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开放
<
2、中西方文化互动 700字
全球化这一概念在20世纪八十年代首先出现于经济领域,在九十年代作为1个学术话语开始引起西方学术界的重视,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就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迄今,它早已超越单纯的经济范围,广泛影响到政治、科学、技术、文化和艺术等领域。尽管全球化这一时髦话语在国际社会已经引起广泛关注,甚至成为当今的“显学”,但是,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是1个新词语。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有关于全球化的论述:“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产生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1种世界的文学。”[1]这也就意味着全球化不仅仅在于经济领域,还反映在文化艺术领域。全球化不仅是指国际间经济交往的过程,而且也是文化艺术领域交往的过程。近现代以来,世界各个民族、国家尤其是中西方文化艺术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频繁。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并不意味着全球只是单一化的文化艺术模式,而是指既具有现代性又有着民族特色的1种文化艺术形态。
一
全球化指的是各个民族、国家跨洲际间的国际交往和互动在规模和范围上的扩大,在广度上的拓展,在速度上的增加和影响力的不断深入。“它指的是人类组织在规模上的变化或变革,这些组织把相距遥远的社会联结起来,并扩大了权力关系在世界各地区和各大洲的影响。但不应该把全球化视为预示着1个和谐的全球社会的到来,也不应该把它看成是1个普遍的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各种文化和文明都将日益趋同。……全球化是1个深刻分化并充满激烈斗争的过程。全球化的不均衡性使得它远不像整个星球都体会到的那样是1个日趋一致的过程。”[2]这是因为全球化和本土化或民族化是相辅相成和相互影响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文化艺术走向趋同化和单一化,反而会引发更多的本土化,和人们更为强烈的本土意识和民族自觉性。
学术界普遍认为,自从1492年哥伦布远渡重洋对美洲大陆的发现,就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展的进程。然而,早于哥伦布87年的郑和就曾率领二万七千余人,船只近百艘,开始了他七次下西洋的历程。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洲际航行,是人类文明史上的1大壮举。从1405至1433年,在近30年的时间里,郑和曾七次跨越海洋,先后访问了南亚、阿拉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的30多个国家。由于郑和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因而被西方人誉为“文明使者”。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丝绸文化就已经被输送到了欧洲,历史上联接欧亚大陆的通道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这也是中国文化向西方(欧洲)传播的见证。从近代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和交往的情形来看,双方之间的往来越来越趋于频繁,而且碰撞越来越激烈。互相吸收、借鉴不同民族文化因子的要求变得更自觉,更迫切。例如,在园林和建筑艺术上,东方甚至出现了“欧化模式”,西方也出现了“中国风格”。历史上,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和交往都是自觉的社会活动,就两者的关系而言,中国始终是主动的、先行的,欧洲则长期处于从属地位。
然而,在近现代尤其是现当代,中西方文化艺术交往的情形变得那么失衡,那么不对等。如今,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在不断向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向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大肆扩张,严重损害了他者的利益。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构中国与西方平等对话的话语权利,在全球化的大语境下,使中国的文化艺术西渐成为可能。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对他者文化艺术的借鉴和吸收必须建立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否则,自我民族文化的身份就会有丧失的危险,甚至陷入对他者文化认同的危机之中,使得民族文化的身份变得模糊起来,在未来的民族文化艺术之间的对话中就会失去自我的话语权。因此,我们不能对西方文化艺术不加分析和辨别的盲目认同或拒绝,更不能“用西方现代文化艺术来拯救和重建中国的文化艺术”。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不能盲目顺从,听之任之,或亦步亦趋。我们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身份和坚持本土化特色,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全球化,就像英国学者罗兰·罗伯逊所说的那样:“着眼于全球化,行动于本土化”。
如今,世界各国之间的彼此联系和相互依存虽然在不断加强,但是“正在出现的地球村远未整合为统一整体,更不要说因循着1个铁板一块的单一模式。反之,它显示出鲜明的多样性特征。……当今世界成为这样1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3]
我们认为,文化全球化决不等同于西方化或美国化,它应该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有学者称之为“全球化本土化”。它既不同于趋同化和单一化,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本土化,而是具有全球意义的本土化。因为世界是多元的,是由各个民族组成的,而各民族的文化艺术也必然是多样的、五彩缤纷的。全世界不同民族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不是1个吃掉另1个,而是“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庄子·齐物论》)也就是说,对方是自己存在的基础,没有对方自己也就无法存在,而没有我的存在对方同样无法依存、不能得益。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共同发展。
“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文化中心论,或一元主义,都是不可取的,……每1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要有信心,应该尽量提供自己的文化资源给世界,这就是所谓的和而不同。”[4]但是,在西方思想界却涌动着一股倡导西方中心论的思潮,他们鼓吹1种普世主义文化观,认为西方文化就是普世性的文化。他们还认为,西方国家凭借率先完成的现代化和已经拥有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应该将其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念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实这种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1种新的文化霸权,在于实现全球性的“文化殖民”。1个时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现代科技优势向全球范围内大肆推行文化霸权,企图侵蚀和改造非西方国家尤其是发展国家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如今,愈来愈多的贴着美国商标的文化产品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大量流通,像影视、流行音乐、卡通片、通俗小说,以及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观念艺术等等。这些无不反映大国的文化艺术和价值观念的东西对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冲击。他们所倡导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尤其是对年轻人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3、在全球化时代,我们怎样才能做好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加强传统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与文化有限流动密切相关,文化认同是文化有限流动的基础,文化有限流动是文化认同的结果。要真正实现文化有限流动,必须加强人们的文化认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社会的现代性更多地表现为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流动性,而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又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阻隔,因此与以往相比,人们更加需要加强文化认同以提供安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