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鉴世界著名酒店集团发展的路线和模式,谈谈中国酒店实现集团化要做哪些尝试
一、关于饭店集团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旅游经济运行中,饭店行业的生产具有本地化刚性特征。第一方面,饭店行业的生产供给不能象其他产业供给那样,多数行业可以通过将生产车间搬到目标市场进行相关产品的生产,甚至可以不移动生产车间而将产品运送到世界市场,产品是可贸易的。但是饭店行业的住宿供给等主体生产部分是不可移动的,是不可以将住宿供给移动到客源市场进行消费的,也就是说,饭店行业生产中的交易对象具有不可贸易的特点。对象物的时空约束性和不可贸易性使得规模经济在饭店行业中具有了与其他经济类型不同的表现和实现方式。因此我们现在出现的地域化的饭店集团是不符合饭店行业的内在要求的,“合意”的饭店集团应该是网络化广域分布的饭店集团,这才是符合饭店业和旅游业特点的内在规定性的。
第二方面,饭店行业中的供给不仅存在不能在短期内增加“生产能力”的刚性问题,而且同时存在无法减少“生产能力”的刚性,进一步地,供给中的住宿设施也无法通过区际调剂来缓解供求缺口,因此住宿供给市场的竞争存在天然的地域分割性。在统一的市场经济中,同一产业内的市场竞争具有地域扩散性,但是在饭店行业的运行中,即便是再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住宿供给的竞争性质都只能是区域性的竞争,而不可能向广域性方向发展。由于竞争是封闭的,所以应该慎言饭店行业的利润平均化问题;同时也正是由于存在着市场的天然地域分割,所以竞争总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在这样一个客观条件下,价格竞争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我们不能简单地谴责饭店行业的价格战。
二、民族饭店集团化缓慢原因分析
从理论上推断,饭店业应该具有较强的横向一体化的动机(在我国一般称之为饭店集团化)才对。但是在我国旅游经济实践中,饭店业的横向一体化表现出了异化现象。这种异化现象不仅表现在横向一体化进程缓慢,而且还表现在饭店的横向一体化主要发生在狭小地域范围内(主要以城市为地域范围)而很少发生地域间;主要发生在国内单体饭店与国外著名饭店集团之间而很少发生在国内单体饭店与国内饭店集团之间。针对中国本土饭店集团化进程的缓慢各界多有微词,总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对此我们应该结合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客观地分析和判断,否则会使得对整个本土饭店集团发展进程缺乏战略思路,容易导致“病急乱投医”,不但无法加快发展进程,反而可能失去“医疗”的时机和发展的方向。
客观上来说,中国饭店集团发展缓慢是由于我国旅游发展道路的选择所造成的。我国特点的旅游发展道路的选择造成了本土饭店集团化环境与国外饭店集团化环境的差异。这其中也包括了本土饭店集团发展的外部国际环境有关,国外旅游发展进程要大大早于我国,因此国外饭店集团大都已久经市场考验,已经在竞争的环境中建立了相应成熟的战略能力、知名的系列化品牌、规模化的跨国网络以及先进的预定系统、多样化管理形式、营销技术以及丰富的消费者知识和雄厚的资金,在进军新兴的中国饭店市场中具有供给优势。我国是在基础差、底子薄的经济背景下,在“神秘中国”平台上采取“观光切入、入境优先”的非常规方式发展旅游的,创汇是发展旅游的主要目的。这种发展道路必然导致建成的饭店也主要是以境外客源市场为主,远程旅游和特定的对中国的神秘且陌生感知下的安全需要以及旅游者普遍的根据先行经验进行选择后续消费的模式导致这些境外旅游者往往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品牌,而且落后的国民经济基础和创汇的内在要求使得我国饭店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外来资金和“进口”人力资源——管理力量,因此在饭店业发展历史过程中,对国外著名饭店集团基本上是采取鼓励而非抑制的态度,这种态度显然大大降低了这些集团的跨国经营壁垒。不仅是境外旅游者偏好这些世界著名品牌集团,由于国内旅游者成长与这些品牌在中国成长的某种契合,使国内旅游者也偏好于这些品牌。这就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优化了国外饭店集团的发展环境。而且之所以这些外国集团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原因之一就是其原有市场的激烈竞争所迫。解释跨国经营动因的“寡占反应论”所揭示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形。“寡占反应论”认为,在寡占市场结构中,少数大型跨国公司互相警惕地注视着对方的行为,如果有一家率先到海外发展,为使竞争环境不致恶化,其余几个竞争对手就会相继效仿,追随领头者到海外去投资,以期在新的市场上巩固自己的竞争地位。本土饭店集团国内成长空间受挤压,而国际成长空间又竞争激烈,自然不利于本土饭店集团的发展。
与此相反,有观点乐观地认为,随着我国公民出境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使得我国民族饭店集团有望重复国外饭店集团随着其本国居民出境旅游的发展而迅速发展的“路径”。可是,即便我国出境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但由于市场规模扩大很大程度上可能来自于首次出国旅游者的数量增长、我国国民对饭店品牌的认知是由国外著名饭店品牌而始的、国内还没有成长出立足本国的能让国民产生忠诚的强大品牌,这种供求不同步的状况将使得出境市场的扩大对现在的民族饭店集团来说还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如果加上国内居民在国外饭店消费中存在的特点将使得民族饭店集团很难随着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快速发展而自然发展——本国公民出境旅游的规模既不是本国饭店等旅游相关企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条件,更不是跨国经营的充分条件。显然,本土饭店集团的跨国经营还需要等待相当长的时间。
此外,我国饭店行业的集团化进程中出现中外发展异化还与我国特定的体制环境有关。在本土饭店集团化进程中都曾经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地方保护主义显然人为地增加了企业通过兼并联合方式进行集团化增加了交易费用,延缓了横向一体化进程。但是,出于政绩与引进外资的考虑,地方政府可能会对潜在的外资行为主体的集团化行为放松阻挠行为,从而使外资行为主体的集团化面临着一个比本体行为主体更为优越的环境。此外,地方保护主义还表现在对区内投资外流的限制,往往希望集团化行为主体将资金投在当地,从而也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更多的地方性的饭店集团。
第二,国有饭店产权的不可流动性。国有饭店在饭店存量中占有绝对比重。在位饭店生产和管理上的低效率以及在此基础上增加的非正常成本象高于平均利润的非正常利润一样吸引着效率较高的潜在竞争者的进入,但在国有饭店产权不可流动的情况下,以存量调整为主要特征的兼并行为很难展开,要进入市场就只能再建饭店,这样就造成整个饭店市场“生产能力”的进一步过剩,恶化了市场竞争,恶性价格竞争将进一步影响我国饭店行业自身的发展能力,并且将恶化集团化行为主体的成长环境,从而继续延缓我国饭店集团化进程,使我国世界旅游强国目标的实现缺少了企业层面的支持。
在整个宏观环境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时候,将使孤立于重视市场作用潮流的经济运行变得困难起来,所以整体的市场化必将使各个饭店“婆婆”重新审视原有体制下的亏损问题,推动各个饭店“婆婆”对市场作用的重视,迫使它们加快脱钩进程,相应地推动饭店的民营化进程。但是这些脱钩后的饭店有很多又以饭店集团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除非能够出现笔者在1997年所指出的那样,形成集团的集团化(即二次集团化),则这种新形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也将影响到合意的本土饭店集团化的发展。
第三,缺乏经营战略的长远考虑。从集团化的潜在行为主体的角度看,我国的饭店企业往往注重经营企业,但缺乏经营行业的长远战略安排,因此实际情形可能是经营某个饭店时很成功,可是一旦进行规模扩张,走向横向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时却成功寥寥。这与我国特定制度安排下企业家能力的成长缺陷有重要关系,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家多数是实践型的,而且对饭店的集团化发展也多着眼于通过规模的扩展来降低价格、从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上,往往缺乏“具有破坏性的”创新,没有勇敢地走向通过价值创新来降低价格、同时树立并培育自己的市场品牌,更加不要说是形成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品牌谱了。只是通过最近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形成的创新型企业家带动整个行业去完成超越显然也是不现实的,更何况即便这为数不多的创新型人才也可能多数被外资集团“挖了墙脚”。
当然,这也与中国人传统的“宁为凤尾,不为鸡头”和经营发展的“想当然”观念有关。正如笔者在8年前指出的那样,我国的饭店集团化对象应该主要瞄准那些中低档的内资饭店而不是凭着民族豪气去选择我们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档饭店市场,结果从现在来看,我们有已经错失了领先一步的机会。更为不幸地是,在我们面临着延续的竞争劣势的时候,我们还天真地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在经营经济型饭店上具有国外经济型饭店集团所不具备的对本国消费者的了解和把握。其实对市场中的消费者的知识究竟有多少、自己究竟拥有多少能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消费者知识、究竟有多少消费者知识是来自实实在在的市场调研等问题,我们的企业家们和集团总裁们应该是最清楚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那种“差不多”、“可能”、“应该”之类的朦胧模糊的消费者知识只能让我们本土的饭店集团化再次失去与外资经济型饭店集团同行的机会。
此外,对于饭店行业跨国经营的必要性也缺乏严密的战略考虑。是不是我们的饭店集团都应该采取跨国经营的策略行为?跨国经营的战略目的究竟在哪里?企业和政府对于跨国经营的目标是不是同一的?
三、饭店集团化与网络化的关系分析
有观点指出,缺乏强大的集团网络支持是我国饭店集团进程缓慢的原因,其实对这个问题倒需要辨证的看待。第一,从我国目前的集团化形式而言,区域性(准确地说是城市型)饭店集团根本不需要预定网络;第二,从国外著名饭店集团的发展进程看,这些集团也并不是现有强大的预定网络才开始集团化发展的,预定网络只是集团化进展到一定程度后的需要,并进一步成为推进集团化的重要工具而已,而不是说先有预定网络后有饭店集团。而且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无论是国际饭店管理集团管理的饭店还是国内饭店管理集团管理的饭店,或者是业主自己管理的饭店,也无论是五星还是四星或者三星的饭店,其消费者群体主要都是来自顾客直接预订和旅行社预定,订房网络的影响力并没有我们想象地那么大。比如,国际饭店管理集团管理的五星级饭店中,顾客直接预订占到60%,旅行社预定占20.6%,而酒店自有订房系统和独立订房系统分别占到4.6%和2.3%。在国内饭店管理集团管理的五星级饭店则比例分别是42.6%、29%、23%、2.8%;业主自行管理的饭店的相关比例为62.6%、30.8%、2.4%、3.2%。在所有三星级饭店中,通过顾客直接预订占到44.6%,旅行社预定占20.3%,而酒店自有订房系统和独立订房系统分别占到21.1%和3.1%。
2、酒店管理国外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古代客栈时期:
很多人都看过那个《龙门客栈》对吧!那么,大家都应该知道客栈的组成、构造是很简单的,当然是拿现代酒店与其相比,在当时来讲已经是很不错的。由于当时社会的需要,为了满足外出人们的吃、喝、睡等生存的基本问题,千百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客栈和酒店。至中世纪后期,随着商业的发展,旅行和贸易的兴起,外出的传教士、信徒、外交官吏、信史和商人等激增,使得客栈的需求量增大。因为当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步行、骑马或乘坐驿车,因此,大多的客栈都设在古道边、车马道路边或是驿站附近。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汽车酒店了。早期的英国客栈是人们聚会并相互交往、交流信息和落脚歇息的地方。最早的客栈设施简陋,仅提供基本食宿,无非是一幢大房子,内有几间房间,每个房间里摆了一些床,旅客们往往挤在一起睡,并没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当然,由于服务项目少,服务质量差,也确实没有什么可供消遣。到了15世纪,有些客栈已拥有有20到30间客房,有些比较好的客栈设有一个酒窖、一个食品室、一个厨房,为客人提供酒水和食品。还有一些客栈已开始注意周围环境状况,房屋前后辟有花园草坪,客栈内有宴会厅和舞厅等,开始向多功能发展。总的来看,当时的客栈声誉差,被认为是赖以糊口谋生的低级行业。客人在客栈内缺乏安全感,诸如抢劫之类的不法事情时有发生。大饭店时期
18世纪后期,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和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为方便贵族度假者和上层人物以及公务旅行者,饭店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由于火车、轮船的兴起,已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饭店。在纽约,1794年建成的首都饭店,内有73套客房,这在当时无疑是颇具规模的。而堪称第一座现代化饭店的特里蒙特饭店于1829年在波士顿落成,为整个新兴的饭店行业确立了标准。该饭店不仅客房多,而且设施设备较为齐全,服务人员亦经过培训,客人有安全感。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些豪华饭店。这些饭店崇尚豪华和气派,布置高档的家具摆设,供应精美的食物。大饭店时期的饭店,具有规模大,设施豪华,服务正规,具有一定的接待仪式,讲究一定规格的礼貌礼仪等特点。
商业饭店时期
20世纪开始不久,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饭店业主埃尔斯活思·弥尔顿·斯塔特勒为适应旅行者的需要,在斯塔特勒饭店的每套客房都设有浴室,并制定统一的标准来管理他在各地开设的饭店,增加了不少方便客人的服务项目。
20世纪20年代,饭店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的大中小城市,纷纷通过各种途径集资兴建现代饭店,而且汽车饭店也在美国各地涌现。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经济大萧条,旅游业面临危机,饭店业亦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在兴旺时期开业的饭店,几乎尽数倒闭,饭店业受到极大挫折。
商业饭店时期,汽车、火车、飞机等给交通带来很大便利,许多饭店设在城市中心,汽车饭店就设在公路边。这一时期的饭店,设施方便、舒适、清洁、安全。服务虽仍较为简单,但已日渐健全,经营方向开始以客人为中心,饭店的价格也趋向合理。
现代新型饭店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经济繁荣,人们手里有钱,交通工具十分便利,从而引起了对饭店需求的剧增,一度处于困境的饭店业又开始复苏。1950年后开始出现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而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了人民大众的可支配收入,为外出旅游和享受饭店、餐馆服务创造了条件。至50年代末60年代初,旅游业和商务的发展趋势对传统饭店越来越不利,许多新型饭店大批出现。现代新型饭店时期,饭店面向大众旅游市场,许多饭店设在城市中心和旅游胜地,大型汽车饭店设在公路边和机场附近。这个时期,饭店的规模不断扩大,类型多样化,开发了各种类型的住宿设施,服务向综合性发展,饭店不但提供食、住,而且提供旅游、通讯、商务、康乐、购物等多种服务,力求尽善尽美,饭店集团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市场。 现代新型酒店也就是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所到过的一些星级酒店,诸如:华阳国际、友谊宾馆、牡丹城、洛阳大酒店等等一些酒店宾馆,他们所提供的乃是符合现代人所需要的服务
3、希尔顿酒店的全球扩张
根据企业之间的协议,“希尔顿”品牌由希尔顿国际(Hilton International)和希尔顿饭店公司(Hilton Hotels Corp.)共同使用。
希尔顿国际的总部设于英国,拥有在全球除美国以外地区使用希尔顿品牌名称的权利,旗下有Hilton、Scandic和Conrad等品牌,运营有403家饭店,其中261家的品牌名为希尔顿,另外142家则是针对中档市场的Scandic品牌。
2005年希尔顿国际计划抓住中欧和东欧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休闲业方兴未艾的机会,大举扩大该集团在中东欧的连锁饭店网络。目前希尔顿国际正同俄罗斯方面洽谈在莫斯科开设第一家希尔顿公司的顶级饭店康拉德饭店事宜;同乌克兰有关当局签订了在基辅开设一家希尔顿饭店的协议;在波兰华沙的希尔顿饭店即将开张;在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经营一家希尔顿饭店的协议也已签署。希尔顿国际还希望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扩大公司三星级经济型饭店斯堪的克饭店在中东欧的数量,目前这种经济型饭店主要集中在北欧地区和波罗的海国家。 1988年上海希尔顿饭店开业,它标志着希尔顿集团开始进入中国市场。20世纪90年代由于集团发展战略主要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因此希尔顿在中国市场扩张步伐明显落后于其它国际饭店集团。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饭店市场日渐庞大,同时美国的希尔顿饭店公司收购了英国的希尔顿国际,希尔顿品牌成为统一实体后,集团发展战略重点开始转向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希尔顿加速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
2005年3月23日,希尔顿国际饭店集团透露,其最高端的、在全球仅有17家的超豪华饭店品牌康拉德(CONRAD)将进入中国内地市场,首家饭店有望落户上海新天地区域。2005年4月23日,宿迁东方希尔顿大饭店动工,于2007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是目前苏北乃至整个淮海经济区第一家五星级大饭店。6月7日,希尔顿国际饭店集团(HI)与中房集团在北京签署协议,宣布“康拉德”(Conrad)饭店落户北京; 该集团旗下经济型饭店品牌“斯堪的克”(Scandic)同时签约,计划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营业。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全部三个希尔顿国际品牌的城市,包括豪华型饭店康拉德、高档饭店希尔顿和面向中端市场的经济型饭店斯堪的克。2005年12月,在海南岛建设首家希尔顿全球度假村。2005年,将建一个中文网站。2006年元旦,上海金茂希尔顿大酒店开业。2006年,在厦门和三亚再开2家希尔顿饭店,其中三亚希尔顿是中国第一家希尔顿度假饭店。目前,希尔顿正谋划将“希尔顿花园客栈”品牌引入中国。
4、中国酒店全球化布局, 铂涛模式领航蓝海市场
近年来,为顺应中国旅客日渐高涨的出境游需求,中国的酒店集团纷纷开启全球化的战略布局,进军海外市场。伴随着在各地陆续开业的门店,中国酒店集团优秀的酒店产品和品牌,创新的发展模式及高效的运营管理也走向了国际,引起全球投资者的高度重视,成为全球酒店业界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新势力。
中国知名连锁酒店7天品牌旗下的7天优品酒店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最先走出国门的全球化第一酒店品牌,7天优品酒店自2014年起开始进行全球化布局,致力于为全球各个国家与地区的旅客提供更好的住宿体验。凭借着在中国超过3000家开业酒店的经验,短短的四年里,7天优品酒店在中国以外的区域快速发展,签约、筹建及开业。在兵家必争之地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市场,7天优品已布局各大核心城市,如曼谷、雅加达、吉隆坡、金边等,成为最受国际旅客欢迎的优质商旅高端经济型酒店品牌,并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认可。在酒店业发展成熟、门槛极高的欧洲市场,7天优品酒店已进入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主要城市,全球化布局领航国际市场。
7天优品是7天系列优质商旅高端经济型酒店品牌的主力军,隶属于铂涛集团。集团在全球已开超5000家门店,拥有一亿两千万有效会员。作为全球前五的酒店集团,拥有强大品牌势能,符合消费者内心喜好,更具长期竞争力。业内首倡十余年“品牌先行”理念的精心打磨,创建和运营符合消费者价值诉求、喜好且呈现独特品牌调性,铂涛集团旗下酒店品牌影响力已深入人心。除7天系列品牌在优质商旅高端经济型酒店市场独占鳌头,丽枫、喆啡、希岸、非繁城品等中高端品牌也广受消费者和投资者欢迎,并逐步走出国门。继7天优品之后,目前丽枫酒店已在印尼成功抢滩,未来三年将有多个丽枫酒店项目在印尼主要城市和旅游地区落地,继续引领中国中高端酒店海外发展进程。
为何铂涛集团能领先其他行业竞争者,率先成功走出国门,快速发展占领中国游客出境游热门市场?在全球化发展中,面对不同国家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商业等领域的具体情况,铂涛开创了一套独特而又高效的发展模式,助力海外运营,成为推动中国酒店品牌全球化发展的领军企业,为国内酒店品牌进军国际树立榜样,予所有有志于进行国际化布局的中国企业以优秀示范。
5、从阶段发展背景,特点等角度简要阐述国际酒店业集团化发展各重要阶段?
国际酒店的发展最重要的阶段,就是初次打入市场需要找到比较好的平台最重要的是选择比较繁华的路段租房子。
6、二战后美国酒店扩张原因
启示之一:集团化是饭店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美国酒店业的发展历程也是集团化的成长过程。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高速公路的建设,美国现代酒店应运而生。其最初的酒店都建设在高速公路两边,最早出现的是快捷酒店(如:Holiday Inn);上世纪70年代,其酒店业飞速发展;80年代出现了许多酒店品牌,但仍处于试验性的初级阶段;到了90年代中期,有50%的酒店品牌消失;90年代中期以后,经过不断的整合、并购,逐步形成了现在世界知名的万豪酒店集团、希尔顿酒店集团、喜达屋酒店集团、米高梅酒店集团等。现在全美国有6.6万家酒店,酒店的集团化率超过40%。二十一世纪以后,美国酒店集团着重向特许经营、收购单体酒店及拓展新的国际市场(比如中国市场)方面发展。
从美国饭店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饭店行业必须要走过一个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饭店只有凭借其人才、品牌、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逐渐集团化,才能成为酒店行业的领跑者。
7、中国酒店业未来五年总体发展趋势 ?
观点一:空间巨大
首先,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酒店市场。
前段时间,许多媒体热炒“经济型酒店供过于求”的题材,看了不禁哑然。为了避嫌,当时也不便多讲。中国大众消费类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可以再回顾一下数字。欧盟5亿人口,美国3亿,南美4亿,印度12亿,中国13.7亿。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就算30%好了,也是4个亿。未来达到50%的城市化率,也就是6-7个亿。欧盟、美国和南美的城市化人口没法跟中国比,差得很远。印度的城市化进程非常不易,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城市化人口也很难超越中国。
巨大的消费者基数,构成了巨大的消费能力,也必将成就巨大的商业机构:腾讯、阿里、Yum、中移动、工商银行......
经济型酒店是不是大众消费类市场?卖价在100-300元之间,我想连进城的农民工也消费得起吧。按照人均(城市人口)拥有酒店客房数来计算,如果达到美国今天的程度,中国最大的酒店集团应该在上万家门店的规模。美国的这个进程大概花了60年,欧洲花了40年,中国估计会在30年左右,减去我们已经用掉的10年,也就是未来的20年,中国酒店集团的集中度应该到达一个新高点。
其次,中国是全球酒店业增长最快的市场。
先讲一个小故事。
有次跟友人去波尔多酒庄度假,在乡村小路上骑自行车,偶然看到旁边的村庄里有IBIS。当时马上肃然起敬,觉得雅高太牛逼了!居然能把酒店开到这么深远的乡下来!进去借用了一下洗手间,看到坐在陈旧的吧台边的老迈的住店客,忽然领悟到雅高就像这些长者一样,成长空间有限了:都已经将IBIS开到这么偏远的乡村,再往哪里开呢?雅高未来在欧洲如何发展?增长空间有多大呢?
回头看看中国。先看一组GDP数据:
虽然中国近几年增速放缓,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我们的GDP增长幅度依然大大领先,应该还会持续10年以上。高增长,带来高成长,当然包括跟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酒店业。
相对应看看美国酒店供应量的增长情况:
这几年美国酒店业已经缓增长或者不增长。相信欧洲的情况也类似。
相对于中国的高速增长,是欧美的缓增长或不增长,更加反衬出中国酒店市场的高增长潜力。
再者,信息流加剧了物流,也加快了人的流动。
由于电子商务的发达,使得单点到多点的物流空前发达。从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大货车,到渗透到社区的包裹寄放点,如此大的物流,历史上可能只有淮海战役百万支前民工可以与之相提并论。淮海战役历时两个月,但这么大的物流在祖国大地流动,将会是个常态。
互联网刚刚出来的时候,伴随着视频电话的出现,一度人们觉得出差会随之减少。可实际上随着信息的高速传播,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都随之加快了。原来通过商业信函和商业传真的往来,本来一个月的事情,现在通过邮件一两天就搞定了。类似现场考察、实际体验、见面接洽等事宜也就随之加快了节奏。
信息流进一步加快了人流动的频率,顺理成章地提升了酒店的需求。
最后,度假需求急剧上升。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开始从“到此一游”的旅游转入“漫不经心”(我们的度假品牌漫心就是因此得名)的度假。国内跑了跑国外,去了海南去长白山,国庆旅了春节接着游。我们杭州的门店,每逢周末必然爆满。节奏快了,人们更需要放松调剂;节奏快了,挣得也多了,有钱去耍了。
同样的情况,欧美已经经历过了,而且已经成为了常态。也就是中国成长中的度假人群,不会成为昙花一现的时宜,而是会沉淀在我们的酒店客户群体里。未来,休闲和商务的客户比例达到45%:55%(美国目前是50%:50%),应该是可能的。
大规模市场+高速增长+信息流推动+度假市场的兴起,中国的酒店业正在迎来一个亘古未有的极大利好,这个大牛市至少会持续10-20年。20年后,中国企业可能已经购并了某些欧美酒店品牌,并且在南美洲、亚洲,甚至非洲有了自己的酒店网络。
观点二:星级标准式微,品牌连锁兴盛
一、星级标准变得不合时宜,中国更需要品牌。
星级标准是仿照欧洲的模式,规范中国酒店业硬件标准和服务标准的一套行业规范,已经使用了几十年。应该说,对于中国酒店业的正规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酒店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越来越不适应未来趋势。
而且,这一届政府崇尚简朴,反对铺张。去年的国八条对于高端消费作了详尽的规定,四、五星级酒店餐饮消费大大下降,客房出租率跳水。星级酒店许多死板的规定,比如健身房、游泳池、中西餐厅等,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下,显得更加不合时宜。
而品牌是用来区分用户的,用来定义不同出差目的、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消费能力、不同年龄层次的用户群。星级标准过于笼统,运作多年过于僵化,只有品牌才能帮助用户细分市场。
并且,跟欧美相比,中国更加需要品牌。
中国服务业长期被压抑,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应该都有过在旅途中被斩、被欺骗的经历。预订一家三星级酒店,很难确定你将要面对什么水准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在服务业还不很发达的中国,人们更加需要品牌来界定、来保证、来鉴别。品牌和连锁给予客户的是一种信任和承诺。
但是,在更需要品牌的中国,酒店业连锁化程度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人(城市人口)均拥有客房数差不多也是美国的六分之一。如果同时算上客房的增长和连锁化程度的集中,中国酒店市场的品牌连锁潜力是美国的36倍!
二. 连锁使得成功可以被复制。
如果将《安娜·卡列尼娜》开头的那句名言,应用到成功学上,就变成了:所有的失败都是相似的;所有的成功各有各的不同。因此,在商业上,成功很难被拷贝和复制,几乎所有的追赶式模仿都以失败而告终。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的海底捞大家都想学,可是黄铁鹰专门写本书就叫“海底捞你学不会”,让大家好不失望!
12年前,我找到了“租赁+改造”的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那时一个门店的投资现金流,2-3年就可以收回,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型。
因为在加盟和直营之间纠结,我还专门请教连锁行业的前辈苏敬轼先生,他一句简单的话让我醍醐灌顶:世界上哪里去找EBIT回报率20%以上的生意!是啊!傻子才做加盟呢!
但是,后来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就失控了。有人连样板店都没有,就采用高额奖金、高额回扣的传销方式出售加盟;有人东学一点,西抄一点,用粗制滥造的产品,配上高科技的时髦配方,低价吸引消费者,忽悠加盟商。
没有办法,成功的配方已经被拙劣模仿,而且广为流传,真主再不出来说话,就要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了。我们是最后一个(两年前)开始大规模加盟业务的酒店集团,可能也是唯一一个,时刻提醒加盟商注意投资风险的品牌公司。因此,全面开放加盟的第一年(2013年)我们就超越行业老大,成为加盟增长最快的品牌。
12年前寻找到的成功秘方,通过连锁加盟正在使得“成功可以被复制”!能够让更多在路上的人们,可以享受到干净实惠的现代连锁酒店;可以让更多的投资者,能够通过加盟来创业,来享受稳定可观的投资回报,我感到非常欣慰!
三. 在连锁的方式上,将会是管理加盟(Manachise)为主,纯特许为辅。
跟美国情况不太一样,中国的加盟业主大多数在寻找物业、理顺当地关系和筹措投资资金上有优势,而在酒店的日常管理上兴趣不大,或者不专业。那些兴趣不大的业主乐得将加盟店的日常管理交出去,自己可以腾出精力寻找更多优质物业;也可以四处旅游,享受生活。那些管理不专业的,自行管理只会吃力不讨好。为了维持品牌的一致性,双方的斗争和冲突是必然。倒不如采用专业的管理团队,双方都省事。特许方通过管理加盟,一来可以保持品牌的品质,二来也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和利润(虽然很单薄)。但也不排除有一部分加盟商,他们的管理水平甚至超过连锁品牌的平均水平,放手让他们自己管理,不拘是一个好的方法。
但是,这样的业主毕竟是少数。那些做纯特许的公司,全部放手让加盟商自行经营,将会面临品牌不断被稀释的风险,直至有一天淘汰出局。在中国做连锁,想省事儿很难。
观点三:中低档为主
我根据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的文章,整理出来的这张《中国各阶层分布图》,对于从事商业的人非常有价值。
从这张图里可以清晰看到:未来中国商业的力量在于高层的6%+中层的16%+下层的一半28%=50%,约为6.9亿人。从收入水平看,这群人的消费能力还是以中低档为主。奢侈性消费是炫耀型和礼金型的,不是常态。随着中央国八条的出台,礼金型奢侈消费正在烟消中。
一个国家财富的创造需要时间,我国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和庞大的贫困人口,人均财富的增长,需要的时间更长,我估计在20年内,这样的消费特质不会改变。
即使在经济相当发达的欧美,中低档酒店依然是消费的主体。雅高有70%左右的客房是中低档酒店。更何况是我们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中国呢?
高档酒店、豪华酒店,有面子、彰显,土豪喜欢,政府喜欢。但是,投资回报呢?还是中低档酒店来得实在,来得有把握。
观点四:本土酒店集团崛起
面对中国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增长空间,国际酒店寡头早已垂涎三尺,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佳绩。他们几乎占据了全部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在高档酒店也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在经济型品牌市场,他们却完败。
雅高、洲际、温德姆等都曾努力在中国发展他们的经济型酒店品牌。IBIS采用新建的模式,产品不错,但速度慢;洲际的假日快捷不敢正面和我们这些如狼似虎的本土集团竞争,只好定位在中档品牌。我们当初学习“Holiday Inn”好榜样,借鉴了他们“Express”的名字,有如家快捷、汉庭快捷等,以致于“快捷”成了经济型酒店的代名词。他们为了跟经济型划清界限,连中文名字都改了,将“Holiday Inn Express”改成了“智选假日”;温德姆更加混乱和机会主义,利用国企和土豪们崇洋媚外,不解行情的弱点,将豪生(经济型)、天天(经济型)、华美达(中档)等中低档品牌当成4、5星级高档品牌来特许。温德姆这个策略在没有碰到真正对手的时候,日子过得还不错,将来就不好说了。
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的时候说过: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我们中国自己的品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虽然我们不是民族沙文主义者,但是,外国品牌对于中国业主的强势和霸道,还是让我们愤愤不已。我们已经打赢了经济型酒店这一战,正在向中档酒店进军。中档酒店需要的同样是成本的控制、业主的回报,老外那种高举高打的做法很难有竞争力。许多中国的智选假日都是高楼大厦,光鲜亮丽的外立面,客房数巨大,大堂都是大理石满铺。我很自信,这样的产品和投资回报,很难和我们全季、星程竞争。我们新版全季的客房体验,已经远远超越智选假日的客房,因为他们这个产品模型是基于经济型酒店原型而来的。虚荣心强、好面子、崇洋媚外的业主已经越来越少,再说,中档酒店也很难给业主撑门面,要面子造一个里兹卡尔顿好了,智选假日用处不大吧?
在中低档酒店市场立稳脚跟,我们会毫不谦虚地进入高档酒店的管理市场。我相信:有着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忠诚客户、扎实的管理运营系统、训练有素团结一心的团队,在高端市场我们跟外国品牌还是有得一拼的。
随着中国人出境游的普及,每年出国的人数越来越多,我们跟随这些人群,可以在世界各地开设自己的连锁酒店。除了融入当地商圈,我们还会多一部分中国客源。跟当初外国品牌携外宾市场在中国攻城略地一样,随着中国的强大,随着中国经济力量和中国游客的全球化,中国的酒店品牌有机会实现全球扩张。
出生于中国本土的酒店集团已经开始崛起,依靠本土化市场、国际化资本、全球化人才,跻身世界酒店集团10强、5强已经没有悬念。
预测:经济型酒店关键指标走势
跟酒店相关的关键指标有:物业获得成本;RevPAR单间房收入,也就是出租率和平均房价的乘积;人工成本。
租金持续上涨。
目前大部分经济型酒店通过租赁的形式获得物业。从过去10年来看,物业的租金一直平稳增长,但是相对于房屋售价还是平稳和理性的。未来的20年,物业租金会稳定增长,至少抵充掉通胀率。对于租金的上涨,我的观点是:不要过分担忧。获得物业表面看是各个承租户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更多的是各个业态之间的竞争。一栋房子做写字楼租金高还是做酒店租金高?做酒店收益好,还是做医院、新东方收益好?这个因素决定了开发商的价值取向。在一个大Mall里面,坪效高的餐饮品牌挤走坪效低的品牌;在几千到一万规模的建筑里,同样是坪效高的挤走坪效低的。EBIT息税前利润大致可以反映出各个业态获得物业的优先级别。哪个行业每平米EBIT高,获得物业越有优势。
平均房价短期内上涨有压力,长期看好。
随着通货膨胀和品牌强大,照理说平均房价可以逐步上扬,至少可以抵消通胀,同时平衡租金的上涨。但是,过去几年,几大经济型酒店连锁,以世界级的速度扩张,使得同质化产品供应量居高不下,没有给市场太多的喘息机会。照理说,中国的现代连锁经济型酒店还是处于高速成长的少年期,还有几十倍的空间(上文提到的36倍)。但是,短时间内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迅速膨胀,是有些拥挤。随着几大寡头品牌集团的形成,加上通过一段时间和较大空间上的舒缓,平均房价是有足够上涨空间的。
出租率平缓回调。
今天,我们这个行业的平均出租率在90%左右,甚至有些门店超过100%。这么高的出租率,在世界上也属于奇葩。这和我刚刚进入这个行业时,提出的时租房有关。其实,时租房一直就有,许多高档酒店碍于面子,不将这类客源单独列出。但是我们做企业的,应该像阿庆嫂一样,来的都是客,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来的客人。经济型酒店的核心就是提供高性价比的客房,如果能够帮客户省钱,我们又能多赚钱,何乐而不为呢?今天,各家连锁品牌时租房的比例都在10%以上,才使得我们的平均出租率处于世界高位。
香港的酒店出租率一直很高,大概在80%上下(没有时租的概念),这个出租率应该说是国际先进水平,美国酒店业的平均出租率在60%左右,中国的星级酒店60%不到。随着我们向3、4线城市渗透和连锁率的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过夜出租率会逐步回调到70%(目前是80%)左右,加上时租的15%,大约会回调到85%左右。
单间房收入RevPAR平缓增长。
平均房价和出租率相乘得出的RevPAR,不会让大家太失望,跟上和超越通胀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RevPAR增长部分消化掉租金的上涨有些困难,但是也不至于让这个商业模型达到失衡的风险。
人力的上涨是必然。
原先丰厚的人口红利正在慢慢变薄。一是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二是国家对最低工资的不断提升,劳动力成本在过去几年上升非常快。对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是个巨大的挑战。经济型连锁集团相对于传统的星级酒店,在人力成本上做了颠覆性地改变,从同等星级酒店1:1的人房比,降低到0.3、0.2。还必须进一步降低这个比例,才能在未来劳动力上涨趋势里保持竞争优势。相反,星级酒店将会进一步丧失竞争力,那些又大又全的高档大酒店,将会被轻奢华品牌取代。
8、简述国际饭店集团化的发展史?
我是以中国饭店的集体化为例!下面是大事年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国饭店集团化�6�1品牌化发展大事记年表
1982年 4月28日 中国首次引进境外饭店管理公司——香港半岛管理集团托管北京建国饭店正式开业,标志着国际酒店集团开始进入中国饭店业市场。
8月22日 由假日酒店集团管理的北京丽都假日饭店开业,标志着国际著名酒店管理集团巨头开始进入中国饭店业市场。
1984年 3月 我国第一家以饭店业为主体产业的集团——上海锦江(集团)联营公司成立。该集团由锦江饭店、和平饭店、上海大厦、国际饭店、静安宾馆、龙柏饭店、衡山宾馆、华侨饭店、达华宾馆、浦江饭店等10家旅游涉外饭店及上海国宾车队——上海友谊汽车服务公司组成。6月20日 由国际喜来顿酒店集团管理的北京喜来顿长城饭店开业。
1985年上海新亚(集团)联营公司成立,逐而发展成为定向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拥有8家饭店,包括中外合资的海仑宾馆(法国雅高集团管理)、扬子江大酒店(香港新世界酒店集团管理)。7月1日 广州白天鹅宾馆被世界一流酒店组织接纳为正式成员,从而实现了我国饭店业在国际一流饭店行列中“零”的突破。1986年 5月 广州东方宾馆荣获“金酒店金杯大奖”,成为我国首家在世界性评比中获奖的饭店。
11月 由国际喜来顿酒店集团管理的上海华亭宾馆正式开业,并成为世界著名品牌饭店托管期最长的饭店之一(1986—1997年)。
1987年
上海锦江集团名列1986年全球饭店200强第153位。
1月 我国首家饭店横向协作联合体——中国饭店联谊集团成立,10个成员饭店分布在全国8个城市,核心企业是北京西苑饭店。其他成员饭店包括北京香山饭店、南京金陵饭店、上海锦江饭店、上海龙柏饭店、桂林龙福饭店、西安人民大厦、广州东方宾馆、天津利顺德饭店、大连宾馆。
12月 由国际希尔顿酒店集团管理的上海静安希尔顿酒店试营业,并成为该国际知名品牌饭店在中国大陆境内的首家连锁饭店。
1988年
1月 我国首家饭店管理公司——广州白天鹅饭店管理公司成立。
4月6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建立饭店管理公司及有关政策问题请示的通知》(国办发(1998)17号),确立了饭店管理公司的性质、定义和职能。
5月24日 我国首家紧密外向型饭店联合体——北京饭店集团成立。该联合体包括核心企业北京饭店,由全国19个省市、25家旅游饭店组成。
8月22日 国务院批准颁布由国家旅游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涉外饭店星级标准和评定星级的规定》。
由假日酒店集团管理的北京丽都假日饭店开业,标志着国际著名酒店管理集团巨头开始进入中国饭店业市场。
11月 国家旅游局在广州的旅游涉外饭店中进行星级评定的试点。
1991年 上海锦江集团名列1990全球饭店200强第99位。国务院评出1991年度500家大型企业,其中旅游饭店占据30家。中国名酒店VIP俱乐部成立,常设机构秘书处设于广州东方宾馆。
1月18日 中国国际饭店管理公司托管深圳阳光饭店并正式开业。
5月 假日酒店集团管理武汉天安假日酒店开业。
6月 假日酒店集团管理北京大观园假日酒店开业。
7月 假日酒店集团管理厦门假日酒店、北京国际艺苑皇冠酒店,并分别开业。
8月 假日酒店集团管理上海银星假日酒店开业。
10月 假日酒店集团管理广州滨江假日庭苑酒店、乌鲁木齐假日酒店并分别开业。
1992年
国家旅游局评出1992年度中国旅游饭店百强,前名排序是:广州花园酒店、广州中国大酒店、广州白天鹅宾馆、北京中国大饭店、北京丽都假日饭店。
上海锦江集团名列1991年全球饭店200强第75位。锦江集团国际管理公司(现为锦江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成立。该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饭店管理集团。
1月 凯菜国际酒店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并在北京设立总部。同年收购并管理北京天平利园酒店。
3月 上海和平饭店被世界最著名饭店组织评选为“世界最著名饭店”。
社》杂志和《职业投资者》杂志的读者评为国际商务人士到中国的首选饭店之一。
10月 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公布《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编号:GB/T001-1997),并于199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11月19日 国家旅游局推选90家饭店作为中国旅游行业标志性饭店。
1月1日 美国万豪酒店集团正式接管上海波特曼酒店,并更名为:上海波特曼丽嘉(Litz—Carlton)酒店。
2月 广州白天鹅宾馆“白天鹅”服务商标被广东省工商局认定为广东省唯一一个著名服务商标。
5月 国家旅游局对中国饭店管理公司经营情况进行调查。
8月 国内第一批青年旅馆在国际青年旅馆联盟和广东省旅游局支持下,分别在广州、珠海、肇庆等地区投入运营,并加盟该国际青年旅馆联盟。该青年旅馆具有舒适、卫生、廉价的特点,颇受国际背包旅游者的青睐。
1月20日 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中国饭店金钥匙组织正式成立,同时成为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下属的金钥匙专业委员会,并接受该协会领导。
2月 北京首都旅游集团组建首都旅游股份公司,并拥有民族饭店、京伦饭店、燕京饭店。2月26日 中国信苑饭店网成立,首批成员饭店11家。
5月 中国酒店设备用品工业城经宁波天马酒店用品有限公司积极筹建,在宁波落成,占地面积120亩。
8月 新疆首家五星级饭店——乌鲁木齐银都酒店诞生。
8月24日 国家旅游局旅游涉外饭店评定委员会聘任18名国家级星级评定检查员,并向其颁发聘书。
9月22日 中国首家“世界小型豪华酒店组织”成员酒店由北京贵宾楼饭店荣膺,并获美国优质服务行业协会颁发的“五星钻石奖”。
11月 国家环保总局向北京香格里拉饭店颁发证书,并宣布其为中国大陆首家获得ISO14000环保认证的饭店。
11月15日 北京首都旅游国际酒店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12月30日 北京京瑞大厦荣膺我国民航系统首家五星级饭店。
2000年 上海锦江集团在1999年全球饭店集团300强名列第51位,拥有饭店50家,客房13744间;北京金东国际饭店公司名列第84位,拥有饭店34家,客房10076间;北京凯菜国际酒店有限公司名列219位,拥有饭店10家,客房3228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