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气候变暖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经济全球化气候变暖

发布时间: 2023-05-10 15:02:03

1、气候变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自然灾害频发
自然灾害的频发是气候变化的一个很明显的体现,由于气温的逐渐升高,冰川的融化导致各地出现频繁的降水。而这些降水严重的影响了当地的经济,而且还会造成人员的损伤,其实是对全球经济产生的一个坏的影响的。这样的气候灾难,一是耽误了当地的生产生活,第二个还需要动用以前的资金对受灾地进行修复,而且经常的气候变化也不利于当地工业或者是重工业的发展。
二、促进低碳经济
气候变化终究是人类产生的恶果,也不能因为这个而破坏我们的环境。因为对于人类来说地球就是唯一的生存家园,气候变化不过是因为人类的破坏超出了地球的进化负荷,所以说才会出现各种极端天气。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也是人们在面临气候变化时对于经济结构的一个调整,是非常具有未来和前瞻性的。而这样的经济发展虽然说要缓慢或者是价格高昂一些,但是对过来有极大的好处。
三、促进全球化
气候问题是一个很特殊的问题,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全球化的体系,全球的气象以及海洋都是全球流动的。当一个国家的海洋遭到污染的时候,这个污染物就会随着洋流飘到各个地方,而当一个国家在大量排放有毒气体的时候,这个有毒气体也会随着风带到各个地方。所以说气候变化其实是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合作,也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也签订了各种各样的协议和约定,希望能对气候变化作出改善。
总之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造成部分经济损失,也会影响到很多产品的销量,并且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情况,对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经济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双重的: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同时又促进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了环境的全球化管理。迄今为止,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其正面影响。不管怎样,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人类只能在认识其双重影响的基础上,尽量消除、减少它的负面影响,扩大其正面影响,推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

一、经济全球化导致地球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后果之一就是由于经济迅速增长而使地球生态支持系统迅速达到极限,而全球贸易自由化加剧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具体说,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经济全球化把各类国家都卷入了资本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国家间和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极大地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都是由资本主导的,所有被卷入全球化的国家都采用GDP或GNP的计算方法,都把增长作为核心目标,所有参与竞争的企业不管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都追求效益与利润。在竞争的压力下,资源的有限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被忽略,许多国家都采用了不计生态成本的西方生产方式,进而重复着环境破坏的后果。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之内还是之外,都无法逃离这一恶性逻辑,资本主导的全球化使全球生态环境陷于困境。

其次,全球贸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态资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胁着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系统。贸易自由化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多方面的消极后果:一是全球木材贸易导致了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进而严重地损害了生物多样性系统。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物种蕴藏在森林中,随着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森林原有的植物群落遭到破坏,生物物种在大量灭绝。二是来自国际市场的巨大诱惑推动了全球捕捞业的发展,致使海洋渔业资源面临耗竭。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报告,如今世界70%的主要鱼类种群面临完全捕捞和过度捕捞的问题。三是野生动植物贸易加剧了濒危动植物的灭绝,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重大威胁。尽管《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明令禁止800多种动植物的贸易,然而在利润驱使下,非法贸易屡禁不止。四是有毒化学品贸易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不仅危害全球环境,也直接危害人类健康。五是贸易的扩大还使得异地物种突破自然地域限制入侵他乡,导致衍生地物种及生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丧失。外来生物入侵已经与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共同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小规模家庭农业转向出口导向型种植单一作物的规模农业,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全球化使农业日益成为一种全球一体化的产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开垦荒地使曾经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被转变成了农田,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一是鼓励了农民转向化学密集型的单一作物农业,造成土壤退化、农田生态系统受损。而一些贫穷落后的国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被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被动地卷入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为了大规模种植能出口创汇的经济作物,大面积地毁林开荒;为了提高效益,放弃了传统的对环境较少破坏的耕作方式;为使农产品较快地进入市场,修建了庞大的交通网络。凡此种种,都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成本,既危害了自然,也破坏了农业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二、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环境合作,推动着环境的全球化管理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其带来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也迅速凸显,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已经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使人类的全球意识增强,使加强环境合作共同对付这些问题的需求上升,使全球环境管理的制度机制也在迅速形成。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着观念文化的全球化和信息流动的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这里,一是全球化使环境信息的综合处理和流动更加便捷,而相关的环境数据与知识是引导全世界关注环境问题并促使国际社会把环境关切变成环保行动的强有力的工具。与社会经济信息不同,高质量的、综合的环境数据与信息的获取不仅十分困难,而且成本很高。全球化使在发达国家和国际环境组织对环境研究与监控取得的环境数据和信息传播到全世界,促进了环境资源信息共享,为决策者把环境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创造了前提条件。二是全球化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资源生态环境危机的意识传播到全世界并取得了广泛的认同,这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较早遇到了生态环境问题,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很早就开始思考环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新型价值观的一些核心理念不断形成: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经济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要在地球的生态与资源的极限内生活;增长不等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的未来是共同的;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等等,这些产生于发达国家的科学理念,通过全球化的传播如今已经成为共识,促进了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国际社会各个层面从专家、环保人士到普通民众,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到非政府组织以及公司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始关注我们的地球,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这是环境问题有望解决的前提条件。

其次,经济全球化拓展着国际环境合作,正在使全球环境保护制度化。1999年,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发言中提醒人们注意,全球市场拓展太过迅速,以至于社会和政治系统还不足以完全适应它们。他呼吁参加本次论坛的企业界领袖和联合国共同合作,以缔结一项新的包括"人权、劳工标准和环境实践等领域的一系列核心价值"的全球性协议,并且制定相应的法律。实际上,这些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环境合作从政府间合作、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合作、非政府环境组织与国际组织合作、跨国公司与驻在国政府合作、区域环境合作都有了很大发展,并推动着国际环境保护机制的形成,包括:召开全球峰会,各国和国际组织共同制定国际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明确全球环境保护的方向;举行多边环境谈判,制定相关的国际公约、协定,就一般原则和制度性机制达成一致,再通过议定书为缔约方规定具体的权利和义务,推动共同关注的问题的解决;建立全球环境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履行国际公约;建立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并由相关的机构进行全球环境评估,为国际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系列)和生态环保标志,引导公司企业和公众在生产和消费时考虑环境因素……这一切,使全球环境保护正在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第三,全球化刺激了各类非政府环境组织的大量涌现,形成了全球性的环境运动,推动着环境问题的解决。近几十年间,非政府的环境保护行动大量出现,而与环境问题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已经数以万计。绝大部分非政府环境组织都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形成的,或在此间获得巨大发展的。这一方面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巨大压力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非政府环境组织如地球之友、绿色和平组织、世界自然基金组织等等都是拥有数百万成员的国际性组织,通过电子邮件和因特网等渠道,他们逐渐组织起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国际性网络。他们的存在及活动推动了真正的全球性环境运动。非政府环境组织不仅在一些国家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影响力,它们是联合国解决环境问题的盟友。全球化为整合各类环保力量,在他们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打开了方便之门。

总而言之,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要求人类用其世代积累的智慧,超越眼前的利益纷争,携手应对生态危机的挑战,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

3、简述经济全球化对环境生产影响的渠道有那些

经济全球化态环境问题双重影响

经济全球化社产力发展必结,同资本主义产式向全球扩展产物经济全球化态环境影响双重:加剧全球态危机同促进全球环境合作推环境全球化管理迄今止全球化态环境负面影响要于其面影响管全球化逆转潮流类能认识其双重影响基础尽量消除、减少负面影响扩其面影响推态环境问题解决

、经济全球化导致球态环境堪重负加剧全球态危机

经济全球化重要由于经济迅速增使球态支持系统迅速达极限全球贸易自由化加剧全球性态危机具体说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几面:

首先,经济全球化各类家都卷入资本主导全球经济体系家间企业间恶性竞争极破坏全球态环境迄今止经济全球化都由资本主导所卷入全球化家都采用GDP或GNP计算都增作核目标所参与竞争企业管公私,都追求效益与利润竞争压力资源限性自态系统价值忽略许家都采用计态本西产式,进重复着环境破坏论资本主义制度内外都逃离恶性逻辑资本主导全球化使全球态环境陷于困境

其全球贸易自由化加速球态资源前所未消耗直接威胁着球物性系统贸易自由化给全球态环境带面消极:全球木材贸易导致原始森林面积砍伐进严重损害物性系统球半物种蕴藏森林随着原始森林面积砍伐森林原植物群落遭破坏物物种量灭绝二自际市场巨诱惑推全球捕捞业发展致使海洋渔业资源面临耗竭根据联合粮农组织份报告,今世界70%主要鱼类种群面临完全捕捞度捕捞问题三野植物贸易加剧濒危植物灭绝物性构重威胁尽管《濒危野植物物种际贸易公约》明令禁止800种植物贸易利润驱使非贸易屡禁止四毒化品贸易危险废物越境转移仅危害全球环境直接危害类健康五贸易扩使异物种突破自域限制入侵乡导致衍物种及物遗传资源性丧失外物入侵已经与态破坏环境恶化共同世界物性面临主要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规模家庭农业转向口导向型种植单作物规模农业加剧态环境破坏经济全球化使农业益种全球体化产业论发达家发展家都导致两:垦荒使曾经自态系统转变农田态环境造压力;鼓励农民转向化密集型单作物农业造土壤退化、农田态系统受损些贫穷落家背负着沉重债务负担经济全球化浪潮卷入与发达家竞争规模种植能口创汇经济作物面积毁林荒;提高效益放弃传统环境较少破坏耕作式;使农产品较快进入市场修建庞交通网络凡种种都造巨环境社本既危害自破坏农业物性态系统

二、经济全球化推全球环境合作推着环境全球化管理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使其带全球性态环境问题迅速凸显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已经街谈巷议题使类全球意识增强使加强环境合作共同付些问题需求升使全球环境管理制度机制迅速形全球化态环境面影响主要几面:

首先经济全球化必伴随着观念文化全球化信息流全球化促进际社环境意识提高全球化使环境信息综合处理流更加便捷相关环境数据与知识引导全世界关注环境问题并促使际社环境关切变环保行强力工具与社经济信息同高质量、综合环境数据与信息获取仅十困难,且本高全球化使发达家际环境组织环境研究与监控取环境数据信息传播全世界促进环境资源信息共享决策者环境纳入经济社发展规划创造前提条件二全球化持续发展理念及资源态环境危机意识传播全世界并取广泛认同实现全球持续发展基础西发达家由于较早遇态环境问题些社责任科家早始思考环境问题程新型价值观些核理念断形:类自部;经济态系统系统;要球态与资源极限内;增等于发展与自谐持续发展才真发展;我球我未共同;类资源发态环境破坏已经威胁类自身存……等等些产于发达家科理念通全球化传播今已经共识促进公众环境意识提高际社各层面专家、环保士普通民众各政府、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及公司企业都同程度始关注我球关注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望解决前提条件

其经济全球化拓展着际环境合作使全球环境保护制度化1999,瑞士达沃斯举行世界经济论坛,联合秘书安南发言提醒注意,全球市场拓展太迅速,至于社政治系统足完全适应呼吁参加本论坛企业界领袖联合共同合作,缔结项新包括"权、劳工标准环境实践等领域系列核价值"全球性协议,并且制定相应律实际些随着全球化发展际环境合作政府间合作、际组织与各政府合作、非政府环境组织与际组织合作、跨公司与驻政府合作、区域环境合作都发展并推着际环境保护机制形包括:召全球峰各际组织共同制定际环境宣言行计划明确全球环境保护向;举行边环境谈判制定相关际公约、协定般原则制度性机制达致再通议定书缔约规定具体权利义务推共同关注问题解决;建立全球环境基金帮助发展家应全球环境问题履行际公约;建立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并由相关机构进行全球环境评估际环境保护提供科依据;制定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系列)态环保标志引导公司企业公众产消费考虑环境素……切使全球环境保护向制度化向发展

第三全球化刺激各类非政府环境组织量涌现形全球性环境运推着环境问题解决近几十间,非政府环境保护行量现与环境问题相关非政府组织已经数万计绝部非政府环境组织都世纪80代形或间获巨发展面与环境问题产巨压力关,另面则由于全球化发展些非政府环境组织球友、绿色平组织、世界自基金组织等等都拥数百万员际性组织通电邮件特网等渠道,逐渐组织起系列强力际性网络存及推真全球性环境运非政府环境组织仅些家且全球范围内都具影响力,联合解决环境问题盟友全球化整合各类环保力量间建立起种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打便门

总言经济全球化态环境双重影响要求类用其世代积累智慧超越眼前利益纷争携手应态危机挑战共同建设与自谐态文明社

4、从全球的角度简要分析,为什么世界各国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任何一个全球问题单凭一国的力量都是有限的。用哲学观点是因为联系的普遍性,世界各国都处在一种普遍联系之中,气候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当然需要各国之间共同鼎力合作才能完成。

拓展资料:

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人为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自然因素:

1.火山活动

2.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

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3.冰山融化

科学家发现,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北极冰山融化将释放大量被捕获、截留在冰和冷水中的有毒化学物质。研究者警告这些聚集在极地的大量的毒物是未知的,它们的释放将严重危及海洋生物和人类生存环境。这些将渗出的化学物质包括杀虫剂DDT、氯丹等。所有这些都是持续性的有机污染物,或会导致癌症和先天缺陷,此前被北极的冰层和冻水捕获。但挪威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在监测1993年和2009年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测量结果时发现,全球变暖正在使这些污染物重获“新生”。

5、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使各国逐步趋近的一种状态。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不平衡的、螺旋式上升的。暂时的倒退与停滞都有可能。当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无法满足各国谋求更广阔市场的时候,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成为补充。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这种客观的趋势是每个民族国家难以把握的,它对各国的经济发展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效应:正效应或负效应。当一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获得的正效应小于负效应时,该国就会对经济全球化采取抵制或消极的态度,转而谋求区域经济一体化。

而大多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行对内开放、对外排斥的集体保护政策,这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一种不利的影响。然而,正因为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艰难,所以,如果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许多国家走进世界市场、提高对外开放就会成为不可企及的事。

(5)经济全球化气候变暖扩展资料:

经济全球化形成与发展成因

根本上是源于社会化大生产超出国界的限制,经济当事人在巨大的生产力面前越来越需要从国际上寻求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的市场,从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从跨国公司到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各国在推动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方面逐渐取得共识;多边贸易体系从关贸总协定发展到世贸组织,各国越来越将政策朝着贸易和投资壁垒减少的方向改进。这些都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形成和发展。

6、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积极作用: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年诶资源培植效率的提高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消极作用:

第一,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第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其他国家,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拓展资料:

经济全球化原因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因素主要有:

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送的成本,打破了种种地域乃至国家的限制,把整个世界空前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大大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和国际间分工,并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的计划经济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转而向市场经济过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滞胀而减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更加强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在国际范围内,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其成员对本国或本地区市场的控制大大放松,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所有这些都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质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网络--经济全球化

7、如何控制和改变全球变暖?

1、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加强新技术的研发。

目前,我国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军者,在太阳能和风能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全球6大太阳能制造明键商中有5家在中国,全球十大风机制造商中也有5家在中国。

2、发展循环经济,使能源利用最大化。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源头实现节能减排最有效的途径,比如将生活垃圾焚烧后的灰渣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成立以铜、铁仿槐念、硫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工业园;把一烧了之的农作物秸秆做成食用菌……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国家实现节能减排。

3、利用生态系统固碳,增加碳汇。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碳循环和调节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储存能力,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因此,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等都可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4、少吃肉制品。制作和运输肉或动物制品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水和其它资源。少吃肉以及少使用动物制品,就能减少碳排放量。考虑践行自由素食主义或者苦行式素食主义,改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5、购买本土产品。减少购买外地生产的东西。这样你不仅可以促进本土经济发展,还能减少碳的总排放量。到小区各处找一找本地产品。到农贸市场找一找本地生产的农产品和其它食物。从本地工匠那里购买家具等产品。

6、尽量做到回收和再利备困用。重新制造产品需要耗费大量能源,而回收和再利用能减少制作新产品所需的能源。利用政府设置的资源回收筒。如果附近没有资源回收筒,那就收集好塑料、铝和纸制品,定期将它们送到就近的回收站去。不要扔掉不要的东西,将它们捐给有需要的人。少用纸巾、纸盘子或者其它一次性餐具。改用毛巾、可重复使用的盘子以及餐具。

8、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有何影响?

1、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
3、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好机会随。
4、经济全球化将会促使世界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5、经济全球化将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6、经济全球化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7、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国际间政治的协调。
8、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

9、全球化对全球暖化的影响

更新1:

全球化!!!!!!!!!!!!!!


全球暖化 [编辑] 历史上的全球变暖 主条目:过去1000年的温度记录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c/c1/2000_Year_Temperature_Comparison/280px-2000_Year_Temperature_Comparison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根据不同的重组所展示过去2000年的平均地表温度。每十年找一个平均值。特别显示2004年的温度来作参考。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75度。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摄氏0.25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13度)。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摄氏0.12度至0.22度。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根据美国太空总署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自1800年代有测量仪器广泛地应用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记录高了摄氏百分之几度。 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曾经预计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4] [5]。 在人类近代历史才有一些温度记录。这些记录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尽相同。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仪器记录,相信当年的记录很少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从最近的千禧年内的多方记录所展示的长远展望,在过去1000年的温度记录中可以看到有关的讨论及其中的差异。最近50年的气候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清晰,全赖详细的温度记录。到了1979年,人慧高类更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 在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譬如: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摄氏41.5度,破139年来的记录。同年,8月10日,英国伦敦的温度达到摄氏38.1,破了1990年的记录。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测得最低温度为摄氏25.5度,破宏碧穗了1873年以来的记录。8月7日夜间,德国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气温记录。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汉、福州都破了当地高温记录[6][7],而中国浙江省更快速地屡破高温记录,67个气象站中40个都刷新记录。[8]2004年7月,广州的罕见高温打破了五十三年来的记录。[9]2005年7月,美国有两百个城市都创下历史性高温记录。[10]2006年8月16日,重庆最高气温高达43度。[11]台湾宜兰在2006年7月8日温度高达38.8度,破了1997年的记录。[12]2006年11月11日是中国香港整个十一月最热的一日,最高气温高达29.2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温26.1度还要高。[13] [编辑] 成因 主条目:近代气候转变的成因和气候转变的科学观点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1/1c/Carbon_Dioxide_400kyr/280px-Carbon_Dioxide_400kyr 图片参考蔽卜: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过去40万年的二氧化碳含量与自工业革命的急速飙升;地球轨道的周期性改变(又称为米兰柯维奇旋回)被相信是十万年的冰河时期循环的背后推动者。 图片参考:upload.wikimedia/ *** /mons/thumb/e/e0/Greenhouse_Gas_by_Sector/280px-Greenhouse_Gas_by_Sector 图片参考:zh. ***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于2000年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各个组成部分 全球的主要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是来自燃烧燃料。余下的大部分来自「短暂的燃料」(生产与运送中耗用的燃料)、工业及农业生产中的排放。在1990年,他们的比重分别是5.8%、5.2%和3.3%。当前的数据都可以作比较。[22]大约17%来自发电时所耗用的燃料。很少来自大自然与人为生物来源,大约只有6.3%来自农业所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 个人评论 全球暖化将使全球热量上升,使得农作物的播种范围扩大,再加上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空气中的水气增加,有利于降水,所有这些因素,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否认全球暖化的:近几十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波动均在0.6摄氏度以内。这么小的气温变率是正常现象。 全球暖化的主因在于太阳辐射增加,人类影响有限。 全球暖化起因于城市热岛效应,由于城市的气温上升,位于都市的气温观测当然会上升,因此高估了实际上的全球温度上升。 认为全球暖化不是二氧化碳成因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温室效应有待进一步评估
因为水气才使主要的温室气体(60~70%)
但是二氧化碳只有26%。 与其采用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来控制全球暖化,还不如利用其他方法来解决全球暖化造成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的利用资源。 目前想要减缓全球暖化的方法不一定是最佳方法。京都协议书不限制中国及印度很容易会造成反效果(例如钢铁厂及石化厂全部由已开发国家外移不设限的国家、并且在能源效率及污染防制上变差);而就算限制开发中国家、其可行性、效果及成本效益比也遭到强烈质疑。 以目前的科技水准,想要维持经济成长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还是不可行的。 一些号称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作法,事实上反而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例如生质燃料;而植树的效应也是被怀疑的。 全球暖化令死于寒潮者减少,有说指死于寒潮的人比热浪多。[59]
o/wxinfo/climat/greenhs/c_grnh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