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全球化给世界文化多样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是什么?
交流可以知道别人有什么,别人比我们在哪里先进,我们要向先进的学习,努力提升自我,他们经济发达之后出现的问题有什么,我们出现了吗,出现了应该怎么解决,不能闭关锁国,要虚心学习,盲目自大会使人落后。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在全球化环境下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面对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西方强势文化,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3分)
②继承和发展传统优秀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反对恶意贬低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4分)
③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全球化,我们要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学习、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反对在文化上的“守旧主义”、“封闭主义”。 这是照着一个类似的 自己看着用吧!
3、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全球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讲,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
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
2.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个具有煽动性的词。拥护者憧憬它会给整个世界带来空前的进步和繁荣;批评者断言它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贫困、战争甚至文化灭绝。什么是全球化?我们真的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以往的全球化给我们带来过什么?
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
科技进步是一切社会变迁的原动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是全球化的依托。交通的进步促进人员和物质产品的全球化,通讯的进步促进精神产品的全球化。当然,两类技术的作用经常分不开。互联网能调动资本,轮船也能传播精神。
抛开技术进步因素,全球化是资本的全球化,亦是关于资本之“主义”的全球化,即利润至上观的全球化——马克思在150年前就讨论了全球化的这个本质。除了战争时期,资本在全球范围里疯狂地追逐利润,每天24小时,从不疲倦。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全球化体现为市场经济体系在全世界的扩张。其他一切方面的全球化,包括国际化的共产主义运动,都从资本全球化衍生而来。若世界市场的扩张是必然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既然全球化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人们当然希望拥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全球化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时间里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四类变量无限多。既然人们无法预知所有的变量,只好依赖意识形态决定自己的立场。
对众多的支持者而言,全球化是一种基于世界大同理想的意识形态。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市场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对众多的反对者而言,反全球化是一种基于平等世界理想的意识形态。反全球化就是反对扩大贫富差距,反对霸权。意识形态倾向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然而,笔者在这里不想谈论意识形态,只想就事论事。
我们正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全球化比美利坚时代逊色吗?如果麦当劳、肯德基能体现全球化,中餐馆可是在上上个世纪就在世界各地登陆了,如今其普及程度远非美国快餐能比。我怀疑,今天的全球化被迅速膨胀的“新闻界”给夸张了。
眼下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引起的,交通技术并没有飞跃的进步。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以轮船、铁路、汽车和飞机为代表的交通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人员和物资的国际交流呈几何级数增长。那个时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并不严格,护照也可有可无。美洲就是在那个时代开始住满移民,中国人就是从那时开始改穿西式服装,改用西式笔墨,扛洋枪、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钉,以及下南洋、闯西洋、赴东洋。
即便是资本流动,旧时代恐怕也未必差得远。100年前就有很多中国人在外国人开办的银行里存钱、取钱、借钱。那时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资本输出被列宁看成传统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据说,今天的全球化体现为惊人规模的“金融资本”流动。每天全世界有1万多亿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进行赌博投机,每年全球“热钱”高达400万亿美元。可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当今的国际贸易量才8万亿美元。国际金融赌博能影响地球每个角落的生活?资本是经济的三要素之一,其根本意义在于促进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效率。可是,用于国际赌博的“资本”促进多少效率呢?全球化的脊梁是工业和商业资本,不是“赌博资本”。
电力的使用,广播的兴起,电话的出现,新闻出版的普及,乃至后来的电视时代,上述任何一种通讯技术的进步,其意义未必低于互联网。因此,过去精神产品的全球化程度不亚于今天,精神产品的多元化也不亚于今天。否则,民主思想、共产党人的思想乃至形形色色的其他意识形态怎样传遍19和20世纪的世界?除了巨额的“金融资本”,据说今天的全球化还体现为互联网的兴旺普及。互联网使得信息传输变得快捷和方便。但拥有信息与拥有知识显然不是一回事,信息量的增大未必增加观念的多元化。今日美国人的观念并不比越战时更多元,也不比印度更多元。中国知识界今日的观念甚至不一定比2300年前的战国时代多元。比起今天的大学,上个世纪20年代的北大在思想上难道不是多元化得多?中国人现在的观念当然比20年前多元化了,但那并不是互联网的结果。
两次世界大战加上冷战,绵延80年,切断了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使冷战后开始恢复的国际交流显得突然和新颖。笔者不是历史学家,但倘若某个历史学家告诉我,在上上个世纪和上个世纪早年,人员、物资、资本和精神的国际交流程度高于今天,我不会感到惊奇。
当然,我并没有说未来的全球化不会超过以往的全球化。
全球化带来什么?
无论我们是否处在一个空前的全球化过程里,以往的经验都具有启发性。全球化的历史经验可以分成四大类:道义问题;收益问题;趋同与逐异问题;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问题。而以下四个全球化特征正对应着这四个问题。
1.缺少法治道义的全球化。任何国家内部的市场化都是随着法治环境的逐渐成熟而成熟的。国际的市场化却不是在法治环境下进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只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谓国际市场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立法、司法和执法都归于一家,只有理想主义者才去奢望公平,也只有那些最有能力从不公平中获利的国家才去奢谈国际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没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谓“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体现国际公义的治理。
2.无法预知国家损益的全球化。抽象谈论在全球化中获益或受损的条件非常困难。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可能获益,也都可能吃亏。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
3.刺激追求差异的全球化。全球化导致的“趋同”是浅薄的,全球化导致的“逐异”却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时代最深刻的特征。全球化的资本毫无人性可言,它带来激烈的社会变迁,刺激形形色色意识形态的兴起,也必然伴随激烈的社会集团、意识形态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以往的全球化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也带来了大革命,带来了国内战争,带来了“世界大战”。
4.促进民族主义和国家疆界的全球化。毫无疑问,近代以来形形色色的国际主义都产生于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带来了更强大的民族主义,带来了护照和海关,带来了人员交往的阻隔,带来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疆界,带来了更先进的武器和更强大的国防。在以往的全球化里,获胜的不是国际主义,而是国家主义,特别是民族主义。在今天,我们看到了“欧洲合众国”主义的兴起,欧洲货币的使用,欧洲边界的巩固,欧洲海关的确立,欧洲防卫的统一。是什么刺激出这种新“西欧民族主义”?美国、日本、西欧……哪一个还在谈论国际主义?当人们已经把保卫疆界安全的战场延伸到外太空,谁还能说全球化消灭国家疆界呢?曾几何时,为普世欢乐而设立的奥林匹克和世界杯居然成了民族的角斗场,国家之间的竞争,甚至成了在民族国家内部进行竞争的资本。
结 语
为了“经济效益”,人们从辽阔分散、自给自足的乡村走入了城市。他们密密麻麻地住在一起,近在咫尺,相互依赖,但只有依靠斤斤计较、彼此竞争、相互倾轧才能生存。城里的人们看上去没什么不一样,可每个人都从骨子里在追求与众不同。惟有不同才能在生存竞争里脱颖而出。残酷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渐变成缺少道德感、失去了正义观的人,他们崇拜资本所带来的一切“文明”,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资本本身。人们很自然便忘记阿富汗贫民的生命与世贸大厦里的生命是平等的。他们会为纽约2000多条“文明的”生命燃起祭奠的蜡烛,但绝想不到为阿富汗那4000多个“野蛮的”殉葬者焚一炷香。人类可以公然声称自私自利和弱肉强食是其本性,并能导致“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如此的人类,只好用钢铁制造的防盗门来取代分隔家庭的篱笆,用武装到牙齿的警察来取代调解邻里纠纷的长老。当贫穷辽阔的地球村变成了繁荣细小的地球城,各自的“国家利益”理所当然地成为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武力也自然成为安全和秩序的前提
当国际化开始倾向于代指这样一个过程时???,今天的全球化用来区别一系列的趋势,很多是在二战后变得尤为突出。它们包括:
全球范围内的通用标准的数目的增长,例如:版权法
国际贸易以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长
由跨国公司控制的世界经济的股份的增长
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
更多的国际间的文化影响,例如通过好莱坞电影的出口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诸如互联网和电话等的技术使得共享的信息资源不断增长
移民的增长,包括非法移民
很多的趋势被各种各样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组织看作是积极的,在很多情况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积极地推动。例如,有这个样一种经济理论:相对优势使得自由贸易可以使得资源分配变得更加有效,并且对参与贸易的双方都有利。
二战后通过很多诸如关贸总协定等的国际组织已经使得国际贸易间的障碍得到相当大的降低。特别是从关贸总协定演化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
提升自由贸易
商品:较少或消除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来降低关税
资金:减少或消除资金控制(资金控制会影响贸易发展)
减少、消除对当地产业的津贴补助金(达到公平贸易)
知识产权保护
在国家间对知识产权法律进行协调(通常来说,是添加更多限制)
跨国界承认知识产权限制(例如,在中国获得的专利权可以在美国获得承认)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运动认识认为这些是有害的。
质疑中的全球化
对关于全球化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现象还是只是一个说法还存在学术上的讨论。虽然这个词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一些学者争论到这个现象在其它的历史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们是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现象,例如国际贸易的增长和跨国公司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它们开始被建立的时候并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学者更喜欢使用“国际化”而不是“全球化”。简单的说,它们两者的区别在于国家的角色在国际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说,全球化程度比国际化要深。所以,这些学者认为国家的边界还远没有达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还没有开始,也可能不会开始——从历史上考虑,国际化从来没有变成全球。
1.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提出了真正的不结盟。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文选》3卷57页)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中国珍视自己的独立自主,也尊重他国人民的独立自主和道路选择。我国坚持独立自主,也积极争取国际支援,发展国际合作,把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与尽量争取外援,加强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原则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之一,始终坚持这些原则。在国际事务中主持公道,不谋私利,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国际合作、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看作是处理国际关系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则。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遵循睦邻友好原则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创造和维护和平友好,长期稳定的周边环境,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外交方针之一。
2.对外开放理论的主要观点
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对外开放”是我提出来的。“对外开放”这一提法,是对国际分工、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理论的高度概括,易于为我国人民所理解,现在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同。这一提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定要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关起门来是不行的,必须对外开放。(2)对外开放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内开放,另一方面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的开放。(3)对外开放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其中包括建立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成功的。(4)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要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不仅新引进的企业要按人家的先进方法去办,原有的企业改造也要采用先进的方法。(6)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步子要快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于冒风险,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7)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现象,要注意很好地抓,决不能任其发展。(8)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也不是二十年。现在生产力不发达要对外开放,将来生产力发达了,要更加开放。对外开放的政策不可改变。
对小平的这些论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对外开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4、全球化对文化的表现、原因及影响、优点缺点
1、全球化对文化的表现
在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世界文化也因此呈现融合加深的趋势,各种族、各国家文明在不断交流、融合中得到创新和发展。
2、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文化全球化也成为了必然,各个国家都希望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地区。
3、影响:对于一个民族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具有悠久灿烂、独具特色文明的发展中大国,在全球化环境下统筹好文化安全和文化开放非常重要。
4、优点: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国家间的竞争已由经济层面上升到了文化层面,具体体现为文化模式和文化产业的竞争,发展文化产业是繁荣民族文化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5、缺点:在文化全球下,经济实力较弱的,软实力不强的国家、民族文化容易被吞噬。
(4)全球化增强文化认同扩展资料:
经济为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文化的全球化是经济扩张的必然,只有认同一种文化,才会消费这种文化下面的产品,才会为这个文化下的人制造利润。
文化又是一个特定地区一种价值观世界观的表现,为了减少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误会、误解,增加信息的流动,人们也有必要增加不同文化体下的文化交流。
这样一种趋势造成了全球文化的传播,我们可能只知道某个国家的一个品牌一种习惯,但是我们对这个国家地区的了解就从这个突破口开始.。
每个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都会不遗余力的推广自身文化,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也就是大势所趋了,谁若是在文化全球化中占据先机优势,谁就能掌握未来商业战争的主动权.。
5、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哪些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已经初步形成,但还不完善。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充分发展并相互影响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从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精神基础
文化认同是国家整合、社会团结的基石,国家向心力、社会凝聚力都深深依赖于高度的文化认同。当今世界,文化构成了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强大的、能在世界历史舞台立于不败之地的国家必然是一个人民团结、具有充分的社会凝聚力的国家,而这样的国家也必然有着强烈的文化认同。反之,一个文化撕裂、一盘散沙的国家必然丧失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在世界竞争中一败涂地。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显示出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在凝聚人心、增进共识、强化国家认同、推动社会整合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和积极作用。因此,就需要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形成社会各阶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系统的共同体认。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西方文化输出和文化殖民主义大行其道,侵蚀着我国文化认同的精神基础,给我国文化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浪潮荡涤着一切保守与封闭的角落,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避居全球化进程之外而独善其身。全球化的行进既表现为资金、技术等经济层面的交往,也表现为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在全球化的深刻影响下,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西强我弱”的世界文化态势下,西方国家凭借经济、技术强势,借助大众传媒对我国进行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通过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丑化、歪曲社会主义文化,以疏离人们共有的文化情感,进而通过文化殖民和文化同化,不断侵蚀我国文化认同的精神基础,给我国文化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文化认同是文化安全的灵魂所系,培育文化认同是实现文化安全的根本之道。文化安全一般是指国家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特性始终得以继承与保持而不受外来文化的威胁与挑战,文化安全既依赖于传承与创新的互动平衡,以使其始终保持发展的内在生命力,又依赖于广泛的价值认同,这是文化安全得以实现的精神形式。因此,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安全就需要动员各方力量、利用多种渠道,通过深入宣传、教育、引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培育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在精神层面形成最广泛的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是一元与多元的统一,即主流价值与非主流价值的兼容并蓄、平衡协调。任何社会文化领域都存在主流价值与非主流价值,主流价值居于社会主导地位,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它决定了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价值导向。非主流价值虽然在社会文化领域居于次要地位,不能发挥主导性影响,但由于其存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应给予其一定的自由空间。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客观现实,所以应在发挥一元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多元,实现一元与多元的协调统一,这对于巩固文化认同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全球化条件下增强文化认同需要整合文化资源,提升文化软实力,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建构文化认同的多维渠道。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不可能回归过去,单纯依赖传统文化进行建构,更不可能割裂传统,无历史传承的文化认同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文化认同依赖于对传统文化资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资源的积极整合,这种整合既体现了文化传承中的现代感,又体现了文化创新中的历史感,这种整合是长期的,也是必然的。通过整合文化资源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并进而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影响力,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这是增强文化认同的现实渠道。
2.如何在市场化条件下确保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从而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为此,必须确保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以规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
话语权作为一种“话语权力”,一般表现为话语表达主体对于话语资源的支配与主导,并相应使得话语体系的内在价值广获认同。话语权的获得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这一方面表现为话语体系本身的内在合理性与科学性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逐渐塑造,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于话语体系的接受与服从还需要长期的精神内化过程。话语权的形成依赖于两个基本构件:其一是话语表达主体的话语支配权和主导权;其二是话语体系所获得的价值认同和广泛遵从。二者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失去了支配权与主导权的话语体系是不可能拥有广泛价值认同和社会遵从的,同样,失去了内在价值认同的话语体系也必然会使其话语主导权与支配权荡然无存或者名存实亡。在社会文化系统中,意识形态是一种比较独特的话语形式,其独特性表现在与国家权力相结合而成为统治与管理社会的强大力量,并能够对其他文化形式施加重要话语影响,现实社会中的话语权之争更多表现为意识形态话语权之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本质在于实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即国内层面拥有规范社会、主导社会舆论和凝聚人心的力量,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深处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国际层面能够消解西方话语霸权,在世界文化谱系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市场化条件下,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多元与思想多样,改变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外部环境,深刻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路径、策略与效果。主流意识形态的生产机制、传播机制和教育机制需要加以创新,以适应市场化条件下社会思想意识多变性、多元性、差异性增强的现实。一方面,从理论逻辑来看,由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而,原先建构于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生产机制、传播机制和教育机制都需要加强创新,以适应经济社会变革的需要;另一方面,从现实来看,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利益主体的日益多元化使得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变得复杂,这种复杂既表现在人们精神上的独立性、主体性,也表现在人们思想上的差异性、多元性。同时,当下社会文化的世俗化和娱乐化大行其道,消解并腐蚀着主流价值的严肃性和影响力。在此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的生产机制、传播机制和教育机制必须相应创新,与当下的社会文化生态相适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成为社会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
市场化条件下,多种社会思潮的相互影响、大行其道已是不争的事实。西方政治思潮的强势文化输出与意识形态渗透更加隐蔽和快速,与主流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维护我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任务更加艰巨。同时,文化传播中充斥着大量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与观点的误读和曲解,甚至故意歪曲、丑化,这必然侵蚀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根基,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确保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奠定学理基础。
此外,改革进程中累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以及政治领域部分党员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容易激化公众情绪,进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不仅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科学性,更需要在制度建构和制度实践层面不断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的应有价值属性,这深深依赖于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不断推进对于社会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以及民生领域诸多问题的真正解决。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社会基础。
3.如何在网络化条件下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充分的思想共识
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体现出中央对于网络化条件下社会舆论引导问题的重视。
社会舆论一般是指针对特定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一定范围内居于多数的社会成员经过充分的思想沟通、观点碰撞而最终达成的共识性认识的集合体。社会舆论既表现为社会成员对于特定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在事实认定意义上的经验性共识,又表现为社会成员针对特定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在价值判断意义上的精神性共识。前者体现了人们对于社会事实的共同体认,后者体现了人们在是非对错判断上的共同标准。因此,正常的社会舆论既需要人们对于社会事实真实而全面地把握,又需要人们在前者基础上进行审慎而理性的价值判断。如果人们基于不完整甚或不准确的事实认定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情绪化价值判断,这就不属于正常的社会舆论范畴。
网络时代条件下,网络舆论一般被认为是民意的化身和社会舆论的新形态,而实际上,网络舆论既不能完全等同于民意,也不能简单等同于社会舆论。这一方面是因为网络舆论得以形成的事实基础可能是虚假的,这导源于不真实的网络信息传播;另一方面,网络舆论形成机制可能是激进主义的情绪化宣泄,这根源于网络群体基于自身利益诉求而对于社会制度安排不满的负面情绪。因此,对于网络舆论与社会舆论的关系要一分为二地看,既要看到网络舆论特殊性的一面,不能把它与社会舆论与民意完全等同,又要看到网络舆论对于社会舆论走向的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二者存在充分的“交叠共识”,网络舆论可以作为社会舆论的晴雨表,展示出社会成员对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看法与态度,国家应保持对于网络舆论的高度敏感。因此,加强网络时代的舆论引导就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网络时代条件下社会舆论引导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新特点对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舆论引导构成挑战。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互动性与多元性的特点,网络信息面对受众广泛,信息传播中双向互动与多向互动并存,网上多种文化思潮并存并发挥影响。同时,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信息扩散可以在较短时间完成,容易形成社会关注热点和社会舆论,并且覆盖全社会最广泛领域的热难点问题和最广泛的社会群体。面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新现实,国家应创新舆论引导方式,积极融入网络,加快舆论引导的节奏和效率。
其次,网络已成为社会热难点问题的聚焦点、社会情绪的宣泄平台,网民在信息接受上的心理逆反与网络谣言的轻易生成并传播,构成了社会舆论引导的强大阻力。网络给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了自由表达个人利益诉求和价值判断的机会,但这并不表示,网络上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一定是理性的、合理的,价值判断是正确无误的。相反,在众声喧嚣、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网络民粹主义甚嚣尘上,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网络谣言可以轻易生成并得到传播,而网民在信息接受上的心理逆反则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推波助澜。这种信息接受上的心理逆反主要表现在倾向于相信丑闻而罔顾事实与真相,这种心理逆反实质上反映了一种社会病态心理,对社会舆论引导构成不利影响。
最后,国外敌对势力借助网络平台散布错误信息,在网络舆论生成过程中渲染负面情绪,不断侵蚀社会团结的文化心理基础,试图主导社会舆论走向。当前,全球网络空间秩序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拥有绝对的优势。全球80%以上的网络数据库集中在美国,人们一旦进入网络空间,实际上就进入了美国设计的文化环境之中,我国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以及价值与信仰都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甚至被最终改造,这必然侵蚀我国社会团结的文化心理基础。此外,主导网络话语权的美国,经常通过网络平台来介入我国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并通过散布错误信息、渲染负面情绪以影响社会舆论。例如拉萨“3·14”事件发生后,CNN网等西方主流媒体通过发布有违事实、张冠李戴的照片和文章,篡改真相,极端丑化我国政府的形象。因此,我国应积极适应信息接受方式和意见表达渠道日益多样的趋势和现实,净化网络文化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充分的思想共识。
参见《冯宏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程、经验与问》
6、在全球化时代,我们怎样才能做好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加强传统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与文化有限流动密切相关,文化认同是文化有限流动的基础,文化有限流动是文化认同的结果。要真正实现文化有限流动,必须加强人们的文化认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社会的现代性更多地表现为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流动性,而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又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阻隔,因此与以往相比,人们更加需要加强文化认同以提供安全基础。
7、文化多样性的优缺点全球化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威
缺点:文化多样性会减弱民族文化的特色。各自为政的后果,多种文化又不融合,就会形成割据状态。甚至是倒退,会抵减由于文化多种的推动力文化多种能优化思想境界,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点:但丰富了人的思想,文化与文化之间达成了共识。纵观历史上的对外文化交流可以看出: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前提;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积极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趋势。闭关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会作茧自缚.不利于发展中华民族同世界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不利于学习世界各族人民的优秀文化和科技成果,取长补短。
总结: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丰富多彩,才是实际生活的本色。因为本来世界就是多样性的,中国也是如此。人们由于出身、经历、性别、年龄以及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环境影响的不同等原因,所以文化意识不可能都是如一个模子出来的。也正因为文化具有多样性,才能带来相互间的互补与互相参照,好多问题包括重大问题也只有在争辩中才能理出头绪,不会有片面性。中国古代齐国的稷下学宫,在当时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极大作用,那些文人学者就是各抒己见百家争鸣,这是一个中国文化非常好的传统。
要辩证地看待文化的多样性现实。
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伴有文化的交流融合,文化领域中借鉴吸收。
文化共性与文化个性是辩证统一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世界大同,是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第一,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从目前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世界语言的多样性面临着严峻挑战。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据估计,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种语言,在21世纪将有一半消亡,200年后,80%的语言将不复存在。有的科学家预言,到2100年,可能将有90%~95%的语种消亡或趋于消亡。美国阿拉斯加费尔班克阿拉斯加本土语言中心M·克劳斯指出:“据保守的推测,在下个世纪里,平均每年将有20种语言消亡。不用说那些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就是那些使用人口较多的语言也面临着激烈竞争。目前英语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是强势的,随着英语的传播和使用,英语文化承载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向全世界扩展。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85%是用英语传播的,在联合国各种场合中使用的语言95%是英语,而国际经贸活动中几乎100%使用英语。经济全球化对英语的传播更是推波助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消亡,对文化多样性产生了威胁。
第二,经济全球化为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1922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代写论文中写道:“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己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2]”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融合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动力。世界上有60多亿的人口,200多个国家,2 500个民族,6 000多种语言,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努力创造了各种人类文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经济全球化不仅使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更加频繁,也使各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表现出更加鲜明的文化的多样性。因此,人们完全可以有理由说: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才进一步表现出具有各自民族特征的多样性。
第三,经济全球化不会导致文化单一化。目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甚至占到80%以上。美国文化产品出口额超过航天航空和电子产品的出口额,达每年600多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因此,西方一些学者鼓吹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将代替世界多样性的文化: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国的电视,美国的音乐,好莱坞的电影,将会代替世界上其他一切东西。实际上经济全球化不会导致文化单一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的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同时,不同国家在吸收它国文化的基础上也会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如巴塞罗那市前市长特鲁诺所言:“自然界因为生物多样性而美丽,人类也因为文化多元化而丰富。如果全世界都吃麦当劳,喝可口可乐,世界该是多么单调。[3]”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遗产。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文化千姿百态,各有所长。文化的多样性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空前发展,并催生出新的文化形式。
第一,民族国家的传统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文化的起源就是多元的。从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笔下描绘的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西方文化等8种文化到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出的26种文明形态;从具有区域特色的亚洲儒家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东阿拉伯文化等到一个国家内部文化,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都以雄辩的历史展示了多元世界文化图景。现今地球上共有将近190个民族国家,从美国、日本这些经济技术大国,到克罗地亚这样的新国家和几内亚、毛里塔尼亚、贝宁这样一些经济上欠发达的国家,以及列入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名单中的其他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以民族国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第二,企业文化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时代,
企业成为重要的国际关系体,其中跨国公司始终处于核心地位。美国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最近的调查报告说,2006年全球6·52万多家跨国公司及其58·5万多个分支机构,实现的产值占全球总产值的1/4。在目前全世界所有专利技术国际使用费中,72·8%左右是支付给跨国公司及其境外子系统的,这表明跨国公司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空前强大的势力。这些不同的国际关系体,无论是微软、沃尔玛、索尼等大的企业还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文化成为企业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第三,网络文化正在成为全球文化的新亮点。发达的电信网络使信息的流动不再有国界的限制,从而导致各种有关文化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等活动的范围被扩展到全球规模的水平上。网络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时空界限,为人们提供了体验全新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网络文化也由此得到了空前的丰富。
三、在全球化浪潮中,维护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安全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性对于生物界那样必不可少。一种文化如同一种基因,都拥有自己的历史精神和人文传承,有独特的魅力和智慧,多基因的世界才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我们提倡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但是文化的多样性不能成为保护落后文化、拒绝先进文化和闭关锁国的理由。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吸取世界文化的精华,振兴中国文化产业。文化多元化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产物。我们崇尚文化多元化,但是文化多元化不是简单地保留现状,更不是复旧。中国文化只有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吸取世界文化的精华,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影响,成为未来世界多元文化中重要的一元。扩大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是最基本的战略选择,要吸取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与现代文明相联系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只有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才能使中华文化园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要建立先进文化体系,必须注意维护文化安全。只有处理好文化开放和文化安全的关系,才能为构建中国先进文化提供基本保障,才能振兴中国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一个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点的产业系统,是一个涵盖包括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音像制品业、娱乐业、版权业和演出业在内的庞大体系。[4]”近年来,人们频繁地看到这样的数字: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超过了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已经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40%以上的份额。通过中国2008年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我们从数字上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平稳的发展。2006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为1 099·1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8·04%。通讯产业在整体上也是平稳快速增长,2007年在2006年基础上再次增加1亿用户,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3·68亿户和5·46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达1·8亿。2006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65·4亿元,增速高达73·5%。中国的文化产业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发现我们的文化产业的影响力远远落后于欧美,我们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完善以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以及相应的文化投资体系改革,牢牢掌握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和主动权,不受制于任何外国文化集团;实施文化精品战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立足于国情来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远景规划,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产业力。
第二,加强民族文化传播,提升软实力。一个国家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强国,不仅要拥有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硬实力,还要有以文化力为核心的软实力。如果一个国家不拥有软实力,那么它就只拥有一个物质外壳而缺少内涵,不能发展成为真正的强国。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潜在推动力,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托夫勒教授等认为,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不再作为衡量国家实力的主要目标,知识的控制是明日世界争夺的焦点。谁的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谁将成为国际权力斗争的赢家,谁将掌握未来[5]。尽管这代表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极端观点,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了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在经济力量方面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减,软实力的差距就成为中国在国际环境中又一个主要制约因素。能否提升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提升软实力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胡锦涛指出:“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6]”新世纪以来,我国在文化传播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基本上形成了多种语言、多种媒体并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传播模式。从广播电台、报纸和杂志到电视、互联网,中国的传媒在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然而我国的文化传播体系与西方国家全球化的综合信息传播体系相比,还处于弱势地位。为此,必须加快文化传播硬件和软件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扩大报刊、计算机网络等在国内外信息辐射的范围;增强各种媒体自身的吸引力;同时必须加强现有媒体的合作与改造,形成中国传播事业的合力,共同迎接来自境外媒体的挑战成为必由之路[7]。
第三、增强公民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自觉性,抵御英语语言霸权。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袭下,英文成了世界上独霸的语种,它在国际交往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国际互联网络上的信息约有80%以上是通过英语来传递的。前美国商务部高级官员戴维·罗特科普夫曾经在美国《外交季刊》上撰文直言不讳地宣称:“美国应该确保:如果世界向统一语言方向发展,那么这种语言就应该是英语。[8]”英语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宣传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以西方为中心的理论思想的载体。虽然汉语不是濒危的弱势语言,但是英语的霸主地位威胁到了汉语的影响力和在国际上的普及,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抵御英语的语言霸权。
试题答案 寒假作业答案 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点,也各有其优点,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②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的多... - :[答案] 试题答案寒假作业答案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点,也各有其优点,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②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丰富多彩的生动体现.③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夸大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文化多样性的优缺点 - : 缺点:文化多样性会减弱民族文化的特色.各自为政的后果,多种文化又不融合,就会形成割据状态.甚至是倒退,会抵减由于文化多种的推动力文化多种能优化思想境界,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点:但丰富了人的思想,文...
求 文化多样性 和 文化融合 的优点缺点.谢谢 - : 优点:了解到不同文化的特色 学会更多与人交流的技巧 懂得照顾和关心他人 缺点:种族歧视 因不懂民俗而造成相处的问题 在人不生地不熟的地方存在心理压力 缺点:文化多样性会减弱民族文化的特色.各自为政的后...
如何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 :[答案] 文化的独立本质和共通内容
1. 世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其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1) 特点: - __ - 和___ - . (2) 具体表现: ① 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 - __ - ... - :[答案] 1. (1) 多样性 丰富性(2) ①文化习俗 ②代表人物
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2000字 - :[答案] 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⑴ 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冷战时期,在国际关系中军事因素占有突出地位,而... 1 .美国从在全球推行其文化和价值观的目标出发,同时为了商业利益,违背多数国家的意愿,反对“文化多样性”公约,其...
全球化对文化的表现、原因及影响、优点缺点 - : 1、全球化对文化的表现 在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世界文化也因此呈现融合加深的趋势,各种族、各国家文明在不断交流、融合中得到创新和发展. 2、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文化全球化...
世界文化发展中的优势和弊端有哪些 - : 优点: 1.纵观历史上的对外文化交流可以看出: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前提;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积极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趋...
当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怎么样 - : 因为文化多样性才能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文化单调只会寸步难行,正如中国古代百家争鸣,出现了儒,道法家等学派,促进和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有个百家齐放的政策.
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同性?如何看待"全球化"这一问题 - : 对待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博采各国文化所长,特别要吸收能为我们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文明成果,同时,也要向世界展示我国文化成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