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菜被曝总部已搬迁,员工先裁50%再裁40%
美菜被曝总部已搬迁,员工先裁50%再裁40%
美菜被曝总部已搬迁,员工先裁50%再裁40%,有员工告诉记者,裁员已有几拨,这个曾经的资本眼中的“明星企业”或正在经历挑战。美菜被曝总部已搬迁,员工先裁50%再裁40%。
美菜被曝总部已搬迁,员工先裁50%再裁40%1“衣食住行”人生四件事,“食”无疑最重要,在“今天吃什么”逐渐成为哲学难题的当下,“买菜难”、“买菜贵”等问题又困扰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
2012年是生鲜电商的元年,2014年社区团购兴起,2017年巨变丛生,后借着互联网东风,生鲜电商成了被资本追捧的“宠儿”,特别是在2020年底各大巨头火拼带火了社区生鲜之后。
疫情为国内生鲜电商创造了事业第二春,资本扎堆入场推动此赛道迎来空前发展机遇,更有甚者已奔赴二级市场,达到最高峰。
然而,疫情催生起来的生鲜平台,在2021年却开始走下坡路,不是裁员就是停止运营。
2022年新年伊始,曾一度红火的社区团购玩家再度迎来衰败的日子!
这不前不久,曾经和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一起传出争夺“生鲜电商第一股”消息的美菜网,再次被曝出裁员和总部搬家的消息。
生鲜电商资本已经退潮,3年没融资的美菜还怎么“美”下去呢?
裁员潮刮到了生鲜电商行业?
近期,生鲜电商赛道频频传来坏消息。
1月13日,御纤叮咚买菜因“大裁员”登上热搜。但对于此次裁员,叮咚买菜方面及其员工却各执一词。
据华夏时报消息,多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透露,叮咚买菜已开启大裁员,采购、算法、运营、招聘部门将裁员20%到50%。
叮咚买菜则回应称消息不实、没有事实依据和严谨数据来源,公司个别岗位变动属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无独有偶,就在前一天另一家生鲜电商玩家被传大芦睁规模裁员,甚至连总部都搬了!
1月12日,生鲜电商平台美菜网又传出了裁员消息。
据凤凰网科技,近日,有疑似美菜网离职员工在社交平台表示,继上次50%比例裁员后,美菜北京总部再裁员40%。
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银泰商场的美菜网总部现已搬到北京站附近。
另一位已离职的美菜网员工表示,美菜网一直在裁员,前段时间裁了一些业务总监和产品总监:“总监级的员工还好,有些基础的业务人员强制解除合同,当天走当天谈。”
美菜网方面暂未对上述情况作出回应。
相比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菜网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继上次9月份暴雷后,美菜网已成生鲜圈的名人。
去年9月,美菜网北京总部被爆裁员50%,部分城市服务关停。
据界面此前报道称,来自一份内部邮件显示,北京总部产品研发等技术部门、采购销售等业务部门、财务等职能部门均面临着50%及以上的裁员比例。
此外,美菜成都研发中心将整体被裁撤,部分城市服务关停,大区合并。
纵观生鲜电商过去一年,“烧钱”、“融资”甚至“破产”成了扯不掉的标签。
美股上市的每日优鲜,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额30.17亿,叮咚买菜同期净亏损额也达到53.33亿元。已上市的前置仓双雄亏惨,剩下没有巨头扶持的腰尾部玩家易果生鲜、同程生活和呆萝卜等补血无门后,宣告破产退出竞争。
要知道,生鲜赛道是一条比较长的赛道,而这场漫长战役中,所有玩家都要穿越零售死亡谷。
而在这条路上大家都需要比拼很久,拼到最后谁剩下来,就是所谓的“剩者为王”!
不再执着于谋求规模化扩张的“流血”,融资、上市于是就成了生鲜电商玩家们“止血”的重要手段,因为融资跟不上烧钱的速度最后只会是死路一条。
在爆出裁员消息之前,美菜网上市的传闻就一直不断。
1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美菜网计划于今年上半年提交香港上市申请,并已选定投行筹备上市详情;
据悉,美菜网已委聘中金、花旗及野村负责上市事宜,估计集资3-5亿美元(约23.4-39亿港元)。
其实,美菜网传出IPO上市的“风声”已有时日。
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有传闻美菜网新一轮融资失败,导致资金链紧张,但这一消息后来被美菜网CEO刘传军否认。
2020年7月,复星集团前CFO王灿加镇哗仿入美菜网,担任CFO,这被外界视作美菜网上市的前奏。但美菜网随后否认了这一消息,称王灿的加入与上市无关。不过,王灿入职美菜网仅半年时间,便传出了离职的消息。
去年5月,美菜网再被爆出拟赴美IPO,计划筹资5亿美元。知情人士称,美菜网正在与财务顾问就潜在的IPO事项进行合作。
美菜网对此不予置评,不过明显可以看出美菜网着急了!
因为,在近3年来未获得融资的情况下,这家B2B生鲜电商平台已经历了数位高管出走,2C业务卖身经京东未果,多轮大幅度裁员,以及数次转型并不乐观等多次阵痛。
公开资料显示,美菜网于2014年成立,为生鲜食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提供餐饮食材采购服务予中国近1000万家蔬菜店铺及餐厅,前年开始为个人家庭用户提供配送服务。
自成立以来,美菜网一直是资本眼中的“明星企业”。
短短四年间,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百亿,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真格基金、高瓴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其最近一次融资发生在2018年10月,当时美菜网获老虎环球与高瓴资本6亿美元投资,估值超过70亿美元。
然而从那以后,美菜网未再出现新的公开融资事项。如今,美菜网传出IPO计划,是否与近期资金链紧张有关?
美菜网早期凭借资本迅速打开互联网卖菜大门,曾经试图抢占“生鲜第一股”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互联网3.0时代,年轻人们不再走进菜市场,传统餐饮供应链地位岌岌可危。资本的目光逐渐投向美菜网这类的新兴餐饮供应链服务商。
新型餐饮供应链行业方兴未艾,迅速由无人问津蜕变成为蓝海。
2020年,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先后有多达14家平台获得融资,融资总额超136.5亿元。
如无意外,2021年的生鲜电商市场将延续2020年被资本追逐的现象。然而,生鲜电商赛道上不断洗牌淘汰,烧钱难题一直未能破解。
究其根本就是,各生鲜电商平台为了抢占市场,开始了最粗暴有效的“价格战”手段;
只要价格足够便宜,就不怕消费者不买账,这就是盛行的社区团购平台模式下的营销逻辑和融资手段。
也是,生鲜电商市场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盈利困难,一方面是客单价提升达到瓶颈,另一方面是现有的供应链模式在进一步降低成本上遇到了困难。
就目前而言,生鲜电商赛道还没跑出真正的赢家。
创业从来都是九死一生,特别是生鲜赛道,几乎十死无生!
目前国内有4000多家生鲜电商,仅100家左右盈亏平衡,亏损占到95%,其中有7%是巨额亏损,而最终盈利的仅有1%。
若不是突如其来的疫情,生鲜电商可能猝死得更快更多一些。
2021年下半年开始,裁员、关城、拖欠货款等成为了社区团购老玩家们的关键词。
随着平台的接连倒下,社区团购的大坑最终完全凸显。
因为各大社区团购平台上的货品质量太差,特别是一些蔬菜水果,让用户没有忠诚度,流失严重。靠低价和促销聚集的流量,难以转化为粘性的用户,这成为众多的社区团购玩家的潜在顽疾。
正如阿里副总裁、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所言,“从价值本身来讲,社区团购并没有倡导价值,仅仅是靠大量的营销调研推动。这种商业模式不能创造真正的商业价值,作为营销手段真的很好,但是并没有创造价值。”
顽疾越来越严重,并没有巨大价值,败北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从这点来看,社区团购的洗牌有了第一个,马上就会有下一个。
就像如今陷入两难境地的美菜网,还能继续“美”下去吗?
美菜被曝总部已搬迁,员工先裁50%再裁40%2因为两个传闻,美菜日前受到格外关注。
一个是裁员传闻。1月17日,有美菜技术岗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裁员已有几拨,“公司技术体系人员从最多近1000人裁到200左右。”新京报记者就此向美菜网方面求证,截至发稿未有回应。去年9月,美菜方面曾称“现在和未来都会进行正常的组织调整与优化”。
另一个是IPO传闻。美菜此前多次回应“不予置评”。有观点认为裁员或是为了上市铺路。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可能性不大,在任何市场上市,都会关注其业务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
从估值70亿元到3年未获融资、裁员消息不断,这个曾经的资本眼中的“明星企业”或正在经历挑战。在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看来,美菜的客群是餐饮企业,但中国餐饮市场较为分散,连锁化程度不高,各地生鲜采购差异化明显,美菜对标的美国餐饮供应链巨头Sysco模式很难行得通,加上外部竞争激烈,美菜面临挑战重重,“直接模仿Sysco商业模式的时代或许结束了,下一步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模式和盈利道路。”
员工称“当天被通知就得走”
“今天通知你,今天就得走人。”今年1月,收到裁员通知的美菜技术人员李峰(化名)很是不悦,“1月的社保,公司就不给交了,没有休完的年假也不能换算成补助单发,说是都含在‘N+1赔偿’里了。”
李峰说,“据我了解裁员有几拨,公司技术体系人员从最多近1000人裁到现在200人左右,也有主动离职的。公司把企业办公的组织架构信息关闭了,我们看不到别的团队人员的具体情况。”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一些职场类社交平台,不少自称是美菜的员工也发布裁员的信息。其中,有人去年9月在个人社交平台账号中提到“美菜北京裁员,试用期全裁,只给四分之一月的赔偿”。有自称是美菜员工的网友在下方评论说“我也是”。
对于上述裁员、赔偿等相关情况,1月19日,新京报记者采访美菜方面,截至发稿未有回复。
根据公开报道,美菜于2021年2月起就开始关闭一些不盈利的地区,同时数百个县域出现撤仓、关门的情况。2021年9月,美菜被传出大规模裁员,业务收缩的消息也不断传出。彼时,美菜方面回应称,“美菜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进行正常的组织调整与优化,不断提高组织效能和专业能力。同时,美菜所有的业务城市均在正常运营。”
从估值70亿美元到3年未获融资
伴随裁员传闻,美菜北京公司还搬家了。企查查显示,1月13日,美菜关联公司北京云杉世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生住所变更,从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88号1幢4至6层,变更至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东街8号C座3层303室。
在李峰看来,“裁员、节流,包括办公地址迁移等,可能都是为了上市,这些操作之后财报估计会更可观、更利于上市。”
其实,美菜在2021年多次被传出IPO消息,上市地也从最初赴美变成赴港。2021年11月,有消息显示美菜赴港IPO选定中金公司、花旗集团和野村控股负责相关事宜,拟募资3亿-5亿美元,具体细节正在审议中,上市时间和筹款规模都可能发生变化。而美菜方面则回应“不予置评”。
今年1月初,又有传闻称美菜计划今年上半年提交香港上市申请。新京报记者采访美菜方面,截至发稿也未有回应。
美菜官网显示,该平台为全国近千万家餐厅提供全品类一站式餐饮食材采购服务,成立于2014年。截至2018年9月,公司估值近70亿美元。据企查查显示,美菜自成立后有8轮融资记录,从已披露的具体金额看,融资金额至少90亿元。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其最近的一次融资记录是发生在2018年10月的“E轮及以上”融资,金额约6亿美元,融资方涉及Tiger Global Management、高瓴资本。自2019年以来,该公司已有3年未有新融资。
3年未获融资,上市消息一传再传。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分析,从美菜实际运营的效果来看,其可能逐渐失去了新的投资者关注。生鲜电商比一般电商对物流的要求更高,又比传统零售渠道销售价格更低,这是根本性的矛盾。所以这样的模式虽然存在消费需求,但不存在商业可行性,也就是难上市。
对于美菜裁员是为更利于上市的说法,沈萌表示不太可能:“在任何市场上市,都会关注其业务的成长性和可持续性,并不会因为压缩管理成本后业绩数字好看就能让投资者对细节视而不见。”
简单模仿Sysco模式的时代或结束
美菜曾被认为是资本眼中的“明星企业”,经历多轮洗牌后,如今的美菜虽有一定市场,但已不可与几年前同日而语。业内人士分析,大型餐饮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采购供应链条。在美菜的客群中,小餐饮企业居多,具有采购不固定性、经常更换的特点,与当地经销商相比没有价格优势,难以争取更多客源,且这两年因为疫情原因,一些小餐饮关张,让美菜面临诸多拓展市场的挑战。
美菜副总裁王玉雄在2020年第三届中国生鲜零售大会上曾提到,美菜对标美国Sysco(西斯科)。Sysco是靠餐饮企业的规模量,给餐厅争取到最低的成本,同时也能让这些专业公司从规模中拿取它的利润,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但在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看来,不同国家的餐饮市场不同,中国餐饮公司较为分散,连锁经营品牌相对不多,各地菜品采购也存在较大差异化,菜品规模化采购和配送还不完善,导致集中规模采购的优势不明显,加之许多餐饮企业采购多采取线下,有固定的或熟悉的`采购渠道,这也意味着Sysco模式在国内很难走得通,平台模式发展也存在压力。
此外,生鲜赛道竞争也很激烈,除了美团快驴、宋小菜等生鲜B2B平台,还有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以及社区团购平台抢食C端赛道。
其实,美菜也在不断摸索新发展模式。根据报道,2020年2月,美菜旗下的美菜商城开启C端模式,增加以个人家庭户为对象的C端配送服务。2021年6月,美菜副总裁周峰介绍,美菜上线了平台业务,为商户和合作伙伴搭建线上交易平台,吸引更多合作社等中小卖家入驻。
新京报记者在美菜官网看到,美菜城市代理商在招募中。根据介绍,代理商使用美菜品牌和IT系统,在代理城市开设美菜站点,面向区域内餐饮商户和社区用户提供食材配送服务。有城市代理商认为,“由于城市体量不大,供应链就没有优势,量起不来,就会出现单位成本高,加上美菜平台还有扣点,公司支持力度也不够,整体做下来就很难盈利了。”
庄帅告诉新京报记者,美菜自营模式成本较高,通过开放平台业务、推城市代理商等模式,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资金的投入,但对技术、运营、履约、售后等要求仍然很高,对平台的要求更高,未来发展还需要时间检验。总体来说,生鲜供给平台化、数字化势在必行,随着互联网及5G技术的不断应用,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都需要企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整个产业的数字化能力,“直接模仿Sysco模式的时代结束了,下一步企业需要探索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模式和盈利方式。”
未来美菜还会继续对标Sysco吗?美菜方面也暂时没有给出答案。
美菜被曝总部已搬迁,员工先裁50%再裁40%3曾经有网友列出马云的“六宗罪”,其中一条就是电商的兴起冲击了传统的实体店面。挤占了实体店的生存空间,难道这就表示电商的发展就是一帆风顺的吗?那可未必。
这家基础牢靠,看似发展稳定的生鲜电商就大规模裁员了。这家电商名为“美菜网”,是一家生鲜移动电商平台。要知道,“美菜网”曾经风靡一时。只不过,如今也面临遇冷危险。那么,为什么这样一家背后有“金主”的电商平台也面临裁员呢?如今电商的发展形势是怎样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美菜网大规模裁员
网上曝光了一则消息,一名疑似美菜网内部员工的网友,在网络上发文称美菜网如今在大规模裁员。除此之外,还有人发现,美菜网总部还从北京王府井银泰商场搬到了北京站附近。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美菜网遇到了什么危机?
其实在2021年时,美菜网就传出了总部裁员的消息。那么就有人会问了,公司内部裁员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何美菜网总部裁员这么值得注意呢?要知道,美菜网这一裁就裁掉了公司总部的50%,搬到北京站后,再次裁掉了40%。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市场嗅觉灵敏的网友一定猜到了,这样的大规模裁员,一定是因为美菜网公司出现了问题。不过,这时候又有另一波网友站出来说美菜网根本就没事,甚至还在计划着2022年在香港上市的事情。
即便不管是不是在裁员,美菜网也不曾在任何互联网相关领域放慢脚步。例如近些年就不断扩展商业版图,把技术、资金扩展到各个领域。
而此前传言被大资本站台的潮多多app,也有网友怀疑背后站台的正是美菜网。那些广受一二线青年追捧的AJ、绿水鬼等原本几千上万的舶来品,在潮多多上被超过500万年轻人以不足200的底价疯抢,其质量连国际鉴定师都爱不释手,这一幕被网友戏称为“韭菜反抗镰刀”的奇景。很难不让人相信没有某些大资本的背后运作,来提升自身在某些领域的龙头地位。
二、美菜网“背景”
那么,一边传出即将倒闭的新闻,一边又计划筹资上市,美菜网的现状究竟如何?很多人都认为裁员就意味着美菜网的公司内部出现了问题,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但说到底,即便是这样,美菜网依旧可以上市,只要满足上市的条件即可。有时候上市并不是加大了企业的危机,恰恰相反还有可能帮助企业恢复生机。
除此之外,美菜网并不是一般的生鲜电商平台,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不得不提到美菜网背后的“金主”了。顾名思义,美菜网就是一家主要销售水果蔬菜和农产品的平台,成立于2014年,正是电商蓬勃发展的阶段。因此当时有许多投资者都十分看好这家平台。
随着网购的普及,人们逐渐开始接受线上生鲜超市。这种方式对比原来的卖菜渠道有很大的优势。例如可以送货到家,参加团购时价格更加便宜,也更加透明。人们也能通过线上的购物评论来辨别菜品的好坏。这也是为何众多投资者都选择投资美菜网的原因,他们认为这家电商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但美菜网也不仅仅只发展线上店铺,随着美菜网市场估值的上升,该公司也开始涉及线下门店。拓展线下门店的过程十分顺利。2021年年初,美菜网线下门店就已经覆盖了全国200个城市,员工数量也达到了3.5万人。可以说是发展得十分顺利。
三、美菜网没有较好的盈利模式
那么为什么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美菜网,如今却面临遇冷的问题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美菜网没有较好的盈利方式。这也是现在许多生鲜电商平台都存在的问题。
美菜网使用的运营模式是F2B模式,这种模式就是通过高效的冷链物流网络作为中间基础。其一端联系着农民,一端联系着商户和消费者。这样的运营模式表面看来没有什么问题,甚至还将商户和农民联系了起来。可实际上这样的方式在生鲜电商行业并不吃香。
原因就是这样的运营模式并不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人们选择在生鲜超市买菜看重的是其高效、便捷的优点。而满足“最后一公里”其实是生鲜超市的竞争核心。例如,同样创立于2014年的“每日优鲜”,该公司采用的就是“城市分选中心和社区微仓”公用的二级分布仓储存体系。
这样的体系,最大的优势就是配送时效30分钟,可以实现低损耗度,高满意度。这两点恰恰就是消费者们注重的,毕竟大家买菜肯定是希望在较快的时间能够送上餐桌,而不是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虽然曾经的美菜网最高估值达到了490亿,可早在2019年时,美菜网就陷入了资金链短缺的问题。融资空窗期也持续了许久,所以说,2019年是美菜网最后的辉煌。
四、生鲜电商面临的形势
实际上,美菜网并不是唯一一个面临遇冷危机的生鲜电商平台。现如今生鲜电商行业整体遇冷,行业内部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倒闭情况。就连原来发展得较好的生鲜电商品牌都黯然退场。美菜网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其较好的发展基础。
可即便是这样还是掩盖不了遇冷的事实。如今的各个生鲜电商平台都在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因此,也演变出了社区团购行业,人们可以通过相关生鲜电商平台的小程序进行下单。这样的方式或许能缓和如今的危机。
其实从一开始生鲜电商平台就不好发展。该行业不仅获得客户的成本高、产品运输难,甚至还有过程损耗大、供应链难以搭建等问题。这对于生鲜电商们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看到如今的情况,那些曾经投资生鲜电商行业的资本家也不敢再盲目地进行该行业的投资了。
所以说,如今的生鲜电商行业又面临了一个融资难的问题。不过不论怎样,生鲜电商企业们一定会想方设法维持自己的公司运营以及业绩提高。只不过,这条路并没有想象的好走,至于该行业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
3、关于上世纪末日本经济危机
上世纪末日本经济衰退的真正原因 甘修康 现在,有许多中国人认为美国导演的“广场饭店协议”是导致日本在上世纪末陷入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美提出的“人民币升值”的要求格外警惕,以为是美将遏制日本的故伎在中国身上岁肆重施一遍,以此阴谋结束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因此国内甚而国外呼吁政府对美说不的声音极高。应该说,对其的建议保持足够的警惕性是应该的,不过以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经济大滑坡为由来拒绝则显得极为勉强,因为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经济衰退的观点本身就是错误的,不成立。把错误的认识当作教训来参考必定危害自身的改革,因此,在当前搞清引发日本在上世纪末经济衰退的真正原因有着特殊的意义。 当年,美国为了摆脱自身经济危机,施加压力,强力要求日本等国主动升值,在美国高压下,日本等国也不得不升值,结果升值幅度超过预期,在短时期内使日本出口受到严重打击,经济陷入萧条。不过人们也应该注意到,在随后1987年2月的“卢浮宫协议”已经对此做了校正,美主动抬高利率,而日等国相应降低利率,“广场饭店协议”实际上停止执行。因此其真正发生不良影响的时间不足两年,所以将日本以后发生的泡沫经济及泡沫破裂后导致陷入长期衰退的主因归到它的头上是不公的;再者,当时执行“广场饭店协议”的并非日本一家,还有西欧众国,为何这些国家没有发生大规模经济衰退呢?如果日元比价过高,必然表现的是日本出口萎缩,实际上日本在整个九十年代都有大量的贸易出超,可见,日元比价过高值得怀疑;日本实行的是浮动汇率,汇率并非一成不变,如果本币过高,其政府还可通过暗地介入将其降低,九十年代,日元比率数度跌落,但并不能挽救日本经济出水火就说明了汇率自身对经济影响的局限性,不是决定一国经济起落的唯一因素,更不是决定因素。 实际上,导致经济在八十年代中期陷入泡沫状态并最终引发长达十余年的衰退,芹码主要原因在于客观上产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外在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而日本也没能及时适应;主观上日本自身对策严重失误;以及政治经济金融乃至教育等体制的弊端使其不能适应新时代(由工业社会转为知识社会)的要求,妨碍了日本经济进一步的发展。 一 客观环境的变化 应该说,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呈高速发展,除了主观上自身努乎首轿力,重视教育、重视科研外,外在环境无疑为其经济起飞提供了较好的条件。美国为了围堵遏制社会主义而对日本经济提供的大力支持,包括资金技术乃至提供消纳商品的市场,提供军事保护节省了其军费而一心致力于经济;作为有深厚经济基础的日本无疑是亚洲最先飞起来的国家,经济上就有了先发的优势,因为在这个时候,亚洲其它国家工业还不发达,竞争对手的缺乏使其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工业品的主要提供者;亚非拉许多国家的独立使得资源的开采进入了高潮,供应充足使得日本等率先进入发达阵营的国家得到了廉价的资源,通过产成品与原材料间价格的剪刀差,日本获得了暴利;美苏争霸使得许多地区陷入动荡之中,而日本政局相对稳定,这也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 但是随着时光推到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到让人眩目的高度,其外在环境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两极对立的格局使得美国与苏联陷入长期争霸之中,争夺霸权把苏联拖得摇摇欲坠,但同时美国自己也是元气大伤,相对实力不如以前,随着戈尔巴乔夫的上台,走向缓和的脚步迈出,对美的威胁也大大减少,而在美国保护下的日本则扶摇直上,在石油化工电子汽车钢铁重工合成材料等产业获得大发展,气势逼人,严重威胁了美国自身经济,美经济竞争力的下降使得日本对美贸易长期处于巨额出超,因此日本反而成了美国最现实的威胁,美日经济磨擦因此而频繁发生,遏制日本经济的扩张在美呼声很高,使得美政府不仅力压日元升值,强迫日开放市场,还采取措施限制日对美出口,限制美对日高技术转移。受贸易逆差之苦的欧共体也采取了同样的立场。美欧从有意扶持转为遏制,无疑使日不受任何约束的高增长止住了步伐重大原因。 台湾韩国等近邻在六七十年代经济也逐渐崛起,台湾电子化工、韩国重工造船汽车等的奋起直追使得日本一枝独秀的情景不再,竞争的结果无情的减少了日企的市场份额,压缩了产品的利润。 日本经济高增长也使日劳动力土地等价格暴涨,为提高竞争力,日许多传统产业纷纷外移,向东南亚、中国大陆等地进军,资本全球化的结果日本本土产业陷入空心化,经济增长自然乏力,而海外资产则空前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在95年日海外资产巨增到一万亿美元,而到去年,突破三万亿美元,就日本本土而言,平均增长率为1%,等于衰退了近十二年,但如果考虑在海外资产的增长,则日本经济几乎在这段时间里实现了倍增,如此大的经济规模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还能实现倍增,等于是又创造出了一个隐形的日本,确实也是一番了不起的成就,但本土经济随着资本外移陷入衰退就难免了。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苏联集团解体,冷战的谢幕卸下长期压在美国身上的财政包袱,使得美国得以将精力放到支持经济发展上,克林顿上台后,美军事开支大幅度压缩,财政赤字减少,到98年还出现巨额赢余,在美政府的支持下,多项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重新夺回了制高点,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成效,失业率通胀率降至最低,经济强力增长时间之长创下战后新纪录。美国经济强势增长,无疑是在泡沫经济破裂之后饱受衰退之苦的日本再度受到打击的重大原因。相对美元资产的升值,在高科技竞争中落于下风的日元系资产的贬值就是大势所趋了。而在美元资产升值的背景下,实行联系汇率的东南亚国家遭受沉重打击,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在这些国家有大量投资的日本自然也要跟着受损失,日对其出口也要受影响。 日本之所以在高科技上赶不上美国,除了内在体制外,美国作为霸主而获得霸权利益使得其居有一些日本无法相比的优势也是一大因素,比如,通过发挥霸主的特权而在许多国家掠夺了重要资源从而得到了通过正常的途径无法得到的财富,通过发行美元得到巨额的版税,冷战时期建立的大量军工业即可发展民用产品,同时军火出口也使美国获得了巨额利润等等,这些都是日本难以做到的。日本军工企业的制造技术在许多方面实际上也是世界一流,但是由于战败国这顶帽子仍没去掉,仍受制约,也就不能像欧美俄罗斯那样通过大量出售军火赚取超额利润了。 中国经济在九十年代的崛起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日本陷入衰退的原因。中国与日本在九十年代前几乎是彻底的互补关系,中国经济的发展使日本得到了很大的好处,但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外资在华的扩大,中国也开始向国外出口大量物美价廉的轻工产品,中国的低成本商品涌入日本使得日本物价长期萎靡不振,中低档产业进一步受到打击,不得不加紧迁向它国。 无法突破美国在高科技产业的阻击,而传统产业又受到台湾南韩中国等的强力冲击,无疑是日本经济在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陷入困境的外在因素。 实际上,冷战结束,全球化的纵深推进,不仅使日本,其它经济发达国家均出现低速增长之势。为了应付危机,欧美发达国家都采取了走经济一体化的策略,使自己经济的回旋余地得以扩大,如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的出现可以说是应对具体形式,对此,日本人应该见微知著,顺应时局的变化,做好自己的准备,最应该做的是无疑是及时调整外交战略,从冷战模式中走出,与亚洲邻国实现和解并将与各方关系往纵深推进,以此将自己相对他们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获得充分收益的基础上,再与欧美打拼,可想而知,处境要好的多,可惜的是,日本人的思维仍陷在旧的冷战意识之中不能自拔,不是适应时代的要求,走经济一体化之路,摆脱岛国经济的局限,而是将实现政治大国作为外交战略目标的重心,民族主义抬头,否认侵略历史的势力越来越大,对外表达的是要大声的对世界说不,逆潮流的结果是恶化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使得日本经济在遭遇危机后失却了回旋的余地,岛国经济的局限性被充分的暴露出来,经济复苏无力。 二 政策出现严重失误 1 为了克服《广场饭店协议》导致日元升值带来的经济萧条,日本曾数次降低利率,在87年2月卢浮宫协议签订后,开始实行2.5%的超低利率,低利率无疑有益于刺激经济发展,当年经济增长达4.3%,进入88年后更超过6%,从当时宏观经济形势来看,本应及时适当调高利率,但日本政府满足于高速增长之态,继续施行超低利率,到次年5月才将官定利率提为3.25%,仍是超低水平。超低利率造成信用过度膨胀,土地房产股票等资产价格暴涨,引发投机风潮,经济过热出现。由于日元升值使得日本人有了大量剩余资金,一些人乘着日本狂抄房地产的热劲也将目光投向了美国,在美国高价位大量吃进房地产、娱乐公司等,当时的气势之大仿费是要试图买下整个美国,但后来的价格暴跌使他们损失惨重。土地等价格轮番暴涨使得社会资金流向也发生了变化,用于金融投机资金反而超过用于制造业的资金。 为了对付经济过热造成的泡沫化,日本政府毅然决定实行经济“硬着陆”,货币政治由扩张转为紧缩,为此大幅提升利率,控制银行放货,从89年至90年8月,短短的时间内,五次提升至6%,利率急剧提高导致股票价格下跌,为了抑制土地价格上涨,同时又采取严格控制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贷款的“总量限制”政策,也使得用于抄房产地皮的投机资金大幅减少,结果房产土地等价格出现暴跌,投资者损失巨大,据统计到92年为止,至少300万亿日元股票资产100万亿日元土地资产蒸发,大批企业破产倒闭,银行巨额贷款变成坏账死账,许多有名气的大银行自身也被逼到死角,泡沫经济崩溃使日本经济由高增长陷入了衰退之中,其情形同我国89年经济急刹车类同。 为避免经济衰退而过渡实行超低利率是经济过热的原因,而为治理经济过热采取的急刹车又是将泡沫捅破,使日本经济陷入疲软的原因。可见,宏观上把握不当是日本上世纪末陷入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中国人岂能将日本发生经济衰退的主要责任推到美国人身上呢?想想看,如果日本人在当时要是像德国一样及时的调整利率,经济就不可能呈现过热之态,而对于经济过热的治理,要是像我们中国在九十年代中期采取软着陆的办法,那么给经济造成的杀伤力也就没有急刹车那样大。 2 经济学界以为经济的发展必导致产业同构,从而出现投资过剩,是引发经济危机的重大原因之一。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数次暴发经济危机,原因都在于此,随着战后黄金增长季节的结束,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除日本外均进入困难时期,当时日本之所以能独善其身,除了其在石油危机中大力开发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外成功的走出了节约型经济之外,与八十年代中国及东南亚国家兴起从而扩大了对其产品的需求有关,而没有这方面地理优势的欧美则长期陷入困境。摆脱经济危机的出路就在于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的产业。在资本主义世界里,谁最先取得技术上的突破,谁就能率先突出困境。美国正是由于为突破日本等国的围困而决心发展信息等高新技术,结果率先结束困难局面,为九十年代迎来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日本仍迷醉于自己的成功,对促使自己取得成功的技术深信不疑,而忽略了其它人由于羡慕自己的成功在努力的学习着自己,试图克隆自己,日本人以此为骄傲而不是感觉到其中的危险,当日本将精力集中在土地房产股票等投机以取得短期效益而忽略再创新从而调整经济结构保持自己与新兴国家的差距,使得自己仍然处于相对优势的时候,随着模仿者一步步的迈向成功,一步步的接近日本,日本的厄运就开始来临了。九十年代以来,设备过剩及由此而产生的投资过剩人员过剩资金过剩就成了困扰日本经济的问题所在就不难理解。 3 为了挽救经济,日本政府仿效三十年代的罗斯福,扩大财政赤字,大力投资公用事业,以图刺激经济发展。但是凯恩斯的办法对开发国家的无效性使得这一招非但没能将日本经济拉出水火。反而使日本国民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91年制定的“公共事业长期计划”预计投资630万亿日元,由于经济衰退使得税收逐年减少,日本政府为筹集资金走上了发行国债的道路,结果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长期债务余额在进入新世纪初即超过600万亿日元,财政危机大大加深。 之所以投资数万亿美元而不能取得应有效果反而加深经济危机,就在于公共事业的建设本身不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使新生产业发展壮大,而如前所述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结构调整的成功,在于新生产业形成气候,如果不在这方面努力,在公用事业上投资再多也是白扯;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在利用率高的城市投资改造,因为设施已经满足需求,所以再改造一遍只能使工程承包者得利,而工程本身并不能得到与投资规模相应的效益,比如将一条可以继续使用的马路毁了重修一遍,新马路与旧马路发挥的效益差别,不能取得质的提高的结果就等于说是投资没有效益,实际上等于是浪费资金;而在哪些使用率低的乡村或山区投资,大手笔投资后并不能改变其使用率低的状况,无法取得同投资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果一样是形成资金浪费。 将几百万亿日元的资金扔进了大海里的后果是严重的,日本政府一举成为发达国家中财政最坏的国家,长期债务余额在九十年代未超过了GDP产值,为日本经济发展蒙上了重重的阴影。 4 80年代后期推动的金融自由化,商业大额存款利率提高,高于企业发行cp利率,使非金融企业投机金融资产成了可能,企业只要将筹到的钱存入银行即可获利,结果引发许多企业进行金融投机,金融投机的资金远高于对实物的投资,是造成了金融资产泡沫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5 拖延不良债权的处理,使得一些金融机构靠自身无力克服危机,结果使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破产,加剧了经济衰退;90年代后期过低估计了泡沫经济的遗祸,过高估计日本经济恢复能力,采取错误的宏观经济政策,使好不容易出现的景气又夭折。 三 体制之弊 泡沫经济的发生,经济陷入衰退后迟迟不能恢复,政府政策多次失误也表明战后形成的政治经济教育等多方面的体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对此,一些专家们作了深入的分析。 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一党长期执政造成了严重的政治腐败,官商勾结,后者向前者行赂,前者在政策上,资金分配上为后者提供服务,结果大大影响了公平竞争,使得资金资源不能实现最优的分配,无法得到最大的效益;奉行金钱政治,有理无钱莫进政治大门,结果许多议员官员或是子承父业,世代显绅高官,或是巨贾富商做靠山,真正的有作为的精英分子反而被拒之门外,这无疑不利于政府实现最佳政治效益,决策失误频频在所难免;长期执政使得部分官僚反而掌握了实际权力,而对人民负责的政治官员成了摆设,傀儡,官僚控制官员的结果是对人民负责、人民“信任”的官员不能履行实际权力去做人民需要做的事,而不对人民负责却控制权力的官僚一边为维护即是利益阻挠改革,一边进行私下的钱权交易,为不法分子提供不法利益;一党独大,反对党势力不足也使得政治竞争力不足,议员们争争吵吵,执行者的官员们却是积极性不高,活力不足;中央集权致使地方权力过小,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等等。 金融体制的主要弊端:与我国现在的国有银行一样,实行行政管理(大藏省对财政金融实行一体化护卫舰队式管理),不论国营民营、经营好坏都受其保护,结果市场机制无法发挥出来,各银行间缺乏应有的竞争,一些银行不良贷款项目严重,死账呆账巨大;严格行政管理导致官商勾结,一些民间金融机构向管理人员行赂,打通关节、躲避金融检查,获取特殊利益;阻碍金融市场国际化,结果使得日本金融业与欧美国家的金融业差距拉大;银行参股企业,拥有大量企业股票,结果不得不根据企业的要求扩大贷款,在企业倒闭时,损失巨大;如此等等。` 企业经营体制的主要弊端:战后日本实行的是对外扩大出口而对内进行市场保护的策略,这使得日本长期以来享有巨额外贸顺差,为日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对内实行保护的结果不免就使得国内许多企业弱质化,竞争力严重不足;企业内部搞铁饭碗,铁交椅,实行终身雇用,企业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职工人数和专业结构,考核激励机制是年功序列制,严重妨碍了职工个人间的竞争,影响了优秀人才的成长,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在日本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企业盛行大而全,小企业也要寄靠在大企业的旗下,结果丧失了自主性,大企业触礁,小工厂也跟着翻船;同我国现在的股份企业一样,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企业透明度底,决策效率低,经常发生大股东欺诈小股东的事,企业信用在系列丑闻暴光后大大降低,筹资变得困难;企业间互持股票,搞关联交易,这减少了交易费用,但也弱化了市场的竞争机制,不利于资源的优化分配,不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精神。创新不足使得日本结构调整缓慢,在高科技竞争中大大落后于欧美,在某些方面甚而还不如韩国、台湾,于是日本传统产业生产出的产品严重过剩,而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一片红火,在99年上升为第一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两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日本传统的经济体制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严重束缚,日本经济要取得突破,必须对其进行冼心革面的大改革。 此外同中国一样的搞满堂灌制造标准化人才而短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体制、僵化的医疗保障体制,不公平不体现多劳多得的税制、缺乏有效监督、使用效益不佳的财政投资融资体制乃至司法体制、人口政策等等多个方面均被认为有严重弊端,此外,保护过渡导致国际化程度不够,国外优秀人才,资金难以进入,也被认为是不利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因素。这些都被纳入了改革的范畴之中。 由上述可见,日本之所以在上世纪末发生严重经济衰退即在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又有传统体制的不适应,更主要的在于日本人自己的主观失误,如果追究责任,主要责任当然在于自己,怨不了别人,因此我们中国人以后不要再替日本人将一切过错都记到老美的《广场饭店协议》头上,往老美身上泼脏水。 否则,引以为戒将其当作了实际行动的反面参照物,那么结果很可能的将中国的货币改革误导入另一个错误的道路上,而这无疑是一个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mjxkj/blog/item/58114555ece4ddc7b645ae45.html
你让写原因这个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找了份比较好的材料给你希望能帮到你把!
成因:日本国内外的投资者(包括日本的银行和各种对冲基金)利用外汇套利交易在东南亚国家大进大出,成为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日元套利交易的本质是:以非常低的利息借入日元,投资于美元或者泰铢,以获得较日元更高的利息。如果日元对美元贬值,那么就能获得双重收益:利差收益和汇兑收益。
为防止出现通货紧缩,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央行奉行低利率政策。这对于那些想参与外汇套利交易的人而言无异于天赐良机。1995年到1998年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和日本银行目标利率间的利差大约为5%,而当时流向东南亚地区的日元海外贷款粗略估算有2600亿美元。这意味着,日元外汇套利交易的平均利差收益约为每年130亿美元,三年就是390亿美元。而同期,日元相对美元贬值了近一半,这样2600亿美元的海外贷款的平均汇兑收益为1300亿美元。保守估计,三年中日元套利交易的投资者获得了1690亿美元的“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这些巨大的数字告诉我们,短期套利投资者能够从日本抽出资本,投向新兴市场,最终获得丰厚利润。可以说,资本从日本向其东南亚邻国的流动,以及这些新兴市场本身的吸引力,共同造就了1997年以前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泡沫。
由于日元资本大量流入东南亚国家,新兴市场存在“双重错配”(double mismatch)的致命隐患。其一是东南亚市场“短期借入,长期投资”错配,其二是“贷外汇(美元或者日元),投资本国货币”的错配。也就是说,有一个坏的贷款人,也有一个坏的借款人,双边都有错。亚洲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在于东南亚国家没有好的国家风险管理,而日本的银行基于自身的原因,从这个地区撤贷导致东南亚地区大部分资本外流,却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日本银行业由于国内巨额不良贷款碰到了大麻烦。问题在1995年3月开始显现。当时,东京的两个信用合作社暴露了超过10亿美元的坏账,其中大部分是对房地产公司的贷款。而这些非常脆弱的地区性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又通过“主银行制度”同大的“主银行”联系起来。小银行破产时,大银行也开始遭殃。日本经济和日元汇率在1996年到1997年的下跌,对整个银行体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由于日本银行业50%的资本是二级资本,主要包括股票投资组合的未实现价值,因此他们要承受两种相反的压力。一方面,由于经济放缓、外国投资者由于日元走弱而撤资,股价在1996到1997年间下跌;另一方面,弱势日元将美元贷款的日元价值提高了。这两方面因素都减弱了日本的银行达到8%资本充足率的能力。
要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当时惟一的办法就是减少海外贷款。野村综合研究所估计,如果日元兑美元维持在140比1的水平、股市维持在15000点,那么日本的银行需要减少5.6万亿日元的贷款。这相当于日本GDP的11%。如果不削减国内贷款,只有大量削减在国外的贷款。
1997年11月,北海道Takushoshu银行倒闭。这是日本第一宗严重的银行破产事件。这家银行的破产并不是源于对东南亚的贷款,但此后日本银行业便加快了从东南亚回收的速度。日本的银行与泰国的银行差不多同时破产,并非巧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显示,1996年到1999年间,日本银行在五个发生危机的国家减少了474亿美元贷款,1995年到1999年间,在东南亚地区总共减少1925亿美元贷款(大部分在新加坡和香港)。正是日本银行的撤贷,制造了东南亚的急剧信用紧缩,成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极为深刻。日本鼓励资本外流,以防止国内发生进一步的通货紧缩,也防止对日元过度高估。而对冲基金和其它短期套利投资者乐于利用日元进行外汇套利交易。最重要的是,发生危机的国家在之前乐于从外国直接投资、组合投资、政府贷款中接受资本流入,根本没有意识到其中潜藏的巨大风险。
甚至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是将东南亚按照国家进行分析,而没有看到东南亚国家与日本的内在经济关系。新兴市场承担了一次危机的代价,才开始懂得国家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要从整个国家的高度来看待风险,而不只是仅仅站在一个部门或者行业的层面进行分析。
事实上,华盛顿当时的观点是,危机应当归咎于发生危机国家自身的失败,而不是地区性的银行撤贷。这一观点看不准问题的实质,下的药就必然无效。
文章至此,日本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源头之一已非常清楚:作为亚洲最大经济体,日本试图摆脱通货紧缩的努力导致了东亚经济泡沫的产生,其对银行海外贷款的撤回则使亚洲经济陷入严重衰退。
日本经济自身的祸根,则在1985年“广场协议”强制日元升值时已经种下。日本在自身经济失衡、尚未做好升值准备的时候,仓促地使日元升值,造成了随后15年的经济衰退。日本高效的贸易部门(制造业)可以在日元升值后仍旧保持经常项目顺差,但是受政府保护而效率低下的非贸易部门(金融、服务、房地产部门)则无法应对流动性过剩带来的经济泡沫。
4、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到世界金融危机的过程?
自2007年初以来,至少有100家抵押贷款公司停止运营、关闭或者被卖掉。其中包括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和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机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世界著名投行高盛公司于2008年3月25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测算,由于次贷危机持续蔓延,全球次贷相关损失预计将高达1.2万亿美元,华尔街的损失占接近四成。该报告同时预计,美国银行、券商、对冲基金和政府支持企业等将减记信贷资产4600亿美元,是已经曝光的4倍。在这些损失中,住房贷款坏账损失约占50%,不良商业抵押贷款约占15%~20%,信用卡、汽车贷款、商业贷款以及非金融性公司债券也导致了一部分损失。
随着各大投行的次贷损失纷纷浮出水面,由于股价缩水、股东不满,不少投行CEO纷纷收到董事会下达的“逐客令”。2007年6月,贝尔斯登旗下两只投资于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的对冲基金因为次贷问题出现严重亏损。200多亿美元的基金最终“不值一文”,被迫清盘。这两只基金的清算使投资人损失逾15亿美元。事后负责该基金运作的公司联合总裁及联合首席执行官沃伦•斯佩克特正式宣布辞职,成为该投资银行信贷风险危机的牺牲品。这两只基金也是次贷危机中最先倒掉的一批基金。2008年1月8日,贝尔斯登公司宣布免除詹姆斯•凯恩首席执行官职务,理由是在次级抵押贷款投资方面管理不善,未能有效地制止损失造成的伤害。接着,美林银行以投资损失79亿美元为由,解雇了CEO奥尼尔,使其成为又一位因为次级债而“下课”的高管。花旗集团的普林斯不幸也成为了其中一员,背负65亿美元亏损被迫向董事会提请辞职,交易主管托马斯•马哈拉斯也出局。其他目前还留在位置上的高管们也是如坐针毡。有分析人士称,CEO请辞或许会在华尔街蔚然成风,这将会成为一周一度的“周期性事件”。
2008年以来,包括雷曼兄弟、花旗和摩根士丹利在内的银行,都在减少固定收益的交易、证券化、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部门的人手,一些行政和技术部门的员工也被遣散。高盛集团在2008年1月份表示,他们可能裁员1500人来清除业绩不佳的雇员。截至2008年4月,花旗集团裁员5.7%,雷曼兄弟裁员达18%,摩根士丹利裁员6.2%,美林证券裁员4.5%。根据美国纽约独立预算办公室一份研究报告,2008年华尔街高薪金融行业将裁员1.26万人,2009年将裁员7600人。而根据美国证券业和金融市场协会的统计,自2007年7月至2008年3月,华尔街金融行业已经裁员3.4万人。庞大的裁员规模直追本世纪初的科技股泡沫破灭危机,这一数字对于金融蚂早行业来讲,是从未有过的打击,然而更严重的是:金融行业裁员还将波及其他行业,就连那些每天接送银行家和交易员上下班的轿车公司,都感受到了生意的缩减,这些公司不得不裁掉一些司机。根据测算,金融行业每减少1个岗位,将导致法律、娱乐等其他行业损失2~3个工作机会。据此推算,其他行业的裁员人数将更让人担忧。
美国楼市泡沫形同瘟疫,并已经横越大西洋,席卷着欧洲甚至全球。英国、爱尔兰、西班牙、波罗的海各国,以及亚洲的印度北部和中国南部等地,房价经历过去近10年飙涨后,近来出现了同步下挫。由于美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如果美国发差物拦生经济衰退,全球的经济形势也会发生变化,这是人们最为关注的。
2、次贷危机引起连锁反应
次贷危机首先体现在房地产上,房地产价格下跌,就有可能成为负资产,影响整个房地产的资产价值,并进而压缩消费,由此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在这场美国房价由盛及衰的经济运行中,还有比新世纪金融公司、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贝尔斯登公司更加悲惨的一个群体,那就是220万的美国房奴。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大肆影响着美国的经济,并且将自己不断地推向深渊。
次贷危机引起了连锁反应,使得美虚胡元贬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美元的霸主地位受到严重的威胁。外国所持有的以美元计价的资产高达5万亿美元,美元贬值使各国的损失很大。各国会看淡美国的各类债券,甚至避而远之。而且为了减少损失,投资主体还会抛售美元资产,这会对美国的金融系统造成冲击。根据美国财政部的统计,2007年8月,27个主要海外经济体中有15个净减持了美国国债。其中,日本净减持比例达到4%,为7年来最大减幅。当月,海外官方和个人对美国股票、债券及其他票据的总投资是净流出,流出总额为693亿美元,是1998年以来的首次投资净流出。
次贷危机发生以后,美联储多次降息,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由于担心通货膨胀压力,降息速度跟不上美国,使得美国和欧洲、日本的利差继续缩小,投资者更倾向于抛售美元,更加剧了对美元汇率的打压。如果美元持续走弱,美元的强势地位将受到不断走强货币的挑战,美元在国际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将受到削弱。
随着美元不断贬值,进口产品的价格将上升,进而有可能推高美国的整体价格水平。而且,全球能源价格和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已经给美国经济带来了通货膨胀压力,万一这些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进一步传导到制造品价格,对于美国这样的进口大国来说,通货膨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由于美元持续贬值,投资者纷纷把资金从金融市场转向商品市场以寻求避险保值,从而使石油和贵金属价格均不断被推高。因为石油及粮食价格飙涨,消费者用在油料及食品上的支出大增,其他方面支出益趋紧缩,对景气的冲击会愈来愈大。
那么,美国会在冲击波中倒下吗?一种是倾向乐观的观点。认为不会对美国宏观经济造成太大影响。虽然次贷危机使大批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但是仍有许多人对美国充满信心。因为每次危机时都有很多人认为“这次危机会把美国社会、美国经济冲倒”,可是每次都平稳而过。所以,人们宁愿相信只要不出现全面的紧缩,美国的经济不会陷入全面的衰退。另一种是倾向悲观的观点。认为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次贷危机发生后,金融机构所持有的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不断上升,风险暴露出来后,包括一些新的金融产品在内的产品价格都在急剧下跌。另外,市场信心低迷,信贷紧缩和流动性紧缩反过来使金融机构的处境恶化,情况并不乐观。消费减少,就业疲弱,新屋开工量大幅下降,消费者信心不振;花旗、美林等金融机构爆出因次贷业务导致巨额亏损,加剧了人们的悲观情绪。美国最新民意调查表明,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减少支出的美国人远超过半数,担心失去工作的人数也大大增加。各项经济指标的不断恶化加重了人们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心。
三、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受次贷危机及经济发展规律的支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滑坡,将结束自2002年开始的经济上行周期。欧盟、英国和日本都购入了美国的次级债相关证券,许多银行遭受了直接损失,如瑞士银行、英国汇丰控股、法国巴黎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日本瑞穗集团等。同时,美国房价下跌也使这些国家的房屋价格面临下行风险。欧、英、日以及中国都与美国有频繁的国际贸易,美国需求的下降和美元的持续贬值给这些国家的出口带来了负面影响。
1、日本经济遭受打击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牵连,日本金融机构2007年损失达1.9万亿日元。其中,日本野村控股公司损失达到1456亿日元(约合10亿美元);瑞穗金融集团的损失预计达1700亿日元(约合15.3亿美元)。受此影响,原计划的旗下瑞穗证券与新光证券的合并事宜也宣告延期。日本股市损失更为惨重。
日本央行统计表明,消费信心指数自2007年初开始一路下沉,物价指数则持续攀升,2008年前两个月物价指数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扬3.0%和3.4%。劳动力就业前景也值得忧虑。企业员工加班时间是对经济周期敏感性较高的一个指标,而1月份日本国内企业员工加班时间呈现2002年经济复苏以来的首次下降,这暗示着日本经济衰退似乎已经逼近。
根据日本央行统计,2008年2月份破产的企业共有1194家,涉及负债金额为36万亿日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8.3%和26.2%,2008年1月份工业生产总值低于预期,环比下降了2%。同时原料成本上涨、内需疲软、美元的加速贬值以及美国经济形势不明朗都给依赖出口的日本经济以沉重打击。
2、欧洲各大银行损失惨重
在欧洲,随着全球各大银行2007年业绩纷纷出炉,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也逐步显现。
瑞士银行首当其冲。在2007年因次贷危机资产损失数额排行榜上,位居首位的是瑞士银行,美国次贷危机给其造成的损失高达206亿美元。
英国汇丰银行以140亿美元位居第二。诺森罗克银行(又称北岩银行)曾是英国第5大银行,2007年由于次贷危机发生挤兑,储户共提取存款122亿英镑(153.23亿欧元),是2006年储户提款总额25亿英镑(31.38亿欧元)的5倍,税前亏损额为1.676亿英镑(2.105亿欧元)。危机发生后,英国政府提供了550亿英镑(730亿欧元)信贷,并于2008年2月17日决定对该行实施国有化。该行将在2010年前向英国政府偿还240亿英镑(301.47亿欧元)信贷,6000员工减员1/3,达2000人。该银行的首席执行官亚当•阿普尔加思因此被要求辞职,成了继美国的美林证券CEO奥尼尔、花旗银行CEO普林斯之后,另一位因次贷危机而丢掉饭碗的金融业首席执行官。
法国的大银行几乎无一幸免。在2007年因次贷危机资产损失数额排行榜上,前1l家银行中有4家法国银行——农业信贷银行(第三)、兴业银行(第六)、外贸银行(第十)和巴黎银行(第十一)。这4家法国银行的损失总计高达160亿美元。其中,农业信贷银行资产减记达63亿美元,兴业银行为47亿美元,外贸银行为27亿美元,巴黎银行为21亿美元。
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家庭财务状况堪优。以英国为例,平均每4分钟将有一人陷入破产或者其他无力偿债的状况。英国政府破产事务部门的数据显示,英国2008年1月至3月发生25264例无力偿债事件,15651人申请破产,9614人申请“个人自愿安排”(1VA)。不过,《每日邮报》援引专家的分析说,这只是“风暴前的宁静”,无力偿债者人数会剧增,这一趋势甚至会持续至2009年。
5、2022年世界经济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尽管疫情仍未结束,但是我们不得不无奈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在一时难以找到有效应对新冠病毒措施的情况下,2022年,我们很可能又将会在疫情常态化下度过。受此轮突发疫情的冲击,自2020年开始,全球经济就陷入了通货膨胀所导致的大萧条之中,至今仍难以得到有效恢复。
那么,展望2022年,世界经济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一、疫情
毋庸置疑,明年疫情仍将是左右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变数,回顾2021年,正当世界各国通过接种疫苗使得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又接踵而至,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之快,超出了之前病毒学家们的预测,令全球经济再次遭受沉重打击。
从全球疫苗接种数据看,截止2021年10月底,已有48.7%的世界人口接种过至少一剂新冠病毒疫苗。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高, 可以预测,2022年疫情对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动的影响将会下降,预计有更多国家重启经济、开放边境、选择与疫情共存的模式。
目前,这一发展趋势就已经显现出来了,今年10-11月,全球疫苗接种进度领先的多个国家已宣布实行新的重新开放计划。前不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接受《中国日报》的采访中说,如果2022年初疫情接种率超过85%,中国将考虑开放边境。
由此可见,2022年尽管疫情仍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新冠毒株变异的不确定性还会给逐渐复苏的经济带来麻烦。但是总体上历举看,全球经济将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尤其是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发达国家会率先启动经济复苏。
二、世界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风险
疫情爆发以来。欧美国家都采取大放水,超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发展。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实际利率都已经降到了5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目前,美国实际利率为-5.3%,英国和德国分别为-3%和-4.6%。
世界各国为了恢复本国经济增长都紧随美国和欧盟的脚步,实施了一系列货币宽松政策,用以缓冲疫情对本国经济的影响。然而,货币的长期超发必将会导致高通胀和严重的两极分化。
而各国央行所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紧缩银根,这就很导致流动性不足,全球金融市场估值调整的风险就会加大。2021年以来,全球已有27个国家先后加息71次,2022年或将有更多国家加入此行列。实际上,目前全球已经进入到通货膨胀的浪潮之中。
展望2022年,由于受疫情常态化的制约,全球结构性通胀的驱动因素可能长期存在。 2021年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的通胀率创下了近5年的新高,基于各国防疫措施与刺激消费政策不同,使得供给能力与结构的变化不同,由此可能进一步推动原材料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近日,野村控股宣称, 2022年全球经济将肢歼碧面临停滞风险,而非停滞型通货膨胀。 到2022年底,因为成本驱动的价格压力会损害仍属疲软的国内需求,而更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会拖累经济。
野村的经济学们认为,对大多数国家来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恶性通货膨胀会挤压利润率,侵蚀实际家庭收入。而美国经济仍将独树一帜,因为该国已恢复到“充分需求”,因此有更大的缓冲来吸收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
如果美国的通货膨胀在2022年上半年失控,美联储可能会祭出激进的升息手段。一旦这一预测成为现实,那么2022年底世界经济面临的更大风险是长期停滞,而不是停滞型通货膨胀。欧洲明年不会加息,因为该央行认为通货膨胀最终会回到目标以下。
中国经济明年将是变动、过渡之年,体现在货币政策由宽松到紧缩的过渡、通胀开始扬起的过渡、经济增长由高向低的过渡。2021年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均有所控制,说明宏观调控政策的韧性很大,存在着较大的弹性与空间,这是保证我国经济 健康 运行的体制机制条件。
三、全球供应链紧张趋势有望得到缓解
目前,全球供应链紧张问题不仅关系到后续通胀的走势,也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复苏。全球供应链供应紧张产生的原因,是疫情因素和人为因素所共同促成的。
在即时经济运行的低库存背景下,美国的加改吵大补贴政策增加了商品需求,一方面因受疫情影响,全球生产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另一方面,全球海运及内陆运输不畅也是导致全球供应链紧张的重要原因。
供应链的即时性提高了其对运转效率低要求。而突发疫情则促使这一问题暴露出来。疫情从供给、需求及运转这3个环节给全球供应链造成了紧张。
1、从供给方面看,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世界工厂,因受疫情影响,产出下降,紧接着其他新兴经济体国家如越南、印度等国家也因疫情出现了生产停顿的情况,出口产品数量大幅下降。而最终中国率先从疫情中恢复,缓解了供给紧张,也使得中国在全球出口中所占比重持续提升。
2、需求方面 ,在美国政府实施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的推动下,商品消费十分旺盛。而受疫情影响情美国国内生产恢复较慢,自身供给不足,因此加剧了供需矛盾,导致了库存的快速消耗。
3、由于美国国内供应不足,导致其需要依靠全球运输网络来解决供应问题 。然而,在疫情状态下,由于航运中船员在相对密集空间作业,容易感染,而且国际航运的跨国运输的过程中,频繁地进出港很容易造成病毒感染和传播,因此导致港口的运转效率下降。
此外, 全球范围内的供需矛盾叠加货币超发,进一步扩大了需求和供给的背离,由此加剧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2022年,全球供应链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但不排除其仍会受到疫情的不确定性的影响) ,一是当前美国存在较大补库存需求空间, 当前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的库存水平分别位于41%、78%和65%。未来这三方面的补库存空间分别为60%、20%和35%左右,整体补库存空间较大。
二是圣诞节将至,短期节日需求旺盛 。从中长期趋势看,随着疫情消退、补贴到期后额外收入的下降,美国的商品消费将回归正常,供需矛盾有望在2022年逐步得到缓解。
三是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供应链问题解决的力度, 中国倡议举办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美国政府召开供应链企业会议,对滞运货物集装箱处以罚款并延迟运营时间,以此来缓解美国主要港口的拥堵状况。同时,运输周转率随着疫情的缓解将会得到提升。
结语
总体上看,2022年全球将进入与疫情共存的新阶段,在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受到疫情制约的因素将不断下降,预计将有更多国家重启经济、开放边境,选择与疫情共存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全球经济将会步入复苏进程之中。
6、哪种全球化论刻画了野村公司
民族中心论很好地刻画了野村公司的全球观。
民族中心论是一种狭隘的观点,认为最佳的工作方法和行为是母国(公司总部所在的国家)的做法。支持民族中心论的管理者认为外国备首人没有必备的技能、专门技术、知识或经验,无肆滚凳法像母国人那样作出好的商业决策。他们不相信外国员I拥有关键决策或裂旅技术。
7、2020#08 《大衰退年代》辜朝明
Richard Koo 辜朝明,日裔美国学者,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经向几任日本首相提出政策建议。本书也许是最近几年经济学著作之一。
世界经济,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一个企业的命运和家庭财富,受微观运营的影响,可能还比不上全球经济周期的动荡。这也是本书的重要价值所在。
主要观点:
资产负债表衰退:2008年以来,发达国家经济体普遍面临以下问题:经济停滞生产力能力缓慢成长,商界无法发现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制造业外流到低成本国家。央行不得不采取量化宽松零利率,可是这样依然效果甚微。其核心因素是,尽管利率非常低,借款人很少,这就是说私营企业核心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还债修复资产负债表。You simply cannot find enough borrowers and noboby wants your money even if its so cheap.
Leverage and Bubble: 为何要修复资产负债表?所有问题皆缘于希望快速致富,人们在资产价格泡沫中加杠杆。一个人的钱轻易翻两倍或者三倍的期望导致众人在泡沫时期通过借款投资。家庭买房炒股票,上市公司发定增并购制造商誉,地方政府发债上基建。一旦泡沫破裂资产价格崩溃,这些人拥有的是巨额债务。大家都开始了痛苦的还钱,这就是repair balance sheet。社会总需求开始螺旋式下降。这时,作者认为有合理ROI回报的公共项目应当成为抵抗社会总需求下降的核心手段(部分因为货币政策已经失效)。如果任由经济陷入紧缩,收入与资产价格都会进一步下降。日本1990年泡沫破灭以后,全国商业地产价格最高下跌87%。
量化宽松:2008实施量化宽松后,美元和英镑对日元分别下跌了30%和40%。国内没有出现信用和货币的明显加速。原因有二:一是国内没有吸引力回报的项目(联想一下未来国内PEVC股权项目),二是资本被流到利率高的国家去了(欧洲人用低息日本按揭贷款买房)。直升机撒钱不会解决经济增长问题。最怕市场参与者对货币宽松政策成瘾。
汇率:国家之间汇率趋势如何决定?是利率平价还是购买力平价?首先是Trade,贸易与经常项目顺差是重要的,因为这代表一个国家收入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另外,外汇市场更加被资本流动所主宰。低收益国家地区资本会向高好轮薯利息收益国家流入。有趣的是资本流会扭曲贸易流。全球贸易不平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2014年9月美联储实施利率正常化,日本欧洲任然处于扩大量化宽松和降低利率阶段。结果大量资金离开流向美国。美元进一步升值,导致美国出口企业更加困难。Free trade and free flow of capital,一共是两股洪流。
刘易斯拐点:工业革命之初,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大量的投资机会。回顾国内八九十年代,投资机会多资本供给少。刘易斯拐点前,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工人工资被压制。企业家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然后刘易斯拐点到来(中国2012年)企业盈余和工人工资一起稳定上涨,中产阶级形成带来攀比性消费市桐基场增长。电冰箱洗衣机进入家庭,劳动生产率提高。比较而言,美国战后五六十年代,一个没有太多高友者等教育的汽车工人也会买得起大房子和汽车。1970年前的美国是一个黄金年代!刘易斯拐点后的成熟阶段就是一国最幸福的时期。
全球化:全球化始于1945年后美国主导的自由贸易体制GATT。这带来了日本德国的繁荣,以及亚洲工业化的“雁阵模式”。仅仅40年,中国就由超过10亿人口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现在,中国正在经历工资水平显著上升阶段(中等收入陷阱),或者说刘易斯拐点后的成熟阶段。全球化和贸易使中国受益,而现在表现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挑战。(不能投资劳动密集型行业)。想要消费者回到隔一年买一辆新车的过去也许不太可能。
不同阶段经济体面临问题:发达国家痛苦和反对全球化的一个原因是这些国家正在经历刘易斯拐点后的被追赶阶段,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被追赶经济体的出路只有创新,及为国民提供高等教育。好生活不再唾手可得,必须通过高等教育创业及创新。未来全球的年轻人都会同时竞争。新兴经济体不应当认为快速增长会永久持续。一个时代注定要到来。应当尽早导入自由人文教育体系,推动创新。
8、著名企业家的名言
著名企业家的名言
1、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田部文一郎
2、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棚岁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彼得杜拉克
3、总经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他只不过是能把命令系统清楚地转换成符号。本田宗一郎
4、聪明的投资者,要学会在担心和恐慌中买进,而在贪婪和歇斯底里状态中卖出。──吉姆罗杰斯
5、我自是行动主义者,相信跟我有同样构想的人必定为数不少,只是我能付诸行动,而他们什么也没做。诺兰恩布希奈尔
6、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大赢家。柳传志
7、一个公司要发展迅速得力于聘用好的人才,尤其是需要聪明的人才。比尔盖茨
8、最初的计划如果只订出低目标,达到的成果必定在目标之下。威廉弗斯特
9、一开始设定高目标,日后才能构思出崭新的方法。伊克德皮费佛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詹姆斯柯林斯
11、虽然我喜欢冒险是不争的事实,但冒险之前的学习,才是真正最具有魅力的地方。理察布朗森
12、讨厌的工作即使勉强去做,最后也不会成功的本田宗一郎
1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彼得杜拉克
14、组织架构排名第二的公司,最后在市场上也只能居于老二的位置。韦恩戈接威
15、全世界没一个质量差、光靠价格便宜的产品能够长久地存活下来。徐世明
16、尚未成熟才有成长的空间,一旦成熟,接下来只会走向衰退。雷卡洛克
17、光靠一个人,是不可能展现出这种能力。伊藤雅俊
18、领导阶层与其用言语指示,不如用态度和行动宣示。哈洛德吉尼恩
19、天才从来都不是在现行的游戏规则下翻些花样,而是重新发明一种新的游戏规则。──艾尔文雅各布布
20、质量是维护顾客忠诚的最好保证。杰克韦尔奇
21、因为以前是靠日积月累的经验做出来的,所以一直沿击,但是之后想如法炮制,却怎么样也做不出来。井深大
22、赢得所有业务往来关系人的信赖,是非常有价值的资产。安海斯布希
23、看书是从头开始看,但经营企业却恰好相反,先从结局开始,为达成结局而努力。哈洛德吉尼恩
24、要让目前市面上已经开发出来的商品,一件也卖不出去。井植岁男
25、千方百计请一个高招的专家医生,还不如请一个随叫随到且价格便宜的江湖郎中。詹姆斯柯林斯
26、我并不特别,若一定要说有什么地方比一般人强,就只是比较努力罢了。安德鲁卡奈基
28、对商人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灵活。伊藤忠兵卫
精选阅读
中国著名企业家语录 句句经典且富链梁睁含哲理
很多人总是羡慕别人的成功,羡慕那些公司的老总,却不知道别人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下面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中国著名企业家语录 句句经典且富含哲理,一起来看下吧!
抓反复、反复抓,抓重点、抓提高。
有时候,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一份文件。
在岁前,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岁至岁之前,事业已有些小基渣慎础,那年的成功,%靠运气好,%仍是由勤劳得来;之后,机会的比例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已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了。李嘉诚
世界上没有傻子。今天你可以剥夺别人的利益,明天也可以继续剥夺,但后天你将得到一颗苦瓜。
创业永远没有终点,咱们永远在路上。
办企业有如修塔,如果只想往上砌砖,而忘记打牢基础,总有一天塔会倒塌。一味地增加员工扩充门面,而不改善编制,好景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遭逢最恶劣的状况时,无论再怎样愁眉苦脸也无济于事,正因已经发生的事不可能再倒回到从前。
想要具备突破力,务必在专精的领域深入扎根才行。
任正非:咱们可能活不成了。信息产业总的来说是困难的,主要问题是商品过剩。以前用技术门槛来封锁对手进入市场,此刻技术门槛也没有了,只能靠市场推广,产品低价也卖不出去。这种恶劣的状况会维持年。咱们此刻生意很难做,如果咱们是开餐馆的就好了,毛利会更高。
产品的好坏,就是人格的好坏。
大型企业看文化,中型企业看行业,小型企业看老板。
不赚钱的公司是不道德的。
最好的CEO是构建他们的团队来达成梦想,即便是迈克尔乔丹也需要队友来一齐打比赛。
领导阶层与其用言语指示,不如用态度和行动宣示。
任何自不量力的人,最后必须会身败名裂。
大原则不能轻易改变
当咱们做事业的时候,要明白什么是方法,而在制定方法的时候你要明白三件事:一要明白谁是你的客户。二你会为他们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三如何实现并传递该价值。
创新在于成为你自我。
最就应分析的,就是时刻
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著名企业家语录 句句经典且富含哲理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著名企业家语录推荐 创业永远没有终点
很多人都很羡慕那些创业成功的人,却不知道别人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下面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中国著名企业家语录推荐 创业永远没有终点,一起来看下吧!
1、创业永远没有终点,咱们永远在路上。
2、拿出勇气!即使被称为胆小鬼也没关联!松尾静磨(日本航空公司前董事长)
3、外因总是透过内因起作用的,要找到自我原因。
4、有反对声的想法是健全的想法,正因这是真正有实力的想法,也因此值得咱们尝试。盖瑞托克(摩托罗拉公司前董事长)
5、巨大的成功不是来自力量,而是来自韧性。
6、产品的好坏,就是人格的好坏。
7、大型企业看文化,中型企业看行业,小型企业看老板。
8、不赚钱的公司是不道德的。王永庆(台塑集团董事长)
9、最好的CEO是构建他们的团队来达成梦想,即便是迈克尔乔丹也需要队友来一齐打比赛。
10、领导阶层与其用言语指示,不如用态度和行动宣示。哈洛德吉尼恩(国际电话电信公司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11、任何自不量力的人,最后必须会身败名裂。上原昭二(大正制药公司董事长)
12、大原则不能轻易改变。史考特麦可尼利(升阳公司董事长兼执行力)
13、当咱们做事业的时候,要明白什么是方法,而在制定方法的时候你要明白三件事:一要明白谁是你的客户。二你会为他们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三如何实现并传递该价值。
14、创新在于成为你自我。
15、最就应分析的,就是时刻。凯莉菲奥利纳(惠普公司总裁兼执行长)
16、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
17、不管应对什么事,我都不会说绝对不行。理查贝斯勒(柏林顿北方铁路公司前董事长)
18、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
19、相加除二的企划,是最差的企划。加贺见俊夫(东方土地公司总经理)
20、创业者要懂得左手温暖右手,要懂得把痛快当做愉悦,去欣赏去体会,你才会成功。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著名企业家语录推荐 创业永远没有终点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
企业家名言
1.21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
2.Me too is not my style.(人云亦云绝非我的行事风格)施振荣(宏碁集团董事长)
3.办企业有如修塔,如果只想往上砌砖,而忘记打牢基础,总有一天塔会倒塌。一味地增加员工、扩充门面,而不改善编制,好景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4.不管多么伟大的企业,都必须仰赖员工各自贡献才能和力量,才能创造出辉煌的成果。华特克莱斯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创办人)
5.不管面对多么严重的消息,领导阶层应该具备说服众人相信最后一定会有好结果的能力。罗伯何顿(英石化学美国公司前董事长)
6.不管面对什么事,我都不会说绝对不行。理查贝斯勒(柏林顿北方铁路公司前董事长)
7.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田部文一郎(三棱商事前董事长)
8.不了解自己公司的产品,如何向客户推销?史帝夫贾伯斯(苹果电脑公司执行长)
9.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连士兵都做不好的也不会成为好的将军。
10.不需要只有表面上的和谐气氛。从一开始就很合作的人,反而不会有大成就。河合光二(三宝乐啤酒公司前总经理)
11.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12.不要成为法律、组织及机构的奴隶。山光佐三(出光兴产公司创办人)
13.不只奖励成功,而且奖励失败。
14.不赚钱的公司是不道德的。王永庆(台塑集团董事长)
15.产品试销快不得,全国推销慢不得。
16.成功会蕴育出保守主义,一旦安于现状,脑筋就无法接受外界的变化。法兰克波波夫(陶氏化学公司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17.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
18.成为好企业没有特效药,如果有的话,每家公司应该都会成为好公司。艾柏何德柯汉姆(宝马汽车公司前董事长)
19.出钱出力,为国家做事。辜濂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董事长)
20.除了赚钱以外没有其他价值的事业,是空洞的事业。亨利福特(福特汽车公司创办人)
21.创新在于成为你自己。
22.创业永远没有终点,我们永远在路上。
23.创业者多去看看失败人的经历,成功的原因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
24.创业者要懂得左手温暖右手,要懂得把痛快当做快乐,去欣赏去体会,你才会成功。
25.大型企业看文化,中型企业看行业,小型企业看老板。
26.大原则不能轻易改变。史考特麦可尼利(升阳公司董事长兼执行力)
27.当我们做事业的时候,要明白什么是战略,而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你要明白三件事:一要明白谁是你的客户。二你会为他们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三如何实现并传递该价值。
28.点子不可太花俏,越具有乡土气息,越可能成功。松本和那(松本清公司总经理)
29.对商人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灵活。伊藤忠兵卫(伊藤忠商事公司创办人)
30.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马云
31.高铁计划不只是一条铁路的建设而己。殷琪(大陆工程公司总经理、台湾高级公司董事长)
32.管理不是独裁,一个家公司的最高管理阶层必须有能力领导和管理员工。
33.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
34.光靠一个人,是不可能展现出这种能力。伊藤雅俊(伊藤羊华堂公司荣誉董事)
35.过去是迈向未来的踏脚石,若不知道踏脚石在何处,必定会被绊倒。罗柏特高兹耶达(可口可乐公司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36.坏消息必须尽早公诸于世。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办人)
37.回头看我的创业历程,是不断寻找、不断纠正的过程。吴锡桑
38.棘手的事千万不可放任不管。吉越浩一郎(黛安芬公司总经理)
39.将良品率预定为85%,那么便表示容许15%的错误存在。
40.交人交心,浇树浇根。高清愿(统一集团总裁)
41.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而后天会很美好。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42.尽管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能力,但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拥有何种优秀的能力。盛田昭夫(新力公司创办人)
43.经常把竞争对手想成比自己聪明。渥鲁达拉达诺(奇异电子德国公司前董事长)
44.经常想着如何往前进一步,一旦停止了这种想法,就代表开始退步。野村德七(野村证券公司创办人)
45.经营的九十八是人心,品牌的九十八是文化,矛盾的九十八来自误会,资源的九十八靠整合。
46.经营企业时的判断不可能全然正确,准确率才是重点所在。宫内义彦(欧力士公司总经理)
47.经营企业只是追求幸福的手段。许文龙(奇美集团董事长)
48.巨大的成功不是来自力量,而是来自韧性。
49.决不能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作出重大决策。
50.决定放弃或是忍耐,将左右人一生的成就。冢本幸一(华歌尔公司前董事长)
51.看书是从头开始看,但经营企业却恰好相反,先从结局开始,为达成结局而努力。哈洛德吉尼恩(国际电话电信公司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52.力和安乐,精悍迅捷。曹兴诚(联华电子公司董事长)
53.力有未逮之时,担忧毫无意义。吉尔艾迈利欧(苹果电脑公司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54.领导阶层与其用言语指示,不如用态度和行动宣示。哈洛德吉尼恩(国际电话电信公司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55.没有必要做超越正常限度、卑躬屈膝的努力。松下幸之助(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创办人)
56.没有雄心壮志或是老想凑合过日的人,不可能改变现状。裘根崔瑞普(戴姆勒宾士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57.没有一击奏效这种事,凡事都是靠一点一滴累积而成的。彼得柯恩(协利兄弟公司前董事长)
58.每次灾难发生时,我都不断努力把它转变成绝佳的契机。约翰洛克斐勒(标准石油集团创办人)
59.每个人一定要学会走出自己的生活和思维逻辑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走更远。
60.拿出勇气!即使被称为胆小鬼也没关系!松尾静磨(日本航空公司前董事长)
61.能够完全了解所有优缺点,并能指出发展性的所在,惟有当事者自己能办到,而所有的资料也全在他身上。卡拉斯格森(日产汽车公司营运长)
62.碰到坏消息,应该努力传达让高层了解。安迪葛洛夫(英特尔公司董事长)
6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64.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头上有指标。
65.人世间虽然有相当大的部份是可以用钱买通的,但当然也有钱行不通的时候。铃木庆(SOFMAp公司总经理)
66.人一旦成功,就会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乔治所索斯(量子基金创办人)
67.任何公司不管拥有多么优秀的产品,都不可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乔瑟夫威尔森(全录公司前总经理)
68.如果不继续成长,就会开始走向死亡。华特迪士尼(华特迪士尼娱乐公司创办人)
69.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干脆忘掉命运这回事,全力以赴地工作吧!稻盛和夫(京都陶磁公司名誉董事)
70.若不能从根本着手,奢谈企业管理是没有用的。管理没有秘诀,只看肯不肯努力下功夫,凡事求其合理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应是追根究底,止于至善。
71.若缺乏工作的愿景,不可能看见成效。贺来龙三郎(佳能公司荣誉董事)
72.上当,不是因为对方太聪明,而是因为自己太贪。
73.尚未成熟才有成长的空间,一旦成熟,接下来只会走向衰退。雷卡洛克(麦当劳公司创办人)
74.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可以为上将军。
75.虽然我喜欢冒险是不争的事实,但冒险之前的学习,才是真正最具有魅力的地方。理察布朗森(维京集团董事长)
76.所谓生活产业,就是能满足人类食、衣、住、行、育、乐等需求的产业,也就是永远的主流产业。孙道存(台湾大哥大公司董事长)
77.台湾应该摒弃老二主义,建立世界级的企业。张忠谋(台湾积体电路制造成公司董事长)
78.讨厌的工作即使勉强去做,最后也不会成功的。。本田宗一郎(本田技研工业公司创办人)
79.推出迎合市场动向和消费者喜好的产品,是失败者的作法。帕崔兹欧贝泰利(普拉达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
80.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要找到自我原因。
81.为公司注入新血,将可增加机会和发展性。孙正义(日本软体银行总经理)
82.未来经济将朝数位化发展,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速度。比尔盖茨(微软公司创办人)
83.我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策略,对我们公司来说,策略并不重要。路易斯葛斯特纳(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
84.我并不特别,若一定要说有什么地方比一般人强,就只是比较努力罢了。安德鲁卡奈基(卡奈基钢铁公司创办人)
85.我的宗旨一向是逐步稳健发展,既不要靠耸人听闻的利润,也不要在市场不景气时,突然有资金周转不灵的威胁。
86.我工作并不是为了使苹果电脑的业务蒸蒸日上,而是想要创造出一家最棒的电脑公司。史帝夫贾伯斯(苹果电脑公司执行长)
87.我们受到全球的标准化的影响,已经完全失了理性。约翰奈斯比(奈斯比集团董事长)
88.我现在知道一个企业都是从小长到大的,别着急,而且创业大概有一年半到两年是瓶颈期,特别难,然后突破瓶颈组织成长,组织膨胀、业务膨胀,然后陷入经济危机,这时迅速调整,调整过来就好了,调整不过来就死掉。所以我清楚,头两年要克服瓶颈,之后要控制组织,有了这样一套东西以后,我们心平气和了,知道一个企业要做大要有很多年时间。冯仑
89.我自是行动主义者,相信跟我有同样构想的人必定为数不少,只是我能付诸行动,而他们什么也没做。诺兰恩布希奈尔(雅达利电脑公司创办人)
90.我最信奉的是员工的力量。我相信如果他们犯了错误,应该让他们明白这并不会导致恶果。真正能够导致恶果的,是犯了错误却竭力加以掩盖。但是如果员工不愿意犯错误,那么他们永远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如果他们总是犯错误,你就应该让他们去为你的竞争对手工作。
91.我做的事不管成功或是失败,最后都由我自己来负责。鲁伯特梅铎(新闻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
92.无聊是最大的罪行。泰德透纳(有线电视新闻网董事长)
93.相加除二的企划,是最差的企划。加贺见俊夫(东方土地公司总经理)
94.想要成为无可取代的人,就必须经常标新立异。CoCo香奈儿(香奈儿公司创办人)
95.想要自己开发、发展出一条路,就不应该具有跟别人一样的想法和行为。盛田昭夫(新力公司创办人)
96.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
97.要学会向竞争者学习。
98.一定要记住,永远是企业最好的时候去融资,去改革。
99.一个团队,战略不正确,靠战术调整是很困难的。
100.一开始设定高目标,日后才能构思出崭新的方法。伊克德皮费佛(康柏电脑公司前总经理兼执行长)
101.赢得所有业务往来关系人的信赖,是非常有价值的资产。安海斯布希(安海斯布希公司创办人)
102.应该当机立断,却延迟一天才做决定,可能让企业置身险境。饭田亮(西科姆公司创办人)
103.有反对声的想法是健全的想法,因为这是真正有实力的想法,也因此值得我们尝试。盖瑞托克(摩托罗拉公司前董事长)
104.与其把石头从山下一颗一颗堆积到山顶,不如把石头从山顶上滚下来比较快。江崎利一(江崎Glico公司创办人)
105.再高级的美食也会吃腻,激不起人们的食欲。孙正义(日本软体银行总经理)
106.在艰难时期,企业要想获得生存下去的机会,唯一的办法就是保持一种始终面向外界的姿态。若想长期生存,仅有的途径就是要使人人竭尽全力,千方百计让下一代产品进入用户家中。
107.在经历各式各样的失败之后,多少应该会有一些畅销的商品出现。浦上浩(棱备公司总经理)
108.在取利过程中如果你是依法挣钱,依法纳税,这个取利的过程就是取义,只有取义才能取大利。比如说社会发展方向,股东分红、员工要工资、政府要纳税,这就是义,而且,往往只有你先接受义之后才能挣大钱。冯仑
109.在所有组织中,90%左右的问题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只有这10%需要适应这个组织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文化和特定语言。
110.在有限中追求无限的可能。吴清友(诚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111.这是早晚都必须有人出面做的事,所以干脆由我们来做。左治敬三(三得利公司前董事长)
112.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
113.只有家族服务于企业,企业与家族才能同时生存发展;假如企业的运营是以服务于家族为原则,则企业与家族必两败俱伤。
114.制造让人模仿的商品。早川德次(夏普公司创办人)
115.追求营业额固然快乐,但同时也失去了革新的机会。铃木敏文(伊藤羊华堂总经理,7-11Japan 公司董事长)
116.自认从事有意义工作的员工,所制造出来的产品,必定是高品质的产品。pG吉勒汉莫(富豪汽车公司前董事长兼执行长)
117.总经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他只不过是能把命令系统清楚地转换成符号。本田宗一郎(本田技研工业公司创办人)
118.组织架构排名第二的公司,最后在市场上也只能居于老二的位置。韦恩戈接威(百事可乐公司前总经理兼执行长)
119.最初的计划如果只订出低目标,达到的成果必定在目标之下。威廉弗斯特(层云电脑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
120.最大是一个结果,不是原因。不是因为你要做最大就会成为最大,而是我要做最好最后自然发展为最大。冯仑
121.最好的CEO是构建他们的团队来达成梦想,即便是迈克尔乔丹也需要队友来一起打比赛。
122.最应该分析的,就是时间。凯莉菲奥利纳(惠普公司总裁兼执行长)
著名成功企业家励志格言
著名成功企业家励志格言
1、人活着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虽然同样享受着阳光雨露,美丽着环境,但是永远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却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感到痛苦,因为人们本身没有看到你。另一种是像树一样成长,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进泥土里,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就是在遥远的地方,人们都可以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们一片绿荫,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也依然是栋梁之才。
2、听不到批评是一种危险,听不到奉承是一种幸运。
3、有一个梦想不容易,坚持梦想更不容易。
4、大型企业看文化,中型企业看行业,小型企业看老板。
5、产品试销快不得,全国推销慢不得。
6、每个人一定要学会走出自己的生活和思维逻辑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走更远。
7、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要找到自我原因。
8、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连士兵都做不好的也不会成为好的将军。
9、产品的好坏,就是人格的好坏。
10、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11、经营的九十八是人心,品牌的九十八是文化,矛盾的九十八来自误会,资源的九十八靠整合。
12、创业永远没有终点,我们永远在路上。
13、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励志名言)
14、一定要记住,永远是企业最好的时候去融资,去改革。
15、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积累。
16、创业者多去看看失败人的经历,成功的原因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
17、一个团队,战略不正确,靠战术调整是很困难的。
18、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头上有指标。
19、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
20、巨大的成功不是来自力量,而是来自韧性。
21、要学会向竞争者学习。
22、上当,不是因为对方太聪明,而是因为自己太贪。
23、创业者要懂得左手温暖右手,要懂得把痛快当做快乐,去欣赏去体会,你才会成功。
24、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而后天会很美好。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25、创新在于成为你自己。
26、当我们做事业的时候,要明白什么是战略,而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你要明白三件事:一要明白谁是你的客户。二你会为他们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三如何实现并传递该价值。
27、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可以为上将军。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著名企业家的名言》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古诗著名绝句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