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环境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同时也体现在执行者调动、处置相关事务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上。社会环岁晌渗境对公共管理的影响是影谨做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同时也体现在执行者调动、处置相关事务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上。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乎脊权力一旦形成,其权力的管理范围和强度也就相应发展。
2、如何利用西方理论与中国本地资源建构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
作为一种正在成长着的公共管理新理论范式以及实践模式,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改革的必然产物。新公共管理倡导以顾客、结果和竞争为导向的行政理念,对传统的公共行政体制和方式进行了深刻地扬弃。新公共管理有其新颖、合理之处,它反映了当代西方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公共部门管理研究的新成就。如何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穗没管理模式,值得探讨。
一、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运动起源于英国、美国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并逐步扩展到包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在当代,新公共管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其作用和影响日益突出。新公共管理是个非常松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种试图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理论,又指一种新的公共行政模式,还指在当代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运动。其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让管理者进行管理;衡量业绩;产出控制;顾客至上;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和小型化;引入竞争机制;采用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改变管理者与政治家、公众的关系。这八个要点既是当代西方猜枣纳政府改革的基本取向,又是新公共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重新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定位。“公共性”作为新公共管理的一种基础性内涵,决定了新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即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新公共管理模式力图将政府市场化,冒着让社会步入危险的风险让市场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但也产生了如何与公共职能有机结合的问题。一味注重实效的新公共管理模式由于过分强调对“绩效”、“效率”的追求,反而易导致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于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构想
(一)加强政府的治理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在经济转轨时期,各级政府普遍面临一方面政府要放权于企业、放权于市场、放权于社会,另一方面政府还要承担起培育市场主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任务。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社会自主化管理,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都要政府的支持和扶植。现阶段我们仍然存在政府直接参与市场活动、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不够规范,对国有企业的直接干预仍然很多、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仍未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未能很好发挥的问题。有鉴于此,当前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进一步调整组织结构,加强和统一宏观调控部门,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流通管理体制和金融监管体制,强化市场监管力度的改革上。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进一步重新构建政府新的职能体系,明晰政府与市场各自的责任关系。使政府得以充分发挥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领导和治理作用。
(二)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
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管理的成本意识淡薄,庞大的财政支出不仅影响了政府形象,也妨碍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十六大提出了通过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新思路。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表现为具有生产力性质的政府管理工具的创新,政府通过现代管理手段,转变传统行政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三)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职权。
要依法规范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和权限。岩丛属于中央职能范围的事务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属于地方政府职能范围的事务由地方政府自主管理;处理好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必须按照既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又要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依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权限。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及相互关系应当由宪法加以规定。(四)大力推进以事业单位为代表的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我国今后机构改革的重点。我国政府改革的重点是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培育公共服务体系,遵循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历史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在未来进一步的体制改革中,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一个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
三、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模式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
(一)建立新公共管理理念。
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在带来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飞速变化,带来社会各个群体行为和要求的变化,也要求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方式必须发生变化。公共管理所涉及的转变观念实质上是转变对政府作用的定位认识。新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应对社会要求、顺应市场化浪潮的时代产物。新公共管理重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强调政府组织与其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主张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关注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提倡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要求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公共管理内涵的本质是公共性。这种公共性是社会性的升华或抽象。公共管理的主体、价值观、手段、对象和目标都体现了公共性,从而与私营部门的管理区别开了。公共管理从权力中心向社会中心转变,从管理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管理原则从对上负责到对下负责转变,等等,也都体现了公共性对公共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准确定位服务对象。
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选择等理论为基础,认为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机构,政府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主张建立一个“企业式政府”。一个政府官员,应该是负责任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人员”,从而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公众则是因向政府纳税而享受政府服务作为回报的“顾客”。公民对政府的制约主要通过行使政治权利来实现,顾客对企业的控制主要通过购买其商品和服务来实现。企业家式的政府应是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并提供较高服务效率的政府。为此,政府应该以服务对象为顾客,以顾客为上帝,政府服务应该以顾客需求或市场为导向。新公共管理将市场模式引入公共领域后,试图运用顾客驱使制度原理,迫使政府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我国政府的主要精力和主要财力应当集中到满足公共需求,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上。“十一五”规划纲要体现了这个要求,首次划定了政府公共服务领域范围,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将更多的财力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三)合理区分政府职能。
新公共管理强调合理划分政府的决策职能和管理职能,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目标是:市场化、民主化、规范化、高效化、服务化。全球化、信息化对政策制定者提出了许多挑战。要求政府具有高度灵敏的应变能力和一流的决策水平。要在全球政策环境中有效发挥作用,政府和政策制定体制的结构就有必要进行调整。对社会公共事务大包大揽使政府很容易陷入千头万绪、纷萦复杂的社会公共事务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国内国际重大问题作出及时、果断、正确的决策。因此,政府应当主动实现职能转变,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转变政府职能的基本理念是:“小政府,大服务,大市场。”
3、全球化对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有何影响
无可否认,全球化首先是一种经济现象。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全球性贸易往来、资金流动和技术革命,正在推倒各国的经济壁垒,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整体。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并从物质和观念两大方面对包括个人、组织、民族和国家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各种关系产生着重大影响,进而重新塑造着现代世界和世界秩序,[1]也迫使所有政府和社会为了适应这股席卷地球每个角落的变革浪潮而进行自我调整。
在这股来势汹涌的浪潮面前,有人提出,在全球成为一个大市场的前景下,民族国家将不复存在,全球将成为一个“无国界的世界”[2]但这种观点忽视了国家政府依然强大的现实。的确,全球化给民族国家的存在提出了疑问,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一系列规则至少使各成员方的贸易规则和政策趋同,但民族国家并不仅仅以经济为存在的基础,国家成员对疆土边界、共同的生活方式、共享的文化的认同是民族国家存在的更重要的基础。在全球化过程中,国家的行为虽然受到大量国际规则和因素的制约,但国家的作用也并不会因此而式微,实现国际间各领域合作的基本单位仍然是国家。当然,国家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毋宁说,民族国家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过程,各国政府正在通过改革相关的观念、制度、结构和政策而以新的职能定位在全球化时代展现出新的面目。在这个变革过程中,各国政府首要面对的就是公共管理的变革。
一、全球化为公共管理提出的挑战:
(一)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在世界大市场上,为了获得最大收益并为本国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每个国家都希望其它国家对自己的贸易壁垒越少越好,但在各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之上并不存在一个全球政府,而武力不仅不能促进贸易,相反,只能阻碍贸易。所以,各国之间就必须做出努力,通过谈判达成某些一体遵行的规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WTO的一系列规则。因此,平等的谈判、协商和遵行是全球化过程中的基本游戏规则。不管是民主国家还是威权国家,只要是受规则约束的成员方,那么,就必须遵守基本游戏规则。而对基本游戏规则的遵守必然反映在该国的内部制度和管理上。也就是说,由各国共同制定并同意的旨在促进贸易的规则实际上对政府的管理提出了约束,使各政府在本国进行管理的时候,不能不受这些国际规则的制约和平等精神的影响。这实际上是对各国的管理理念基础和管理结构提出了重大挑战。
(二)全球化实际上造成权力和权威中心的非唯一性,从而使国际治理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点。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公民个人有充分的技术资源来获得政府不可能控制也不可能审查的大量丰富的信息,从而使公民个人在信息的拥有上与政府相比至少不处于劣势。实际上,大量的似乎无穷尽的信息和新鲜事物的出现就已经使政府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招架、无法应对,更遑论对公民个人的信息获得来源与数量、种类进行控制和审查了。由于全球化以科技和知识信息为主要依托,政府运用科技对知识信息的掌握程度就成为政府管理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面对纷繁无穷的知识信息,政府在国内的治理中需要寻找合作者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有效管理,而合作者正式公民社会当中的各种组织和个人。实际上,从知识和信息角度看,国家的公共管理已经不可能维持以往那种政府单一中心的格局和权威,毋宁说,政府只是多个管理中心中的一个相对的核心,与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其他管理中心并存。因此,深受全球化影响的国家内部的公共管理也不可避免地将随之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点。
(三)全球化过程一旦启动,就具备了不可逆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跨国的流动和联系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紧密。并且,世界市场对资本、人才的优化配置在这个过程中将越来越不受国家、政府的约束,而更多地依赖于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形成、正在形成和将要形成的各种民间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也是对国家的控制力的一个重大挑战。如果对此无动于衷,或者仍然采取压制或限制措施,则容易造成国家与由公民个人构成的社会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所以,改革管理模式以适应和运用跨国流动和联系,也成为国家在管理层面面临的现实挑战。
全球化带来的还不仅仅是这三方面的挑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还将会出现各种我们目前难以预料的挑战。而与全球化相关的绝大多数挑战都首先要求国家层面的有效回应,特别是国家在公共管理层面的有效回应。
二、我国公共管理现状分析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公共管理从理念到体制结构和具体的管理行为实际上形成了官僚体制为中心的轻视公民的总体特点,造成公民在公共管理中的缺位,这一方面继续造就政府在管理中的全能主义惯性,并增加政府管理的成本;同时,公民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对政府管理的依赖性也丝毫不减,缺乏公民意识。所以,我们的政府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公共管理负担仍然在加重,难以对来自国际和国内的各种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从而做出有效的决定来应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变化和利益要求,另一方面又造成公民参与管理无门,在参与热情与参与冷漠之间游离。同时,更深地涉入全球化过程又意味着透明度等国际规则对我们国内公共管理的制约和极大推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公共管理应该如何应对呢?
4、结合现状,论述公共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
公共管理是一门经济、管理、社会科学三者有机结合的科学,注重培养学生对公共事物的分析、管理能力。公共管理对数学的要求没有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那么,但是需要针对不同专业加试不同的科目。行政管理需要有政治学基础,医疗管理一般只接受本科是医学的学生,教育经济与管理要求学生本科阶段须修满一定学分的经济、管理课程,土地资源管理要求考察土地测量、土地资源利用的有关知识,社会要考察社会学的基础知识。
从事社会和行政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多选择考公务员或者在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也有的在外资企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社会和行政管理类似,主要服务于政府机构,也需要公务员考试,也有许多人在人力资源公司、猎头公司寻找机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服务于大型医院,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稳定,不过近几年也有饱和的趋势。土地资源管理看似是为政府培养土地管理人才,其实更多人进入了房地产公司从事土地购买、土地管理、房产管理等工作,如果再具有测量、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将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一般情况下,政治学、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报考行政管理,医学报考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报考教育经济管理,土地资源、测绘科学、房地产管理等专业报考土地资源管理。
5、再没人告诉我 我就完了
2004届硕研毕业生求职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刘太刚* 吕昌伟** 李艳花***
200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共有107名在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去除委托培养的定向生和留学生15名,有92名同学都有过毕业前的求职经历。其中包括2001年入学的三年制硕士研究生36名和2002年入学的二年制硕士研究生56名。从2004年6月起,我们对这92名同学的求职就业情况进行一次无记名问卷调查。本项调查的目的,主要在于锻炼我们做实证研究的能力,同时为行政管理系改进研究生教学及毕业生择业指导提供实证数据。
本项调查所设计的问题,主要涉及就业基本情况、影响就业的因素及毕业生对学校的要求三部分内容,其中以影响就业的因素为本项调查的重点。
本项调查共回收51份问卷,回收率为55.43%。根据这些问卷,我们做出如下统计分析:
一、2004届硕研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在此方面,问卷设计了四道问题,以分别了解毕业生开始找工作的时间、对现在工作的满意度、所签单位的性质和所签单位的待遇(月薪)。
1、毕业生开始找工作的时间
调查结果统计:对于开始找工作的时间,选择“倒数第三学期之前”的,占1.96%;选择“倒数第三学期”的,占5.88%;选择“倒数第二学期”的,占74.51%;选择“最后一学期”的,占19.61%。从中可以看出,近四分之三的同学是在倒掘空数第二学期,也就是毕业班的第一学期开始找工作;其次有近五分之一的同学是在最后一学期开始找工作;只有不足8%的同学(共4人)在“倒数第三学期”或更早的时间即开始找工作。而这4名很早就开始找工作的毕业生中,有2名 “对现在工作的满意度”选择“凑合”,另2名选择“比较满意”,他们对现在工作的满意度尚未达到本项调查的平均水平(即“凑合”占27.45%,“比较满意”占54.90%)。
基本结论:在倒数第二学期开始找工作并不算迟。工作找得早,不一定就好。
2、毕业生对现仔散族在工作的满意度
调查结果统计:选择“根本不满意”的,占1.96%;选择“凑合”的,占27.45%;选择“比较满意”的,占54.90%;选择“很满意”的,占13.73%。从中可以看出,多一半的毕业生对所找到的工作比较满意,其次有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认为还凑合,再次有近七分之一的毕业感觉非常满意,而只有不足2%的同学对工作根本不满意。
基本结论:总体而言,行政学系2004届硕研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相当令人满意。
3、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
调查结果统计:选择“行政单位”的,占39.22%;选择“事业单位”的,占33.33%;选择“国有企业”的,占11.76%;选择“私人企业”的,占5.88%;选择“其他”的,占1.96%;选择“尚未落实单位的”占7.84%。从中可以看出,有超过70%的毕业生就业于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其次有超过10%的毕业生就业于国有企业。考虑到还有近8%的毕业生当时(2004年6月下旬)尚没有落实单位,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的情况应当说相当不错。
基本结论: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等公共管理类的单位是行政管理系硕研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毕业生在就业单位基本能用其所学。
4、毕业生就业薪酬
调查结果统计:选择“二千元/月以下”的,占17.95%;选择“二千到三千元/月”的,占33.33%;选择“三千到四千元/月”的,占19.61%;选择“四千到五千元/月”的,占9.8%;选择“五千到六千元/月”的,占11.76%;选择“更多”的,占1.96%。从中可以看出,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一毕业就能享受每月二千到四千元的待遇,而每月在二千元以下的不足五分之一。
基本结论:毕业生就业薪酬总体令人满意。
二、影响2004届硕研毕念弊业生就业的相关因素
在此方面,问卷共考察了8项因素的影响,即:预期待遇、本科就读学校与专业、在校时间安排、书本知识的掌握、科研成果、社团活动、兼职、关系。此外,问卷还比较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及不同求职方式的有效程度。
1、本科就读学校及专业的影响
调查结果统计:就本科就读学校的影响而言,选择“根本不影响”的,占9.8%;选择“有点影响” 的,占54.9%;选择“影响较大”的,占21.57%;选择“影响很大”的,占9.8%。就本科就读专业的影响而言,选择“根本不影响”的,占3.92%;选择“有点影响”的,占58.82%;选择“影响较大”的,占27.45%;选择“影响很大”的,占5.88%。从中可以看出,九成以上的毕业生认为本科就读学校与专业对求职成功有影响,三成以上的毕业生认为这种影响相当大。而且本科专业对求职的影响略微超出本科学校的影响。
基本结论:即使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其出身(本科就读学校及专业)不同,身价亦受影响。
2、时间安排与就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当被问及“与其他同学相比,您用于读书学习和参加其他活动的时间安排比例” 时,有29.41%的同学选择了“读书学习的时间多”,11.76%的同学选择了“参加其他活动的时间多”,41.18%的同学选择了“大体相当”,还有13.73%的同学选择了“没比较过”。
在“读书学习的时间多”的同学中,“对现在工作的满意度”选择“凑合”的,占26.67%; “比较满意”的,占60%; “很满意”的,占13. 33%。 在“参加其他活动的时间多”的同学中,“对现在工作的满意度”选择“凑合”的,为0; “比较满意”的,占83.33%; “很满意”的,占16. 67%。在时间分配“大体相当”的同学中,“对现在工作的满意度”选择“凑合”的,占23. 81%; “比较满意”的,占57.14%; “很满意”的,占19. 05%。从中可以看出,时间分配“大体相当”的同学对现在工作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参加其他活动的时间多”的同学,再次是“读书学习的时间多”的同学,而在时间分配上 “没比较过”的同学对工作的满意度则最低,尤其是其 “对现在工作的满意度”为“凑合”的比例,至少其他三类同学高出40个百分点。
基本结论:缺乏清楚的时间观念和理性的时间安排,是求职的大忌。
3、科研成果对求职的影响
调查结果统计:选择“有很明显的积极作用”的,占37.25%;选择“有积极作用但不明显” 的,占47.06%;选择“没什么作用”的,占9.8%。从中可以看出,有近九成的同学认为科研成果(包括课题、论文、著作等)对求职有帮助,其中近四成的同学认为这种帮助相当大。
基本结论:学生在校期间做科研,是磨刀不误砍柴功,有助于求职。
4、参加学生社团对求职的影响
调查结果统计:选择“帮助很大”的,占23.53%;选择“有点帮助但不是很明显” 的,占52.94%;选择 “基本上没什么帮助”的,占21.57%。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参加学生社团对求职的影响,各有二成多的同学观点截然相反,而五成以上的同学则认为“有点帮助但不是很明显”。
基本结论:对求职而言,与其参加学生社团,还不如老老实实读书做科研。
5、兼职对求职的影响
调查结果统计:就盈利性兼职对求职的影响而言,选择 “影响很大”的,占11.76%;选择“有影响但不大”的,占52.94%;选择“基本没积极作用但影响学业”的,占5.88%;选择“没做过不清楚”的,占21.57%。就非盈利性兼职对求职的影响而言,选择“影响很大”的,占9.8%;选择“有影响但不大”的,占56.86%;选择“基本没积极作用但影响学业”的占9.8%;选择“没做过不清楚”的,占19.61%。从中可以看出,八成左右的同学有过兼职经历,仅有一成左右的同学认为兼职经历对求职很大。同时,从对求职的影响来看,社会兼职的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差别几乎不存在。
基本结论:无论盈利性兼职还是非盈利性兼职,对于求职的直接影响都不大。
6、兼职经历被单位认可的程度
调查结果统计:对于兼职经历被单位认可的程度,选择“作为工作经历很认可”的,占47.06%;选择“不认可这种工作经历”的,占11.76%;选择“单位不考虑这个问题”的,占37.25%。从中可以看出,超过五成的同学认为兼职经历不被单位认可,近五成的同学则持相反的看法。
基本结论:不同单位对于兼职经历的认可程度差异很大。
7、最有助于求职的实践活动
调查结果统计:选择“实习”的,占52.94%;选择“社团活动”的,占27.45%;选择“盈利性兼职”的,占11.76%;选择“非盈利性兼职”的,占7.84%。从中可以看出,在上述四种实践活动中,半数以上的同学认为实习最有助于求职。
基本结论:实习对于求职非常重要。
8、关系对求职的影响
调查结果统计:选择“很大”的,占62.75%;选择“一般”的,占29.41%;选择“不大”的,占5.88%;选择“没用”的为0。从中可以看出,六成以上的同学认为关系对于求职影响很大,且没有一人认为关系对求职没用。
基本结论:关系对求职的影响尽人皆知。
9、五种常见求职方式的有效性比较
为了比较网上投简历、校外招聘会、校内招聘会、熟人介绍和上门自我推销这五种最常见的求职方式的求职效果,本项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对上述五种方式的有效性依次排序。我们在统计的时候按照每种求职方式所处的序位给予不同的权重值,即排序第一的给一分,排序第二的给二分,依次类推。这样,每种求职方式的求职效果与其最终得分成反比,即最无效的方式得分最高,最有效的方式得分最低。各种求职方式的分值区间是51---255分。
调查结果统计:熟人介绍100分,校内招聘会121分,网上投简历151分,校外招聘会160分,上门自我推销203分。从中可以看出,熟人介绍最为有效,而上门自我推销的效果最差。
基本结论:上门自我推销的求职方式可以放弃。
10、八个因素的综合比较
为了比较科研能力、外貌、英语能力、实践经验、求职心态、机遇、社会关系和得体的言行举止这八种因素对求职的影响,本项调查要求被调查者按照上述各因素对求职的影响大小进行排序。我们在统计的时候按照每种因素所处的序位给予不同的权重值,即排序第一的给一分,排序第二的给二分,依次类推。这样,每种因素对求职的影响与其最终得分成反比,即影响最弱的因素得分最高,影响最大的因素得分最低。各种因素的分值区间是51---255分。
调查结果统计:科研能力133分,英语能力146分,机遇150分,实践经验151分,社会关系168分,得体的言行举止183分,求职心态203分,外貌205分。从中可以看出,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科研能力、英语能力、机遇和实践经验,而前面统计结果显示比较重要的社会关系只排在了第五位。
基本结论:关系诚可贵,机遇价更高,若为能力故,二者皆可抛。
三、毕业生求职对院系工作的要求
为了了解毕业生对学校及导师的要求,本项调查设计了四个问题,以分别考察哪些课程有利于求职、应增设的课程、对严格论文写作要求的看法、选择导师的标准。
1、本系哪些课程有利于求职?
本项调查设问:您觉得本系设置的课程中的哪些课程有利于您的求职?(请依次列出三门课)
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面八位的课程依次是:人力资源管理,获选率为64.71%;行政学,获选率为39.22%;公共政策,获选率为35.29%;行政法,获选率为29.41%;组织理论与管理,获选率为29.41%;管理学,获选率为27.45%;公共经济学,获选率为13.73%;公文写作,获选率为11.76%。从中可以看出,六成以上的同学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有利于求职,三分之一以上的同学认为行政学、公共政策有利于求职,而近三成的同学认为行政法、组织理论与管理、管理学有利于求职。
基本结论:对不同的同学、不同的单位,各门课程对于求职的价值也有所不同。
2、本系应增设哪门课程
在问及本系应增设哪门课程时,51名被调查者中有18名未给答案,其余33名被调查者共开出19门课程。其中排名靠前的课程依次为:公文写作(8人),西方经济学(5人),公共关系学(3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3人),其余15门课程的推荐人则不超过2人。
基本结论:在本系应增设哪门课程的问题上,可谓众口难调。
3、经过求职经历后对学校及导师的严格要求的看法变化
本项调查设问:经过一段找工作的经历之后,你对学校及导师在学习及写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严格要求持何种看法?
调查结果统计:选择“更能理解”的,占47.06%的同学;选择“看法没变,还是认为严格一点好”的,33.33%;选择了“看法没变,还是认为没必要那么严格”的,占13.73%;选择了“更不能理解”的,占3.92%。从中可以看出,八成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及导师在学习及写毕业论文写作方面应对学生严格要求。
基本结论:学校及导师在学习及写毕业论文写作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通常不会影响学生求职。
4、选择导师的标准
本项调查设问:如果可以自由选择导师,你最看重导师的哪些方面?
调查结果统计: “人品好责任心强”的获选率为60.78%;“学业上的指导”的获选率为39.2%; “找工作方面的帮助”的获选率为17.65%; “人际资源的可用性”的获选率为15.69%,“名气” 的获选率为5.88%,“经济上的扶助” 的获选率为0,“其他”的获选率为1.96%。从中可以看出,导师的人品责任心被六成以上的同学所看重,导师在学业上的指导被近四成的学生所看重,而导师的名气以及导师在找工作方面的帮助、导师人际资源的可用性则一般不被学生所看重。
基本结论:“人品好责任心强”+“学业上的指导”+“找工作方面的帮助”+“人际资源的可用性”+“名气”=理想导师。其中,“人品好责任心强”+“学业上的指导”=90分。
四、在校读研期间最大教训
本项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写出其本人在校读研期间的最大教训。51名被调查者中有26名未给答案。在其余25名被调查者总结的教训中,有18人的教训与学习有关,4人的教训与方法有关,2人的教训与社会实践有关,另有1名可能与考虑问题的眼光有关。
1、学习有关的教训
“应该多花时间学习,对人生定位应准确”;“认真看书,时间宝贵”;“对职业生涯未做较好的规划,未能针对性的学习”;“没多看书”;“看书少,需要加强”;“科研成果较少”;“学习更多的知识,锻炼好身体”;“认真读书、积极思考”;“要好好读书”;“技术性知识掌握不够”;“多花些时间用于学习和研究”;“多学习”;“科研能力待加强”;“读书时间少”;“要提高写作能力,多写点文章,外语计算机要加强”;“应该更用功点”;“应尽可能早着手找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太懒散”。
2、与方法有关的教训
“死盯一点”;“不要一棵树上吊死,别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自己找准自己的路子”。
3、与社会实践有关的教训
“社会实践不多”;“缺乏实习经历,工作经验”。
4、可能与考虑问题的眼光有关的教训
“风物长宜放眼量”。
基本结论:学业方面不够用功是大多数毕业生的最大教训。
五、对师弟师妹的求职赠言
本项调查设问:”对以后师弟师妹的求职,你最想说的话是:”
调查结果显示,51名被调查者中有9人没有赠言,其余42名被调查者的赠言可粗略分成四种类型:心态型(13人),方法型(11人),学业型(10人),励志型(7人),自嘲型(1人)。
1、心态型赠言
“微笑着面对生活”;“沉住气,肯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急不躁,充实自我,保持良好的心态”;“放好心态,做好定位,多头出击”;“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心态”;“积极乐观,自信豁达”;“自信”;“自信、谦虚”;“调整心态,务实找工作”;“时刻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有一个好的心态,不怨天尤人,抓住每一个机会”。
2、方法型
“做好职业规划,早着手准备,不要耗费在校的时间,多学多练”;“积极主动,坚持到底,调动一切可能的资源”;“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平时珍惜时间,充实时间,多做尝试”;“准确定位,把握一切机会”;“珍惜求职之前的时间,重视求职之中的机会”;“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早做准备、未雨绸缪、守时高效,主次兼顾”;“多向师兄请教”;“不要死盯一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早点把毕业论文做完,这样在找工作的时候比较主动”。
3、学业型赠言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以致用”;“多看书,全方面发展”;“多学习,多看书,多发表文章,勤练外语”;“好好读书,莫虚度年华”;“势利一点,英语、证书、职位”;“学习,学习,再学习”;“多读一点书吧”;“厚积而薄发”。
4、励志型赠言
“多多努力”;“不要虚度时光”;“天道酬勤”;“勤奋专注,人际关系”;“百折不挠”;“过程很痛苦,坚持住,结果是美丽的”;“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并努力追求成功!不要降低自己的要求做一般人,因为如果这样连一般人都做不到”。
5、自嘲型赠言
“亲爱的你们,别学我。”
基本结论:心态+方法+学业+意志=求职成功。求职-心态-方法-学业-意志=“亲爱的你们,别学我。”
仅供参考
6、公共治理为什么必须发生新的转型
摘要:中国正在发生从旧到新的治理转型,治理转型实际上是一场全球性变革运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性公共治理转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全球治理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模式,为中国探索和建立更为有效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实现公共治理向“良好治理”方向的转型提供了某些启示。
关键词:治理;转型;全球变革
改革开放30年来,快速推进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引起了中国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也使政府的管理从理念、制度到结构和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出现了中国治理从旧到新的转型。走向新的治理是当代各国公共治理转型的必然结果,治理转型作为公共治理领域发生的一种系统化的、大规模的和带有根本性的转变过程,是一场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全球性运动。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公共管理领域围绕着加强政府能力和满足公民意愿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全球性改革运动,其结果是公共管理发生了从政府管理到公共治理的转型。探索更为有效的公共事务的“治理”模式,也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核心论域。这种探索将为中国的公共管理研究和正在发生的公共治理转型提供某种可资借鉴的经验和理论。
一、背景:全球公共管理改革与治理转型
在14世纪末就开始使用的“治理”,是与统治( government) 、管理(management)等政府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用于与国家的公共事务相关的政治活动和管理活动。而今天,越来越多的公共管理研究者开始认同关于“治理”概念的新解释:治理是包括政府和各种非政府组织乃至私人机构在内的多个主体,协同处理公共事务,以满足公众需求,实现最大化公共利益的过程。这一定义主要是在“公共治理”的意义上使用的。它意味着: ( 1 )治理或者说公共治理与政府管理不同,主体并不是惟一的,而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公共和私人的机构; ( 2 )治理权威的运用并不像政府管理那样,采用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行政命令,而是上下互动、相互协商、彼此合作的方式; ( 3 )治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网络状的合作管理,是“多中心”的,目标也是多元的,但最终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需求,实现最大化公共利益。
传统治理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挑战,从而向现代“新”治理转型,在西方国家是很早就发生的事。但治理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且有其特殊的背景,那就是全球性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兴起。当代全球性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发端于西方国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之所以首先掀起公共管理改革,源于两个基本原因: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和公民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普遍不满。而改革的目的就在于“在公共支出中形成节余(经济) ,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使政府的运作更有效率,增加使选用和实施的政策变得有效的机会”。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 1)社会、市场管理与政府职能的优化; ( 2)社会力量的利用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 ( 3 )政府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
在20多年的公共管理改革过程中,西方各国形成了公共治理的新模式。按照澳大利亚学者欧文·休斯的说法, 20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的管理方式已发生了变化,以官僚制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正在转变为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模式。尽管这种模式有各种各样的名称,如“新公共管理”、“管理主义”、“企业化政府”、“后官僚体制模式”等,但它们都表示同一种现象,即传统的官僚制已被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模式所取代。
尽管对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中出现的“新公共管理”模式还很难作出恰当的界定和全面的评价,但它意味着当代西方公共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的深刻变化,意味着公共治理的转型,意味着传统公共治理模式至少在西方国家的终结。而现代公共治理的发展,正如莱恩所言: 20世纪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变化使传统的国家治理方式成为过时的东西,“新公共管理(NPM)是有关公共部门治理方式最新的理论范式变化” 。事实上,新公共管理的出现并不仅仅是公共管理理论范式的变化,也是实践模式的革命。按照莱恩的说法,传统的公共治理强调政治,强调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而在现代的公共治理中,公共部门的目标实现原则上与私人部门的目标实现没有任何差异,都是通过契约制度,而契约中的提供者既可能是公共组织, 也可能是私人组织。
公共管理改革是全球性的,它在英国(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登上首相宝座) 、美国(开始于1980年里根当选总统) 、澳大利亚(开始于1983年) 、加拿大(开始于1984年马尔罗尼总理执政) 、新西兰(开始于1984年)等一些西方国家首先发生后, 迅即席卷全球。无论是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原苏联东欧国家,还是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处在现代化较低发展阶段的非洲、拉丁美洲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改革运动。虽然各国进行公共管理改革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有的是因为经济危机或预算赤字如英国、美国、新西兰等,有的是由于经济危机伴随政治领导变革如日本、韩国、乌干达等,有的是期望达到欧盟要求的标准如匈牙利、希腊等,有的是期望达到国家开发组织要求的标准如马尔代夫、肯尼亚、乌克兰等,有的是因为民主转型如格鲁吉亚、赞比亚、南非、俄罗斯等,有的是期望效率更高如瑞士等, 所拥有的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具体特征也很不相同,有如彼得斯所说的盎格鲁—萨克逊模式、拿破仑模式、日耳曼模式、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伊斯兰模式、儒家模式、发展中国家的行政模式等七大模式, 但改革的总方向和主要措施是趋于一致的,正如卡马克对世界123 个国家的调查所显示的:“各国的改革努力有非常相像之处”,换言之,“各国的改革运动存在全球仿效的特征”。不能否认,新的公共治理模式的出现也是全球性的。如果说20世纪初开始,世界各国政府普遍按照马克斯·韦伯的官僚体制原则建立其公共治理模式,那么20世纪末发生的全球公共管理改革,就意味着各国在争相超越20世纪的官僚制模式,走向21世纪公共治理新境界。
二、社会转型与治理转型
当代公共治理的转型表面上看是公共管理改革的产物,本质上则是经济与社会转型的结果。传统的治理模式是一种与工业社会、工业经济时代的公共管理相适应的实践模式,当人类社会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社会或后工业社会转型的时候,传统的公共治理模式必然会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人类必须寻求一种与新的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公共治理模式。
转型是事物从一种运动型式向另一种运动型式转变的过渡过程。社会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过渡过程, 就称为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是社会的“整体性发展,也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性变动”, 其主体是社会结构, 其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各个方面,因而它也是许多学科关注的论域。社会学非常重视对社会结构转型的研究,经济学学科群中甚至产生了一门被普遍认可的有明确含义的称为“转轨经济学”的学科,专门研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和规律。转轨经济学一般都关注影响转轨进程的经济因素,而没有对转轨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即“政府的转轨”给予足够重视。 政府转轨、治理转型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伴生物或者说是其必要的组成部分,应当是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予以足够关注的学术领域。
所谓治理转型是公共治理领域发生的一种系统化的、大规模的和带有根本性的转变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治理转型并不是什么新事物。19世纪,西方国家工业化民主体制追求的是政府目标极少的“小政府模式”,而到19 世纪末,原有的那种中央权威极弱的“小政府模式”被彻底打破,因为这种政府已经无法应对工业化民主体制中出现的许多现实问题: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城市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整个新兴产业正在孕育。这些新的现象引发了许多新的需求:大型运输系统、铁路和桥梁,大型的城市排水和供水系统以及普及教育的体制。
在原有政府模式无法满足这些需求的时候,创造新型的公共管理模式,替代旧的小政府模式,也就成为必然。简言之, 20世纪初韦伯式官僚制模式在西方国家的确立,是公共治理的一次重大转型。
官僚制是适应工业社会的公共管理模式,20世纪初,西方国家政府部门对官僚制的引入使公平行政和效率行政得以实现,并使组织结构优化,层级节制的组织结构使得官员和机构都必须接受严格的监督,这客观上加强了对腐败行为的控制。在专业化方面,曾经一度由专业人员完整从事的工作被分割成了若干细小的部分,更趋近一个无缝隙的政府。而官僚组织的指挥系统大多采用统一命令的方式,信息上下双向传输快捷,有利于实现政府组织的充分整合。它与早期的治理模式相比是一种进步。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官僚制的优点开始逐渐蜕变成了缺点:本位行政、低效行政和组织整合失灵, 官僚制开始受到怀疑,被宣布为一种过了时的治理模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
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了怎样新的特点? 公共治理为什么必须发生新的转型?
首先,就西方社会来说,后工业社会(或者说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已经来临。这一新类型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 1)服务性经济取代了制造业经济,大多数劳动力不再从事农业或制造业,而是从事服务业,如贸易、金融、运输、保健、娱乐、研究、教育和管理; (2)专业与技术人员阶层处于主导地位; ( 3)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 ( 4)对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控制,技术鉴定是可能的; (5)信息论、控制论、决策论、博弈论、效用论、线性规划、计算机技术等新的“智能技术”成为制定决策的工具。其次,公共管理自身出现了危机。对政府和官僚的不信任在像美国这样具有个人主义传统的国家,可以说由来已久。美国人对他们的政府有两种看法,认为他们有引以自豪的民主制度,但政客是腐败的,政府的计划是处理不当的。今天的美国公众越来越普遍的看法是政府制造的问题比所解决的问题还要多,政府的政策与计划不仅没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益处,反而还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愈益显得无能的政府导致了公共管理领域的危机。 作为传统治理基础的官僚制成为一种过时、僵化和无效率的公共管理体制模式,有如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所说:工业时代发展起来的官僚体制,专注于各种规章制度及其层叠的指挥系统,已不能有效运转;它变得机构臃肿、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它在变化迅速、信息丰富、知识密集的90 年代已不能有效地运转了。在政府越来越无能、低效的时候,私人部门却显得很有效率,各种称为“第三部门”的非营利、非政府组织在蓬勃兴起、不断壮大,并对社会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承担着许多在其他国家由政府机构来发挥的功能。危机的出现预示着“作为一种可以接受的治理模式,传统的治理已经死亡”, 新的比传统治理更具现实性和生命力的治理模式即将来临。
三、走向良好治理: 21世纪的公共治理
“市场失败”和“政府失败”是治理得以复兴的重要原因,而治理也可能失效。在当代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成效愈来愈依靠政府与公民、社会、企业之间相互影响和良性互动, 即“良好的治理”(或称“善治”) 。良治或善治的基本要素包括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有效。
新的治理并没有统一的模式,走向“良好治理”是治理转型的惟一选择,是21世纪公共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21 世纪的公共治理会呈现怎样的新景象? 当代美国公共管理学界一位多产的学者唐纳德·凯特预言, 21世纪的公共治理必须有效解决公共治理中的诸多关键性问题和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的源源不断的新问题,主要是: ( 1)向公众提供更多的非传统、非政府的服务。(2)更多的公共治理的权力分散到政府机构的较低层次,权力下放是政府改革的重要前提和重要内容。( 3)服务协调的负担增加。过去以代理为基础的改革的一个主要副作用是政府提供的服务支离破碎、不成体系。21世纪的公共治理要求加强政府组织的能力,特别是与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合作能力,从而使得政府和它提供的服务对市民来说更完美、更透明。(4)加强公共治理中的国际合作。成长中的全球化对21世纪的公共治理发生着更为重大的影响,它使公共治理确立这样的原则:国家政府拥有自己的主权,但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需要与国际组织和其他主权国家协商,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欧洲联盟等国际组织必须小心地定义自身在全球公共治理中的新角色,并为更有效地扮演这样的角色提升能力。(5)国家政府在公共治理中扮演新角色,并需要有新能力。权力下放和国际合作使公共治理中更多的政策性问题被移交给地方政府和国际性组织去解决了,在21世纪的公共治理中,政府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它需要重点解决至少五个核心问题:一般防务和引领对外政策等作为国家主权识别性的基本职能、重新分配收入(这是低层次的政府不可能充分运作的) 、收集数据和推动信息流通、建立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与市民社会之间新的密切联系合作的桥梁以确保公共服务的高效率、进行公众需要的应付各种公共问题的战略思考。
欧文·E·休斯预言,与20 世纪相比, 21世纪的公共治理可能会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由于更为注意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界限及改进二者之间的关系,公共服务将具有更多的市场导向性; ( 2)未来的行政将更有弹性; (3)政治性可能会增强,公共治理是政治过程的一部分; (4)行政也可能有更多的参与性;(5)公务员现在比以往能力更强,这种情况还将继续下去。
四、当代中国:转轨国家的治理转型
治理转型并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20 世纪的全球性公共管理改革运动波及到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从而也使当代中国的公共管理发生了从政府管理到公共治理的转型。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发生及其引起的治理转型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西方治理转型向全球扩散和示范的结果,它有自身独特的背景和动力。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快速转型时期,进入“转轨国家”的行列。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公共管理的主要特点和弊端是: ( 1 )全能政府。政府在整个社会中扮演着一个高度集中化的资源配置者角色,垄断了社会的所有资源,无所不包,无所不揽,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被排斥在外。(2)管制型、人治型、封闭式行政。全能政府在体制上的政府本位和官本位,使其在运行方式上主要通过内部会议、内部文件等进行封闭式管理,“红头文件”、领导批示而不是法律法规成为主要甚至惟一的行政管理依据。其突出弊端是政府权力很少受到自下而上的监督和制约,也没有明确的责任机制,各部门间职能交叉重叠。
1978年开始的改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带来了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引起了公共治理的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 ( 1)政府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的主要职能已不再集中在过去的政治统治或政治领导上面,而且放松了对经济领域的过度干预和严格控制,并逐步转向社会的公共管理; (2)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呈现一种新型关系。民间组织的数量越来越多,在提供各类公共商品以及从事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承担了一部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 ( 3)政府的运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法律在各个领域开始发挥作用,依法行政成为政府运作的基本要求;(4)政府的权力开始逐步下放,作为政府补充物的“单位”在基层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也大为弱化,而社区的作用、社会的作用增大,福利单位化也被逐步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所替代; (5)职业化的公务员制度开始建立并得到逐步发展,专家和公众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专家咨询制度、公民参与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开始建立。
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都会向治理提出新的要求,都会推动治理除旧布新。治理转型的动力,是推动治理更新形态、与社会发展进程相协调的方向变化的各种力量的合力。这种合力来自于治理本身和治理所处环境两方面的变化,即治理转型的动力由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两部分构成。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客座高级研究员唐纳德·凯特在解释何以有众多国家在几乎相同的时间里卷入全球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积极寻求相同的改革目标这一事实发生的原因时,指出有四种不同的政治经济力量在其中发挥着作用:政治的力量、社会的力量、经济的力量、制度的力量。卡马克认为,全球公共管理改革的动力在于全球经济竞争、民主化、信息革命和政府自身的绩效赤字。 这都包括了对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的分析。
治理转型的外部动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人口和文化等多种动力。当代中国治理转型的动力最重要的来自经济体制的变化。我国在实现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经济领域的许多变化最终都反映到公共治理的结构和方式上。社会发展同样是推动治理转型的重要力量。已经发生的中国治理转型的历程,表明了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对治理转型的推动作用。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如社会治安问题、就业问题、污染问题、社会不公问题等等,不仅没有减轻,有些还有加剧的趋势。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呼唤着政府治理职能的继续调整,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变革。政治发展对治理转型的推动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它常常是较为直接和巨大的。经济体制的变化带来的社会利益结构变化导致了政治参与的扩大,造成政府决策出现了许多困境,也使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有所发展。这都要求我国在政府治理中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提高政府的能力和效率。
中国治理转型也有其内在动力。中国治理转型的内在动力来自政府作用和能力不相适应导致低效无能的治理困境,来自政府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带来的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以及体制转型时期政府治理行为失范而带来的形象受损。
总之,当代中国治理转型的动力是多方面的,这些动力目前仍然存在,有些动力甚至在加大,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以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使中国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进入需要在实践中寻求新突破的深层次攻坚阶段,意味着中国治理转型的脚步不仅不能停止,相反,必须加快。正在发生的中国公共治理转型应该走怎样的道路,至今“尘埃未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更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去寻求突破。研究肇始于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改革运动的全球公共治理转型规律,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某些领悟。
7、论述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倡导的四种政府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以及对中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首先,经济和政治因素在改革中起了决定性作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衰退,导致各国高额的财政赤字,福利国家不堪重负,面临一系列新的政治与社会问题蠢铅袭,这是引发政府改革的直接原因。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说道解决财政赤字问题有三种方法:一是限制开支和公共任务的终结;二是增加收入尤其是税收;三是用较少的开支实现公共任务,即少花钱多办事。而只有第三条途径才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可选择出路,新公共管理改革正是走的这条道路。
其次,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激团是改革的推动力。全球化趋势加强了各个西方国家对本国经济竞争力的高度重视;政府能力是一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一中主导因素,政府如何引导和调控国民经济,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促进经济发展,成为政府面对的棘手问题。同时,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全方位要求,即处理国际问题已不是传统涉外部门的专门职责,政府其他部门的参与越来越多,权责的重新划分,能力及效率的要求也是推动现有公共部门改革的重要因素。
再次,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种催化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立起灵活、高效、透明的政府创造了可能性。信息时代的来临打破了长期以来政府对公共信息的垄断,新通讯技术以及接触政府信息的便利使公民及社会团体更多的更便利地接触到公共事务并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也要求政府对其运作过程及公民的反馈做出回应。
最后,传统的官僚体制即科层制的失效以及经济学向政治研究领域的扩展也是西方新公共管理带兄运动兴起的动因。传统的科层制已不能有效地适应公共事务越来越庞杂的现代社会,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得科层制的体制僵化、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等缺点暴露出来,这些缺点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及阻碍,改革行政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此外,经济学理论对政治问题的解释研究是新管理运动兴起的另一个客观原因。经济学的精准有效为行政管理改革带来示范效应,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合理配置资源、执行激励措施等经济学手段被用来指导行政管理改革。
8、国家制定与公共管理类专业相关的产业调整和发展政策是怎样的
更加强调公共行政和腊州公共政策的学科基础地猜毕位,补齐社会实践发展催生的公共管理新学科方向。
当前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需要优化现存的学科结构并厘清与其他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重视全球化对中国穗局芹公共管理学科的影响,凸显中国特色、比较视角与全球视野,进而推动公共管理学科结构的完善,使之符合当前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