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行测全球化的时候导致暖流北欧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行测全球化的时候导致暖流北欧

发布时间: 2022-08-18 00:53:35

1、为什么全球变暖会导致北欧地区更加寒冷?

全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但科学家近来却发现,北欧地区很可能在此大趋势下变得越来越冷。r nr n日前新华社柏林消息,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美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国的科学家称:近年来由于欧洲和亚洲地区的降雨量大大增加,流入北极海域的淡水明显增多,导致北欧地区温度日益降低。科学家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北极海域中的淡水阻止了原本可以给北欧地区带来温暖的大洋暖流。r nr n科学家们通过对靠近北极地区的叶尼塞河、勒拿河以及科雷马河等河流的水量统计分析发现,从1936年到1999年间流入北极海域的淡水增加了1280亿立方米,增长幅度达到7%。科学家指出,流入北极海域淡水量的不断增加将导致北欧地区继续变冷。r nr n另外,科学家还指出,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不同地区将呈现出不同效应,如欧亚部分地区将变得越来越干燥,而另外一些地区的降水量将会显著上升

2、北大西洋暖流对西北欧气候有什么影响?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之一,面积大,深度达300米以上,而且流量巨大。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的水量每小时达900亿吨,相当于大陆总径流量的20多倍。暖流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西北部,使得55º-70ºN之间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西岸高16-20ºC。大西洋两岸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西岸的拉布拉多半岛北部呈现苔原景观,同纬度的大西洋东岸却呈现森林景观,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如果没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英国北部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封冻期。谢谢!

3、南极的天气!!(急!各位学者速回!)

据此间媒体6日报道,南极的冬季风雪交加、气候多变,

南极冰盖对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非常敏感。
②南极冰盖反射太阳辐射的能量。
③南极冰盖季节性的胀缩放大了上述效应。
④海水吸收、贮存太阳能,南极作用远胜北极。
南极洲是个神秘而孤独的白色
世界,它在地球上隐匿了两亿多年,但150年前,人类已开始探索南极。尤其是二战刚
刚结束,美国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提出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南极考察计划——“飞跃行
动计划”并付诸实施,震撼了全球,从而掀起了南极考察的热潮。
影响全球化气候变化的有三个关键性因素。
一是地球从太阳所吸收的能量的变化;二是从地球表面反射回太空的能量的多少;三是
大气对流和海洋环流的作用。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南极大陆的存在对这三个关键性因素
有着很大的控制作用。
随着全球气候日渐变暖,南极洲的气温也在不断升高。现在南极洲已经具备了草生长的气候条件,绿油油的青草开始在南极安家落户。南极洲发生这种变化还是10000年来的第一次。

据科学家报告,现在南极洲有大片面积的草开始结成草皮,而以前这些地方完全是被清一色的冰床和冰川所覆盖。过去只有在夏天时才有一些草皮在南极洲的一些小块的地方有零星分布,但最近科学家发现,现在这些草皮可以在南极洲越冬,夏天的几个月里草皮甚至向四周蔓延,面积不断扩大。一些科学家担心这可能是南极洲冰盖开始大面积融化的一个前兆。这些冰盖可以2000万年前形成的。

生态学家比特·康威正在与英国南极勘查局联合对南极洲的气候进行研究,他说:“现在青草开始在南极洲‘占山为王’,南极的气候正在快速地发生变化,随着气温不断升高,青草将很多以前曾极度寒冷的地方变成了它的殖民地。”康威说,气候快速变暖对许多野生物种的生存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像企鹅、海豹、寒带鱼和大型海蜘蛛。

科学家公开这一发现从政治上说有点“不合时宜”,因为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限制国内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在这个问题上与欧洲国家发生了激烈冲突。由于明年英方将担任欧盟和八国集团轮值主席,所以英国首相布莱尔已经表态,他会尽快将此项议题提到国际日程上来。可以预料,欧洲与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碰撞将更加激烈。

科学家在对南极的气候进行研究时,选择了南极半岛做为研究对象。因为这一带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是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对南极产生何种影响的最为理想的地区。根据科学家对这个地区过去三十年中气温的测定数据,这里是全球气温变暖最快的地区之一。与1974年相比气温升高了5摄氏度。气温的大幅升高使得这里的许多冰床和冰川开始融化。

康威说,能在南极大陆上生存的植物只有发草和漆姑草,而且只是一些零星的分布。他说:“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茂密的草皮或草坪在这里生成,草皮还在不断向更南的地区延伸,这种变化真是太明显了。”康威和他的同事研究认为,使草能在南极生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气温的不断升高使得南极的春季提前到来,同时也延迟了秋季到来的时间,这就使草种有了足够的时间发育成熟并发芽生成新草。

南极以前并不是一个冰雪世界。那里曾经有着温和的气候和茂密的植被。由于大陆板块的运动,现在所称的南极半岛与南美洲连成一体,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地障,来自热带的暖流沿着这一地障向南流动。它对南极的这种影响和墨西哥暖流对英国和北欧的影响是一样的,可以使南极保持温暖湿润的气候。

大约3000万年前,随着地球板块的不断运动,南美板块向北发生了漂移,将暖流切断。取而代之的是绕极海流。这种海流的温度很低,它环绕南极不停地做圆周运动,使南极和其他板块隔离开来并将其变成了一个冰雪世界。约翰·金是英国南极勘查局研究南极气候变化的负责人,他表示:“在咆哮西风带(四十度带),气温也有明显升高,强大的西风在南极恣意肆虐。有一种理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正在使风力不断增强。”

金和他的同事相信,这种趋势还将继续持续下去。冬季南极半岛上的平均气温将有可能从以前零下摄氏10度升高到摄氏0度。最后,南极半岛的温度将有可能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温度持平。康威的一位同事罗亚德.派克教授还发出另一更为严重的气候变暖警告。派克表示:“南极的气候变暖正在警示我们,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环境,缓解气候变暖的趋势,终有一天这种变化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打击。”
南极是“冰的天堂、雪的世界”名不虚传,整个南极大陆的95%被冰雪覆盖,像戴了一顶帽子,这顶帽子通常称为“冰盖”。一进入南纬58°,南大洋上就开始出现了点点冰山,越往南走冰山就越多,这种冰山实际上就是南极冰盖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和大陆地形坡度的影响,不断从大陆内部向沿海流动,最后崩裂,坠入大海的冰层,成为漂浮的冰山。冰山下面的浮冰,像荷叶般的铺满了海面。踏上南极大陆,铺天盖地的都是冰雪,天空、海洋的蓝和冰雪的白,构成了南极的最基本的色彩。南极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大陆冰盖的体积约为2700万立方公里。它贮藏了世界总冰量的90%,同时南极的冰山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相当于世界总淡水量的70%。所以有些严重缺水的国家把解决缺水的问题的希望寄托于南极,利用南极冰最简单的方法是,拖运每年从南极陆缘冰上分离出来总量大约为1200立方公里的冰山,即使能把每年冰山的10%拖运到合适的地点,这些水也足以灌溉600~1000万公顷的农田,或者供应5亿城市人口的用水。别以为这只是些异想天开的想法,有些发达国家已在着手进行这项研究了。

由于南极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南极洲成了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极端最低气温为-89℃,南极寒冷的原因除了前面介绍的暴风雪和冰盖的影响外,还有一个基本原因是高纬度地区地面吸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力相对比较少,在冬季极夜时期,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为全年最少,而在夏季24小时全为白昼时,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最多,但极地的夏季天空云量大,太阳辐射能量的大部分被反射回空中,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南极洲位于几乎占据南极圈以内全部面积的一个巨大陆块的中央高原,因此难以受到四周南大洋调节影响,使来自北方的暖湿空气无法到达,在南半球冬季,海面冻结的范围可达南纬60°,这就更无法调节南极的气候了。有人形象地描述南极为“太阳气候”,意指太阳辐射及其变化控制了几乎所有的气候因子,我们在南极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迎着太阳的一面是暖和的,而背阳的一面侧是寒冷的,暖与寒的差别是巨大的,这就是有人敢在南极游泳的根本原因。

南极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之最,就是非常的干燥,简直可以称之为“白色的沙漠”。在那里几乎所有的降水都是固体形式,特别在东南极高原尤为严重,年降水量仅为50毫米,比撒哈拉沙漠多不了多少。在南极,我们洗的衣服,晾在室内不一会儿就干了,饼干等食物根本不用塑料袋防潮,放置多久都没事,水果放不了多久就开始收缩,但不会腐烂。原因就是寒冷干燥的环境限制了细菌的滋生和活动,只有极少能分泌亲合冰晶的生物化学物质的真菌和细菌能生存于这种环境,而这极少数中也只有少数能熬过冬夜。最终适应南极环境并繁衍的菌类至今尚未发现,因此我们人类踏上南极大陆没有病毒的困扰。

我们到南极虽然体验了冰雪的威慑以及寒风的狂暴,但也尽情的欣赏了大自然赐与美景。南极冰山之美堪称世界一绝。凡是到南极见到冰山的人都会为之而动容,为之而流连忘返。它们是狂风和酷寒造就的产物,那鬼斧神工似的冰雕雪塑,千姿百态。如塔形、梯形。有的似军舰,有的似仙女,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通体透亮,熠熠闪光,气势非凡。美丽得令人眩目,令人心悸。面对这一切我们惊叹不已,在南极这不毛之地,竟有这人间少有的美景。这是大自然的造化中最神奇、最伟大、最美丽的创造。大自然真是既残酷又温柔。残酷得有时让你绝望,温柔时又使你柔情满怀,而忘乎所以。难怪有的考察队员见到如此美景,竟忍不住跪下去给冰山一个吻,这深深的一吻,包含着多少对大自然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这是人与自然在交流。只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才感受到自已是那么的渺小,在这博大的天地之间,自已又算得了什么。这是无法参照的对比,是大自然的天启。在它面前,人的偏狭和自私,怯懦和恐惧,狂妄和傲慢都显得那样的可笑。我想只有心胸宽广,勇敢无畏,诚实自信的人,才能在大自然无限的怀抱中尽情的舒展自已,充分享受大自然给予的慷慨无私的恩赐和美丽。
南极是一块神秘的土地,直到今天它还是地球上最孤独最寒冷的地方。但它并不是游离于其它大洲以外的独立世界,那里的一切与我们生活的大陆息息相关,并且关系着全球的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未来等重大问题,是全世界科学家深感兴趣的天然实验室。但开展南极考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要付出鲜血和生命,尽管如此,人们为什么还要争先恐后远渡重洋,不惜一切代价去进行南极考察呢?除了国家意图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埋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

南极巨大的冰盖是许多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争相研究的对象,因为南极的冰盖是冰河时代的遗物,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第三纪,并且保存得极为完好。南极的冰盖是记录古气候的档案库,详尽无遗地留下了几万年以至几百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珍贵资料。科学家们通过钻取冰岩芯,对早年降雪时所夹带的空气中的气溶胶微粒、氧同位素、花粉、尘埃以及冰层本身的特征进行分析,就可以获得古气候的珍贵资料。不少国家在南极冰盖上取得了一系列冰岩芯样品,用这些样品可以分析数万年到几十万年来气候的演变。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冰盖上钻取一根冰岩芯,就等于得到了一座气象站。但是要取得冰岩芯是非常困难的,南极大陆冰盖的钻探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阶段人们用手摇冰钻很费力的才能钻出几米或几十米的一个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冰钻和钻探技术都在不断改进,现采用现代化的电子机械钻探设备,10~20天就可以钻出一口200米左右的孔。钻孔越深,获得的冰岩芯样最越宝贵,科学价值也就越大。然而,增加钻探深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大困难是钻杆无法抗拒冰块的压力和冰层的流动,以至探井会遭到弯曲、封死,最后崩塌。因此南极的冰盖考察被认为是南极科考中最高水平的考察。目前冰盖钻探最深的孔为2202米,是前苏联南极考察队于1987年在东方站钻出的。与南极冰盖最厚处4750米相比相差还很远。南极是一块神秘的土地,直到今天它还是地球上最孤独最寒冷的地方。但它并不是游离于其它大洲以外的独立世界,那里的一切与我们生活的大陆息息相关,并且关系着全球的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未来等重大问题,是全世界科学家深感兴趣的天然实验室。但开展南极考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要付出鲜血和生命,尽管如此,人们为什么还要争先恐后远渡重洋,不惜一切代价去进行南极考察呢?除了国家意图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埋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

南极巨大的冰盖是许多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争相研究的对象,因为南极的冰盖是冰河时代的遗物,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第三纪,并且保存得极为完好。南极的冰盖是记录古气候的档案库,详尽无遗地留下了几万年以至几百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珍贵资料。科学家们通过钻取冰岩芯,对早年降雪时所夹带的空气中的气溶胶微粒、氧同位素、花粉、尘埃以及冰层本身的特征进行分析,就可以获得古气候的珍贵资料。不少国家在南极冰盖上取得了一系列冰岩芯样品,用这些样品可以分析数万年到几十万年来气候的演变。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冰盖上钻取一根冰岩芯,就等于得到了一座气象站。但是要取得冰岩芯是非常困难的,南极大陆冰盖的钻探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阶段人们用手摇冰钻很费力的才能钻出几米或几十米的一个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冰钻和钻探技术都在不断改进,现采用现代化的电子机械钻探设备,10~20天就可以钻出一口200米左右的孔。钻孔越深,获得的冰岩芯样最越宝贵,科学价值也就越大。然而,增加钻探深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大困难是钻杆无法抗拒冰块的压力和冰层的流动,以至探井会遭到弯曲、封死,最后崩塌。因此南极的冰盖考察被认为是南极科考中最高水平的考察。目前冰盖钻探最深的孔为2202米,是前苏联南极考察队于1987年在东方站钻出的。与南极冰盖最厚处4750米相比相差还很远。南极是一块神秘的土地,直到今天它还是地球上最孤独最寒冷的地方。但它并不是游离于其它大洲以外的独立世界,那里的一切与我们生活的大陆息息相关,并且关系着全球的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未来等重大问题,是全世界科学家深感兴趣的天然实验室。但开展南极考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要付出鲜血和生命,尽管如此,人们为什么还要争先恐后远渡重洋,不惜一切代价去进行南极考察呢?除了国家意图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埋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

南极巨大的冰盖是许多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争相研究的对象,因为南极的冰盖是冰河时代的遗物,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第三纪,并且保存得极为完好。南极的冰盖是记录古气候的档案库,详尽无遗地留下了几万年以至几百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珍贵资料。科学家们通过钻取冰岩芯,对早年降雪时所夹带的空气中的气溶胶微粒、氧同位素、花粉、尘埃以及冰层本身的特征进行分析,就可以获得古气候的珍贵资料。不少国家在南极冰盖上取得了一系列冰岩芯样品,用这些样品可以分析数万年到几十万年来气候的演变。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冰盖上钻取一根冰岩芯,就等于得到了一座气象站。但是要取得冰岩芯是非常困难的,南极大陆冰盖的钻探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阶段人们用手摇冰钻很费力的才能钻出几米或几十米的一个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冰钻和钻探技术都在不断改进,现采用现代化的电子机械钻探设备,10~20天就可以钻出一口200米左右的孔。钻孔越深,获得的冰岩芯样最越宝贵,科学价值也就越大。然而,增加钻探深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大困难是钻杆无法抗拒冰块的压力和冰层的流动,以至探井会遭到弯曲、封死,最后崩塌。因此南极的冰盖考察被认为是南极科考中最高水平的考察。目前冰盖钻探最深的孔为2202米,是前苏联南极考察队于1987年在东方站钻出的。与南极冰盖最厚处4750米相比相差还很远。
南极是一块神秘的土地,直到今天它还是地球上最孤独最寒冷的地方。但它并不是游离于其它大洲以外的独立世界,那里的一切与我们生活的大陆息息相关,并且关系着全球的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未来等重大问题,是全世界科学家深感兴趣的天然实验室。但开展南极考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要付出鲜血和生命,尽管如此,人们为什么还要争先恐后远渡重洋,不惜一切代价去进行南极考察呢?除了国家意图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埋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
南极巨大的冰盖是许多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争相研究的对象,因为南极的冰盖是冰河时代的遗物,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第三纪,并且保存得极为完好。南极的冰盖是记录古气候的档案库,详尽无遗地留下了几万年以至几百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珍贵资料。科学家们通过钻取冰岩芯,对早年降雪时所夹带的空气中的气溶胶微粒、氧同位素、花粉、尘埃以及冰层本身的特征进行分析,就可以获得古气候的珍贵资料。不少国家在南极冰盖上取得了一系列冰岩芯样品,用这些样品可以分析数万年到几十万年来气候的演变。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冰盖上钻取一根冰岩芯,就等于得到了一座气象站。但是要取得冰岩芯是非常困难的,南极大陆冰盖的钻探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阶段人们用手摇冰钻很费力的才能钻出几米或几十米的一个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冰钻和钻探技术都在不断改进,现采用现代化的电子机械钻探设备,10~20天就可以钻出一口200米左右的孔。钻孔越深,获得的冰岩芯样最越宝贵,科学价值也就越大。然而,增加钻探深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大困难是钻杆无法抗拒冰块的压力和冰层的流动,以至探井会遭到弯曲、封死,最后崩塌。因此南极的冰盖考察被认为是南极科考中最高水平的考察。目前冰盖钻探最深的孔为2202米,是前苏联南极考察队于1987年在东方站钻出的。与南极冰盖最厚处4750米相比相差还很远。

4、急!求高一地理政治历史的复习提纲

地 理
一、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宇宙的基本特点 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天体的分类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天体系统的成因 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中的普通一颗(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物理性质、运动特征)
地球的特殊性 有生命
(二)、日地关系
日地平均距离 1.496亿千米,约1.5亿千米(一个天文单位)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 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口诀:水近地火木土添海
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 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太阳的主要成分 氢和氦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太阳活动 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 分界线;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约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三)、地球
地球的形状 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与赤道周长 6371千米、4万千米
经线和经度 连接南北极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111×cosθ
特殊经线 0°、180°、120°E、20°W、160°E
纬线和纬度 和赤道平行的的圆。以赤道为零度,向南向北各90度。
特殊的纬线 0°(赤道)、90°(极点)、30°、60°、23°26′、66°34′
本初子午线 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南北方向的判断 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东西方向的判断 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经纬网上方向的判断 平行四边形法则
经纬网上距离的计算 经度每差一度相差110×cosθ(当地纬度)、度相差一度相差110千米
东西经的判断 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南北纬的判断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旋转,南极俯视呈顺时针
地球自转的周期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交替周期)。
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1670km/h×cosθ)
地球公转的轨道 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快,七月初(远日点)慢。
地球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地球公转的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以一回归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晨昏线的判断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晨线和赤道相交处的经线为6点,昏线和赤道相交处的经线为18点
地方时的计算 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 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区时的计算 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北京时间 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国际标准时间 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即零度经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经线(理论上),有三处偏离,不通过陆地(实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高考地理知识点全解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北右南左)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太阳高度为90度,昼半球的中心点,地方时为12点。
春分日(3.21.)秋分日(9.23.)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日(6月22日)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北半球昼长>12h
冬至日(12月22日)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南半球昼长>12h
夏半年的概念 3月21日至9月23日,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南半球为冬半年
冬半年的概念 9月23日至3月21日,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时南半球为夏半年
昼夜长短的计算 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
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日出时间为12-L/2,日落时间为12+L/2;L为昼长
昼夜长短的判断 夏半年,越往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往南白昼越长。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天文四季 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反之为冬季。
我国传统四季 以立春(2.4/5)、立夏(5.5/6)、立秋(8.7/8)、立冬(11.7/8)划分四季。
欧美传统四季 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四)、宇宙探测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 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3年"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2005年神舟6号。2008年神舟7号。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 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保护宇宙环境 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二、大气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
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
干洁空气的组成 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
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 生命活动必需;构成生物体成分;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大气污染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
大气垂直分层 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电离层 无线电短波通讯
平流层的主要特征 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人类的保护伞。
(二)对流层大气的热力状况和大气运动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 太阳高度角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选择性吸收、反射(无选择性)、散射。
辐射定律 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地面辐射 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属长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射回地面的部分。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
大气的保温效应 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保温作用
全球的热量平衡 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
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 由高压垂直指向低压。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越大(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北半球垂直于风向右侧,南半球垂直于风向左侧。低纬度小,高纬度大
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斜穿等压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高考地理知识点全解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斜穿等压线,指向低压;高空与等压线平行。左右手法则。
热力环流的典型案例 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海平面等压线 低压中心,高压中心。低压槽、高压脊、鞍部。
大气环流的意义 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赤道低压、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 大致来说,对于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冬季主要气压中心(1月,北纬60度) 亚洲高压(亚欧大陆)、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和冰岛低压(北大西洋)
夏季主要气压中心(7月,北纬30度) 亚洲低压(亚欧大陆),夏威夷高压(北太平洋)亚速尔高压(北大西洋)
季风的成因 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
② ②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南亚)
季风的典型分布地区 东亚季风(西北、东南风);南亚季风(东北、西南风)。
(三)大气降水
降水的条件 物质条件:水汽、固体杂质
临界条件:水汽上升,水汽凝结达到过饱和。
降水的类型 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
世界降水分布 东岸多、西岸少。赤道多、两极少。沿海多、内陆少。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副极地多雨带、极地少雨带。
(四)天气、气候与人类及气象灾害
锋面的分类与天气 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过境时与过境后气温、气压、天气的变化。
锋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实例 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锋)冬季的寒潮、沙尘暴(冷锋)、梅雨(准静止锋)
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 低气压;上升气流;阴雨。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反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特征 高气压;下沉气流;晴朗。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锋面气旋 温带气旋,东面暖锋、西面冷锋。暖锋锋前、冷锋锋后一侧阴雨。
气候形成因子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比较 日较差、年较差、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
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 热带(四种)、亚热带(两种)、温带(三种)、寒带(一种)
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陆东岸20-35°。季风环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 30-40西岸。受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 40-60°大陆东岸(仅东亚)。季风环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40-60°大陆西岸。终年盛行西风。冬暖夏凉,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少雨。
气候的变化 地质时期、历史时期、19世纪末以来。
气候资源的特点 可再生,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有较大的变率
气候资源与农业 种植制度(作物的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气候资源与建筑 小区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街道方向与风向平行(利于通风)
风与城市规划 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上风向。居民区相反。
气候资源与交通 公路、铁路、机场(暴雨、泥石流、风速、桥涵、云雾、地势等)
台风(飓风) 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近中心风力>12级。影响低纬度东岸。
热带气旋强度等级 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
台风的监测与预报 利用气象卫星确定台风中心位置,估计强度,监测移动方向和速度。
暴雨形成条件 ①充足的水汽②强烈的上升运动③持续的天气系统
洪涝灾害的防御 提高预报的准确率,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干旱的危害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干旱的防御 改善生态、选择耐旱作物、开展水利建设、改进耕作制度等。
三、海洋
(一)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 海洋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热容量很大。
海岸带 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阔区域。
海岸带与人类活动 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千米的范围内。
人-海岸相互作用阶段 ①很少干预②开始干预③海岸开发④海岸管理
海水热量的收入、支出 太阳辐射、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影响海洋表层水温的因素 太阳辐射、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海水温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 表层海水温度变化较大,1000米以下深层海水温度变化不大。
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海洋面积广,水量大,而且热容量又很大。
海水中主要盐类物质 氯化钠、氯化镁。
盐度的概念 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大洋平均盐度:3.5%
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降水量、蒸发量、洋流(寒流、暖流)、河流淡水汇入(径流量)。
盐度最高的海区和最低的海区 红海(亚非交界)、波罗的海(北欧附近)
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波浪(风浪、海啸)、潮汐(大潮和小潮)、洋流
洋流的概念 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洋流的成因分类 风海流(大多东西方向)补偿流(大多南北向)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

5、北大西洋暖流对西北欧地区气候的影响及社会经济意义?

北大西洋暖流
又名北大西洋西风漂流。大西洋北部势力最强的暖流,系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源于纽芬兰浅滩外缘,在50°N、20°W附近分成三支:干支经挪威海进入北冰洋,南支沿比斯开湾、伊比利亚半岛外缘南下,北支向西北流到冰岛以南。北大西洋暖流的流量随墨西哥湾暖流的强度变化而变化,其流量值为2×107~4×107万立方米/秒间。该暖流对西欧与北欧气候有明显增温增湿作用。每年向西欧与北欧每公里海岸输送相当于燃烧6000万吨煤释放的热量。使沿岸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性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要比同纬度亚洲与北美洲的东海岸高出15~20℃,从而使北欧盛长混交林及针叶林,巴伦支海西南部终年不封冻。
——网络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该暖流对西欧与北欧气候有明显增温增湿作用
使沿岸形成了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影响了植被
欧盛长混交林及针叶林
森林资源丰富
巴伦支海西南部终年不封冻
形成了著名的不冻港
便利了航运
气候也影响了农业
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较高,阴雨天气多,热量和光照条件一般不太适合发展种植业(巴黎盆地热量条件较好,有种植业分布),一般以畜牧业(如苏格兰北部),花卉种植业(如荷兰)等对热量要求较小的农业类型为主
大概这样

6、行测地理常识洋流分布及影响?

一、 洋流的成因及分布:

1.风海流:

成因:风海流是洋流最主要的成因之一,主要由于信风和盛行风常年吹动海水形成。

分布规律:洋流流向为东西方向的洋流都是风海流,包括南北赤道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和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2.补偿流:

成因:补偿流主要是由于某地的海水流走后,海平面低于其他地方,其他地方的海水流过来补充形成的洋流.

分布规律:洋流流向为上南北方向流动的洋流成因多数和补偿作用有关.比如秘鲁寒流、日本暖流、千岛寒流.

3.密度流:

成因:由于两个较为封闭的海域海水密度不同而形成的。

分布规律:一般发生在海峡处,表层海水从密度小的一侧流向密度大的一侧.如直布罗陀海峡的海水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二、洋流的性质及影响:

洋流的性质主要分为两种:寒流和暖流,由低纬度高温海域流向高纬度低温海域的洋流为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

洋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对流经地区的气候有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寒暖流交汇处常有雾。比如秘鲁、澳大利亚西岸等一些沿海地区出现了沙漠气候就是由于沿岸寒流的影响。

2.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流流经地区会形成渔场。比如世界四大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都是由于洋流作用形成的。

3.洋流对航海的影响

(1) 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航速。

(2) 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3)洋流从北极地区带来的冰山对航行构成威胁。 

三、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洋流的运动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海水自身的净化速度,但同时也会扩大污染范围。

7、冰岛是不是常年下雪?

是的,大部分在北极圈以内,受极地东风影响
以下是简介

冰岛共和国(冰岛语:Lýðveldið Ísland)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位于格陵兰岛和英国中间,首都雷克雅未克。

历史
斯堪的纳维亚人和凯尔特人在第9和10世纪间移民到冰岛之前,冰岛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无人居住的大岛。冰岛以公元930年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议会Alþingi (English: Althing)而自豪,虽然这一议会此后并未运行多久。某些文字证据显示,爱尔兰人的僧侣曾经在北方人到达之前在冰岛生活过,不过没有考古学上的证据证明这一推断。

冰岛保持了300年的独立,随后被挪威和丹麦统治。1814年丹麦-挪威联合王国根据基尔协议(treaty of Kiel)分治之前,冰岛是挪威国王的殖民地,此后成为丹麦的附属国。 1874年,丹麦政府给予冰岛有限的自治,1918年,冰岛在内政方面进一步获得了类似于保护国(protectorate)的独立和主权,外交和国防方面丹麦仍保留权力。1940年,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占领和丹麦,同年盟军占领了冰岛。 丹麦国王继续保持法律上的统治直到1944年冰岛共和国建立。 新的共和国是北约的成员国,并于1949年和美国签订了防卫冰岛的协议。根据这一协议,美国至今在Keflavík设有军事基地,冰岛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 战后几十年来,冰岛的经济依赖于渔业,并因为这一生物资源和周边国家发生过数次冲突,其中包括和英国间著名的“鳕鱼战争”。近年来,由于对重工业的大量投资,经济逐渐多样化,炼铝业发展起来,经济领域不断自由化和私有化。 冰岛通过EEA成为了欧洲共同市场的成员,但从未申请加入欧盟.

政治
冰岛的阿尔庭建立于93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议会。现在它有63名成员, 由全国人口每四年选举一次。国家元首是总统,任期四年。政府首脑是总理,由总统任命,与他的内阁一起履行政府的行政职责。

位置
西隔丹麦海峡与格陵兰岛相望,东临挪威海,北面格陵兰海,南界大西洋。属北欧国家。

地质地貌
早中新世晚期以来,由大西洋中脊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属于火山岛。组成冰岛的岩石都是火山岩,以玄武岩分布最广,还有安山岩、流纹岩等。

岛上多火山,著称“极圈火岛”,共有火山200-300座,有40-50座活火山。主要的火山有:拉基火山、华纳达尔斯火山、海克拉火山、卡特拉火山。1963-1967年在西南岸的火山活动形成了一个约2.1平方公里的小岛。冰岛温泉的数量是全世界之冠,全岛约有250个碱性温泉,最大的温泉每秒可产生200升的泉水。

地形大势:是个碗状高地,四周为海岸山脉,中间为一高原。大部分是台地,台地高度大多在400至800米之间,个别山峰可达1300至1700米,冰岛最高峰是华纳达尔斯赫努克山(2119米)。低地面积很小,西部和西南部分布有海成平原和冰水冲积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岛的7%左右。无冰川流过的海岸线不规则,多峡湾、小海湾。其他沿海地区主要为沙滩,岸外的沙洲形成潟湖。

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广布。

气候地处高纬,属于寒温带海洋性气候。
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主要从其南面流过,并有一支绕行于它的西面和北面。所以虽然地处北极圈附近,冬季气温并不低,夏季气温全岛在7至12摄氏度之间。
处于冰岛低压中心附近,天气多变。气旋给冰岛到来丰沞的降水,西南部和西部年均降水量在1000至2000毫米之间,北部和东北部较少,为400至600毫米。无论什么季节,都有可能下雨和下雪。

水文河流呈辐射状由中部高原向外流出,主要的河流有:菲约德勒姆冰河等。
冰岛不仅是第四纪冰盖的中心,而且高原上仍有现代冰川分布,主要是盾形的冰帽冰川,也有少量的冰斗冰川,面积占全岛的11.5%。主要有霍夫斯冰原和瓦特纳冰原,其中瓦特纳冰原面积达8500平方公里,厚度在几百米到几千米之间,是除南极和格陵兰之外世界最大的冰川。

植被苔原广布,南部可有小林,在背风的地方或温泉附近分布有草甸。

农业
冰岛经济主要依靠海洋渔业。渔业提供冰岛60%的出口收入,雇用了8%的劳工人口。

根据1980年的统计,鱼类生产量有1,500,839吨、干草3,879,000立方米、马铃薯15,341吨、萝卜902吨、线羊827,927只、马52,346匹,牛59,933头,猪12,965头,家禽310,724只。

工业
水泥产业发达。

旅游业
冰岛有四个国家公园。

人口1703年冰岛举行第一次人口普查,当时人口为50,358,至1801年降到47,240。19世纪人口略有增加,1901年增到78,470。20世纪初期经济成长迅速,人口也相对猛增,1940年达到121,47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初期,生活水准迅速提高,人口增加率也快速上升;年增加率在50年代达到顶峰,而自1960年以来即不断下降,主要原因是出生率降低并不断有人移民。

文化
冰岛最为著名的古典文学作品是冰岛萨迦,一种人们开始定居在冰岛的时代写下的散文史诗,内容主要是英雄故事和家族传奇。其中最著名的是《尼雅尔萨迦》和描写发现格陵兰和芬兰以及向那里殖民过程的《Grænlendinga和Eiríks》。

文化成就有
Njal's Saga
20世纪末冰岛的文化成就
The Sugar Cubes
Björk
Sigur Rós
这里,是童话世界,冰雪覆盖的胜境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是模范世界,冰岛多次夺下世界最幸福国家亚军。当无数经济学家都推崇北欧经济社会的优秀模式时,一场席卷世界的金融风暴却让它难以幸免。而且,一来就那么触目惊心——国家破产,多么可怕的名词,成为近几日笼罩在冰岛头上挥之不去的梦魇。随着冰岛第二、第三大银行被政府接管进入破产保护程序,政府同时宣布放弃冰岛克朗的固定汇率,该国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冰岛银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证券市场的繁荣而迅速成长,却成为造成现在的经济损失达全年国民生产总值(190亿美元)的9倍之多的罪魁祸首。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让冰岛从世界之巅坠跌到世界的危机谷底?冰岛,怎么就沦落到冰雪消融,大厦崩殂的危境?解读冰岛的经济疑难杂症,其实也正是为我们自己的经济号脉。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全球化的语境下,也不过就是小小一个地球村。美国到冰岛,又何尝不是如此?

冰岛政府接管Landsbanki,急坏了英国政府和储户

●“同胞们,这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危险。在最糟的情况下,冰岛的国民经济将和银行一同卷进漩涡,结果会是国家的破产。”

●“如果有什么时候是需要冰岛人民站在一起,对逆境表现出坚毅,那么现在是时候了。虽然前景看起来令人担忧。我们需要向我们的孩子解释,世界不是到了悬崖边缘,我们要找到内在的勇气来展望未来。”

“同胞们,这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危险。在最糟的情况下,冰岛的国民经济将和银行一同卷进漩涡,结果会是国家的破产。”10月6日,冰岛总理盖尔·希尔马·哈尔德通过电视讲话,对全体国民发出警报。之后的两天,冰岛排名第二和第三大的银行全线被政府接管。

专家们此前所作的预言——这场金融危机的代价将是几家大金融机构破产——已经得到应验。如今,人们发现,破产的恐怕不止是金融机构,甚至是某些国家。

冰岛,这个仅有32万人,人均GDP却是世界第四的北欧小国,已被笼罩上国家破产的阴影,现在的冰岛政府不得不挑起9倍于GDP的银行负债重担。

而就在哈尔德发表警告讲话的几小时前,他还公开表示,没有必要“以政府的名义对金融系统采取特别措施”。但10月6日那天,冰岛金融系统的恶化几近失控:冰岛克朗对欧元的汇率大幅下滑了25%以上;雷克雅未克股市上的所有冰岛银行股票被全部停止交易;国际信贷评级机构把冰岛的信贷级别从A-降为了BBB……这一切促使这位总理不得不“出尔反尔”。

在当天的电视讲话中,哈尔德承诺冰岛所有的居民储蓄将得到政府担保,并确保为企业提供最大限度的融资便利。冰岛由此成为欧洲继爱尔兰、德国、奥地利、希腊和丹麦后,又一个为储蓄存款作保的国家。

冰岛政府此举“勇气”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政府救援计划的7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20,而冰岛三大银行资产总值,却是该国GDP的9倍!

金融是福又是祸

冰岛银行业近年来的海外扩张策略,为其带来了总理口中“近乎童话”的成长率和盈利能力。但随之而来的巨大风险成为高悬在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冰岛的净外部负债超过了GDP的2.2倍,为其经常账户收入的3.7倍。

次贷危机肇始于美国之时,大家都以为没有什么次贷业务的冰岛银行不会受到重大影响。但当雷曼兄弟等大型金融机构或倒闭或奄奄一息,全球金融市场陷入信心的冰河纪。货币市场融资活动停滞,冰岛银行业也遭“海啸”席卷。

过于庞大的金融链条是拖垮冰岛经济的罪魁祸首。在过去几年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冰岛的银行向海外发放了大量的贷款,银行因此成为国内最强大的机构。截至今年6月30日,冰岛三大银行Kaupthing、LandsbankiIslands和Glitnir的资产规模总计达到14.4万亿克朗(约合1280亿美元)。与之相比,2007年冰岛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3万亿克朗(约合193.7亿美元)。近10多年来,冰岛外债超过1383亿美元,但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冰岛四大银行所欠的外债已超过了1000亿欧元,而冰岛中央银行所能动用的流动外国资产仅有40亿欧元。因此,冰岛金融市场极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波及,这也使得金融业垮台成为冰岛政府不能承受之重。

小国怀大梦并不明智

更恐怖的是,若灾难降临冰岛,欧洲大陆在劫难逃。冰岛银行和企业投资遍布欧洲大陆,比如冰岛最大的企业之一、零售业投资集团Baugur,就拥有或持股数十家欧洲零售商。

除了银行业,一些新近获得按揭贷款的冰岛家庭也开始陷入困境。分析人士认为,冰岛房价还会进一步下跌。但由于这些贷款是以国外货币的形式贷出,随着利率一年来上升为两位数,以及冰岛克朗价格下降,冰岛人手里的房产已经转为负价值。在此形势下,冰岛政府为国有化国内各大银行向欧洲各国求援,既是无奈之举,又在情理之中。

确实,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冰岛更清晰地接收到经济全线崩溃的信号。当地时间10月8日,为了缩小急速下行的银行业规模,冰岛政府宣布接管国内第三大银行Glitnir银行,立即着手重组工作,称将出售该银行在芬兰和瑞典的业务。另外,由于市场缺乏足够支撑,冰岛央行还在当天决定放弃前一天制定的131冰岛克朗兑换1欧元的固定汇率,任冰岛克朗自由浮动。

在Glitnir银行被接管之前,冰岛第二大银行Landsbanki银行也掉进了政府的“口袋”。更令人忧心的是,冰岛最大的银行Kaupthing银行也频频告急,现在,仅依托着冰岛央行给予的5亿欧元贷款维持运作。

哈尔德当天无奈地承认,该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走出此次金融危机的阴影。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从这次经历中得到的教训是,小国试图引领国际银行业是不明智的。”

关键时刻近邻出手

10月7日,冰岛央行发表声明,宣布俄罗斯总理普京已经批准向冰岛提供40亿欧元援助贷款的消息。但几个小时后,又有报道称俄罗斯财政部发言人否认了对冰岛贷款已经获批的消息。冰岛央行行长大卫·奥德松也承认,冰岛和俄罗斯的谈判仍在进行中。

但莫斯科的一名基金经理认为,俄罗斯本国确实有一批通胀中不适于在国内使用的资金。据悉,与俄罗斯关于40亿欧元借款的谈判将于10月14日如期在莫斯科举行。

尽管俄罗斯的态度尚不明朗,但荷兰和英国纷纷作出正面回应。本周三,荷兰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ING发表声明,将购买英国储户在冰岛两大银行总计超过30亿英镑(约合52.4亿美元)的存款。这笔交易包括Landsbanki银行的5.38亿英镑和Kaupthing银行的25亿英镑。英国财政部也发表声明进行声援,将为上述两家冰岛银行的英国储户的存款提供担保。瑞典也随即宣布向Kaupthing在瑞典境内分行伸出援助之手。瑞典将向冰岛提供一笔50亿瑞典克朗(约合7.02亿美元)的贷款。

远水救不了近火,冰岛政府也在汇率和海外投资基金上做文章。本周三,冰岛政府还与冰岛退休基金协会举行会谈,商讨收回投资于国外的退休基金资产,并利用这些资金来提振冰岛金融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市场认为,冰岛未来可能采取的办法包括向外国政府大笔借款、大幅加息、出售两大银行Kaupthing和Landsbanki,乃至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救援资金。

哈尔德说,冰岛正与IMF的代表进行商谈,但仍未决定是否正式向IMF借款。哈尔德称,政府考虑让冰岛的银行出售其部分外国资产,减少国外分支机构,从而缩减到一个冰岛政府能够承担的规模。据路透社报道,在10月6日晚G7副财长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曾有日本官员提出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冰岛提供救援基金,但被冰岛拒绝,因为它不愿成为惟一一个接受IMF基金的国家。显然,IMF在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善后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并不被大多数国家认可。

“如果有什么时候是需要冰岛人民站在一起,对逆境表现出坚毅,那么现在是时候了。”总理哈尔德动员国民的讲话颇为动情,“我希望家庭成员们可以一起讨论,不要让焦虑占上风,虽然前景看起来令人担忧。我们需要向我们的孩子解释,世界不是到了悬崖边缘,我们要找到内在的勇气来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