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企业国际化能力?它包括那几个内容?谢谢。
企业国际化能力是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局限于一个国家,而是面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一种客观现象和发展过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国际市场,去组合生产要素,实现产品销售,以获取最大利润。
企业国际化包括管理国际化、生产国际化、销售国际化、融资国际化、服务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六个方面。其中包括的内容有:
1、管理国际化,是指企业的管理具有国际视角,符合国际惯例和发展趋势,能在世界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
2、生产国际化,是指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采购、运输和生产,利用海外资源提高生产绩效的方法。
3、销售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国内外的销售网络,根据不同地区和产品,有选择地进行销售活动,使自己利润最大化。
4、融资国际化,是指企业有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成本低、风险小的融资机会。
5、服务国际化,是指企业能根据实际范围内不同的地区提供从售前到售后并且符合当地文化习俗、法律规章的服务。
6、人才国际化,是指企业拥有的人才不仅要熟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领域相关知识,而且懂经营、会管理。
由此可见,一个企业国际化程度的高低主要反映在上述六个方面。
(1)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三个目标扩展资料:
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障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虽然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国际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成熟,同全球著名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中国企业国际化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包括以下方面:
1、资金障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普遍面临资金不足的障碍,导致发展速度低,投资规模小,生产经营不成规模,海外并购对象质量不高等情况长期存在。
2、人才障碍。国际化企业需要国际化的人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国际化人才匮乏的突出问题。国内企业现有人才不能适应海外市场,这是目前最令企业头疼的问题。由于缺乏具有国际化经营经验的营销人才、国际经营管理人才、法律人才,金融人才,严重限制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3、管理障碍。国际化经营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企业普遍缺乏跨国管理的经验,组织现有的管理能力很难适应企业国际化的需要。管理障碍突出表现在:一没有全球化的组织架构;二缺乏跨文化整合能力;三不具备全球化思维模式。
4、品牌障碍。品牌价值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如何让自己的品牌得到海外消费者的认可,是几乎所有中国企业必须跨越的障碍。
2、全球化下,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投资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推进的今天,积极“走出去”是中国企业的一项战略选择。但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一直是我国经济学界、政府部门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在刚刚揭晓的《美国商业周刊》全球IT百强评选中,中兴通讯公司作为中国内地唯一的IT和通讯制造企业成功入选。在强手如林的全球IT和通讯市场,以中兴通讯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制造企业已拥有一席之地,并开始赢得世界的瞩目和尊敬。这是值得中国企业自豪的。同时,人们也希望从中兴通讯的成功实践中,获得一些有助于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有益启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认为,
中兴通讯实践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如:“走出去”必须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打造自己的品牌,把自主创新放在重要的位置;“走出去”必须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扩展,不能一哄而起,要有效控制风险;“走出去”必须依靠人才;“走出去”必须做好市场服务。高尚全认为,为了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还要加快建立为企业“走出去”的管理服务体系。首先,政府要积极推进职能转变。应由审批管理为主,转向提供服务为主,弱化政府在“走出去”中的行政审批职能,减化审批程序,从以前投资审批管制为主,转为投资保护、投资监管和提供便利化服务为主。第二,利用政府优势提供公共信息。可以考虑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外交的渠道,完善对外经济合作义务信息系统,建立义务信息交换平台,实现较大范围国内外投资,促进双方资源共享,减少企业盲目投资。第三,为本国企业在国外经营活动创造较好的国际环境。积极参与国际多边投资框架谈判和区域经济合作,深入研究不同区域经济组织特点,同时加强双边经贸合作框架下对外经济合作的磋商机制,积极与有关国家签订经济合作方面的政府间的双边协定,通过加强多边和双边的交流磋商,依靠外交手段促进并保护境外投资,减少和排除企业合作中的壁垒。第四,加强境外的国有资产的管理。建立并且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江小涓
认为,企业在国际化发展战略中,要处理好市场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制造和研发国际化等方面的关系。她强调,不同企业有不同的问题和需求,国内国外要综合考虑,先后轻重要摆布得当。要清醒地认识自身特点和国际环境,找好三个结合点:短期收益和长期发展的结合点,发挥比较优势和提升竞争优势的结合点,自身利益和东道国利益的结合点。不谋近利而求战略性发展空间是长期眼光,但如果长期不能带来收益,就不是真正成功的投资行为。通过海外投资达到提升综合竞争力目标的企业,是那些充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又通过海外投资提升竞争优势的企业,海外投资的目的不仅仅是扩大规模和现身海外,更重要的是提高盈利能力、提升市场地位和增强品牌影响力。海外投资行为一定要立足于与东道国共同发展获得双赢,否则,“走出去”企业的发展会碰到重重困难,甚至举步维艰。
江小涓认为,海外投资要以企业为主体,遵循市场规律,讲求实效。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要面对许多新的挑战,对企业的素质要求较高,做出决策要积极而慎重,充分准备,制定周密的投资战略。政府要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更加完善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便利各种要素跨境流动和配置。要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协调海外投资行为。
中兴通讯公司董事长侯为贵
在发言中谈及中兴通讯的实践体会时说,国际市场是一个需要高投入和风险巨大的市场,在国际化竞争中必须把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有效控制作为头等重要的问题来考虑,所以,在国际化模式上,中兴通讯主要选择稳步积累式的发展模式,没有选择大规模购并的方式。他说,在一个相当长的阶段,我们仍然把现金流、利润列为优先于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予以考虑。不希望在海外打价格战,更主张理性的竞争。第二,坚持自主创新,打造自主品牌。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在产业的核心技术和标准上还没有很大的作为,中国市场经济总体上在全球还是比较薄弱的基础,所以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国作为世界的加工厂还有其必然性。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世界上真正立足并赢得国际社会的尊敬,也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中兴通讯比较早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企业创立之初就将自主创新作为立身之本。合资也是一条路,但是要获得外面的技术真正成为自己的技术,最终还要靠自己的努力。第三,国际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创造多种竞争优势,整体推进。对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国际化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进步,所以我们把国际化定义为系统战,从2000年开始我们明确提出,三个国际化的组合战略,也就是市场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中兴通讯国际化就向这几个方面同时迈进。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金碚
认为:广义的“走出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是产品“走出去”,也可以是产能“走出去”,也可以是资本“走出去”,也可以是品牌“走出去”。现在人们讨论的“走出去”是狭义的含义,主要指我们国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或者至少是直接在国外进行长期持续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从这个意义来讲,我国企业“走出去”才刚刚开始,是一个初级阶段。
他认为,在“走出去”方面,国家的目标可以是多种的,可以是参与国际竞争,也可以是输出过剩资本,可以是增加中国国际经营的利润,也可以是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国家对企业“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定位,决定了政府对于不同的企业“走出去”行为可以实行允许、鼓励、限制甚至禁止的政策。一般来说企业“走出去”首先表现国内资本向国外流动,如果在这个意义上看,显然企业“走出去”对本国经济是有利有弊、有得有失的。所以在不同的阶段,国家必须要明确关于企业“走出去”的国家战略目标。现阶段,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国家战略的主要目标,应该一个是获得更多国际资源,一个是增强民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不是说我们国家现在要输出剩余资本追求更大利润。
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等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也先后发言,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对策建议。
3、全球化战略的企业实行全球化战略的必要性
企业要有全球化的思维方式与布局,无论是在创业阶段还是成长阶段,
一,全球经济中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迅速转移;互联网的发展,使通讯成本大幅降低,世界变得扁平,成了天涯若比邻的地球村,跨国协作更加通畅,富有效率;跨国贸易、投资及科技转移步伐的加快,使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有机会打入国际市场,同时,本土市场也成为全球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同质化的生活方式在全球蔓延,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的连锁店在世界各地快速拓展;人们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从未有过的包容和欣赏,对特定产地产品的忠诚度日益淡薄;企业、产品品牌及知识等智慧资产,成为企业最为宝贵的重要资产,对知识和人本身的尊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网络科技的发展颠覆了许多传统的思维和经营模式,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同时,多姿多彩的虚拟世界也创造了许多新的商业机会。 中国低成本的优势正在失去。全球化,正成为中国企业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外国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在中国本土市场与中国公司展开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下,中国企业为了在自己的领域里增强竞争力,不得不去海外寻找新的市场与利润来源,那些市场已经开放、竞争加剧的产业尤其如此—这些产业的利润已经非常微薄,继续死守国内市场不可能产生更多价值,只有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才有发展余地。或许因为中国人比较讲究地缘性,也或许是完全没有全球化的经营和管理理念,多数企业非但没有迈开全球化的步伐,反而不约而同地打起了价格战,到头来,使生产完全无利可图。
解决方案
1.企业要有全球化的思维方式与布局,即便处在创业阶段也要如此。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把所在市场和想进入的市场装在心里,将自己定位为以中国为营运总部的全球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各个层面,加速全球化的布局。
2.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框,突破“圈子文化”,不能画地为牢,限制自己,要打破自己的局限性。
典型案例—中星微电子公司
中星微电子公司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典型企业。1999年创立之初,就对全球芯片市场进行了充分研究,立足全球选择目标市场,最终确定了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作为突破口。公司的运营采用“硅谷模式”,即把硅谷的风险投资模式和股票期权制度引入公司,并把硅谷的经营理念用于公司运营,完全按照全球化公司的标准来要求自己。2005年底,中星微在纳斯达克上市。 TCL宣布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拉开了华人企业海外大收购的序幕。
随后,联想、明基、海尔、中海油等一批优秀的华人企业纷纷投身于这一浪潮。但大多数企业的全球化之路并没有预料中那么顺畅,有的甚至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走全球化之路的企业首先要有清晰的战略思考,要结合行业和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途径。此外,还要善于运用和调动全球资源,用宽阔的胸怀容纳全球人才。反观中国企业全球化历程中的曲折经历,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对自己在全球化经营环境中的战略重点做出清晰的思考和选择,没有根据战略重点及自身能力选择全球化的最佳路径。另外,企业的全球化运营能力不足,全球化的实施路径与企业的组织能力不相匹配。
解决方案
1.要在全球化过程中少走弯路,企业要搞清楚自己的资源状况如何,核心能力是什么,国际化人才的准备程度如何,目标市场在哪里。之后,再确定战略重点是市场的全球化还是资源的全球化。
2.利用网络科技,提升营运和沟通效率。
3.强化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能力是基于企业所能主导的领域,所形成的在质量、服务、时间、技术或创新上的独特能力,使企业在生产—分配的价值链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而非产品或功能。
典型案例—华为
华为采用的是全球范围内的本地化经营战略。为了更加贴近客户,倾听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华为在海外设立了20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华为还在美国、印度、瑞典、俄罗斯等地设立了12个研发中心,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华为还在海外设立了28个区域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 人才问题成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在麦肯锡的一项调查中,四分之三的受访企业认为人才短缺是其全球扩张计划的最大障碍。对于依靠并购来推进全球化步伐的企业来说,没有合适的人来推进中外伙伴关系的建立,使企业的并购能力明显不足,并且由于文化冲突导致问题复杂化,并购后的整合亦困难重重。
全球化人才队伍的打造,同样是个大问题。以华为为例,海外员工已超过1万人,而且正处于快速增长中。海尔、联想等走上全球化之路的企业也都急需国际化人才。
解决方案
1.尽量让企业属地化,弱化“中国企业”的概念,制定清晰战略,用各种资源吸引合适的国际人才。
2.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与国际化人才的沟通和对接能力。
3.提高知识管理能力,把在跨文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迅速转化为企业管理方式。
4.创造全球公用的价值标准,全球各地所有分支机构都遵循共同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
典型案例—趋势科技
趋势科技成立于1988年,目前已是全球领先的防毒软件公司,在全球建有30家分公司。
它采用多总部运作模式,不以任何国家为统领—财务中心在日本,营销中心在美国,研发大本营在台湾,全球客户服务中心在菲律宾,行政中心在爱尔兰。它有一支优秀的跨国管理团队,仅有13人的核心管理团队来自中国、日本、印度、美国、德国、阿根廷等6个国家。它有凝聚多元化的强势文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符合人性,放之全球而皆准。 全球化时代,企业创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创新成果的保鲜期也越来越短。实质上,全球化是一场新的利益角逐形式,谁在这场比赛中始终不渝地走在创新者的前列,谁就是最终的获胜者。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企业的创新压力非常大。这是因为,创新管理首先基于对人性的极度尊重,是对人类精神的深层次的挖掘。创新管理的背后,是管理者的全球化理念和创新精神,是对失败的包容,是企业整个管理系统的有效支撑。这些,中国企业做到者寥寥。当前,中国企业的创新努力更多是产品层面的创新,在创新管理方面,普遍缺乏经验和累积。
解决方案
1.建立有利于创新、有利于知识创造和分享的环境和机制。譬如通过改变办公空间设计,让办公室成为员工信息交换、知识交流与创意激荡的场所。
2.让员工和客户成为重要的产品创意来源。
3.采用弹性工作制,体现人本管理。
典型案例—3M公司
3M公司以为员工提供创新环境而着称,视革新为企业成长的方式,视新产品为生命。3M每年要开发200多种新产品,其目标是每年销售量的30%从前4年研制的新产品中获得。3M创新管理的秘诀之一,就是努力创造一个有助于创新的内部环境。譬如允许所有员工可使用最多15%的时间在他们感兴趣的专业上,并允许失败,它的口号是:你只有在吻过许多青蛙后,才能找到一位王子。 全球化时代,企业竞争的平台已经悄然发生改变,与竞争对手共舞是常态,企业间常维持既竞争又合作的微妙关系。企业领导人不仅仅要思考竞争、思考盈利,也要思考如何拥抱一个更为开放的商业环境。声名赫赫的日化产品巨头宝洁公司支出近20亿美元,面向全世界“搜寻”它的科学家。研发都能通过协作和外包解决,还有什么领域不能?
将非核心专长的业务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可以使企业快速抓住全球化过程中的机会。这种战略合作,包括战略联盟与战略外包,它的基础是信任,是所有联盟参与者彼此真诚相待。但信任的环境,恰恰是中国企业界比较缺乏的。
解决方案:
1.以价值为导向,以诚信为企业经营之本。
2.开放、灵活、透明。可以从人力资源等管理领域开始,增加企业的开放度,以吸引企业外的思想和企业外的人力资本。
3.协作各方的核心专长应能相容与互补,让1+1>2。
4.着眼于长期的利益,而非短期利得。
典型案例—海尔
2002年,海尔与台湾最大的家电制造商台湾声宝集团结成同业联盟,双方的合作涵盖互相销售对方的家电产品,并扩大了零组件采购及技术共享。与声宝的结盟,为海尔进入台湾市场铺平了道路。
中国有世界级规模的公司,却没有世界级的公司。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有理想的中国企业正以不同的方式实现着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战略布局。是否能克服全球化竞争中的各种挑战,是否能尽快锤炼出全球化的视野,将决定他们未来能走多远。
4、企业为什么要走向全球化?
1、扩大出口,开拓海外市场。过去20多年来,开拓国际市场始终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首要动机。近年来,我国企业充分利用各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加工贸易大发展的有利条件,通过海外投资办厂,带动我们的技术、设备、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改变了我们以往主要依赖产品贸易出口的模式。我国已有不少企业在东欧、东南亚、拉美和非洲设厂生产纺织品和服装。随着对外投资的增加,特别是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立,每年形成的出口和产能转移规模更大。
2、促进产能转移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近年来,我国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当地需要的成熟技术,转移部分产能,既解决了国外市场的需要,又提升了我国和东道国产业结构,实现双赢。例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按照“立足国内,发展海外,实施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积极参与海外石油资源的开发,初步形成了中东及北非、中亚及俄罗斯、南美三大战略区,这其中我国的技术和设备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3、加强境外资源能源开发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取得新进展。我已与30多个国家建立资源能源长期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沙特、苏丹、澳大利亚、印尼等国的大项目和中长期合作取得突破,在西欧、北非、南美、东南亚、中亚-俄罗斯等海外战略区域建立了年产百万吨以上的原油生产基地;铁、铜、铝、铬、锌等矿种均在境外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另外,我企业在境外开展森林资源合作开发、渔业合作也取得较好成效。
4、加快形成中国的跨国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近年来通过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显现,全球竞争、销售网络正在构建。中海油成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者之一,海尔、联想、华为、中兴、TCL、海信、万向等研发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端产业领域的制造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逐步形成了国际品牌,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5、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6、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巴基斯坦海尔家电经贸合作区及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两个合作区已经揭牌运行,泰国罗勇经贸合作区等其他合作区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7、追求互利共赢,实现国际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我企业在周边、拉美、非洲以及南太一些国家的拓展,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巩固和发展同这些地区国家的关系、寻求双方利益交汇点的重要途径。我与有关国家在重大项目上卓有成效的合作,为双边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解决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需要加大企业国际化力度
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能源、资源、环境和土地等方面的严重制约。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关键靠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也需要加大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力度,更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充分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参与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程度。
第一,缓解国内能源资源约束需要更加大开发海外资源的力度。我国是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如我国人均拥有石油、天然气不到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8和1/20,在已探明的45种主要有色金属资源中,我国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以来,一些重要大宗能源资源供给矛盾加剧,对国际市场依赖加深。未来,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特别是相当一段时间内重化工业的扩张,能源资源矛盾可能还将持续或加剧。需要推动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强海外资源的合作开始与利用。
第二,是缓解国内产能过剩、推动产业升级的需要。我国新一轮经济周期中,投资扩张加大了产能过剩,据估计目前制造业产能闲置率已经较高,需要加大参与全球产业重组和对外产业转移的力度。同时,我国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都在不断加强,具有多元化的比较优势,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是产业升级的需要。
第三,是缓解国际贸易摩擦的需要。我国已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未来,在我国高投资、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较长时间持续条件下,国内市场竞争还将不断加剧,我国制造业特别是消费品对国外最终需求的依赖也将持续,企业迫切需要开拓国际市场,但却遭到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束缚。而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加大对外投资合作力度,有利于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做出积极贡献,有利于缓解与有关国家的贸易不平衡,是化解贸易摩擦的重要途径。
第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目前,发达国家都是充分利用外部智力资源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进入新世纪以来,芬兰、瑞典等新经济典范其自主创新也都是建立在企业国际化经营基础上,如芬兰只有500万人口却拥有一个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跨国公司诺基亚。我国也必须走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之路,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通过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对外投资合作、设立产品设计和研发中心、开展海外并购等,提供利用外部智力和研发资源的水平,招揽国外高端人才,锻炼培育自己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第五,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我国虽然已成为世界工厂,但总体上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非价格竞争力不强。要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中的位置,关键是提高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一是可以学习借鉴国外企业的现代经营模式,在全面深化外部分工作基础上优选培育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业务环节,走上基于创新的差异化竞争之路;二是学习引入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建立健全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在国内国际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三是通过对外投资合作与并购,建立自己的海外营销网络,既改变目前单纯依赖国外中间商的局面,更为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开发设计和研发体系创造条件。
第六,稳步开展服务业国际化经营,加快服务业发展与升级。“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特别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今年出台的国务院7号文件对加快服务业发展与升级做了全面部署,并将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发展服务业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世界服务业信息化现代化全球化的新趋势,我国在着力推动服务业引进来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走出去”。要逐步创造条件支持有实力的服务业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引入国外服务供应商先进的管理系统、经营理念、软硬件技术以及新的业态,提升服务业创新能力,加快服务业现代化。
第七,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在国际贸易、投资、研发、技术交流以及国际生产要素重组与产业转移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而国际知名品牌则是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要加快从经贸大国向强国的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全面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必须加快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完善相应的战略和政策,不断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在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过程中提高跨国经营企业的实力、能力,孕育培育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
第八,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也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我国近年来外汇储备增长很快,到今年三季度末已超过1400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而直接投资项目净流入是外汇储备增加的重要来源。我国目前已经进入直接投资项目净流入减少的阶段,已有能力和条件逐步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以企业为主体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投资,达到缓解国际收支失衡、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流动性过剩的效果。
5、如何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2015年我国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着重发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10大重要领域和产业。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与中国企业能否真正“走出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在近期结束的亚洲博鳌论坛上,中国向世界宣示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和态度。“降低门槛”的“引进来”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倡导的“走出去”相结合,构成了我国新时期扩大对外开放的两个支柱。
2017年世界经济总量增长速度达到3%,较2016年的2.2%有了很大提升,但整体上看,世界经济增长依然未能走出2008年经济危机的阴影。加上自2016年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在贸易政策上的反弹,全球贸易面临巨大挑战,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不太稳定。
在当前国内外环境下,我们既要积极扩大开放,通过改善营商环境来有所选择地引进有利于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外资外企,也要积极鼓励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大力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技术水平。
2017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经历了一定的回调,并获得了相应的巩固。从长远看,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加快在海外落地发展,不但可以通过落地投资来帮助所在国就业稳定,从而减少投资阻力,而且可以帮助平衡中国与部分国家的贸易,减少中国的贸易压力。
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7》显示,海外政治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劳动纠纷风险、安全审查或政府阻挠风险等,是中国海外投资者面临的最主要的不确定因素。加强在这些领域的防范和应对,是保证中国企业成功走出去的关键。
具体而言,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采取“集群抱团”模式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利用规模优势实现在海外的成功落地和发展。例如,我国正在通过建立境外工业园区的方式,来构建企业“抱团出海”模式。截至2016年底,我国企业在36个国家建海外园区77个,其中56个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另外,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要积极谋求在全球产业链的顶端获得一席之地。中国企业要倾向于获得设计、研发、营销、服务这些高端的生产要素,来提高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物流链中的地位。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也是中国标准走出去,积极参与制定中国企业“世界标准”的过程。2015年10月,我国发布了《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能否掌握国际标准的制定权,已成为衡量一国实力的重要指标。
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例,它制定的2万多个标准,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截至目前,中国承担了ISO的50个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积极参与626个ISO技术机构的活动,占所有技术机构的89%。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虽已取得长足发展,但较之美、德、英、法、日等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我国GDP总量2015年居世界第二,国际标准化参与度却名列第六,与GDP总量居世界第四、国际标准化参与度位列第一的德国形成鲜明反差。
此外,谋求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进行合作,也是当前中国企业寻求在第三国发展的一条“捷径”。通过与这些经验丰富的跨国公司合作,可以有效规避一些潜在的风险,毕竟相比中国的企业,这些跨国公司已经在全球经营了数十年,甚至有一些是百年老店。
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还要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当前,国际化人才不足是中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我们一方面应继续放开国际人才政策,为进一步吸引国际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要具备国际化人才意识,注重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且掌握语言能力、专业知识、行业规则的专业化人才,重构传统的人才培养战略。
6、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要加快形成的“三个一批”具体是什么?要怎么理解?
一是形成一磨镇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游穗,二是形成一批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的领军企业,三是形成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神游卜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企业必须将本国经济要素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加强在高端产业和关键要素中的优势,这就需要建设企业成为科研创新、人才培育的主体。大型国企需要通过融合发展,扩大规模及人才储备,而中小型企业则应从细分领域入手,精准提升能力。最终的落脚点归于提高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话语权,参与行业规则制定。
7、中国企业应有什么样的全球化思维模式
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全球化思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体经营全球化而非仅仅局限于全球销售;二是在具体经营管理上注意本地化。
中国企业应具有品牌、战略、服务、人才全球化的思维。
【参考资料:MBA百科词条 “全球化思维”。】
8、“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企业该怎么做?
从过去200年全球经济大国的兴衰逻辑来看,一个经济大国一定是资本输出大国,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无一例外。
“现在,中国企业无论是从事哪个行业,无论是已经走出去了或者是计划走出去的,国际化、全球化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和舞台。”近期,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一场中国企业全球化沙龙上,学院院长李铭俊说道。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以下简称“中欧”)创办于1994年,是唯一一所由中外政府合作创办的商学院,在2017年《金融时报》全球商学院MBA课程排名中,中欧位居第11位,亚洲第1位。
作为中国与欧盟的合作办学项目,国际化也成为中欧与生俱来的办学特色。学院自2013年成立中国企业全球化研究中心,跟踪研究了大量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鲜活案例。近日,李铭俊院长和中欧市场营销学教授王高教授接受了人民网专访,就“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企业“全球化”跨越,结合学院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李铭俊
“一带一路”倡议体现大国担当
无论是作为一位前外交官,还是当前这所亚洲一流的商学院院长,李铭俊对全球化有关的议题都保持着密切关注。对上月闭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李铭俊表示,论坛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是“中国倡议、全球共享”,这代表了一个大国的担当,是中国领导力的体现。
在李铭俊看来,正因为中国提出了“共商、共享、共建”,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非沿线国家来说,参与进来都会找到一些新的商机。李铭俊说,“一带一路”既为中国自身对外开放战略的全面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国家抓住中国机遇、积极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困途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要更好地走出去,要求商界领袖要具有两个素质,“国际化的视野的和全球化的经营能力”,李铭俊表示。
企业“走出去”需练好“基本功”
什么是国际化视野?首先要做好基本功,做到有的放矢。李铭俊列举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国内某企业的小案例。
“当时这家企业为了借世博会向各国代表团宣传企业洽谈合作,专门为来参观世博会的各国家客人在上海设置了一个展示厅,为每一个国家的代表团针对性地准备了PPT。由于接待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充分研究了所在国的商业、法律和文化,方案成熟,商谈效果就非常好,有的当场就谈下来了。这就是一家企业国际化的体现。”李铭俊回忆道。
“我们很多企业没有沉下心来做这个准备工作。当你需要走出去的时候,准备是不足的。”王高教授补充道。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副教务长王高
王高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副教务长、中国企业全球化中心联合主任,他参与撰写了《全球化之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与整合》一书,书中收录了大量中国企业全球化中心跟踪研究的企业并购案例。
在王高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政策环境,但是国内企业家们也应该清醒看到,与那些具有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相比,国内企业“走出去”面临产品和人才的双重挑战,如何弥补“外来者劣势”,是企业家必须想清楚的问题。
走出去的“三段式创新全球化路径”
由五位中欧教授联合编撰的《全球化之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与整合》一书中,提出了中国企业有别于西方企业的国际化路径——“三段式创新全球化路径”,即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步是先积累国际化的业务与经验,第二步是 将在海外获得的资源与能力应用于中国市场,提升产品价值,第三步再通过国际化进行海外市场拓展。
“中国企业把钱投到海外,实际上是为了提高了我们产品的价值创造能力,再返回到中国市场。”王高将其称之为中国企业的“能力升级路径”。
王高教授列举了某奶粉企业的出海案例,这家企业通过在法国收购奶源,成功巩固了在中国高端奶粉市场的地位,实现了将其海外资源与中国市场的融合,最终带来了中法双方合作共赢的局面。
“得益于中国市场巨大的需求量,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中国企业创新全球化路径带来的不仅是合作共赢,更是弥补了中国企业在产品、核心技术、品牌上的不足,最终,企业本身的市场价值也在追求品质的过程中得以提升。”王高教授说,“一带一路”倡议无疑将加快这一进程。
人才缺乏是“走出去”最大短板
“大家感到走出去遇到最大的困难、最大的瓶颈是什么?我看了一下2016年《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的调查结果,56%的企业说的是缺乏国际化的人才。”李铭俊说道。
在李铭俊看来,人才是企业全球化的“生命线”:“一个企业要走出去,你有非常好的人才,也有好的项目,那成功是大概率事件;如果你有全球化的人才,项目暂时还不是非常完备,我想也是有希望的;但如果没有全球化的人才,哪怕有了好的项目,我觉得风险也很大。”
“中国企业真正在海外市场开展运营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的人才是奇缺的,这个可能是下一步最大的挑战。”王高说,“语言就是第一个障碍。另外你懂不懂当地的法律、文化,能不能跟当地的人有效地沟通?”
对此,李铭俊表示,培养和引进优秀的海外经营人才对于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合作区的顺利运营都至关重要,要尽早地规划人才的储备,这是政府和企业都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人才培养不是一时可以达到的,要做相当多的工作。中欧今年就将开设‘全球化中国企业核心人才’课程。因为我们发现企业对此是有很大需求的,中欧也希望通过中欧的国际化平台和教授资源优势,帮助中国企业全方位培养全球化人才,避免企业多交不必要的‘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