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
2、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如何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以实现民族和国家崛起?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积极利用国际分工深化和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战略和政策,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尽快地提高本国民族企业的竞争力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使国内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配置,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经济全球化也可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挑战:
(1)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随着全球贸易和全球生产体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公司及其资本的不断扩张,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
(2)经济全球化导致和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一步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更加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造成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发展中国家更加贫穷落后。
(3)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平衡发展也在加剧发展的不平衡趋势如不设法解决或抑制,将对投资构成潜在的威胁,刺激泡沫经济的发展,为金融危机埋下隐患。
(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最大威胁,是它们的国家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5)对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带来巨大的压力。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传递和同步性加强,如何接受经济的正传递,抑制副传递,成为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3、为什么张一鸣要强调“全球化”,是在暗示什么?
在抖音国际版被美国禁止的时候 ,张一鸣强调“全球化”,这是在暗示着什么?
第一个就是要走向国际化。国际化是每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不仅要服务于国内用户,还要服务于国际用户,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很多,例如腾讯的国际化,还有通讯领域的国际化。他们都是走出去的一个很好的方案,张一鸣也希望头条也可以做到这样。
现在头条的国际化之路比较坎坷,因为涉及到隐私问题没有处理好,被美国要求45天后将取消这些app的关联,这对于头条的打击很大,不知道该如何寻求国际化之路。
对于美国的决定,张一鸣认为美国的目的就是全面封禁TikTok!这是张一鸣首次正面回应美国的政策。可见,张一鸣对美国的政策有多大不满。
第二个是反映了国内竞争的激烈。抖音和今日头条在国内是一些比较火的应用,但是,很多巨头也开始布局短视频领域,腾讯还是了微视,虽然活跃量不如抖音,但是,也是很不错的。与之类似的是快手,也是腾讯投资的,阿里的淘宝直播,百度也在发力直播,这些都对抖音和头条产生了竞争,在这样一片红海中,不如趁机出去走走,避开这块焦灼着的土地。
第三个是说明张一鸣的野心很大,想建立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虽然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但是在国外,TikTok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他这样往外拓展,也展示张一鸣的野心。
张一鸣,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阻碍,但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披荆斩棘,奋力向前。大家对这样的张一鸣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一下!
4、全球化是不是导致了中国崛起
应该这么说,是中国崛起成就了今天全球化的大格局,我们对外经贸现在的如鱼得水,实际上也得益于全球化的大趋势,但是很多国家其实是反对全球化的,因为全球化给这些国家带来的只是经济赤字、失业和政局不稳。说简单点,这些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偏弱,有的是因为没有价格优势,这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没有品质优势,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所谓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而我们中国得益于冷战之后给中国带来的战略机遇期,下大力气发展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我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突飞猛进独占鳌头,所以全球化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但是全球化的弊端,或远或近早晚会降临在我们的身上,现在我们在经济、军事、民生等等各个领域均衡发展,才是接下来应对全球化给社会带来的弊端的最佳办法。
5、从经济全球化角度说一说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对内意义,有利于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格局,有利于国内产业升级、转移,供给侧改革,培育新业态,国际竞争新优势。
对外意义,推进国际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平衡均衡、合作共赢方向发展,促进经济资源合理流动配置。
6、全球化时代的企业应该如何将资本运营和自身的发展相结合
1、利润最大化
企业在资本运营中不仅:要注重增加当期利润,更要注重增加长期利润;不仅要注重增加利润额,同时要注重提高利润率;不仅要考察自有资本利润率,而且要考察全部资本(包括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利润率法。
2、股东权益最大化
企业实现的利润越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和分配就越多法。盈余公积金既可用于弥补企业亏损,也可用于转增资本,使投入企业的资本增多法。
将企业期末股东权益总额与期初股东权益总额对比,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企业的自有资本发生增值法。两者之差即为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除以期初股东权益总额,即为本期股东权益增加率法。
3、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利润和股东权益的最大化,更要重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法。企业价值的评估,是指企业在连续经营的情况下,将未来经营期间每年的预期收益,用适当的折现率体现、累加得出某一估值,据以估算出企业价值法。
如果企业价值大于企业全部资产的帐面价值,那么企业资本增值,反之,企业就贬值了法。将企业价值减去企业负债后得出的数值与企业股东权益的帐面价值相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表明企业的自有资本增值法。
企业资本运营的三个“最大化”是相辅相成的法。只有实现利润最大化,才能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6)全球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展资料
我国中小国有企业数目众多,许多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其中一部分甚至年年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我国中小国有企业大都处于一般竞争性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
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及所属行业中,非国有经济能够并且已经很好地发挥着作用,而国有经济与之相比,不仅不具有明显的优势,反而因体制原因效益明显低于民营企业。
因此,应当本着“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改革精神,考虑通过这些中小国有企业的整体出售,实现国有资本从这些领域及行业中适度退出。
基本操作方法是:通过资产评估确定国有资本的出售底价,然后在公平的条件下实行公开竞争招标的办法,较准确地规定国有资本出售价格,所得资金除用于职工养老、安置及社会保障之外,全部投入国有资本应当投入的公益性事业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企业整体资产出售后,企业的经营管理层被大幅度调整,引入新的经营管理方式,转换了企业机制。同时,国有资本的重新投入又加强了基础设施等部门的建设,优化了国民经济结构。
7、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底都建些啥呢?
新基建建设的就是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基础设施,既包括信息技术领域的,也包括基础交通领域的。相较于传统的桥梁、公路、铁路等“老基建”,“新基建”所包含的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将成为新的关键基础设施,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5G基建作为“新基建”中的一大门类,俨然已经成为各方抢夺的焦点。当5G与信息通信狭路相逢,一场精彩的“5G基建大赛”就此拉开序幕。3月6日,中国移动发布23万个5G基站主设备集采公告;3月10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联手跟进,25万个5G基站主设备招标上路。
除了5G基建之外,数据中心也是新基建中的重中之重。数据在当今时代的宝贵价值已经引起多国关注,说它像石油和钻石也不为过。数据中心新基建的有序开展,为数据的合理使用、高效监管提供了一个场所。基于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支持,添置了智能数据检索和监测系统、智能数据装备的数据中心建成之后,不仅能够为金融经贸所服务,还可以广泛应用新型政务、智慧医疗、城市管理、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
新基建作为数字化进一步在领域渗透的加速器,给企业开展业务、加强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越来越多的企业运营基于数字化平台和趋势的形势已经不可逆转。企业原来业务系统变得开放的同时,5G新基建的建设也使原来貌似不相关的产业连接起来,工程预算、建筑施工、技术服务、平台管理等有关方面之间的联系得到强化,企业之间的合作活动日益频繁,应用、数据、网络也都会有更多的连接与开放。
当然,新基建的顺利开展和有序推进,离不开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的支持。政府层面的扶持与鼓励,为各类新基建的开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020年3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表示,新型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下一步围绕培育发展新消费方面,将重点加快以5G网络和数据中心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信息服务全覆盖。以此可见,新基建在促进消费、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力方面存在较大应用价值。
在开春就如此火爆的新基建,为各个行业的投资者加大相关领域的投资力度、合理制定投资计划注入了更多信心。正如只有春天认真播种秋天才能收获累累硕果一样,业内人士兢兢业业的付出努力,将会让“新基建之花”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盛放。
8、金融危机,国家搞了哪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
2008年金融危机成因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从目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形势来看,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因而防范国际游资攻击是制定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国际经济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 [1 ] 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 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 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 世纪末的20 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 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 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
、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 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 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 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 年2 月利差曾达到3 % ,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 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 47 % ,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 %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 %。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 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 % ,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 7 %。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 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 亿美元。800 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