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机遇:
世界格局多极化为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提供了可能,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挑战: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的威胁依然存在,为我国的国家安全有所影响,经济全球化也给我过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某些西方大国,控制国际经济组织,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困难,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劣势等等。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和资本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新的科技成果在全世界更快地传播,让世界各国人民都有可能享受生产发展的成果。
但也应看到,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在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基础上产生的,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这也加剧了"南北"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一个常见而简明的全球化定义是:"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式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的最优配置。"可是,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发现,发达国家将这种生产要素或资源确实在世界范围内无拘无束地自由流动。"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这是人们有目共睹的现象。与发达国家的资本在全世界自由流动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却不能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
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是随着科技革命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特别是信息革命的迅速发展和跨国公司在全球迅速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市场体系的形成而形成的。
全球贸易往来增多、资金在国际间流动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推倒各国的经济壁垒,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并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全球化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度大大提高,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获利机会增多,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的国内市场成为各国企业纷纷抢占的制高点。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产品在国外市场的准入程度将提高,但同时国内市场的全方位、大幅度开放也是大势所趋。中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将使中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大幅增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在中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则由于本国企业的竞争力不强,很可能遭受外国同类进口产品的巨大冲击,使经济增长受阻,并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
为了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又要避免其不利影响,中国在现阶段应充分注意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地积累财富,推动经济增长,同时也应积极利用世界性资本、技术和产业大转移的有利时机,通过开展贸易、利用外资等途径,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本国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第二,经济全球化推动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大举实施兼并,这在提高中国企业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将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较大的冲击。
3、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有何意义?
万事万物必然有其两面性,所以确实是有弊端的。据善林金融专家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三加大了贫富差距;四金融市场风险加大等影响。
4、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该怎样做?
1.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3.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
4.积极学习、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
5.积极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5、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势不可挡,给各国经济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各国的贸易往来也更加紧密,各种合作如雨后春笋。在这种情况下,谁不开放、不融入就会被淘汰、被边缘化。如何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当中去,迎接挑战、规避风险、赚取利润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发展,生的,影响,对策,摘要,随着,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势不可挡,给各国经济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各国的贸易往来也更加紧密,各种合作如雨后春笋。在这种情况下,谁不开放、不融入就会被淘汰、被边缘化。如何融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当中去,迎接挑战、规避风险、赚取利润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应该面对的问题,
:m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影响:策略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是由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最先提出来的,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解释是: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生产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本国本地区的范围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体化过程。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1/7页
从经济发展来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与我们不断的扩大开放,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是有利的,给了我们更好的机会去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与技术,充分利用外资进行资金融通,并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和更多的贸易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更加坚定
当前我国的国情是人口众多,科技相对不发达,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搞闭关自守。邓小平说过“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机遇,我们应该积极地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中,本着“平等互利、互谅互让、求同存异”等原则,迅速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事实证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的外资利用额不断扩大,对外贸易额不断扩大,国内制造业飞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位列前茅,并向研发转型。
(二)经济全球化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与话语权
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使我国逐步成长为充满活力的经济大国。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日俱增,2001年11月的世贸组织部长会上,我国第一次成为世贸组织新会员,2003年成为正式会员,在国际贸易谈判中有了更强的话语权。
2/7页
(三)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全球化使跨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生产模式、高新技术迅速的融入到国内的行业中,冲击了国内企业原有的状态,带动了国内有能力的大企业纷纷效仿变革,改变组织结构与生产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融入国际竞争。也使粗放经营、重复建设、盲目投资项目不得不搁浅,使政府与企业不得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民族产业带来了挑战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国际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减弱甚至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想在一国之内保持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是不可能了,特别是对缺乏规模的小型民族企业是不小的冲击。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各种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都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外国的产品和企业也更多地进入到国内,冲击国内的汽车制造、农业生产、航空、电子、金融领域等等各个行业,形成竞争局面,给我国的民族企业带来挑战。
(二)经济全球化加大了国际贸易与投资的风险,增强了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的不确定性
3/7页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我国的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也面临较大的风险。美国到现在还没有从次贷危机中走出来,欧洲经济的萎靡不振都严重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行风险,给国际贸易与投资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外市场需求的急剧缩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外贸出口,加剧了国内的产能过剩。金融领域的投资更是险象环生,随着国外资本的流入,政府的有关部门更应该增加防范意识,避免国际基金大鳄做空中国经济。
(三)经济全球化也给各国的政治稳定性带来挑战
政治稳定是各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反过来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与不确定性也给各国的政治稳定带来挑战。国际上因为经济动荡而引起政治动荡的国家比比皆是,委内瑞拉就是很好的例子。不只是发展中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更是依仗自己具有经济实力,打着“民主和人道主义、种族与宗教”问题的幌子,到处干涉别国内政。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政治化、把国内问题国际化,是他们常用的手段。
三、经济全球化对本国经济造成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都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将各国经济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国内的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海外市场。国际跨国公司的进驻挤占了国内民族企业的发展空间,并且因为跨国公司具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会快速的占据市场,加速形成垄断局面,绑架了国家经济。所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4/7页
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一)进一步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信息化进程
信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没有信息的全球化就不会有经济的全球化,是全球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以微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光导通讯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人类世界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时代。现在以无线电通讯、电脑、卫星、电视等为主体的传播网络,大大缩短了人类社会的时间、空间距离,使人类社会紧密的结合成为一个信息整体。在这个进程中?l落后谁就会被动、落后、被边缘化,就会“挨打”。世界各个国家竞相发展的态势促使我们必须以积极地态度把握信息全球化的带来的机遇。
(二)继续对外开放,加快融入到经济全球化当中去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客观的历史潮流,是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资本、市场、技术等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再重新配置的过程中,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本国的经济政策,对有些资源与领域要有条件、有步骤的逐步适应与开放,在准入领域与时间上要符合本国的长远战略目标,这样才能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中国企业做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在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及进程中,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企业
5/7页
点击展开全文
从APP打开该文档,阅读高清版
开通Plus会员,全场文档6折起 >>
6、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有何影响?
1、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
3、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好机会随。
4、经济全球化将会促使世界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5、经济全球化将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6、经济全球化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7、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国际间政治的协调。
8、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
7、中国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从本质上来看,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国际经济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同时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2、带来机遇。世界格局多极化为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提供了可能,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带来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有新的表现,恐怖主义的威胁依然存在,为我国的国家安全有所影响,经济全球化也给我过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某些西方大国,控制国际经济组织,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
(7)谈谈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发展扩展资料:
全球化的体现:
当代全球化主要体现在国际化、自由化、普遍化和星球化这四个方面。国际化主要是指跨越国界的,描述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
自由化常常被经济学家所使用,而普遍化则更多地为文化研究者使用,主要涉及特定的价值观念:一个更加全球性的世界在于文化上趋于同质化。星球化则涉及消息的传播与文化安全问题。
8、谁能讲一讲关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进程,是在战后特别是80年代后才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实人们用来衡量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发展程度的许多核心指标,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比如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是到了90年代才略高于1914年前的水平。其他指标,比如对外投资在可比总量中占的比重等,也有类似的情况。所以西方有的学者提出,就上述这些指标而言,目前这场全球化的浪潮带有某些恢复性的特征,把由于两次大战而中断了的一体化过程恢复起来。
当然除了这些主要数量指标以外,当前的全球化趋势与19世纪在金本位制下所达到的经济一体化(全球化)也有质的区别。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卷入这场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地区更多,更广泛,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它所涉及的领域更多,更深入,层次更高。尤其重要的是,企业的全球化过程,跨国公司的发展所达到的程度是空前的。我习惯于用公司一体化的概念来概括这一过程(corporate integration)。 根据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可以把公司一体化分成若干层次,我们这里不去仔细分析它们的区别。但概括地讲,全球范围内公司一体化网络的建立,使得从R&D到生产再到销售的整个价值增值链的各个环节,被按照最有利的区域布局安排在世界各地,使全球范围的国际分工越来越多地转化为企业内部的分工,再加上相关企业的战略联盟,又大大扩大了企业(公司)一体化的外延。企业的国际化、一体化的这种趋势,已经使世界市场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真正象微观经济学中所描绘的那种纯净的市场机制所涵盖的交易的范围越来越小。世界市场已经由跨国公司这一只只“看得见的手”给组织起来了,变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于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的产品出现了。这种产品,由于它的价值增值链占据了世界各地最有利的区位,所以在它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全球的集合优势,而不单纯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区位优势。
这个事实所产生的影响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理论的影响。这种情况对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特别是以要素禀赋论为核心的经典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这样一种全球化商品在国际间的流动,很难用反映一国区位优势的要素禀赋论来解释。如果做实证分析的话,你会发现这种理论对当今国际贸易的发生机制和商品流向的解释力一定要大打折扣。最终商品的出口国或许只具有加工组装方面的优势。
第二、对企业的经营实践的影响。全球化商品的出现,使那些没有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被推到绝对被动的境地。只局限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进行发展,它的产品充其量只能具备这个国家的区位优势(具有国家特征的优势)所赋予的竞争力。如何与集全球优势于一身的那种全球化商品相竞争,是可想而知的。过去人们所关心的是企业具备了哪些优势才能开展跨国经营,现在更重要的问题是跨国经营本身就是企业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那么这些企业如何生存?出路何在?一个办法是求助于政府,在对外封闭、与世隔绝的状态下寻求发展,这条路显然不合潮流。
另一条出路恐怕只有在开放条件下去寻找。既然国际生产已经形成越来越密集的全球一体化的网络,那么如何在这样的网络中的某些环节找到自己的位置,变成国际生产一体化网络中的一部分,找到这样的位置再谋求发展,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举例来说,我们说中国的汽车行业在短期内难以在整车的出口上有所作为,但是可以选择发展零部件生产。但是这显然有个前提,就是要先将自己纳入世界汽车行业国际一体化的网络中去,否则你自己生产出来的零部件是为谁配套的呢?你知道人家的规格和性能上的要求吗?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发展合资合作乃至于与跨国企业的战略联盟,不只是你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更是生存竞争的需要。 为了得到政府给合资企业的优惠政策而去寻求合资合作,与上述这个主流不合拍。
第三、关于民族经济和民族国家政府的作用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民族经济的概念也要进行必要的重新思考。首先,我们上面提到的真正实现了全球化的跨国公司,它们的国籍的观念已经淡化,尽管我们还不能说它已经完全消失。正象湖北大学柳剑平教授在他的论文中指出的那样: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社会中经济联系和交往活动的“完全行为能力”主体,其个体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并非完全一致,它实现“个体利益”的市场规则并不完全服从于国家实现“整体利益”的博弈规则。西方早有一种说法,判断一个企业的归属问题不仅要看它的 share holder (stock holder),而且要看它的 stake holder。也就是说,企业的所有者是重要的,但从更广的意义上,所有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们的归属问题也是重要的。美国的跨国公司来中国经营,你不把它看成是中国的,是可以的;但它在什么意义上、在多大程度上还是美国的?这也是个问题。当然跨国公司与其母国的关系问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做详细分析。
另外一方面,我们来看看政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的政府之间的竞争关系也将成为全球化的。这种竞争关系的核心内容是,每个主权政府在它所管辖的领土范围内通过提供一整套制度性服务来创造一种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环境。这种服务的提供是通过“准市场化”的机制来实现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包括本民族的和外族的),在“国民待遇”的原则下,以税收作为代价来购买这种制度性服务,以获得在这个领土范围内发展的机会。创造一种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机会,不是给予某些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所能比拟的。这是全球化背景下政府间竞争的一个特点。
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直接的目标:一是税收收入最大化;二是国民福利最大化。至于财富的创造过程具体是由什么人在组织的,并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只要财富为这个领土范围内的公民所享有,就是可取的。
当然根据这两个目标,政府也可以有意扶持某些产业。但是需要注意,政府鼓励的是某个产业的发展,那么为此而制定的优惠政策应该惠及所有有意投资于这个产业的投资者,而不仅仅是外商或者内资。既然要扶持的是一个产业,而不是哪一类的投资者,那么所有投资于这个行业的投资者,无论是外商还是内资,也不论是国内的国有经济成分还是非国有经济成分,都应该享受同样的待遇。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创造真正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二是可以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加快重点产业的发展。这里有一个基本点需要重申,政府要扶持的某个新兴产业,而不是哪一类人,哪一类投资者。
对政府职能的这种理想化的简化,还不是近期内所能实现的事。这种看法也未必马上能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如果我们回忆和对比一下,60年代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跨国公司的敌视态度,是如何转变成现在这种争先恐后地吸引外资的情形,那么我们就有理由预期,上述过程的到来不会是太久远的事情——假设全球化的趋势不发生逆转的话。实际上,GDP取代GNP成为衡量一国经济规模的主要指标,虽然有其技术上的理由,但它同时也已经说明国土的概念比国民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
关于国内企业如何增强实力的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企业改革的任务就在于此。我这里只提一点,就是国内市场的统一问题。国内市场不统一,是企业实现一体化从而实现内部化优势的一个严重障碍。我们大概没有多少人关心福特汽车公司是美国哪个州的,可口可乐公司是哪个州的,熟悉这些公司情况的人可以说出这些公司的总部所在地,但仅此而已。中国的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人们很清楚地知道我们有天津夏利、南京依维柯、广州标致等,光是个名字问题倒也无所谓,问题是这背后有着浓郁的地方主义的色彩。连“全国化”的眼光都没有,就更不要谈什么全球化了。有人说美国的企业能够率先开展跨国经营,与其国内市场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美国国内市场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企业,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如何在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内安排它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问题。这使得美国企业在自己的国内就可获得某些欧洲的企业只有跨国经营以后才能获得的经验。几年前我对欧洲企业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发现,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也推动了欧洲范围内的企业一体化。
9、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这对弥补我国资金短缺,技术相对落后等缺陷,迅速实现产业优化,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资金短缺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我国也不例外.在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中,发达国家正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含一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的全球化为我们提供了吸引外资的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加快了新技术的交流与合作,而引进先进技术对我国加快发展至关重要.只要我们积极参加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合作,大量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就能尽快提高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第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中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国内经济主体带来了压力,迫使它们不得不进行改革,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第三,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国连成一个整体,经济上的相互关联与合作使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进一步增强,逐渐形成一个了相互间的衰荣共同体.由此,各国增强了全球意识,为相互妥协,相互协调,共同合作创造了条件,减少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和斗争.从而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创造了相对缓和的外部环境.因此,中国经济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我国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只有把本国经济融入到全球经济中去,才能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缩短走向现代化的时间,大大提高中国经济的整体素质,从而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另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全球化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又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挑战.细致说来,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和挑战:首先,经济全球化增加了中国金融产业的风险.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更加无序,为国际资本投机提供了兴风作浪的机会,增加了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另外,中国现行的金融运行体制方面存在的诸多弊病,容易造成中国金融机构在与国际金融大公司竞争时成为牺牲品.其次,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工业冲击巨大.目前,中国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与国际大集团相比,无论是技术人才,管理,设备等方面,还是在品牌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尤其是新兴信息高科技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再次,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的体制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传递性和同步性加强,中国的改革特别是体制改革,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受到强烈的挤迫.中国今后的改革政策选收稿日期:2003—11—02作者简介:王琳(1967一),女,天津市人,讲师,研究方向为: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王琳:浅谈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13?择将更加困难,尤其是对渐进改革与激进改革,平等主义与自由市场主义,国内保护与市场开放,短期后果与长期效应等一系列问题,处理起来都相当困难.最后,经济全球化会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受到某种程度的削弱.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生产资本全球化的配置权掌握在跨国公司相对集中的经济大国手中.它们把生产活动和就业带给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也使这些国家在自己的宏观经济管理上处于被动地位.这是构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总是处于相对虚弱地位的根本原因.同时,千百万的投资者为了获取收益的最大化,猛烈冲击着主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课税,补贴,借贷,调整等等主权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我国的主权.总之,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利剑,它在为我国经济大发展提供有利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二,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对策面对全球化时代提出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冷静思考,沉着应付,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和措施,并获取利益最大化.第一,最根本的,是要加快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健全我国的法制环境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必须加速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化规则,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我国只有加速社会主义市场化步伐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此进程中,应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同时还应当高度重视与市场化的进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二,适当调整对传统国家主权观念的认识,尽量化解与经济全球化的矛盾.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国家主权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但是只要民族国家犹存,国家主权就不会消失,国家主权就仍然是国际关系变革与发展的基石.我们应坚持国家主权原则,同时也应充分注意防止将主权扩大化和绝对化,不能僵化地看待国家主权,更不能因噎废食而拒全球化于国门之外.第三,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的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建立在从本国实际出发的基础上,始终立足于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搞建设,求发展.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虽然可以借助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