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面对经济全球化优秀公开课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面对经济全球化优秀公开课

发布时间: 2023-02-13 02:26:53

1、作为一名大学生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已经被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所证明。作为大学生,我们必须认清世界局势,既要看到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又要看到其挑战。这样相信祖国的发展,展望祖国的未来。

经济全球化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程度大为增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弱,经济运行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产生的。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到16世纪—18世纪。

1、必须坚定不移、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当中去。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潮流,它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类国家的政策选择,而是跨世纪国际经济关系变化的总体趋势。

如果我们否认乃至拒绝它,既非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会给我们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闭门自守必然导致落后,我国在这方面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

2、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学技术在全球的高速发展和加速传递,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机会。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那里吸取技术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可以根据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


(1)面对经济全球化优秀公开课扩展资料:

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1、促进发展模式创新

全球化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跨国公司已发展到在全球布设研发、生产、销售链条的全球公司阶段。经验显示,一国经济开放度提高与其人均GDP增长之间成正比。

2、促进国际利益融合

利益融合既表现在经济领域,又表现在其他领域;既表现在双边领域又表现在多边领域。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逐步深化,俱荣俱损局面开始形成。全球经济链条越拧越紧,一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依赖增强。

3、促进安全内涵扩展

安全已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非传统安全领域。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疫病蔓延、移民浪潮和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增大,涉及到经济、民生、社会和自然等广泛领域。



2、求高中政治必修一人教新版经济生活 最后一课 经济全球话与对外开放 总结

(一)框题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1)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

(3) 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 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

(2)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3)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经济全球化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4) 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抓住机遇,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二)框题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1)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2) 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贸领域发挥的作用。

○积极组织多边谈判。

○为国际贸易制定规则。

○为成员国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冲突的场所。

(3)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 我国目前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3) 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决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走出去”的含义。

本课设计为两个框。

1.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

教材全面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对我国对外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框分为两目。

第一目 经济全球化趋势

这一部分的逻辑顺序是:首先,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然后,从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及资本全球化等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以帮助学生深入认识经济全球化。最后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

这一目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第二目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这一目是对前一目的深化,是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分析。这一部分的逻辑顺序是:首先,分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影响;然后,分析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并由此出发,分析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探讨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这一目的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推动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两股巨大的力量。由此过渡到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2.第二框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这一框分为两个目。

第一目 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这一部分的逻辑顺序是:首先,依次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原则;然后,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这一目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对世界贸易组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全面地认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活动的影响,认识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第二目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这一部分的逻辑顺序是:首先,简要分析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接着,分析我国目前已形成的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然后说明,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及“走出去”的含义;最后,分析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

这一目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确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及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本课把我国的对外开放置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下来展开分析,意在使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有一个很好的理解。通过分析我国如何通过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来应对这一新形势,说明必须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这种安排使本课理论的展开显得顺理成章。

(二)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操作建议

第一框的第一目“经济全球化趋势”

本目设计了4个难度不等的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建议在课堂上进行。设计本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一下经济全球化,让他们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就在自己的身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要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与第一问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他们各自所感受到的经济全球化。要引导学生跳出商品交流的局限,从资金、技术、劳务交流等角度进一步感受经济全球化,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既涉及商品交换,也涉及生产要素的流动。

第二个探究活动建议在课堂上进行。设计本探究活动是为了告诉学生,飞机等许多产品由许多国家共同生产,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三个探究活动的难度较大。从材料可以看出:从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来看,乙国在粮食及肉类的生产上均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进一步比较会发现,乙国在肉类生产上的优势更大(是甲国的两倍);甲国虽然在粮食及肉类的生产上均处于劣势,但是在粮食生产上的劣势相对更小。也就是说,甲国拥有生产粮食的比较优势,乙国拥有生产肉类的比较优势。因此,甲国应主要生产粮食,乙国主要生产肉类,然后两国之间进行贸易。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拥有比较优势。而在资本、技术密集的行业,目前除个别领域外,一般不具备比较优势。我们应当努力在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同时,创造我国在资本、技术密集行业的比较优势。

第四个探究活动建议在课堂上进行。设计本探究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搜集跨国公司的资料,认识到:正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到处投资设厂,才迅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

第二目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本目共设计了3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建议在课堂上进行。设计本探究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发展中国家应当努力抓住这些机遇,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遇,不仅包括课文中所列的内容,还有其他方面。例如,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国际技术转移与扩散;经济全球化通过扩大市场规模,使各国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规模经济。

第二个探究活动建议在课堂上进行。本探究活动旨在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对所有国家都是福音。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角度,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国际经济新秩序应当是平等互利、共赢共存,在国际事务中贯彻民主原则。也可以引用“反全球化运动”的事例,来加深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弊端。

第三个探究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到: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可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对各国的经济安全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要性,以及加强国际间协调的必要性。

第二框的第一目“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经济生活的影响是深远而重大的。在探究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不能一味地只强调某一面。

3、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面对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首先要对本国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拥有充分的主权,制止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是发展中国家能够依靠自身的资源来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第二,要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积极参与到国际分工中;第三,发展中国家要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可以通过引用发达国家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借鉴其先进管理经验,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第四,发展中国家要积极的走出去,利用对自己有利的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第五,要清醒的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双面性,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剧的国际领域的贸易金融投资摩擦,以及对国内行业带来的冲击。总之,要强大自身实力,引进来,走出去。

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范文

<

5、发展中国家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面对经济全球话,首先要有正确的知道思想作指导,坚持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在他们的指导下,不失时机的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其次,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但要避免沦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尽量避免竞争中被边缘化的趋势
第三,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和人才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基于此,发展中国家要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当然也要有完整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最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劝解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6、我们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

高3的政治题:
1.推行引进来“走出去”
2.制定正确政策,发展自己
3.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4.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呵呵,我去高中课本找的...下面的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国际经济关系体制,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的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它包括生产、市场、资金、科技开发与应用、信息的全球化(国际化)五个方面的内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下定义:“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2)越来越多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为其提供了政策保障
(3)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是其直接动因
(4)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跨国公司在数量与质量上的空前发展
(2)国际分工细化深化
(3)国际贸易深化与扩大化
(4)国际资本流动加速
(5)金融体系风险加大
4、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发达国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找更有力的投资场所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的扩展,它又有利于发达国家维持国际经济旧秩序。经济全球化将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均等、不公平的竞争机会。
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也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富国愈富,穷国愈穷。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而发达国家由于在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从机遇看,有处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从不利方面看,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且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6、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措施
经济全球化应是“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经济全球化,为达到上述目的,关键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7、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
A、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国家都回避不了。关键是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制定正确政策,发展自己。B、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C、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切实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壮大自

7、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1、全球化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金、技术、资源和市场,这是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获得的最主要的利益。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可以有效地促进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其机制可以归纳为: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通过出口扩大总需求,带动经济增长:通过外资弥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外资通过改善投资地的原有资产存量,促进经济增长,并进一步通过新建企业形成高质最资产:通过收购和兼并提高原有资产存量;进目和吸引外资都可以带来国外先进实用的技术;

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式,获得所谓“滋出效应”;外资通过对投资地人力资源的开发,为经济增长积累人力资本。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外商投资经济对1990-1994年期间。中国GDP总量增长率的贡献为0.9个百分点。其贡献率为8.6%。这一贡献率已超过10%,预计今后这一贡献作用还会愈来愈大。

2、全球化可以创造大量新的就业岗位中国经济由“短缺经济”类型向供大于求的“结构性过剩”

类型的转变,导致了许多企业的关、停、并、转、破,促使这一时期下岗工人急剧增加。然而,就中国的国情而言,“发展是硬道理”,并不简单等同于GDP增长是硬道理。GDP规模再大,若就业规模没有相应的一定比例的增长,导致就业问题很突出,社会稳定就无法保证。

因此,面对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资源相对稀缺的最基本国情,中国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开放服务业,积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这样就可以利用工业国的剩余资本,为中国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3、全球化有助于促进市场经济建设,中国即存在发展动力的不足,缺乏新的投资来源和技术来源,又存在改革动力的不足,缺乏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抓住全球化机遇可以有效地解决改革和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

世贸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的规则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中国可以借助外力扫除市场化改革中的障碍。全球化将引入外来竞争机制,带来压力和紧迫感,成为推动改革和发展的巨大动力。

4、中国必须继续融入世界经济中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占世界的26%;农业资源紧缺,耕地和水资源均只占世界的7%:能源不足。

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只占世界的2.34%和1.20%;资本短缺,国内投资额仅占世界总量的3.4%;技术落后,国际专利批准数不足世界的1%。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有效地开发和进口农业、能源和矿产等国际资源,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利用国际市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5、全球化是中国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途径世界银行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首先就要缩小技术差距和知识差距,而缩小这些差距的主要途径不外乎在于:

(1)引进外国直接投资。

(2)扩大国际贸易。

(3)技术转让和技术许可证。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按PPP法计算的人均GDP美元值仅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3%-4%,到1998年己提高到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10%以上。中国之所以能有效地实施追赶,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主动地参与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积极引进外资。

进出口贸易增长,充分利用和享受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的好处,使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成为创造新增就业的主要来源和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一个国家能否成功地参与全球化,取决于它如何学会参与,并从中把握主动权。对于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中国正在研究、承认、遵守、利用、参与,并逐步过渡到修改和制定。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中国必须学会在变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制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