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新时代全球化背景下消费升级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新时代全球化背景下消费升级

发布时间: 2023-05-22 04:58:21

1、消费升级呼唤本土国际品牌



消费升级呼唤本土国际品牌

本刊评论员/闫肖锋

发于2020.11.16总第972期《中国新闻周刊》


近年来,消费领域掀起一股推崇中国品牌的风潮即所谓“新国潮”。其实,新国潮只是面子,新消费才是里子。其背后是以新中产隐毕为主推动的消费升级和民族自豪感。新国潮和消费升级呼唤本土国际品牌。


目前,内循环战略启动的是14亿人口的消费力,背后的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势必深刻改变中国制造的模式和格局。未来可期的是,在吃住行各领域,人们不但追求物质享受,还追求精神满足。尤其是新中产群体的崛起和扩大,必将推动一批新的本土品牌崛起,并走出国门。


但当前我们还需面对现实。产业升级是消费升级的先决条件,这一过程必然要经历优胜劣汰、迟者行业洗牌。我们看到,一方面,中国蕴含着巨大产能,除大城市周边的制造业巨无霸外,很多“一镇(村)一品”小村镇甚至都做成了全球隐形冠军。比如,江苏泰兴黄桥镇是世界最大的小提琴出口基地;全世界将近1/3、全国将近一半的泳衣来自辽宁葫芦岛兴城市;河南许昌的假发出口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但另一方面,巨大产能却无法对接中国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


于是就出现一条巨大的鸿沟:生产企业抱怨订单少了、钱难赚,消费者在抱怨产品和服务质量差,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习惯于接订单的生产厂家没有产品升级的能力和打造自有品牌的勇气,这才是中国新国潮、新消费最大的短板:无论是品牌效应、研发能力还是销售仓储等渠道能力都掌握在别人手里,中国厂商擅长的只有打价格战和压低加工费。


内循环战略以及新中产推动的新国潮、新消费,给中国企业提供了走出困境的机会。年轻一代并不盲目崇拜国际品牌。相应地,国内厂商不要辜负了这么好的时机和市场。要抓住机会升级品牌,应从多方面着手。


首先,中国制造要注重国内需求,然后再扩展海外需求。这与以往的接单模式有天壤之别,要求厂商潜心研究本土市场和新消费需求,也要求厂商自主研发、打自主品牌,关键在于要有文化自信。


其次,中国制造要善用全球商业的力量,借力打力,走出国门,在海外实现本土化。进博会宣示着中国新消费时代的到来,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可以参加进博会;同样,中国品牌要进入海外市场也要借当地的力量,获得当地的合作和认可。中国制造要刷新形象,走出国门。


再次,中国制造要善用互联网这一新基础设施,借助网络推展销售渠道,以打破旧有渠道商的垄断。这要求给产品技术赋能,给品牌互联网赋能,简单讲就是要催生新的物种。


最后,最为关键的是,中国制造要回归产品质量的基本面,让国标瞄准欧标、美标,才不至于“到日本去买一只马桶盖”,而它本来就是中国制造,只是设计和质量标准提高了而已。网红产品要持久化就需回到产品基本面,要在品质和功能上多下功夫。


当今,中国是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并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进博会提出要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未来的品牌不论是国际大牌还是新国货,必须要深度理解中码携薯国消费者,才有资格去理解海外消费者,实现本土品牌国际化。

2、写一篇关于汕头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作文?

汕头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市长郑剑戈作政府工作报告。梳理汕头2020年工作报告可发现,“一二三五九”“五大工程”“四大高地”等热词十分亮眼。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汕头正谋划推进的一批重大改革、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是汕头在寻新机、察变局中擘画的未来高质量发展图景。

以特区之为谋未来之变,是新时代汕头作为经济特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使命和担当。对于汕头来说,蓝图正铺开,奋进正当时。

//

向改革要动力,特区40年再出发

//

今年是汕头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被放在汕头2020年工作报告的重要位置。这是经济特区的特殊使命,也是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赢”的重要着力点。

深化改革,必须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上下工夫,才能释放发展活力。对此,汕头将推进“放权强区”改革、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国企改革、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达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

汕头将加快推进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受访者供图

在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成效初显的背景下,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化,是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接下来,汕头将以系统化、集成式推进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等实践,向“在全省率先创建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城市”的目标迈进。

在扩大对外开放上,汕头提出“扩大制度型对外开放”,将积极复制推广大湾区、先行示范区改革创新经验,在跨境贸易、投融资、金融创新、出入境等方面加大改革探索力度,构建与“双区”“双核”衔接、与国际接轨的制度,全力争取国家、省支持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相关政策延伸到汕头,努力争取列入广东自贸区扩区范围。

促进汕头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是扩大制度型对外开放的题中之义。受访者供图

//

“两新一重”激活城市新动力

//

今年,汕头提出加快“一二三五九”重大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即“一个枢纽、两个站、三条铁路、五条高速公路、九条快速干线”。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汕头谋划“一二三五九”,不只在于补齐交通短板,更着眼于区域发展大格局的构建,进一步打开汕头“融湾”通道;站点和枢纽的布局,将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城市品质;而快速干线的成型成网,则将加快全市域交通一体化。

事实上,围绕着“全面融湾”、筹办亚青会、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沿海经济带东翼重大引擎等,汕头发力攻坚支撑省域副中心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2019成绩单”颇为亮眼:全市27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22亿元。

汕头将加快海滨路东延和西延项目。杨立轩摄

延续着这股势头,今年,汕头安排在建和拟开工重大项目502个,总投资超50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1400亿元。除了交通市政、能源水利基础设施之外,还涵盖补齐新型城镇化短板的医疗卫生、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是国家将重点支持的“两新一重”。

5月16日,汕头海湾隧道东线盾构工程顺利贯通。杨立轩 摄

而推进好、建设好“两新一重”,将有效激活城市发展新动力,并为长期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原动力,既利当前,又利长远。

对此,汕头也进一步强化工作机制,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红黄绿”亮灯通报制度,以此督导进度、提升效率。

//

“五大工程”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城市要发展,平台和产业是支撑。如何把握当前省推动重大产业向东西两翼沿海地区布局发展、建设世界级重化产业带的有利时机,布局导入重大产业项目,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汕头提出,要着力实施“五大工程”,依托大园区、引入大项目、发展大工业,打造东翼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主战场。

“五大工程”,即重大平台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引进工程、创新驱动发展工程、补链延链强链工程、暖企惠企护企工程。这“五大工程”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汕头实施重大平台建设工程,图为华侨试验区。

其中,重大平台建设工程突出一个“建”字,提到要加大土地储备征收和园区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建成若干个重大产业平台。对于华侨试验区、高新区、临港经济区、澄海六合现代产业园、产业转移园等平台如何建好用好,政府工作报告也给出了明晰的要求。

汕头将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效”行动。图为龙湖高新区。

建好平台,才能引进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产业项目布局,主动承接大湾区、先行示范区产业转移,是重大项目引进工程的方向。开展精准招商、大项目招商、全产业链招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石化、生物医药、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总投资达20亿元的12个5G产业链项目建设。汕头还提出要利用丰富海洋资源,加快引进一批医药龙头企业,发展中医药、仿制药、创新药,做大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项目引进之后,考验的便是一座城市的配套服务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补链延链强链工程和暖企惠企护企工程,正是为了打造“大后方”,让“扶”与“服”支撑项目与产业的“创”与“闯”。

如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就提出,实施引进博(硕)士行动计划,三年引进1000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3000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补链延链强链工程提出针对重点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特别是关键零部件,精准引进和储备一批项目;而实施暖企惠企护企工程,则将加强市领导挂钩联系,“一企一策”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

打造“四大高地”带动汕潮揭协同发展

//

近日,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提到,要科学制定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发展规划,构建协同发展机制。

以此为契机,汕头提出,要加快打造区域教育、医疗、文化、商贸“四大高地”,辐射带动汕潮揭城市群协同发展,推动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全面跃升。

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汕头拥有丰富多元的教育、医疗、文化、商贸资源。打造“四大高地”,汕头有优势、有底气,也有必要在更高的坐标体系中进行自我考量和塑造。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汕头就持续开展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市。近年来更是逐年递增教育支出、稳步推进教育公平,被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称号。

汕头对每个学段提出不同发展要求,如义务教育是“优质均衡发展”。杨立轩 摄

在打造区域教育高地的部署中,汕头对不同学段提出不同要求:学前教育是“普惠发展”,义务教育是“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是“高质量特色发展”,高等教育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是“规范特色发展”。同时,建立起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

目前,汕头有2家医院入选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收治异地疑难危重住院病人数列全省第三位,区域医疗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接下来,汕头将着力打造一批区域专病诊疗中心,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高水平专科,支持区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在打造区域文化高地上,汕头将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科技、旅游、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的“示范”十分抢眼,比如创建国家级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推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在南澳实施一批旅游体育精品示范工程、支持南澳打造旅游体育示范区等等。

在南澳实施一批旅游体育精品示范工程、支持南澳打造旅游体育示范区等,是打造区域文化高地的内容之一。杨立轩 摄

在促进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汕头还将加快打造区域商贸高地,提出要推动一批高品位步行街建设和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鼓励发展城市“夜间经济”,打造一批融入本土民俗风格和文化创意的夜市。同时,鼓励线上线下融合消费,促进流量经济、在线经济、宅家经济、无人经济蓬勃发展。

3、现代汽车集团携“氢+电”前瞻技术与产品亮相2021进博会

11月5日至10日,2021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如约而至,现代汽车集团从首届进博会开始连续四年参展,持续将进博会作为展示企业最新成果的重要舞台,立足中国市场需求,不断带来最新前瞻理念、技术与产品。面向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趋势和消费升级,此次进博会,作为现代汽车集团全新中国战略落地实施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现代汽车与起亚联合参展面积达到1,200平米,以氢能源、电动化和进口车三大板块盛装亮相上海国家会展中心2.1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新时代的全新出行体验,与中国汽车行业共享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现代汽车集团以氢能源、电动化和进口车三大板块盛装亮相2021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现代汽车集团(中国)事业副总裁李宏鹏在此次进博会新闻发布会上致辞表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已经成为当今与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现代汽车集团秉承‘携手共创更好未来’的企业愿景,积极支持中国新能源车多路并进的发展路径,坚持推进‘氢+电’并行战略。”

现代汽车集团(中国)事业副总裁李宏鹏在新闻发布会上致辞

在中国,坚定不移执行“氢+电”新能源发展路径,亮相最新前瞻技术与产品

在氢能源领域,现代汽车集团在氢之日“Hydrogen Wave”全球线上发布会上正式发表面向未来的“氢能愿景2040”,2040年将构建涵盖氢能技术、氢能出行和氢能服务全方位解决方案的全球化氢能社会新构想,致力实现让“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处”都能轻松使用氢能源的伟大梦想。在“氢能愿景2040”的指引下,现代汽车集团推出了最新氢能概念、技术和产品,勾勒未来氢能社会美好蓝图。

现代汽车集团发表“氢能愿景2040”勾勒未来氢能社会美好蓝图

作为现代汽车集团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是氢之日“Hydrogen Wave”全球线上发布会最新发布的氢能技术与产品全球巡展的海外首站,本届进博会就是这场“氢能盛宴”的完美舞台。

现代汽车与起亚此次联合参展形成了更加整体的现代汽车集团品牌形象。展台以科技融合自然环保为设计理念,四周由画面动态流转的巨型屏幕环抱,流水、森林与智能城市的景象不断更迭,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美好场景。步入展台,丰富的前瞻科技展品映入眼帘,仿佛走进了未来世界。氢能无人运输概念车、氢燃料电池SUV、高科技智能纯电动车、城市空中出行(UAM)等创新移动出行方式围绕身旁,即刻开启未来全新环保生活之旅。在展台中央,宽敞的休息区布置风格简约舒适,现场观众可以在此惬意畅谈,充分感受人与自然与科技的零距离体验。凭借如此创新且前瞻的理念,现代汽车集团展台吸引了大量参观者,一边感受“氢+电”的环保科技魅力,一边畅想未来可持续环保生活方式。

现代汽车集团展台凭借创新的科技融合自然环保设计理念吸引众多观众前来了解“氢+电”环保科技魅力

庞大的现代汽车集团展台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氢动智能无人运输车(TRAILER DRONE)。在出行领域,物流运输的碳排放量占有很大比重,是“碳中和”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现代汽车集团从未来环保出行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创性地推出零排放智能物流解决方案——氢动智能无人运输车(TRAILER DRONE)。作为一种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其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源,根据行驶里程可量身配置储氢罐数量,一次充满氢气拥有超过1,000km的续航里程,运行中只会排放干净的水,实现了真正的“零碳排放”。不仅如此,氢动智能无人运输车(TRAILER DRONE)可实现完全独立的四轮转向,即使体型巨大,也可在港口和狭窄的城市道路灵活行驶。与此同时,其搭载了大量高精度传感器和V2X智能车联网科技,可智能判定行驶路线与实际路况,安全高效地自主完成长距离物流运输作业。

氢动智能无人运输车(TRAILER DRONE)进博会中国首秀,展现开创性的零排放智能物流解决方案

现代汽车集团的氢能愿景不仅局限于移动出行领域,还致力将氢能拓展普及至生产、生活等各种领域。氢能作为高能量密度的绿色清洁能源,将在未来以电力为主要驱动力的社会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发电以及电力保障领域将做出巨大贡献。此次进博会,现代汽车集团展出了“能量晶体”形状的全新氢燃料电池能量模块系统。其可通过将100kW单元模块“乐高积木式”堆叠,形成500kW或1MW(兆瓦)级强大功率输出,可作为大型船舶或IT公司等大量耗电企业的应急电源系统。

“能量晶体”形状全新氢燃料电池能量模块系统可堆叠形成500kW或1MW(兆瓦)级大功率应急电源系统

氢燃料电池系统体积紧凑,输出功率高,且可不受环境条件限制稳定地进行“零排放”发电,从而使高功率移动便携充电成为可能。起亚将氢燃料电池系统和强悍的越野特种车辆创新结合,推出应急救援车(RHGV,Rescue Hydrogen Generator Vehicle),其可为处于偏远崎岖地区的车辆提供充电救援,并可同时进行单相220V和三相380V供电。

起亚应急救援车(RHGV)搭载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可为处于偏远崎岖地区的车辆提供充电救援

现代汽车集团的移动式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不仅可以为家用车辆及用电设施供电,还可为拥有极致性能的纯电动赛车提供快速充电。今年,现代汽车集团旗下氢燃料电池系统专属品牌HTWO为全球首个电动房车赛事PURE ETCR(Electric Touring Car Racing)中所有参赛的纯电动赛车提供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该便携式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拥有高达160kW的发电功率,可在1小时内同时为两辆搭载65kWh电池的电动赛车充满电。藉此,现代汽车集团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氢能同样可以为赛车运动开启真正“零碳排放”的新时代。

现代汽车集团氢燃料电池系统专属品牌HTWO推出便携式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为ETCR纯电动赛车充电

今天,中国版氢燃料电池车Nexo荣耀首秀。作为“终极环保出行方案”,其搭载现代汽车集团氢燃料电池系统,不仅在行驶过程中只排放干净的水,同时还可过滤空气中的PM2.5等99.9%的可吸入颗粒物,成为移动的“空气净化器”。中国版氢燃料电池车Nexo是遵循中国相关法规标准开发,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型,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真正的“零排放”环保出行全新体验。

中国版氢燃料电池车Nexo荣耀首秀,带来真正的“零排放”环保出行全新体验

在电动化领域,现代汽车集团推出全球最具竞争实力的全新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Electric-Global Molar Platform,电动化全球模块型平台),同时兼具全球化、模块化和平台化特点,集设计、安全、效能、驾驶、多种动力等基础功能模块为一体,实现了跨车型和跨级别的灵活产品研发。基于E-GMP平台打造的量产车型IONIQ(艾尼氪) 5和EV6,一经推出就赢得了全球市场的巨大关注。两款专属电动车型开售当天,在韩国本土均斩获超过2万辆的预售订单,刷新韩国新车预售纪录。在欧洲市场IONIQ(艾尼氪) 5和EV6更是成为当地“爆款”车型,不仅获得消费者的追捧,同时赢得全球专业媒体的一致好评,斩获众多国际大奖,树立了电动出行新时代的全新标杆。

现代汽车首款量产专属电动车型IONIQ(艾尼氪) 5

IONIQ(艾尼氪) 5和EV6在本次进博会完成首次同台实车亮相。在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的领先电动技术加持下,两款最新量产专属电动车型,拥有800V超高速充电系统、3.6kW大功率车载对外供电功能(V2L)、多种PE系统(Power electric system,电力系统)和AWD/2WD多种驱动形式选择、便捷人性的智能功能等“硬核”电动科技,同时提供车内全平地板、超越同级的超长轴距、宽敞灵活的内部空间、环保舒适的内饰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外观设计等专属纯电动魅力。凭借现代汽车集团的领先电动科技与专属魅力,IONIQ(艾尼氪) 5和EV6为本届进博会现场观众带来更全面的未来纯电环保出行体验。

起亚首款量产专属电动车型EV6

为中国,中国版氢燃料电池车Nexo开启氢能出行新时代,扩充现代进口产品矩阵

作为全球首个量产氢燃料电池车的企业,现代汽车集团在氢能出行领域拥有公认的顶尖技术实力,其量产的氢燃料电池系统曾两次荣获全球最权威机构授予的“沃德十佳发动机”称号。截至今年10月,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专用SUV车型<a class="hidde

4、经济全球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什么?

主要有两条:1\消费选择性大,商品丰富;2、关税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提高消费能力。此外,国家控制范围缩小,信息发达,居民消费意识增强。

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经济全球化,将会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尤其是银行业应该怎样改制

(2019·荆门)“组织成立后,其成员国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该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

6、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大驱动力是什么?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五大驱动力是:消费升级、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体制改革、对外开放。

2015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消费升级的六大方向,主要包括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旨在通过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培育形成新供给的力量。誉握

近几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2017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5%,比上年同期上升2.8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7%,比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继续升级换代,消费对增长起着基础性作用,是主要驱动力。

(6)新时代全球化背景下消费升级扩展资料:

新时代经济强国方略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两裤虚芹个十五年”的战略安排,并强调,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央党校周跃辉的新著《新时代经济强国方略》一书,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对“如何快速从经济大国胡毕迈向经济强国”这一战略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论述。

《新时代经济强国方略》一书以宽阔的视野、独到的分析和严谨的推演,既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及王朝盛衰演变历程,又对英国、美国、德国等经济强国崛起的历程和启示做了深刻阐述。

同时,针对我国迈向经济强国征程中所需制定的一些发展战略也做了深入阐释,这对于指导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走向、进行重大经济发展的科学决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7、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怎样的挑战?为此中国采取了哪些具体对策?

(1)中国面临的机遇。其—,世界形势的缓和,为中国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其二,在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形势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高。

(2)中国面临的挑战:其一,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地区或集团的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使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其二,正面临着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世界两极格局瓦解以后,军备竞赛的作用相对下降,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到了首位。各国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各国都把科技开发作为综合国力一个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并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迎接和战胜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是当今时代向中国提出的新课题。
第三,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历史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按国际经济惯例办事,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任何国家已很难保持封闭的经济模式,所以,中国的唯一选择,是适应这一趋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第四,正面临着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考验。在两极格局解体以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在推行强权政治时减少了前苏联的牵制,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

(3)面对以上挑战,只有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只有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才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迎接各种挑战,尽快地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8、我们该如何去看待消费升级的时代?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我们已经不再怀疑时代的到来,我认为,看待这一时待用两个姿势去做:

姿势一:拥抱时代的变化,革新服务观念

在过去,是商品时代,商品满足刚性的需求,都重商品,服务放第二位,甚至第三位。现在消费升级,要将商品品质提升之外,服务也要更加注重。

因为消费升级,更看重的是服务响应升级,比如,快速,以往要等10天8天,现在要提速到1天到两天,甚至当日达。

再比如,餐饮,过去一支啤洒,一碟炒粉,几个小菜路边摊。现在需要有氛围,有主题,有特色,彰显某一种身份品味的情调主题餐厅,吃饭,不再只是吃饭的饭菜。

姿势二:不观望,而是思考好,就立刻行动起来。

我自己做为一个营销人,如果我们想让消费者购买我们的产品,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给消费者提供一郑滑个理由,让消费者自我奖赏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消费比自己习惯消费的商品价格高的商品时,心里会有一定的负罪感。正因为这样的负罪感,可能会导致消费者不消费我们的产品。但如果我们给消费者提供一个理由,让消费者自我奖赏,消除这种负罪感,消费者就可能购买我们的产品喊并腊。比如滴滴专车就说:“如果现实总拼命,至少车上静一静。全力以赴的你,今天做好一点。”

2、利用群体,刺激消费者购买

如果消费者发现比他更不应该消费该产品的人都开始消费了,他就容易克服内心的阻碍,去消费该产品。假设你现在想要去旅行,但觉得出去旅行太花钱,不应该“消费升级”,结果你发现比你更没钱的同事都去旅行了,这时你可能对自己说:他这么没钱都去旅行了,我也要去旅行!

这就是利用群体的力量,来刺激消费者购买。

3、绑定消费者的任务目标,让“非必须”变“必须”

一般情况下,我们很难为一个非必须的产品功能多花钱,但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已经为某个任务/目标付出了足够蔽蔽的努力,但就是差这个“非必须的产品功能”,就会提高对这个产品的挑剔程度,将这个“非必须”功能变成“必须”,从而购买。

比如你需要买一个杯子,觉得“能喝水就行了,不用那么好的”,但如果这时我告诉你,像你这么有品位的人,怎么能用如此没有品位的杯子呢?你可能就会倾向于买一个更好的杯子。

『每天原创一篇,教你做营销』,关注微信公众号『营销航班』,By舒华平

9、挖掘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我们要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促进消费向什么发展

挖掘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促进消费向更高端、数字化辩或蔽、个性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是当前的趋势和关键所在。居民消费升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新时代下,居民消费意识不断提升,对商品、服务品质和体验要求越来越高。而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团源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等趋势,居民消费投入到更高品质、更高附加值和更高技术的产品和服务领域中,将更有助于激发消费潜力和推动经济增长。

具体而言,我们需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居民消费向以下方向转变:

高品质消费:以优质的生活方式和商品,如进口食品、高档文玩、奢侈品等,满足消费者再次购买的意愿,并最大化用户忠诚度;

服务消费: 手机App、在线旅游、云教育、社交媒体等新兴市场把数据作为基础倍增,在为手机用户提供软件和游戏同时还为庞大的日常任务提供专业服务和数字化解决方案;

智能化消费: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推动智能家居、智能驾驶、智能医疗等领域的发展,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与生产效率,并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

环保低碳消费:重视环境保护,并且自觉地携州选择具有环保契约的商品和服务,使生态意识逐步成为当代消费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例如,通过购买纯净水、纯棉衣物和食品认证等行为来表达对环保的支持。

总之,随着科技和社会变革的深入,消费升级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鼓励消费朝向更高品质、更具差异性和更多层面的方向发展,推进消费转型升级,促进内需潜力释放,将有助于经济实现内生增长。

10、重新认识小面,遇见小面疫情下逆势增长及展望全球化底气何在?

近日,遇见小面对外宣布完成了由碧桂园创投领投,原有股东弘毅百福、喜家德跟投的B轮融资,据悉,遇见小面投后估值已近10亿元人民币。

公开资讯可见,在本轮融资之前,遇见小面已经获得了青骢资本、九毛九集团、弘毅百福、喜家德等近亿元的投资。我们从投资人类型可见,遇见小面已是一家获得“内行”认可的餐饮品牌。

品牌方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遇见小面的品牌建设、数字化建设、门店拓展、供应链建设。其中,门店拓展是遇见小面未来发展的重点,品牌方计划三年内将门店数量增长至1000间。

纵观整个餐饮态势,我们可以看到资本近些年对餐饮业的态度转变,2019年之后,餐饮业获得融资的新闻越唯拦来越少,不仅是资本趋于冷静,我们还可以看到资本身份的变化,各大餐饮企业开始变身资本,行业逐步有了“内投”的趋势。到了2020年,融资更成了稀有新闻,除非是特别有价值的企业,否则基本得不到资本的注目。

遇见小面是2021年新披露出来的融资案例,在筷玩思维与遇见小面的沟通交流中,我们也可见获得内行资本认可并非遇见小面亮点的全部,其在经营、战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展现价值。

这也是我们撰写本篇内容的主要原因:遇见小面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小面是一个什么样的赛道?为何这个赛道能得到资本的持续关注?遇见小面的经营思考于行业/从业者有哪些价值?

让我们走进遇见小面。

✔一个可以“快”的品类、生于一个“快”的时代,解读遇见小面的“慢与快”

遇见小面是一个新品牌,2014年,遇见小面在广州落地。品牌方看中了川渝风味小吃这个细分品类,致力于将一个粗放式发展的大市场品类品牌化。7年的时间里,遇见小面已有100多间门店,其中10家为24小时经营的全时段业态。

据品牌方介绍,遇见小面已入驻广州、上海、北京、深圳、南京、厦门等12座城市的核心商业中心及交通枢纽,目前已拿下国内川渝风味面馆头部品牌这一宝座。在广、深机场,遇见小面是除了麦当劳、肯德基之外,门店数最多的餐饮品牌。

我们再回到2014年,这是极为特殊的一年。2013年,高端餐饮一落千丈,2014年,大众餐饮举起了行业发展的接力棒。大众消费崛起后,大众品类品牌化就成了2014年的一大转折点。

我们可见以2014年前后为区隔的新餐饮时代有着快发展的标签,在这个期间创立的品牌,它们即使刚成立,但品牌方一发声就是一年要开几百家店,或者N年就要开N千家店。再看小面、酸辣粉以及粉面这个赛道,其中的品牌们要实现快速发展并不难。

如果将遇见小面对标当下“快”时代背景的路子,我们必然发现它似乎就是一个比较“慢”的品牌。为什么早在2014年就拿了融资的遇见小面还是一个慢品牌?我们就着这个问题采访了遇见小面的创始人宋奇。

宋奇指出,“2014年到2019年,我们也确实拿了不少资金,遇见小面的团队班子还是比较优质的。在有资金、有团队的情况下,截至到2019年中我们也才开了20多家店,这个速度确实不够快。”

为什么没快起来?遇见小面在不缺资金、不缺人才的过去到底在做什么?对于未来,遇见小面又是怎么规划的?

宋奇继续向我们升衡补充,“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们过去一直在做模式上的探索,企业建模指笑胡之后才真正算是拿到了(快速)发展的船票。如果在模式都不一定成立的前提下,品牌方越多开店,就几乎越是危险。遇见小面从2017年开始就在试着走产品多元化的路子,这是我们在品牌模式上一个很大的探索。”

“以麦当劳传记片《大创业家》为例,对于一个伟大的品牌,它先得经过麦当劳兄弟这一初始阶段,这是对于模式的探索,过了这个阶段后才能到企业级的建设,到此才有了麦当劳之父雷·克洛克的故事,这才有了我们看到的世界级品牌。”

在宋奇看来,2014年到2019年期间,自己在做的是关于模式的跑通,这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做的事情;以2020年为开端,遇见小面终于完成了建模,现在才能进入企业家规划的范畴,从当下开始,自己将致力于让遇见小面成为一个全球品牌。

从数据可见,2020年疫情期间,遇见小面才不过40家门店,但到了2020年年底,遇见小面的门店数已有100多家,相当于即使遭遇了疫情,但遇见小面在发展方面却完成了超越100%的增长。宋奇指出,模型跑通就像得到了一颗种子,接下来就是发芽和爆发的时刻了,遇见小面预计2023年将完成1000家门店的布局。

在筷玩思维看来,企业发展中最难得的就是认清自己,没有智者会去指责幼年期的大鹏鸟走的太慢,如果你是一只大鹏鸟,你根本就不需要害怕输在起跑线上,只要安心长大,翅膀一挥就是九万里。

✔从遇见小面逆势增长的关键转折点来看其“慢与快”的底气

商业竞争和时代发展从来都不看某一数据或者品牌方的底气,市场竞争更看中的是品牌方的发展路径,从实干的角度,你做了什么、怎么做,这可能比你是谁、你想成为谁更重要。

此外,我们还需关注到行业发展的背景及趋势,2020年,西贝现炒品牌“弓长张”未出世即夭折,之后重资转投到冷链方便菜肴赛道。也是在这一年,海底捞旗下十几个副牌密集出世、走的全都是供应链方便菜肴形式。与此同时,蔡澜点心专门店也在行业掀起了不弱的波澜,这种全厨师手工制的模式,虽说味道褒贬不一,但这也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品牌模式。

是走深度标准化路线还是玩手工匠心的餐饮模式,这是一直争论不休的课题。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看到,文化具有递弱效应,越是后期的品类,其生命周期就越短,又或者说爆火过后必然陷入冷静期/衰退期。

我们从遇见小面的产品体系中看到了两大关键词:多元化、现做。我们的问题为:

1)、不仅在于企业方选择了什么样的发展路径,还在于这样做的原因。

2)、小面、酸辣粉还能火多久?是否可能发生与小龙虾、酸菜鱼米饭一样的品类危机?

宋奇向我们指出,“目前餐厅里大概有95%的产品是现做的,包括面条、烧烤、小吃等。因为你是现做的,顾客对你的认知也会上升一个台阶,现做意味着品质,它背后还有着更好吃的意义。同时,产品多也意味着更加丰富的消费选择。我们给顾客有四大消费理由,分别是好吃、丰富、礼貌、干净,这些涵盖了产品体验及环境体验。”

“即使单说好吃和丰富,这也是我们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点和价值,而这背后传递的都是品牌文化(一个品牌给顾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一旦形成系统、能做到持续,这就对顾客形成了一个特定的生存结构,这就是商业文化的底层)。”

“小面虽然是一个重庆的品类,但我们不能将整个品牌局限在地方文化上,文化有根、有生命,它会开枝散叶,随着消费者的流动和品牌的发展,它最终一定会超越地方文化,更包括消费者是流动的,所以我们对于文化的视野,就必然得去做一定的升维。”

“中西方对于吃的理解是不同的,对于吃这个东西,中国人的理解就是要好吃,中国文化至少有五千年,在吃的这方面,我们(吃)的文化会(比叙事、历史文化)更长些,在文字记载上,从‘礼乐’开始,古人就开始讲究如何吃,包括古人对吃都是很挑剔的(过去认为饮食可以通灵),再加上地理差异性造就的文化迁移和交流。所以中国文化在吃的概念上,除了要讲究好吃,还讲究丰富度,各地对于食材的方式不同、食材的广度不同、居民生活习性的不同等,造就了我们特殊且独有的大国餐饮文化(文明)。”

从历史文化研究的角度,我们就能发现,在餐饮产品方面的好吃和丰富,这是一大文化传统,我们只有顺从这个文化路径,一个市场品牌才能被它所在的市场接受。

我们还可以去看餐饮环境的变迁,比如上一代的品牌快餐店,过去的门店不需要太多的产品,如果只有十个菜,那么这十个菜都是招牌。但这种单一、单品经营方式大多在走下坡路了。市场经济就是市场自己选择、自己优化,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市场都在往多元化丰富这个角度转移。只要核心是好吃,那么多元化就有了根基,最终才能照顾到国人的消费需求。

对于遇见小面门店的小面、酸辣粉等产品,宋奇明确表示绝无可能会有品类危机,“小面、酸辣粉和小龙虾、酸菜鱼米饭是有差异的,小龙虾和酸菜鱼米饭只是一个单品,但起码小面就是一个系列,它涵盖了豌杂面、肥肠面、牛肉面、盖浇面等众多单品,更包括以川渝风味为母体,我们还有川菜这个浩瀚的产品库。”

✔卖的并不仅仅是小面?遇见小面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

宋奇还说明了两点,其一是小面和酸辣粉等都是经典的品类,经历了至少几代甚至十几代人以上的生活习惯,这个饮食习惯早已植入国人的基因、记忆,早已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二是遇见小面门店选取的基本都是大众食材,大众食材就意味着它的普适性,越是普适性就越深入需求的底层,这几乎是无惧任何环境变化的。

新餐饮还有一个较为大众的关键词:消费升级。宋奇指出,消费升级并不是价格可以卖得更贵,而是关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方的,首先是顾客对于餐饮的要求提高了,比如要更好吃等,其次是商家对于消费需求的提高有一定的正向解决方案,主客双方达成了需求和方案的统一,这才能落地真正的消费升级。

无论多元化还是更好吃,只要这是主客统一的需求得到满足,那么就属于消费升级的范畴。

1)、品牌发展的新陈代谢源:产品库与产品研发思维

我们在新餐饮时代的背景下还发现一个显性消费特征:顾客对于大多产品的复购频次是持续下滑的。在(产品)消费关系的递弱面前,这也意味着商家需要持续推出优质的新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品牌方的研发能力就成了品牌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遇见小面将“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当成了自己的产品库,有了产品库,就可以解决(新)产品(持续)落地的事情,这就关乎到研发的内容了。

遇见小面有自己的产品委员会,研发厨师先研发出新品的原型,之后由产品委员会进行内测,经过多轮优化、改良之后,再将新品投入(一家)门店进行市场测试,之后测试门店会逐步增加到十家,区域测试通过,新品才会投入到全国,期间产品委员会也将持续关注新品的市场数据,只有被市场接纳、被顾客喜爱,这个新品最终才能留存下来。

我们可以看出,遇见小面关于产品的测试,主要不是看门店推出了什么样的产品,而是要让产品委员会的人,包括团队的人去关注顾客的需求、去洞察顾客的情感,产品/新品只不过是顾客需求、情绪与品牌方的一个连接工具而已。

在产品研发的玩法上,遇见小面并不怎么关注一个产品应该做正宗还是走创新路线,核心不在于创新或者正宗,而在于如何用哪些产品、哪些形式去对应顾客的实际需求,包括情感需求。

以现炒浇头面为例,遇见小面从川菜找出双椒炒鸡这个传统菜肴,然后研发推出了霸王炒鸡面并将之当成门店的特色产品。好的产品不仅需要顺从大菜系的文化母体,它还需要被顾客所需求、要有一定的文化区位(有特色)。基于这个逻辑,遇见小面推出了番茄小酥肉面、茉莉冰粉、快乐冰粉、川味豆花、桂蜜豆花等自研发特色产品。

在产品的好玩度上,遇见小面还在双十一时用奥利奥和冰粉组合出了一款名为“土味冰粉”的产品,主要是让顾客吃土的情绪释放出来,通过特定的产品形式让顾客消费的精神更加愉悦。

顾客的评价也是遇见小面必然关注的核心,宋奇每周都会花大量时间去翻阅顾客的消费评价,由此也发现了不少的新品机会,举个例子,有不少(嗜辣的)顾客在点评说小面可以更辣一些。为此,遇见小面即将推出新品“霸道豌杂面”,顾客在消费前需要为这碗面“买保险”,如果顾客吃完觉得不够辣,门店可以再给顾客赔一碗面、直接赔到顾客觉得够辣了为止。

当然,这款产品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产品到底够不够辣,核心还是要让门店与顾客进行一次好玩的、关于情绪释放的有趣互动,将顾客关注的点纳入新品研发的范畴,让顾客也成为产品委员会的一员,这样出来的产品才更有灵魂。

2)、多元化看似不过是产品思维,实则是场景思维

基于遇见小面的产品(研发)逻辑,我们发现了其中的关键:产品表面上是菜单的思维,但它实际是要为消费场景做服务的。

这也更意味着,遇见小面的品牌建设已从产品化思维升级为场景化思维。我们以遇见小面早期落地的24小时门店为例来分析。

对于24小时营业,如果从产品的角度,那就仅仅是将一碗面在全天24小时有售就行了,但到了场景化的思维,门店需要关注更加实际的消费需求,需要将消费场景分为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夜宵这五个时段,且根据每个不同的时段、场景推出对应的产品。

针对这些不同的时段,遇见小面将产品分为多款主食、小吃、饮品等的叠加搭配,用超丰富的品类组合来对应全时段场景。

在场景化思维上,我们还可以人群来分,比如说单人初次消费(单人流量)、单人多次消费(单人复购)和多人初次消费(多人流量)、多人多次消费(多人复购)。在这样的需求下,我们可以看出,多元化并不是产品足够多就可以了,还得讲究多元化的逻辑(产品契合度)。

以一家三口消费为例,父母可能点了老麻抄手、红碗豌杂面,如果孩子不怎么能吃辣,那么他就可以点黄瓜丝炸酱面、骨汤抄手等;如果是在夜宵场景,顾客还可以点啤酒、冰粉、油炸花生米、烤猪蹄等产品;如果顾客在夜宵时饿了,他同样可以来一份主食。

场景化思维的核心是:让餐厅回归餐饮,解决不同顾客在不同时间、场景下的餐饮需求,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某个产品中(当然,产品的逻辑不能乱)。

3)、在发展过程中,遇见小面关于“坎”的思考

关于品牌的解构,我们从产品的维度进入到了场景的维度,最终,我们还得回到发展的维度。

业内对于品牌的发展,大多都会将之认为是门店的发展,特别是当我们去看上市企业财报的时候,我们就能发现其中关于发展的遮蔽思维。

大多企业在营销下滑、翻台走低的困境下,企业给出的应对方式十有八九都会提“将加大力度去开新店”,如果将发展的问题等同于开店的问题,顺境时是没问题的,但到了逆境,企业基本凶多吉少。

那么,这背后是什么问题导致了发展问题≠开店问题?是否意味着企业在发展路上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

宋奇指出,“坎就是瓶颈期,它大多是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的。门店持续营业、持续发展/开店是必然会遇到坎的,这是餐饮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而这些所谓的坎就是因为你后知后觉才会发生,你不知道你在什么时候会遇到什么问题,当那个阶段到来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成了你企业难以突破的瓶颈。简单来说,坎/瓶颈就是因为意识上的后知后觉带来了结果上的经营管理不善。”

经营管理不善首先是模式的问题,创始人要明晰自己的模式到底能否经得起复制,这背后看的不是如何做乘法,而是看市场需求/消费客群的广度以及盈利的空间。

那么,如何从后知后觉突破到先知先觉,这其中涉及到信息和预判的事宜,历史几乎总是会重演的,经营者可以去看麦当劳、星巴克等的发展史,从中一定有很多经验可以突破关于发展的信息障碍,你要去看别人的经验,去寻求这个经验背后的原理,再落地到自己的实践上。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并不是做到了先知先觉,企业就不会遇到坎,而是说,你先知先觉了,那么当大家都掉进坎/坑的时候,你可以比别人更快爬出来,你可以比别人更省成本爬出来,甚至还能将危变成机。

宋奇说,“遇见小面现在八成门店都是直营店,可能到后来,包括海外门店,我们都会慢慢发展出越来越多的特许经营店,供应链必然是其中的一个坎。”

“我们是2019年做特许经营,但我们在2017年就开始准备供应链这个问题了,就是提前想着怎么把供应链铺到全国,在这期间,我们拜访了麦当劳、海底捞、九毛九等很多大公司,去看看它们是怎么解决供应链问题的。”

“要做到先知先觉,信息充足是绕不过去的,多和那些比你早些过了坎的大企业交流,多去分析和思考,起码遇到问题后你都有应对的方法,而不是两眼一抹黑往前冲。”

4)、回归品牌本身,展望未来发展

所有发展问题的根源最终都得回到品牌问题,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最终都得回到消费心智。比如说星巴克从地方品牌到国家品牌,再到全球品牌,无非就是在不同的地方满足不同的客群需求而已,这个逻辑放到麦当劳、7-11等都是行得通的。

而我们要谈一个品牌的发展,就是要让这个品牌到各种地方都成为各个当地消费者当下(不可或缺)的消费习惯,持续有顾客进来,每一个顾客都带来了一定的利润,每天的消费都过了盈亏平衡的阈值。再随着消费需求/市场需求的迭代,商家产品、场景也有对应的迭代,这个过程完成闭环,品牌的发展就是可持续的。

逻辑看似简单,但背后却是一系列市场问题、管理问题、布局问题等,数字化就是其中主客沟通的一个关键,宋奇指出,“数字化是当下的一个核心,我们对数字化的建设也有些年头了,在开源端,我们有自己的小程序、完整的会员营销体系、定制化的菜单、会员储值等;在节流端,我们也有各类管理系统,涵盖了值班系统、人员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训练系统等,背后还有全数字化的稽查系统。”

“我们就是把所有管理端等相关的都做了一定的数字化,这一来,遇见小面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个科技企业。包括我们这次和碧桂园的合作(B轮领投方),碧桂园不仅是地产巨头,它还在机器人、餐饮机器人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心力”,这就可以看出遇见小面和融资方之间的合作并不仅仅是资金上的合作,更多的是市场与市场、科技与科技、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相互赋能。

最后,我们再回到品牌本身的定义,外部思维的品牌可以理解为是消费心智,包括定位等,主要是顾客通过长期消费或者各种营销营造出来的一个认知,简单说就是消费者印象或者消费信任感。

内部思维的品牌需要回到建构的层面,它涵盖了品牌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是初期时创始人要通过自己拟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吸引到一帮同行的人才、形成团队来一起落实拟定的内容。进入市场后,之前拟定的内容有没有实现,再到顾客认不认可、愿不愿意为此买单等。

“比如说我们的使命就是做川渝美食的传送者,让更多人不在重庆、遇见小面,以及每次遇见都是快乐的一面。再到我们的愿景:中国小面,全球遇见。”

遇见小面的使命和愿景是什么?答案就很清晰了,从微观的层面,其是一家卖小面系列产品的餐饮店。

再进一步说,遇见小面是一家通过小面给消费者带来快乐的门店,一家好的门店就是要让顾客觉得很舒适、很爽,比如说顾客吃完一碗面觉得很辣,他需要来点冰粉或者饮料。吃了一碗面,这时候顾客的大脑会告诉内心,他此时需要有趣好玩而不单单只是好吃,当人们的生理需求被满足,他的消费阈值就会被提高,他此时必然要去追求精神满足,于是遇见小面有快乐冰粉等产品来满足顾客实时涌现的消费情绪。

从宏观的层面看,“中国小面,全球遇见”,当体量达到一定规模后,门店与门店之间的竞争就成了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竞争,比如遇见小面和麦当劳都是一个价格带,这就涉及到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竞争。

但无论是到宏观还是更大的宇观,餐饮的本质都不会变,那就是通过产品让顾客觉得自己的消费是值得的。

我们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唯有消费长存,品牌才能长存”。遇见小面在当下的门店数量才刚过百来家,对其三年后将开出一千家门店的发展规划以及未来的遇见小面会达到什么样的新高度,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