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国家间的全球贸易增长,许多生活用品都在其他国家生产的。货物通常要运输很远,这种好处是否大于坏处
我认为是的,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跨过公司为载体的国际贸易是促进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前提。而货物运距远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运距远但是运量大;第二,运输成本远小于售价,关税等必经的复杂手续会进一步提高他的价格,所以综合来看长途运输的货物的可得利润还是比较大的。现实生活中的话,进口的生活用品更多的还是从周边国家来的,从相距远的进口的货物量相对较少。顺便问一句如果你是在写政治题的话最好还是翻翻书,看看具体的理论什么的。
2、论述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表现,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什么影响
表现:
1、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2、经济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4、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动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产业结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
3、还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消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扩大;
2、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和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3、各国特别是落后国家原有的经济体制,政府管理能力,社会设施,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
4、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的依赖也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协调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使全球性经济危机难以避免。
(2)全球化过程中不需要考虑运输成本对的还是错扩展资料形成因素
一,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
二,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三,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
五,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
3、什么是全球化?
就是让不同地方不同文化的人联系到一起来,可以学到不同地区的不同的文化也可以让别的地方的人学到自己的东西全球化是有利于学习和推广
4、全球供应链的供应链全球化的管理危机
跨国公司和国际化公司之间的区别不仅仅是一个语义差别的问题。卡洛尔是IBM公司综合供应链部门负责全球运营的副总裁,在描述IBM公司10年前的业务方式时,他觉得用“跨国”这个词更合适。
IBM的供应链改造
IBM公司大部分的发展历程中,在世界许多地区都有自己的业务。但这些业务的管理是否连贯一致,是否集中化,就完全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事实上,对于许多把自己的制造和采购业务转移到其他国家的企业来说,这都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他们本意是为了削减成本,但现在却不得不面临着要管理一个跨越全球的复杂供应链的问题。
大部分企业这方面的战略大都是先外包,然后再搞清楚如何理顺其中的关系。美国市场分析公司Aberdeen 集团高级研究副总裁贝思·恩思陆(Beth Enslow)说,国际供应链就远比美国国内供应链的自动化程度低。跨境联络的过程中很多工作还是通过纸面媒介来完成的,就更别提什么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了。以这种方式进行沟通联络的企业会发现,要实时地完成准确、重要的数据交换简直是不可能的。不仅如此,国际物流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在体制上都属于一个独立的部门。在权力体系中,国际采购经理的职位也要比国内采购经理低。在企业购买实施ERP系统或制造计划和预测软件时,国内的供应链部门受到的重视更多。
恩思陆进一步表示,国际供应链资金预算方面的限制才刚刚开始显现。资金预算的偏颇并不是打造国际供应链的唯一障碍。比如过去IBM公司的体制结构就使其很难对自己的全球运营进行集中控制。卡洛尔称:“十年前,我们有三十条不同的供应链,也就有三十位首席采购官。”即使找出一个提高效率的方案都很难,更别说什么一致性了。
为了对公司的供应链进行一次大的改革,IBM的高级副总裁鲍伯·墨菲特(Bob Moffat)让卡洛尔负责设计企业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实体所需迈出的“下一步”。于是,卡洛尔就围绕着两个轴心对公司的供应链进行了改造,一个轴心是职能,另外一个是品牌认知。
按照职能轴心的方法,卡洛尔首先找出了IBM公司在一个端对端的供应链内部所存在的各种不同的“支柱力量”因素。这些离散的因素包括客户满意度、全球采购、全球物流、全球内部制造、全球工程、业务转型、信息技术、以及所有硬件制造部门的供应需求和存货管理。每项职能都有一位副总裁负责监管,物流业务则归首席采购官负责。
同时,卡洛尔还创造了三个“品牌支持中心”,由一位副总裁对应负责IBM公司Z系列、I系列和P系列高端服务器的供应链;另外一个负责X系统和存储产品的供应链,还有一个副总裁负责零售店、打印机系列和软件产品的支持活动。这些部门独立报告自己的盈亏,集中行使各种不同的职能,以确保公司能够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
跨国模式下的供应链通常都会设有本地化的设计、研究和制造部门来支持主要的客户或地区。但是在新的IBM公司却没有“本地化生产”。比如说,一家位于爱尔兰都柏林地区的工厂可能会为全球的客户生产同样的产品。同样,IBM公司在世界各地可能都会有客户服务中心,但是这些服务中心的触觉却不局限于当地或某一个品牌。哪一个服务中心支持哪一个特定的客户是由语言、时区和其他一些因素决定的。
自己的家事处理好之后,IBM公司现在正在寻求帮助别的公司拥有类似的全球化体系。对其他企业来说,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害怕迈出第一步。”卡洛尔说,那些不愿做出改变的企业会各有各的理由。但是除非他们生产的是一些相互没有关联的产品。比如那些通过多次收购而成长起来的企业,企业对自己的供应链管理采取全球化的方式通常都是必要的,企业本身则需要进行一次彻底的体制改革。
思科的随需而动
另外一家在用自己的经验指导其他企业的公司是思科系统公司。该公司和物流咨询公司D.W. Morgan合作,帮助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由需求驱动” 的供应链。思科公司制造业营销部主管思科特·维斯特雷克(Scott Westlake)表示,这项工作的难度在于,要在多家合作企业间建立协调一致的流程。今天,没有什么全球供应商会独自为末端客户提供服务,因此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有效沟通是非常基础的要求。那些机制灵活的企业很少依赖传统的预测方式,他们更多地依靠的是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在环境、安全和出入境控制等问题的影响下,如何让库存和运输状况的信息及时传送到相关各方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Adept技术公司就是思科和Morgan公司技术的用户之一。Adept是一家生产用于高科技制造业机器人的企业。他们的一件普通产品通常都会包括30万个部件之多。这些由世界各地的制造商负责供给的零件对整个制造流程都非常重要,任何时间都不能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零件。Adept公司必须一天24小时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客户的备件或服务订单做出反应。
对于Adept公司来说,这种高水平的客户服务相应地也带来很高的成本。同时,这个公司全球范围内的存货和运输情况也缺乏可视性。所以他们面临的困难是双重的:既要削减成本,又要提高服务水平。而该公司只有区区的200多名员工。
Adept公司最后把运输和物流管理业务外包给了Morgan公司,使用了基于思科公司技术的数据网络。思科公司的系统可以让Adept公司在供应链伙伴间进行流程的同步协调,他们的路由器也可以使Adept公司的制造和服务部门以及外部供应商的人员都能接触到思科网络的实时数据。
此后Adept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库存就得到了更严密的控制。比如说,在某个配件到达一个服务站之前,工作人员就可以直接把这个配件和相应的客户、产品的保修期和服务历史对上号。对条形码进行识别也可以帮助实现对备件所处位置的实时可视性。Adept公司因此可以一览所有存货的情况,不论存货是外向的、内向的,还是处于运输途中或加工流程之中。
这套系统的基础架构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 SOA是一个新名词,指的是用动态的、整合的方式处理多个软件体系的系统。思科公司对这一系统进行了优化,创造了面向服务的网络结构(Service- Oriented Network Architecture ,SONA),使得这套系统不仅可以在企业内部得到应用,而且也可以应用于企业外部。这套系统可以随时把一些关键的状态信息和出错提示传送到无线可视电话或其他手提设备上,让信息在最广泛的范围内传播。
Morgan公司的营销和传讯主管吉姆·奥特利(Jim Autrey)说:“我们发现,获取数据是帮助企业进行全球化竞争的最重要的事情。我们所创造的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集中了所有相关信息的平台。”
外包的缺点
不采取以上措施就可能会削弱将制造业务和客户支持移植海外所带来的优势。Aberdeen公司最近的研究就发现了一些这样的负面效应。通过将工厂迁到中国等低成本国家,企业在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发现自己的交货间隔时间变得不确定,从而干扰了他们对客户需求做出及时反应的能力。运营超复杂的供应链所增加的成本,尤其是物流相关成本,抵销了企业本来期望节省的支出。恩斯陆说:“从中国采购,预算超支的最大一类成本就是运输费用。” 不完整的系统和流程有时也会抽走相当多的利润。
因此,企业要注意处理好供应链的整体成本问题。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不应该只看到低廉的制造费用,还要考虑运输费用、出入境问题,以及为了应对供应方面的突发事件而不得不准备更高的库存。此外,企业有时候还不得不使用一些诸如空运等费用高昂的运输方式,来弥补供应方面的缺陷。
Alameda公司的总裁约翰·乌尔班(John Urban)说,管理顺畅的全球化供应链不应该借助任何的高成本运输方式。Alameda公司所提供的软件可以帮助企业跟踪供应链体系中的成本和产品。乌尔班说,提高可视性才是真正的答案,企业如果能早一些收到有关供应链意外情况的信息,他们就可以对供应计划做出及时的调整,而没有必要增加不可接受的成本。
可视化的供应链平台
刚跨出本国国门第一步的企业会很快发现,他们的那些潜在的合作伙伴使用的都是各不相同的系统。对于像Management Dynamics公司这样的软件提供商来说,这就意味着他们所提供的技术需要能够在不同的系统中实现完全的可视性。此外,一个有效运作的网络系统可以使新的合作伙伴在加入该网络时遇到的困难最低。
在多个系统和合作伙伴间实现可视性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建立一个单一的管理平台,这个平台能够随时显示供应链中的什么事物在如何运动,运动到了哪里。Management Dynamics公司的营销副总裁内森·皮埃里(Nathan Pieri)说。
SSA Global Technologies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高级主管约翰·普灵(John Pulling)也表示,软件提供商经常会发现他们所做的事情实际上就是在为客户把不同的系统“缝制”在一起,然后加上一个统一网络的外表。
SSA公司的“需求网络执行系统”(Demand Network Execution System)就是一个基于运输、仓储和制造等多个系统之上的事件管理工具。它可以监测货物的流动,检查补货水平以及确定存货的位置。
GXS公司的行业解决方案副总裁史蒂夫·凯弗尔(Steve Keifer)说,许多企业的供应链缺乏完整可视性的现象“使我感到震惊”,他们的信息管理中存在着多处“黑洞”。一个有效管理的供应链能够让企业避免遭受自然灾害、运输堵塞和其他意外事故的冲击。这样的一个系统如果要起作用,所有的信息都必须集中到一个单一的门户网络中,把企业的工厂、运输商、物流服务商和与产品流动有重要关系的其他各方连接到一起。
但是仅仅一个门户网络还不能确保供应链本身的有效性。各个合作伙伴必须保证上传的数据都是及时的、准确的。凯弗尔说:“我们发现其中30%~40%的数据都是不准确或不完整的,这种现象很常见。”低质量的数据会提高成本,迫使企业不得不将赌注压在过高的安全存货上。
Click Commerce公司的供应链咨询服务副总裁皮特·拉辛(Pete Racine)说。但是,不同的行业在完成这一目标的能力上又都有所不同,比如,包括个人电脑在内的电子行业在微薄的利润和客户高度需求的影响下,在这方面就走在了最前面;而医疗护理制造业还没有达到这种成熟度。
尽管全球通讯标准还没有最终制定,但是全球化的企业应该能够通过不同的手段把自己的合作伙伴整合到一起,比如网络服务、可扩充标记语言 (extensible markeup language, XML)文件、电子数据交换和现有的传统系统等等。Click Commerce公司使用的是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s bus,ESB)作为骨干系统,能够为各种来源的数据传输提供标准化的流程。
Click公司的一家大型电子通信制造商客户,曾经因为较高的运营成本和客户的低忠诚度而使股东利益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该公司的存货就曾经高达20亿美元,客户服务水平同时又相当低下。该公司决定将大部分的物流和制造业务外包,这样就需要实现供应链上的可视性。Click公司通过帮助这家客户企业整合所有的关键合作伙伴,使该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提高了50%,库存减少到了低于8亿美元的水平。
有一家贸易商主要从事从哥斯达黎加和委内瑞拉进口鲜活农产品的业务,可视性对他们来说是最为关注的问题。Blue Sky Logistics公司的总裁史蒂夫·亨思利(Steve Hensley)回忆说,如果不能清关,该公司的货物不能及时交货,他们的进口货物就会变成废品。但是如果就近采购的话,成本又会极其高昂。最后,这家贸易商采用了一个在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能监视货物情况的系统,从最初的订单到最终的交货。把通过这个系统采集的信息和简单的数学公式相结合,该公司就得到了一份可靠的交货时间表。如果供应链中出现了一点小错误,这家企业就会用就近采购的货物进行补充。
5、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影响 高一历史 调理要清晰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这一概念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不过早在19世纪末就曾出现贸易与投资高度自由化的世界市场,但这一进程被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打断了。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国际商业贸易高速增长,国际投资日趋活跃,金融国际化加速发展,国际互联网迅速扩张。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有以下原因。
其一,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和市场规模的扩张。这一要求推动着生产从国内区域间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跨国公司在追逐规模效益与分工效益过程中,通过跨国投资活动,形成了在全球配置资源,跨国协调其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格局,推动了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的高速发展。例如在全球处于垄断地位的波音公司,制造的B-747巨型喷气客机的450万个零部件,分别由美、英等6个国110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合作生产。著名的ABB公司总部设在瑞士,工作语言是英语,财务报表以美元为单位,生产销售遍及全世界。其总裁曾说:“ABB公司四海为家,是许多个国家的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协作的联盟。”
跨国性投资、生产与贸易活动的大量增加,必然要求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保障这种跨国经济活动的高效运行。例如:全球外汇市场的日交易额从1989年的6200亿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1万多亿美元。外汇市场每天24小时处于全天候运行状态,各国金融外汇市场瞬间沟通,资金在全球快速流动。远洋运输技术、航空货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运输和通讯的效率,降低了成本,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例如:据世界贸易组织估算,从1980—1990年空运成本从每吨公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90年-97年世界出口商品的运输成本仅占其价值的2%;1930-l996年从纽约到伦敦的3分钟电话,话费从330美元降到1美元,估计到2010年可以降至3美分。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快速、经济地在全球范围内传递大量信息数据成为可能,这样跨国公司的经理们,才可以把生产的各个阶段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通过信息传递,把这些生产统一组织起来而不至于形成管理的失控,从而使管理科学来了一次飞跃。它还使管理者可以在瞬息之间了解世界各地的市场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计算,针对各地市场最有效地配置资源,获取赢利机会。
其二,战后国际经济的变化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二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整个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有效配置,成为国际经济与合作的战略目标。同时,发达国家凭借其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在国际双边和多边经济关系设制中,不遗余力地推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前殖民地国家在二战后相继独立,在探索自己发民族经济的道路上大多数屡遭挫折,但一些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它们的示范作用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实行了贸易、投资与金融自由化改革。
伴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和技术扩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对比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不再仅仅输出初级产品,逐渐成为世界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商品的重要供给者,有的甚至从资本净输入国变成了资本净输出国,在这种形势下,发展中国家也对进一步削减贸易和投资壁垒提出了新的要求。冷战结束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走上了经济转型道路。为尽快摆脱原计划经济的束缚,在全球范围谋求发展机遇,也纷纷选择开放政策。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政策是追求自身利益的主动选择。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自由化经济政策,为商品、服务与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经济自由化进程不可能同步推进。因此,一些地缘相邻、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与地区相互提供贸易与投资便利,促进经济一体化,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如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它们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安排,与多边贸易关系的宗旨并行不悖。只要不出现排他性趋势,区域集团化也会从另一方面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
应当承认,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才刚刚起步,它给各国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还难以预料,但是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即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单纯从人类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角度、从提高生产力的标准来看,经济全球化的确能够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世界产业规模的扩大,会引起生产与消费从结构到地点上的变化,会刺激各种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同样经济全球化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这些影响对具体国家和具体领域的影响也随各国政策选择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来说,表现为:
(一)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影响:
1、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经济全球化在有效促进国际合作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间的竞争。竞争的原因,在经济上是由于世界资源的有限性和资本的扩张性;在政治上则是由于国家的存在,各国都试图通过增强自身的实力来实现别国对自己的依赖,从而较多地获取收益,较少地付出成本。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形成了统一的全球市场,从而推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一国的角度看,本国企业将突破本国资源和本国市场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有效利用。发达国家可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资本和技术的输出和转移,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并利用发展中国家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以获取利润。发展中国家则可通过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本国家和本民族的经济,以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需求,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要素的有效组合,客观上促进了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减少或避免了人类社会现有的各种资源的浪费。
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
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56%上升到1990年的73%和1994年的77%。
第三,迫使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予以考虑和解决。发达国家日益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下,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解决、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联合国的改革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水平不同,因而导致他们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处的地位和利益不可能均等。在这种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中国家在许多方面必然处于劣势。但我们相信,只要发展中国家能够抓住机遇,敢于迎接挑战,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消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建立本民族的经济实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生产出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就一定会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就是最好的证明)。更何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各种原则、制度和秩序会逐步趋于平等,国家民族经济也会日渐成熟。
3、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好机会。
随着市场全球化的发展,物流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世界各国人民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消费需要,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那种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所设置的贸易壁垒和防线将会被逐步取消,那种国家垄断或个人垄断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那种以低劣的质量和服务向消费者漫天要价的情形行将结束。
4、经济全球化将会促使世界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不仅会影响全球的经济结构和秩序,而且也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带来了程度不同的冲击。文化的这种碰撞和冲击将导致全人类都可认同的大文化,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经济文化”已有了全人类认同的标准。如市场经济的法则、商品流通的规则等,已被普遍认可和遵循。
第二,“科技文化”的普遍性更加不能否认。现在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都在抓科学技术和教育,都已认识到科学技术是强国之本。尽管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平衡,但科学技术的交流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档的潮流。科学技术文化早已冲破民族国家间的界线,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第三,随着 “经济文化”和 “科技文化”的发展,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习惯的传播与交流更加容易,信息网络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已为这种交流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人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程度不同地吸收这些外来文化的营养,以填补本民族、本国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这也是文化全球化的某种表现形式。
第四,“民主和法治”作为一种制度文化,也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趋势。
5、经济全球化将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又是全球化的强大推动力。正是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加速发展推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反过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要求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进一步完善。世界贸易自由化最重要的内容和核心就在于减少和取消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后,首次将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非货物贸易也纳入到多边规则之中,使扩大多边自由化的领域以及扩大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核心职能。此外,投资自由化已经成为当前国际投资发展的主流,不仅是发达国家而且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积极采取投资自由化措施。一方面大量引进外资,另一方面又积极进行对外投资,从而使世界直接投资额迅速增加,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的规范框架和规则也开始形成。
6、经济全球化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国际分工的大发展、产业的大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大流动,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弥补国内资本、技术等要素缺口,发挥后发优势,迅速实现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发展十分有利。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投资和技术转让互相促进,不断加快。跨国公司为了延长技术的生命周期,扩大技术效用以及给自己的技术寻找出路,大大加快了技术转让活动。这种加速转让在客观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工业化进程,加速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此外,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还加快了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外资的进程,有助于弥补发展中国家资本的不足。再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为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世界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且也有助于弥补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的不足,特别是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愈来愈突破国家的界限,出现了所谓无边界的企业,从而非常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
7、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国际间政治的协调。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在人们物质需求得到相对满足之后,必然较多地关注自己所处的政治环境;公民的政治意识、政治参与素质将极大提高,希望充分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广泛地要求参加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拥有雄厚实力的独立利益群体,在利益的驱动下,必然提出相应的政治参与要求;日益发达的信息传媒网络,从技术上支持了人的自主选择权力,宣扬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意识,也使“愚民政策”的体制丧失了基础。所以,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各国在政治上相互协调以作为经济全球化新的推动力,这也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所决定的。政治上协调的过程尽管漫长,但却是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8、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更深层次的国际分工体系,跨国公司的投资与技术转让活动又把各国的生产经营、销售和研究与开发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此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程度加深,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政治领域和国际关系的变化,协商与对话越来越成为当今处理国际关系的主要手段。各国之间加强信任与合作,约束国际冲突或至少降低冲突的激烈程度已渐渐成为发展趋势。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趋势将会越来越加强。
(二)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
经济全球化首先带来的是对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冲击,而且这种冲击是建立在不平等关系基础之上的。一方面,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为世界经济运转所制定的各种原则、制度和秩序都是由他们制定的。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所拥有的经济、技术和管理优势,是发展中国家远不可及的。因而经济全球化中获益最大的当然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发达国家,而经济和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具有一定的中长期利益,但在近期或较长的时间内,是很少或很难受益的,甚至可能受到很大的损害和冲击,如许多民族企业亏损或倒闭等。
虽然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能导致全球物质财富的增加,但在市场化的过程中,竞争是首要法则,它在创造高效率的同时,必然导致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据世界银行统计,1983年高收入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43倍,到了1994年变为62倍,社会分配更加不公平。造成这种差距扩大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的原因、市场发展的原因及结构变动的原因等,但有两个因素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从理论上讲,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从中收益,但绝不是利益均沾。事实上,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种地位使它们依靠价格制定方面的主导权,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取更多的利益。
第二,是市场竞争使一些社会政策面临挑战。众所周知,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动力,由竞争带来的不平衡要靠社会政策来修补。各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福利政策,通过劳资妥协来保持社会稳定。但全球化破坏了这一社会契约,以出口和直接投资为主要内容的激烈的跨国竞争,正在影响工资和就业状况, 社会政策在平抑差距方面显得苍白无力。经济全球化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资本开拓了寻求更高利润的地域和空间,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拉大。
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更为密切,各国国内经济的稳定将不仅取决于本国国内因素,更大程度上要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随着国际贸易和服务贸易的不断扩大,其他国家尤其是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状况如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如果本国的经济结构存在某些类似隐患,这些经济波动就不可避免地会在国内出现。即使本国经济不存在问题,也会因为心理因素的作用而使经济发生一定程度的波动。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因为经济全球化就是金融、贸易与投资的全球化,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不够充分,经济结构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而且由于发展中国家立法不全,便于投机;再加上发展中国家执法不严,有法不依,从而给“国际游资”留下可乘之机。于是,西方国家的大量游资不时冲击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造成如同战争般的破坏。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汇率、利率的变动传导给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经常出现不利波动,发生在 1994年底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已充分说明这一点。
3、现行的全球经济运行规则不尽合理,大多有利于发达国家。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客观上需要用规则去加以规范、约束参与者的行为,而规则的制定是以实力为基础的。所谓规则,其实就是对利益冲突的一种界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国际经济组织是由欧美等发达国家操纵,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主要由发达国家来制定。现存的国际经济规则中虽然有些规则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如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但大部分规则却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有些规则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缺席的情况下制定的。某些产业发展规则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发展该产业的时候制定的,如信息技术产业协议以及劳工标准等。发展中国家一旦发展这些产业就必须遵守他们并未参与制定的规则,并为此而付出代价。此外,尽管发达国家极力倡导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但是各国政府为维护本国利益,仍然实施各种贸易壁垒措施。尤其是非关税壁垒措施,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这些由发达国家有意制定的贸易标准往往都是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的。这些措施客观上阻碍着生产要素在各国间的自由流动,从而使市场导向机制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发展中国家所应得到的机会与利益无从保障。因此,目前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所带来的利益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利益及政治利益遭受损失的基础之上的。
4、经济全球化还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例如,日益蔓延的荒漠化,土地的侵蚀,动植物物种的灭绝,海洋与河流道的污染等问题。其中发达国家往往出于本国战略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业都建立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国的资源,还污染了他国的环境。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将60% 以上的污染企业建立在海外。
5、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所付代价巨大。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在企业规模、效率、技术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方面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竞争,因而造成跨国公司的品牌和产品充斥国内市场,导致民族品牌消失;跨国公司操纵和控制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柱产业和市场,抑制了民族工业的自主发展;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并面临汇率风险和偿债风险,对西方国家的巨额债务支付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经常引发经济与社会动乱;全球化还会导致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特别是熟练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跨国公司往往在东道国用高薪雇用现成的人才而不注意在当地实施培训计划,从而使发展中国家遭受教育经费支出和不能使用已培养人才的双重损失。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将更加恶化;发展中国家民族企业由于竞争力不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倒闭,致使大量工人失业,如果社会劳动保障系统不健全,必然产生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引起社会的混乱。世界银行于 2004年4月30日发表的《世界发展指数》承认:“经济全球化的某些因素已使最贫穷国家受到损害,使富国和穷国之间巨大差距的扩大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在一个不能打破贫国周期且愈来愈不平等的世界中,集中于工业化的国家占世界人口1/6 的人却垄断了全球近80%的收入。与此同时,居住在63个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均60%的人,仅得到世界收入的6%,人均每天不足2美元”。
6、经济全球化必然对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
这将使得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质消长不等、凸显不一。这种现象,不利于文化的发展,更不符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演进原则。文化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商品文化、制度文化、价值文化、语言文化、科技文化、艺术文化等。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妨碍资本、技术和产品跨国界流通的障碍一个接一个地被拆除,继之而来的是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念的流入。有些在相互冲突和撞击中形成了新质——世界大文化,有些则会改变本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特性。
6、全球化的两面性
所谓全球化,就是在现代条件下国家之间就像人群一样,其相互关系和相互依存的程度更加密切与复杂,这些关系体现在全球信息空间、世界资本市场、商品和劳动力市场正在形成;体现在工艺技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种族和宗教冲突及安全问题都趋于国际化等方面。
目前,学术界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解和内涵尚无统一的观点。
众所周知,在前苏联及其体系解体之后,多年来被“战胜”的资本主义在一片批判声中仍然存在,尽管它并没有克服原有的“自身缺点”和许多新问题。因此,由资本主义衍生出来的“全球化”曾被当作解决所有灾祸的灵丹妙药,被认为是保障所有国家和人民走向富裕、繁荣和社会民主的良方。
有人认为,现阶段全球化的粗放形式已明显地接近尾声,宽度方向的发展实际已经完成,开始进入深度发展的阶段。全球化正在向自身的强盛阶段过渡,“信息革命”成了主要的加速器。更广泛更综合的全球化问题已出现并与日俱增,许多问题的解决已不能靠单独的国家和地区性的国家联合,而要求全人类的共同力量。例如,环境保护问题,保证地球人口所需的粮食生产问题,寻找新能源问题,保护核武器时代人类的生存问题等。
这种全球化的趋势在发达国家深受欢迎,而在发展中国家却引起严重的担忧。据联合国估计,在1980~1993年期间约有15个国家实现了经济腾飞,使15亿人口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而在这段时间里有113个国家出现了经济不景气,约有16亿人口的收入下降。有些国际分析家断言:“如果现在的趋势一直维持下去,那么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将从不公正变为不人道。”全球化将加剧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和社会的两极化。世界劳动组织第81次会议的报告中援引的数据表明,1960年时占全球20%的富裕人口占有的资源比另外20%最不发达地区人口占有的资源多29倍,而到1990年这个差距扩大为58倍。谁都不可否认,全球化的过程在刺激所谓新经济和新市场走向财富积累的同时,将加深富裕国家的繁荣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贫困之间的鸿沟。
同时,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就是在发达国家,全球化也使一些社会政治问题更加尖锐化。例如,发达国家内部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外转移,就严重地打击了本国的传统产业,导致许多企业倒闭和失业人员增长。
很明显,市场和信息空间的一体化、工业与财经的全球化肯定将是一个不平坦的过程,1997~1998年亚洲和拉丁美洲的金融危机就是全球化过程中的第一个危险信号。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必然导致所有部门都走向集中,其中一些垄断部门掌握的资本几乎相当(甚至超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总产值。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例如,去年“爱立信-移动”联合企业的营业额(21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瑞典经济的总量(2280亿美元),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营业额则超过了丹麦的国民总产值。达沃斯经济论坛创始人和主席克拉乌斯·史瓦勃警告说,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应该“给大多数人民带来好处,而不仅仅是为大垄断企业和投资者带来好处”。国际货币基金主席指出,财富分配中的不平等已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英国著名国际经济学家拉格曼前不久在伦敦出版的著作《全球化的终结》中指出:“全球化思想的内涵本身不准确——在统一的世界市场中的自由贸易过去不存在,现在也不存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实际情况是,生产和分配都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全球化也只是地区性的现象,而非全球性的。”他认为,今天不可能找到确切证据来证明存在着全球的资本主义体系。相反,跨国公司的国际商务活动主要集中在某些国家。大多数关于全球化的论点有两个错误:一是研究后工业化世界多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有误,他们假设研究对象的相互作用必然触及到所有其他国家;二是到目前为止全球化的概念尚无严格的定义,这是一个不小的原则性错误。按作者的意见,至少有三条理由说明所谓的全球化过程是没有意义的。第一,任何全球性的变化都是由当时最发达的经济体制引发的;第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些变化都没有消除分隔世界经济和政治空间的壁垒,反而强化了这些壁垒,政治上的分歧使得经济上的壁垒更难克服;第三,所有这些看似客观的过程都贯穿着某种经济企图,所获得的最终结果都隐瞒了政治目的。所以,全球化是一种有助于形成“单极世界”的理念。
有些研究人员指出,评价全球化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还为时过早:所谓全球化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全球经济,因为几乎还有一半的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封闭经济”状态,它们既未涉及国际合作,又未实行国内的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
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已导致两种倾向:一是世界经济以美国为中心的力量被加强了,并为经济中心向政治中心转变创造条件;二是经济全球化越来越依赖于美国的科学技术以及各类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很明显,以上对全球化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对于俄罗斯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
谈到俄罗斯的优势领域——矿产资源(矿物原料基地)全球化问题时,我们既要看到全球化加速了矿业国家之间的竞争,可促进矿物原料的生产;又要看到全球化也对稳定本国矿产资源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世界金属产业大国加拿大为适应全球化过程制订了“加拿大政府关于矿物原料和金属方面的政策”,及时而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全球化引起的变化,强调了在贵金属、有色金属和其他有用矿产的储备和开采方面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理念。
7、 经济全球化的代价与问题
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世界为之付出了代价,给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问题。这种代价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国家主权的弱化、全球贫富差距加大和资源环境基础受到威胁。因此,很多专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的同时,一定要采取防范威胁的措施。
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经济不稳定将发生连锁反应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上的依赖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30%,个别国家达到了50%~60%。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和危机就极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特别是那些与该国家经济联系非常密切的国家,如通过投资额的变化、投资环境的变化、贸易额度、贸易方式的变化、金融条件的变化,等等。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传染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了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后又波及俄罗斯和拉美地区,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20世纪60年代的美元危机,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80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初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汇率危机等都同样引起了国际经济的不稳定。
二、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家主权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统一市场变的越来越大,国际规则越来越多,一个国家的主权则逐渐收缩。这种收缩主要表现在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渡以及跨国公司对经济主权的侵蚀。欧共体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则不断下降。从早期的关税同盟,统一农产品价格、汇率联合浮动,到单一货币欧元出现以后的统一金融市场,无不说明各成员国的财税和货币主权已经逐渐让渡给超国界的欧盟协调机制。而这种经济主权的让渡曾使许多成员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甚至多次危及欧盟经济体的存亡。而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管理经验越来越丰富,在跨国公司的经营目标与东道国目标发生偏差的时候,跨国公司除了对东道国政策本能的抵御以外,更多时候是采取规避。例如,采取转移定价进行合法避税已为世人所知,通过这种手段或其他渠道在国际间进行大规模的资金转移对东道国造成的损失不可忽视,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资的东道国是要蒙受大量损失的,其国家的主权政策不可能得以完整保持。
三、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范围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全球范围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源得到了更好的配置和利用,资源创造的财富更多。但是,由于市场的竞争、发达国家及其利益集团总是占有先进的技术、居于更有利的贸易谈判等地位,市场的价格、贸易条款等主要遵循他们的意见,这些条件的差异使得财富越来越多地流到了少数国家及其利益集团,导致贫富差距扩大。据世界银行统计,1983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高收入发达工业化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2.4%,即后者等于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这一比例降为1.6%,即后者为前者的62倍(中国经济时报,1999)。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利益的分配是不均衡的,贫富差距会更严重。
四、经济全球化中各利益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问题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撑。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纷纷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发达国家的工业涌入发展中国家。虽然东道国的基础设施、民族工业在外资的资助下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资源的开采却面临枯竭,环境面临巨大的威胁。马尔萨斯早在19世纪初已经预言到: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需要更多的原料,地球快要达到极限,不再能够提供这些原料,世界将面临为了争夺原材料而发生冲突;罗马俱乐部20多年前也曾预言,原料的价格要猛涨,甚至发生严重的短缺。虽然,这些预言都由于更多的土地被开垦和服务业与现代技术的发展而成为“谬论”,但是,今天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却使能源供应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国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享受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外资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看到,我国的资源潜力已经不容乐观。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赵文智在接受《国际石油经济》记者采访时说(李文,2003),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石油需求持续大幅度上升。国内老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普遍进入开采中后期,剩余资源的勘探难度不断加大,石油产量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致使石油进口逐年增加。2002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已达7184万吨,占到石油消费量的30%左右,国内石油的安全供给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使世界石油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国控制石油资源的意图越来越明显,我国在全球寻求石油供应的努力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因此,在促进经济全球化时,我们不能不考虑油气等资源供应安全问题。
8、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经济步入高速发展轨道,世界各国各地区在资源、资金、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互补性进一步增强,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于是世界经济日益发展成为一个整体。这种趋势我们称之为“经济全球化”。
探寻经济全球化的源头,可追溯到新航路的开辟。14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城市国家出现了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早期资本家、冒险家渴望得到欧洲之外的特产(如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将欧洲的商品销售到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以图发财致富;同时又要绕开控制了东西方商路的奥斯曼土耳其,所以以葡萄牙、西班牙为首开始了探索到达东方的新航路的历程。经过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探索,到达东方及环球航行的新航路开辟出来。新航路的开辟,彻底宣告世界各地隔绝状态的终结,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也是殖民国家对殖民地征服掠夺的过程。美洲大片的庄园被开辟出来,导致了“三角贸易”的兴起与繁荣;欧洲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往非洲,但交换的是近亿的黑奴;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等整船整船地运往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世纪,英国逐步征服了印度,大肆掠夺印度的棉花等原材料,并把棉布等商品倾销到印度。由此可见,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繁荣与非洲、美洲、亚洲有着密切的联系,欧洲不再是独立地发展经济。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科学技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劲的动力。1765年,英国织布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了。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用于纺织部门,将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随后,交通运输等部门使用蒸汽动力,火车、汽船相继发明问世,生产效率获得飞速提高。此后,法国、美国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销往国外,亚非拉地区成为其工业原料供应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但东方从属于西方。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汽车、电报、电话、飞机等相继问世,并投入使用,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促使垄断组织形成、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1869年埃及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并被英法控制,1914年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并被美国控制,这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航程,便利了列强攫取世界范围内的利益,把世界经济活动从时间、空间上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形成了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经济,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便捷、快速。这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优势互补、互相依存,日益紧密地形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不断发展。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东西方两大集团剑拔弩张局面消失,世界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力量在不断增长,成为有效扼制美国霸权主义的重要力量;世界局势得到缓和,各国都制定了适合本国发展的政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竞争中取胜。
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是国际金融的发展,同时金融机构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更加现代化,国际资金流通速度随之加快,国际金融市场的相互依存度空前加强。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是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跨国公司为获得超额利润,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企业内部分工,形成国际生产和营销网络,使一国的生产与多国的生产紧密相联。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带动了贸易、资本、科技等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国际化,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2002年,中国海尔集团已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13家工厂,在海外有8个设计中心,4万多个营销网点,12家海外销售公司,实现全球营业额602亿元。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贸易摩擦、贸易冲突不断,因而需要建立完善的国际协调机制。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负责对世贸组织成员之间发生的分歧进行仲裁,以促进成员国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掀开了中国经济发展新的一页,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体化趋势,出现了一体化的经济区域集团,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商品、劳动力、技术等的国际流动,有利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促进各国及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但是,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将获得最大利益,这将压缩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从而拉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其次,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执行同样的“游戏规则”,承担基本相同的国际责任和义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严重的压力,甚至有的国家付出惨重代价。再次,经济运行风险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普遍增大,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更密切,因而更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如2008年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导致世界经济严重下滑,大批银行倒闭、大批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们要规避其对我国不利的一面,利用其对我国有利的一面,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抢抓机遇,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浅议当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
摘 要:基本建设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系统工程有其内在的规律,需要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去实现。
关键词:工程管理;项目管理
一、传统管理体制不适应现代工程项目管理
基本建设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建设采用建设单位(建设指挥部)、设计单位、施丁单位、物资供应单伦分工协作的体制,对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员献。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棋越来越大,上程内容越米越复杂,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广。传统的以工程建设单位(建设指挥部)为主体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日益显示出其各主要环节设计、施工、物资供应之间互相分割与脱节,工程建设周期长,工作效率不高,投资效益低下等缺点。
二、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呼唤专业管理组织
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系统工程有其内在的规律,需要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去实现,也就是说,需要有专门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为之服务。这种组织应该有与项目管理相应的功能、机构、程序、方法和技术;有相应的资质、人才、经验,能够为业主提供最优秀的项目管理服务,能够为业主创造最大限度的效益。
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的英文简称)推荐的项目管理模式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为代表的模式,这种模式业主在委托完成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招标选择承包商,但承包商不负责设计。另一种是以FIDIC《设计——建造与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为代表的模式,这种模式业主在完成雇主要求或项目定义的基础上,通过招标选择总承包商,这种模式承包商负责设计、采购、施工管理全过程服务,这就是EPC总承包模式。FIDIC合同条件是在总结近百年来工程承包合同经验的基础上,经多次修改出版的范本。它反映了建设项目的共同规律;充分考虑和兼顾了业主、承包商、分承包商各方的责、权、利,力求不偏袒任何一方:它的有关条款以法律为依据,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按照国际工程承包的惯例进行编写,许多条款在工程承包界都有共同的理解,具有科学、公正、严谨、规范化和国际化的特点。
三、有关当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大力推广采用FIDIC项目管理模式和FIDIC合同条件
我国已在一些大型工程和国际承包工程中采用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采用还不够普遍,宣传面也不够广泛。1999年,FIDIC出版了一套新的合同条件范本.对老版本从结构上、定义上和适用范围上作了较大改进,这对我国工程项目承包业将起积极作用。我们应尽快组织制定以FIDIC合同条件为基础的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同范本,加大推广和宣传力度,改变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一些业主单位和部门主管领导观念陈旧.地方和部门条块分割,在项目管理上政企不分,行政干预盛行,保护主义严重的局面。尽快让工程项目管理从传统的自营式管理走向社会化、专业化的市场运作模式,实现同国际惯例接轨。
(二)大力培育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
目前我国设计力量和施工力量总体过剩,设计队伍和施工队伍都存在“僧多粥少”现象,而专门从事EPC全过程项目管理的力量却十分路弱,能为业主提供全过程项目管理服务和具有EPC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寥寥无几。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对全过程项目管理能为项目和业主创造可观效益这一点认识不足。实践证明,全过程项目管理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服务活动,是最能为业主创造价值和效益的一种服务。二是对项目管理要求具备较高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项目管理需要专业化这一点认识不足。国内有相当多的业主和主管领导认为项目管理很简单,谁都可以管理,因而不愿意委托专业化的工程承包公司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为迅速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在我国大力培育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我国大型设计院最有条件改建为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我国大型设计院最有条件改建为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因为设计在工程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设计院人才较集中,人才资源丰富。把一批骨干设计院转变为具有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是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
(三)加快落实投资项目法人制,组织业主培训
1992年国家计委颁发了《关于建设项目实行业主责任制的暂行规定》,并随后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又指出:全面实行投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收理制、合同管理制,健全投资约束机制。这使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二点:一是业主责任问题。业主责任问题的根本还是“真业主”和“假业主”的问题没得到彻底解决。业主是项目的投资主体,而由于所有权和机制上的各种原因,业主真正关心的或者在决策时实际上考虑的,往往不是项目的最终效益,在立项阶段,他们往往考虑怎样使项目能被批准,什么时候能被批准;在决定项目管理模式时,他们必须考虑如何附和政府官员的意志;在决策是否推行EPC总承包时,他们更关心本邪门人员安排及利益等。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浪费和腐败,最终后果是损害项目的效益,造成大量的无效投资。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项目法人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二是业主素质问题。业主是项目的投资主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最大的决策权,能否正确决策取决于业主的素质。业主不一定必须是项目管理专家,但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业主应该具备必要的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他们应该了解项目管理费用、进度、质量三大控制,他们应该懂得项目的费用不一定越低越好,费用低到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程度,工程就会出质量事故。进度也不一定越快越好,建设周期压缩到不合理程度,就会不得不增加费用或影响质量;质量也不一定越高越好,质量的标准应是适宜和合格,质量过剩是一种浪费。也就是说,应该用最终创造的效益来衡量和决定项目的合理费用、合理周期和合格的质量标准。当业土盲目拍板一个不合理的费用、不合理的周期或不合理的质量标准,实际上往往已适得其反,埋下了项目失败的祸根。
业主的项目管理涉及到项目管理模式的选择、设计和承包商的选择、项目的协调和控制、项目的合同管理和接收等诸多方面。业主既不要代替和过多于预专业化的工程公司的项目管理,又不放弃对项目的监督和控制,这要涉及到项目管理方面的许多知识。实践证明,业主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项目的成败,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以后,对业主(项目法人)进行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四)组织开展项目管理技术研究开发,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是分离的。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咨询公司还为数不多。我国现有的工程咨询公司主要业务是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或评估;现有的设计院不负责采购和施工管理。现有的监理公司主要任务实际上是项目施工阶段的现场施工质量监督,因此,对于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科学,EPC全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过程以及项目管理技术作为一种科学的先进工具,还缺乏研究、总结和提高。发达国家的某些业主和承包商甚至认为中国的工程公司和承包商目前还不具备独立管理和控制大型工程项目的能力,主要是指我国项目管理技术水平还比较低。提高项目管理技术水平是我国工程建设界的当务之急。为了提高我国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应重视和提倡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
9、分析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化进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由于世贸组织对关税以及配额等传统贸易保护的限制,各国开始从新的渠道对本国产业进行保护。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机理特征和保护程度,使得它逐渐成为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重要方法与手段,也成为阻碍我国企业国际化的重要障碍。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是伴随世界多极化和科技信息化趋势同步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贸易壁垒的逐渐消除,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讯以及交通运输成本的不断降低,自然人在国际间的流动,以及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这一切的变化都在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例如制成品的平均进口关税从 1947 年的 47% 降至现在的 2.1%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以平均每年约 14% 的速度在增长,几乎是世界货物出口增长率的两倍。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结果就是模糊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国内市场进而被国际市场所渐渐取代。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对各国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它是商品、技术、信息,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重新配置;它促成一种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彼此交织的复杂格局;它符合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因而就不应该是为某一社会制度专属的共融体系,当然更要朝着不以强权政治为前提的互利准则运行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贡献,和市场经济一样具有不可轻视的历史进步性。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在这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利用新资源,开拓新市场,以在全球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获取新的科技、技术、市场及金融服务的机会,因此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有 “ 外向型 ” 发展的前景。同时它们又不得不面对来自低价格进口产品以及设立在当地的国外公司的竞争。贸易壁垒的不断消除,国内市场也逐渐溶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而此时我国企业就不得不按照国际市场的标准、价格、质量来提供产品或服务。中小企业为了能够很好地迎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日趋严峻的挑战,除了需要得到政府及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外,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构建并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应该成为其首选,也是必然选择。 中国入世标志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国际化的实质是:国际上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经济所提供的各种要素及机遇,同时,我国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为自己所提供的各种机遇和因素。我国企业所能利用的国际经济为我们所提供的机遇与因素,不仅仅表现为我国企业对国际市场及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等因素的充分利用,而且也表现为对国际资本优势及国际产业优势的利用。我国企业对国际资本优势及产业优势的利用,使得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必然产生两种趋势:资本与产业的整合,产业与产业的整合。
资本与产业的整合
所谓资本与产业的整合,就是指具有雄厚的货币资本实力的企业,利用自己在货币资本方面的优势,以全部收购的方式,或者以入主控股的方式,整合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产业性企业,即整合主要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从而实现资本与产业的融合。
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两大类:一是资本经营,即通过买卖企业或者买卖资产,以及利用股票等金融工具的交易而实现增值的经营活动;另一类是生产经营,即通过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而实现增值的经营。这两类经营活动都是企业正常的应有的经营活动。这两类经营活动往往会以分工的形式统一于一个企业集团之中,例如,母公司的功能主要在于搞资本经营活动,而子公司则是偏重于生产经营活动。但是,这两类经营活动在现实中更多地是相互分离地体现在不同的企业载体上。例如,有的企业因为各种原因而拥有更多的货币资本,主要从事于资本经营活动,其特征表现为资本经营的优势;而有的企业则主要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生产某种产品或者服务,其特征表现为产业经营的优势。正因为有的企业表现为资本的优势,而有的企业则表现为产业的优势,因而就出现了这两种优势有效组合的趋势:资本与产业的整合。
资本与产业整合的特征是:资本入主产业性企业后,主要是利用资本的优势而促进产业性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规模创新和市场扩张,从而提升产业性企业的档次,使产业性企业实现升级换代,但资本一般不自己去经营产业性企业,而是只追求资本的回报,因而即使在资本从产权上已完全控股产业性企业的条件下,资本也一般不派人担任产业性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而是只实施监督,因此,产业性企业的经营活动,基本上还是由从事于生产经营的职业经理人来完成。也就是说,资本与产业的经营,是指资本利用产业性企业的生产经营优势,为资本寻找回报的新增长点,而产业性企业则利用资本的资本优势,为自己再造更高的经营优势,提升自己的经营能力,因而资本与产业的整合,是一种优势互补的整合,是资本与产业实现了双赢。
资本与产业整合的条件是:第一,被整合的产业具有大的市场潜力,但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而无法进行高效运营,例如,有的因为资本不足而无法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更无法大规模进行市场拓展;又例如,有的是因为体制方面的原因而不具有活力,需要在国际资本的界入中升华自身的体制。第二,被整合的产业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本基础,例如,有的被整合的产业原来已经具备优秀的经营人员梯队,或者是资本已经选择到了良好的经营团队,因而资本能够顺利地推动被整合产业的发展。第三,资本具有极强的实力,具有整合产业的力量。
产业与产业的整合
所谓产业与产业的整合,是指国际上一些大的产业集团为了实现自己的产业升级,或者为了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自觉地将一些加工制造业务向我国转移,与我国一些从事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合作;而我国的企业刚好需要这种合作,因为这种合作能够使我国企业利用国际上的大的产业集团的品牌优势及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使自己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降低自己进入国际市场的成本,同时,我国也可以在与国际企业合作中使自己在加工制造方面的比较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产业与产业的整合,是一种优势互补性双赢组合。
产业与产业的整合,最适合于我国那些生产能力已明显过剩的企业。我国有些产业的生产能力,明显地超出了我国市场的需求,出现了生产力过剩,而这些企业要靠自己走向国际市场,又有各方面的障碍,进入的成本太高,在这种条件下,我国这些生产能力过剩的企业就可以与国际上一些大的名牌企业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使我国过剩的生产能力的企业利用这些国际性大公司的品牌及营销网络而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
国外大的产业集团之所以愿意同我国的企业进行整合,是因为我国的企业在加工制造方面确实有比较优势,例如,劳动力比较便宜。在发达国家,由于劳动者的休息时间远远大于我国,而工作时间又远远短于我国,因而在发达国家,同一台设备在同一时间生产的产品要远远少于我国。但是,由于我国劳动力比较便宜,产品的生产成本却又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就是说,同样的设备,在发达国家可能赚的钱比较少,而在我国则能赚更多的钱。正因为如此,所以发达国家的大的产业企业愿意同我国企业进行整合。这种整合是一种互相发挥优势的整合。因此,我国的生产力过剩的企业,比如家电企业,应该进行这种整合,成为国际大企业的加工基地。
在国际化的条件下,企业发展所遵循的应该是比较优势的原则,也就是在竞争中应强调自己的比较优势。每个企业都强调了自身的比较优势,那么就会在国际分工中实现比较优势的相互结合,从而使国际资源得到充分的有效配置。因此,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应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比较优势问题,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同国际上的企业的比较优势相结合。我国一些企业利用自己在加工制造方面的比较优势同国际企业进行有效整合,虽然可能使我国的企业丧失了自己的产品品牌,但是我国企业可以利用国际上名牌企业的品牌及销售网络等比较优势,使自己能够低成本地进入国际市场,这对提升自己的企业品位及档次,是极有意义的。因此,在国际化条件下,我国企业确立自身发展战略的基点及方法都必须要适应国际化的要求,立足于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10、物流成本控制的原则?
摘 要 从企业实践出发,提出企业在建设自身的物流系统时应综合考虑整个系统的成本,循序渐进寻找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物流系统。
关键词 物流系统 成本控制 第三方物流
我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自1998年降到21.4%以来,连续7年在此百分比徘徊,到2004年仍在21.3%的水平。而国外物流发达国家的水平是8%~10%左右。截至目前,我国的物流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停留在粗放式经营的层面,质量和效益还不很理想。与此相对,现代物流理念引入我国已有20余年的历史,但物流真正为中国企业所重视,被提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第三方物流形成实际意义上的产业,则是在进入21世纪才刚刚开始而已。
当前,国内企业在物流成本的控制上,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感性的成份居多。提出物流支出费用重要性的“黑大陆”学说,指明人们对物流费用了解十分片面的“物流冰山”理论;阐明物流成本控制是企业利润着眼点的“第三利润源泉”假设;简便易行的物流成本计算法——“物流ABC”计算法等国外科研成果令中国企业眼花缭乱。值得我国企业警醒的是,这些理论学说均是建立在国际化大型企业的调研基础之上。而我国的物流业基本是由50亿美元规模以下的中小型企业组成。国际上已有的先进物流理念如何在我国特有的经济情境中合理应用,成为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的课题。
1 物流系统成本
物流系统涵盖了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站在企业的角度,需要降低的并不是系统中某一个环节的成本,而是从全局出发,控制最终系统成本。要达到这一目的,需对物流整体系统进行调整、改进和优化,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提供尽可能高的物流服务质量。物流各子系统在自身得到合理优化的基础上相互衔接、相互适应,形成最佳的结构及运行机制,既能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效能,又能使系统的整体效率得以充分体现。最终,确保物流系统有能力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使商品尽可能由产地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经济的路线,按时保质地送到用户手中,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提到物流系统,沃尔玛(Wal-Mart)集团是不可不提及的企业。沃尔玛经过44年的经营,在美国已拥有3 000多家连锁店,在海外拥有1 000家连锁店,员工多达88.5万人,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它所实行的成本领先战略涵盖了商品购存销流转过程所有环节上的成本和费用控制。该公司现已建立62个配送中心,为全球4 000多家连锁店提供配送服务,整个公司销售8万种商品,85%由这些配送中心供应。沃尔玛公司在美国国内共有近3万多个大型集装箱挂车,5 500多辆大型货运卡车。每年的运输总量达到77.5亿箱,总行程6.5亿km。配送中心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每种商品都标有条码,由十几公里长的传送带传送商品,用激光扫描器和电脑追踪每件商品的储存位置及运送情况。为合理调度如此规模的商品采购、库存、物流和销售管理,沃尔玛公司建立了专门的电脑管理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电视调度系统,甚至拥有自己的卫星。沃尔玛的物流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一方面能够及时保证货架充足,一方面也会尽力使库存量降到最低。
2 整合物流系统的思路
在现实中,最高的物流服务水平和最低的物流成本两者是不可能同时成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二律背反定律”。高水平物流服务要求有大量的库存、足够的运费和充足的仓容,这势必产生较高的物流成本;而低物流成本要求的是少量的库存、低廉的运费和较少的仓容,这又必然减少服务项目,降低服务水平和标准。沃尔玛在美国本土设立的物流系统从它现有的经济规模上较好地解决了“二律背反定律”,寻找到了自身最高的物流服务水平和最低的物流成本之间的有机平衡点。它在美国本土的自动化配送中心,是当今公认最先进的配送中心,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标,为沃尔玛实行“天天平价”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证。但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沃尔玛并没有立刻把它在美国本土的经营模式照搬到中国来,而是按实际情况,适时合理地逐步设置采购中心与配送中心,有条不紊地升级自动化水平。沃尔玛的这种态度颇值得我国企业玩味。
(1)运输成本控制。我国企业受规模所限,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拥有庞大的运输能力,更不可能广泛应用GPS定位之类的技术。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社会现有设施,从全局出发,力求运输距离短、运输能力省、中间运转少、到达速度快、运输费用低、运输质量高,高效规划航空、铁路、公路、水路联运。
(2)配送成本控制。即使是实力雄厚的沃尔玛,来到中国后也没有立刻大规模的布局配送中心,而是按发展战略逐步开展业务。我国企业也应遵循这一原则,按网点分布和发展规模适度设置配送中心。一些生产型企业的内部物流在现阶段则根本不必考虑建立配送中心,只需优化仓储。
(3)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合理化。每一个企业的物流都有自身的特点,企业应就此合理选择物流设备与物流设施。仓库是自建还是租赁,需要设置何种货架,使用何种材质、规格的托盘,配备哪些种类的运输、搬运工具与车辆等都是每个企业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物流设施与设备不要求多而全,但一定要能适应本企业的特点。以商品流通为主业的武汉中百仓储配送中心拥有自己的欧式仓库,采取托盘式货架与重力式货架相结合,多用塑料托盘,配备厢式货车,以及包括“地龙”在内的四种叉车以满足物流需要。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业的招商局武汉分公司则是租用仓库,采用托盘式货架,主要用木制托盘,实行公路、铁路联运,适量装备两种叉车,全公司在岗人员亦不足30人。
(4)信息系统适度化。自始自终伴随物流的信息流决定了物流系统的有效性,指导着资金流的运作。当代社会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生产类型向多品种、小批量方向发展,生产加工设备也从专用加工设备的流水生产线,转向采用具有多功能的加工中心的柔性加工系统(FMS)。以一个中等商品流通型企业为例,其经营品种至少也在5 000种以上。由此产生的大量信息远远超过了人力计算的能力。物流系统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必然需要实施高度的信息化。但这一信息化的过程可以也应该是渐进式的。沃尔玛在美国国内动用大型计算机设立数据中心,而武汉中百仓储配送中心只应用了手持扫描仪、电子计数器等相对少量的电子设备。信息系统不存在是否先进的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可以满足本企业的物流管理和成本需要。
3 物流系统的拓展
物流系统的成本控制不能只局限于企业内部。企业物流系统事实上已发展成为了供应链(Supply Chain)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相当多的部件由武汉本地的汽车零配件企业采购。神龙公司通过资质考核与招标的方式选择供应商,与他们成为利益共同体,通过共享信息,相互协调,确保神龙汽车的零配件供应,使神龙公司的内部物流运行顺畅,也有助于公司控制采购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事实上,企业供应链也仅仅只考虑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并没有充分考量所有的利益相关人。广义上的物流系统还包括了企业的上下游客户及所有利益相关人。将这些因素加入到企业的物流体系,再综合资金流与信息流就构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企业价值链(Value Chain)。这里的利益相关人指所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主体。以一个啤酒制造商为例,它通过销售商将产品输送到消费者手中,与之相关的利益者可能有消费者、第三方物流企业、啤酒厂周边的居民甚至于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等。消费者是产品物流的终点,第三方物流可为企业提供服务,工厂周边的居民可能因企业造成的环境问题提出索赔,政府职能部门可能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干预。企业价值链的优化要能为高效的生产提供保障,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合理降低成本,也要适当地注意企业的社会效益。否则,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可能受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而达不到设计的初衷。
4 总结
21世纪,我国企业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绝大多数产业出现产能过剩,买方购买力低于市场供给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和流通业均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物流系统降低成本并不意味着同时降低服务水平。控制物流成本的目的是将物流成本降低到与所提高服务水平的最佳匹配点或区间,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达到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增收节支的目的。我国企业应有选择地吸收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物流管理研究的成果,与理论界开展多方位的合作,加快我国物流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 吴清一.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2 邹宪民.企业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J].工业工程,2005(4)
3 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4 尹立新.合理化物流探析[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