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如何应对跨文化传播
请参考下面一篇范文,也许对你的问题有所帮助和借鉴
新世纪跨文化传播对我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人类已经迈入了21世纪,在这个崭新的世纪里,世界形势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在这个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也必将越来越频繁,这对于各国本土文化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正面临着挑战;另一方面,各民族文化在彼此的传播、影响和融合中,生命力将得到不断增强。对于我国而言,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构架尚未形成,文化产业起步不久,文化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文化的法制建设和管理还很滞后的情况下,如何迎接人世后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冲突的挑战,在学习、吸收、借鉴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弘扬和发展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壮大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对我国本土文化所带来的冲击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西方的强权政治,使得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把经济触角伸向全球,而且通过文化传播输出西方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这种文化的传播和渗透对于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我国本土文化的冲击,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我国本土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的冲击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的源泉。文化产品和文化设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这已是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自古就有为祖国、为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定信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襟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也有"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反抗斗争精神;既有浓厚的人伦道德观,也有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论;既有孔子的学、问、思、辨、行结合的教育思想,也有近代形成的科学民主精神......,这正是在古代四大文明当中惟独我们中华文明长久不衰的真谛。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广泛开展社会主 义道德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人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公民,这些都离不开文化所具有的教化、激励和导向功能。
经济全球化以来,外国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文化样式也随之大量涌入我国。从积极意义上讲,这对丰富人们多元化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学习和借鉴别国优秀文化都是有益的。但也应该看到,一些宣扬西方个人主义的道德伦理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文化产品的涌入,对我国本土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念无疑会产生一定潜在的负面影响。比如崇洋媚外的风气泛滥,一些人的个人主义恶性膨胀,"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像瘟疫一样吞噬着人们的良知,腐蚀着人们的灵魂,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破坏。对此我们不能不保持清醒的认识。
2.对我国本土文化优势地位的冲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祖祖辈辈的心目中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然而,近年来它的主导地位日益受到挑战,甚至于被歪曲、排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加强,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正日益扩大。由于一些外国文化产品大量地运用了现代科技成果,其产品的娱乐性、观赏性、知识性较强,又有生产制作成本低、价格便宜等优势,再加上能够满足人们渴望了解和欣赏外来文化的心理,因此受到广大文化消费者的欢迎,而且在一定时期仍然还会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以电影为例,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制品的出口值,"仅在欧洲地区就达到300亿美元,超过了航天工业"。①光是一部《泰坦尼克号》,收入就达18亿美元。笔者从浙江省电影公司了解到,2000年浙江省共投放市场22部进口影片,除四部系香港拍摄外,其余18部均为美国影片。其中占据2000年进口片票房前10名的有《碟中碟续集》;《恐龙》、《黑客帝国》等8部美国影片,其票房收入基本每部都在200万元以上;1998年浙江放映《泰坦尼克号》时,观众更是高达206.5万,票房收入达3654.8万元。而杭州的浙江庆春电影大世界2000年放映22部进口片的票房收人为813.6497万元,竟然超过了该年度该影院放映的其余107部国产片票房收入的总和。
这一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影视文化对我国电影市场的巨大冲击,以及所占有的巨大经济份额。而更重要的还在于这些美国电影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影响。观众在观赏影片的同时,不仅了解了美国文化和艺术,而且会受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的影响,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一些缺乏批判眼光的消费者就自然会觉得"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
台湾学者郑贞铭先生称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介中最具渗透力的利器",他还引用麦克鲁汉在《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的观点说:"电视不仅是娱乐工具而已,还是制造现代人心灵,改变整个生活情境的新力量,不容吾人忽视。"①这段话也同样能帮助我们认识美国影片对广大中国观众的巨大影响和渗透力。
3.西方中心主义与文化多元论的碰撞造成的冲击
从世界文化发展态势来看,世界文化正向多元一体的现代格局迈进:一方面全球文化一体化趋势日益加深,另一方面全球文化多元化趋势更加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后一趋势正是对前一趋势的反击和响应。自从资本主义和工业文明诞生以来,在所谓"西方文明中心论"面前,其他各个文明,包括中华文明,都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甚至面临着被西方文明所覆盖、彻底丧失自身文化个性而湮灭在西方文化席卷世界的洪流里面的危险。面对西方强大的文化工业和现代传媒帝国的冲击,民族文化的危机意识和自觉意识在加强,各个文明都在强化自身个性,突出自身特点,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抵抗西方文化的全面同化,世界文化大战的警示不再是危言耸听。民族文化相对封闭、互相隔离发展的观念早已过时,甚至区域文化的概念也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在西方中心主义与文化多元论的碰撞中,我们的本土文化如何在未来的世界文化格局中占有自己的应有地位,更好地谋求自存自强,不能不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二、经济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对我国本土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而言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对于以信息接受为主的非英语和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将会造成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但另一方面,这种跨文化传播对于本土文化又提供了一种发展机遇,各个民族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生命力将得到不断增强。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立的起源、成熟、衰亡的动因和过程,而且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替代另一种文化自身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具有"不可交流"的对抗性,因而整个世界是一个多种文化并存的"文化场"。当不同模式、不同价值取向的文化相遇时,文化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就不能是畅通无阻的,必然出现不同文化的冲突。而历史已证明:文化的冲突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在开放、比较和竞争中才能获得新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正好为文化交流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对我国本土文化而言,主要提供了以下两方面机遇:
第一,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机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但并不意味着它是十全十美、无需发展的;相反,由于中国文化长期植根于农业社会和封建专制的土壤之中,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过程往往是通过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剧烈碰撞形式(如"五四"新文化运动)完成的。西方文化也有许多优秀的方面,而不仅仅是"狼来了"。所以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依然离不开与世界先进文化的交流沟通。经济全球化正好为这种交流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和操作平台,我们可以抓住它所带来的开放环境,加强文化交流,学习、吸收、借鉴他国优秀文化,积极继承和发扬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不但"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而且"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①,以使我国本土文化得到创新与发展,壮大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为我国本土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但由于我国历史上特别是清王朝的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以及近代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与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加上多年来一些西方媒体对新中国的或敌意或片面的宣传,致使不少西方人不了解中国文化,甚至产生种种误解。这对我国本土文化的弘扬是极为不利的。经济全球化恰好给世界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一个契机,为中华文化在全球得到传播和弘扬提供了一条绝佳的途径。
三、面对挑战和机遇,我国本土文化应采取的对策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国际竞争,已不仅仅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而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未来世界生存权利、发展权利的竞争,是如何赢得更加有利的国际地位的竞争。在手段上,也不仅仅是政治军事实力的竞争,而且包括经济竞争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是自然国力(面积、人口、资源、环境等)、社会国力(主要是政治国力、军事国力以及社会动员能力等)、物质国力(以经济国力为主)和精神国力(以思想文化为代表)等多方面的统一体。但文化乃国家之心,民族之魂,文化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来自文化的挑战,首先应当以文化的手段来响应。我们应当加强对外文化战略研究,为新世纪的中国文化发展理清思路,制定策略。21世纪的中国对外文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关系到国际文化力量对比的调整,新的国际文化关系的重构和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建立,而且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和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形象。振兴中华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既不放过任何发展的机遇,也有信心迎接各种挑
战。在分析我国本土文化所面临的众多冲击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的政治优势和文化优势,我们有优越的社会制度,有五千年文明的积淀,有新中国成立50余年丰厚的文化建设基础,只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必胜的信心,有切实可行的方针和措施,我们一定能在学习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第一,在经济全球化面前,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要以理性科学的精神积极参与文化全球交流活动,取长补短,而不是关起大门,消极地逃避。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上,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直进行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璀璨的中华文化之花,是56个民族共同培育而成。但尽管这样,我们的本土文化并非完美无缺,需要而且也应该吸收外来文化,经过不断筛选和融化,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愈益丰富发展。如汉唐时代对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的吸收,明代和清代对一些西方文化的吸取,都表明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伟大气魄。鸦片战争以来,为了改变我国落后挨打的状况,我们的先辈刻苦学习一切有用的救国救民真理,"五四"运动学到了民主和科学,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复兴与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更是为全世界所瞩目。今天,我们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面前,更应该向世界敞开大门,吸收外国的一切先进成分来充实提高自己或改进自己的落后部分。
第二,反对"全盘西化",对外来文化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中华文化凝聚全世界华人的精神财富,也是维护国家统一的牢固壁垒,我们应该珍惜、继承和发展它的优良成分。当然,它其中也有损伤民族活力的劣质,比如与封建专制主义相联系的帝王统治的权术、暴力(含文化暴力,如文字狱)、宗法、迷信等。为了使我们本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弘扬和发展,我们就得善于消化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而且,在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中难免鱼龙混杂,会出:现一些负面现象,文化交流的过程和后果也不可能获得完全而彻底的控制——文化的交流会促使人们思想和观念的改变,这种改变自然不可能纳入完全的社会控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此问题上要保持应有的辨别力和批判力,采取辩证的观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跨文化对话,加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本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从而使我国本土文化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得到弘扬和发展,进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世界文化是由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组成,多样性既是世界文化的本来的、自然的面貌,也是世界文化的魅力所在和生命力所系。正是在各具特色的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过程中,在这种交流及其必然产生的相互交融和冲突中,世界文化被不断地推向新的发展高度。历史上,古希腊文明就曾在欧、亚、非广大地区传播。汉唐盛世,以儒家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在东亚、南亚、西亚等周边地区产生深远影响。17世纪以后,以天主教传教士为媒介,中国文化又西渐欧洲。当时《论语》、《周易》及许多中国文化典籍都被译成西文在欧洲传播。同样,印度佛教的传人,又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近代,西方文化又以其先进的物质文明影响了世界。①可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人类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所以,为了使我国本土文化在新经济时代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发展,我们就得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对话,或者说不但要输入文化而且要输出文化,即在这个问题上要同时采取"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我国现在在外贸上有"顺差",在文化交流上则是"逆差",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北京申奥成功和中国加入WTO,正是中华文化扭转"逆差",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大好机会。
第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要充分利用被视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开拓视野,进而更好地弘扬我国本土文化。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且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一方面应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勇气,热情拥抱、接纳互联网络这一科技明星,另一方面要积极抵御互联网上滚滚而来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侵蚀,为建设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而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世界性网络传递中国的声音,使因特网上有足够多来自中国的信息,从而实现平等的跨文化传播。正如中文对国外用户是个障碍,网上充斥的英文信息对于大多数普通中国用户也是个障碍。目前,我国的因特网用户绝大部分是经济能力较强、学历较高又懂英语的人,虽然网络用户在我国发展的速度很快,但相对于整个中国人口基数来说,还只占很小的比例。跨文化传播是双方的,若无国内用户的充分参与,所谓有效地利用因特网进行跨文化传播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大力开发中文信息资源,加速建立中文历史文化站点,全面地反映我们的学术研究成果,提供大量准确的学术资料,以及面向广大读者的通俗性、普及性的内容,促进因特网在中国的普及。历史文化站点除中文外,还应有英文版,通过大众传媒跨越国家地域的界限,向国外用户展示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帮助广大国外受众了解真实的中国,特别是有着悠久历史而又能展现时代精神的中华文化。
第五、开拓创新,努力把我国本土文化培育成为代表前进方向的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的建设,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一方面我们要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超越。这就是说,要把中国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站在世界的高度,视野宽阔了,就不会局限于传统而固步自封,也不会因世界变化无穷而不知所措,而是冷静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历史局限,做出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选择。另一方面,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世界,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族文化是在相互借鉴、相互补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在中国古代,在外交受到限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实现了对印度佛教的兼容以及在东亚的广泛传播,并且,在18世纪的欧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百年来,中国曾几度被动遭遇西方文化的冲击,由于思想准备不足,导致非此即彼的绝对化思维,没有形成主动参与型的大思路。现在,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们的本土文化应努力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只有做到这两方面,才能保持我国本土文化的先进性,并代表前进的方向。
四、展望:昨天我们曾是世界文明古国,明天我们
必将成为世界文化强国
在广袤的土地上原生、历经至少五千年而不衰并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华文化,植根于世界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之中,依托着越来越强大的综合国力与经济力量,正在逐步地成为世界强势文化之一,具有独特的巨大优势。不断壮大的经济实力,前所未有的良好外部环境和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为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后盾、开放的外部条件和充分的技术手段。我们应当针对新的形势,及时调整策略,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生存的高度保护本国文化,从祖国自强和民族复兴的高度壮大发展本国文化,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与文化国力,实现中华文化的更新发展和现代崛起。另外,我们还要尽量使我们的文化与经济相结合,让精神产品与现代传媒手段相联姻。从而使得我们的文化产品不仅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实现着自身的社会价值,同时还以其高附加值实现着自身的经济价值。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服务的方向,坚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就一定有能力、有信心建设好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新文化,从而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我们这个世界文明的东方古国,也一定能永葆青春,成为新千年世界文化的强国。
2、跨文化交流在全球化中扮演什么角色
极其重要的角色。
跨文化交流在全球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不仅涉及到社会的文化差异,还涉及到经济发展、政治形势、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
跨文化交流可以帮助消除文化差异,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全球经济的竞争力,使各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实现共同发展。
3、全球化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威胁吗?
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第一,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从目前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世界语言的多样性面临着严峻挑战。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据估计,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种语言,在21世纪将有一半消亡,200年后,80%的语言将不复存在。有的科学家预言,到2100年,可能将有90%~95%的语种消亡或趋于消亡。美国阿拉斯加费尔班克阿拉斯加本土语言中心M·克劳斯指出:“据保守的推测,在下个世纪里,平均每年将有20种语言消亡。不用说那些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就是那些使用人口较多的语言也面临着激烈竞争。目前英语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是强势的,随着英语的传播和使用,英语文化承载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向全世界扩展。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85%是用英语传播的,在联合国各种场合中使用的语言95%是英语,而国际经贸活动中几乎100%使用英语。经济全球化对英语的传播更是推波助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消亡,对文化多样性产生了威胁。
第二,经济全球化为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1922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代写论文中写道:“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己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2]”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融合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动力。世界上有60多亿的人口,200多个国家,2 500个民族,6 000多种语言,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努力创造了各种人类文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经济全球化不仅使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更加频繁,也使各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表现出更加鲜明的文化的多样性。因此,人们完全可以有理由说: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才进一步表现出具有各自民族特征的多样性。
第三,经济全球化不会导致文化单一化。目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甚至占到80%以上。美国文化产品出口额超过航天航空和电子产品的出口额,达每年600多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因此,西方一些学者鼓吹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将代替世界多样性的文化: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国的电视,美国的音乐,好莱坞的电影,将会代替世界上其他一切东西。实际上经济全球化不会导致文化单一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的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同时,不同国家在吸收它国文化的基础上也会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如巴塞罗那市前市长特鲁诺所言:“自然界因为生物多样性而美丽,人类也因为文化多元化而丰富。如果全世界都吃麦当劳,喝可口可乐,世界该是多么单调。[3]”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遗产。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文化千姿百态,各有所长。文化的多样性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空前发展,并催生出新的文化形式。
第一,民族国家的传统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文化的起源就是多元的。从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笔下描绘的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西方文化等8种文化到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出的26种文明形态;从具有区域特色的亚洲儒家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东阿拉伯文化等到一个国家内部文化,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都以雄辩的历史展示了多元世界文化图景。现今地球上共有将近190个民族国家,从美国、日本这些经济技术大国,到克罗地亚这样的新国家和几内亚、毛里塔尼亚、贝宁这样一些经济上欠发达的国家,以及列入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名单中的其他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以民族国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第二,企业文化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时代,
企业成为重要的国际关系体,其中跨国公司始终处于核心地位。美国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最近的调查报告说,2006年全球6·52万多家跨国公司及其58·5万多个分支机构,实现的产值占全球总产值的1/4。在目前全世界所有专利技术国际使用费中,72·8%左右是支付给跨国公司及其境外子系统的,这表明跨国公司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空前强大的势力。这些不同的国际关系体,无论是微软、沃尔玛、索尼等大的企业还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文化成为企业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第三,网络文化正在成为全球文化的新亮点。发达的电信网络使信息的流动不再有国界的限制,从而导致各种有关文化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等活动的范围被扩展到全球规模的水平上。网络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时空界限,为人们提供了体验全新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网络文化也由此得到了空前的丰富。
三、在全球化浪潮中,维护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安全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性对于生物界那样必不可少。一种文化如同一种基因,都拥有自己的历史精神和人文传承,有独特的魅力和智慧,多基因的世界才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我们提倡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但是文化的多样性不能成为保护落后文化、拒绝先进文化和闭关锁国的理由。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吸取世界文化的精华,振兴中国文化产业。文化多元化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产物。我们崇尚文化多元化,但是文化多元化不是简单地保留现状,更不是复旧。中国文化只有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吸取世界文化的精华,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影响,成为未来世界多元文化中重要的一元。扩大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是最基本的战略选择,要吸取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与现代文明相联系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只有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才能使中华文化园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要建立先进文化体系,必须注意维护文化安全。只有处理好文化开放和文化安全的关系,才能为构建中国先进文化提供基本保障,才能振兴中国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一个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点的产业系统,是一个涵盖包括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音像制品业、娱乐业、版权业和演出业在内的庞大体系。[4]”近年来,人们频繁地看到这样的数字: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超过了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已经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40%以上的份额。通过中国2008年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我们从数字上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平稳的发展。2006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为1 099·1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8·04%。通讯产业在整体上也是平稳快速增长,2007年在2006年基础上再次增加1亿用户,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3·68亿户和5·46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达1·8亿。2006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65·4亿元,增速高达73·5%。中国的文化产业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发现我们的文化产业的影响力远远落后于欧美,我们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完善以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以及相应的文化投资体系改革,牢牢掌握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和主动权,不受制于任何外国文化集团;实施文化精品战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立足于国情来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远景规划,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产业力。
第二,加强民族文化传播,提升软实力。一个国家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强国,不仅要拥有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硬实力,还要有以文化力为核心的软实力。如果一个国家不拥有软实力,那么它就只拥有一个物质外壳而缺少内涵,不能发展成为真正的强国。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潜在推动力,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托夫勒教授等认为,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不再作为衡量国家实力的主要目标,知识的控制是明日世界争夺的焦点。谁的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谁将成为国际权力斗争的赢家,谁将掌握未来[5]。尽管这代表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极端观点,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了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在经济力量方面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减,软实力的差距就成为中国在国际环境中又一个主要制约因素。能否提升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提升软实力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胡锦涛指出:“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6]”新世纪以来,我国在文化传播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基本上形成了多种语言、多种媒体并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传播模式。从广播电台、报纸和杂志到电视、互联网,中国的传媒在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然而我国的文化传播体系与西方国家全球化的综合信息传播体系相比,还处于弱势地位。为此,必须加快文化传播硬件和软件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扩大报刊、计算机网络等在国内外信息辐射的范围;增强各种媒体自身的吸引力;同时必须加强现有媒体的合作与改造,形成中国传播事业的合力,共同迎接来自境外媒体的挑战成为必由之路[7]。
第三、增强公民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自觉性,抵御英语语言霸权。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袭下,英文成了世界上独霸的语种,它在国际交往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国际互联网络上的信息约有80%以上是通过英语来传递的。前美国商务部高级官员戴维·罗特科普夫曾经在美国《外交季刊》上撰文直言不讳地宣称:“美国应该确保:如果世界向统一语言方向发展,那么这种语言就应该是英语。[8]”英语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宣传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以西方为中心的理论思想的载体。虽然汉语不是濒危的弱势语言,但是英语的霸主地位威胁到了汉语的影响力和在国际上的普及,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抵御英语的语言霸权。
首先,我们应该落实国家的语言政策,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学习、宣传和实施工作,自觉的应用和推广普通话,提高国内人民大众的汉语水平。
其次,扩大汉语在网络中的使用率,注意在国际会议、外交、贸易、科技、教育、文化、传媒、体育等领域逐步增加汉语的使用量,以提高汉语在国际交往领域中的价值。
最后,根据需求市场,培育和引导汉语教学,要大力培育汉语教学机构、教师、考试和教学方法的品牌,着力发展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现代远程教学,使汉语教学的发展与汉语的国际传播良性互动,国内外相互配合,扩大汉语的应用范围和辐射范围,形成推动汉语的国际使用和学习的新局面。
4、浅析全球化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感知
感知与文化有很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们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对外部环境的倾向性、接受的优先次序,是由文化决定的;另一方面,当感知形成后(指感知过程的结果——知觉),它又会对文化的发展以及跨文化的沟通产生影响。
在跨文化沟通过程中,研究感知或知觉对沟通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们在沟通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障碍和差异,主要是由感知方式的差异所造成的。要进行有效的沟通,我们必须了解来自异文化环境中人们感知世界的不同方式。
(2)成见
当我们突然进入一种有着很少我们所熟悉的符号和行为的情境的时候,我们就会经历一种其势很强的令人烦恼不安的情境——文化冲击。我们会因此而感到焦虑不安,甚至茫然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成见常常就油然而生了。成见不是不可避免的,但它常比悬而未决或模棱两可的状态容易接受得多。由于我们大多数人都很怠惰,不愿意发展了解不同境遇中其他人的必要的能力,我们就心安理得地根据错误的信息来减少悬念状态带来的不安和痛苦。然而,问题是:成见作为我们头脑中的图象,常常是僵化的,难以改变的,以其作为防卫的机制则是不妥当的,而且常常是极为不利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凡此种种的成见,对于成功地进行跨文化的沟通是全然无益的。
(3)种族中心主义
种族中心主义是人们作为某一特定文化中成员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感。它是一种以自身的文化价值和标准去解释和判断其他文化环境中的群体——他们的环境,他们的沟通的一种趋向。
所有的人都经历了促使民族中心主义心态发展的社会过程。人们通过受教育知道了“如何行事”的准则,通过观察知道了周围人的行为方式,对某一特定的制度和体系也越来越熟悉。从一种文化的角度看,假定另一种文化能选择“最好的方式”去行事似乎是不合理的。因而,我们对文化差异很大的人们之间的沟通,在早期是抱着否定态度的。
(4)缺乏共感
缺乏共感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经常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而不是他人的立场上理解、认识和评价事物的。缺乏共感也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首先.在正常情况下,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想象他人的境地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文化的因素加入之后,这个过程就更加复杂了。其次,显示优越感的沟通态度.也阻碍了共感的产生。如果一个人总是强调自己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固执己见,那么我们就很难与之产生共感。第三,缺乏先前对于某个群体、阶级或个人的了解也会阻碍共感的发展。如果从来没有在国外的企业工作过或从事过管理,也就没有机会了解他人的文化,我们就很容易误解他人的行为。这种知识的缺乏,可能致使我们从某些不完全跟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相联系的行为中得出结论。最后,我们头脑中所具有的跟人种和文化相关的成见也是达到共感的潜在的抑制因素。
5、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全球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讲,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
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
2.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个具有煽动性的词。拥护者憧憬它会给整个世界带来空前的进步和繁荣;批评者断言它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贫困、战争甚至文化灭绝。什么是全球化?我们真的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以往的全球化给我们带来过什么?
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
科技进步是一切社会变迁的原动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是全球化的依托。交通的进步促进人员和物质产品的全球化,通讯的进步促进精神产品的全球化。当然,两类技术的作用经常分不开。互联网能调动资本,轮船也能传播精神。
抛开技术进步因素,全球化是资本的全球化,亦是关于资本之“主义”的全球化,即利润至上观的全球化——马克思在150年前就讨论了全球化的这个本质。除了战争时期,资本在全球范围里疯狂地追逐利润,每天24小时,从不疲倦。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全球化体现为市场经济体系在全世界的扩张。其他一切方面的全球化,包括国际化的共产主义运动,都从资本全球化衍生而来。若世界市场的扩张是必然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既然全球化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人们当然希望拥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全球化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时间里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四类变量无限多。既然人们无法预知所有的变量,只好依赖意识形态决定自己的立场。
对众多的支持者而言,全球化是一种基于世界大同理想的意识形态。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市场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对众多的反对者而言,反全球化是一种基于平等世界理想的意识形态。反全球化就是反对扩大贫富差距,反对霸权。意识形态倾向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然而,笔者在这里不想谈论意识形态,只想就事论事。
我们正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全球化比美利坚时代逊色吗?如果麦当劳、肯德基能体现全球化,中餐馆可是在上上个世纪就在世界各地登陆了,如今其普及程度远非美国快餐能比。我怀疑,今天的全球化被迅速膨胀的“新闻界”给夸张了。
眼下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引起的,交通技术并没有飞跃的进步。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以轮船、铁路、汽车和飞机为代表的交通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人员和物资的国际交流呈几何级数增长。那个时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并不严格,护照也可有可无。美洲就是在那个时代开始住满移民,中国人就是从那时开始改穿西式服装,改用西式笔墨,扛洋枪、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钉,以及下南洋、闯西洋、赴东洋。
即便是资本流动,旧时代恐怕也未必差得远。100年前就有很多中国人在外国人开办的银行里存钱、取钱、借钱。那时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资本输出被列宁看成传统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据说,今天的全球化体现为惊人规模的“金融资本”流动。每天全世界有1万多亿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进行赌博投机,每年全球“热钱”高达400万亿美元。可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当今的国际贸易量才8万亿美元。国际金融赌博能影响地球每个角落的生活?资本是经济的三要素之一,其根本意义在于促进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效率。可是,用于国际赌博的“资本”促进多少效率呢?全球化的脊梁是工业和商业资本,不是“赌博资本”。
电力的使用,广播的兴起,电话的出现,新闻出版的普及,乃至后来的电视时代,上述任何一种通讯技术的进步,其意义未必低于互联网。因此,过去精神产品的全球化程度不亚于今天,精神产品的多元化也不亚于今天。否则,民主思想、共产党人的思想乃至形形色色的其他意识形态怎样传遍19和20世纪的世界?除了巨额的“金融资本”,据说今天的全球化还体现为互联网的兴旺普及。互联网使得信息传输变得快捷和方便。但拥有信息与拥有知识显然不是一回事,信息量的增大未必增加观念的多元化。今日美国人的观念并不比越战时更多元,也不比印度更多元。中国知识界今日的观念甚至不一定比2300年前的战国时代多元。比起今天的大学,上个世纪20年代的北大在思想上难道不是多元化得多?中国人现在的观念当然比20年前多元化了,但那并不是互联网的结果。
两次世界大战加上冷战,绵延80年,切断了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使冷战后开始恢复的国际交流显得突然和新颖。笔者不是历史学家,但倘若某个历史学家告诉我,在上上个世纪和上个世纪早年,人员、物资、资本和精神的国际交流程度高于今天,我不会感到惊奇。
当然,我并没有说未来的全球化不会超过以往的全球化。
全球化带来什么?
无论我们是否处在一个空前的全球化过程里,以往的经验都具有启发性。全球化的历史经验可以分成四大类:道义问题;收益问题;趋同与逐异问题;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问题。而以下四个全球化特征正对应着这四个问题。
1.缺少法治道义的全球化。任何国家内部的市场化都是随着法治环境的逐渐成熟而成熟的。国际的市场化却不是在法治环境下进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只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谓国际市场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立法、司法和执法都归于一家,只有理想主义者才去奢望公平,也只有那些最有能力从不公平中获利的国家才去奢谈国际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没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谓“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体现国际公义的治理。
2.无法预知国家损益的全球化。抽象谈论在全球化中获益或受损的条件非常困难。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可能获益,也都可能吃亏。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
3.刺激追求差异的全球化。全球化导致的“趋同”是浅薄的,全球化导致的“逐异”却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时代最深刻的特征。全球化的资本毫无人性可言,它带来激烈的社会变迁,刺激形形色色意识形态的兴起,也必然伴随激烈的社会集团、意识形态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以往的全球化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也带来了大革命,带来了国内战争,带来了“世界大战”。
4.促进民族主义和国家疆界的全球化。毫无疑问,近代以来形形色色的国际主义都产生于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带来了更强大的民族主义,带来了护照和海关,带来了人员交往的阻隔,带来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疆界,带来了更先进的武器和更强大的国防。在以往的全球化里,获胜的不是国际主义,而是国家主义,特别是民族主义。在今天,我们看到了“欧洲合众国”主义的兴起,欧洲货币的使用,欧洲边界的巩固,欧洲海关的确立,欧洲防卫的统一。是什么刺激出这种新“西欧民族主义”?美国、日本、西欧……哪一个还在谈论国际主义?当人们已经把保卫疆界安全的战场延伸到外太空,谁还能说全球化消灭国家疆界呢?曾几何时,为普世欢乐而设立的奥林匹克和世界杯居然成了民族的角斗场,国家之间的竞争,甚至成了在民族国家内部进行竞争的资本。
结 语
为了“经济效益”,人们从辽阔分散、自给自足的乡村走入了城市。他们密密麻麻地住在一起,近在咫尺,相互依赖,但只有依靠斤斤计较、彼此竞争、相互倾轧才能生存。城里的人们看上去没什么不一样,可每个人都从骨子里在追求与众不同。惟有不同才能在生存竞争里脱颖而出。残酷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渐变成缺少道德感、失去了正义观的人,他们崇拜资本所带来的一切“文明”,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资本本身。人们很自然便忘记阿富汗贫民的生命与世贸大厦里的生命是平等的。他们会为纽约2000多条“文明的”生命燃起祭奠的蜡烛,但绝想不到为阿富汗那4000多个“野蛮的”殉葬者焚一炷香。人类可以公然声称自私自利和弱肉强食是其本性,并能导致“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如此的人类,只好用钢铁制造的防盗门来取代分隔家庭的篱笆,用武装到牙齿的警察来取代调解邻里纠纷的长老。当贫穷辽阔的地球村变成了繁荣细小的地球城,各自的“国家利益”理所当然地成为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武力也自然成为安全和秩序的前提
当国际化开始倾向于代指这样一个过程时???,今天的全球化用来区别一系列的趋势,很多是在二战后变得尤为突出。它们包括:
全球范围内的通用标准的数目的增长,例如:版权法
国际贸易以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长
由跨国公司控制的世界经济的股份的增长
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
更多的国际间的文化影响,例如通过好莱坞电影的出口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诸如互联网和电话等的技术使得共享的信息资源不断增长
移民的增长,包括非法移民
很多的趋势被各种各样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组织看作是积极的,在很多情况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积极地推动。例如,有这个样一种经济理论:相对优势使得自由贸易可以使得资源分配变得更加有效,并且对参与贸易的双方都有利。
二战后通过很多诸如关贸总协定等的国际组织已经使得国际贸易间的障碍得到相当大的降低。特别是从关贸总协定演化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
提升自由贸易
商品:较少或消除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来降低关税
资金:减少或消除资金控制(资金控制会影响贸易发展)
减少、消除对当地产业的津贴补助金(达到公平贸易)
知识产权保护
在国家间对知识产权法律进行协调(通常来说,是添加更多限制)
跨国界承认知识产权限制(例如,在中国获得的专利权可以在美国获得承认)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运动认识认为这些是有害的。
质疑中的全球化
对关于全球化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现象还是只是一个说法还存在学术上的讨论。虽然这个词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一些学者争论到这个现象在其它的历史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们是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现象,例如国际贸易的增长和跨国公司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它们开始被建立的时候并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学者更喜欢使用“国际化”而不是“全球化”。简单的说,它们两者的区别在于国家的角色在国际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说,全球化程度比国际化要深。所以,这些学者认为国家的边界还远没有达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还没有开始,也可能不会开始——从历史上考虑,国际化从来没有变成全球。
1.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提出了真正的不结盟。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文选》3卷57页)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中国珍视自己的独立自主,也尊重他国人民的独立自主和道路选择。我国坚持独立自主,也积极争取国际支援,发展国际合作,把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与尽量争取外援,加强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原则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之一,始终坚持这些原则。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不谋私利,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国际合作、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看作是处理国际关系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则。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遵循睦邻友好原则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创造和维护和平友好,长期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外交方针之一。
2.对外开放理论的主要观点
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对外开放”是我提出来的。“对外开放”这一提法,是对国际分工、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理论的高度概括,易于为我国人民所理解,现在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同。这一提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定要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关起门来是不行的,必须对外开放。(2)对外开放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内开放,另一方面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的开放。(3)对外开放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其中包括建立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4)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要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不仅新引进的企业要按人家的先进方法去办,原有的企业改造也要采用先进的方法。(6)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冒风险,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7)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现象,要注意很好地抓,决不能任其发展。(8)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也不是二十年。现在生产力不发达要对外开放,将来生产力发达了,要更加开放。对外开放的政策不可改变。
对小平的这些论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对外开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6、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影响呢?
第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全世界的优秀文化可以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时至今日,我们经常听说“经济全球化”,但除了经济以外,政治、文、化科技也在实现全球化。特别是文化,是全球化的“重点项目”。别的不说,近些年来在海外开办的孔子学院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地文化交流、融合的最好见证。
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孔子学院为载体,和世界各地文化不断交流、碰撞,和它们求同存异,维持一个和平相处的局面。在异国他乡,开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花朵”。
除了优秀儒学思想这样的传统文化以外,其他优秀的文化也在全球化过程中和世界文化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我相信,凭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优秀肯定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站稳跟脚。
第二,会加速淘汰一些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样。尽管大部分优秀,但还是有一部分糟粕混杂其中,比如愚忠、愚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君爱国、侍奉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无论他们是对是错,都要严格地执行。这样的文化属于糟粕,天地之间本就不存在什么“天子”,人人生而平等,刻意强调人的等级性会使社会倒退。
更何况是人就会犯错,父母和“天子”不可能全是对的。我们在执行的时候,一定要判断对错。
第三,让其他国家更加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国。都说文化是了解一个国家历史发展和意识形态的最好途径,通过中国的传统文化,世界人民可以充分了解中国的发展和一贯的友好和平主张。这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重要、更全面的作用,是有利的。
7、经济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初二政治
当今的世界正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
科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
经济交往
的日益频繁,
通信传媒的高速进步,
自由贸易的逐步深化,
正在把整个世界融合为一个全球
性的统一市场,
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广度和深度推进。
全球化是一把
“双刃
剑
“,
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富国和穷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但也
是侵犯一个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很大争议的过程。
全球化和文化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今天,
任何一种民族
都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
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全球化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
保持我们文化特色,借鉴外来文化优势的同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首先,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得以加强,
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
球范围内的传播。
在经济全球化的号召下,
我国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正慢慢走出国门,
向世界
显示我们文化的魅力。像是如今风靡全球的孔子学院,向世人展示了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
成为传播中国
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
和平台。它秉承了孔子“和为贵
”
、
“和
而不同”的理
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外文化
的交流和融合。
其次,
经济全球化发展有利于我们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之长,
使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不断得
以丰富和发展。世界各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
,特别是西方
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
、经营管理经验等。这些先进的思想观念不仅是西方国家文化的
核心部分,
也是西方文明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
并且还是我国传统文化所不太完善的部分。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各国特别是西方国
家发展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成果,从而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增强市场意识、
科技意识、效率意识和现代管理意识。
再者,
国外从不同角度审视和关注我国传统文化,
这为我们思考和关注传统文化提供了
新视野。
在外国思想家的视野中
,
他们从老子的著作中发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生成说的初步
设想
,
也从中找到了对当今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的环境保护思想,
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
思想
,
从中他们看到了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
家庭伦理中
,
他们看到了可以用于改善当代西方家庭伦理关系,
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种种社会
规范;从
《易经》
中外国人更是读出了当代计算机二进制的原理。而一部孙子兵法更是成为
世界军事院校的经典教材。而这些,
都是我们不曾发现的。
经济全球化下,
当越来越多的人
关注我们的文化时,
我们看待同一事物的视野越来越宽广了,
我们的文化被剖析地也就越来
越深刻了。
二.经济全球化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纵然经济全球化给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首先,
日益密切的文化交流使大量外来文化流进,
西方文化迅速扩张,
从而忽视了本土
的传统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逐潮流,热衷过一些洋节,如圣诞节、万圣节、感
恩节等。然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却原来越冷清,逐渐被打入冷
宫。外来文化的冲击使我们传统文化的地位摇摇欲坠,有些文化甚至都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其次,
经济全球化下我们的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严重的威胁。
当前的文化全球化在很大程
度上表现为西方部分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充斥于世界。
可以说,
西方文化意识和西方文化习
俗正在日趋全球化,无论是在服装、食品、电影、电视,还是在建筑设计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