的问题,或是寄希望于一套全新的发展战略,肯定是要失败的,问题远比这更深刻。事实上,许多生物学家、生态学家、技术专家,当然还有各方面的社会科学家都明确认识到,如果不对人类迄今所处的生存方式,或者说对整个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人类断难改弦更张。
(五)自由经济制度的弊端
大家知道,自由经济制度要求整个社会关系商品化,要求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自由买卖、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其保障和鼓励,甚至放纵私人自由地无限制地从事各种创造财富的活动。然而,这些活动大多是以疯狂掠夺自然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来获取其高额利润的。在这个制度下,人人只图急功近利,不顾长远后果。而正是这种对利润的贪婪导致了对大自然的严重破坏。
作者: 亦紫冰灵 2007-1-10 21:33 回复此发言
--------------------------------------------------------------------------------
4 环境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正如美国加雷特•哈丁(Garrett Hardin)博士于1968年发表的著名的“共有物的悲剧”(The Tragedy of Commons)中所指出的那样:设想有一片草原为共有物,每一个牧人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在此草原上放着他们的牧群,这种自由使用共有物的情况延续了好几个世纪,一直都没有碰上什么问题,终于有一天牧群的数量超过了草原的承载能力,这时共有物的悲剧就开始了,因为每个牧人都在追求最大的收益,草原则由于被超负荷放牧而承受能力逐渐降低,从而导致了草原彻底失去放牧能力,最终给全体牧人带来灾难。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亦存在这种弊端,其无内在目标和固定方向,仅仅服从于供需力量的调节。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某些人类的共有物(即共有资源),如空气、水等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往往被少数人或集团用做换取个人或集团利益的牺牲品。
对此,美国著名学者巴里•康门勒(Barry Commoner)教授 曾指出: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资金趋向于流向能在最短时间内产生最大收益的生产项目及其所属的企业。在这种体制下,投资实际上由公司决定。而公司作出选择的依据是收回投资和创造利润的周期的长短。它们当然选择周期短的。不幸的是,有利于环境的,同时从长远看经济效率更高的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而且资金和利润的回收周期长,因此不可能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为投资者们所喜欢。因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金分配不可能自发地照顾环境质量所代表的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政府以“有形之手”加强对自由经济活动的干预、控制和调节,以克服自由经济“无形之手”所无法触及的个人权利的滥用和资源浪费之流弊,防止共有物悲剧的发生。
(六)政府行为的失范
如上所述,鉴于自由经济体制之流弊,亟需政府对之加以干预、控制和调节,以促使社会安全和公共福利的实现。这就使得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政府管理国家经济的重要内容。因此,这里的政府行为,是指政府在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过程中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种行为的总和。政府行为是政府制度或政府体制与政府官员之间交互作用的表现,因此政府行为的状况和特征主要取决于政府体制的合理与否和政府官员素质的高低这两方面的因素。由于政府行为有时也并非是绝对无误和有效的,而失范的政府行为往往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为此,这里的政府行为失范,是指因政府体制上的弊端和政府官员行为失误对环境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总和。政府行为的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方面:
1、失误性的决策行为。由于受传统生存方式的影响,各国政府几乎都将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作为己任,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法律,以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比如,发达国家放纵人们的高消费和高物耗,而发展中国家则靠开发和出口自然资源来维持其国民收入。正是这种失误性的决策行为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2、短期行为。一些政府官员为了追求自己任期内的所谓“政绩”,往往不考虑长远的收益,不择手段地搞些急功近利的经济行为,结果加剧了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
3、片面化行为。这主要是指,在经济建设中,只是一味地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即GNP),而不顾环境利益的政府行为。
4、地域保护主义行为。这种行为把本地区、本国家的利益绝对化、最大化。比如,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废气、液体或化学垃圾污染等等即是。
上述这些政府行为的失范危害甚大,它导致了资源的破坏、浪费、损害、流失,同时它对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也产生了严重的误导作用,而且它还极大地损害了子孙后代的利益。为此,有必要对政府的行为严加规范,使其切实承担起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和责任。
3、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有哪些?
意义:
1、它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需要。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技术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少未曾预料的消极后果,引起了诸如环境、生态、渣悔纯资源、人口、粮食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
这清楚表明,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人对自然界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人和自然的关系出现严重对立。如果不协调人与自然地关系,必然带来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后果。所以,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经济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尤为重要。
2、它是提高个人辩证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学习、理解和掌握了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使我们在学习和工作实践过程中能够自觉接受辩证法的指导,加强辩证思维方法的训练,克服思想上的极端化和工作中的片面性。
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对待问题,学会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则理解问题,学会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观察问题,从而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加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全面性,构建个人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所以,学习自然辩证法,也是增强个人素质和提高工作能力的最佳途径。
作用: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
(3)自然辩证法全球化扩展资料
在目前中国的学科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专业的哲学名称是科学技术哲学。1990年之前,“科学技术哲学”的名字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界曾经走在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前列,引领风气和时尚。由于历史传承的原因,现在仍称此名。
《自然辩证法》是前信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是恩格斯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
在恩格斯去世后1896年发表了其中一篇论文《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1898年发表了其中另一篇论文《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直到1925年才在前苏联出版的德文和俄文译本对照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中全文发表。
自然辩证法成为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思想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思想的世界观、如咐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4、科学社会体制化 麻烦解释下
现代科学技术的存在和发展对政府和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科学技术与国家政府和企业以何种方式进行结合就形成了各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体制。本文论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体制化社会本质。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科学技术作为企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与其他子系统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中存在和发展的。政府和企业对科学技术的存在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存在和发展对国家和企业的发展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与国家政府和企业进行何种结合方式就形成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体制,科学技术变成了国家的事业。l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本质日本学者广重彻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实际上是以国家为中心的科学技术、国家、企业的三位一体化。第一,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变得规模巨大。没有国家的支持,其生存就难以维持。第二,科学技术对国家在经济、军事、外交甚至社会理想的实现等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国家支持科学技术发展的理由所在。第三,科学家的一部分进入国家政府充当行政官员指导国家的科技工作,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出谋划策,直接地为国家贡献力量。而企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虽然由来已久,特别是二战以后企业开始大规模地、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开发,积极地把科学技术内部化、资本化,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援。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本世纪70年代以后,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使得国际贸易、跨国投资等超越国境的经济活动更容易、更方便地进行。进入本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肥醪)企业的海外投资变得空前活跃。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依存进一步加深,与此同时各国政府的民族保护情绪也在高涨。世界市场的形成,特别是跨国企业的大量出现,企业和国家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企业和国家的关系不能只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进行考虑,企业变成了一种横断国家的存在,国家间的关系自然要受到企业的这种性质的影响。在这样条件下,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功能更多地依赖于国家和企业。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形态也发生了改变,日本学者广重彻的科学技术、国家、企业三位一体化的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模型不再能说明这种情形。
日本学者泽田芳郎认为国家与企业围绕现代科学技术发生了互相干涉。从世界市场观点出发,海外研究开发、技术贸易等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和从综合国力观点出发,对产业技术力量的重视,有关科学技术的国际间制度调衫敬整等国家作用的发挥,使得作为思想的民族主义、世界主义和作为组织的国家、企业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对科学技术的体制化形态来说,产生了以企业为主的横断型和以国家为主的保护型两种形态。也就是说受国家和企业互相干涉的影响,科学技术的体制化形态发生了分化,即国家体制化或企业体制化的特征变得更明显。其实无论国家化还是企业化的科学技术体制中,科学技术人员或者以政府公务员或者以企业职员的身份从事研究开发活动。这些组织的工作规范已经成为其必须遵守的准则,如国家的安全优先原则和企业的商业利益原则。相应于科学技术体制化形态的这种改变,日本学1999年第6期33者中山茂和吉冈齐分别对科学技术重新分类。中山茂以评或神慎价者为标准把科学技术分为纯科学、产业化科学、体制化科学、公共科学四类吉冈齐以出资者为标准把科学技术分为军事科学、战略科学、公益科学、纯科学、企业科学、爱好者科学和批判的科学等七类。在中山茂和吉冈齐的科学技术分类中,都把国家或政府系列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的科学技术作了区分,这表明科学技术、国家、企业已不再是社会体制化上的三位一体。尽管还存在着其他各种体制形态的科学技术,但国家体制化和企业体制化的科学技术占主导地位。国家体制化的科学技术表现为科学技术的国家行政化。首先是国家每年对科学技术的拨款预算其次是科技行政机构,包括科技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机构,执行机构又包括科技信息机构、研究开发机构和组织管理瞎银机构等。企业体制化的科学技术在企业内部也有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如企业研究所和研究开发部、研究开发型企业等。2高技术的引入高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也典型地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与国家、企业的关系。
如果说世界市场的形成加深和扩大了国家和企业之间的矛盾、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的科学技术也开始显示出较大的差别的话,那么高技术的出现则使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又变得越来越密切。高技术把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密切、统一起来的原因在于高技术的军事、民用的二重价值高技术的高投资、高风险高技术的深厚广阔的现实和潜在的利益。高技术的高投资、高风险使得企业乐于与国家合作,与国家联合开发高技术,以争取国家技术、资金和政策的支持,降低和转化风险。
其实世界市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世界市场竞争的企业与其说是单纯的作为经济单位活动的企业,不如说是带着某一国家、民族的特点和背景的企业。如果说在国内企业问竞争时政府是裁判员的话,在世界市场上企业竞争时,企业问冲突的解决往往求助于国家政权和在各国政府协调下成立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国家变成了本国企业的后盾。3政府、企业之外的科学技术在制度化了的科学技术之中,还有另外一种比较主要的存在和活动形式,其实也是最早的科学体制化形式即学会和大学。随着科学研究费用变得日益昂贵和科学技术对国家和企业变得日益重要,这种形式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国家和企业的影响。国家和企业、大学教授担任政府或企业的顾问、进入政府变为官员、自己创办企业等也密切了大学与政府、企业的联系。
这种联系也就会把政府和企业的特点带进大学。
实际上,大学与政府、企业的关系因国家不同而异。英国把科学视为高尚学问的国家,大学与政府,特别是与企业的关系就不很密切美国把国家安全视为首义,与政府和军工企业密切合作的大学与一般的工业企业的关系就平平淡淡日本的国立大学从创建之日起就以服务于国家利益为宗旨,政府的科研经费也主要提供给这些大学,大学教授对政府科技政策也有较强的影响力。现代学会与其主持的学术刊物是成果和同行评议的基地,也是科研成果极易被无偿取用的场所。由于发表的研究成果有可能被其他国家或企业利用,日本研究人员通常在申请并获得专利法保护之后在学会或学术刊物上公开其成果。美国政府则扩大了以专利法为中心的知识产权法适用范围,如把关于未来汽车的设想、线性规划方程解法和遗传因子结构发现等都列为保护对象。4市场与科学技术在市场经济国家,国家政策主要是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在市场机制失败的情况下,政府通过政策予以补救:当市场机制带来的后果危及社会和生态利益时,政府会通过政策予以矫正和限制。科学技术活动有着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的外部性,无论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活动是否成功都无法用市场价值规律给与适当的衡量。事实上,在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以后,市场或企业的科学技术只是科学技术存在和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另一种重要形式是国家或政府的科学技术。对于这样两种不同形式的科学技术,国家所使用的政策自然也不会完全相同。国家的科学技术是国家政策的直接执行者,或者说是国家科学技术计划的实施者,衡量其成功与失败是国家利益甚至是国家长远利益,而非短期的市场利益。企业的科学技术在研究开发时面临着科学上的不科技管理研究确定性和市场的外部性,企业的科学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是政府采取政策的基本依据。这些政策的内容是:以专利法为代表的法律保护企业科技活动成果以反垄断法为代表的法律维护市场公平以政策金融、政策财政的资金手段引导、刺激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性直接介入非商业利益领域进行研究开发、为企业研究开发提供知识支持加强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作业人员和科技人才设置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信息中心为企业提供基础研究设施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积极开展外交,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国际市场环境和国际竞争条件制定相应的法规,限制企业的不利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技术创新技术、产品标准规格的制定,激励企业在研究开发上与国家的合作在许可的范围内,积极推进国家科技成果向企业的扩散。5国家与科学技术通常认为y.鼬的(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1945)是现代意义上第一篇讨论科学技术政策重要文献,这篇提交给当时美国总统的研究报告提出的“科学研究是国家财富”的观点成了美国战后科技政策的思维起点。
在随后展开的冷战格局中,科学技术对国家的意义是“确保相互摧毁”,国家对科学技术的意义是提供大量资金和建立研究开发及科技管理体制。冷战期间科学技术是以“核”和“宇宙”为中心发展的巨大科学,科学技术政策的研究主要围绕“核”和“宇宙”与国防和外交的关系进行。冷战后期及冷战结束后,国家与科学技术关系研究的视角也从政治转移到了经济。在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技术经济竞争和合作变为国家关系的基调,美国的科学技术政策被组织在国家竞争力政策的框架中,日本的科学技术政策表现在科学技术立国的理念上,中国的科学技术政策集中于“科教兴国”的战略里。国家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在军事领域之外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也就是说,国家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进入了空前的密切状态。80年代初期美国国家政策的两个重要概念是高边疆(1982)和高技术(1983),如果说前者所指的是军事安全意义上的国家战略,后者的经济技术含意则在冷战之后变得越来越明确、越重大。目前,以高技术为主题的国家问的竞争触发了国家与科学技术关系研究的又一轮高潮,而国家与科学技术关系研究的深入也为国家间的高技术竞争提供了理论基础。科学技术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受到了高度重视,高技术竞争和国家与科学技术关系研究已经形成了互动共进效应。
美国学者0舸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以低廉工资和丰富资源为基础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现在的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局面。第一,微电子、新材料、信息等适用范围广泛的技术的采用,使得上述的比较优势不再具有以前那样的意义第二,教育和交通、通讯等社会基础设施在发达国家之间已经没有很大的差别,基于这种差别之上的比较优势也已不复存在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得原材料、设备、服务等生产要素的移动容易进行,“大量的生产要素实际上是流向能够使它们开花结果的地方”。因此。胁强调,和廉价劳动力、丰富资源相比高效率的技术创新系统更是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也更能说明现在的世界竞争形势。鼹幽抗万的“迅速转化”强调,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比以前密切和敏感得多,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如核管理、环境、能源等也需国家间的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与其他模型相比,突出了合作的意义。乃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表达的是技术创新与国家制度的适应关系。
现在进行的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创新,其影响的广泛性会引起国家制度的相应改变,如果没有制度的积极响应,高技术的作用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弗里曼还提出了国家对技术的主动选择能力,即技术是一个动态发展系统,它并不是改变经济社会的唯一因素,国家不可能也不必要把目前所有的技术都纳入技术创新的过程,国家选择技术创新应该着眼于将来的国家发展目标。
呢玉文雄则认为日本、美国在一些领域竞争优势的改变实际上是高技术范式转型的一种表现,日本的文化、社会和技术创新机制和新的技术范式的符合,带来了日本在微电子等领域的竞争优势。呢玉文雄从企业形态、事业形态、研究开发、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技术普及、国际合作等七个方面论证了技术范式已经或正在发生改变,国家竞争力取决于对技1999年第6期科技管理研究35关于开展科技统计信息咨询业务的思考周虹(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提要本文分析了科技统计咨询的两大目标市场,指出统计咨询市场广阔,重点是政府决策咨询和企业管理咨询,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企业微观决策和经营管理出谋划策。进一步综述了科技统计咨询业务的若干层次内容及主要方法。关键词科技统计信息咨询科技决策l科技统计咨询的目标市场分析统计方法正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科技、环境以及管理等各个领域,统计学已成为国家一级学科。统计咨询服务就是各类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按照用户的咨询项目,运用统计方法,搜集和提供统计信息或利用已掌握的统计信息资源,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决策和管理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与决策方案。由于统计咨询服务具有数量性、全局性、综合性的特点,无论宏观决策、微观管理、招商引资、人民生活,都广泛需要统计咨询。科技统计咨询服务在科技咨询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划策。1995年1月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发统计信息咨询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是我国统计咨询服务业走向有序的重要开端。
统计工作正朝着产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1.1为政府决策咨询服务。科技统计咨询服务是科技决策的信息支撑之一,是科技决策民主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最近,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明确指出:“改革科技行政管理体制,各级政府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由过去主要管理科技系统的科研工作转变为管理全社会的科技进步,从科技系统内部的小循环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这标志着科技管理、科技宏观决策将越来越依赖有关的统计咨询市场广阔,重点是政府决策咨询和企业科技咨询工作的成效,科技统计工作、科技统计咨询管理咨询。
科技统计咨询服务既可以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越来越具有更为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
以省科委提供科学依据,又可为企业微观决策和经营管理出谋高新技术产品统计为例,在统计分析中引入“数据仓术新范式的理解力和在此基础上的行动力。
以上四个模型所强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包括了各个国家政府或企业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协调科学技术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关系的依据。因而科学技术政策实际上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二是推动科学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三是协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以示参考
5、自然辩证法是什么学科 [自然辩证法学科性质与知识框架]
《自颂闷念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
1. 自然辩证法的体系框架与学科性质。
体系框架(基本内容):
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罩者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二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三、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四、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学科性质:
一、哲学的分支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属于哲学门类:科学技术哲学,一门关于理论思维(辩证思维)的学科)
二、中间层次
在科学与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的位置上,是联系二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具有中介学科特点的一个哲学学科。
三、交叉学科
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它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四、综合性和开放性
2. 古希腊自然观、机械论自然观、辩证唯物论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古希腊自然观:
一、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
古代希腊唯物主义者以天才的直觉方式提出一种素朴辩证法的自然观。其基本内容主要有 3个方面:①设想万物的始基是某种东西。早期的唯物主义者大都认为这种始基是可以感知的具体东西,如水、气和火等等。后来的唯物主义者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只能用把握的物质微粒,例如提出的“种子”和所谓的原子。②大都用物质本原固有的内部矛盾,诸如气的稀散和凝聚、对立面的斗争以及原子的集结和疏散等,说明自然事物不断产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但也有少数唯物主义者陷于外因论,例如,在说明水、气、火、土4种元素的结合与离散时,就诉诸爱和恨两种外在力量;在解释数目无限、性质各异的种子组成各种自然事物时,阿那克野困萨戈拉将它归因于外在的“”的推动。③认为自然界的运动是从本原产生出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本原的合乎规律的过程,它既有从简到繁的进化,也有从繁到简的退化。
二、 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自然观
核心是目的论,利用“形相”和“质料”的原理,说明了所有的自然现象。“形相”是使事务运动的能动原理,“质料”是运动发生的材料。亚里士多德把形相看作是积极主动地,把质料看作是消极被动的,这就否认了物质自己的运动,最后导出了第一推哦动力。
机械论自然观:
与笛卡儿的从绝对确定的公理出发,靠演绎和论证而构成的自然体系对立,牛顿的方法是依靠一个个事实的实证与归纳达到原理,这被视为机械自然观的代表,其特点是:
1. 实质是只能问"怎么样",而不能问"为什么"。
2. 2. 把数学作为开启宇宙秘密的钥匙。
3. "力"和"素"的概念超出了力学、光学和化学领域而被赋予一般方法论意义,任何东西都是力,都是素,成为普遍实用的特征。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对“自然”的理解发生了由目的论到机械论的转变。自然不再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而是一架机器,它由物质粒子组成,按照确定的力学规律而运行,具有因果上的必然性却无所谓理智与目的,甚至连人体也不过是一架机器。
辩证唯物论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革命性变革中确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唯物论、方法论和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范畴和主要内容:
自然界是各种物体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从星球到原子以至更小的粒子,都处于无穷的系列和层次之中;相互联系的物体因相互作用导致运动,运动与物质不可分离;运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在质上和量上都是不灭的;物质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物质运动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运动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 自然的分化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
人与自然的关系演进主要经历四个阶段:
史前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弱,人类改造环境作用微弱,人与环境是恐惧和依赖关系.
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出现了局部的环境问题.
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后工业文明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是要摒弃环境问题通过技术的进步就可以解决的思想
4. 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与主要内涵。
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一道,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在狭义上,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从广义上来看,绿色发展至少包括以下含义和要求。
均衡发展。人自身的生产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人口可持续性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变量之一,因此,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节约发展。资源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变量之一。坚持节约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此,我们要通过研发节约资源的科技、完善节约资源的政策等方式,来推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低碳发展。能源是生产和生活必需的燃料和动力的来源,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变量之
一。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导致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低碳发展是通过节能减排和节能降耗而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方式,不仅是支持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
清洁发展。环境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空间,是吸收生产和生活排泄物的场地。由于环境存在着生态阈值,其承载能力、涵容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一旦人类活动超过环境的生态阈值,必然导致环境污染。这样,实现清洁发展就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发展。实现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而且可以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循环发展,就是要推动全社会树立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科学理念,坚持减量化优先,从源头上减少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能源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大力推进再利用和资源化,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促进废弃物再生利用。
安全发展。在科技革命迅速发展和全球化不断扩展的情况下,人类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这样,就突出了安全发展的重要性。安全发展主要是指通过维护生态安全而实现科学发展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生态安全主要指的是要维护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多样性和稳定性。
5. 创造性思维(直觉、灵感、想象等)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在20世纪80年代初,钱学森发文将逻辑性思维与直觉性思维、形象性思维、灵感性思维、顿悟性思维区分开,丰富了人们以往所认知的思维模式(逻辑性思维才是科学的思维),改变了人们的探索问题的方式“先弃后取”,即在一定的思维条件下暂不考虑逻辑因素,而是以直觉性思维等非理性思维对科学问题进行认知。爱因斯坦说:“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规律一要通向这些规律,并没有逻辑的通路,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也就是说,科学发现的道路首先是直觉的而不是逻辑的,足见直觉性思维于科学探索的重要性。
然而,这种非逻辑的直觉性思维在科学探索中带来的启发和收获并不是探索者凭空臆造、天马行空就能得到的,直觉必思维有其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它不仅仅是表现在真理发现的一瞬间,而且表现在探索者在科学活动中的各阶段(材料收集、实验观察、分析总结)。通俗而言,天下不会掉馅饼,在发现真谛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探索者倾注大量的心血和长期的积累。具体来说,直觉性思维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论价值。
第一,发现科学问题的快速性。由于直觉思维者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事物进行迅速的判断,而不经过复杂操作的逻辑过程,从而能够迅速地发现科学,如爱因斯坦的“追光悖论”问题在上学途中突然发现的。第二,发现反常问题,从而取得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爱因斯坦提出的“追光悖论”问题就是一个反常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提出著名的相对论。第三,洞察问题的本质,发现容易忽视的科学问题。如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无意中看到天花板上的世界地图提出了著名的“大陆飘移学说“。”大陆飘移学说”的提出,与魏格纳通过直觉敏锐地洞察到问题是分不开的。第四,估量猜想,触类旁通,发现科学问题。居里夫人对镭元素的发现就是凭着科学直觉进行的预测与猜想,后经无数次的实验而得到验证的。
6. 科学问题的来源与科研选题的原则。
科学问题就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知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尚未认识和解决的问题,它包含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
科学问题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它建立在一定时代的科学实践和科学认识水平之上,是对一定时代科学发展矛盾的反映。
科学问题的来源可归纳问为如下几方面:
1从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中产生。
2从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中产生的问题
3从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4从社会需要和现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局限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科研选题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选题的需要性原则
首先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和科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是课题选择的首要基本原则。
2.选题的创造性原则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科学研究拒绝重复,创造性是科学研究中的灵魂,也是选题必须要遵循的原则。
3.选题的科学性原则
是指研究课题应当持之有故,选择有理,即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实施的依据。 科学研究无禁区,这只是说不要人为地去设置障碍、限定框框来阻碍科学研究探索,而绝不是说科学选题可以不顾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科学规律任意进行。在选题时不应违反科学性原则。
4.选题的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体现了科研工作的条件性。
可行性原则要求在选题时认真考虑科学研究的整体能力。
在主观条件方面要分析科研队伍的结构,各种人才的配置,研究者的素质、能力以及对课题的认识和研究的兴趣等因素。
在客观条件方面,要考虑科研经费、实验设备、原材料供应、图书情报资料以及对期限的要求等因素。
还要考虑科研的外部环境、国家政策、学术交流等条件。选题时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能使科研顺利进行,才容易取得研究成果。
以上四项原则,是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科学性原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依据,创造性反映了科研的本质特征,需要性原则规定着科研的方向,可行性原则是选题能否成功的关键。影响科研成功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要获得成功,上述原则是必须要遵守的
7. 科学假说的作用。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要解决科学问题。为了解决一定的科学问题,人们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相关的现象作出一种猜测性的陈述或假定性的说明。这种猜测性的陈述或假定性的说明,就是假说。
假说是科学思维的形式,通向真理的先导和桥梁。几乎所有的科学理论,在其探索和完全确立的过程中,都要先经过假说阶段,通过科学假说而达到真理。同时不同假说的“争鸣”也有利于学术繁荣。
首先,假说使科学研究带有自觉性。假说是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一种科学的推测,研究者可以根据这种推测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测和实验,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理论思维的作用,因而又往往能够作出惊人的科学发现。
其次,假说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桥梁。科学理论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但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一下子达到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而往往要借助于假说这种研究方法;运用已知的科学原理与事实去探索未知的客观规律,不断地积累实验材料,不断地增加假说中的科学性的内容,减少假定性的成分,逐步地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感性经验达到理性认识,建立起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又会出现原先的理论所不能解释的新现象,这就需要提出新的假说,建立新的理论。自然科学就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途径,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不同的假说是从不同的侧面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探索,它们之间的争论,有助于揭露矛盾、启发思考、相互补充,有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8. 科技进步与战争对抗模式的历史转变。
从战争形态而言,人类战争形态在经历了徒手战争、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和机械化战争形态后正向信息战形态转变。这些战争形态的转变又都是以武器装备使用为标志划分的,都明显烙下了科技进步的印记。人类战争史上战争形态几次大的变革证明,武器装备的发展水平都是导致某种战争形态产生的重要因素,一种新的武器装备出现并被应用于战场上,战争形态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从技术角度看,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非线式、非接触、非对称”作战正是技术与装备发展导
致的必然结果。而随着人类社会大踏步地进入信息社会,大量信息技术物化出各类繁多的由信息化弹药和信息化作战平台构成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也必然使信息化战争形态表现出与以往战争形态完全不同的特点与规律。从近几场带有高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战争特征的局部战争来看,信息化武器装备已经成为战场的主力军,在战场上发挥着机械化兵器所不能替代的主导作用。
先进军事技术作为传统战争形态的否定性力量,总是强制地推动作战方式的变革,引起战争形态的历史性变化;
技术与装备对于战争形态的改变是渐近式的,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
任何先进装备都不会自发改变战争面貌,其深层动力还是源于对新技术的创新运用以及对技术优势的自觉追求
9. 科技创新与军事变革的关系。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现代战争已延伸至陆、海、空、天、电、网等空间与认知领域,形成互为条件、相互支撑的一体化战场体系。
●武器装备固然是军事科技的主要标志,但绝不能将科技“窄化”为武器装备。
●科技创新催生出新的作战手段和新型军事人才,也必将影响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方式,即军队的编制与作战编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动力,也是推动战争发展演进的“永动机”。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和创新都会引起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深刻变革。在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与军事革命三大革命强势交汇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在谋取军事竞争优势上的重大作用。
科技创新拓展了战争领域和空间
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赋予人类更强的认知和行动能力,开辟了新的活动领域和空间,也必然带来新的利益诉求和随之而来的矛盾冲突,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现代战争已延伸至陆、海、空、天、电、网等空间与认知领域,形成互为条件、相互支撑的一体化战场体系。 科技创新推进了战争形态的演变
武器装备是军事科技的物化形式,是科学技术战斗力属性最直接最具标志性的体现,也是推动作战方法、战争形态甚至整个军事上层建筑演进变革的物质基础。
科技创新催生了新型军事人才
历史是人创造的,推动战争演进的根本因素必然是人;人是科学与技术的发现者与创造者,人为科技与科技化人是同一历史过程。在军事领域,人是战争主体,也是科学技术发挥战斗力作用的重要载体,从事战争的人必定是特定科技背景下塑造和熏陶的人而不是脱离科技条件的人。武器装备固然是军事科技的主要标志,但绝不能将科技“窄化”为武器装备。 科技创新引发军队组织形态变革
科技创新催生出新的作战手段和新型军事人才,也必将影响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方式,即军队的编制与作战编成,引发组织体系的变革,使结构态的科技战斗力以一种新的面貌得以呈现。
10.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所谓科学是指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实践活动,及在实践的基础上历史地形成和不断发展着的
关于世界的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和发展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所谓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和应用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总和。从人类社会的发端开始,科学技术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科学技术带来的正面效应
当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它要素,它的变化引发其它要素的变化,从而引起生产力整体的变化,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当人的素质、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科技含量普遍偏高时,生产力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十分迅速,这使得我们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比如说现代的科学技术使人们能够更快地、更便捷地传递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人们不用一直工作从而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来享受生活,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由科学技术所创造的。 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当人类有需要的时候,科学技术就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为了不断的改善人类的生活。用恩格斯的话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2.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
当今科学技术负效应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生态向度的困境,具体表现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二是社会向度的困境,具体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控制,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伦理问题,比如试管婴儿,器官移植,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加剧“全球问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三是人文向度的困境。具体表现为人的本质异化的问题,人的功能退化问题,人的尊严问题和人的心理问题。
思考:
首先,从矛盾的角度来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决定,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所以说科学技术之所以会具有双刃剑效应,这是由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决定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一个长久的发展过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例外,而且科学技术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同一种科学技术在一些环境下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换一种环境也许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这是由科学技术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11.人机大战及其思考。
“大数据”的胜利
AlphaGo的胜利,一靠强大的计算机,尤其云平台与超算的结合支持大数据的学习;二靠大数据,有收集到的和不间断自对局产生的用于训练机器性能的数据;三靠能够指导机器学懂大数据的机器学习算法。
不能证明机器智能超越人类
人的智能与人工智能是整体呈现与单项突出的关系。人的智能承载感知、想象、分析、学习、记忆、推理、直觉、幻觉、灵感、顿悟、情感等多种多样的特质,这其中可被模拟的难易程度、广度和深度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的智能是受意识支配的整体功能相互配合的整体呈现。而机器通常只能模拟人智能的某一二个方面,只能实现人智能的一部分。
正视人类智慧壁垒
人工智能研究只有结合问题才能取得突破。类脑技术是实现人工智能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是坚持应用驱动的导向,类脑应更加强调脑启发技术, 而不应为‘类’而‘类’。”而且,脑科学与认知科学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源动力,应从战略高度认识,人工智能应朝着“扩充和延伸人的功能来完成人很难完成的任务”的方向发展。
12.创新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文化的进步必然包容当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成果。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当代的科技创新在与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和主动的角色。
先进生产力的出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总要寻找它的落脚点,而且往往在最适宜的文化环境里实现突破。一个社会的文化氛围不仅影响科技知识和成果的出现,更会影响到科学知识的传播以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的转化。工业化的历程告诉我们:越是创新活跃的地方,就越容易形成产业革命的广阔舞台,越容易形成创新集群以及各类资源汇聚的经济中心;一旦创新活力丧失,就面临着在竞争中出局的危险。十八世纪以来,世界的科学中心和工业重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强弱转换的结果,其中无不包含着深厚的文化根由。
□一个社会越是希望科学技术健康发展,越是希望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走向成功,就越应该关注如何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在当今原始性创新已成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核心的年代,在知识产权已成为重要财富源泉的年代,在人才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的年代,构建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这已成为一个民族决胜创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第二,造就开放的科学环境。
第三,倡导追求真理、宽容失败的科学思想。
第四,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习性。
6、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辩证法
dialectics
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为谈话的艺术。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辩证法有不同的认识,古希腊哲学认为它是论证和分析命题中的矛盾、揭露谈话的矛盾及克服矛盾的方法。德国哲学家G.黑格尔认为,辩证法研究对象本质的自身矛盾,不仅是一种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宇宙观。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认为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本身固有的规律,思维中的辩证法是客观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辩证法有三大规律,这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则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从而使辩证法的规律变得更加清晰了。
如何认识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是衡量一个人哲学思想水平的重要标志,它直接反映出一个人对辩证法的理解和认识深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辩证法规律揭示的全是极限本质之间的联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产物。尽管辩证法的规律都是从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来的,但是这些规律完全与客观现实的本质运动相一致,因此它们都是具有极限真理的客观规律。
作为极限真理,它的特点就是纯粹的绝对性,没有任何相对性在其中。当然,不要忘记这种纯粹的绝对性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它的前提条件就是人的认识领域,或者说,在认识论中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属于极限真理,它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理论观点。
我们知道,在哲学上,本质内部也是分为两个不同层次的。对本质的现象直接概括出来的观点属于知性层次,对现象的本质进行间接的反映得出的观点属于理性层次。知性层次和理性层次,这是上升到本质内部进行的划分。知性层次的特点是直观性,它与现象之间保持直接的联系,具有同一性。在现实中知性层次解释的辩证法很容易被人理解,因为它具有可以被人们感知到的现象作为实例加以说明。理性层次的特点是间接性,它与现象之间没有直接性的联系,二者之间具有对立性。因此,理性层次的辩证法往往不容易被人理解。因为它需要通过反思间接地认识到。
知性辩证法与理性辩证法相比,它的特点是直观性和通俗性。理性辩证法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深刻性。知性辩证法属于初级本质的辩证法,理性辩证法属于二级本质的辩证法。它们二者共同构成了辩证法内部的两个环节。如果我们用哲学的语言将二者区分开来的话,那么,知性辩证法把握的是不同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理性辩证法把握的是同一质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
不同质,分别体现在外部,如偶数与奇数分别是不同性质的整数,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同一质,则进入到内部,如奇数内部分为两种:一种是不能再分解的奇数,我们称它为素数,一种是能够分解成若干个素数因子之积的奇数,我们称它为积数,即数学上的奇合数。素数与积数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就是理性辩证法把握的同一质内部的矛盾。显然,理性把握的矛盾从外表看起来,是不存在的,表现形式都是奇数,没有本质的不同。但是,深入到奇数内部,人们发现,奇数内部也是存在矛盾的,这个矛盾就表现为奇数的存在形式不同,由此构成了素数和积数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以上就是知性辩证法和理性辩证法的本质区别之一。
知性辩证法和理性辩证法的另一个本质区别表现在论述问题的形式上,知性辩证法缺乏辩证逻辑,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外在对比法和现象描述法,而理性辩证法则使用辩证逻辑,通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法,贯穿逻辑和历史相统一这一原则。
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知性辩证法和理性辩证法的本质区别还表现在认识深度上,对同一个矛盾,它们二者之间在认识深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如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斗争,从直观上把握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就是知性辩证法的观点,此时人们得到的结论与现象完全一致,就是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矛盾。从本质高度上把握这一矛盾,人们就会得到这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此时,人们的认识上升了一步,从直接性前进到间接性,从初级本质进到了二级本质的高度。当人们的认识进到二级本质高度之后,就形成了理性辩证法的观点。由此可见,理性辩证法得出的观点具有间接性,它不能直观感觉到,必须通过反思上升到本质高度才能把握住。而知性辩证法把握的观点与客观存在直接联系在一起,它是直观反映出来的产物~
7、哲学在那些方面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发现?
人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的世界观、精神世界息息相关。在古代,无论当时人们是否意识到,哲学始终是科技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在近现代,由于哲学家的层出不穷,由于哲学本身的变革和系统地发展,由于哲学和科学更加紧密的结合,推动了近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也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21世纪,哲学必然对科技的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人类的现代文明建立在科技的高度发展和对自身的正确认识上,而如何理性和正确认识哲学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从哲学的层面研究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从哲学的高度展望现代科技的发展,用哲学思想正确地指导科技的研究和实践,不仅是哲学界应当意识和总结的,也是科技界应当意识和总结的重要问题。
1 哲学是科学技术的灵魂和统帅
哲学是人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系统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哲学提供了关于整个客观世界和人类主观世界活动的“普遍规律”。科学是人类分别从各个学科上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等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问题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人类通过掌握科学理论知识不断应用、改进和完善各种机器、设备、工艺、工具,并从事和进行生产、生活、研究和科学探索的能力。没有科学就没有技术,但是没有哲学就没有任何科技。世界上没有不反映哲学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渗透到科学和技术思维之中,一方面使现代科技变得更为活跃,另一方面使现代科技发展得更为全面滑蚂升。
综观人类整个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无不是受到哲学的启迪和影响,无不是哲学和科技结合的产物。爱因斯坦就是一位具有极高哲学素养的科学巨人,他在哲学认识上“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他的相对论远比牛顿物理学先进,他提出的包括对空间、时间和引力赋予了完整的新概念等一系列科学理论,都闪耀着哲学的光芒。玻恩在1955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对于广义相对论的提出,……是人类认识大自然的最伟大的成就,它把哲学的深奥、物理学的直观和数学的技艺令人惊叹地结合在一起。”
哲学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使科学技术的河流更加宽广,使科学技术的前沿更加尖端,使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火车头作用更加突出。在人类科学技术史上,凡是科学技术在哲学上受到局限时,科学技术就停滞不前;凡是科学技术在哲学上进入自由王国时,科学技术就蓬勃发展。
2 哲学可以提高现代科技人员的综合能力
纵观世界和中国100余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哲学指导了他们科学创造的全过程。一些著名科学家,随着他们科学研究的发展,越需要哲学的指导,哲学帮助他们开阔了视野,加强了研究的深度,攀登上科学的顶峰。“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社会科学家也不例外。哲学在这些科学大师的探索、研究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现代科学的研究中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哲学可以物圆使他们增强综合能力,眼光更为长远,领域更为宽泛,合作更为紧密,成果更为信老显著。
2.1 哲学可以提高现代科技人员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哲学具有概念性,可以提高科技工作者的抽象、概括、推理、判断能力,通过哲学范畴的演绎和归纳,假设和实验,分析和综合,观察和反思,科技工作者的思维水平会大大提高,思维变得更为活跃、更为理性、更为全面。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开创了人类航天科技工程在哲学上的现代宏观思维和微观思维的伟大典范,也是在庞大系统工程上精准计算和精准判断的成功案例。该项工程的总体目标只有一句话:把载人航天飞机成功地发射到月球并安全地返回地面。缺乏哲学上的高屋建瓴和缜密思维,就谈不到科技的创新和发展。
2.2 哲学可以提高现代科技人员的研究和借鉴能力
哲学思维的边界有多远,科学研究的触角就能有多远。众所周知,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正是运用了丰富的哲学智慧和哲学的思想方法,吸取了不同学派和科学家的营养,才促使他于1905年一举得出了3项科学大发现,全面开创了现代物理学革命的新局面。科学在哲学意义上的相关性和统一性,就是科学上的拿来主义,将一切相关的思想方法手段和信息,集中统一到研究对象中,博采众家之长,兼收并蓄。只要借助哲学的启迪和指导,科技人员研究和借鉴能力必然得到强化和提升。
2.3 哲学可以提高现代科技人员的实验和鉴别能力
经过哲学思维熏陶的科技人员,其科学实验和鉴别的能力一般可以得到明显提升。科技人员对研究对象、材料等的实验、检验、鉴别,就是哲学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活动的体现。华人科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曾任美国物理协会会长的吴健雄女士就是具有严密哲学头脑的科学鉴别和实验大师,凡经她检验、鉴别的科学研究成果,立即得到公认,还有人据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2.4 哲学可以提高现代科技人员的评估和预测能力
在哲学的思维能力训练下人的大脑更为智慧,继而增强了科学评估预测能力,这在他们的科研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中积极的内容,进行准确地推导、评估和预测,可以提升把握科技发展的未来趋势和未来成果的能力,这需要具有哲学知识的积累,训练有素的扩散性和超前性思维,独到的专业眼光。
3 哲学可以帮助辨别现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
当今世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涉及生物科学与基因技术领域,新能源、新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领域,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领域等,这种迅猛发展的现代科学发展态势,依靠哲学的引导、开拓和延伸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科学研究是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所进行的一项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活动,涉及到自然观、物质观、科学观、价值观等种种问题。普朗克认为“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着他的工作方向。”
同时哲学和科技创新有密切的关系,科学只有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才能确立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一般科技研究人员的共同体验是,只要上升到哲学境界,科技研究就会得心应手。科技仿佛是大海上的航船,哲学犹如灯塔,它会引导科技的航船驶向远方。
创新是发展的基石,哲学引导科学确立正确的创新方向,会取得更大的创新成果,更大的创新成果推动现代科技的加速度发展。展开理性的翅膀,运用创新方法,超越自我,达到科学的最高境界。
4 哲学揭示了现代科技全球性合作的重大意义
当今时代,地球村的概念在科技界和理论界已经深入人心。科学知识的积累和浓厚的人文氛围,促进了全球性的合作,树立起国际化和全球化的科技合作思维模式。对共同关注的课题进行科学探索和合作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科学发展模式;时代赋予了多国科学家共同进行多学科的探索和合作的哲学涵义。
长期以来,以全球人口突破60亿为标志的人口过剩危机,周期性和世界性的食荒和能源危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继续恶化,艾滋病的蔓延,非典、禽流感等病毒的侵扰,地球臭氧层空洞逐渐扩大的潜在危机,水灾、旱灾、海啸、地震等世界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还有吸毒、暴力和恐怖组织的威胁等社会问题带来的一系列危机和问题不断困扰着人类。生存,还是毁灭?这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近几年,人类基因组的发现以及研究计划在多个国家科技界的分工合作和取得的成果表明,全世界科学家对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加强科学探索和合作势在必行。指导全球化的科技合作取得成功,也是新时代的重要哲学使命。科技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命题,包括科技活动、科技合作、科技体制、科技影响力是共同关注的热点,要求现代科技以全新的哲学思维模式、全面的操作系统,共同面对和解决人类所有的重大问题。
21世纪,各个国家封闭进行科技研究的传统模式还未打破,全球化的科技合作时代已经来临。哲学在现代科技全球化飞跃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全球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空间的最大化,哲学的作用尤为重要。只有确立哲学是科学发展的最高境界,才能提升各国政府和科技界对科技合作全球化的认识,提高人们对现代科技人才资源全球化的认识,深化对整合全球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资源的认识,对全球化的科技合作方式和合作成果做出综合的评估和预测,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科技合作全球化的进程,才能参与全球化科技合作成果的分配和共享。
综上所述,哲学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助推器,哲学让现代科技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树立宏大和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哲学知识的学习、储备和运用,是现代科学家和科技人员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哲学促进现代科技发展,哲学对现代科技发展的积极作用,一定会让现代科技飞速前进,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卓越科学家、发明家和技术专家,一定会产生出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让人类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