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全球化国学热话题新吗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国学热话题新吗

发布时间: 2022-08-07 07:28:03

1、什么是国学?如何看待国学热?为什么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任继愈(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我们这代人主要生活在20世纪。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可以分成两半。前一半是受屈辱的时代,八国联军侵华就是20世纪开始的那年发生的;后半段,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后半段又可以分为两半来看:前一半搞运动比较多,后一半搞建设比较多。文化的特点是它像流水一样不容易隔断。中国的文化有多少年就得算多少年,有3000年就得算3000年,5000年就是5000年。这种文化的继生性特点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无法否认的。没有传统就没有今天,大家都是在旧的文化基础上建设新的文化。接上去,发展,这是国学的目的,国学就是传统文化。
汤一介(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学”的提出实际是从清末开始的。当时我们国势衰败,西学传入。西学是强势文化。当时西学的传入与印度文化传入不一样,印度文化是和平传入。西学带着武力,依靠船坚炮利传入。正因为有西学的传入,才有“国学”的提法,不然“国学”很难普及。20世纪前半叶,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争论一直没有间断。看待西学的冲击,一方面要看它的破坏作用;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西学的冲击,它刺激了我们,使我们反省,反省我们自己的缺陷,把他们好的东西拿来充实我们自己。不吸收是绝对不行的。从历史上看,没有佛教的传入,就不大会有宋明理学的出现。西学冲击刺激了我们。我们才发现自己也有哲学。我们经过梳理,从经学、子学中分离出了现代哲学独立学科。有人讨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我认为是没有意义的,经学、子学里本来就有大量的哲学学说。
袁行霈(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1840年以后,中国的一些有志之士努力向西方寻找救亡图存之道,西学东渐成为社会的潮流。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学者担心自己国家固有的学术文化衰微,遂又提倡国学,于是出现了关于中学与西学的各种不同观点和争论。现在我们平心静气地回顾这段历史,不能不承认:国学不能救中国,也不能引导中国走向现代化。然而,现代化并不是全盘西化,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中国的国情。国情既包括中国的现状,也包括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的学术和文化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入研究国学是很有必要的。何况国学中的确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这些优秀的文明成果可以对中国的现代化产生积极的作用。
余敦康(中国社科院宗教所研究员):抗战时期,一大批国学大师涌现,抵抗日本,爱国救亡。包括冯友兰、贺麟、熊十力、梁漱溟、钱穆、陈寅恪等都是这时候出来的,当时对于鼓动中国人民的士气起了很大作用。他们都有留学背景,提出新儒学,新心学等。所以他们绝不是脱离时代的,不是书斋式的研究国学,而是与民族与时代主题息息相关的。
上世纪70年代末,国门打开,外国人来观光,提出要看孔庙。可是“批林批孔”把孔子给批倒了。于是就找了李先念同志,他当时任副总理。李先念同志找到《历史研究》,让写篇文章。这个任务交给了庞朴。庞公当时是副总编。庞朴就找我们来商量,说这怎么搞啊,掉脑袋的事呀。七想八想,孔子政治家别说了,哲学家也别说了,教育家总可以说吧:伟大的教育家,第一个把官学变成私学,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么一写,然后就在《历史研究》发表,后来《人民日报》转载了。这是我们给孔子第一次平反。后来形势慢慢好了,又有了《孔子再评价》等文章。
21世纪的中国:国学和我们在一起
任继愈:我们中国与世界上别的国家的历史有很大的不同,外国的历史讲不了5000年,1000年都讲不了,美国讲两百年,再往前追,就是印地安那史了,要不就是欧洲移民史。英国、法国的历史也不长。古巴比伦文化,成了现在的伊拉克。真正几千年不断的只有我们一家。这很特殊,为什么没有断,不但不断,还有发展?这很值得研究。“国学”题目就两个字,可做起来是做不完的。怎么让中国的文化获得新发展,开拓出新局面,这是我们的任务。温故而知新。这个“故”需要我们重新认识。
汤一介:21世纪弘扬国学,一要打牢根基,二要吸收先进的文化。费孝通先生在文化问题上提出一个观念,叫文化自觉。他概括了四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四句话的意思是强调,各种文化要知道自己文化的美,要学习展现别人文化的美,美的文化要放在一起共享,这样就天下大同了。文化自觉的提出,我认为有深刻意义。一个民族不知道自己民族的价值,这个民族怎么存在?不知道别人文化的好处也不行。我从来不认为儒家思想都是正确的,都适应现在的社会。但儒家思想是我们民族精神之所在,是我们文化传统之所在。打断这个传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儒家思想中对解决人类的三大问题都有很好的资源。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西方自笛卡尔后就讲“主客二分法”,一直主张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所谓“人类中心论”。结果发展到后来,人破坏了自然。但中国不一样,中国传统文化讲“天人合一”。朱熹有句话讲得特别好:“天即人,人即天。人之此生得之于天,既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人与天是不能分离的,有了人,天的使命就在于人。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儒家也提出了很多这方面的理论。孟子的仁政学说,其核心是“有恒产则有恒心。”百姓没有恒产,怎么能有良好的道德规范?这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第三,人的自身问题。人的身心问题有内外两个方面。现在社会问题多,原因之一就是人的内部外部问题没有解决好。宋明理学提出“孔颜乐处”的命题,就是追求人的身心内外的和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达到这个境界,人的身心内外就和谐了。儒家思想里有很多资源,我们要整理出来,解决当今的人类社会所存在的问题。
袁行霈:我在1992年写的《国学研究发刊辞》中有这样一段话:“不管愿不愿承认,也不管是不是喜欢,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之中,并以自己的言谈行为显示着这个传统的或优或劣的特色。而国学作为固有文化传统深层的部分,已经渗进民众的心灵,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现代生活。”我今天重申这段话是想表明:对国学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必须认真面对、认真研究,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应当抱着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发展的态度来对待国学。要把国学放到中国和世界的大格局中加以研究,使之为中国的现代化和全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贡献。现在中外文化交流呈现明显的入超状态,有人统计,文化的进出口比例为14:1,这未必是精确的统计,但值得我们注意。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们在广泛吸取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有责任将优秀的中华文明介绍给世界,与各国人民共享。
余敦康: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有一种精神在支撑着他。为什么中国能够凝聚这么多人,这么多中国人组成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外国人参观中央民族大学,看了以后说,这在我们那儿是不可能的。要让以色列的和巴勒斯坦的孩子们在一起上学,非打成一锅粥不可。可是中国56个民族,不管什么宗教、民族,都能和睦相处。这里面有一种内在的凝聚力。协和万邦,万邦都能和谐共处,这不就是联合国的宗旨吗。国学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国学就是文化,文化不是纸面上的东西,而是中国人的生命方式,根深蒂固地活在中国人心里的传统,成为基因。你不了解这个基因,违背了它,你就会失败。当年搞人民公社,把家庭取消,吃食堂,搞大兵团作战,男队女队,结果全国人民没饭吃。改革开放搞家庭联产承包。这场发自农村家庭的改革,国家没有投一分钱,粮食问题两年就解决了。就是两个字,家庭。家庭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几千年都是如此,家庭是个经济体、生活体,又是个血缘体,还是个文化体。这个文化是不是国学?它没有学,可是他与国学血脉相通。国学在这里不是一种理论形态的东西,而是文化,人的生活方式。一个人可以没有学过、接触过经典的东西,但是在文化上、精神上都会有一种认同感。
态度很重要:国学是无用之大用
任继愈:开办《国学》版,就是要在媒体上加强中国历史传统教育。我们的历史光辉灿烂,也很丰富,经验很多,奋发图强的经验,克服困难的经验,抵抗外族侵略的经验,发明创造的经验,都是有价值的。要把它们继承下来,首先就得要让人们知道。媒体跟学校不一样,一个学校才几千人、万把人,而媒体的读者要多得多,影响是全社会的。所以,责任重大,也很艰巨。
汤一介:我认为当前把国学在报刊的版面推出来,对文化的建设,对民族精神的建设发扬,对加强民族凝聚力,对我们在世界展现自己的面貌等方面无疑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我们要记住,不能只要国学。只讲国学,我们就孤立自己了。所谓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等提法是不对的。要美美与共,要共同享受美好的文化。欧洲文化中心论破产了,不能再搞中国文化中心论。这是不明智的,也做不到。袁行霈:国学是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内容十分丰富的学问,不要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它。如果仅仅满足于从国学中寻找某些对工商管理、金融、经济、公关等等有用的技巧和方法,那就太简单化了。国学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人文无用之大用。在21世纪国学仍然不可能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真正从事国学研究的人不可能很多,也不必太多。从事国学研究的学者要耐得住冷板凳,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地从事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同时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
余敦康:光明日报办《国学》版影响面很大。国学不单单是一个知识性的东西。千万不能把国学只当做国故。那样的话国学就只是过去的、古老的东西,成了一个故事堆。我们的国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传统文化的一个总称。应该去这么讲,是回答我们现在中国人生存的主题。可是我们没有把它提出来,把自发的东西搞成自觉的东
西。《国学》还是要面向大众为好。现在很多外国人学习汉语,学习的地方起个什么名字呢:孔子学院。它怎么不叫秦始皇学院、汉武帝学院?孔子代表一种文化,一种符号。国学就是中国的根。不要把国学看做具体的东西,唱个昆曲,学段京剧,就是弘扬国学,不要这么理解国学。国学是广义的中国文化,是传统。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六日电(记者徐长安)中国当代知名学者袁行霈今天在此间呼吁,当代的国学已经具备了各方面的有利条件,足以使之成为不同于以往的新国学,“现在已经是重建国学的时候了”。

中央文史研究馆国学论坛今天开幕。袁行霈以馆长身份做了长达六千多言的主旨报告。他说,在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期,正当西方文明实现了向近代化的转型,中华文明急需吸取其营养奋起直追的历史关头,清朝统治者却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丧失了历史机遇。现在,中国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突飞猛进,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于世界前列。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加自觉地发展与中国地位相称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先进文化,是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

袁行霈说,今天是一个新的继往开来的时代。此时,我们所研究的“国学”也应当以一种新的、富有当代特色的形态出现。国学的当代意义是围绕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宏伟目标来实现的,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研究态度。研究国学,应以承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国学作为传统文化中深层的、学术性的部分,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密切相关。

这位学者强调,对待国学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开放、前瞻的态度。要分清国学中的精华和糟粕,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要处理好中外的关系,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既要吸取世界上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也要让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要正确对待古今的关系,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建立具有当代形态和前瞻意义的新国学。

他同时告诫,研究“国学”不是复古倒退,也不是抱残守缺。继承传统文化,要有所取舍,不能复古倒退;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要取舍由我,不能不分优劣,全盘西化。复古倒退和全盘西化都丧失了文化自主创新的立场,都是没有前途的。自觉地创造我们自己的、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新文化,乃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关键所在。

2、近年来,全国兴起了 国学热 读经热 ,这些都反映了传统文化开始复兴与回归的趋势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都可以说是国学,这中间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还包括其他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国学只所能够回归,就因为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现在,这种文化回归的基本方式是民众自发的,学习的内容也是没有什么计划性的,很随意的。
目前,国家也已经有意地对继承和发扬国学传统做着一些工作,希望这些工作能够加快国学复兴的步伐。

3、怎样看待当今的国学热

目前文化界一般所说的“国学热”,就其现象来说,其实是传统文化热。

当代的国学热提示着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了民族自尊与自信的高扬,开启了民族文化的自觉。

传统文化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方,传统文化并不能解决我们现实生活遇到的一切问题

1 “国学”作为汉字词汇,在历史上最早是指周代在国都建立的国家官学。18世纪日本出现“国学”学派,以“国学”指日本自己的古学,以与来自中国的学术相区别;这种把“国”作为“本国”意义的用法,在近代日本发展出“国粹”派,主张保存本国文化,反对欧化主义。受此影响,20世纪初,我国学者提出“国学”的概念,总体上是作为“西学”的对照概念来使用的,其中的“国”是指“本国”,“学”是指学术文化。中国人所使用的“国学”当然是指区别于外来文化的、中国本有的学术文化,这是近代国学概念产生的最初意义。在此后的文化论述中,渐渐形成了三种国学的用法:第一种是指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即西方文化在近代输入以前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所创造的学术体系,所谓学术文化意指学术形态的文化,而不包括非学术形态的文化,如民俗等。第二种是用来泛指中国传统文化,其范围大于学术文化,一切传统文化形式都包括在内。第三种则是指近代以来我国学者采用古今结合的方法对传统学术与传统文化所作的研究体系,即国学研究。明了国学概念的三种意义,我们就可以知道,目前文化界一般所说的“国学热”,就其现象来说,其实是传统文化热,其国学概念是在第二种意义上使用的。

2 在经历了20世纪大半时间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否定,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迎来了第一波“国学热”。不过当时的所谓国学热,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性质上,都还只是中国文化“一阳来复”的初始。进入新世纪以来,全方位的国学热四面兴起并持续升温,其中媒体的参与固然起了很大作用,而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新世纪国学热兴起和持续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90年代以来快速和成功的发展,及其所引致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改变。从历史上看,后发现代化国家处在现代化工程初期时,多采取启蒙式的文化动员,批判传统,引进西方文化;而在现代化受挫期,更容易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反映了追求现代化而不得成功的集体焦虑。当现代化进程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取得成功之后,国民的文化自信便会逐渐恢复,文化认同也随之增强。这在后发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史上是常见的。在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与传统文化不同程度地隔绝了多年之后的人们,在文化信心得以恢复的同时,便急切地想要了解自己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促成了对国学资源的全面需求。从这一点来说,国学热的出现是中国现代化成功发展的文化表象,是有其必然性的。

3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连续不断、有古有今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中华民族百余年来曾遭受了沉重的屈辱和曲折,因此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恢复对于民族生命的畅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学热使我们意识到,不能孤立地看待9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化过程,而必须从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及其近代曲折的历史来认识,必须把它和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生命过程联系起来,把它视为中华民族奋斗史的新篇和中华文明史的新开展,看成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历程的一部分,从中华民族的角度理解它的成就。换言之,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发展成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归功于中国人民的勤劳与创造,归功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与价值。当代的国学热提示着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了民族自尊与自信的高扬,开启了民族文化的自觉,这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4 这也涉及到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根源之所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滋养、壮大起来的,因此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态及其内涵是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形成的主要土壤和环境。民族精神是一以贯之的,但其表现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有时彰显而发扬,有时黯然而平淡。应当说,人们越有文化的自觉,民族精神就越能充满而完整地得到发扬。国学热表明,与中国在世界崛起相伴随,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已经或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正在经历从自在转变到自觉的过程,这正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关键时期。国学热所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的开始。文化自觉就是认识自己文化的发生、成长、发展的历史,认识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存在价值及其普遍意义,把个人连接、融入到这一历史文化长河中建立文化认同。对于中国文化这一连续不断的古老文明而言,文化自觉是促进文化复兴的重要条件,文化自信促进了文化自觉,增强了民族生命力,振奋了民族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当前的国学热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初级阶段的文化标志。

5 同时,国学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精神家园方面对本土的传统资源的热切渴求。社会转型需要一种与革命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由此促进的文化转型,构成了当代文化景观的大背景。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道德秩序和个人安身立命的问题日益突出起来。社会道德秩序的建立离不开传统道德文化,这已经是后“文革”时代转型期执政党和人民的共识。安身的身,立命的命则都归结到心灵精神的安顿,从而心灵的需求比以往更加突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与人关系的新的变化,也使得青年一代在寻找人际关系处理方法等方面把眼光转向古老文明的人学智慧。中国古代文化的宝库已经成了现代人待人、处世、律己的主要资源,与其他外来的文化、宗教相比,在稳定社会人心方面,传统文化提供的生活规范、德行价值及文化归属感,起着其他文化要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几千年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在“心灵的滋养、情感的慰藉、精神的提升,以及增益人文教养”方面,为当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中国人提供了主要的精神资源,在心灵稳定、精神向上、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6 国学热的另一个作用是有助于破除“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及其文化霸权对我们的影响。百余年来,我们大力学习西方文化,谋求现代化,这无疑是正确的,而且要继续扩大开放。但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也产生过全盘西化的思潮,对民族文化持虚无主义的态度,导致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意识彻底失落。这既不利于现代化,使现代化失去民族精神的支撑,又易导致食洋不化,不能把先进文化的普遍性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一切照搬西方经验和西洋原理,忽视中国的历史文化经验与中国原理。历史学家早已指出,中国有几千年连续不断有记载的历史,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一切社会科学的原理必须接受和通过中国历史的经验的检证,才能证明其真理性。国学热有助于人们对西方文化以特殊为普遍的立场进行反思,对引进或移植自西方的学术体系进行反思,通过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来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这种重视中国经验与智慧的努力,在实践领域尤为突出,如在西方管理思想之外,积极寻求基于中国文化的概括、提炼、引导的管理之道,已成为中国企业家最热门的追求。

7 就国学热与国学研究的关系而言,应当说国学热本身并不等于国学研究热,目前的国学热还是分布在大众教育和国学知识传播方面,相对于国学的学术研究,多属于文化普及的层面。大众教育和传播的热络并不能自然带来国学研究品质的提升和发展,这是要区分清楚的。但是这样一种传统文化热的文化氛围,改善了社会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从小熟悉传统文化,将使这一代青少年对国学的向往越来越深,有利于新的一代人传承中华文化,也使得国学研究有了更好的文化生态的支持。事实上,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并不是学术研究层面独立发生作用,在相当程度上是靠人民群众通过普及渠道所获得的文化信念与价值,在实践中坚持、信守、付诸于行为,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壮丽故事。而人民群众的文化信念也转过来影响着从事理论论述的文化精英。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文化的普及化,不能只从普及的角度来评价,要深刻认识其中华文化传承的意义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由此看来,当前所谓国学热的出现和流行,对于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对中国现代化的深入开展,对社会和谐的实现,都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积极的,应当予以充分的肯定和支持。但是,传统文化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方,传统文化并不能解决我们现实生活遇到的一切问题。传统文化只是我们的文化根基,在其基础上如何建构起适应人民需要的现代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体系,发展政治文明、持续经济增长、健全法制生活,繁荣文化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创造性的努力。同时也需要通过适时的引导,帮助人民分辨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分辨永久的价值和过时的东西,使传统文化的资源更能够结合时代的要求发挥其作用。

4、二、国学热的原因有哪些麻烦告诉我

有的评论家将2002年概括为文化保守年,原因就是2002年媒体发起国学大讨论,将国学从学术象牙塔中拉到大众的视野中。一时间各种声音充斥于报纸和互联网上。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国学热并没有很快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2004年底的全民读经大讨论和2005年人大筹办国学院等事件再次引发新一轮的讨论,评论家们惊呼2005年是“国学年”。一边是媒体的大力炒作,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国学从起初的看热闹逐步转向有选择性地接受和试验,其中以教育界和工商管理界最为积极,如苏州“菊斋私塾”面向学龄儿童的童蒙班和北大“乾元国学教室”面向工商界管理人士的学习班。怀着不同目的选择学习国学的各界人士从国学中得到真知,而国学也通过这些学习者为更多人所了解。应该说相对媒体炒作的肤浅效果,国人从半信半疑地接触到自觉自愿地接受的实践更能说明国学热的原因。一些评论家预测:一旦媒体关注的话题转移,国学热就会降温。事实上,只有社会的需求持续不变,国学就不会降温,国学中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也会被不断挖掘。 其实,复兴国学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从晚清至今,国学沉浮难定的命运一直在中华大地上演。建国后由于各种原因,直到90年代以后国学家的价值才被重提。这也应了季羡林先生对文化现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判断。国学热在新世纪再次出现,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建构一个什么样的共同体,以什么作为共同体的公共认同和联系纽带等是全球化语境中各个民族国家依照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所作出的不同选择。在现代社会以前,欧洲中世纪建立的是以上帝为中心的基督教共同体,而在中国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华夏文化秩序的天下共同体。正是文化认同维系着广袤土地上不同民族和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人民。也因此,国学才在过去的百年中起起伏伏。在中国这个历史文化从未中断的大国中,光靠政治和外来文化无法完成民族国家的重建,从晚清到民国,趋新和守旧的人士都会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国家认同的资源。这种努力在建国后一度被打断,“文革”中,选择性地借用国学部分内容来“古为今用”,推崇法家,批判儒家,明显是出自现实政治斗争上的目的。但今天国学的复兴,则是承接前人未完成的事业,为整个民族国家寻找一条根植于本土历史文化的现代化之路。 其二,1913年,英国人庄士敦曾经这样说过:“当我们欧洲人开始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中国的道德伦理、中国的艺术和文学都有崇高价值的时候,中国人自己却开始学着把他们文化中这些伟大的产物加以不耐烦的鄙视……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现象。”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但道德水平下滑、社会信誉度下降等社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经过“文革”之后,人跟人的关系变得非常冷漠,许多人的言谈举止以粗俗为美,价值观也发生很大变化,一切向钱看,用财富的多少作为“幸福指数”来衡量一切。独生子女在家不懂得尊重父母,在学校不懂得尊重老师,到了社会上不懂得尊重他人。这是积累了两三代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光靠经济发展不能解决,必须转向传统,接续中华民族礼乐文化。 其三,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也是国学的主要内容,传达着国人生活的常道,代表着最基本最稳定的日常生活伦理和价值观。新儒学代表人物杜维明教授指出,儒家的恕道和仁道可以作为全球伦理的基本原则。儒家的恕道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的仁道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并不仅仅是杜教授一个人的观点,而是在2001年人类文明对话年,由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组织的一个世界知名人士小组提出的。儒家的核心价值就是——仁、义、礼、智、信。同时杜教授也指出儒家的糟粕如小农经济、家族制、绝对权威性、工具理性等。弘扬儒学精神,对于培养公民的道德素养和提高个人生命境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但并不是全部,也不是惟一的主干,佛教和道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佛教和道教思想安慰着失意文人的心灵,也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人带来精神上的寄托。 面对国学热,很多专家也提出不同的意见。其中以中山大学的袁伟时教授和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徐友渔研究员为代表。他们提出的问题有国学复兴是否可能?国学复兴是否会导致儒术独尊、陷入“国粹主义”的泥潭?国学教育如何与现代教育体制接轨?以及我们该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的成果与不足,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建设性意见。如徐友渔认为,“如果把‘复兴国学’比较平实地理解为知识、教育方面的补课和基本建设,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引起争议和构成问题的,是企图恢复传统思想的正统地位,使中国回到‘独尊儒术’的时代,如果认可那种以教主姿态说话的人的基本主张,那么复兴国学的前途就值得忧虑了。” 不管舆论界如何质疑、讨论国学热的是是非非,国学的受众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讨论国学热产生的原因固然有意义,将国学的智慧和价值落实到生活实践中更值得人们期待。比如传统蒙学如何融入现代教育体制,搞清楚国学与现代管理的结合点在哪里,结合的最佳方式是什么等等。

5、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国学热?

国学是我们国家历史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应该铭记在心里。国学热其实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我们的中国文化也逐渐被世界所认识。国学热正是外国友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肯定。

经济的发展带动文化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相比的。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让我们跻身世界大国中。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中国就需要有独特的文化来标志。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加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寻找到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交流沟通的需要

随着中国的开放,我们与全球各个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我们从他国的文化中吸取优秀的部分。同样其他国家也会学习我们。这就催促着我们找到自己文化中独有的内容。为了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掀起了一股国学热潮。

科学技术的推动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世界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样我们自己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对华夏历史了解得更加清楚。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深埋在地下千年之久的历史记忆。尖端的科学技术复原了我们从未见过的悠久时代。

现在掀起的这一股国学热潮象征了我们国家的强大,我们也赶着时代的潮流,温习了我们的历史。同时也向外国友人展示了祖国的强大。为历史的博大精深而感到赞叹。优秀的文化只有国人自己欣赏还不够,我们要努力把它展示给所有人。我们要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弘扬者!

6、结合现在社会上“国学热”现象,说一说当代大学生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国学”

的确,国学当今炒的很热,这是个好现象,同时有存在着很大的隐患,首先读国学能成为潮流,这说明由于当今社会上人们文化缺失,而人们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富二代,官二代,军二代的种种行为使这个社会的的矛盾日益尖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只能从老祖宗的文明中找答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现在就是一个大学生)时间是比较充裕的,多读些古圣先贤的经典很有必要,要成才先成人,只有你懂得如何做人,才不会出现药家鑫等这一类事件,大学四年,如果你想学些东西,是很轻松的,如果是混时间的话,浑浑噩噩过得也很快,当今全国大学数量激增,大学生数量更是多如牛毛,这样造成了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所以说的现实一些,为了能在社会上立足,你必须从经典中借经验,即使你开始对经典中的种种说法表示不屑,但你一定要相信他,按照书上说的去做,正所谓做之不止,乃成君子,只要你持之以恒,将来必成大业……同时国学热也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国学热导致很多人因为利益的驱使,导致国学的快餐化,利益化,幼稚化,国学是一个神圣的名词,不是薄薄的一个小册子,几篇连环画就可以表达的,不是几个百家讲坛,说几句网语就能解决的,还美其名曰将经典通俗化,更应该是庸俗化才对,更不是小学每天放学喊几声三字经那么简单。到现在国学热愈演愈烈,真不知道是国学之幸,还是名族之悲……
不了解国学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读过经典的人去玷污他,人云亦云,这也是导致读国学和犀利哥一样成为潮流,犀利哥可以随着时代远去,我们还会有新的潮流,但国学一旦远去,中华名族还怎能傲立于世界名族之林?常有人豪气干云的说“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但试问,你哪什么去诛?五千年的文明你都抛弃了,你还有什么资格区和别人争,怕是只过过嘴瘾罢了……
一楼说的有道理,国学是很宽泛的概念,四书五经儒家经典不可不看,《道德经》没什么好说的了,《心经》佛教经典的总纲,不长,因该读一读,当然只看这些书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你想学做人的话,个人推荐《弟子规》《孝经》《千字文》《朱子家训》等。
每次遇到这个话题我的心情就很沉重,既希望国学传承下去,又不愿他只是一种潮流,又是我又很担心,担心世界上仅有的传承了五千年中华文明想其他文明一样最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Ps:二楼的,你不懂,我不怪你,但不要瞎说,谢谢。

7、如何看待当今社会兴起的国学热潮

编者按: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兴起了一股“重振国学、振兴国学”的热潮,得到了社会上不少人的支持和欢迎,同时也有尖锐的批评意见,并就一些文化主张和观点展开了争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学者们对其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这是完全正常的,也是有益的。那么,国学到底怎样定义?国学热的根源是什么?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国学?就以上问题,理论网记者专门采访了党校哲学部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秘书长王杰博士,希望他的观点能给大家带来有益的启发。

党校哲学部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秘书长王杰博士

记者:王老师,您好,我们从网络、媒体、杂志、报刊上感觉到这样一种现象,孔子、老子、周易、史记、三国、水浒、唐诗、宋词、元曲,又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比如《百家讲坛》邀请了各高校教授讲学。近一、二十年来,由于官方的支持、学界的推动、民间的关注和媒体的普及,国学逐渐升温,为什么国学现在会突破自身的范围,突破自己的学术圈子,走向民间大众,成为社会、学界、老百姓共同关注的话题?

王杰教授: 国学热的出现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是历史的必然。第一个因素是中国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引发的国学热。与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日益强盛、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有着密切的关系。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中国由曾经是政治、经济、文化遥遥领先的国家沦落到不堪一击的封建帝国,由曾经出现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的一个大国,在西方的洋枪洋炮面前,失去了国家主权,国将不国。当我们一些知识分子在反思这种现状之后,不理性的把这种被动、落后、挨打的棍子打在了传统文化身上、打在了儒家文化的身上、打在了孔夫子的身上。从太平天国起,五四运动到“文革”时达到了登峰造极,可以说,一百多年来,我们这个民族曾经最大范围的试图毁灭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刮目相看,令所有的炎黄子孙引以为豪。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中国人越来越希望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历史,越来越希望证明我们民族中那些独特价值的内容,也就是说,越来越激发了我们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我们复兴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当我们试图从传统中寻找能够代表我们民族精神价值的时候,挖掘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中有价值的思想内容,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个背景下,复兴中华民族强烈的责任感在社会、在民间涌动起来,我们希望了解我们民族的过去。

第二个因素是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引发的国学热。亚洲四小龙是指新加坡、韩国和港台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内对儒家文化研究的声音几乎就消失了,儒家思想就成为了封建、保守、落后的代名词,走向边缘,研究的中心转向了港台地区。在港台地区真正的兴起研究儒家思想的潮流是在70年代以后,当时亚洲四小龙出现了经济的腾飞,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奇迹,当我们探索其背后的原因时,我们发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与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东亚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这种经济奇迹来源于儒家伦理精神的支持。森岛通夫在《日本成功之路》一书中,归纳和总结了儒家伦理与东亚国家经济成功的关系,日本著名企业家涩泽荣一认为,应把现代企业建立在算盘加《论语》的基础上,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陈荣照也提出了儒教精神促进了新加坡经济起飞的观点。李光耀也指出,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看,使我深深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受过儒家思想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成为亚洲四小龙的。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来源于儒家伦理精神的支撑,中国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发源地,当我们面临经济腾飞的时候,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想到经济要发展同样应该重视儒家思想,这也是当前国学热兴起的一个动因。

第三个因素是港台新儒家代表人物对国内学术界的反哺引发了国学热。在东亚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这些国家和地区比我们更重视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上,儒家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比较大的转折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由地域文化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指导思想。第二个大的改变是朱熹时代,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渐渐吸收了佛教、道教的内容,形成了宋明理学。到20世纪,儒家思想面临着第三次大的转型,也就是现代新儒家,其中又有四个发展阶段,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至20世纪30年代初,代表人物有梁漱溟、张君劢、熊十力等;二是20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代表人物有冯友兰、贺麟等;前两个阶段主要是在大陆; 三是20世纪50年代初到70 年代末,代表人物有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四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代表人物有杜维明、成中英、刘述先等。后两个阶段主要是在港台地区。尤其是第四期的代表人物对国学热的兴起促动更大,在这些学者看来,中国文化在西方强势文化面前,应该保持中国文化的自主性和尊严,他们著书立说、四处讲学,在世界很多国家影响非常大,其著作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传到了大陆,大陆很多学者也掀起了研究现代新儒家思想的热潮,港台学者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认同和归属,反哺到大陆,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促动因素。

第四个因素是国学热的兴起与海外华人的积极推动有很密切的关系。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归属和认同,对他们都是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的归属和认同,对具有共同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归属和认同。这些海外华人认为,不管他们在外漂泊多久,他们的根始终在中国,他们会非常强烈的表现出对根的追寻,对故土的眷念,每年我们都会举办各种祭祀活动,他们会不约而同从世界各地回来祭祀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始祖、人文始祖。

第五个因素是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的巨变引发了国学热。90年代出现了几种声音: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这些观点在当时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国内刚发生“六四”风波,随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标志着我国从一种单一的社会模式走向多元化社会模式,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用哲学术语表示就是价值观的多元化。人们信仰了几十年的马克思主义遇到了危机,成为被怀疑的对象,面对马克思主义出现的信仰危机,人们一下子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感到无所适从。马克思主义出现了信仰危机,那我们还能信仰什么?用什么来弥补国人思想、精神和信仰的空白?一个人、一个国家总是需要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撑的,这种思想不去填补,别的思想就会去填补,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提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定,当人们把目光再次转向中国传统文化时,人们发现,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大量优秀的丰富的具有普世性的思想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是我们国家在搞市场经济过程中,在进行现代化过程中所缺乏的,是我们这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转轨过程中所需要的。传统文化中那些已经深入到我们血液、毛发、灵魂中的东西在久违了我们近百年后再次被激活,人们迫切需要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信仰,需要建构一套适合当今社会的道德信仰体系,迫切希望儒家伦理能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成为民间百姓的精神寄托和精神支柱,国学的兴起,很显然得益于这样一个大环境。

第六个因素是经济发展与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矛盾以及对良好社会风尚、对真善美的热切呼唤引发了国学热。人们感觉到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背后,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空间出现了荒芜、扭曲,感到心浮气躁,无所适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沦丧,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充斥着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面对这样的社会现状,我们反问这个社会,难道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道德的缺失吗?难道经济发展就不需要文化支撑了吗?当我们重新回到民族文化中,其中的重生命价值、重道德修养、重礼义廉耻等,这些恰是我们这个社会久违的东西,人们希望通过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全体素质的目标,呼唤社会的道德良知、呼唤正义的力量、呼唤健全的理想人格、呼唤人性中真善美的本质。

第七个因素是学界与媒体的传播与普及,推动了国学热的勃兴。近些年来,一些著名高校以及一些地方院校或宏观或微观纷纷成立有关国学、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以及某人某学派的研究机构,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大学国学院、厦门大学国学院;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等;出版的学术著作及研究文章不计其数,每年都要召开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欧美、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有相当规模的研究机构和学术队伍。这是学界方面的推动,还有一方面是媒体的推动,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为首的媒体的推动,重新唤起了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还有纸质媒体,如《光明日报》开辟了“国学版”。这种现象说明了中国人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也说明了传统文化在中国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和民间基础,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心理支撑。没有这个基础,国学热的出现是不可能的。学界和媒体在这方面,确实起到了研究、宣传、传播和普及的作用。

第八个因素是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促使我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身份。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消失,不管社会如何变迁,民族文化不可能改变,杨丽萍的《云南印象》从中国走向世界,中国传统的文化就是我们民族象征的身份。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源,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脉,才能泽惠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根,才能切实把握中华民族的命运,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的来说,当前这股国学热的兴起,是我们对一百多年来批判和否定民族文化的一种自我反思;对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道德危机的积极回应;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人的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以及人的身心矛盾冲突的道德呼唤。这股国学热,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由各种因素促成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8、辩题:国学热是否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 作为反方一辩给怎么说啊?

我觉得作为反方应该立足于"国学热“和”精华与糟粕“上。
国学包括的其实很多,它是中华民族这数千年来发展出来的,你不能否定它,否则就是否定了中国的文化。但是任何社会总是往前进的,任何文化也都有落后的内容,你可以就这一点提出,比如当年新文化为何要反孔?
其次就是来看看现在的“国学热”。现在所谓的“国学热“未必就是真正的”国学“。首先很多人仅仅将”国学“定义为四书五经,这个就是不对的,其次那些讲国学的人,自己未必就真的搞的懂。

9、怎么看待当今中国的国学热和孔子热现象?

国学热和孔子热现象的出现有其必然因素:

1、中国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引发的国学热。与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日益强盛、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有着密切的关系;

2、第二个因素是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引发的国学热。当时亚洲四小龙出现了经济的腾飞,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奇迹,当我们探索其背后的原因时,我们发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与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东亚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这种经济奇迹来源于儒家伦理精神的支持;

3、港台新儒家代表人物对国内学术界的反哺引发了国学热。在东亚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这些国家和地区比我们更重视传统文化;

4、国学热的兴起与海外华人的积极推动有很密切的关系;

5、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的巨变引发了国学热;

6、经济发展与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矛盾以及对良好社会风尚、对真善美的热切呼唤引发了国学热;

7、学界与媒体的传播与普及,推动了国学热的勃兴;

8、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促使我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