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进口出口 » 美国钢铁进口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美国钢铁进口

发布时间: 2023-05-31 08:35:20

1、2003年美国实施钢铁保障案

2003年美国实施钢铁保障案

一:背景
根据2002年3月5日颁布的总统令,3月20日,美国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正式启动,美国对包括钢材、长板在内的主要进口钢铁品种采取保障措施,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高达8%-30%不等的关税。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对进口钢铁产品采取的最为严厉的贸易限制措施。和以往出台的保护钢铁产业的贸易救济措施相比,此次钢铁保障措施具有涉及国家众多、被调查产品范围广、保护措施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在国际社会,受到保障措施限制的有关国家,如欧盟、日本、中国等,采取了相应的报复或变相报复措施;世界贸易组织于2003年3月26日裁定,美国去年对 进口钢铁征收30%的关税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 这个由三人组成的世贸专家小组在中期报告中指出,导致美国政府开征这些关税的调查报告中的论点不符合世贸组织有关保护的条款。
二:“WTO皇冠上的明珠”——争端解决机制
(一)我国首次通过多边机制处理中美贸易争端
我国通过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中美钢铁贸易争端,就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要求世贸组织设立专家组,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次运用多边机制来解决双边贸易争端。争端解决机制的一个主要作用,是能够确保经济弱国对经济强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提出挑战,这当然包括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制解决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争端。
通过多边机制解决双边贸易摩擦和争端,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一项重大权利。而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对这类争端,我们只能通过双边谈判和诉诸对方国家法院,很难获得公平处理。由于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对美国这种行为共同提出挑战的或者是不满的是大多数的世贸组织成员,最主要的钢铁产品的贸易伙伴基本上都加入到中国这个阵营,那么这样一来毫无疑问在谈判中,美国处于一种很明显的不利的状态。 由此可见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是WTO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多边贸易机制的支柱,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颇具特色。因此WTO争端解决机制 被称为“WTO皇冠上的明珠”。
(二)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
1.磋商程序:在关贸总协定及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方面与法庭有一定的相似的地方,但最大的区别在于首先在引起贸易争端的成员国之间进行磋商,并自行解决贸易争端。因此,在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第一阶段是由国家政府之间进行贸易磋商,甚至当案件已经发展到其他阶段时仍然可以进行磋商和调解.
2.报复机制,对违反WTO规则的政府有一定的惩戒性。当违背义务的一方未能履行建议并拒绝提供补偿时,受侵害的一方可以要求争端解决机构授权采取报复措施,中止协议项下的减让或其它义务。这意味着,当一方违背其在1994年关贸总协定或一个有关协议项下的义务时,受侵害的一方在争端解决机构的授权下,可以提高从违背义务的一方进口货物的关税,所涉及产品的贸易额应相当于被起诉的措施所带来的影响.争端解决程序规则规定此类报复行为应由争端解决机构授权,并尽可能在专家小组或上诉机构判定在违背义务的关贸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或知识产权协定的同一部门内采取。但当争端解决机构认为这样做不可能时,则可以授权在同一协定项下的其它部门采取报复措施。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并且作为最后的办法,争端解决机构才能授权采取跨协定的报复行为,如对于违背服务贸易总协定或知识产权协定项下的义务时可授权采取提高货物关税的办法,予以报复。但是,提供补偿和由争端解决机构授权采取报复是临时性的措施。最终的结果应是违背义务的一方实施建议。争端解决程序规则要求争端解决机构对案例进行审议,以确保建议的全面实施。
3.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世贸组织成员承诺,不应采取单边行动以对抗其发现的违反贸易规则的事件,而应在多边争端解决制度下寻求救济,并遵守其规则与裁决。
(三)钢铁案中看到的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执行期限过长
在世贸的框架内解决争端问题,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磋商:这一阶段最长的时间为60天。发生贸易争端后,在采取措施之前,争端各方面都必须进行磋商,以寻求自行解决贸易磨擦的办法。专家组:如果磋商失败,起诉方可以要求任命专家组。在贸易争端双方提交仲裁申请后,专家小组提出裁决报告的期限一般是6个月,可以延长但无论如何不能超过9个月 上诉 : 任何一方就专家组做出的裁决均可提出上诉,上诉必须根据有关法律的问题及与上诉有关的事由提起上诉,上诉不审理现有的证据或审查新的证据。上诉可以确认、修改或推翻专家组的法律调查结果和结论。一般情况下,上诉不应超过60天,因特殊原因可以延长到90天。 争端解决机构必须在30天内接受或否决上诉报告.裁决的执行 :裁决以后,败诉方应立即纠正,如果不按裁决执行,那将做出补偿或者承担对它的处罚。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已经对各个环节的时间进行了限制,比较GATT时期的争端解决程序大大缩短了时间。但是,从向DSB提出诉讼开始到做出裁决的过程达近1年。………..如果不服裁决,可以申诉。从立案到申诉结束做出最终裁决的整个过程将要有15个月。但是,商机往往一闪即逝,经过如此漫长的等待,即便最后公正的裁决下来,并且得到了执行,对于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尤其是那些对外部经济依赖性很强的国家和部门而言影响可能已经是巨大而难以弥补的了。
三:”双面佳人”-保障措施
(一)保障措施概述
关贸总协定所致力于创建的多边贸易体制,要求各成员在处理它们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时,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大幅稳定增长,实现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扩大货物的生产和交换为目的。实现这一目的的具体手段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安排,实质性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但关贸总协定起草者们认识到,要想让各国积极地参与这场“运动”,必须减少它们对由此而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的担忧,即由于关税的降低和其他贸易壁垒的减少,外国有竞争力的产品可能大量涌入,对本国的产业造成冲击,进而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因此,他们就为关贸总协定设计了一个特别的保障性措施,即“对某些产品进口的紧急措施”(关贸总协定第19条)。根据这一规定,成员国在因不能预见的情况和进行关税减让而导致外国产品进口大量增加,以至于对本国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生产者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可以对该产品全部或部分中止谈判中所承诺的义务,或撤销、修改关税减让,即该成员可以恢复已承诺取消的配额等限制贸易的措施,或者重新提高已经降低的关税。
保障措施是给WTO成员一种机会,即在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在特殊情况下援用一种有效的救济,以临时保护国内产业。 反倾销与反补贴不同的是,针对对象是这一产品的所有进口方,涉及面很广。关贸总协定在近50年的历史中,成功地组织了八轮谈判,使各成员的关税大幅度降低,其他贸易壁垒也大大减少。应当说,这里也有“保障措施”的一份功劳(据统计,从1950年至1994年,各成员共采取了150次保障措施),因为正是有这个“安全阀”,各成员才放心大胆地降低外国货物进入本国市场的门槛,使多边贸易谈判结出了累累硕果。采取保障措施所必备的这些法律条件规定在WTO《保障措施协议》和与GATT1994第19条.
(二)保障措施实施的条件:
1进口增长(such increased import)
协议第2条第1款规定,进口增长指“数量增长”,而非进口价值或金额的增长。这种增长包括两种情况:绝对增长和相对增长。 绝对增长是指产品的进口数量在某一段时期内的绝对增加,如去年进口1000件,今年进口2000件。相对增长是指在某一段时期内产品的进口数量相对于进口方内部生产而言的相对增加,这往往反映在市场份额的变化方面。如,去年进口某产品1000件,同期国内产品的销量为5000件,今年进口仍为1000件,但国内产品的销量却下降到了3000件。这种情况就属于相对增长。在相对增长的情况下,进口量并不一定发生变化。一些学者指出,“相对增长”这一概念不尽合理,因为它等于是把国内产业调整的负担转移到外国产品身上,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体现。而在美国钢铁措施保障案中, 按照美国法律的规定,实际增加和相对于国内生产增加,都属于增加. WTO专家组否认了美国实施保障措施的两个前提条件,即“进口已经增长,这种增长既可以是相对于过去进口量的实际和绝对的增长,也可以是相对于国内生产的增长”,以及“这种增长正在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存在严重损害的威胁”。 报告指出,美国夸大了进口增长的数量,把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国家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量也计算在进口的总量中,实际上协定国之间不存在进口数量的限制。

2国内产业存在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状况
协议第4条第1款规定,“国内产业”应理解为在进口成员方领土内生产相似产品(like proct)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生产者全体,或相似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总体产量占该成员国内总产量主要部分的生产者。与《反倾销协议》不同的是,《保障措施协议》没有对后一种情况下产量的百分比规定下限。需要注意的是,关税同盟既可作为一个整体实施保障措施,也可以仅代表同盟的某个成员实施保障措施。当关税同盟作为一个整体实施保障措施时,对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的认定则应以整个同盟存在的情况为基础;而当代表某一个成员实施保障措施时,则应仅以该成员的产业情况为基础来确定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保障措施的实施也仅限于该成员。
“严重损害”是指对国内某一产业的状况造成重大的总体损害。由于各成员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相关产业的成熟度也有所差异,因此不可能事先就何为“严重损害”确定一个非常明确的量化标准,而且这样做也并不科学。但是从东京回合和乌拉圭回合的谈判可以看出,标准问题是谈判各方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标准过高则会迫使成员在多边规则之外去寻求一些不正当的解决途径,而标准过低则会导致保障措施的滥用,进而严重扭曲国际贸易。为了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统一各成员的实践,协议规定,在评估国内某一产业是否存在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进口成员的调查机构必须评估与该产业状况相关的所有客观的和可量化的因素。协议还特别列举了一些必须评估的因素,包括绝对或相对条件下的有关产品进口的比例和数量,增加的进口所占有的市场份额,销售水平、产量、生产率、设备利用率、盈亏及就业的变化情况。从实践角度讲,要评估“所有相关因素”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美国小麦面筋保障措施案专家小组以一种很务实的方法确定了“所有相关因素”的最小范围,即协议第4条第2款所明确列举的因素和保障措施调查中利害关系方所明确提出的其他因素。“严重损害威胁”应理解为危急且显而易见的威胁,必须有事实依据,不能仅根据指控、推测或极小的可能性便裁定“存在严重损害威胁”。 在确定严重损害或者威胁是否存在时,ITC考虑它认为相关的所有经济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一、严重损害:国内产业生产设备重大闲置,相当数量的公司无法在一个合理的利润水平进行国内生产经营活动,在该国内产业内有重大的失业或者待业。二,严重损害威胁:销售或市场份额下降,库存多并且增加(不管保存者是国内生产商,进口商,批发商还是零售商),国内产业生产,利润,工资,生产能力或者就业下降的趋势;国内产业中的公司无法获得充分的资金对其国内工厂和设备进行更新,或者无法维持现有研发支出的水平;由于第三国市场上的进口限制而导致美国市场成为该产品出口转移的主要目标.
3、进口增加与严重损害或威胁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保障措施协议》第4条第2款)
保障措施协定》第4条第2款(b)项明确规定,调查机关应根据客观证据,确定进口增加与严重损害或损害威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ausal link)。对于如何确定这种因果关系,第4条第2款(b)项的第二句话提供了一项重要的标准:如果进口增加之外的因素同时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则这些因素造成的损害不得归咎于进口增加(such injury shall not be attributed to increased imports)。这常常被称为“不得归咎要件”(non-attribution)。美国法律对"实质性原因"的定义是:重要并且不比其他原因次要的原因(a cause which is important and not less than any other cause)。因此,进口增加必须既是严重损害或者威胁的重要原因,同时与任何其他原因相比,又必须相等或者较大。在调查中,ITC确定了几个进口增加之外的给钢管产业造成损害或威胁的因素。在适用实质性原因标准时,ITC分析了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确定这些其他因素与进口增加相比是否更为重要。ITC特别注意了钢管需求下降这个因素。ITC虽然承认需求下降导致了严重损害,但并不比进口增加重要。ITC因此得出结论,认为满足了实质性原因的标准,进口增加与严重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
4、是否存在未预见的发展(unforeseen developments,GATT第19条)
专家组认为,在采取保障措施时,必须证明未预见的发展,这在WTO法中已经得到确定。但在钢管案中,ITC报告没有提及这一点;美国后来提出的油价下降和金融危机,在ITC报告中都未予以审查。ITC报告提到油价下降,是为了审查造成损害的另一因素。关于金融危机,美国称ITC报告中说过,有些生产商认为,进口增加的一个原因,是亚洲金融危机在该地区所造成的需求下降。但专家组认为,这很难说证明了未预见的发展。
5、是否为紧急行动(GATT第19条)
专家组认为,尽管第19条名为"对特定产品进口采取的紧急行动",但条文中没再提及紧急行动一词。该规定的通常含义并不要求成员在采取保障措施之前,证明紧急状况的存在;紧急行动一词只是说明了保障措施的性质。尽管标题提到了紧急行动,可能会给GATT第19条和《保障措施协议》带来实质性的义务,但标题本身并不构成实质性义务。《保障措施协议》第11条虽然也提到了紧急行动一词,但它同样没有给成员增加什么义务。
(三) 你提高关税我以牙还牙 保障措施护身利器可能成为新的贸易壁垒
美国的保障措施,不但引发连锁反应,掀起新一轮向我国出口钢材的浪潮,而且欧盟、泰国、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也提出了限制钢铁进口的措施,有些国家还威胁将采取涉及农产品和其他工业品的报复性措施。如此循环下去,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救济以及交叉报复。只是“冤冤相报何时了”,贸易战一旦开打,很有可能波及多种产业。从经济上看,保障措施的目的是保护低效而无竞争力的企业,对其他国家有竞争力的企业是一种抑制,而且处罚了最有效率的出口国,实践中也常常导致贸易额下降,政治摩擦增加(美日汽车争端就是个例子)。从关贸总协定的纪律上看,这种协议是两国间数量限制的安排,逃脱了多边体制的监督,此风若长,势必对多边体制产生破坏性作用。但由于关贸总协定并未对这个问题有明确规定,所以一直拿它没有办法,此措施也因而被称为“灰色区域措施”。
四:产品排除——平衡要求采取保障措施的国内产业的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而采取的方法
美国在201钢铁保障措施中采取产品排除,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平衡的需要。与反倾销和反补贴一样,保障措施作为一种贸易救济措施,其目的是为因国外产品进口而遭受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的一国国内产业提供救济。但是保障措施的调查和实施往往涉及众多利害关系方的利益,除国内产业外,还有被调查产品下游产业的利益、最终消费者集团的利益以及可能受他国贸易报复影响的产业的利益,即公共利益。实际上,产品排除就是在国内产业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提供了一种利益平衡的机制,在保障措施过于严厉可能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下,通过产品排除来弱化保障措施的效果,以取得各利害关系方之间利益的重新平衡。自美国政府启动产品排除措施以来,多达数百种的产品得到了豁免,其主要受益方为欧盟和日本,这有效地缓解了美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因201钢铁保障措施所产生的贸易摩擦。事实上,自美国公布产品豁免清单以来,欧盟和日本实际上已经放弃了进行贸易报复的计划,而转向争取更多产品豁免的谈判。从美国钢铁保障措施的实践来看,产品排除成为美国政府与其主要贸易伙伴进行贸易谈判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美国的钢铁保障措施引起了其主要贸易伙伴欧盟和日本的强烈反对,欧盟和日本均要求美国对其进行贸易补偿,并拟定了数亿美元的贸易报复清单。但是在双方谈判的过程中,美国配合谈判的需要,陆续公布了八批产品排除的清单,将若干欧盟和日本对美出口的重要钢铁产品排除出本次保障措施调查范围之外,通过减轻欧盟和日本钢铁生产商对欧盟和日本政府的压力,美国政府为自己在贸易谈判中赢得了更多的主动性。实际上,在这八批产品豁免清单发布后,欧盟和日本实际已经放弃了其贸易报复的计划。
五:在规则中游戏,而非游戏规则
(一) 我国在WTO规则中游戏的第一次成功的实践
1中国的反应
我国是美国的钢材主要供应国,关税突然提高,所受冲击可想而知。中国数亿美元的对美出口钢铁产品受到美国保障措施的影响。 因此,2001年6月2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式决定立案对钢铁产品进口进行调查后,中国政府即发表声明,表示中国政府对此严重关切,并将全力维护中国钢铁行业的正当权益并密切关注事态的进展。 随后,中方聘请美国律师,于7月24日,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的名义,代表中国钢铁产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式递交了参加201条款调查的申请文件以及对企业提供的生产数据予以保密的申请。这两份文件的按时递交,确保了我钢铁产业可全面参与后续程序的调查,并在后续程序中为自身合法利益进行有效抗辩。
美国总统公布对进口钢铁201保障措施调查案最终救济方案后,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认为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将对中国钢铁企业对美正常出口造成严重影响,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中国政府表示强烈不满;美国钢铁产业当前面临的问题不能归咎于外来进口,中国钢铁产品的少量对美出口更是不足以对美国钢铁企业构成损害或损害威胁;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中国政府将保留向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提起申诉的权利。
中国政府根据WTO保障措施的有关规定,于3月14日向WTO提出就美201钢铁保障措施案与美国进行磋商。中国政府同时发表声明指出,美国作为世界主要贸易大国之一,对维持国际贸易秩序负有重大责任,应当充分考虑到此举对国际贸易秩序造成的重大损害。事实上,美国钢铁产业当前面临的问题不能归咎于外来进口,而是其内在产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只会阻碍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而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况且,中国向美国出口相关钢铁产品占美国进口同类产品比例很小,根本未对美国钢铁业造成严重损害,中方要求美方应充分注意到中国的具体情况,妥善解决该问题。中美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中方希望通过双边磋商尽快解决中国关注的问题,避免中美经贸关系受到损害。 3月22日,中国与美国的201钢铁保障措施在华盛顿进行了磋商。磋商中,中国代表团严正声明美方的做法违反了WTO的有关协议,并着重要求美国政府正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事实,对中国输美全部钢铁产品适用发展中国家待遇。此外我代表团还向美方提供了贸易补偿要求,并声明保留根据WTO协议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3月26日,中国正式要求与美国进行WTO《争端解决谅解》项下的磋商。 4月11、12日,中国、欧盟、日本、韩国、瑞士和挪威6方就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在日内瓦与美方举行了WTO《争端解决谅解》项下的磋商。磋商中,6方均对美国违背WTO有关规定、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保障措施表示遗憾,要求美国立即终止该措施。中国代表团还就涉及中国实质利益的问题重点阐述了中方立场。磋商结束后,6方发表了联合新闻声明。
鉴于中国政府已根据WTO的有关规定与美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保障措施和争端解决机制项下的正式双边磋商,但美方未对中方提出的关于补偿、排除等要求给予明确答复。按照WTO相关程序规定,我驻WTO代表团于5月17日(日内瓦时间)向WTO货物贸易理事会递交了中国对美部分产品中止减让产品清单,清单中包括自美进口的部分废纸、豆油和电动压缩机。中国将在WTO争端解决机构最终裁决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违反WTO有关协议后,对来自美国的上述产品加征24%的附加关税,加征后的关税额为9400万美元。 5月27日,中国正式向WTO请求设立专家组。 WTO于6月24日设立本案中国专家组。后根据WTO的有关规定,争端各方进行协调,由同一专家组审理中国、欧盟、日本、韩国、瑞士、挪威、新西兰和巴西8方提出的请求。
此外,中国自5月21日开始,对部分钢铁进口产品进行保障措施调查,并从5月24日起的180天内,对9种钢铁进口产品(普通中厚板、普薄板、硅电钢、不锈钢板、普盘条、普通条杆、普通型材、无缝管和钢坯)实施关税配额;关税配额内进口产品仍执行现行进口关税税率,关税配额外进口产品在执行现行进口关税税率的基础上加征7-26%的特别关税。
2中国为保护国内钢铁产业实施的保障措施
2002年1到5月份,日本向美国出口的冷轧薄钢板下降了61•24%,但与此同时,日本向中国出口的钢材上升了39•8%,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钢材上升了45•16%,欧盟对中国出口的钢材上升了44•13%。他们的进口钢材大量的转移到中国来对我们钢铁产业已经构成了严重的损害和威胁。 为防止国际钢材市场的过剩钢材冲击国内市场, 2002年11月19日,外经贸部发布公告:一、 自2002年11月20日起,对热轧普薄板、冷轧普薄板(带)、彩涂板、无取向硅电钢、冷轧不锈薄板(带)等5类进口钢铁产品实施最终保障措施。最终保障措施采取"关税配额、先来先办"的方式。在规定数量内进口产品仍执行现行适用关税税率,规定数量外进口产品在执行现行适用关税税率的基础上加征关税(10.3-23.2%)。最终保障措施在实施期间将逐步放宽。二、最终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为3年(包括临时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自2002年5月24日至2005年5月23日。 三、 不适用最终保障措施的临时保障措施涉案产品在临时保障措施实施期间加征的关税将予以退还,有关办法另行公布。四、 对进口份额不超过该类产品进口总量3%的原产于发展中国家/地区的产品不适用最终保障措施,但进口商需提供来自不适用最终保障措施国家/地区的产品原产地证明。五、最终保障措施实施期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可以根据有关情况的变化,依法审查最终保障措施的形式和水平。 至此,中国正式采取了第一个保障措施。
通过这个被誉为中国入世第一案的钢铁保障措施案,中国学会了怎样在了游戏中生存,完成了从守门员到主力前锋的角色转变.以前“在世贸大门之外,中国往往是只能守、不能攻,进了大门,就可以变守为攻,利用WTO规则来保护自己.
(二) 美国的败诉启示我们要慎用保障措施
上述保障措施,有些被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至2002年7月,在WTO已经审结的5个保障措施案件中,所有采取保障措施的国家都败诉了。 实施保障措施所必须遵守的条件的严格性是显而易见的。采取这种措施必须遵守严格的纪律。这些纪律体现在以下的基本法律问题:一、关于调查的问题:进口是否增加,是否存在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威胁,进口增加与严重损害或威胁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是否存在未预见的发展,是否为紧急行动;二、关于措施的问题:措施是否在必要限度内,措施是否遵守了最惠国待遇原则,措施是否遵守了对等性原则,措施是否遵守了关于发展中国家豁免的规定;三、关于程序问题:是否提供了事先磋商的充分机会,是否提供补偿。
WTO对进口增加与国内产业严重损害因果关系的要求非常严格;每一个案件都败在这个点上。特别是因果关系的论证,如何将其他因素造成的损害与进口增加造成的损害区别开来,成为一个几乎无法克服的难题。 这向我们提示:保障措施一定要慎用。

2、美国钢铁价格高于全球市场价格近七成,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疫情形势的缓和,美国制造业逐渐复苏,很多钢铁厂产能恢复缓慢,导致钢材供应不足,所以价格上涨。

美国的钢铁价格高于全球市场价格近7成左右。由于钢铁厂产能恢复缓慢,导致钢材供应不足,所以价格上涨。

美国钢铁价格高于全球市场价格近7成是怎么回事

据了解,目前美国钢铁厂产能利用率仅为75%。由于整体钢铁出货量有所上升,钢铁库存正处于三年半低位,钢铁材料供应短缺,让美国钢铁的价格大幅掘漏滑度飙判腊升到160%。美国热轧钢基准价格在3月份突破每吨1260美元。创下至少13年来最高水平。

目前美国钢铁价格比全球市场价格高出了68%,如此巨大的价格差距,即使算上25%的进口关税也使得进口钢材要比美国本土钢材更便宜。有分析指出,美国高昂的原材料价格不仅会削弱美国零部件制造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会影响本土的消费市场。

我国钢铁市场行业处在上行空间

市场受到各种利好政策的影响,表现较好,华菱钢铁的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向好,主要受到6个因素的影响:一是产品结构的调整,专业的品种刚在细分市场中表现好。二是挖潜增效,搜改降低关键成本上处在行业领先水平。三是智能制造的适用在提高生产效率,管理效率等方面成效明显。

四是近几年大力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钢材市场供需相对平衡。五是在减税降费上做了大量工作,财务费用大幅降低。六是内部改革不停步,通过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制度,通过深化内部改革,降低成本,市场意识大幅提升。

钢铁行业发展持乐观态度

中国率先在全球实现经济正增长。2021年的外部条件很好,钢铁市场有利因素大于不利因素,供需将基本平衡。2021年钢铁市场开局较好,价格有所上升,社会库存相对较低,主要受到几个方面因素影响:

一方面原材料价格坚,另一方面钢材需求旺盛。当前钢铁市场的走势会影响到全年走向,整体相对乐观。钢铁是基础材料,全球的需求会相对比较旺盛,而中国钢材相对比较有竞争力。

一切迹象都显示,我国钢铁行业相对比较有竞争力,处在一个乐观向好的阶段。

3、美国201条款的介绍

美国201条款,简册举英文名称:US Section 201。美国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2002年03月20日正式拦碧启动。美国的钢铁保护最终救济方案即“201条款”规定,对钢材、长板等进口的主要钢铁品种,实施为期3年姿早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高达8%—30%不等的关税。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对进口钢铁施加的最严重的一次贸易限制。专家和业界人士认为,这不仅影响到我国对美的钢铁出口,而且由此引发的对我国钢材市场的潜在冲击更是不可低估。

4、美国的钢铁一般从哪里进口

2020 年,美国从其全球贸易伙伴(包括材料和由这些金属制成的产品)进口了价值 549 亿美元的钢铁。2016-2020年美国钢铁相关进口总值下降-2.1%。2019-2020年,美国钢铁采购量下降-16.5%。

从整体美元指标开始,美国进口商在进口钢铁产品上花费了 65.7%(361 亿美元)。相比之下,34.3%(188 亿美元)用于进口金属形式的钢铁。

在国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占美国钢铁相关进口总支出的近三分之一(32.1%),其次是墨西哥的 13.5%,然后是加拿大的 10%。

2020 年美国前 15 大钢铁供应商在 2020 年对美国的销售额为 463 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 84.4%,即 549 亿美元。总价值的近五分之三 (59.7%) 来自下面列出的前五名供应商。

中国:119 亿美元(占美国钢铁进口的 21.7%)

加拿大:81 亿美元(14.7%)

墨西哥:68 亿美元(12.4%)

中国台湾:33 亿美元(6%)

韩国:27 亿美元(4.9%)

巴西:24 亿美元(4.3%)

德国:22 亿美元(4%)

日本:21亿美元(3.8%)

印度:15 亿美元(2.7%)

意大利:11 亿美元(2%)

俄罗斯:9.935 亿美元(1.8%)

泰国:9.757 亿美元(1.78%)

越南:8.884 亿美元(1.6%)

英国:7.55 亿美元(1.4%)

乌克兰:7.186 亿美元(1.3%)

从 2016 年到 2020 年,这些顶级供应商中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乌克兰(增长 138%)、泰国(增长 57.5%)、墨西哥(增长 24.5%),然后是印度(增长 15.7%)。

5 年期间领跌的依次是日本(下降 -33.1%)、俄罗斯(下降 -31.3%)、韩国(下降 -25.2%)和英国(下降 -19.8%)。

5、美国钢铁价格比全球市场价格高出68%,是什么造成如此巨大价格差距的?

美国钢铁公司产能恢复缓慢,导致美国市场钢铁价格暴涨。根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美国钢铁价格出现大幅的回升,与去年8月份相比,目前的钢铁价格已经上涨了1.6倍,连热轧钢基准价格也突破了1260美元,这是十几年的价格新高。分析人士指出,造成价格暴涨的原因就是,美国钢铁工厂产能恢复缓慢,目前美国钢铁工厂产能利用率只有75%,比去年还要低。低产能导致钢铁库存量低,价格随即开始上升。

有钢铁行业的下游需求商表示,之前自己订购的钢铁,大概一个月就能到货,现在预订钢铁货物,至少要三个月后,才能到货,不少下游的零件工厂受到了影响。而另一方面,进口钢铁有望增加供给。早前由于美国有25%的钢铁关税,导致进口钢铁价格竞争力不足。

而如今美国本地钢铁价格高出海外价格68%以上,所以进口的钢铁即便算上关税,价格上也比美国钢铁更具备竞争力。目前已经有美国钢铁商担忧,大量进口钢铁挤压自己的产品销量,因为与进口钢铁相比,自己的钢铁产品已经不具备价格竞争力了。

6、美国为什么不造钢铁?要在别国进口。

因为美国对于环境治理比较严格,其次就是铁矿石和炼铁用的煤炭储量少,资源少这样炼铁的成本要比进口钢铁的成本还要高,所以美国造钢铁的比较少

7、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多高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签署公告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高关税。美国的这一最新贸易保护措施已在美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遭到广泛反对桥橡雹。

特朗普当天在白宫宣布,美国将对进口如则钢铁征收25%的关税,对进口铝敏帆产品征收10%的关税。关税措施将在15天后正式生效。

此外,鉴于目前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正在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特朗普表示加拿大和墨西哥将暂时被豁免相关关税。同时,其他经济体也有机会被豁免相关关税,美方由美国贸易代表负责具体谈判。

征收这两项高关税的依据是美国商务部进行的“232调查”。根据美国《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美国商务部有权对进口产品是否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启动调查。美国商务部2017年4月分别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启动“232调查”,并于今年1月向特朗普提交了调查报告。

8、1.为什么美国要实施钢铁保障措施案?

1),中美钢铁保障措施案是我国入世后利用WTO 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 易纠纷的第一案,此案虽然美国败诉,但其国内钢铁产业得到了保护,我 们不应单从表面上看此案,从该案歼拆中我们应该有所启示,即利用WTO 规则 保护本国利益。 [关键词]保障措施;WTO 争端解决机制;WTO 规则;本国利益 2002 年3 月5 日美国总统宣布:对10 种进口钢材保障措施,在为期3 年的时间里,加征最高达30%的关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WTO 成员将 本案提交WTO 争端解决机构。争端方经过磋商、专家组审议、上诉审阶 段,上诉机构于2003 年11 月10 日作出最终裁决,认定美国的措施不 符合WTO 规定,至此,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落下帷幕,从宣布采取保障措 施起历时21 个月。美国对外宣称,美国钢铁行业在美国经济中起着重要 作用,但其他钢铁生产国一直对钢铁市场进行干预,对其钢铁业直接提供 财政支持,造成全球钢铁产量严重过剩,世界市场供大于求。因此,美国 钢铁产业受到严重的影响,财务困难,利润大幅下降,投资和市场份额收 缩,许多企业已经寻求破产保护。美国对钢铁进口实施暂时的保障措施, 是为了给美国钢铁产业提供一个机会,使之调整适应外国钢铁的大量进 口。但人们普遍认为,在将于2002 年11 月举行的国会中期选举中,总 统为共和党争取钢铁工人的选票,在OECD 中向久拖不决的钢铁全球限产 谈判施加压力,并慧改州且利用保障措施给钢铁业提供产业调整的机会等,是美 国采取保障措施的真正原因。 2),美国依据201条款对进口钢铁产品实施为期3年的保障措施,欧盟以及中国、日本、欧盟、韩国、俄罗斯、乌克兰、巴西等受到限制和损害的国家纷纷与美国磋商,并向WTO提出申诉.上诉机构对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做出最终裁决,裁定美国对进口钢铁产品实施保障措施违反了其在GATT 1994及《保障措施协定》下的义务.此案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次运用世贸规则来解决贸易争端,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首次在WTO框架内实施贸易保障措施,对国外钢铁产品的进口进行限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3),欧盟、中国等七个世贸组织成员将美国实施进口钢铁保障措施行为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透过美国钢铁纠纷案,我们看到了完善保障措施立法,保护国内产业免受进口产品损害的重要性。通过对关国钢铁保障措施实施的合法性进行析评,论述了该案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最后提出完善我国保障措施立法的建议。 作为WTO及其争端解决机制成立以来处理的最大、最复杂的案件,同时作为中国加人WTO后首次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保护本国贸易和产业合法利益的"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①,也是涉及法律问题最多的一个案件.并且其所涉法律点几乎涉及了WTO<保障措施协定>中对每一个实质性条款的适用和理解.本案中,美方所实施的保障措施是否满足"未预见发展"的要求条件是决定本案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作为本案中一个重要的法律焦点问题,本文将时"未预见发展"如何进行认定也即其确定标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让其更好的作用于实践. 4),由钢铁措施案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利用WTO 规则“一箭多雕”,美国是WTO 中的一匹狼,作为世界超前蔽级大国,美国对 WTO 规则的精深掌握以及法律谈判经验和谈判人才是我们暂时无法相比 的,但是从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和其他一些涉及WTO 的案例如中美大蒜倾 销、蜂蜜倾销、自行车倾销案以及中美集成电路增值税案中,我们应思考 一些问题:运用WTO 规则保护本国产业是不是就不是WTO 良民?是不是 我们一味地遵守WTO 规则,一味地被动接受人家的指控人家就会良心发现 不为难我们?我们应不应该学着运用WTO 规则来维护我们国[1]家的利 益?我们能不能也学学美国,也“玩”一下WTO 规则?当然要“玩”就要对 WTO 规则真正的吃懂、吃透,才能真正地利用它,变不利为有利

9、美国将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多少关税?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3月1日宣布,美国将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欧盟方面随即发出措辞严厉的声明,警告美国将受到欧盟贸易报复。

2日,容克在德国北部城市汉堡发表讲话时说:“我们将对美国产摩托车,例如哈雷-戴维森牌摩托车,以及牛仔裤,例如‘利维斯’牌,以及波旁威士忌酒征收进口关税。”

他说,这类做法“愚蠢”,却“有必要”。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亚历山大·温特施泰因说;“长时间以来,我们都在为这种局面作准备。”相关反制方案有望于7日成形。

业内人士警告,一旦美方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收高关税,而欧盟仍维持零关税政策,将有一大批非欧盟国家的产品因无法进入美国市场而涌向欧盟,届时将冲击欧盟相关产业。

据报道,欧盟方面可能依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启动类似2002年的“保护措施”。2002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对10类进口钢铁产品加征最高达30%的关税,期限3年。2002年3月至5月,欧盟、中国、日本等世贸组织成员先后针对美国的保障措施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

10、美国对外国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征收关税,他的这几个军事

一场席卷全球的贸易战真的即将开始吗。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对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加收关税之际,欧盟透露称将公布一份报复清单,对美国的一些产品加征百分之二十五的报复性关税,涉及金额高达35亿美元,不管美欧贸易战是否打响,美国总统特朗普都扣动关税班机,让全球紧张的关税计划美国终究还是签署了。

美国当地时间3月8号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一项法令,对来自所有国家的钢铁和铝制品征收进口关税。只有墨西哥和加拿大被暂时豁免。美国CNBC报道称,除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两个成员国获得免除,白宫还会给其他国家提供机会来证明他们为什么不应该被纳入其中。相比一周前的强硬态度,特朗普政府似乎缓和不少,那么这一周究竟发生了什么?特朗普称:“我们的钢铁和铝工业数十年来备受不公平贸易,其他国家糟糕政策的摧残,现在必须让我们的国家企业和工人不再受人利用,我们要求自由公平和明智的贸易。”

当地时间3月1号星期三美国总统特朗普以这条推特开启了白宫手忙脚乱的一个上午,当天,特朗普召集了十五家美国主要的钢铁和铝生产企业领导人,在白宫出席会议听取他们的意见。特朗普在这次会上表示钢铁和铝公司一直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将重新打造美国钢铁和铝产业,美国政府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关税。《纽约时报》称,特朗普扣动关税扳机。那么美国对进口钢材和铝征收高额关税,对谁影响最大?

首先来看两组数据: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前十个月对美出口钢铁最多的六大经济体分别是加拿大、巴西、韩国、墨西哥、土耳其和日本,来自中国的钢铁仅占美进口钢铁总量的约百分之三。美国铝业协会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十月,加拿大,俄罗斯,阿联酋,中国和巴林是美国进口铝产品的前五大来源地。《金融时报》报道称,美国直接从中国进口的钢铁或者铝极少,因此,美国采取的任何行动将对将主要打击加拿大,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军事盟国。

此消息一出,不仅美国国内钢铁和铝消费行业广泛抗议,亚洲,欧洲及北美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威胁将会反击,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发表讲话称,欧盟必须反击,我们将反击。法国总统马克龙:采取违反国际贸易原则的单边规则寻求短期解决方案,在我看来,这是永远不会有好处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我们未来几天将继续与美国政府进行各层次的沟通,让他们明白这种意图是不可接受的。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这项决定在特朗普政府内部存在争议,部分高级顾问对此持反对意见,做出决定之前,美国白宫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路透社报道称一位了解讨论情况的人士称,由于政府立场一直摇摆不定,白宫整晚都处于混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