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发布时间: 2023-03-15 01:53:11

1、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的目录

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3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第25课 亚洲与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7课 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如何?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国际通信,以及上述内容带来的国际人口迁移,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企业生产由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分工,进而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组合配置,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过程和状态。

经济全球化具有以下特点:

(1)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规则的全球一体化;

(2)经济全球化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

(3)经济全球化目前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存在多种不对称结构的。

我们一般认为:科技革命出现后,经济全球化将迎来发展高潮

(1)第一次科技革命后贸易全球化迎来发展高潮

(2)第二次科技革命后投资全球化迎来发展高潮

(3)第三次科技革命后金融全球化迎来发展高潮

经济全球化目前主要的具体表现有:

(1)贸易全球化

(2)生产与投资全球化

(3)金融与资本流动全球化

(4)人力资源流动全球化

(5)国际经济组织全球化

(6)国际经济规则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目前主要带来了如下积极影响:

(1)各国均获得了更多的国际贸易收益

(2)各国都能够参加更合适的国际分工

(3)各国的金融业都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4)高素质的人才能流向更合适的岗位

(5)国际经济组织能够更好地为各国服务

(6)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机会通过经济全球化崛起

经济全球化目前主要带来了如下消极影响:

(1)各国国际贸易收益分配不均;

(2)各国的产业结构趋向单一化,抗风险能力降低,且部分发展中国家因产业结构单一化而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3)若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其冲击将遍及全球;

(4)发展中国家出现人才流失问题;

(5)国际经济组织在处理贸易摩擦时不公平、不公正的态度将影响全球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目前遇到的主要障碍有:

(1)贸易失衡引起的贸易纠纷、甚至是贸易战;

(2)国际金融市场上存在的大量不稳定因素;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的大量经济与政治问题;

(4)各国经济中本身就存在的不稳定性与风险;

(5)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各国国内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减弱;

(6)各国对于国际经济规则、规范仍然有不同的观点冲突;

3、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那么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一,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

二,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三,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

五,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生产国际化。这主要是指国际生产领域中分工合作及专业化生产的发展。现代生产分工已经不是在国家层次上的综合分工,而是深化到部门层次和企业层次的专业化分工。这种分工在国际间进行,形成了国际生产网络体系。其中最典型是企业生产零部件工艺流程和专业化分工,例如波音747飞机有400 万个零部件,由分布在65个国家1500个大企业和15,000多家中、小企业参加协作生产。德国拜耳公司与35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拜耳向它们提供中间产品,由它们加工成各种最终产品。这种企业层次的国际化,使未来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的设计、研制零部件的加工或购入、组装和总装等一系列的活动环节分布到国外进行,即企业的不同部门、工厂、车间,甚至工段、工序等都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组织,从而也形成了生产组织的国际化。

(2)产品国际化,也就是生产总额中出口生产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直接表现为现代国际贸易的迅速增加。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众多的企业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卷入了国际商品交换。现在的国际贸易已占到世界总生产额的1/3以上,并且还在稳步增长。国际贸易的商品范围也在迅速扩大。从一般商品到高科技产品,从有形商品到无形服务等几乎无所不包。在我们的国家里,到处可以吃“麦当劳”快餐,喝“可口可乐”饮料,看“日立”电视机,坐“奔驰”汽车等等。

(3)投资金融国际化。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使得国际间资金流动频繁,大大促进了投资金融的国际化。为适应于国际化的潮流,各国放宽了对投资金融的管制,甚至采取诸多措施鼓励本国对外投资的发展。以国际直接投资为例,从1991年到1993年,国际直接投资总存量的增长速度相当于世界商品和进出口的两倍,1995 年国际直接投资总存量达2500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际资本的输出入更加自由,金融资本严重地与商品资本相分离,脱离生产发展而迅速膨胀。目前,世界金融交易量已远远超过了世界贸易量。而世界大银行致力于在世界各国广设办事处、代表处和分行,建立海外附属银行以及附属金融机构,并与其他银行组成合资银行或国际银行集团。有资料表明至1992年2月底全球至少有40家银行的海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保持在25%以上。金融投资的国际化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

(4)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化。首先从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来看,由于技术对生产和经济的重要作用,生产国际化自然带动国际技术贸易的不断增长。资料表明:1965年世界各国技术贸易总额为 30亿美元,1970年达110亿美元,80年代初为160亿美元,到80年代中期猛增到400~500亿美元。其次,从研究与开发的情况来看,一方面由于各国在科技发展水平上的不平衡,而企业又为了获得先进的科技成果,因而各国间设立研究与开发据点便成了一种趋势,以至于许多企业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与开发网络,从而促进了研究与开发组织体系的国际化。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科技发展以高科技开发为中心,而高科技研究开发投入高,风险大,使很多企业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联合开发,这是现代技术开发活动国际化的又一显著特征。例如,1990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和西门子公司结成了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的战略联盟,1992年初日本东芝电气公司也加入这一联盟,三家联手开发256兆位超微芯片。

(5)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生产、投资、贸易发展的国际化使各国间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表现在区域间经济关系上,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以区域为基础,形成了国家间的经济联盟。如欧洲共同体,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等等。欧共体自成立来,一直朝着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方向推进。1985年 2月,欧共体执委在《关于完善内部市场的白皮书》中,提出了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目标,确定使12个成员国分散的市场连成一个拥有3.2亿人口的统一市场,在统一市场内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这种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不仅大大推动集团内的经济自由化程度提高,而且也会影响到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6)资本流动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必然带来贸易全球化,生产和贸易全球化又必然带来资本的全球化。这三者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如今各地区金融中心和金融市场形成了有机整体,资金以光的速度在全球流动,哪里增资就流向哪里。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在新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的推动下,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和各种资本形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运动超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大为增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弱,经济运行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产生的。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到”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世界市场加速扩大,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大大超过历代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发展为先导,涵盖了生产、贸易、金融和投资各个领域,囊括了世界经济和与世界经济相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全部过程。其主要表现为:国际分工从过去以垂直分工为主发展到以水平分工为主的一个新阶段;世界贸易增长迅猛和多边贸易体制开始形成;国际资本流动达到空前规模,金融国际化的进程加快;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增;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日益加强。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因为:

第一,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现实基础;

第三,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4、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在世界经济进入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也向信息化、知识化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信息引领经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设备与技术的普及,网络设施的大众化,国家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信息的竞争。尽管网络经济并非万能,但是有“小超人”之称的香港盈科拓展集团主席李泽楷提出:“面对这一全新的经济大潮,动作快的人会打败动作慢的人,动作慢的人会打败根本不动作的人”。奥斯特罗姆·莫勒(2003)在《全球化危机?》中指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明天的冲突将发生于争夺信息公路的控制权,也就是使用信息公路的定价权。把电视播发到某地,需要多少钱?从世界的一个地方往另外一个地方打电话需要多少钱?未来的竞争很可能决定于哪些企业最先得到信息,或比较准确地说,是哪些企业最快把信息送到需要的地方。例如,我们可以选择集装箱运输,由于竞争是激烈的,最早发现新趋势和听到新消息的企业可以提供最优价格和最佳的发送保证。如果在信息方面落后,即使有着最好的船只和最佳的服务的公司也无法取得成功。由此,在经济学中,“丰度”法则(Law of abundance,一个产品一旦被介绍给大批顾客,就开始对顾客增加价值,最终成为顾客离不开的东西,使得企业能对该产品附加许多服务和其他产品,如手机及对其所附加的各种服务等)取代了“递增回报率”的老办法(通过进入更大市场,降低单位成本而获利)。全球化的网络所提供的信息畅通将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手段。

第二,技术表现为独立的商品形态。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2000)提供的30年来世界技术转移周期曲线显示:第一产业已从平均10年降低为4年;第二产业已从平均5年降低为2年;第三产业已从平均2年降低为0.5年;而信息软件更从过去的1年降低为2个月。牛文元认为,正是这种转移周期的显著下降,给予经济全球化的势头以有力的支撑。技术加速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促使技术逐渐独立出来,表现为独立的商品形态,进一步促进了技术的流动。

第三,高素质人才无国界流动。人是知识与技术的重要载体,是知识与技术的创造者与应用者。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国际人才市场逐步形成,高素质人才依据价值原则进行择业与创业,国界不再成为人才流动的天牢,他们要么跨越国界从事价值创造活动,要么在一个国度以内,从事着全球化企业的财富创造,企业的竞争直接表现为人才的竞争。

第四,发展中国家改革与开放相互兼容,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利用国际资金与市场发展民族经济。同时,各主权国家要求平等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由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的领先性和政治地位的优越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必然比发展中国家要占有的多一些,发展中国家一直在为更多地分享这块由于经济全球化而增大的蛋糕而努力,从而避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极世界,改革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过时的国际经济秩序。

第五,各国之间的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国相互分割的市场一体化,市场的不确定性较过去增强,各国之间的依赖性也随之增强。区域经济是相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引,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中国成为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以及中韩互为第三大贸易伙伴,这些都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区域性集团一方面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它成为经济全球化中区域内各国避免风险的一个稳定因素,例如,欧盟统一货币市场就为该区域内成员国避免20世纪末东南亚爆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起到了很好的抵御作用。当然,区域化只是全球化中的一个进程方面,就全球经济发展来看,无论是风险的防御,还是对资源的有效、优化配置和要求,各国之间的依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

第六,资本在全球的流动比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更为明显。截止到20世纪的最后一年,全世界每天跨越国界的货币流通量平均约为1.5万亿到2万亿美元,比10年前增加了10倍。这种跨国界的货币流量已经达到全世界每天新增GDP产值的700倍,是全球股票市值总额的10%(牛文元,2000)。就其形态而言,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过程,而且已经走过了两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和借贷资本的全球化。今天的第三个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基本特点乃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产业资本全球化。产业资本全球化集中表现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1年出版的世界投资报告,2000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了1.3万亿美元(雷涯邻等,2003)(表1-2)。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几乎达到了全球GDP的50%,是世界商品和服务出口贸易额的两倍多。这些数据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外直接投资比国际贸易更重要。

表1-2 1982~2000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生产部分指标

(据雷涯邻等,2003)

以上表格数据包括50多个国家(其中24个为发展中国家),他们流入储备(inward stock)超过了100亿美元,而15年以前,只有17个国家(其中只有7个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表1-3和表1-4说明了各个地区在1982~2000年之间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动情况。数据反映了发达国家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显示了发展中国家不断增长的重要性,2000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达到了2400亿美元。当然,投资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世界主要的30个东道国吸纳了世界大约95%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储备,世界主要的30个投资国占了对外直接投资和储备的99%,而且,大多数为工业化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急剧增长。美国继续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接受国。最近,由于亚洲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国际投资商开始将资金投向亚洲。根据2002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世界投资报告(雷涯邻等,2003),10个接受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国家中,有8个是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中国、南非等。这些地区的长期投资前景看好。中国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执行,在过去十多年里,吸引了大量来自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表中的数据显示,中国现在已经成为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吸纳者,同时也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之一。中国拥有世界近1/4的人口,又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未来前景看好。

表1-3 1989~2000年对外直接投资资金流入的地区分布 (单位:10亿美元)

(据雷涯邻,2003)

表1-4 1989~2000年对外直接投资资金流出地区分布 (单位:10亿美元)

(据雷涯邻,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