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文学思潮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文学思潮

发布时间: 2023-02-22 15:29:13

1、新民族主义的中国新民族主义思潮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由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有压倒一切的地位,而民族主义作为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是以社会主义强国梦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其内涵有爱国主义这一概念来表征。20世纪最后20年,由于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急剧的转折,一股新民族主义思潮经过80年代的酝酿,在90年代终于在中国爆发出来。
我们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潮划分为学理性民族主义思潮和大众性民族主义思潮(房宁称之为精英民族主义和平民民族主义),并把前者作为分析的重点。所谓学理性民族主义,指的是具有概括、表达能力、提倡民族主义的知识分子对民族主义所做的理论探讨和建构;所谓大众性民族主义,指的是普通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表达。90年代后,大众民族主义情绪更多地在互联网上发泄,所以有人称之为“网络民族主义”。
20世纪90年代初,学理性民族主义代表人物何新掀起了当代中国新民族主义思潮的第一波。1990年6月,在国内学术界崭露头角、以学术观点特立独行而引人注目的年轻学者何新,对北京大学学生发表了“我向你们的良知呼唤”的激情演讲。1990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了何新的长文《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的经济问题——何新与日本经济学教授S的谈话录》。人们在何新的演讲和长文中看不到民族主义的字眼,却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民族主义意味。何新在文中用了相当篇幅揭露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阴谋和中国现代化面临的险恶环境,努力讲述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的价值,试图探索和形成一套以中国国家利益为本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爱国主义为旨归的新政治意识形态。何新倡导的用全球化视野审视当代中华民族利益的新理念,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新民族主义思潮发展方向。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知识分子当中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反西化思潮,人们一般把它看做是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第二波。1993年,亨廷顿接连在《外交事务》发表《文明的冲突》等两篇文章,传到国内,引发了一场关于文明与文化的热烈争论。《二十一世纪》、《战略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季刊》、《读书》等杂志均用相当篇幅发表了有关讨论文章。在对亨廷顿“文明冲突”的批判中,知识界出现了较强的民族主义情绪,张颐武、陈晓明的后殖民文化批评、甘阳、崔之元的制度创新说和盛洪的文明比较论是其代表。1993年底,《战略与管理》杂志社在北京召开了“重估中国现代化”的研讨会,被称为“民族主义旗手”的学者王小东明确提出当代中国需要“明智的民族主义”[1]。1994年4月,《战略与管理》杂志社又发起了“变动中的世界格局与民族主义”研讨会,1995年11月12日在深圳召开了“世纪之交的民族主义”研讨会。之后,民族主义的话语在知识界颇为流行。学者伊保云公开呼吁“复兴民族主义,把民众的忠诚集中到国家的水平上”[2]。
中国民族主义的真正高潮则以《中国可以说不》的出版为标志。1996年,一本由普通年轻人写的、销量达300万册、被认为是“反映了中国民族感情”的书掀起了一阵“说不”旋风。《说不》在社会上所引起的强烈呼应也昭示着: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继五四时期民族主义运动之后的真正重新兴起了。同年,一本由留学美国的新闻专业博士生和已经进入美国著名学府任教的学者撰写的《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也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在1999年末,由房宁、王小东、宋强等著的《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出版,这部自称是“呼唤中国民族意识”、“探索中国突围之路”的书,被认为“与前两者构成民族主义在知识界表达的三部曲”[3]。
与学理性民族主义相呼应,大众性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也在九十年代后也开始强化。1993年出现的“银河号”事件,刺激了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结。到1999年5月8日,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使中国青年和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达到一个顶峰。紧接着,在2001年又发生了中美撞机事件。另外,美国对台湾、对西藏的干涉也严重影响着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感。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由于互联网发展迅猛,借助网络工具,公众的民族情绪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网络”与“民族主义”结合构成的“网络民族主义”新术语与新现象的突显,成为近年来媒体关注的新议题。人们把2003年称为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网络民族主义”除了继续在论坛上发表尖锐的、痛快淋漓的议论外,还走出聊天室,投入到了具体的政治活动中:2003年6月,一些倡导民族主义的网站组织了登钓鱼岛的保钓活动;7月29日,几个网站发起了“反对京沪高铁采用日本新干线”的活动,征集了10万网络签名;8月当发生日本侵华期间遗留的毒气弹伤人事件后,这些网站发起了征集百万签名要求日本赔偿受害者的活动;8月份,一家网站为抗议日本右翼分子登上钓鱼岛,在日本驻华大使馆外焚烧日本国旗。2004年以来,由于连续发生教科书事件、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东海油田事件,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尊严,互联网上连续又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反日浪潮。
到目前为止,新民族主义还不是一种统一的意识形态,它的内容与成份相当芜杂,具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官方与民间的认知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官方的民族主义对外宣称叫做“爱国主义”,其主旨是要求人民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民间似乎不太在意称呼什么,叫爱国主义也罢,叫民族主义也罢,反正是呼唤中国强大,反对美国和西方国家主宰世界。近年来,知识界有部分人认为民族主义有排外之嫌,也主张以爱国主义代之。在诸多的民族主义分支中,表现得最为激进的一支是为“说不派”,他们在《中国可以说不》一书中大声疾呼:我们的青年应拥有这种自豪感:“我们要准备打仗。”“小打不如大打,晚打不如早打。”[14]王小东更提出,在新的极权主义统治这个世界后,李白诗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的那种侠客精神,“乃是未来人类的唯一拯救”。[15]明眼人不难看出,他们的极端主张与本.拉登和塔利班的“圣战”理念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意识形态的失败与重建合法性的需要。对于在中国大陆执政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意识形态对于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直以来,中*共的意识形态主要是由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简称“共社集爱”)四个部分组成的。共产主义是其核心,社会主义是阶段性的理论纲领,集体主义是组织依据与伦理基础,爱国主义是凝聚人心的口号与旗帜。这种意识形态在1949年之后的一段时期内论证与维护了中*共“一党专政”的合法性,使广大民众包括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真心地认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但是有人认为 中*共执政的历史以及中国社会的变迁已经宣告了这种意识形态是失败的。首先,根据《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的宗旨是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灭资本主义。但是,中*共今天正在大力发展私有制,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已经弃如敝履。其次,官方钦定的社会主义三大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民营经济与私有企业异军突起,生产资料私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相当比重;计划经济已为市场经济所取代;按劳分配则由按要素分配或按资本分配所取代。从世界范围来看,苏联和华约组织的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消亡和二十世纪全球性的社会主义大试验遭受失败。再次,集体主义在人们价值观念嬗变与崇尚个人主义的时代也不再被大多数人所奉行。意识形态失败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信仰与信任危机和政权合法性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执政党如果放弃旧的意识形态,就可能完全丧失合法性,并且面对统治基础崩解的风险。因此,他们通常会选择局部改良的方式,对意识形态进行修修补补,以重建合法性。而在“共社集”都已失效的现实面前,只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还具有很大的号召力,所以,启动爱国主义成为执政党修补意识形态的最佳选择。“为了社会的和政治的动员,意识形态都是煸情的。煸情需要有乌托邦的支持。不管‘民族’乌托邦如何虚幻,但却可以有效地唤起民众,并可造成入魔状态。”
也有人认为中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且计划经济并不是社会主义的特征。中国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另外,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因此,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一党专政”。所以,意识形态的失败与重建合法性的需要是不成立的。
同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安德生教授(Anderson)提出了“官方民族主义”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国家掌权者因为害怕地方分离主义可能会瓦解民族国家,将某种人为制造出来的民族主义加于整个国家,作为维持民族国家整合的意识形态。在中国,同样存在“官方民族主义”,即得到官方支持和提倡的民族主义,在官方话语中称之为爱国主义。其意义主要是指在执政党的威权统治下,抵御来自各种外部势力的挑战,捍卫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因此,中*共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爱国必须爱党”,突显出中国式的“官方民族主义”的性质,并着力以此来重塑其意识形态与合法性。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内涵。在当代中国,哎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二) 长期传媒垄断与舆论误导。执政党长期以来一直把大众传媒划在意识形态领域,并通过其党务宣传部门加以高度垄断;由此导致舆论高度一致。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几乎全部掌控在党的手中,即使是互联网也受到严密管制。某些媒体稍稍开放一点,就会受到严厉惩戒,2001年以来已有《南方周末》、《书屋》、《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北京青年报》、《国际金融报》、《广州日报》等一大批媒体受到整肃。[18]这种状况导致被《宪法》称为国家主人的人民却无法享有最基本的知情权。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信息操纵与舆论导向可以产生一种社会控制力量,使人们的思想和情绪发生偏移。“六*四”之后,对内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对外防止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把爱国主义教育列为“五热爱”之首,成为10几年来的主导意识形态。而当局确定的自由化与和平演变的主要外部根源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美国10几年来坚持人权外交政策,“六*四”后中国大陆的人权状况又持续恶化。这使中、美在人权问题上的对立极为尖锐,执政党把美国视为主要的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的敌人。尽管出于对美国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考虑,中国政府在现实外交上,不敢真正与美国翻脸,但是在国内的舆论造势上,它却依靠垄断言论权力,进行舆论宣传。
(三)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与国力的增强。自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9%左右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2000年中国GDP首次突破一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七位;对外贸易总额达到4743.1亿美元,同样居世界第七位。截止2001年10月中旬,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创纪录的2000亿美元,仅少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会议上,中国获准加入WTO;在体育方面,中国还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并入围2002年足球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这些指标与事件,意味着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得到很大提升,大大刺激了中国民众及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强化了国人的“大中国”情结。
在中国渐趋强大的背景下,中国精英层提出了“大中国”构想,这一构想包括“政治中国”、“经济中国”和“文化中国”。政治中国是指拥有国家主权的、有领土界定的中国;经济中国指分布在世界各国的华人,他们以经济、商业为纽带所连接的共同体;文化中国指有儒家文化传统影响的地区。“大中国”的构想强调,二十一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在环太平洋国家中,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1]中国新民族主义不再满足于扮演自给自足、偏安一隅的角色,他要在更广泛的国际事务中发出不同凡响的声音,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争取更多的权力和权益。
在中国国内,也有人对新民族主义的崛起持怀疑态度,并直斥为伪民族主义。朱智勇即指出:真正的民族主义应该具有价值层面的信仰与绝对的忠诚。而这种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在中国是十分稀缺的,至少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民族中是比较少有的。中国人历来是非常个人主义、注重私利与讲求现实的,从古到今为了某种价值而忠诚信守者都不多。在于己无害的情况下,人人都可以表达或宣泄一下民族情绪;一旦出现某种风险的时候,许多人会立即逃之夭夭或噤若寒蝉;而当有某种好处来临之时,如出国留学、国外定居、外企任职,则趋之若鹜,去无反顾。因此,这种所谓的民族主义是很不可靠的和多变的,并没有多少真实的力量;与其说是新民族主义,不如说是伪民族主义。
1990年代以来中国民间的“托派”(指参加托福考试)人数呈直线上升之势,许多在校学生在声讨完美国霸权之后,立即投入托福考试,千方百计争取到美国留学。申请到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定居的人数也在迅速增加。据网上披露,1998年6月29日克林顿到北大发表讲演时,当面抨击美国内政外交的几位“学生代表”如今多数都在美国生活,其中词锋最利的一位女生据说已嫁到美国,成为身体力行的国际主义者。

2、全球化是否意味着世界大同?能否消解民族主义?举例说明民族主义在当代发展状况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你看看这样行不行

不能消除民族主义的原因:

一、经济
全球化进程以西方国家为主导,体现西方价值观,而民族主义往往与西方价值理念相背离。在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优势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全球化的发展必然较多地融入西方的价值理念,主要体现西方国家的经济利益。而民族主义在民族及民族国家的整合中,作为维护民族利益的思想武器,不可避免地强调本民族的价值理念。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碰撞,其结果是一方面在碰撞中实现某种程度的融合,另一方面则更顽强地体现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
二、文化
全球化强调利益的共同性和融合性,而民族主义凸显利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全球化强调共同利益和超国家利益。在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国或主动或被动地都在寻求相互间的共同利益,发展合作关系,体现一种共存意识、全球意识。而民族主义体现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强调民族意识、民族特征和民族利益。在现实社会中不同民族生长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道路各异,面临的实际问题有很大差别,各自的利益需求有很大不同。因此,如果说全球化寻求的是利益的共同性和融合性,那么,民族主义呈现的则是差异性和多样性。
三、政治
全球化对各民族国家具有兼容性、渗透性和吸纳性,它使国际社会更加开放、联系更加广泛,从理论上讲全球化的发展将趋向世界的一体化;而民族主义则表现较强的排他性、分离性,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的狭隘性。

当代发展
当代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第一,民族分裂主义,其次,民族主义与宗教、恐怖主义相互交错形成的宗教民族主义。宗教成为民族主义扩张的招牌。恐怖主义则越来越在民族问题中显现出来。第三,种族排外和部族仇杀,第四,民族主义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用于干预和操纵发展中国家的工具。以上四种表现形式也都是当代民族主义的消极作用的体现,这样的民族主义对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国际关系、国际合作的发展都是有害的。但当代民族主义也存在积极作用。民族主义有利于促进民主,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参政意识,鼓励民族自决,做到主权在民,充分享用民主政治权利;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本民族经济的发展,促进现代化;有助于保存文化多样性;有利于阻拦帝国主义,民族主义是弱小国家抵抗殖民统治和大国军事干涉的有力武器等等。然而,客观上来讲当代民族主义消极的作用比积极作用更加明显,所以不难理解当代的人们一提到民族主义总是会带有贬义色彩,而且谴责民族主义是过时的和危险的,在这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世界,民族主义难免要被遏制。虽然20世纪以后的民族主义力量增强了,而且更广泛,更加来势汹涌,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全球化趋势,超民族国家的国际组织的兴起及其功能的复杂化,这些迹象都表明21世纪的民族主义的功能正在慢慢被削弱,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政治移民、经济移民、文化移民的出现,所有这些都显示和实践了超民族认同和地区性、世界性统合的可能性,21世纪将不再是民族主义的世纪,而是一个全球化和世界性统合发展的世纪在当代,全球一体化、国家间相互依存的趋势在不断加强,人类主义、全球主义或是国际主义思潮兴起,对世界和平构成一定威胁的民族主义已经出现了衰落的迹象。

3、新民族主义的我国新民族主义从复兴到走向激进化

新民族主义是世界上最强烈、最富有情感力量的思想意识,它如同家庭对于家庭成员的天然亲和力一样,对人们产生最直接、最自愿、诉于亲缘本能的感召力。只要世界上存在着民族,国家,以及外部世界对这一民族利益的挑战、压力或威胁,民族主义就会激发起人们为维护民族利益的热情,责任与使命感。对于统治者来说,新民族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可资运用的天然的政治资源,尤其是改革以前的意识形态对民众的感召力逐渐淡出以后,民族主义作为政治凝聚力资源对当政者来说也就更为可贵。
但新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一种夹杂着强烈非理性的情感色彩的情感力量,是一种情绪大于理性的、能把非理性冲动甚至自私的动机掩饰在崇高理由之下的一种煽情力,是一种崇高与人性的幽暗面交炽在一起的,甚至使被动员者自己也无法理解的复杂激情。在激进的民族主义成为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一旦务实的政府出于民族的长远利益而主张温和、让步、理性妥协,新民族主义就会挟道德主义的话语优势,居高临下地挑战政府的权威,斥责政府的“卖国投降”。尤其在群体性聚结的环境中,新民族主义的气氛会形成一种广场效应的心理暗示,让不相识的人们,突然地产生同仇敌忾的、法不责众的破坏性行动倾向。其后果远非任何当政者所愿意看到。 为维护本民族的生存、发展,追求平等,反对压迫、侵害的正义行为就是新民族主义。新民族主义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为了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二是同危害公平正义的罪恶势力作坚决的斗争。
新民族主义不仅仅作用于外部,即用于抵制外部敌对势力的侵袭、压迫、掠夺,同时也要和本民族内部的罪恶势力作斗争。新民族主义虽然过去没有系统的理论阐述,但历史已经为新民族主义作了行动上的演示。
在中华的土地上有产生新民族主义的历史文化基础。我华夏哲学思想文化的主流就是讲平衡的哲学,不讲平衡怎么能平等呢!如《周易》里这种思想就非常丰富,《论语》和《孟子》里讲和谐、正义也非常丰富。中华文化精神主流与西方大不一样,西方哲学讲“以我为中心”,即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这种思想在人文主义中表现非常突出。
国家行为的本质就是民族行为。但由于文化的差异,世界各地的国家理念并不一致。有的博大正义,有的狭隘自私。中国这样的泱泱大国,要坚持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树立先进、优秀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为世界和平、文明发展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都需要先进和优秀的新民族主义。从人类文明进程的水平看,可以认为人类还处于野蛮和文明交错的时期。野蛮和文明处于长期搏斗之中。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野蛮力量大于文明力量。在国际,野蛮价值观的强力推行是造成国际政治不平等的根源;在国内,非公平非正义管理行为是导致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根源。
从国际形势看,正义力量相对弱小,罪恶力量相对强大。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罪恶势力的代表。美国说世界上某些国家是邪恶国家,其实他自己身上也有许多邪恶的东西。美国言必称维护国家的利益,站在民族的角度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缺乏匡扶正义、张扬道义大旗的风范。更有甚者,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采取战争的手段侵占他国、他民族的利益。例如近代史上对中国的侵略,上个世纪对朝鲜和越南的侵略,当代对伊拉克的侵略。100多年来,美国是制造世界血雨腥风的源头之一,带有浓厚的法西斯主义。
战胜国内腐败群体(阶层)需要新民族主义。
国家建立在民族的基础上,因此,没有民族主义就没有爱国主义。
中华新民族主义要具有博大的胸怀。 首先,从民族心理角度来说,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形成了一种深层的“受害意识”。中国是一个百年中受列强侵凌的民族,一个在历史上享有无上荣耀的民族,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自古以来的传统超级大国,在遭受挫折与凌辱之后,这种受伤者的敏感,有强烈的发抒宣泄的冲动,国家实力增强而产生的自信心为这种心理宣泄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国内获得的由政府发布的相关信息的高度同质性,特别容易形成对事件过程的单方面的理解,于是会激发起百年中国人的悲情意识,形成强大的民族主义浪潮。其次,中国的民族主义往往与中国政治文化中特有的泛道德主义相结合,形成激进化趋势。基于受害的历史记忆而产生的高度敏感心理一旦被激活,泛道德主义会进一步把任何现实的温和冷静的态度与言论,解读为“对外软弱”,解读为委曲求全的“绥靖主义”。激进民族主义者会形成对当政者的道德压力,他们以为诉诸百年受辱的历史记忆,就似乎从此具有了压倒一切的语话优势。这种优势话语一旦在民众与知识分子和官员中成为主流,结果就可能使务实的主政者也会被逼得要“顺应”从极端民族主义的潘多拉盒子释放出来的“民意”,被迫以“刚性对抗”作为解决复杂国际关系的基本选择。似乎只有如此,激进的民族主义者才会认同主政者的权威合法性。
泛道德主义与左的政治文化心理积淀有关。中国人三十年来与世界其他民族共同分享着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为什么“愤青”们仍然会以偏执、好斗的方式来处理国际问题?这是因为,激进的极左的政治文化,曾经如此深深地渗透着我们这个民族的骨髓与精神生活之中,“左”的思维方式对人们的支配影响作用的式微,要远比经济变迁缓慢得多。我们的教育制度中存留的左的陈旧的内容,我们成年人的立身行事的方式,都会在无意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我们民族只有在长期自觉地自我批判与自我反省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成熟起来,并走向真正的文明。 虽然中国民族主义有潜在的激进化的倾向,但从长远的趋势来看,在正常情况下,激进民族主义将会退潮,温和理性的民族主义将会成为主流,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迅速崛起,他们的观念更为稳健性,心态更为平和理性,这使他们的民族主义更趋向于理性与温和化。第二,政府已经意识到民族主义的两面刃特点,以及激进高调的民族主义话语霸权可能挑战自己的权威,开始对民族主义情绪进行有意识的控制与引导。在中国,这种政府引导还是比较有效的。第三,开放环境使中国人对外部世界更加了解。改变了原来封闭环境中形成的固有观念。近些年来,中国加入WTO后,中外经济合作与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西方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获益匪浅,国际关系上西方表现出更为合作的态度,由于刺激源的减弱,这反过来也淡化了作为反应方的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不信任与对立情绪。第四,中国人的自信心更强了。一般而言,内心充满自卑感与压抑感的人,在受到刺激之后,更容易表现得亢奋、悲情与反应过度;相反,经济发展与国力强大培育出来的民族自信心态,与中产阶级理性相结合,更容易养成宽容坦然的处世态度,由于中国国力的强大,中国人对外部的反应也就越来越平和了。反应也就更为适度。
从近年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台湾问题逐渐走向缓和来看,以上这四种因素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总体上,中国民族主义进入一个脱激进化的时期。 中国民族主义自近代由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而产生以来,其基本诉求始终围绕着“强国富民”,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但是,当代新民族主义思潮毕竟产生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产生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它的基本诉求在具体表现上又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1.对全球化的冷静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国内出现了一股鼓吹全球化的思潮。在这种思潮看来,全球化是最高标准,可以拿来裁决一切,经济、政治、文化一切都要“与国际接轨”。全球化的主导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手中,资本向全球扩张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维持其经济并从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需要。“所谓经济全球化仅仅意味着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决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全球化带来的不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而是专制”,全球化不会带来“全人类的利益”、“地球村主义”或“世界主义”,而只是西方利益的思想工具。中国人必须避免从一种教条蹈入另一种教条,富裕之邦并非真理之地,20世纪形成的国际格局带来的后殖民主义的危险,必须以我们的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全作为逻辑起点加以认真应对。”对全球化的反思只是提醒国人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着自己的命运,“惟有政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全球化才是有利的。”
2.对中国现代化新模式的不懈探求
实现现代化对中国来说仍然是一个梦寐以求的目标。在全球化时代,现代化是否意味着西方化,或者说西方的现代化模式是不是发展中国家所能选择的惟一模式,这个问题关系到中国要走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西方模式还是中国特色。尽管中国的民族主义者并没有提出令人满意的现代化新方案,但是他们提出的问题却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3.对民权和民主的热切期望
由于在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话语体系中,缺乏系统的关于内政建设方面的建言,所以有人批评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内容空洞,仅仅是一个“巨大而空洞的符号”。学者任丙强就民族主义的这一缺陷作了详细阐述:“民族主义的情绪化特征使得其从根本上无法提供关于国家的建设性的意见和问题解决办法。过分强调民族国家的权力,忽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也与现代政治发展趋势相背”。客观公正地讲,民族主义者对于如何建设一个民主的、正义的社会,确实没有提出成熟的方案。民族主义者对内要求大众民主,遏制精英主义,强调广大平民的社会经济文化权利和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对外要求在国际体系内的主权和平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4.对民族虚无主义的严厉批判
20世纪80年代,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希望借此来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但矫枉过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并没有起到提升民族精神的作用,反而产生了奇特的、反常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曾在80年代笼罩了整个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文艺界和新闻界,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民族主义者提醒人们:全球化是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向全球渗透、蔓延的整体过程。全球化有不同的层面: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我们不仅要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有清醒的认识,有正确的对策,更要警惕西方的文化全球化,对西方的文化霸权、话语霸权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抵制。一个面对即将来临的后殖民时代的外围民族,必须进行认真的文化反思,才能在民族意识上保存民族生存的空间,保持民族生存的权利。 虽然总体上说,民族主义已经进入一个去激进化的时期,但也不能对这一过程过分乐观。第一,正如笔者前面说,中国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反应型的民族主义,经济危机、西方的消极影响,都有使反应型的民族主义再次激进化的可能。第二,像中国这样的大国特别容易产生高调民族主义,发展中的大国特别容易产生“虚幻的大国感”,长期受屈辱后的民族,被压抑的自尊心有一种强烈的发抒的心理冲动。从分裂完成统一或国力正在上升时,这种民族心理就会借势宣泄,任何由统一或国力上升的征象,都会使不少人产生“中国已经强大了”、“每个中国人吐一口水就可以把你淹死”的底气。1928年北伐胜利以后的中国人对日本的态度中就有这种高调民族主义的典型表现。国力不足而又异乎寻常的大国感的自信,这种矛盾会把一个国家引向灾难的陷阱。此外,受长期以来潜移默化的“左”的政治文化的深层影响,极左主义的话语优势仍然会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处理与判断。

4、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云南社科院研究员 郑晓云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存繁衍与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产物。由于不同民族创造并发展、拥有了不同的文化,因此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组成部份,甚至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文化权是一个民族拥有自己民族文化得到保持、保护与发展的权力,对于衡量民族平等及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与团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人权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享有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的权力。今天在中国境内的各民族人民充分地享有宪法所规定的民族文化权力,各民族都有权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保持自己的民族节日、生活方式等。但是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民族文化往往处于一个全球开放的空间之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这是任何一个开放的国家都难以避免的,由此也带来?关于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很多新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民族文化权力,仍然有较多的问题值得探讨,因此认识全球化背景之下的民族文化权问题,将有助于推进人权理论的发展。

一、民族文化与文化权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保护与发展,是一个民族拥有的文化权是否得到尊重与体现的重要表现。那么在当代除了宪法及相关法律所规定的民族文化权力之外,民族文化在当代有何价值,这也是学术界长期争议的一个问题。要理解文化权的意义,首先应理解民族文化在当代发展中的价值。

民族文化包括了一个民族的生产、衣、食、住、行、婚姻、家庭、宗教、语言、文字,艺术、文学等等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文化因子。这些文化因子不仅仅是一个民族所熟悉并长期维持的生活内容,更是一个民族创造与智慧的表现,也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在当代社会中,时代发生了变化,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在当代,民族文化仍然具有以下价值:1,具有增强与维护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认同的民族一体化与民族精神的象征;2,是各民族熟悉的生活基础,为每一个民族提供了自己所熟悉的社会环境、生活技能与精神满足感等等;3,有促进一个民族对外交流与发展,今天民族文化资源甚至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源,节日、歌舞、工艺等都是这方面的明显价值;4,文化是一个民族形象。由于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因此一种文化往往代表了一个民族,因此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形象价值,有利于外部认识并关注一个民族,形象价值的提升有利于增强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豪感:5, 民族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在人类社会中无数的文化因子已使人类共同受益,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将是对文明进程的贡献,这一点已在人类社会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同。(1)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在当代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仍然有着巨大的价值。如果丧失了民族文化,那么不仅一个民族的发展有可能沦入茫然,失去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的支撑,而将会使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消失,最终也将不利于一个民族的发展。这方面已有诸多研究加以证实。(2)

由于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发展所具有的这种重要关系,保护民族文化就不仅是一个民族的责任,同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实质上就是对民族文化权的尊重。我认为民族文化权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各民族人民都拥有宪法及相关法律所规定的保持民族文化的各项权力。如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过自己的节日.穿自己的民族服装、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等等。这是涉及民族文化的最基本的人权内容。

第二、民族不论大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先进与落后都有文化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只有平等发展,才能体现对民族文化权的尊重。因此在民族工作中不能因为一些民族人口少或经济不发达而给予其平等发展民族文化的机会,在今天对于一些小民族的文化及其发展应给予更多的关注,而不能只关注大民族的文化发展。各民族都有争取民族文化的平等发展机会的权力。消除不同民族文化发展上的不平等,是民族文化权发展的重要内容。

第三、民族文化不仅需要保护,更需要发展,发展是文化权的重要内容。大多数民族文化都是起源于农牧业社会中,并不都能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在今天要获得新生必须得到发展而不是原封不动地保存下去。只有发展才能使民族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与民族的发展融为一体。因此民族文化是否获得发展,也是民族文化权保护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点与中国政府关于发展权是基本人权的人权观是一致的。

第四、文化权应当体现在各民族互相尊重上,同时文化权不仅体现在各民族的整体性上,由于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都是国家认定的单一民族,因此都有自己的文化权。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尊重、甚至歧视,也是对其民族文化权的侵犯。因此民族团结、平等才能使各民族的文化权得到保护与发展。

二、全球化与民族文化权

在当今世界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不仅仅是商品与资本的流动,同时也带动了技术、信息、人的流动,推动了交通、通信的发展,全球社会更快地加速融合,人与人在空间上的沟通时间大大缩短,地球正变得像一个村落。尤其是英特网络发展更缩短了这种距离。这一切还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这种全球化的趋势,也必然地要改变着地球上不同的民族及文化背景的人们。各民族的文化都将进入一个开放与交融的新的发展时代。(3)随着社会的开放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在过去一个民族也许并不知道自己的文化价值,但是在文化的比较中却能够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也知道自己的文化与其它文化有什么不同,为了保护自己的文化,人们将会争取自己的文化权。因此认清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对于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权是十分重要的。

全球化对民族文化来说是一种推动其变迁的动力,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使不同的民族进入一个由此带来的过程中。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将会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产生以下影响:

第一,全球化导致各民族社会转型。全球化作为一种社会开放的过程,它加大了不同地区之间社会、经济、文化等等方面双向交融,必然触动各民族社会的转型。

第二、全球化过程对于民族文化来说是一种文化的整合过程。一方面全球化过程所带来的技术、社会、教育等等方面的进步必然地有利于各民族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将出现传统和现代相互融合的问题。全球化作为一种来源于传统社会外部的推动社会变迁的动力,必然地对传统社会产生冲击,促使传统社会文化的结构进行新的调整,在传统的文化中融合进新的文化,并且由此而带来更为复杂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后果。

第三,全球化将引起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冲突。在全球化过程中对民族文化来说最直接出现的问题就是文化价值冲突问题,因为外来文化与本民族的文化在文化价值上往往是对立的,这尤其是在宗教意识、社会价值、人生观等等方面,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文化基点,由于文化的不同而引起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价值冲突。(4)

由上可见,全球化对于民族文化来说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一个过程。全球化给民族文化带来的复杂性,使民族文化权的发展问题在这个过程将更加显现出来。在这种背景之下,民族文化权的实践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必须把发展作为民族文化权实践的根本任务,没有发展,一切文化都将落后于时代,将没有抵制外来文化冲击的能力。由于全球化而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变迁,这将使各民族的文化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其结果也许能获得发展,也许不能获得发展,甚至更加落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是最基本的民族政策,能否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就将成为民族文化权是否得到尊重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发展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化权。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政府有责任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需要各族人民强化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自觉地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运用好自己的民族文化权。

其二,文化权是一个民族争取文化独立性与文化尊重的一项重要权力。各民族都有权应用自己的文化权在积极吸收人类有益文化的同时,抵制不良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危害,防范本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丧失。各民族都有权保持有利于本民族发展的文化价值,在全球化过程中,民族文化在全球层面上相互接触,一些民族的文化往往会较大地影响、甚至改变另一些民族的文化,尤其是一些弱小民族的文化。这样,要保持自己的文化,就要争取自己的文化权,以文化权作为武器去对抗不良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冲击。民族不论大小其文化都应当获得平等的对待,体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文化,也就有自己的文化价值与自己的文化立场,这往往导致不同民族在看待与处理事务上具有民族文化上的差异。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对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显得十分重要,不能以自己的文化尺度去衡量其它民族的文化,否则就会导致文化之间的冲突。这也是文化权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由于民族众多、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权的实践有不平衡之处,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之间的差距甚至还会有拉大的可能,因此一方面这种差距是一个合理的过程,并不能证明是民族文化权的实践得不到尊重。另一方面,也应当采取切实的措施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消除不同民族在发展中的差距。

三、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权的途径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民族文化权的实质是一个民族获得平等待遇与发展的权力。这种权力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说体现了各民族都有平等地位与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并获得发展的权力:而从一个民族的角度而言,拥有这种权力,则可以争取相应获得文化尊重与发展的机会,争取本民族在保持与发展民族文化牛的权力。因此不论从国家的层面上还是一个民族的角度上来讲,民族文化权本质上都是获得存在与发展的权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宪法和相关法律已经规定了各民族都具有保持本民族文化并相互尊重的权力,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已经从制度上解决了民族文化权的根本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五十余年来,各民族的文化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应当看到,今天尽管宪法及相关法律已规定了和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民族文化权,但是如何落实这此权力,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仍然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我认为在新时期民族文化发展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首先要唤起各民族人民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珍重与保护意识,有了这种自觉意识才能有效地使民族文化得到保护。目前在很多民族中,人们对于自己的文化的价值还没有充分的认识,甚至认为民族文化是落后的东西,并不主动参与。事实上政府所做的工作并不能取代民族文化发展在一个民族中的民众角色,只有各民族人民的广泛参与,才能真正体现各民族的文化权,有效推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必须立法.应用法律来保障文化权。通过立法切实地使民族文化得到保护与发展,这一点在目前民族文化消失较快的全球化过程中显得十分迫切,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应是强制性的。有了法律,对民族文化如何保护与发展就有了依据。云南省2001年制订颁布了《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条例》就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3,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应选择在一个民族中有代表性的、有价值的方面加以重点保护与发展,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并且也不是每一种民族文化因子都有保护与发展的必要。这一点在云南已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云南省实施了“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战略”,重点选择并发展了一批典型的民族文化项目,并带动了其它文化因子的传承与保护。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哈尼族的梯田农耕文化等,都已成为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中的经典

5、讨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问题

首先顶礼,先生如此厚重和非凡意义的大课题!
也是我一直思考和力践的大问题,随能力有限,但是个人拙见,有些问题没有结果,只有过程;没有能于不能,只有责任;没有以后,只有当下。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工具发展的历史,从石头到青铜,再到铁器,再到蒸汽机,再到计算机,也许未来是仿生终极智能体系。在这个进程当中,人类实现着从体力到脑力的过度和转变,无异于社会学的人类几次大的社会分工,也许下一次的社会分工已经拉开帷幕,用脑力的社会阶层和用体力的社会阶层,人类认知能力整体的提升,必将上演【我是传奇】的社会现实。
我想道家思想的从无到有,印证了物理宇宙的诞生,那么是否存在一个从有到无的终结。这样推断,宇宙不应该是一个时间或者空间概念,而是一个抽象的思想概念,他就像人的思想一样,必定无限发展扩张,即便有暂时的终结,但一定有循环。
上述也许感觉有些例题,但是这就是这一问题最广义的背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思想似乎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形体,全球化正是越过中间峰值,朝另一点进发的前奏。
人类从自然属性,神性,到理性,再到因为伪理性的狂妄而遭受痛击,是我们之前看到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那么是否可以预见,人类会再一次的谦卑,因为确实,人类不是宇宙和自然的全部,当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是否神性和自然属性再一次凝聚在人类社会。那么人类所面对的也许是其他空间的生物或者人类开发的终极智能群体。
到这时,少数民族是什么概念?
我的拙见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阶段性的自娱自乐的连连看游戏。
但是,无可否认,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
在最终的的作为代表人类的思想文化的主体当中,有多少属于某个族群的先民所遗传的DNA。这让我想起太空中寻访外星生物的某某人造仪器,记得是放着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毫无疑问,这就是代表人类的文化里中华民族文化DNA的现实举证。
我相信一种优胜劣汰自然法则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的存在。
未来代表人类的,一定是人类中最强大生命力,和最优秀的思想,文化的集合。那么,你所归属的族群将占有多少份额?
我理解这就是这一问题的最终目的。
关于方法:
我觉得来源于清晰的认识,包括背景,目的,和已有历史的分析,思考,和对于未来的逻辑推理,预判,甚至引导。在我看来,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人有这样的能力,历史上有这样创造所谓奇迹的人。其实奇迹本在,人眼无视而已。但是因为这一点能力而妄断可以主宰自然和宇宙,也是人类最愚痴和可悲之处。
优缺点无异于通体双生。我想这个认识可以将我们从民族主义的狂妄中拯救,很喜欢一句话:“地球村”。因为那是趋势,汉学传统上似乎叫“道”。
这样一思考:我们发展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无异于我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健康的机体,让他补充各种营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生存,繁衍。
所以如果你的眼界和胸怀能达到这个境界!这是你与生俱来的责任,为人的责任。只可惜,很多家长更成沉迷于对营养品牌的争执!
人类社会发展就像一个电视剧,主人公轮番上镜,高差迭起!其实,罗马也好!拜占庭也好!匈奴!蒙古!无所谓文明野蛮,在我看来,人类是思想相反是从原始文明到野蛮,未来必将引来理性文明。而人类的历史现实在行为上似乎才是我们曾受教的从野蛮到文明。谁是导演?谁都不是!道法自然!
大广而浩然!应该是历史的归宿。就像自然界江河会与海洋。就像现实的学子,对于哈佛,剑桥的渴求!是大道之求。这和高考时社会心里,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以上是我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保护的必要性的思考!是立论之根本!无本必亡!
至于紧紧迫性!
谈一点拙见!文化是个什么东西?用哲学的语言似乎也无法涵盖!哲学家定义文化,也许就像大千居士画心中的庐山,但是顶礼周易里的一句话 “天下以人文化之”。
目前以本人的认知能力,最感佩此言。
但是,遗憾的是!我理解的我们总在实践环节落后理论数步。
在不经意间,我们的社会制度,社会环境,文化,经济都变了,也就近两百年,我们基本把背了,或者顶礼了几千年的传统被摒弃了。因为,似乎有人发现了更好的东东,绚丽夺目,完美诱惑,再看看自己,怎么看都不对劲!社会的变革是必然的,惋惜清朝的皇帝,有史以来最勤勉的,文化的王者!但是,不是你们不行,因为人类大戏中此时,你不是主角,主角已有了神器。
当我们剪了辫子,脱了马褂,喊着THANK,过着Christmas,你应该,感受到文化了吧!他的强大,他的无私,他的公正,他的法则!无疑人类创造了文化的主体,但是,人类受文化主宰,当你不符合他的规则,效率,你就必定被淘汰!哭死你也没用!他是无情的!
同样,当你看着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看着韩剧憧憬有个贤孝的媳妇时,当你给陪你的宠物时间比父母多时?你因该感受到文化了吧?上述产品都是在自己的文化生产线上出产的。贤孝媳妇此处停产!
我们身处怎样的冰冷!你想要阳光的恩泽吗?这就是缺少民族文化的悲哀和渴望的紧迫!
文化升华形成文明,沉淀形成风俗习惯,犹如建在山上的布达拉宫,犹如平实大地上的紫荆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心灵归属,只有枝繁叶茂,中华民族之树才会毅力常青。
没有了灵魂您所依何处?
再论:方法:
剪短点:个人拙见:
三个层面:个人,家庭,社会
个人:1:认祖归宗,了解历史,不至于太丢人,至少凭借先人的智慧,明理辨是非!
2:认清自己,你可以思想,质疑,但是否定和狂妄的理性,想想站的住脚吗?总体人还是要依天道和自然法则,总结已有经验,思考摸索前进!跳跃式发展只是自欺欺人,自欺欺人的滋味早已饱尝!
3:掌握母语,最好文字。历史的记忆何以存在?文化思想何以寄托!
如果一个民族掌握母语和文字的人越来越少,一定会导致最彻底的消失!什么都留不下,甚至记忆!你敢确定,未来人类还会口传心记。如果记忆模式不支持传承模式呢?
家庭:1:让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是家庭的能力所及之处。
2:不忘母语,传承习俗,饮水思源。
3:认识历史趋势,避免滋生狭隘的民族情绪!人类最终一定只是个村级单位。这个过程就是人类文明融合的历史。
社会:
我觉得这是要教育目的的问题:是要明事,还是明理!亦或明永恒之真理!(我理解的真理在任何空间,时间,不受任何因素影响,都是很定成立的,没有对错,好坏,高低,薄厚)

看到先生这一有趣的问题,三个小时一口气写完,人称,语气,结构,上定有偏颇,见谅,纯属个人愚见,见笑了。顶礼!思考这样的问题,就是值得尊敬的人。没时间修改,随心抒怀!失礼!

6、经济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主义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义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具有较强的发展势头,而且,全球化也越来越深入。从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来看,全球化与民族主义之间同样存在着两个方面的表现形式,其一是一致性,其二是差异性。全球化与民族主义的矛盾的特征决定了二者存在着矛盾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全球化对民族主义产生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民族主义全球化背景下具有两面性。

7、全球文化与现代化背景下的文化思考

近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央编译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就全球化带来的文明冲突与融合、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对世界文化格局的影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 化的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首都师范大学杨生平教授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问题的几个层次,认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问题首先是一个作为经济、政治与观念统一的制度文化,当前全球化发展不单是经济与科技问题,而且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扩张,而全球化发展的真正希望所在应该是在全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因而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文化建设问题上应该巧妙地利用当前国际形势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调整策略,联合众多发展中国家将世界引向多极化和平发展道路,为自身赢得更多的发展时间与空间。同时应该考虑到民族文化的特质及其作用。民族文化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其核心价值有很强的稳定性与独立性,在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前,应该打好民族文化这张牌,要利用民族文化处理好不同民族国家关系、增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民族凝聚力,反对各种形式的文化霸权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

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认为,面对全球化,文化最根本也是最深层的问题就是确立文化自我,文化自我除了有维护和实现自己利益功能之外,还有在全球范围内展示和实现自己的文化价值和内在价值,确立自己形象和地位的作用。文化自我不光是一种精神产品和精神观念,也是作为积淀下来的人的行为规范、行为模式和生存方式。突出自我意识,并不是排斥全球意识,文化自我与全球意识二者之间是相互生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要区分后殖民主义和文化孤立主义的界限。他认为在正确确立文化自我的问题上,应该处理好文化的整合和交流、文化的创新与调试以及文化的生产和消费等几个重要问题。

中央编译局杨金海研究员在对当前中华文化复兴与西方文艺复兴比较后指出,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化复兴是在全球化的前提下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而西方的文艺复兴是在当时世界发展还比较局部的情况下实现的部分世界文化复兴。中华文化复兴的首要问题是全民族应当有文化复兴的自觉,文化复兴要面向现代化,不能简单地套用西方文化,要创造一种包括全新的话语体系、全新的战略观念,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等的文化。他认为迎合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实现两种思维方式转变:一是从革命斗争的思维方式转向和谐建设的思维方式,二是从封闭文化建设的思维方式转向开放文化建设的思维方式。

清华大学肖鹰教授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核心词,它充斥着中国学术文献、商业广告甚至娱乐生活。这种全球定位意识固然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国际社会的需要,但也造成了难以避免的学术文化盲点,使我们的学术活动从选题到立项,从研究到评估都着眼于大题目、大角度、大工程,从而丧失了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和对具体社会现实问题的切入能力。他认为应当倡导依存于逆势思维的学术创新意识和批判意识,培养切入微观问题的分析能力。

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认为,对全球化应该有这样清醒的认识:其一,全球化为人类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条件;其二,全球化为当代人类的发展和交流创造了条件;其三,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冲突;其四,全球化的影响导致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在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问题上,要在确立中华文化身份的同时克服两极对立思维,文化身份是一个走向世界的普遍性问题,因此,在我们在和世界文化对接的过程中应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要在文化平等原则基础上不断建构全球共同文化。

首都师范大学叶险明教授认为,文化认同包括自我认同和世界认同两个方面。在当前条件下谈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必须区分全球社会与国际社会两个概念。全球社会是包含着民族国家以及越来越超越民族国家范围的各种共同体,它有如下特点:其一,全球社会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其构成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其二,全球社会的主体是多元的;其三,全球社会是一个不以任何国家和民族以及共同体的意志为转移的自我生长过程;其四,全球社会的结构是易变的、多元的、理想化的。与全球社会相对应的国际社会有如下特点:其一,国际社会的主体是单一的,即民族国家;其二,国际社会的生存与基础是自我保存、自我发展与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其三,国际社会是自我生长与强制发展双重过程;其四,国际社会的结构相对单一。考察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必须在全球社会与国际社会双重结构中进行。从国际社会角度来看,中国文化的世界发展困难重重;而从全球社会结构来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却有着较大的空间。他认为,从全球社会结构着眼,应该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增加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能力;二是要将文化发展导向解决全球非传统安全领域;三是要把追求世界共同安全、共同繁荣和包容精神的发展和构建当成全球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全球化与文化发展”问题研究具有国际学术前沿性和现实前瞻性,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当前国际学术研究动向来看,像亨廷顿、哈贝马斯、吉登斯、詹明信、贝克、沃勒斯坦、罗尔斯、费彻斯通等相当多国际著名学者都把理论研究的重点转向全球化与文化问题上。事实上,全球化也从某种意义上改变着人文科学研究范式,如正在西方兴起的后哲学文化、全球史对世界历史的重构、新世界百科全书的重建等。从实践方面看,许多国家都在关注全球化与文化发展问题,纷纷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并以此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问题,为政府建构民族精神、提高文化软实力等提供政策咨询。就中国而言,全球化与文化发展研究有着民族精神重建与文化发展方面的意义。全球化带来的世界秩序变化给中国政府提出了如何正面建构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与文化秩序、如何营造合理的国际舆论和良好的国际发展氛围、如何构建有世界影响的民族精神、如何利用世界历史规律引领当代中国的发展、如何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建立并发展先进文化等若干问题。本次论坛对全球化与文化发展理论作出了积极思考与探索,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