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发展观和中部崛起的关系
经济发展观与中部崛起
中经网湖北中心讯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中部地区经济被边缘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全国发展的凹陷之区和关注焦点,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它同发展观有什么关系,又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加以改变,实现崛起?为此,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加以探讨,以供参考。
一、中部崛起的发展观缺失
加快中部发展,促进中部崛起,无论从战略地位、发展条件、产业分工要求考虑,还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考虑,都是极其重要的。但长期以来,中部地区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直处在被边缘化的困境之中,虽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发展观和发展方式上的缺失是主要方面。
其一、战略缺失。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对东部发展实施了沿海战略,对西部采取了大开发战略,近期又制定了东北振兴战略,有效地推进了全国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中部地区除国家对山西能源基地开发建设曾制定过专项规划和各省区制定的发展战略外,从未作过总体性的战略谋划。一方面致使中部地区的承东启西优势地位模糊化、枢纽桥梁作用虚拟化,使对区域的整体认同性不断下降,离心化倾向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致使中部地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整体概念,不断被内地、西部或中西部地区等模糊性概念所替代或掩盖,从而有被其他地区侵蚀分解之趋势。
其二、政策缺失。在我国区域政策整个演进过程中,特别是最近20多年区域发展过程中,东部地区依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先发优势获得发展壮大,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国家扶持的政策优势,加快发展步伐,而中部地区虽同东北地区有着相似的困境,但由于种种因素,一直未能成为国家政策关注的重点和扶持对象,这种政策的长期边缘化,必然会导致中部地区发展的边缘化而阻滞崛起。
其三、市场缺失。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国家贸易政策由进口替代型向出口导向型转移后,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总体程度的不断加深,劳力、人才、资金等要素活动的体制障碍进一步消除,外商直接投资不断扩展,一方面使沿海地区的面向国际市场区位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使内地改革开放的滞后性越来越凸现,从而使以劳动聚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发展迅速聚集于沿海地区,这种特殊的再工业化过程必然形成对内地传统工业的产业替代和传统工业化地区的就业替代,导致中部地区出现制造业衰退和就业萎缩,这虽是经济全球化效应在区域关系中的反映,也是中部地区改革开放滞后,不能适应国际分工体系发展需要所反映出的一种市场体制缺失必然。
其四、产业缺失。在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后期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产业结构的三次超前转换和调整中,中部地区产业发展虽基本遵循着三次产业发展一般趋势,但也对其产业发展带来重大矛盾缺失。一是农业基础产业严重滞后,大量劳动人口滞留农村,难于转移;二是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无论所创造的产值还是所容纳的劳动力,都比全国和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三是由于中部地区长期扮演着东部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角色,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工业化程度偏低,难以形成中心城市向周边扩散的要素传递网络,辐射能力较差。这种产业发展缺失,不仅使中部地区丧失的大量的高附加值流向东部地区,而且也严重的阻碍了中部地区的发展。
最后、观念缺失。由于传统发展观影响,加之地处内陆相对封闭和良好的农耕资源条件,使中部地区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小富即安、害怕风险等陈旧观念比较浓厚,使中部地区发展缺少生机。表现在一是抗压心理差,面对东西部地区竞争发展态势,中部地区不是迎难而上,积极进取,而是以一种“两头都没靠上”、“不是东西”的等靠要的失落精神状态和两头热中间冷的失衡心理来对待,削弱了中部承东启西作用发挥,使三大地区难以联动发展;二是缺少合作精神,许多城市都一味争当区域经济中心,而合作愿望不足,合作心理不健康,难以实现双赢;三是发展模式陈旧,难以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如中部地区具有优势,但农副产品多数没有进行转化和加工增值;四是软环境建设迟滞,中部地区的市场环境、司法环境、政务环境和人文环境,都远远没有达到聚集吸引内外资发展地区经济的程度。
二、科学发展观对中部崛起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发展观。从区域角度讲,就是高度重视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矛盾,并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的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作出的关于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部署,就是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表述。这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不仅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开创了新局面,而且直接为中部地区崛起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其意义非常重大。具体讲有以下几点:
首先,这一科学发展观在战略全局上突出了中部地区的战略地位,摆正了中部位置。从19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时期到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启动,中部地区在全国战略发展中处何地位,一直是不够清晰和明确的。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的战略划分,并按这一新的划分,作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部署,此后,在党的全会和全国人大会议上多次重申和肯定了这一新的战略部署,从而使中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更加成熟和完善。这一战略部署的确立,不仅意味着我国区域结构突破了两区域划分的基本框架和战略取向上非东即西两极发展的局限性,而且克服了中部地区以往那种被约简的模糊化地位和被淹没的尴尬处境,使其作为一个同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并列的独立地区应有地位作用被明确起来、突出出来,从而为中部地区正了名、定了位。
其次,这一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思路上突出了中部发展特色,明确了中部地区的发展方向。过去由于长期被动的作为东部的资源供应地和西部资源开发替代地,以致造成中部地区资源优势不能有效发挥、充分利用。而依据于科学发展观做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部署中所强调指出的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以及此后多次提出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力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等发展要求,一个基本意思就是以区域统筹为基础,以区域合作为前提,以优势资源为条件,形成以“三化一改”、“三加一发展”为取向的发展新思路。这一发展思路的提出,不仅突出了中部优势,明确了发展重点,而且为中部发展拨开了迷雾,指明了方向。
再次,这一科学发展观在发展运作上为中部发展提供了新模式,揭示了新途径。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东部经济发展靠市场,西部经济发展靠政策,已成共识,中部靠什么,是靠市场还是政策扶持,抑或两者兼具,一直不很清楚。现在按科学发展观对全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重新设计,不仅形成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四区格局,而且把东部地区北部和中部地区北部的大东北地区,作为一个独立区块划分出来,形成同东、中、西三大地区相对应的第四大区块,这不仅意味着国家对东中部地区政府引导作用力度的明显加大,揭示出市场导向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共同作用于中部发展的必然性,而且也意味着东中西部地区间联合合作的时空关系和顺序,意味着东中部地区相互融合联成一体的大趋势,从而揭示出中部地区在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之间求发展的主要方向、基本模式和途径。
其四,这一科学发展观在宏观政策上为中部发展创造了新条件,提供了新机遇。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实施的是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中部地区一直处在东西部两大区域政策跳动之中求生存,发展受到限制,崛起艰难而无期。而按科学发展观进行的新的部署设计,变两区协调发展框架为四区统筹协调发展格局、变带动中部发展为促进中部崛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的局面:一是避免了东西部两区域之间协调的简单化缺陷,在政策上突出了中部地区在整体和全局发展中的平等待遇和机会。二是特征上变带动发展为促进崛起,这里既包含着对中部地区现有发展实力的充分肯定,又蕴含着以追赶东部发达地区为目标,并期望早日赶上东部地区的政策选择力量。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中部崛起的思路构想
既然科学发展观对中部崛起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价值,中部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那么,应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促进中部崛起呢?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一些战略措施,主要是:
1。东向发展主导战略。东部是世界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是中部崛起的主要动力源。在当前相当长时期内,只有把中部建成东部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劳动力输出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主动融入东部地区经济,真正形成东中部地区产业分工合作体系,才能接续产业断链,填平发展断层,才能使中部地区在区域分工中有效发挥综合优势,使其承东启西的地位作用由虚变实,提高其经济质量效率水平和竞争实力。当前,除大东北地区国家正式把其作为一个统一战略区加以规划布局外,还有意识的引导珠江三角洲地区向湘、赣、闽、桂、及港澳等东中部地区拓展,形成“9+2”合作机制,引导环勃海地区向山西、河南、内蒙等地拓展,形成包括京津冀在内的“5+2”合作机制,加上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已扩大到中部的皖赣地区,已经形成了东中融合的大趋势。只要在现有基础上加以调整完善,加大战略推进力度,打通和拓宽要素流动通道,延伸合作空间范围和领域,就可使东中联为一体,发挥分工优势,实现中部的跨越式发展。
2。大十字国土开发战略。中部地区经济大都沿长江、陇海轴线和京广(京九)及京哈轴线分布,形成大十字型集聚构架的两大经济带。加快这两大经济带发展,将十分有利于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就京广(京九)—京哈线而言,该线覆盖了我国整个中部地区,也连接了环渤海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沿线地区老工业基地遍布,农业生产基础良好,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巨大的增长潜力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及经济效率。就长江轴线而言,目前长江的开放开发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及下游沿江地区,还没有真正延伸到长江中游地区,加快长江中游沿江地区建设发展,使长江轴线中下游地区联为一体,不仅可以重振长江战略,使中部5省直接获益,而且还可大大提升中部地区的整体实力。
3。大城市圈、大城市群战略。从中部地区人口密度的要求、发展效率及工业化、信息化的要求、服务业成长及经济一体化和国土利用效率的要求考虑,发展大城市圈、大城市群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在长江国土轴、陇海内陆轴、京广(京九)内陆轴三大轴线交会的近30万平方公里的中部三角梯型地区,不仅是中部5省经济精华集中区,集聚着5省近40%的人口、近50%城市和近60%GDP,而且中部地区五个特大城市———武汉、郑州、长沙、南昌、合肥均在其内,并初步形成武汉城市圈、长珠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皖中城市群、昌九城市群等,已经开始孕育着以武汉为主核,以郑州、长沙、南昌、合肥为次核的超大型城市群体系雏型,只要进一步优化结构,重点突出长江、京广(京九)、陇海三轴线建设,提升龙头城市———武汉、极点城市———郑州、长沙等的实力,充分发挥武汉、郑州、长沙、南昌、合肥等大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加快芜湖、岳阳、黄石、九江、株洲、洛阳、开封等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全面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和互动合作能力,就可促使以武汉为核心的中部三角地区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之后的我国第四大城市群,同时以此为基础,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不同类型城市群经济合作网络,把核心城市发展、轴线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结合起来,以此推进中部地区崛起,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互惠互利合作战略。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进入后WTO时代的环境条件下,中部地区要崛起,必须走合作发展之路,始终坚持互惠互利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持续保障要素资源在区域间合理有效流动,提高企业商家投资经营的动力,才能持续保障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开展区域合作过程中,提供各项服务和维护各有关方面权益的积极性。目前,中部地区跨行政区之间的合作远未达到与我国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程度,许多政府行为不能适应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推动。一是要进一步强化以武汉为核心的中部市场部署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要素优化组合新机制,打破市场壁垒、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的体制障碍,完善区域市场的基本框架,培育以要素市场为重点的区域大开放、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二是要以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为基础,依据各自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交通条件和城市经济实力的比较优势,对区域内的资源实行统一整合,优化配置,共同开发,推动区域内各产业的合理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激活中部地区内的资源存量,形成规模效益;三是联手培植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名优产品、企业集团,形成特色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中部崛起是一个过程,就当前而言,除以上几大战略外,还必须在具体措施上采取有效行动,以创新环境、强化基础、加快发展、推进崛起。
其一、统一规划行动。统一规划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统一规划,发挥整体优势,克服一省一市一地自我发展、自成体系的模式,才能消除内耗,避免趋同,增强协调,实现目标。为此建议由国家统一编制中部崛起的空间发展规划,促进人口、资源、产业合理流动和集中配置,形成能自动抑制盲目发展的机制。
其二、设施诱导行动。生态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中部崛起的环境基础和物质前提。只有中部省区都加强交通、信息、能源、铁公空运和水运港口、河道堤岸、防洪设施建设,强化内外联系,形成四通八达的完备的高速传输网络,才能确立中部在全国中心枢纽地位,发挥中心枢纽作用,保证崛起目标实现。
其三、科技兴业行动。高科技是产业革命先导,是发展现代工业、推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崛起的基本途径。因此,建议在以科学技术、现代管理、市场信息、电子商务、金融支持、产业带动为手段,发展光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时,加大长江、京广沿线科技开发区建设力度,并向周边地区拓展延伸,形成若干条高科技开发区链,使中部地区广大农村居民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参与高科技产业零配件生产,这既缓解就业压力矛盾,又为中部发展奠定产业现代化基础。
其四、金融投资行动。资金是中部崛起的精血和动脉,促进中部崛起,首先要搞活金融,实现资本的最大注入。因此,要在中部地区建立完善的以央行为主导、各商业银行、政策银行配套的金融体系,同时设立促进中部崛起基金,开办中部发展银行,大力发展证券市场,吸引外资银行、金融机构在中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形成中部成熟的金融社会信用经济格局,促进国际资本向中部地区迅速集中。
其五、政策引导行动。主要包括制定促进中部崛起的宏观政策,引导民间资本、外资力量参与中部地区发展;通过财政补偿政策平衡中部与东部之间利益再分配,充分调动有利中部发展的企业和个人行为的积极性;加大对中部基础设施投入,引导要素向中部地区流动;加大对中部地区研发经费分配比例,提高中部地区自主开发能力;加大中部地区就业培训和人口流动力度以及国家对中部地区的政府采购力度等实际措施等,以支持中部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崛起。
其六、革除旧观念行动。中部崛起不仅要经济繁荣,思想文化上也要繁荣,要引进西方先进文化,发扬中华文化,弘扬长江文化,用文化上的革新来提高思想素养,消除离心倾向,改变小生产本位意识,树立中部一体、全国一体、内外依存的整体观、开放观,推动中部经济的崛起与繁荣。
总之,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采取正确的战略行动,就一定能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一改中部凹陷之忧和被边缘化的困难局面,而使崛起大目标早日实现。 (R03)
2、为什么党中央要实施东北地区振兴战略
为了我国的全面协调发展,东部发展得不错,中部也有中部省份提出的“中原崛起”战略,西部有“西部大开发”和丝路战略,东北,做为老工业基地,为共和国的发展立下功劳,中央想以“振兴”战略来拉动东北发展,不让一块地域掉队。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必须的。
3、我国先后提出了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分析这些开发战略的理论依据及其现实意
改革开放以前,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最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不小成就。但相比经济发展更快的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还是慢了些。GDP和工业增加值由改革开放初的近15%和20%下降到现在的10%以下。这几年,国家逐步正式明确提出东北地区振兴战略。随着振兴战略实施,东北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
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创新思维和行动。首先,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引领振兴东北战略。巩固和提升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重要林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机械工业和医药工业基地地位和功能,是振兴东北地区的关键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发展,这些基地产业均面临来自国内其他地区或跨国公司的日益强烈竞争。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能够在全球化竞争中建立起竞争优势。国际经验表明,一个产业竞争优势决定于其所在地区的区情,而在众多区情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产业配套条件以及企业战略行为、组织和同业竞争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所构成的“钻石体系”。传递并丰富“钻石体系”力量,培育区域竞争力,是建立起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就一直在采取措施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发展,但总体上来讲过去主要是就工业论工业。因此,振兴东北地区必须跳出就工业论工业、就产业论产业的思想,借鉴国际经验,从丰富和传递东北地区“钻石体系”力量高度,去建立产业竞争优势,从而巩固和提升东北地区经济地位和功能,实现东北振兴。这就是说,要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引领振兴东北地区战略。
东北地区能源、矿产和土地资源富裕,国有计划经济条件优越,利用这种资源和条件具有相对高的比较利益。由于这种比较利益的存在,使得转向依靠知识、技术和发展非公经济的转换成本很大。因此,振兴东北地区战略关键在于降低转换成本。要鼓励民间自主创业,通过民间创业推进产业和城市转型。建议调整国家资金投入方式和方向,实施国家东北地区创业专项支持计划,通过各种形式的创业特别补贴,大力鼓励和支持东北民间创业或国内外创业者与东北民间的联合创业活动。要进一步从强调项目投资、技术改造和脱困向强调企业改制的思路转变,把最大限度降低转换成本、增加转换收益作为国企转制的基本原则之一,在特别财政政策的配套支持下,采取股份制改造、租赁、并购等多种途径,改制国有企业。
要实施南向战略。为了最大限度地开拓腹地、利用区内外规模和集聚经济,东北地区必须实行南向发展战略。南向可以最充分地发挥本地规模经济和集群经济的作用
4、为什么要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1、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明确提出了优化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目标,旨在通过重塑经济地理格局,完善区域发展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
强调要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级区域发展新战略。
2、通过重塑经济地理格局来彰显国家战略,不仅是中国应对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变化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相容并相互促进,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资源的优化配置,拓展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空间,是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重要发展趋势。
(4)经济全球化与东北振兴扩展资料:
在新常态下重塑经济地理格局的区域发展新战略,还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准确理解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与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要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放到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和全球治理模式转变这一全新的国际背景当中来考察,通过重塑经济地理版图实现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国家区域发展新战略的完善结合。
二、准确理解全球治理模式变迁与中国第二波全球化改革红利之间的关系。
要从全球治理模式变迁这一国际背景出发,探索新常态下中国如何通过第二波全球化获取改革红利。
同时,要通过理论演绎来理解美国次贷危机如何引发全球治理模式的演变和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通过第二波全球化改革红利实现全球价值链(GVC)向全球创新链(GIC)的战略转变。
三、准确理解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国家区域发展新战略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一国内背景出发,探索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不仅要从理论上廓清如何通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来选择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战略区域,而且要客观评价这些区域在支撑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四、准确理解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职能可分离下的大都市圈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
在大都市圈的行政中心职能与经济中心职能相互分离之后,基于不同的公平标准和效率标准,应当有不同的福利补偿手段与之对应,并且功能定位及战略协调措施也应当是因地制宜的。
五、准确理解战略性区域治理模式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内在机制。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的创新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是双轮驱动的关系,关键是如何做好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联动与协调,包括新型城镇化与地区产业分布的协同与耦合。
5、我国实行的什么四大板块为标识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是什么?
我国实行的四大板块为标识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是:
1、西部地区主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为向西南开放创造很好的条件;
2、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所以要发挥好产业连接和发展的优势;
3、东部地区主要是制度创新、转型发展和陆海统筹;
4、东北老工业基地依然要通过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增强经济活力。
6、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1.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经济增长机会的同时使竞争加剧
近些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均达到10%左右,为世界之最,对外贸易蓬勃发展,贸易地位也由1979年的世界第27位上升至目前的第4位,并在2003年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进口国,吸引外资自1993年以来连续处在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首位,截至2003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5015.76亿美元。经济全球化在这如此骄人的“硕果”中所起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我们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分得了经济利益的“蛋糕”。
然而,辉煌的背后我们却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自2001年尤其是9.11事件以后出现了世界性通货紧缩,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经济滞胀甚至出现下滑,就业压力增大,而中国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市场,加大了对国外产品的歧视力度,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采用了更为隐蔽的方式如环境保护措施、技术认证与安全标准、反倾销、保护知识产权等。作为始作俑者的发达国家将矛头大多对准发展中国家,近几年发达国家对中国提起了多起涉及倾销、环保、技术标准的出口贸易的诉讼案,这是我们不得不应对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已有大批发展中国家走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发展战略,从而导致了一般制造业生产的生产能力过大和激烈竞争,这一发展战略走到了一个困难的阶段。比如印度近年来就备受关注,形成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威胁,许多外国投资已由我国转向印度,发展中国家也在向我们提出挑战。
2.在全球化中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分析
近两年我国由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强劲,再加上加入WTO带来的正面效应和全球生产转移效应,成为全球瞩目的外商投资首选地。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长足发展,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吸引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跨国投资,中国取代其他国家或地区承担起国际分工中的制造业,国际产业结构发生调整和转移。“中国制造”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以至于中国被授予“世界工厂”的称号。
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目前中国处于什么样的分工地位。中国的工业化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中国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在国际产业转移下和在外资大量流入下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毕竟处于国际分工的低层次地位和利益分配相对不利地位,仍然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目前与其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如说只成为“世界车间”,因为中国主要承担的是加工,而不是从技术开发到市场营销的全过程。而就制造业整体看,无论是比重还是高端制造业产品目前仍然在发达国家,中国只有发展起现代知识经济,才能说真正实现现代化,才能像建设一个现代经济强国迈进。从长远看,中国也必须在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说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既是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承认,也是对中国发展战略的一种警示。
3.外国直接投资的正负效应分析
跨国直接投资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不是一场“零和游戏”,合作和资源配置优化创造了更高的效率,利用了闲置生产要素,形成了共赢。2002年我国创造了吸收外资数量第一位的纪录,超过500亿美元。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分析结果,1981年到2000年,在我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来自利用外资的直接或间接贡献。另据计算,在1991-2000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每增长一亿美元,可以促进GDP增长18.48亿美元,足以说明外资是保持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外资有利于我国增加收入和创造就业岗位,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带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有利于国内市场竞争活力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国的外资利用存在的问题使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效应。
外商投资地区结构改善进展不快,地区倾斜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983年外国投资的比例东部占87.75%,中部8.96%,西部3.20%,2000年东部为86.97%,中部为9.09%,西部3.13%,可见这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极不协调,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区位优势发挥,不利于地区间的共同富裕。同样,外资的产业结构投向也存在失衡,第二产业尤其是一般制造业占据了较大比重,加剧了我国产业投资结构偏差,导致我国出现结构性过剩,供给与需求结构错位,内需拉动乏力。为有效改进这些这些问题国家制定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方针,“万商西进”工程就是具体的实施。2007年1-6月,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达51.9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9.76个百分点。积极鼓励各地区重点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区域优势的产业,增强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实现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及协调发展。
决定外资大量流入中国除了中国发展的良好环境与前景外,是地区间争夺外资激烈竞争所造成的地方政府的无限制让利。外资利用了中国这种地区间竞争获得了超额国民待遇和过高的优惠,再加上本来就容易发生的跨国公司转移利润行为因我们放松监管而更加严重,利用外资的效益被明显减少了。同时这种超国民待遇的存在也产生了外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近年来我国的居民储蓄居高不下投资不足与此不无关系
7、推动什么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
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这是党中央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准确把握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7)经济全球化与东北振兴扩展资料:
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加强互补的发展战略与其他国家沿着皮带和道路,努力促进连接性和工业合作的框架下“六走廊,六公路、多个国家和多个端口”,加强创新能力开放与合作,扩大金融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我们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推动人文领域合作,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
8、实施振兴东北战略有何历史意义
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建国后,国家在东北等地区集中投资建设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市场化程序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大;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衰退,接续产业亟待发展。
老工业基地特别是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地、明显的科教优势、众多的技术人才和较为完备的基础条件,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潜力大的特点,是极富后发优势的地区。目前,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有利于实现十六大提出的翻两番目标;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国防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结构调整的措施。东北地区等工业基地在调整改造中探索了经验,打下了工作基础。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挑战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中央认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经过一段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
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当前重点是要做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工作。中部地区的一些老工业城市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发展,条件成熟时比照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关政策给予适当支持。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应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政策,实现振兴。东部地区老工业基地要利用好沿海对外开放的政策环境,继续发挥地方经济实力较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