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发布时间: 2023-02-09 11:50:59

1、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途径:
对于中国来说,解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有以下途径:
第一,完善中国的金融机制,加快中国金融市场的建设。
第二,干中学,逐渐完成产业机构的升级,摆脱国际贸易中“世界工厂”的形象。
针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其他问题(如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现行的全球经济运行规则不尽合理,大多有利于发达国家;还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所付代价巨大;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可以有以下解决途径:
第一,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一方面是加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发达国家可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相关支持和援助,支持后者的发展,即“南北对话”;另一方面是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即“南南对话”。
第二,发挥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如加强WTO的作用以调节国际间的贸易冲击等。

2、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有主导地位和绝对优势的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资本主义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特征会得到充分体现;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会更加突出,使国家之间的市场竞争和民族冲突会更加激烈和尖锐;少数大国一手操纵世界经济事务,使平等互利原则和国际间的合作屡遭破坏;

局部地区的民族摩擦、经济危机以及政治经济的震荡也极易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扩展,增加了国际政治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但同时,也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2)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扩展资料: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一国经济运行的效率无论多高,总要受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只有全球资源和市场一体化,才能使一国经济在目前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

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以最有利的条件来进行生产,以最有利的市场来进行销售,达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提高经济效率,使商品更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区域统一,使国际分工更加深化,各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事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

3、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哪些重要问题

经济全球化并非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是给全人类带来福音的普照之光。资本主义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被卷入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具有民族特性、阶级特性和利益差异甚至对立,是产生价值冲突的根本原因。从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冲突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
首先,经济价值的冲突。经济全球化进程存在着一个悖论: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愈推进,民族的经济利益问题愈突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通过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更新产业结构,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而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拓展新的市场,利用廉价的人力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来降低生产成本,缓解了发达国家面临的生产相对过剩和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虽然存在着这种互补互利的一面,但也存在着经济利益尖锐冲突的一面。强势国家与弱势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收益不均现象十分严重。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发达国家以每年5000万吨的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毒或危险的废物,把发展中国家变成自己的“垃圾场”。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世界上绝大部分有毒污染是发达国家造成的,20多个发达国家生产了占世界95%的有毒垃圾。全球化的“污染转移”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资本的全球性流动,加剧了各民族之间的竞争。民族利益是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联系在一起的。世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这势必引起民族利益的冲突;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弱小或落后的民族在其经济发展中必然要受到严峻的挑战。幻想经济全球化会带来资源的合理配置而放弃自我保护,只能导致毁灭性的灾难。如若不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及管理制度,迅速发展本国的经济,增强竞争能力,就难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再度落伍。
其次,政治价值的冲突。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利益的冲突决定了政治利益的冲突,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其一,资本的扩张导致政治的扩张。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实现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最大限度地拓展世界市场、攫取别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必然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充当霸主。由少数经济和政治大国挑起、操纵或发起的名为捍卫“人权”或“道义”的国际争端、侵略战争闹得全球不得安宁。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本国或本民族的利益,对霸权主义发出了“不”的抗议。
其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原则产生了冲击。高科技手段、市场经济和资本扩张超越了国家的疆界,超越了民族相互隔离的界限、个性、差异,增强了世界的统一性、整体性。与此同时,民族国家原有的稳固地位受到了挑战:跨国活动和跨国主体的急剧增加,超越了国家传统意义上的主权和边界。一些西方学者以资本无祖国为前提,推导出国家无主权的结论,鼓吹“国家主权过时论”、“国家主权消失论”。这种观点为少数发达国家干涉别国内政、肆意践踏别国主权提供了辩护。事实上,各个民族国家都拥有自己的主权。在一定范围内与世界经济接轨,对外开放,并不是放弃国家主权。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导致国家主权的弱化。越是彼此尊重各个国家的主权,加强协作,就越有利于国际争端的解决。相反,如果不尊重别国的主权,或者不注意保护自己国家主权的安全,就会对别国或者本国利益带来危害。
再次,文化价值的冲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为文化的广泛而迅速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工具和渠道,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学习。但是,经济全球化没有也不可能造成全球文化的“同质化”。事实上,在一些生活方式、文化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共同接受的同时,某些文化上的民族差异性乃至对立不仅没有被消除,反而比以往更加明显或突出。文化观念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的冲突上。西方的意识形态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要求。西方国家试图把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念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并且在人权等问题上搞双重标准,遭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反对。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不仅搞经济和政治的扩张和侵略,而且进行文化扩张和文化侵略,从而强化而不是削弱了觉醒的民族文化意识。文化的发展具有特殊的规律,它同一定民族的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越是具有民族性特点的文化,往往越具有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因而也就越能走向世界。民族隔阂的消除,不仅不会削弱文化的民族性,反而会大大地加强全人类文化的“差异性”,使人类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是交织在一起的。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既不能把经济全球化简单地当作现代化来加以肯定,也不能把经济全球化与西化等同起来。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的趋势,被卷入这一过程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在向现代化迈进,也不意味着就一定被西方资本主义同化或就范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现代化是世界性的概念。尽管对现代化的含义的理解还存在着分歧,但是人们普遍在下述观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从静态上看,现代化是指世界范围内国民经济、社会生活诸方面在现时代所达到的先进水平;从动态上看,现代化则是指落后国家力争达到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运动。从经济领域看,现代化包括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现代化。各个国家或民族在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过程中,自然离不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但是,它们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的社会制度、民族特点,从而决定了它们在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的起点不同,道路、模式也不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正确认识本国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鉴于经济全球化进程及其作用的两重性和现实中的种种价值冲突,我们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善于利用经济全球化进程提供给我们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积极利用外来的资金、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我们的经济,增强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同时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尽量避免和减少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消极影响和危害因素,努力保护和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保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优势。

4、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性问题

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主要就是贸易冲突以及环境问题等。除此以外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所谓全球性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诸如:战争与和平、南北关系、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短缺、国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和信仰危机等。

拓展资料:

全球性问题对世界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这些问题或现象涉及到全球所有国家,而解决问题又非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所能及或能够取得成效。科学地认识和把握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坚持“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

贫富差距悬殊是全球性现象:

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富人愈富,穷人愈穷,这是当今世界的现实。世界银行《2002/2001年发展报告》中说,在新世纪初,贫困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在世界60亿人口中,有28亿人每天仅靠不足2美元来维持生计,其中12亿人每天靠不足1美元来生活。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最不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640美元下降到90年代初的510美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16.3:1扩大到51.7:1。北方富、南方穷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贫富差距悬殊也是发达国家的一个诱发社会不安定、潜在的社会问题。美国是发达国家中最大的国家,也是发达国家中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26.1%的财富集中在10%的最富有者手中,而10%的最贫穷者只占有1.7%的财富。据报道,欧洲青年人的“攻击性”行为在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社会中下层的不断贫困化。

5、 经济全球化的代价与问题

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世界为之付出了代价,给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问题。这种代价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国家主权的弱化、全球贫富差距加大和资源环境基础受到威胁。因此,很多专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的同时,一定要采取防范威胁的措施。

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经济不稳定将发生连锁反应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上的依赖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30%,个别国家达到了50%~60%。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和危机就极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特别是那些与该国家经济联系非常密切的国家,如通过投资额的变化、投资环境的变化、贸易额度、贸易方式的变化、金融条件的变化,等等。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传染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了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后又波及俄罗斯和拉美地区,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20世纪60年代的美元危机,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80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初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汇率危机等都同样引起了国际经济的不稳定。

二、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家主权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统一市场变的越来越大,国际规则越来越多,一个国家的主权则逐渐收缩。这种收缩主要表现在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渡以及跨国公司对经济主权的侵蚀。欧共体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则不断下降。从早期的关税同盟,统一农产品价格、汇率联合浮动,到单一货币欧元出现以后的统一金融市场,无不说明各成员国的财税和货币主权已经逐渐让渡给超国界的欧盟协调机制。而这种经济主权的让渡曾使许多成员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甚至多次危及欧盟经济体的存亡。而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管理经验越来越丰富,在跨国公司的经营目标与东道国目标发生偏差的时候,跨国公司除了对东道国政策本能的抵御以外,更多时候是采取规避。例如,采取转移定价进行合法避税已为世人所知,通过这种手段或其他渠道在国际间进行大规模的资金转移对东道国造成的损失不可忽视,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资的东道国是要蒙受大量损失的,其国家的主权政策不可能得以完整保持。

三、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范围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全球范围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源得到了更好的配置和利用,资源创造的财富更多。但是,由于市场的竞争、发达国家及其利益集团总是占有先进的技术、居于更有利的贸易谈判等地位,市场的价格、贸易条款等主要遵循他们的意见,这些条件的差异使得财富越来越多地流到了少数国家及其利益集团,导致贫富差距扩大。据世界银行统计,1983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高收入发达工业化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2.4%,即后者等于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这一比例降为1.6%,即后者为前者的62倍(中国经济时报,1999)。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利益的分配是不均衡的,贫富差距会更严重。

四、经济全球化中各利益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问题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撑。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纷纷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发达国家的工业涌入发展中国家。虽然东道国的基础设施、民族工业在外资的资助下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资源的开采却面临枯竭,环境面临巨大的威胁。马尔萨斯早在19世纪初已经预言到: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需要更多的原料,地球快要达到极限,不再能够提供这些原料,世界将面临为了争夺原材料而发生冲突;罗马俱乐部20多年前也曾预言,原料的价格要猛涨,甚至发生严重的短缺。虽然,这些预言都由于更多的土地被开垦和服务业与现代技术的发展而成为“谬论”,但是,今天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却使能源供应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国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享受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外资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看到,我国的资源潜力已经不容乐观。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赵文智在接受《国际石油经济》记者采访时说(李文,2003),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石油需求持续大幅度上升。国内老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普遍进入开采中后期,剩余资源的勘探难度不断加大,石油产量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致使石油进口逐年增加。2002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已达7184万吨,占到石油消费量的30%左右,国内石油的安全供给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使世界石油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国控制石油资源的意图越来越明显,我国在全球寻求石油供应的努力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因此,在促进经济全球化时,我们不能不考虑油气等资源供应安全问题。

6、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

7、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1, 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
如1995年墨西哥爆发了重大的国际债务危机.墨西哥经济与美国经济联系紧密,自1994年2月以来,美国连续6次提高利率,造成了数百亿美元从墨西哥等国抽走流向美国,极大地损害了墨西哥的金融和经济稳定.
2, 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由于跨国资本"无国籍"和无民族认同感,它不可能完全取代民族资本的功能.因此,外资的过度进入有可能挤垮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因而可能损害经济的长远发展.
3,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属于夕阳产业,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的同时,把夕阳产业带进了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4, 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
最明显的例子如上个世纪末发生在东南亚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因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稳定与否,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还要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充满了变数.
6,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继续扩大.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富国与穷国人均收入的比例,1960年是30:1,1990年增加到60:1,目前已扩大到74:1.全球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占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
7, 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跨国公司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以多种形式影响着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个国家的经济主权.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家们因此担心,当前权力正从政治家手中转向大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室.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往往不是规则的制定者,所以在国家经济主权的让与方面,发展中国家受到的损害较大.
8,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规则和秩序的制约.
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投资,贸易和技术等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南北经济技术不断扩大,总体上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此外,发达国家利用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加紧推行政治,文化霸权和经济上的新殖民主义,导致南北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更加不平等,势必引发一系列新的矛盾,导致国际社会的动荡.因此,必须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其朝着共存,共赢,平等,公正的方向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9,它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拉大,也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两极分化加剧.
据联合国统计,最不发达的国家10年前是36个,5年前是42个,现在则增至48个.从这个角度来讲,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实际上是一个财富不断集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世界的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从1983年的43倍扩大到现在的60多倍;发达国家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6,却垄断了全球近80%的收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技术差距,即"数字鸿沟"也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由此看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得与失,已是一个严重失衡的不等式.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另一方面,却使最不发达国家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其贫困人口的生活更加艰难.在过去的10年里,全世界贫困人口的收入在全球人口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2.3%降到了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