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上海未来的发展与全球化趋势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上海未来的发展与全球化趋势

发布时间: 2023-05-06 12:53:16

1、“十四五”规划发布后,上海未来发展看哪里?

“十四五”规划发布后,上海未来发展看质量,也看稳健。今年,又将是我国踏上“新征程”的五年,每五年定一个目标,每五年进行一次大总结,在完美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同时,十四五规划也出来了,那上海会如何落实全国性的规划呢?首先是持续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与能级,通过不断的发展与实力积累,进而构筑起上海甚至东部地区未来的发展新概念、新格局,上海作为我国国际化都市之一,它的形象以及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唯有将自己的国际形象树立好,祖国的形象便会光亮照耀整个世界。

可以想象一下,五年之后的上海会是什么样子,会有什么改变呢?如今的上海已经发展成集金融、贸易、现代科技等于一身的国际化大都市,或许五年的发展,它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在接下来的五年发展历程中,上海的发展与进步一定离不开两个关键字——“质量”,在追求高速度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重质量,当然,这个质量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外在含义,更是从整体上的质量提升。5年之后的上海,也许就已经成为了天蓝水净,环境怡人,远处有景,近处有绿的国际“质量”之都。

上海如今具有的经济实力以及地区甚至是国际影响都是很大的,那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品质与活力,或许就是未来几年的新目标与方向,经过品质与活力的提升,上海绝对会是另外一番市域空间的新格局,主城区、中心经济区发展、建设世界级别的的标志性商圈,举办全球化、多样化的全时段活动,从而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国际影响与形象,而非主城区或者说是战略承载区,便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各自的特色与优点,为上海中心发展添枝加叶。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到来,上海的未来一定是与其总规划步调一致,计划一致的,也让我们期待五年之后的上海是怎样的。

2、未来城市化走向

我个人觉得未来城市的发展会更加现代化,城乡差距渐渐缩小。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估计也会更加拥挤。下面是我在百度上查找的资料,你可以看看。
未来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趋势
一.未来3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未来二十年是中国区域经济变化最剧烈的时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格局也将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
(一)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继续扩大,人均收入差距可望缩小
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地带仍将是投资的热点地区。
首先,从石油、铁矿、粮食、棉花等重要资源的供给来看,国内的储量不足;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大多是从资源开发起步的,而资源开发一般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等特点,勘察开发和生产的成本高。海外进口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仍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我国的产业结构将偏重于制造业而非采掘业,虽然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不断加快,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布局的重心仍在沿海。
其次,沿海地区的产业密集度高,企业之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分工关系,以降低生产成本。
再次,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相对较低。西部建设所需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往往高出沿海城市好几倍,这自然会影响到对西部投资的经济效果。另外,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国土面积小,社会管理成本低。西部地区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总水平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管理水平低,管理成本高。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与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有望缩小。为了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国家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财政转移支付和用于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的资金也会不断增加。
政府投资的倾斜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人民收入的提高。东西合作的加强、城市规模的扩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企业活力的提高,不仅能够增加就业,而且能够提高工资水平。随着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改善、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口将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向东部地区流动,西部地区的人口可能出现减少的趋势。“分子”增加,“分母”减少,人均收入必然增加,相应东部地区的“分子”“分母”同比例增加,因此二者的差距是有望缩小的。
(二)三大城市群继续主导中国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引擎。
长三角在上海的辐射带动下,外资增长迅猛,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加工基地。未来30年,长三角的腹地将继续扩大,江苏、浙江全部、安徽一部分地区都将进入长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地区将和香港、澳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优势更大,辐射力更强。
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各大城市特色和优势十分明显,互补作用强,北京具有政治、文化和高科技的优势、天津具有港口和制造业的优势,石家庄具有商贸业的优势,一旦突破行政的藩篱,发展潜力就会迅速释放出来。
可以肯定,三大城市群在未来30年仍将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其他地区都难以望其项背。
(三)一大批中等城市成长为大城市,新的城市群不断涌现
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和城市建设方针的改变,抑制大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将不复存在,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将大大加快。中等城市最有发展潜力,且多是区域经济的中心,随着户籍制度的变革和市场化的推进,许多中等城市将迅速成长为大城市。到2030年,我国100万人以上的城市数量将超过100座,50万人以上的城市数量将超过200座,绝大多数的地区级城市都将跻身于大城市的行列。
省域范围内将形成多个经济中心,规模不等的城市大都是相应不同范围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它们不仅集聚着区域内先进的制造业,也是区域内的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对区域的经济活动起着调节、辐射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省的经济中心有可能与行政中心出现偏离,比如已经形成或初见端倪的新的省内经济中心有青岛、大连、厦门、深圳、包头等等。此外,随着各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各省区经济的发展,会逐步改变省内单一经济中心的格局,逐步发展起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
除了三大城市群之外,新的城市群将不断涌现。现在已露端倪的有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江淮地区、湖南中部、吉林中部、北部湾、天山北坡等都有希望成为新的城市群。大大小小的城市群、产业带和经济圈将推动区域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对“诸侯经济”形成冲击。
(四)京广线中段和长江中游地区可望崛起
这一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和安徽的沿江沿湖地区,以前被称为中原五省,是中国交通条件最好,资源比较丰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却比较缓慢。近年来,经济发展开始加速,优势重新显现出来。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经济区,如武汉、襄樊、宜昌三角区,长沙、株州、湘潭经济区,南昌、九江和景德镇经济区,安徽沿江经济带。京广铁路沿线的大中城市发展很快,武汉、长沙、郑州三大城市呈遥相呼应之势。钢铁、汽车、食品、机械制造等产业已具有相当的竞争力。这一地区有望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以满足内需为主的消费品、中间产品和投资品并重的制造业中心。
(五)中国经济重心有北移的趋势
中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东南沿海地区,这是由不同区域所具备的各方面的条件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两处形成了中国经济增长核心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带动二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
从目前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心向西的转移存在着一些客观限制。无论从历史的发展,还是从区位条件来分析,北部沿海地区有足够的理由成为潜在经济增长核心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水资源条件的改善,制约北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因素将逐步化解,经济重心向北转移的趋势有可能成为现实,广义的环渤海地区的重化工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
(六)国际合作继续加快,次区域经济合作加强
1978年以来,中国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在深化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适应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对外开放的空间格局由80年代的沿海逐步扩大到90年代的沿江、沿边和广大内陆城市,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多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经济发展格局。
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为了化解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将不断加快,中国与相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将得到加强,逐步形成若干个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包括中国的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与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东部地区、蒙古;东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包括中国的华南、西南地区与东南亚诸国;中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包括中国的西北地区与中亚诸国;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包括中国西南西北地区与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中国周边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形成和发展必将有利于中国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格局,加速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二、未来30年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趋势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的快慢,最终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国际城市化的规律性,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以后,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因此,21世纪,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将会加快,并逐渐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城市发展也将出现多样化的态势。
(一)我国将进入加速城市化时期
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已经成功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已经具备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1.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将有力地推动城市化进程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我国国民经济已步入平稳发展的阶段,这无疑为城市化的加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改革的深入为城市化加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随着改革的深入,长期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结构将会改变,现行的户籍制度将根本改革,影响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将基本消除,过去在一定程度上被压抑的城市化潜能将得到释放。城市化同工业化、城市化同经济增长的关系将渐趋协调,城市在外延上的扩张的同时,注重内涵发展壮大将为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特别是多数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经济实力和素质的增强和提高,对城市化将形成明显的推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将由于户籍制度的松动、社会经济规模的快速扩大,人口增长速度也会加快。此外,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对中小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城市化发展规律表明我国将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
根据发达国家走过的城市化道路来分析,城市化的发展从起步开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城市化水平在10%至30%以下为早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至70%之间为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为成熟期阶段。城市化中期阶段所耗用的时间,一般比早期阶段所耗用的时间少,如英国在城市化中期所耗用的时间比早期阶段少一半,也就是说,在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将是加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超过40%,可以预料,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加快。
(二)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
城市化水平决定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和人口城市化的各项政策,但城市化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惯性作用。根据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许多专家进行了预测。据有关专家预测,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每年可增长1个百分点,高于1949~1997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也高于1979~1999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到203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超过70%,全国的总人口达到15亿,市镇总人口将超过10亿。
城市化不仅仅是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且也是文化扩散和融合交替发展的过程,因此,影响城市化的因素是众多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而且有自然、历史以及人文等因素,要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其中,做出令人信服和十分精确的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据事物发展的历史趋势,综合考虑影响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做出相对的大致的预测,是有一定意义的。
(三)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功能作用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对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因此,未来中国城市将向国际化、连绵化、生态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1.国际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城市与世界交往日渐频繁,城市发展的国际性因素逐年增多,中国的一些特大城市将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国际化大都市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产物,早在19世纪初,伦敦已成为国际性的城市,近30年来,由于生产力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建设国际性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城市发展的趋势。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也迅速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纷纷在各国设立分支机构;国际金融业务不断扩大,促进了各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化;现代化交通和通讯使空间概念大大改变,为国际化
都市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中国的一些城市已具备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条件,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 重庆、武汉、沈阳、南京、杭州、西安、成都、青岛、大连等城市将率先进入国际化大都市的行列,2030年,将有更多的城市成为国际性城市。
2.连绵化
城市连绵化是指一个区域内中心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从而形成城市密集区的过程。近40年来,城市带和城市群的发展已从发达国家的北美、西欧等地区扩展到一些发展中国家,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城市密集地区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我国的主要城市集聚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辽中南地区等已形成了城市连绵化的基本框架,其内部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城市间密切的经济联系、优越的地理区位、集中的智力资源、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使这些地区将迅速实现连绵化。
3.生态化
城市自身发展孕育了城市现代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并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观念;与此同时,也造成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交通拥挤、用地用水短缺等一系列环境问题。20世纪中后期,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城市环境问题,遏止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环境日趋恶化的势头。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势必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防止“大城市病”的出现,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自然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城市生态化将是未来大中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生态化是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不但不使生态环境恶化,而且使生态环境更适宜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增加城市绿地,发展城市人工森林,提高绿化覆盖率将是实现城市生态化的首要措施;其次在城市与城市之间或多个城市之间的中心腹地,设立生态走廊和生态保护区;三是减少污染源、兴办污染小的公共交通设施,并积极推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四是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集中处理等等,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4.现代化
城市化本身意味着现代化。产业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人民生活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基本内容。迅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将迅速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科技进步将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超越其经济、技术鸿沟,追赶发达国家城市的动力与源泉,依靠科技进步来改造城市,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推动城市转型与升级,是我国城市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科技的进步、信息产业的发展,将改变传统的产业模式与管理模式,使城市经济从倚重自然资源和制造业转向倚重高新技术、信息资源和服务业。
以交通通讯和能源供应为基础的高效能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及其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只有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城市现代化。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网络一体化建设,协调市域、市际基础设施的衔接,形成未来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客运体系和公共电讯网络,大大增强城市辐射与吸引能力,并建设适应国际化需要的航空港、海港以及与之配套的高效、便捷、安全的区域交通网络。
人民生活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本质,通过生态城市建设,人民将生活在舒适的环境里,城市将充实各种文化体育医疗设施,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激发人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中房策联)

3、上海自由贸易区在上海市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 上海大都市区空间范畴界定
此次上海大都市区空间范围的界定,采用“定量测度为主,定性校核为辅”的方法。
在定量分析方面,采用“时空距离法”分析空间上与上海紧密联系的地域范围(此次研究以区县级单位为基本的空间单元);采用“总部-分支”法(利用长三角企业大数据平台,分析总部在上海,分支机构在外围的企业联系)分析经济上紧密联系上海的地域范围。
在定性校核方面,从五个视角运用五种方法,对上述定量测度得到的范围进行校核,从而确定上海大都市区最终范围。利用人口统计数据变化,分析和上海人口流动上紧密联系的范围;利用历史研究,分析和上海历史文化上紧密联系的范围;加之分析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协调的因素、已有的上海都市圈研究成果以及国际大都市圈研究范围的比较。
最终确定上海大都市区的空间范围是“1+6”范围,即“以上海为中心约120公里范围内,北到南通市辖区,西至“江阴-宜兴”,南抵“慈溪-宁波”,囊括舟山群岛的范围”。该范围总面积达2.986万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达5380万,GDP达5.2万亿元,人均GDP 达9.66万元。
二、 上海大都市区发展现状与趋势认知
在界定上海大都市区范围的基础上,分析该区域发展现状与趋势认知。
第一,从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来看,上海大都市区呈现层级化和板块化的特征,而破解层级与板块结构特征的网络化趋势已经显现。上海市区(含浦东新区、闵行区)以及苏州市辖区属于第一层级,苏州市周边的区县、市辖区属于第二层级,而上海郊区县、南通以及嘉兴的区县属于第三以及第四层级。同时,都市区范围内功能网络化的趋势已经显现,且不同价值区段的产业外溢有着不同的空间分布规律:如与距离要求关联度强的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制造业多为沿沪布局,与距离因素关联度较弱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则出现较远距离的布局,且多是依托交通便捷、人力资源丰富的沪宁廊道布局;以物流、商务、研发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一般性服务业,更多分散到临沪的综合城市甚至更远距离。
第二,从空间发展现状与趋势来看,应关注空间布局优化与节点功能培育,识别不同廊道空间发展特征与问题,识别高价值保护地区。从上海大都市区目前正在形成四大廊道而言,沪宁廊道建设用地呈现连绵发展态势,且已服务型功能为主,其近沪地区发展迅速,注重与上海在体制、机制、发展政策等各方面的接轨;沪杭廊道建设用地仍然呈现分散发展态势,以制造业功能为主,其近沪地区发展较慢;北沿江廊道尚未完全发育,是未来的潜力廊道;南沿江-滨海廊道的重型工业呈现连绵发展态势。从上海大都市区需要关注的高价值保护地区而言,一是关注太湖东南的自然水乡地区,它是世界级的文化保护区、也是国家级的绿心地区;二是关注崇明岛附近的生态江口,它是国家级绿心地区,也是近海岛屿群的保护地区;三是关注上海南部的活力海湾,它是全球城市的滨海休闲地区,需要进行部分工业功能的置换,打造成为活力海湾的地区。
第三,从生态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看,上海大都市区生态危机不断加剧。首先,上海大都市区近岸海域水质很差,如上海近岸海域重度污染,劣四类海水比例为49.5%;淡水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淀山湖、太湖的污染程度位列国家控制重点湖泊(水库)的第2、第6位;主要河道沿岸地区工业密布,水体质量严重恶化,水质环境以五类和劣五类为主。其次,上海大都市区的灰霾污染是全国最为严重地区,长三角地区其污染范围广,25个地级城市平均不达标天数为35.8%;酸雨污染也较为严重,全国酸雨污染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及中下游以南地区。再次,上海大都市区生态系统不够稳定,亟需构建区域协调下的生态空间,如上海市自然保护区数量全国最少,上海仅有4个,北京则多达20个。因此,上海大都市区迫切需要建立区域协调框架下的生态保护空间,需要通过区域协调,建立国家级绿心、区域级绿心、城市级绿心三级生态空间体系;需要通过区域协调,明确区域水源的保护范围。
第四,从文化现状与趋势来看,上海大都市区江南水乡文化荟萃,太湖-吴淞江古村镇群具有世界级文化意义,亟需构建区域协调框架下的文化保护空间。上海大都市区目前主要形成了太湖-吴淞江南古村镇群、长江口-杭州湾近海岛屿群等两大文化集群。太湖-吴淞江古村镇群具有世界级文化意义,在上海周边九个城市范围内,50%的历史文化资源集中在太湖-吴淞江区域。但是,该区域面临着较大的保护压力,尤其其自然村正处于快速消亡与不断撤并之中,亟需构建区域协调框架下的文化保护空间。初步考虑文化保护区的范围包括苏州市辖区、吴江区、昆山南部、青浦西部、松江西部、嘉善北部、嘉兴市辖区北部等地区。
三、 基于两大网络的国外案例研究
基于对大都市区空间范畴的界定以及都市区发展现状的分析、发展趋势的判断,研究认为应当从功能网络、生态网络两个方面去构建上海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提出上海大都市区的发展策略。
从功能网络而言,基于全球大都市区金融网络、文化网络、高端制造网络、轻工制造网络、重工制造网络、贸易网络、物流网络等功能网络的研究,可以发现:0-5KM是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集聚区(中央活动区),15-30KM是边缘城市的重要功能节点地区,30-60KM是新兴功能培育区域地区,60-120KM是综合性城市培育区域,海湾(海港)/空港等特殊地区承载了重工制造业、化工、分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临空经济区等特殊功能。
从生态网络而言,关注生态增长边界划定及政策保障机制的制定。生态边界的划定能够在城市用地扩张的同时为绿色开敞空间留下余地,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斯德哥尔摩在20世纪30年代确定了指状放射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以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城市发展,有效避免了城市的无序蔓延。伦敦绿环得以实施,控制了城市的蔓延式增长,主要得益于系列性的政策保障措施,如1938年制定的“绿带法”;1947年制定的《城市及田园计划法》;1995年的《规划政策指引》;1998年的《政府城乡规划白皮书》等。
四、 上海大都市区的发展目标
目标一: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全球城市区域。上海大都市区作为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核心,应积极培育上海建设世界城市,增强自主创新和集聚高端产业要素,打造在亚太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国际商务服务体系、国际物流网络体系;推进人口、产业向外围地区和潜力地区集聚,推进园区共建合作和产业价值链的跨区域分工,发挥核心城市的扩散效应,共同构筑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主体。
目标二:构建多中心协作的网络城市区域。“1966”的城乡规划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快速的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过程起到了引导作用,但也存在着缺乏区域整体概念、过分强调空间等级结构等问题。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一定需要改变,以网络化的空间格局成为未来地域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而网络化的资源配置优势不仅仅在上海市域,在上海大都市区的近郊和边缘地区也同样适用,其构成的各个城市网络化功能分工与交通联系初具雏形。
目标三: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弹性城市区域。各大城市的远景发展都提出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弹性发展要求。上海作为世界城市,其空间发展理念逐渐转向高端集聚、绿色、生态、可持续等方向,应明晰城市空间拓展的底线,增强空间形态、结构与功能的耦合。
五、 上海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
提出构建上海都市圈开放式的格局、网络化的联系以及全域化的布局。
从网络化的联系而言,应依靠不同类型的网络功能节点及其之间的联系关系形成网络化格局。应以上海市为核心,在中心城外围形成功能节点、外围新城以及一些以地级市和加大的县市区形成的职能分工节点。在功能联系方面,打造几条重要联系走廊,如沿海沿湾、沪宁、沪杭以及通苏嘉为核心的功能联系,上海——太仓——常熟的联系关系,沿长江的产业联系等。以沿海沿湾、沪宁、沪杭以及通苏嘉为核心的功能联系网络,在网络格局上的发展路径上可以注重发展以市场为导向
从开放式的格局而言,提出上海大都市区面向区域(国际)的两区两带空间布局。一是国际功能区,主要是全球城市的中心地区,是就业和居住相对密集的地区。未来上海的中央活动区不仅是全球金融中心和跨国总部的聚集地,更是专业服务和创意产业的中心,也是上海作为全球城市形象的缩影和旅游的天堂。二是创新功能区,主要是上海周边30—60公里范围内,包括嘉昆太地区、青浦——淀山湖地区以及松江——奉贤地区等几个集聚的组团地区。三是临沪(综合城市)发展带,距离上海中心城60—120公里是未来综合性城市培育的区域。这些地区应当独立发展,形成以先进产业功能为主导的综合性地区;应优化行政管理体系,加强地方自主权,形成并完善应对市场需求的城市运作与土地管理机制。四是沿江—沿海(贸易与产业)发展带,包含崇明岛——东滩——长兴、浦东机场——外高桥——川沙——临港、临港——大小洋山港——舟山、乍浦——平湖——海盐——金山等地区。
第三,从全域化的布局而言,不仅仅关注功能集聚的节点,还要注重生态承载的空间以及文化底蕴存在的空间。其一,应构建生态空间格局,打造“一湖双链六楔”的生态空间结构。一湖指的是环太湖生态文化集聚区;双链分为长江口、环湾生态的水链,以及上海中心城60公里左右围绕上海的生态基底的绿链。六楔指的是六条沿网络间隙,与中心城外环衔接的绿楔。其二,构建文化空间格局,注重“一岛一湖一湾”的地区。一岛指的是“长江口——崇明岛”地区;一湖指的是“太湖——吴淞江”江南文化集聚区;一湾指的是“杭州湾及舟山的滨海文化湾”。
六、 上海大都市区协调与管治机制
全球城市大都市区的协调与管治机制在方式上可划分为三种类型:成立更高层级的管治机构进行管治;由民间专业团体进行管治和由商业团体进行管治。考虑到上海大都市区的实际情况,本专题认为由民间专业团体与商业团体来对上海大都市区进行协调与管治比较适宜。例如,可成立区域规划委员会,通过专业评审与审批来对上海大都市区的发展进行协调与管治。
大都市区协调与管治的内容,根据重要性和协调的难以程度,又可以划分为“硬协调”内容和“软协调”内容。“硬协调”包括生态环境的优化、文化展示区的建立、交通体系的衔接、基础设施的衔接等内容。“软协调”是指对于空间发展、功能布局、就业分布和居住分布等内容的协调。

研究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中内容仅代表该机构观点)

一、 上海2040:宏观趋势与挑战
1.1宏观趋势与战略议题
宏观趋势:国家竞争力与上海全球城市战略;新一轮技术创新周期与后工业化转型;资源约束、环境问题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城市社会转型。
战略议题:经济高效:更富效率和竞争力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环境友好:高密度和资源紧约束条件下集约化、生态化发展;社会公平:应对人口增长、老龄化、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挑战;形态宜居:空间特色,宜居环境、生态保护、乡村发展 ;体制创新:市场化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1.2面对的挑战与发展范式转型
空间管理模式转变:特大城市向特大都市地区的转变;有效控制城市蔓延:巨型化、高密度的空间形态与结构控制;城市治理模式转型:适应市场化转轨过程中城市治理模式的创新;引领城市战略升级:更富竞争力的经济结构、更加集约的空间结构和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适应新常态:结构性调整替代扩张型增长模式。即基于长远目标导向的结构优化和基于现实矛盾出发的城市更新。需要建立起战略目标、空间逻辑与行动路径空间战略研制的框架
二、 全球城市的上海路径
从规模意义而言,上海无疑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按照GaWC测度的上海“世界城市”等级位序,上海已经从2000年的第4档(Alpha-)、全球第30位,迅速提升至2012年的第2档(Alpha+)、全球第6位。但从结构竞争力而言,上海与世界城市存在差距。
上海未来的全球城市定位和路径需要基于特定的时空背景来认识。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的核心城市,发挥着向外连接全球网络和向内辐射区域腹地的“两个扇面”作用。

图:上海全球城市的“两个扇面“格局示意
认识上海全球城市定位的三个视角:经济大国的全球竞争战略(双向);国家工业化背景下后工业社会转型 ;新一轮全球化趋势与技术创新周期。
强化全球城市的和核心功能与支撑功能
核心功能:跨国公司全球或区域总部 ;金融中心;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支撑功能:国际性旅游与会展目的地 ;高质量人居环境:精英人才汇聚地;信息、通讯和交通枢纽。
突出双轮驱动:链接和辐射。链接:国家门户和更高能级的全球城市;辐射:全球城市的区域化战略,全面增强区域辐射和带动能力。置于国家区域化和长三角战略之中,将是上海新一轮空间战略的重要支点。
城市创新与动力机制转型:从规模竞争力走向结构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其关键不仅在于经济资本控制力,更在于人力资本竞争力和环境资本支撑力。
上海全球城市建设面临的三大挑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全球竞争力;支撑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和城市创新文化;资源短缺、粗放利用与高密度人居环境的挑战。
人力资本将是上海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而以人力资本需求为核心的空间生产将是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取向。
三、 目标与愿景
3.1 城市愿景
上海2040:迈向世界级城市——更具全球竞争力、人文特质和可持续发展的上海
三大维度的能力建设:经济维度,更具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全球城市;人文维度,更具文化特质、魅力、亲和力的人文城市;环境维度:更具可持续发展能力、高密度的生态城市。
3.2 规模锁定:空间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关系
国家城镇化背景和上海人口增长压力。上海的人口增长需要放在国家城镇化背景中来看,将面临人口增长的长期压力。
资源紧约束背景下人口规模的弹性控制与人口结构的优化。刚性人口规模控制存在风险,也不应简单设置人地对应的关系,在锁定用地规模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人口规模的弹性(3000-3500万人),关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关系对未来的长期影响。
关注市场环境下人口规模调控与人口结构优化的措施和手段。
3.3 目标愿景与空间体系重构
四个任务:围绕全球城市定位的功能与空间布局调整;重组与大都市地区空间形态相适应的结构体系 ;以人为本,重塑城市形象和建成环境的价值取向 ;体现底线思维、集约化与生态化发展的紧凑城市。
空间逻辑:“3+3”的空间分析框架
3个功能维度的优化,即全球城市、人文城市、生态城市。以功能布局调整引领城市空间体系的优化
3个空间层次的调整:宏观层面,大都市地区空间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中观层面,大都市地区的空间结构组织模式——集约、生态、紧凑发展的结构模式;微观层面:土地使用控制与建成环境质量。
四、 区域化战略:上海与长三角的关系
上海与长三角关系的分析框架:从“域”、“群”、“圈”三个空间层次界定区域需求,在上海大都市地“区”层面落实任务。
4.1“域”:长江三角洲区域(3省1市)
长江三角洲区域(3省1市)是上海最直接的经济腹地,基本为1日通勤圈覆盖范围。体现长江三角洲区域、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上海都市区梯度发展关系,加强中心城市联系,沿江、沿海港口、机场的协作,集疏运系统,产业转移和支撑,整体的沿江沿海开发战略。上海在这一层面强化价值区段、门户地位、扇面作用。
4.2“群”: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16市)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地区是上海的紧密协作区域,基本为2小时通勤圈覆盖范围,将体现巨型城市区域的实质与作用,发挥对上海全球城市功能的支撑作用。其地位体现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单元和引擎、先进制造业带和创新基地、国家城镇化重要承载区。
构建以铁路交通为主导,多种交通方式综合支撑的交通廊道。建设跨区域城际及高速铁路通道。客货方式的分流,构筑以上海港为枢纽,沿海、沿江、沿湾的集疏运系统。
形成六条发展侧重点不同的廊道:沪宁廊道:人流、商务、物流;沿江廊道:物流、人流;沿海廊道:物流、人流;沪杭廊道:人流、商务、物流;沪湖廊道:游憩、人流、物流;沿湾廊道:物流、人流。
强化这一层面上海的全球城市区域战略,关注廊道的链接、功能链接、枢纽地区链接,并在都市区内打造若干对接区域发展节点。

4、上海给我们带来什么?国际化都市的特征是什么?

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我的感触是:

上海是个可爱的城市
新旧的完美结合
繁忙而整洁
大而有条不紊

上海的各类行业多讲规范
服务项目考虑周到
人人办事认真
基于市场的需要

上海的机会很多
所以才有这么多的人口
若是离开了工作岗位
不用那么多的伤感

上海的夜晚美丽无论走在何处
若在高架桥上的汽车里
你会觉的你眼前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而更象走在好来乌梦工厂的杰作里

5、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2019年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如亏禅

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开局之年,我们当树立必胜信念,拿出有力举措,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激发创新活力,寻求改革突破,为今后五年的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此,我们特邀四位学者,围绕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动力转换、创新社会治理和实现城市更新四个方面,展望上海改革发展图景。

为供给侧改革注入创新探索

■陈宪

从某种意义上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经济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当然,也会涉及社会、生态,甚至文化和政治领域。因此,供给侧改革进展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十三五”主要目标能否如期完成。

需求和供给,乃至总需求和总供给,是经济学的一条主线。是古典经济学的供给决定需求,还是凯恩斯经济学的需求决定供给,是迄今为止经济学争论不休的重要命题。但有一点是有共识的:需求主要是短期运行问题,总量问题;供给则事关中长期增长和发展问题,并与结构问题息息相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就是基于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要求通过深化改革,破解这些矛盾,进而形成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格局,形成有利于经济中长期增长的新动力。

长期以来,在讨论经济增长,以及决定经济增长的动力时,人们总会纠结于需求与供给这一对关系。具体地说,就是市场需求导向,企业供给创新,孰为主导?其实,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二者有着各自发生作用的条件和领域,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需求导向和供给创新的关系上,需求导向是比较纯粹的市场决定,供给创新则是一个创业者、企业家不断试错的过程性活动。在完全竞争、信息对称的假设下,市场和企业本质上是等同的。但是实际上,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是经济活动的常态,因此,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和企业家,不仅成为经济研究和分析的基本对象,而且是现实经济活动的决定性力量。

在市场经济国家,过去很长时间,需求导向是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它的优点是比较可靠,缺点是有滞后效应。然而,在现今社会,需求表现出两个显著特征:其一,在市场经济条空基件下,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常态,上海也不例外。其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更多地表现为潜在需求,也就是说,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越来越多的需求是由他们的潜在需求转化而来的。上述两个特征表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不仅要着眼于现实需求,更要通过供给创新的不断试错,创造新的需求,并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谁在这个创造和转化中得到先机,谁就能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进而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所以,考虑到需求导向的缺点,以及动态的技术进步和企业家精神,那么,供给创新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上海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进一步结合2008年以来的实际情况,强调供给侧改革和供给侧动力的必要性,可以看得更加清楚。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及各主要经济体造成了巨大的需求冲击。此后,各国政府一如惯常,采取了总需求管理政策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大规模刺激经济,以期走出危机。但由于这场危机波及之广泛、影响之深重超出预期,所以,渣尘各种短期政策都未能达到预想的效果,不得不反复使用,造成短期政策长期化的基本事实。但其后果是政策效应不断减弱,并造成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增长持续低迷。在我国,大规模刺激也会进一步加剧本来就已存在的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以及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高杠杆。简言之,一方面,总需求管理政策的空间日益逼仄,另一方面,总供给管理的迫切性日益彰显,这就是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背景。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既是应对这一轮经济增长下行的正确对策,又是从根本上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唯一药方。上海“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用好改革开放发展长期积累的丰硕成果,把握重要改革先行先试、创新发展率先探索的机遇,走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要真正走出这样一条新路,就需要在供给侧改革方面积极探索。

供给侧动力就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主要来自:内生于经济体系的技术变革,有着边际报酬递增特征的知识(人力)资本和企业家精神——创业创新精神。这里,企业家精神具有主体意义,进而具有根本性。上海也应在如何激发企业家精神方面动脑筋。企业家精神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具体表现在:企业家具有将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并形成资本的能力;企业家的创业和创新是吸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的主渠道;企业家通过对需求的不断试错,以发现新的市场,转化潜在需求,由此促进消费增长;企业家通过自身的创新,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增强出口的竞争力。所以,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造良好环境,让更多人投入创业创新的试错,并提高他们的成功率,就将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与支撑。

面对当下的增长下行,总需求不足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强调供给侧改革和管理的同时,也要保证总需求处于合理的水平,进而为供给侧改革创造必要的条件。而且,无论需求导向,还是供给创新,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把握这一根本性要求,才能处理好总需求管理和总供给管理的关系,提高经济运行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为 上海交通大学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上海未来发展取决于动力再造

■石良平

上海“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上海正在通过经济转型激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经济发展有不同阶段。按照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高额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六个阶段。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根据刘易斯的理论,对各个阶段按照人均GDP进行了划分。按照钱纳里的划分,上海目前已经越过了第四阶段,正在从成熟阶段向大众高额消费阶段迈进。

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不一样。上海在为起飞创造条件阶段和起飞阶段,由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其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要素驱动。从浦东开发开放起,资本投入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大量的资本投入到城市建设、开发区建设、保税区建设、房地产建设上去,投资对上海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超过了50%。其次,劳动力的投入,尤其是高素质劳动力投入的贡献率也在不断提升。上海作为人口导入区,从上世纪90年代起,各类人才大量开始涌入,为上海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人口红利被大量释放,成为上海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此后,上海经济在全国最早进入增长速度换档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的经济新常态。正因此,上海在全国最早提出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今后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实际上,从那时起,上海经济就开始从成熟阶段向大众高额消费阶段迈进了。与此同时,新阶段的发展动力也要求从原来的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调整,上海提出了“上海为什么留不住马云”的疑问,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新的方针,上海开始引入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创新模式,调整发展的动力模式,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调整传统的经济业态,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衡量经济转型的效果。到2013年,上海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已经上升到了46%,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但从整体看,上海的经济转型还不够稳定,创新驱动模式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新经济发展业态还没有完全定型。

上海“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以下奋斗目标: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这个目标体现了上海作为大都市未来发展战略的取向和功能定位,强调了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提升城市辐射带动的作用,同时确定了上海今后的发展必须进行动力再造。

新动力之一,是从要素驱动全面转向创新驱动,不断完善创新驱动所需要的体制机制。在上海制定的《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意见》中,已经明确了建设科创中心的奋斗目标,就是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创新人才、科技要素和高新科技企业集聚度高,创新创造创意成果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的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国际性重大科学发展、技术和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跻身全球重要的创新城市行列。这一目标显示,上海所建设的科创中心主要是一个科创集成中心,在这个过程中,体制机制的开放度和便利化至关重要。这个体制机制是要能充分鼓励自主创新、充分鼓励集约创新、充分鼓励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的。目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会不断催生各种新型业态和新型商业模式,一个健全的符合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就是要能自动保护这种创新新生力量、自动促进这种新生力量发展壮大。只有形成了这样一种体制机制,创新才能真正成为上海发展的主要动力源。

新动力之二,就是进一步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引领作用,真正做好“先行者”和“排头兵”。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区域,一直在全国享有开放领先之风气。中国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新区、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个保税港区都是在上海诞生的,现在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践证明,对外开放已成为上海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自贸试验区运行了两年多的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上海自贸区将承担更为重要的开放试验的责任,那就是要全面对接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通过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真正实现国际前沿技术与国内消费市场的有效对接。为更好地完成这些试验任务,可以设想在现有自贸试验区的基础上,划出更小的一块区域(如洋山港区域),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真正做到一线彻底放开,成为真正的“境内关外”,以试验更为高端的贸易投资规则,为迎接下一轮全球化新浪潮做好充分准备。(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探出新路

■刘建军

社会成长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基本特征之一。以社会组织、社区、网络空间等要素为载体的社会,正显示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如何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成为******的重要课题。中央对社会治理的总体布局是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推进路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上海如何落实这一战略布局和实践这一推进路径,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要思考的问题。

的市委“一号课题”,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作为主题,可谓切中要害,其积极成果已经显现出来。其中最为重要的成果,就是街居制的功能重构与能力开发。这是将治理逻辑从社区层面上升到街道层面的产物。街道功能的转化和居民自治能力的提升为上海基层建设注入了可持续性的发展动力。但是,从上海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仅仅依靠社区治理是无法支撑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从要素构成的角度来看,除社区治理之外,社会治理至少还包含社会组织治理、社会诚信治理、社会融合治理、社会景观治理、社会公共安全治理等多重要素。因此,“十三五”开局之年,上海当务之急是将社区治理的探索提升为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成为率先探索和构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排头兵,为中国大城市的社会治理提供有益的经验。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社会治理开放化。社会治理的基本逻辑是共建共享、合作、协同。重管理、轻治理不符合社会治理的基本逻辑。从政府负责到政府主导的转变,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第一要求。实际上,上海在过去几年推行的区域化党建、公益招投标等,已经显现出社会治理的开放化特征。在互联网时代和多元化时代,社会治理尤其讲求跨界思维和跨界合作。试想一下,如果大数据都是被部门所垄断,信息封存在封闭性的行政系统之中,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如何得以构建呢?在开放化的格局和思维中,构建政党与社会的联结机制,推动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合作与联结,使各种主体的积极能量汇聚于社会治理之中,正是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特征。

社会治理精致化。一座有灵魂的城市,应该是一座精致化的城市。精致化是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特征。比如,在日本,残疾人坡道的建设在坡度、长度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在这一方面,上海还有很大改进和上升空间。我们走在摩天大楼云集的大都市里面,就会发现有很多细节是极其粗糙的。粗糙的细节不仅仅是质量问题,更是一座城市优雅气质的丧失。其实,上海的文化、建筑和历史中包含着社会治理精致化的气息,我们应善加开发和利用。

社会治理专业化。社会治理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治理也是需要专业知识支撑的。在这一方面,上海“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健全统一规范的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就是实现社会治理专业化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为只有城市交通、城市规划等领域是需要专业化的,但显然这种观念是与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不相容的。上海要成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排头兵,就必须在社会治理专业化上率先走出一步。

6、上海世博会宣传画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世博会(WorldExposition)这一个“世界顶级”的“城市事件”,第一次大规模的进入中国的城市,单从《解放日报》的主题检索中,从2000年6月到2007年5月份就有1622条的报道,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上海世博会已经带给中国和上海以强烈的冲击。

世博会是城市活动的顶级的表现形式,在一般的学术领域,世博会是当作“城市事件”来界定的,但它又不同于单纯的政治性活动(如APEC)、经济性活动(如广交会、商品博览会)、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如旅游节、电视节、美食节等)、综合性的体育类赛事(如奥运会、亚运会),相对于后几类城市事件而言,世博会不仅综合了政治、经济、文化特征,而且持续时间最长,聚集人流最多、投入量大等特点,而且是对人类社会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最高成果的展示,对于举办城市而言是名副其实的“盛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开始,每一届无论是那种形式的,何种规模的都对举办城市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城市形象塑造和传递的重要平台。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是在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中最重要的因子,面对着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各个城市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调整自己的定位,实施恰当的策略,塑造自己的形象,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城市现有的积极力量,发展区位竞争优势,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凝聚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在日益严峻的全球化经济浪潮下,城市成像成为城市的一个活的名片,直接刺激着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居民和外来人口、企业的大脑。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在世界上的形象左右着各国对中国的评价,影响着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开放城市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经济地位,在未来的十多年时间里,上海乃至中国所拥有的重大的全球性事件并不多见,抓住这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将一个崭新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上海城市形象展现给全世界,不仅具有极强的经济意义,更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全球化让城市“体面的”走出去,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于国家中的各种政枣租蚂治、经济、文化活动都是在城市中举办,城市称为一个国家的组凳埋成细胞,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之间的竞争就体现在城市之间的竞争上。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让每个国家都主动的走出去,走向世界,脱离狭小的空间,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城市作为人类一切活动中最核心的节点,反映了人类发展的进步,人类的文化文明,人类的生存状态,是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上海传递城市形象一个强大的“扩音器”,从历史上每次世博会的举办看,世博会都会成为该城市迅速发展的催化剂,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会引发7000万的旅游人数,将会产生近3000小时的媒体报道,这些数量庞大的游客群体和报道将在世博会期间极大的推动上海的城市形象,通过媒体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核心的议题,改变、影响、提升、强化、放大着人们对上海的印象。

上海世博会助推上海在世界的文化认同,世博会的本质是一种旅游事件,是古代集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已经由产品的交换转化成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塑造和宣扬,从根本上讲是通过文化的交流、传递,实现本民族、区域的文化在更大范围的认同。上海成功的申办了2010年的世博会,并选择了城市作为它的展示主题,在世博会选址所在的黄浦江两岸区域中,浓缩了上海近现代的城市发展轨迹:19世纪以前的老城厢、20世纪早期形成的外滩、20世纪后期形成的陆家嘴CBD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北外滩国际航运中心正是全力展示上海近现代以来所有的文明成果的主力平台。面对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后,城市的发展和更新就具有了城市硬件设施建设以外的软的因素,这是对城市发展更适合人的居住踢出的高层次的要求——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来提升城市竞争力以谋求更高的竞争能力。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正是切合了当前上海城市发展的热点与重点,不仅涉及到上海历史的沉淀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开发,更涉及到型拍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在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中的形象,又是对上海综合实力中软实力的充分表达和拓展。

7、总部经济是什么?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引言:总部经济是什么?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下面一起来和小编了解一下吧!

一、是什么

是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的其它地区,而使企清数纯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毕瞎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二、为什么

随着城市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用地的约束性,发展总部经济越来越成为大中城市经济转型与升级的一个重要举措。放眼世界,著名的外国总部基地有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及大公司总部云集的纽约曼哈顿;英国中部地区工商业;而国内,也有吸引数千家跨国公司设立亚太总部、地区总部的香港;IT产业聚集的北京中关村以及知名的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可见,总部经济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三、特点

企业总部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区段,研发、战略管理等,属于高度密集的知识性劳动。企业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布局产业空间结构,最大限度取得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答咐最大限度利用了生产基地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优势,形成产业配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总部经济模式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其产业、功能、规模都各不相同,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形成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同时,总部经济模式改变了区域之间对同一产业在企业、项目上“非此即彼”的简单争夺,实现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之间通过功能链不同区段 的再分工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8、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如何?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国际通信,以及上述内容带来的国际人口迁移,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企业生产由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分工,进而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组合配置,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过程和状态。

经济全球化具有以下特点:

(1)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规则的全球一体化;

(2)经济全球化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

(3)经济全球化目前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存在多种不对称结构的。

我们一般认为:科技革命出现后,经济全球化将迎来发展高潮

(1)第一次科技革命后贸易全球化迎来发展高潮

(2)第二次科技革命后投资全球化迎来发展高潮

(3)第三次科技革命后金融全球化迎来发展高潮

经济全球化目前主要的具体表现有:

(1)贸易全球化

(2)生产与投资全球化

(3)金融与资本流动全球化

(4)人力资源流动全球化

(5)国际经济组织全球化

(6)国际经济规则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目前主要带来了如下积极影响:

(1)各国均获得了更多的国际贸易收益

(2)各国都能够参加更合适的国际分工

(3)各国的金融业都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4)高素质的人才能流向更合适的岗位

(5)国际经济组织能够更好地为各国服务

(6)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机会通过经济全球化崛起

经济全球化目前主要带来了如下消极影响:

(1)各国国际贸易收益分配不均;

(2)各国的产业结构趋向单一化,抗风险能力降低,且部分发展中国家因产业结构单一化而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3)若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其冲击将遍及全球;

(4)发展中国家出现人才流失问题;

(5)国际经济组织在处理贸易摩擦时不公平、不公正的态度将影响全球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目前遇到的主要障碍有:

(1)贸易失衡引起的贸易纠纷、甚至是贸易战;

(2)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的大量不稳定因素;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大量经济与政治问题;

(4)各国经济中本身就存在的不稳定性与风险;

(5)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各国国内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减弱;

(6)各国对于国际经济规则、规范仍然有不同的观点冲突;

9、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那么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一,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

二,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三,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

五,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国际化。这主要是指国际生产领域中分工合作及专业化生产的发展。现代生产分工已经不是在国家层次上的综合分工,而是深化到部门层次和企业层次的专业化分工。这种分工在国际间进行,形成了国际生产网络体系。其中最典型是企业生产零部件工艺流程和专业化分工,例如波音747飞机有400 万个零部件,由分布在65个国家1500个大企业和15,000多家中、小企业参加协作生产。德国拜耳公司与35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拜耳向它们提供中间产品,由它们加工成各种最终产品。这种企业层次的国际化,使未来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的设计、研制零部件的加工或购入、组装和总装等一系列的活动环节分布到国外进行,即企业的不同部门、工厂、车间,甚至工段、工序等都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组织,从而也形成了生产组织的国际化。

(2)产品国际化,也就是生产总额中出口生产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直接表现为现代国际贸易的迅速增加。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众多的企业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卷入了国际商品交换。现在的国际贸易已占到世界总生产额的1/3以上,并且还在稳步增长。国际贸易的商品范围也在迅速扩大。从一般商品到高科技产品,从有形商品到无形服务等几乎无所不包。在我们的国家里,到处可以吃“麦当劳”快餐,喝“可口可乐”饮料,看“日立”电视机,坐“奔驰”汽车等等。

(3)投资金融国际化。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使得国际间资金流动频繁,大大促进了投资金融的国际化。为适应于国际化的潮流,各国放宽了对投资金融的管制,甚至采取诸多措施鼓励本国对外投资的发展。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例,从1991年到1993年,国际直接投资总存量的增长速度相当于世界商品和进出口的两倍,1995 年国际直接投资总存量达2500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际资本的输出入更加自由,金融资本严重地与商品资本相分离,脱离生产发展而迅速膨胀。目前,世界金融交易量已远远超过了世界贸易量。而世界大银行致力于在世界各国广设办事处、代表处和分行,建立海外附属银行以及附属金融机构,并与其他银行组成合资银行或国际银行集团。有资料表明至1992年2月底全球至少有40家银行的海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保持在25%以上。金融投资的国际化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

(4)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化。首先从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来看,由于技术对生产和经济的重要作用,生产国际化自然带动国际技术贸易的不断增长。资料表明:1965年世界各国技术贸易总额为 30亿美元,1970年达110亿美元,80年代初为160亿美元,到80年代中期猛增到400~500亿美元。其次,从研究与开发的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各国在科技发展水平上的不平衡,而企业又为了获得先进的科技成果,因而各国间设立研究与开发据点便成了一种趋势,以至于许多企业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与开发网络,从而促进了研究与开发组织体系的国际化。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科技发展以高科技开发为中心,而高科技研究开发投入高,风险大,使很多企业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联合开发,这是现代技术开发活动国际化的又一显著特征。例如,1990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和西门子公司结成了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的战略联盟,1992年初日本东芝电气公司也加入这一联盟,三家联手开发256兆位超微芯片。

(5)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生产、投资、贸易发展的国际化使各国间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表现在区域间经济关系上,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以区域为基础,形成了国家间的经济联盟。如欧洲共同体,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等等。欧共体自成立来,一直朝着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方向推进。1985年 2月,欧共体执委在《关于完善内部市场的白皮书》中,提出了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目标,确定使12个成员国分散的市场连成一个拥有3.2亿人口的统一市场,在统一市场内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这种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不仅大大推动集团内的经济自由化程度提高,而且也会影响到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6)资本流动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必然带来贸易全球化,生产和贸易全球化又必然带来资本的全球化。这三者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如今各地区金融中心和金融市场形成了有机整体,资金以光的速度在全球流动,哪里增资就流向哪里。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在新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的推动下,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各种资本形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运动超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大为增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弱,经济运行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产生的。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到”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加速扩大,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大大超过历代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发展为先导,涵盖了生产、贸易、金融和投资各个领域,囊括了世界经济和与世界经济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全部过程。其主要表现为:国际分工从过去以垂直分工为主发展到以水平分工为主的一个新阶段;世界贸易增长迅猛和多边贸易体制开始形成;国际资本流动达到空前规模,金融国际化的进程加快;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增;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日益加强。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因为:

第一,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

第三,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