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面对全球化的举措是什么?
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显著的历史趋势与发展潮流。经济全球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贸易自由化,即各国间贸易障碍的减少,包括关税的不断降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二是金融国际化,即各类国际性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各种国际性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三是生产跨国化,即跨国公司全球投资发展导致生产国际分工的深化,跨国化生产成为当代世界生产的主要形式。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在于,融入这一过程的国家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比如市场更大、生产要素来源更加广泛,跨国公司也会带来更多的技术和资源。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扩大市场的机遇,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展的机遇,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机遇。因为发展中国家可以获得更多的外来投资和更大的国际市场,实现发展的跨越。当然这种机遇只属于实行开放型发展战略的国家。
经济全球化也对中国提出了严峻挑战。这种挑战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全球范围资源与市场竞争的挑战。全球化使国际生产要素的竞争更加激烈。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走上了开放型发展道路,努力吸引外资与先进技术,中国如果不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就不可能在吸引国际资本等生产要素方面继续保持优势地位。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已成为WTP的成员,各国相互开放市场,按照WTO规则相互提供最惠国待遇,如果中国不能获得平等的待遇,就必然会在这种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其次,全球范围体制竞争的挑战。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开放型发展战略,按照国际市场竞争规则参与国际竞争;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国家普遍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缩小了与世界经济的体制差异;即使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也通过市场的自由化改革不断提高经济体系的效率。因此,当代的国际竞争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已成为国家整体的竞争,说到底是体制竞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体制竞争力大大提高。但是,市场经济体制仍很不规范,在按市场经济原则竞争的全球经济中仍然显得很弱。我国迫切需要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WTO是按照发达市场经济的体制规则建立起来的,加入WTO实质上就是采用一套规范发达的市场经济规则来推进我国的改革,这将大大加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从而加快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体制竞争。
第三,赶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国际分工,特别是基于知识经济的国际分工。知识经济不只是导致几个新兴产业的出现,而是经济结构的一场革命。中国必须加快发展知识经济,才能避免在这场革命中落伍。加入WTO,开放通讯市场,加速经济信息化,广泛开放服务业,等等,目的都在于加速中国产业结构的进步,从而争取在新的国际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否则,中国将长期停留在一般制造业甚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正如当年工业革命导致世界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并使后者长期以来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一样,信息革命正在形成世界"新经济"与"旧经济"的分工,这必将导致后者处于落后地位并难以翻身。
▊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WTO的形成与发展集中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加入WTO实质上就是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WTO的形成与发展证明了它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与载体。
WTO及其前身CATT(关贸总协定)是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国际合作与人类进步的标志。二战以后,人类从战争的破坏中觉醒,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对谁都不利,争夺市场的战争只能导致世界的灾难。CATT以"实现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扩大货物的生产和交换为目的",在47年的发展中促进了大部分国际商品贸易的自由化,促使各国关税大幅度下降,在消除非关税壁垒和反倾销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WTO大扩展了贸易自由化的领域,完善了国际贸易及与其相关的各种规则,把覆盖范围从货物贸易扩大到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大大完善了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形成了一个法制化的国际经济贸易体制。WTO成员必须以一揽子方式接受协议,这一点有利于成员方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的利益平衡,因为在一些领域相对不利,但在另一些领域中相对有利,这就使得成员方能够全面考虑参与的得失,从而大大减少全球化体制建设中的困难。
WTO是一个具有成长性的国际组织。不仅其成员不断扩大,作为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更有代表性,而且它还通过组织成员方的谈判使其自身不断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在多哈启动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就说明了这一点。已经提出的各个议题都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如农产品与服务贸易协议完善问题、区域经济集团、贸易与环境、贸易与投资、竞争政策、政府采购透明度、贸易便利化、药品知识产权,等等。这些议题出自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国际协议的达成将使全球化更加稳定合理地向前发展。
中国加入WTO,一方面表明中国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符合了经济全球化对一个竞争参与者的资格要求,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开始了通向全球化竞争的新的发展道路。从发展进程看,我国的对外开放先后有四个大的阶段: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兴办经济特区为开端的"探索试验性阶段";二是从90年代起以浦东开发开放为标志的"区域推进型阶段";三是现在以加入WTO为标志的"全面和双向开放阶段";四是若干年后以人民币完全可兑换、资本市场全方位开放为标志的"高度开放阶段"。
目前开始的全面和双向开放阶段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外贸政策从主要激励出口向同时放开进口转变;第二,外资政策从吸引外资流入为主向同时注重对外投资转变;第三,国家产业政策从出口导向战略向同时实行产业国际化转变,企业经营从国内生产、国外销售向生产经营国际化转变。总起来也可以说,我国的发展战略从立足于国内实行对外开放向立足于整个世界、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转变。
▊利用WTO体制条件趋利避害
WTO是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起来的,也创造了各国参与全球化的规则与条件。中国是在开放中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需要进一步利用全球化的条件发展自己,其中既包括利用国际资金与世界市场,也包括利用国际的体制条件。加入WTO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利用国际性的体制条件在经济全球化中趋利避害,从而赢得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WTO的宗旨在于促进经济发展,这完全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WTO协定指出,这一组织的目的在于"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稳定增长以及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通过互惠互利安排,实质性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的歧视待遇,从而为实现这些目标作出贡献"。这表明,中国加入WTO后可以获得更有利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外部环境。我们不仅要坚持履行我们在协议中所作的各项承诺,而且要充分利用WTO所创造的有利的国际环境,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服务。
WTO建立的是一个可监督的自由化竞争体系,它提供了成员方既能通过自由化获益,又能在必要时采取行动的风险防范机制。成员方可以针对贸易伙伴的倾销行为启动反倾销程序,针对贸易伙伴的补贴行为实行反补贴税,为保障国内产业而暂时采取某些限制进口的紧急措施等。中国也完全可能充分利用这种风险防范机制,在赢得经济全球化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的冲击与风险。
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是WTO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机制确保了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得到及时和公平的解决,是经济全球化走向法制化的表现。WTO确定了国际贸易争端的解决程序、每一程序的时限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等各个方面,并且确保了这一机制的效率和权威性,这是一个公平而公正的竞争体制。加入WTO不能仅仅理解为市场开放、履行义务,同时也包括作为成员应该享受自己相应的权利。中国应当加快熟悉这一体制,以更有效地维护自己在这一组织中的合法权益。中国需要掌握国际市场竞争规则。20多年来,中国较好地利用了全球市场,出口迅速增长,在一大批制成品上成为世界有力的竞争者。但是一些国家以单方面的反倾销行为实施保护主义,以致中国出口越是扩大,与国际市场的矛盾就越大。为了在各种矛盾中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利,我国需要利用WTO的规则,以使贸易摩擦得到公正、合理、及时的解决。
WTO的透明度原则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形成了巨大的挑战。这一原则一方面要求成员政府经常性地向其他成员通知各自的具体措施、政策和法律,另一方面规定由WTO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进行定期审议。这种贸易政策审议机制通过经常性的监督来增强各国贸易政策及做法的透明度,鼓励各成员更严格地遵守WTO的规则并履行其承诺。这种审议机制的作用在于,一成员方制订的政策和出现的情况,可使其他成员方更加理解,而其本身又能及时得到其他成员对其贸易体制表现的反馈。这种透明度原则创造了全球化经济运行中的可预见性。中国既要按照这种透明度原则来改革和完善自己的法制与行政管理体制,加快经济管理方式与国际接轨,又要充分注意借助这种透明性和可预见性去关注其他成员方,把握世界市场,制订企业的竞争战略和政府的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出口市场。
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是一个以自由竞争为本质特征的世界经济体系,对弱者的不利性是无疑的。但是WTO的积极作用在于,它既维护了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规则从而强化了其竞争性,又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优惠安排以减少其相对不利性。WTO协议中包含了对发展中国家较为有利的特殊安排,如可以进行与发达国家的非互惠安排;可以获得其他成员的特殊的差别待遇;各成员要通过扩大市场准入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机会;在采取国内或国际措施时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实施各项协议有更长的宽限期;还可以得到各种履行义务培训性质的技术援助。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不同程度地有发展中国家的特点,这对于中国减少全球化的冲击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些特殊安排加快提高我国的竞争力,同时还要深入研究WTO的各种例外条款,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以最大程度地利用WTO规则,减少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2、如何区分多国化战略,全球化战略,跨国化战略
全球化战略的特征是向全世界推销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在比较有利的国家集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经验曲线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全球化战略强调高度集权,成本比较低,因为在全世界推销标准化的产品,形成经验曲线和规模经济效益,但是适应性比较差。
多国本土化战略能够满足各地个性化需求,适应性强;成本结构较高,无法获得经验曲线效益和区位效益,高度分权。特点是注重国外市场的当地需求(产品在当地生产和当地销售,当地具有决策权;不同国家生产销售的产品不一样)。
跨国战略是全球化战略和多国本土化战略的集中,既能够运用经验曲线效应,也能够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
(2)我国是全球化战略扩展资料:
全球战略的目标及其管理
全球战略的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是指在日趋复杂的环境下从全球范围考虑公司的市场与资源分布,提高竞争能力,增强竞争地位,最大限度地去实现总体利益。这一战略总目标可细分为:
①核心目标:最大限度地在一些新的领域与较强的竞争对手竞争并取得进展,即使这些领域是不熟悉的。核心目标决定能否赢得优势的垄断优势。
②基础目标:使公司当前的经营活动在总体水平上有效益,并能适当地管理由于这些效益而可能导致的经营风险。基础目标决定能否在一定时期内生存下去,同时还能为进一步发展创造基础。
③发展,并使自己有能力适应未来环境的挑战。发展目标是公司保持和提高全球竞争实力的关键。
④优先目标:在战略评估的基础上,确定轻重缓急的顺序,优先实现事关公司全局的经营。优先目标体现了突出重点、解决主要矛盾的指导思想。
全球战略管理首先就是对上述目标体系的管理,通过对这些目标以及各个目标之间相互作用的管理,减少分目标之间的冲突,使得它们的组合效用最佳,亦即使得战略总目标的实现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有着百年经营史、在世界所有能源公司中最具全球性的荷兰壳牌石油公司对战略目标的管理很有特色:为了对付世界不稳定,例如战争和即将发生战争的可能,壳牌公司用了三道防线,树起三个目标,即地理上分散、产品的多样化和迅速适应变化。
它在大约50个国家里销售石油,某个地方发生政治或经济动乱对该公司的其它部分不会有多大影响。在政治气候特别微妙的国家里,壳牌公司通常通过在该国市场取得垄断权,来确保自己获得非常高的收益。
3、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有什么意义吗?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
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只要坚持政治独立、经济自主的原则,走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切实维护好国家安全,是不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中国也要积极审慎,趋利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全球化,才能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为自己找到适当的位置,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中国在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4、中国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从本质上来看,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国际经济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同时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2、带来机遇。世界格局多极化为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提供了可能,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带来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的威胁依然存在,为我国的国家安全有所影响,经济全球化也给我过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某些西方大国,控制国际经济组织,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
(4)我国是全球化战略扩展资料:
全球化的体现:
当代全球化主要体现在国际化、自由化、普遍化和星球化这四个方面。国际化主要是指跨越国界的,描述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
自由化常常被经济学家所使用,而普遍化则更多地为文化研究者使用,主要涉及特定的价值观念:一个更加全球性的世界在于文化上趋于同质化。星球化则涉及消息的传播与文化安全问题。
5、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应该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完成我们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处理好国际关系:
要协调好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之间关系,共享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收益。中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体系,不应轻率地引发贸易摩擦。
2、要推动内需:
要在广阔内需基础上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企业要利用广阔的内需市场,构建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
3、要转变产业结构:
将全球价值链升级和国内产业结构转变结合起来,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加强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融合,抓住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的机遇,通过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移。
4、要提升技术实力:
要通过技术能力提升和品牌建设等,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位置和地位。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中国要努力向“微笑的曲线”两端攀升,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和地位。
5、要懂进退取舍:
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之所以出现减速现象,与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放缓甚至逆转密切相关。因此,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环境下,中国要韬光养晦,在修炼好内功的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为抓住下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打下坚实基础。
6、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矿业发展战略的政策选择
此文系作者和王树利(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原载《华北地质经济管理》2003年第2期
经济全球化就是人们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生产和消费,是一个经济发展使各国日益相互依赖的过程,也是一个建立无疆界经济的过程。生产者不再局限于本国的资源,利用全球资源来从事生产,从而弥补本国资源的不足,降低生产成本;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更加广阔。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和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我国只能积极跟进,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中实现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毋庸置疑,全球化为我国资源管理和矿业政策的调整提供重要机遇,第一,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高度自给自足,转向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保持适度自给率;第二,从封闭型、半开放市场,转向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快矿业市场开放;第三,从主要利用国内资金,转向更多利用外资和全社会资金。但是,更应该看到我们所面临的现实:
一是资源储备全面短缺。据论证,到21世纪中叶,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除煤以外将全面短缺。目前,我国已经是矿产品进口大国,1998年我国矿产品及相关原材料进口值290亿美元,占我国商品总进口值的15.6%。1999年石油进口量已达5743万吨。初步分析,到2020年,我国15种支柱性矿产中有10种以上依赖进口,总的矿产对外依赖程度将达到20%左右,成为世界矿产品进口大国。
二是我国98%以上的进口矿产是以贸易进口方式直接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的,通过在国外投资开发资源,获得销售控制权的矿产占进口量的比例很低,不足2%左右。由于进口方式单一化,在国际矿产品市场出现波动时,缺乏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往往受制于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矿产资源进口大国来说具有潜在的不安全性。
本文从全球和周边国家探明矿产资源形势、投资环境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主要矿产资源的需求分析,以及部分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了我国矿业的发展战略的政策选择。
1 全球和周边国家矿产资源供应及我国对主要矿产的需求分析
1.1 全球和周边国家矿产资源供应分析
统计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世界范围的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增长速度较快,保证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多数矿产储量和储量基础能满足未来20~30年的经济需要,其中石油、天然气、煤、铁、锰、铬、铝、磷和钾盐等的储量保证使用年限均在40年以上,个别达100年;即使现实保证程度较低的铜、铅、锌、金、银、硫、金刚石等,由于潜在资源丰富,只要增加地勘投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可以有保证的。
由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燃料矿产,还是非燃料矿产,探明储量年度递增多数在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降低的属于少数。石油储量的增长速度高出20世纪70年代的一倍,1986~1996年石油储量净增加3268亿桶,年均增长4.6%,同期天然气证实储量增加386500亿立方米,年均增长3.8%;非燃料矿产,钴、镍、铬、稀土金属、金刚石、重晶石、石墨等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增长显著,金、银、铂族金属增长也较明显。
表1 世界主要矿产储量1986~1996年增长情况一览表
可以看出,全球矿产资源供应是比较充足的,保证程度是较高的。
1.2 周边国家矿业投资环境分析
研究表明,我国周边国家的矿产资源是丰富的,且大多数在资源开发条件上与我国互为补充。周边国家中最丰富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铀、铁、镍、钨、锡、铜、铅、锌、铝、镁、钒、钛、铂族金属、稀土、钾盐、硫、磷、重晶石和宝玉石等,如表2所示。据统计,16个周边国家的天然气储量占世界的42%,铁占33.9%,镍占23.1%,钨占26.6%,锡占35.4%,金占17.5%,钾盐占27.6%。在所列的19种主要矿产中,俄罗斯有13种,哈萨克斯坦有10种,印度有8种,印度尼西亚有6种,乌兹别克斯坦有5种,泰国和越南各有4种。
表2 我国部分周边国家某些矿产分布情况一览表
就亚太地区的矿业投资环境,国际矿业界一般认为,最具吸引力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哈萨克斯坦这4个国家;俄罗斯、蒙古、越南和中亚除哈萨克斯坦外的四国,其矿业投资环境尚可,但不理想;缅甸和巴基斯坦等,其矿业投资环境又比以上国家为差;而老挝、柬埔寨、阿富汗等国,投资环境较差,甚至连矿业法都没有,不宜进行投资勘查开发。
1.3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分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1979年~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其中1990年~1997年GDP年均增长10%,1998年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比上年增长7.8%。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在未来15年间年均增长率6.5%~7%。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预计到2015年将处于工业化阶段,之后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据此预测我国主要矿产品需求量,如表3所示。
(1)能源矿产。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无疑将是巨大的,但考虑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城镇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可能突破上述预测的结果,原煤和原油的需求量可能更高。考虑到运输能力的限制和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国家必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改变目前不合理的高耗能状况,因此,将2010年原煤的需求量控制在17亿吨左右,2020年控制在19.6亿吨是可能的。原油受资源条件的制约,大量进口国力有限。未来20年,尽管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会有一定下降,但消费总量仍将有较大增长。预测2010年原油需求量2.5亿吨,2020年原油需求量为3.6亿吨是比较适宜的。
(2)金属矿产。总体上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原材料的主要金属矿产品一直供不应求。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金属原材料的消耗量必将增加。根据国外经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50~1500美元(1980年美元不变价)之间时,对原材料的需求强劲,如日本在300~1500美元之间,美国在800~1500美元之间时,钢材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值最大。根据我国未来发展规划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推测,今后二三十年应是我国金属原材料消费的高峰期,因此,我国对金属原材料的需求仍将十分强劲。
表3 我国主要矿产品需求量
(3)非金属矿产。主要是水泥和农业生产肥料,水泥的消费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预计2010年我国水泥需求量为8.5亿吨,2020年为10.8亿吨。农用肥料,1995年我国农业施用的氮磷钾比例为1:0.31:0.13,与世界平均水平(世界化肥消费氮磷钾比例平均为1:0.43:0.28)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农业专家根据我国化肥消费的历史与现状,提出的比例为1:0.45:0.28。据此预测2010年我国硫标矿需求量为3200万吨,磷标矿需求量4000万吨,钾盐(K2O)的需求量为800万吨。2020年我国硫标矿需求量为3600万吨,磷标矿需求量5000万吨,钾盐(K2O)的需求量为1000万吨。
2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部分国家在矿业发展战略方面的政策措施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推进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在矿业发展战略的政策实施方面均结合本国的实际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下面简略介绍一下美国、日本、德国、印度在经济全球化中矿业发展战略的政策措施。
(1)美国。美国是世界第一资源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矿产消费大国,石油、天然气、煤炭、铜、铅、锌、铝、镍、钼、磷、钾等重要支柱性矿产,美国的人均消费量是世界人均水平的3.4~6.6倍。占世界石油储量不到3%的美国,却消耗着全球近30%的石油。为保证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美国采取的战略是:国内保证有一定量的战略资源基地储备和数量不等的产品储备;对外则是四处出击,推行全球化战略,以政治、军事手段实现其经济目的,特别是保障其资源的安全供应。
(2)日本。日本受地域的限制,其资源蕴藏量很有限,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矿产资源和其他工业原材料发展本国经济。目前,能源消费几乎100%的石油、99%的天然气、97%的煤;金属矿产品消费中100%的铁矿石、锰矿石、铬、钛、钒、镍、钨、锡、锑、镁和铂族,97%的钼、91%的锌、87%的银、83%的金、49%的铜、48%的铝、34%的铅和33%以下的铋;稀散金属和稀土矿产品消费的100%;100%的焦煤和非金属矿产品(硫、石灰石、白云石、粘土和硅石除外)中的大多数原料都需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为了保障国外矿产品的长期稳定供应,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确定了确保海外矿产稳定供应的“产量分成、产品返销协定、技术帮助协议”方案;系统开发本国矿产资源的“三阶段法”;对其海外矿产勘查实行资金补助、开发公司实行保险、贷款担保的优惠政策;进行经济与战略储备。
(3)德国。德国是世界上矿产品主要加工国、精炼国和消费国之一,除了褐煤、钾盐、岩盐等矿产比较丰富,可以满足国内一定时期的消费需求外,石油、天然气、铁矿石、有色金属和大多数工业原料矿产供不应求,严重依赖进口。为保证德国矿产原材料的稳定、多渠道供应,采取的政策措施有:建立特殊的优惠政策,如找矿和勘探的经费被认为是生产成本,减少税基,亏损可结转;政府设立风险勘探开发基金对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如1969~1989年间,联邦政府设立风险基金23亿马克,资助石油公司到国外进行石油勘探开发,同时承诺,勘探成功了,必须偿还,不成功,可以不偿还;1971~1990年间,联邦政府又设立5.26亿马克的风险基金,资助除石油外其他矿产的风险勘探开发。另外,德国为应付特殊情况,还进行了矿产品储备。
(4)印度。印度经济增长较快,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对进口依赖性较强。与我国差不多,也有一些急缺矿种,如石油、磷、硫、钾及部分有色金属等;煤炭资源丰富,黑色冶金矿产资源条件较好。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为保证矿产资源对经济建设的供应,改变了“进口替代”政策,采取多种渠道,以获得国外矿产资源的稳定来源,其中包括与某些不发达国家签订矿产开发双边协定,在某些资源丰富国家进行联合开发,采用易货贸易方式进行矿产品贸易等,并积极开展了深海锰结核地质。在矿业投资上,首先开放了海洋石油,邀请西方石油公司参加投标,陆上石油开始允许国外成套承包,并保持矿业投资条件的长时间稳定性;在外贸上,发展与具有资源基础的国家的合作,以实现互利互惠;在出口政策上,根据国家矿产资源状况和长期需要,努力出口高附加值矿产品,使出口具有竞争力。
上面分4种类型简要介绍了资源大国消费大国的美国,资源小国经济大国的日本,资源小国加工大国的德国和与我国经济状况相近的印度,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所采取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政策。很明显,美国作为经济、军事强国有实力四面出击,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矿产资源全球化战略,属于实力型;德国和日本是外贸型的,以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保证本国资源的稳定供应;印度则属于需求型,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引导资金、技术的投入和对外贸易。我国目前的资源供应形势总体来看属于外贸型的,与日本和德国不同的是,我国的资源外贸型基本是矿产品进口型的,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很强。
2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矿业发展战略的政策选择
经济全球化为资源全球化提供了政策基础,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真正的资源全球化要靠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作保证,否则很难实现稳定的资源全球化供应。这一点早已被历史所证明。因此,我国的资源全球化战略取向只能是区域性互惠互利型的,坚持走外资外贸同步发展的路子。
(1)适应世贸规则,进一步改善矿业投资环境,吸引国际矿业资本投入。
对比研究国外改善矿业投资环境和投资者的要求,结合我国矿业投资环境的实际状况,认为我们首先应做到的是,建立明确、清晰、稳定和可预测的矿业法律体系和投资法律体系,尽最大可能降低国内外私人矿业投资者所可能感受到的“政治风险”或“主权风险”,包括矿业权的保障(矿业权的连续性,探矿权到采矿权的顺利过渡,管理程序的清晰、透明等),担保对外资不征用、不歧视、不国有化的名副其实的国民待遇,外资可占多数股,外汇可自由兑换和汇回等;其次是调整或制定能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中央、地方政府和矿业权人)的矿业财政/金融制度,尽可能地降低国内外私人矿业投资者所可能感受到的“商业风险”,包括按照国际通行规则,考虑到矿业活动的特殊性及矿业的基础性产业地位,设计合理的矿业税制等。
据估计,世界范围内每年约40亿~50亿美元投入于固体矿产勘查而流入到我国的仅有数百万,这是与我国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不相称的。迄今,在固体矿产勘查领域外资的进入尚无实质性进展;在矿产开发方面,有些发展中国家矿业项目的资本投入额均达数亿乃至十数亿美元以上,而我国尚无一例。因此,按照WTO规则设计能够吸引国际矿业资本的投融资体制是改善我国矿业投资环境的重要方面。
(2)统筹规划,积极调整我国目前的矿产资源供应体系,建立多渠道相对稳定的外贸框架。
首先是政府组织,统筹规划,统一部署,确保对外力量投入的集中有效;其次国家要支持,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宏观指导,制定到海外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有关政策,可以考虑建立海外勘查风险基金;第三,根据我国矿情和长远发展的需要,走出去要以我国短缺的资源为重点,兼顾其他资源,以资源丰富的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兼顾其他国家。第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公司,采取多种形式的国外从事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既可以独立进行勘查开发,也可以与外方合资合作勘查开发,或向已开发的矿山、油田企业参股甚至收购。与此同时,着眼于长远发展,建立一支熟悉国际矿业运作市场规则,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和开拓创业精神的专家和管理人才队伍。
(3)发挥地缘优势,联合印度共同筹建东南亚矿业自由经济区。
如本文第二部分所叙述的,我国的陆上周边国家资源互补性较强,尤其是印度,与我国具有相似的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地处东南亚的核心地带,有联合的积极性。另外,这些国家的联系在陆路上是相通的,有较为便利的交通基础。东南亚矿业自由经济区的建立,可以实现资源的共同勘探、共同分享资源开发利益、矿产品无关税自由贸易,共同促进各国的矿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