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麝香保心丸中含有冰片,可以长期服用吗
可以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中加入了肉桂和苏合香等温性药物,剂型独特
2、冰片与其它药一起煎熬行不?
不行哦。冰片是不适合入煎剂的,所以不能放入水中煮,可以外用,或直接用煎好的药把冰片粉冲服。
扩展:
冰片功效与作用
止痛防腐、开窍醒神、清热生肌
冰片为龙脑香料植物龙脑香树森扮扰的树脂中析出的天然结晶性化合物,人工合成的机制冰片,以及艾纳香蒸馏结晶的加工品。为龙脑香科常绿乔木缺尺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龙脑香的树干经蒸馏冷却得到的结晶,称龙脑冰片,亦称梅此旦片。冰片的别名有冰片脑、冰脑、梅花冰片、片脑、梅花脑等。
冰片药性微寒,药味辛、苦。归心经、脾经和肺经。主要功效是通诸窍、散郁火、开窍醒脑、去翳明目,消肿止痛。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中耳炎、蛲虫病等。
生于热带雨林,分布于东南亚地区。本品具有止痛防腐、开窍醒神、清热生肌等功效。
1、止痛防腐:冰片药辛香走窜,能通诸窍而止痛,入心经而通窍止痛,可以用于胸痹心痛、入筋骨而通利止痛,也可以用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
2、清热生肌:本品性寒清热,外用具有清热、止痒、生肌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烧烫。
3、开窍醒神:冰片味辛苦,归心经,本品气味芳香,辛香走窜,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的兴奋与抑制,故可用于热病神昏、惊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等病症。
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
神昏惊厥、目赤肿痛、喉痹口疮者
禁忌人群
外感风寒、脾胃阳虚、肾阳虚衰者
不宜同食
镇静药
容易引起或加重脑毒性
食用方法
直接服用
冰片可直接服用,对于咽喉肿痛的患者有安抚喉部黏膜的作用。
入散或入丸
冰片与朱砂、硼砂、玄明粉制作丸药。
3、白药子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白药子--《全国中草药汇编》【拼音名】 Bai Yao Zǐ
【别名】白药脂、盘花地不容、山乌龟、金线吊乌龟[广东、湖南]、金线吊葫芦[江西]、金丝吊鳖
【来源】为防己科千金籐属植物头花千金籐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 [S. disciflora Hand. Mazz.],以块根入药。全年可采,秋末冬初采收为好,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用于急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急性阑尾炎,胃痛,内出血,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结炎,神经性皮炎。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捣烂或磨汁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药子--《辞典》
【出处】《唐本草》
【拼音名】 Bai Yao Zǐ
【别名】白药(《药性论》),白药根(《本草图经》)。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金线吊乌龟的块根。秋季采挖,洗净泥土,切片晒干。
【原形态】
金线吊乌龟(《植物名实图考》),又名:盘花地前首不容、头花千金籐、山乌龟、金线吊葫芦、铁秤铊、金丝吊蛤蟆、金丝吊鳖、白虾蟆、青籐、细顷拦三角籐。
多年生缠绕性落叶籐本,全株平滑无毛,具椭圆形块根。老茎下部木质化,小枝纤弱,具纵直而扭旋的细沟纹。叶互生,纸质,三角状近圆形,长5~9厘米,宽与长相等或较宽,先端钝圆,具小突尖,全缘或微呈波状,基部近于截切或微向内凹,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白色,掌状脉5~9条;叶柄盾状着生,长5~11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腋生;雄花序为头状聚伞花序,扁圆形,有花18~20朵;花淡绿色,基部具苞片1枚;雄花具花萼4~6片,匙形,花瓣3~5片,近圆形,直径约0.5毫米,有时具短爪;雄蕊6,花丝愈合成柱状体,花药合生成圆盘状;雌花花萼3~5片,花瓣3~5片,形状与雄花同,子房上位,柱头3~5裂。核果球形,成熟后紫红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于阴湿山坡、路旁或溪边、林缘。分布四川、贵州、广东、广西、台湾、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产湖南、湖北、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性状】完整的干燥块根,呈椭圆形或扁圆形;表面暗褐色,外表皱缩。商品多已切成片状,横切片径4~8厘米,厚1~2厘米;切面白色,粉质,较粗糙,有环形轮纹,有时见有偏心性车轮状木心;质脆,气微,味淡而微苦。以干燥、片大、粉性足、色白者为佳。
【化学成份】
金线吊乌龟含生物碱1.79~1.88%。根含金线吊乌龟碱,异汉防己碱轮环籐宁碱、小檗胺、高阿莫灵碱、金线帛乌龟胺、金线吊乌龟醇灵碱、木防己碱、汉防己碱、奎宁、罂粟碱、可待因、吗啡、小檗碱。
果实含类胡萝卜素西红柿烃,还合脂肪酸,其中液体脂酸约73.8%(大部分是油酸);固体脂酸约26.2%(含棕榈酸)。此外,水溶性部分有酪氨酸和甘油。
黄山药的根含薯蓣皂甙等甾体皂甙,总皂甙水解后生成薯蓣皂甙元等。全株含薯蓣皂甙元2.3%。
【炮制】用水浸泡,捞出,焖透,切片,晒干。
【性味】
苦辛,凉。
1《药性论》:"味苦。"
2《唐本草》:"味辛,温,无毒。"
3《日华子本草》:"冷。"
4《饮片新参》:"苦,温,微辛。"
【归经】
1《滇南本草》:"入脾、肺、肾三经。"
2《本草经疏》:"入肺、胃。"
【功能主治】
清热消痰,凉血解毒,止痛。治咽痛喉痹,咳嗽,吐血,衄血,金创出血,热毒痈肿,瘰疬。
1《药性论》:"治喉中塞热,噎痹不通,胸中隘塞,咽中常痛,肿胀。"
2《唐本草》:"主金疮生肌。"
3《日华子本草》:"消痰止慧乎数嗽,治渴并吐血、喉闭,消肿毒。"
4《开宝本草》:"解野葛、生金、巴豆药毒。刀斧折伤,能止血痛,干末敷之。"
5《纲目》:"散血,降火,消痰,解毒。"
6《植物名实图考》:"患齿痛者,切其根贴龈上。兼能补肾养阴。"
7《饮片新参》:"消肿毒喉痹,散瘀血,治伤痛。"
8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水,清热,化痰。治风湿疼痛,腰肌劳损,肾炎水肿,胃痛,肺结核,无名肿毒,毒蛇咬伤。"
9《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解毒,通经活络。"
十《中药鉴别手册》:"清热解毒,止痛。治急性肝炎,恶性疟疾,急性阑尾炎,急性菌痢,毒蛇咬伤,急性胃肠炎,腹痛及其它炎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注意】
1《本草经疏》:"凡病虽有血热吐衄等证,若脾胃素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2《饮片新参》:"阴虚内热者忌用。"
【附方】
1治咽喉肿痛:白药一两(捣罗为末),龙脑一分。同研令匀,炼蜜和丸,芡子大,常含一丸咽津。(《圣惠方》龙脑丸)
2治喉中热塞肿痛,散痰散血:白药、朴硝。为末,以小管吹入喉。(《仁斋直指方》白药散)
3治风痰上壅,咽喉不利:白药三两,黑丑五钱,同炒香,去黑丑一半为末,防风末三两,和匀,每茶服一钱。(《圣惠方》)
4治衄血不止:红枣、白药(各烧存性)等分。为末,糯米饮眼。或煎汤洗鼻,频频缩药令入。(《经验良方》)
5治衄血汗血:白药二两半,生地黄汁三合,生藕汁一合,生姜汁少许。上四味,捣白药为末,先煎三物汁令沸,每以半盏入熟水一合,白药末二钱匕,搅匀,食后温饮之。(《圣济总录》白药散)
6治心气痛,解热毒:白药根、野猪尾。二味洗净,去粗皮,焙乾,等分,捣筛,酒调服钱匕。(《本草图经》)
7治诸疮痈肿不散:生白药根,捣烂敷贴,干则易之。无鲜生者,用末水调涂之亦可。(《本草图经》)
8治瘰疬疮:白药子不拘多少,为末,临卧冷米饮调下一钱。(《卫生家宝方》白药散)
9治一切天行:白药研如面,浆水一大盏,(冷调二钱)空腹顿服之,便仰卧。一食顷,候心头闷乱,或恶心,腹内如车鸣,疞刺痛,良久当有吐利数行,勿怪。欲服药时,先同煮浆水粥,于井中悬著待冷,若吐利过度,即吃冷粥一碗止之,不吃即困人。(《海上集验方》)
十治疳眼赤烂,目生翳膜,内外障疾,并小儿吐痢:白药子一两,甘草半两。上为末,用猪肝一叶,批开掺药五钱,水一大盏,煮熟,食后服。(《宣明论方》白药子散)
⑾安胎:白药子一两,白芷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紫苏汤调下。或胎热心烦闷,入砂糖少许煎。(《普济方》铁军散)
⑿治妊娠伤寒护胎:白药子不拘多少为末,用鸡子清调摊于纸上,可碗来大,贴在脐下胎存生处。干即以温水润之。(《经验后方》)
⒀治诸骨哽咽:白药锉细,煎米醋细细咽下,在上即吐出,在下即下出。(《经验良方》)
⒁治中暑腹痛:山乌龟鲜根一至二钱。去粗皮,嚼烂,冬酒送服。(《江西草药》)
⒂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山乌龟根二斤,甘草一斤,研末,每日三次,每次一钱,开水送服。(《湖南药物志》)
⒃治肺脓疡:山乌龟根磨酒服,每次服二至三匙。(《湖南药物志》)
⒄治肝硬化腹水:山乌龟根三钱(用老糠炒制),车前五钱,过路黄、白花蛇舌草、瓜子金、丹参根各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
⒅治风湿性关节炎:山乌龟根一两,蜈蚣兰、活血丹各五钱。黄酒一斤,浸三天。每天服二次,每次一调羹,饭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⒆治鹤膝风:山乌龟四两,大蒜一个,葱三根,韭菜蔸七个。先将山乌龟研末,后加大蒜、葱、韭菜蔸捣烂,蜂蜜调敷患处。敷患处可发泡流水,用纱布遮盖,让其自愈。(《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⒇治无名肿毒,毒蛇咬伤:山乌龟鲜根捣烂外敷;或用米泔水磨汁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
1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等
取山乌龟块根用醋磨汁,涂于患处。治疗腮腺炎、淋巴腺炎及"无名肿毒"共200余例,一般涂药数次,即可止痛消肿而痊愈。
2治疗神经性皮炎
取鲜山乌龟块根捣烂,用纱布包好,做成与患部大小相等的薄饼状,于每晚睡前敷用,次晨去掉。治疗16例,治愈6例,好转8例。
3治疗各种内出血
取块根洗净切片,阴干研末,每次服2分,每天3~4次;血止后停服,或改为每日2次,续服数天。治疗肺结核咯血、溃疡病出血及其他内出血共27例,除2例因反应而中途停药外,计有效者19例,无效6例。有效病例均在1~11天内血止。部分病例服药后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昏等反应,若与少量食物同服可减轻反应。
【备注】白药子除上述品种外,尚有云南所产的滇白药子,为薯蓣科植物黄山药的根茎。根茎呈圆柱形,有时略弯曲。直径2~3厘米。表皮黄棕色,有纵皱纹,零星散布须根的痕迹,呈深棕色。质硬而韧,折断后断面呈白色绒毛状,并散布很多黄色点状维管束。味微甜。陕西所产的白药子为蓼科植物翼蓼的根茎,参见"荞麦七"条。湖北所用的白药子为防己科植物千金籐的块根。参见"千金籐"条。
【摘录】《辞典》
白药子--《辞典》
【拼音名】 Bai Yao Zǐ
【英文名】 RADIX STEPHANIAE CEPHARANTHAE
【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头花千斤籐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的干燥块根,秋、冬两季采挖,除去次根,洗净,切片,干燥。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状,直径2~7cm,厚0.2~1.5cm。外皮暗褐色,有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类白色
4、龙脑丸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宣明论方》卷四方之龙脑丸 3.1 龙脑丸的别名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附注 4 《宣明论方》卷四方之龙脑丸游粗厅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宣明论方》卷四(千倾堂本)方之龙脑丸 5.1 龙脑丸的别名 5.2 组成 5.3 制备方法 5.4 功效主治 5.5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5.6 用药禁忌 5.7 龙脑丸的临床应用 5.8 各家论述 5.9 附注 6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之龙脑丸 6.1 处方 6.2 炮制 6.3 功能主治 6.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续本事》卷二方之龙脑丸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普济方》卷一六七方之龙脑丸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8.5 摘录 9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方之龙脑丸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方之龙脑丸 10.1 处方 10.2 制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10.5 摘录 11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方之龙脑丸 11.1 处方 11.2 制法 11.3 功能主治 11.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11.5 摘录 12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神隐五方之龙脑丸 12.1 处方 12.2 制法 12.3 功能主治 12.4 龙脑丸的用法用凳知量 12.5 摘录 13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方之龙脑丸 13.1 处方 13.2 制法 13.3 功能主治 13.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13.5 摘录 14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方之龙脑丸 14.1 处方 14.2 制法 14.3 功能主治 14.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14.5 摘录 15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方之龙脑丸 15.1 处方 15.2 制法 15.3 功能主治 15.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15.5 摘录 16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龙脑丸 16.1 处方 16.2 制法 16.3 功能主治 16.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16.5 摘录 17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龙脑丸 17.1 处方 17.2 制法 17.3 功能主治 17.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17.5 摘录 18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六方之龙脑丸 18.1 处方 18.2 制法 18.3 功能主治 18.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18.5 摘录 19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方之龙脑丸 19.1 组成 19.2 主治 19.3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19.4 制备方法 20 《圣济总录》卷十六方之龙脑丸 20.1 处方 20.2 制法 20.3 功能主治 20.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20.5 摘录 21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方之龙脑丸 21.1 处方 21.2 制法 21.3 功能主治 21.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21.5 摘录 22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方之龙脑丸 22.1 处方 22.2 制法 22.3 功能主治 22.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22.5 摘录 23 《圣济总录》卷一○一方之龙脑丸 23.1 组成 23.2 功效主治 23.3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23.4 运用 23.5 制备方法 24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方之龙脑丸 24.1 处方 24.2 制法 24.3 功能主治 24.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24.5 摘录 25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方之龙脑丸 25.1 组成 25.2 主治 25.3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25.4 制备方法 26 《圣济总录》卷一七○方之龙脑丸 26.1 组成 26.2 主治 26.3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26.4 制备方法 27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方之龙脑丸 27.1 组成 27.2 主治 27.3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27.4 制备方法 28 《圣济总录》卷一八一方之龙脑丸 28.1 组成 28.2 主治 28.3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28.4 制备方法 29 《魏氏家藏方》卷十方之龙脑丸 29.1 组成 29.2 功效主治 29.3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 29.4 制备方法 3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龙脑丸 * 龙脑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lóng nǎo wán
2 概述龙脑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七首。
3 《宣明论方》卷四方之龙脑丸龙脑丸为方剂名,出自《宣明论方》卷四,即《丹溪心法》卷四方记载的当归龙荟丸的别名[1]。
3.1 龙脑丸的别名当归、龙胆草、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各一两,大黄、芦荟各五钱,木香一钱五分,麝香五分(一方加柴胡、川芎各五钱)[2]。
3.2 制法上药为末,糊丸或蜜丸[2]。
3.3 功能主治
《宣明论方》卷四方之龙脑丸功能清热泻肝,攻下行滞[2]。主治肝胆实火而致的眩晕,胁痛,惊悸,抽搐,谵语发狂,便秘溲赤;现代也用于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2]。
3.4 附注本方早见于《宣明论方》,但原方有青黛半两,名为龙脑丸[2]。
4 《宣明论方》卷四方之龙脑丸 4.1 处方龙脑、朱砂、硼砂、牛黄各等分。
4.2 制法上为末,溶黄蜡为丸,如米粒大。
4.3 功能主治大小人一切蕴结热毒气不散,及失瘖、瘾疹。
4.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5丸,炙甘草、人参汤送下,不拘时候。
4.5 摘录《宣明论方》卷四
5 《宣明论方》卷四(千倾堂本)方之龙脑丸 5.1 龙脑丸的别名当归龙荟丸、龙荟丸
5.2 组成当归(焙)1两,龙胆草1两,大栀子1两,黄连1两,黄柏1两,黄芩1两,大黄半两,芦荟半两,青黛半两,木香1分,麝香半钱。
5.3 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小儿如麻子大。
5.4 功效主治功在常服宣通血气,调顺阴阳;泻火通便。主治肝胆实火,头痛,目赤晕眩,胸胁疼痛,惊悸抽搐,甚则躁扰狂越,便秘尿赤,或肝火犯肺之咳嗽。现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胆道蛔虫病;肾水阴虚,风热蕴积,时发惊悸,筋惕搐弱,神志不宁,荣卫壅滞,头目昏眩,肌肉瞤瘛,胸高痞塞,咽嗌不利,肠胃燥涩,小便溺闭,筋脉拘奇;肢体痿弱,暗风痫病;小儿急慢惊风;肝移热于肺,咳嗽而两肋痛,多怒脉弦者。
5.5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兼服防风通圣散。
5.6 用药禁忌忌发热诸物;非实火者不可轻投。
5.7 龙脑丸的临床应用1.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报告以本方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31例,其中20例既往未曾用过化疗,其余1l例为化疗后复发病例。治疗结果:缓解者17例,进步8例;无效6例,多数患者服药后至开始发挥疗效的时间约需1个月。17例缓解病例缓解期为1个月1年以上,平均5.6月。作者认为本病当属实证,实则泻之,故用泻肝法。本方常见副作用力腹痛、腹泻、恶心,但无一例发生血小板下降及骨髓抑制。
2.癫狂:以本方改为汤剂,并用石菖蒲代替方中麝香,治疗狂症4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结果均获治愈。作者指出:本方治实证之狂病有釜底抽薪之妙,见效甚捷,但方中均为峻猛寒药,非实热者不可妄用。临床当以脉象洪实、舌红、苔黄、大便秘结为应用指征。
3.胆道蛔虫病:以本方加牙皂2钱,改为汤剂煎服(其中麝香半分另调服)。治疗胆道蛔虫病15例,结果全部治愈。追踪观察38个月,无1例复发。作者认为本方具有清热燥湿,通关利窍,行气止痛,利胆杀虫,并具有促进虫体排出之作用。
5.8 各家论述1.《医方考》:《经》曰:狂言为失志;又曰:肾藏志。如斯言之,则肾亦火矣。此一水不胜五火之谓也。故用黄连以泻心,用黄芩以泻肺,青黛、龙胆、芦荟以泻肝,大黄以泻脾,黄柏以泻肾。所以亟亟以泻五脏之火者,几于无水,故泻火以存水耳!用当归者,养五脏之阴于亢火之时;用木香、麝香者,利五脏之气于克伐之际也。咳嗽而两肋痛,多怒,脉弦者,病原于肝也。肝者将军之宫,气常有余,气有余便是火,故宣泻之。是方也,芩、连、栀、柏、草龙、青黛、大黄、皆能泻火,而未必入肝;肝气臊,诸药得芦荟、麝香之臊,同气相求,可以入肝而平肝矣。然肝木为生火之本,而诸脏之火不无相扇,诸药虽因芦荟、麝香之引而入肝,然其性各有所属,则能兼五火而治之矣。用当归为君者,以其能和五脏之阴,以木香为佐者,以其能行诸药之滞也。
2.《医方集解》:此足厥阴、手足少阳药也。肝木为生火之本,肝火盛则诸经之火相因而起,为病不止一端矣。故以龙胆、青黛直入本经而折之;而以大黄、芩、连、栀、柏通平上下三焦之火也。芦荟大苦大寒,气臊入肝,能引诸药同入厥阴,先平其甚者,而诸经之火无不渐平矣。诸药苦寒已甚,当归辛温,能入厥阴,和血而补阴,故以为君。少加木香、麝香者,取其行气通窍也。
5.9 附注当归龙荟丸(《丹溪心法》卷四)、龙荟丸(《医方类聚》卷一九七引《新效方》)。本方方名,原书(四库本)作“当归龙胆丸”。
6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之龙脑丸 6.1 处方龙脑(细研.一钱)、麝香(细研.一分)、蝉壳(一分)、牛黄(研细.一分)。干蝎(炒)、南星(炮)、朱砂(研)、阿胶(炒)、香墨、白附子(炮裂)、防风(去芦)、羚羊角屑、肉桂(去皮)、羌活,各半两。乌蛇肉(酒浸.去皮骨.炙黄.三分)。
6.2 炮制上为末,入别研药和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入绿豆大。
6.3 功能主治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之龙脑丸主治中风,身如角弓反张,不语昏闷。
6.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服十丸,用温酒下,不拘时服。
6.5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7 《续本事》卷二方之龙脑丸 7.1 处方龙脑薄荷5两,真蒲黄1两,麦门冬2两,阿胶1两,甘草1两半,人参1两,川当归1两,黄耆1两半,木通1两,生干地黄3两,柴胡半两。
7.2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3 功能主治《续本事》卷二方之龙脑丸主治胸中郁热,肺热咳嗽,口臭喉腥,脾疸口甘,丈夫吐血,妇人血崩。
7.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方中生干地黄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7.5 摘录《续本事》卷二
8 《普济方》卷一六七方之龙脑丸 8.1 处方草龙脑4两,白矾(烧沸定)4两,天南星2两,半夏2两半(水浸,切作片,用浆水、雪水1钟半同煎35沸,焙干,各称2两)。
8.2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8.3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一六七方之龙脑丸功在解暴热,化痰凉膈,清头目。主热痰壅膈,头目眩重;岭南瘴气,意思昏闷;咽喉肿疼,口舌生疮。
8.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临卧腊茶清送下。
8.5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七
9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方之龙脑丸 9.1 处方白龙脑1分(细研),朱砂半两(细研),琥珀半两(细研),牛黄1分(细研),雄黄半两(细研),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天麻1两,白僵蚕1两(微炒),麝香1分(细研),安息香1两(用酒半升煎成膏),玳瑁3分(细镑)。
9.2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都研令匀,用安息香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9.3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二十方之龙脑丸主治卒中风,心神烦闷,肢节拘急疼痛。
9.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服7丸,不拘时候,以温酒送下。
9.5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
10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方之龙脑丸 10.1 处方龙脑1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干蝎半两(微炒),天南星1两(炮裂),朱砂半两(细研),阿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燥),香墨半两,白附子半两(炮裂),蝉壳1分,防风半两(去芦头),羚羊角屑半两,肉桂半两(去皱皮),羌活半两,乌蛇肉3分(酒浸,炙令微黄),牛黄1分(研入)。
10.2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10.3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方之龙脑丸主治中风,身如角弓反张,不语昏闷。
10.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0丸,不拘时候,以温酒送下。
10.5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
11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方之龙脑丸 11.1 处方龙脑2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雄黄1两(细研,水飞过),硫黄1两(细研,水飞过),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铅霜半两(细研),天麻2两,防风2两(去芦头),独活1两,桂心1两,白附子1两(炮裂),天南星1两(炮裂),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木香1两,人参1两(去芦头),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香墨半两。
11.2 制法上为末,都研令匀,用肥皂荚2斤,去黑皮,以水5升浸软,挼滤取汁,于银锅中慢火熬,稀稠得所,和前药末为丸,如绿豆大。
11.3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方之龙脑丸主治急风,四肢拘急,口眼不正,言语謇涩。
11.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0丸,不拘时候,以温酒化下,服后别吃1盏热葱酒,令有汗出。至重者并35服愈。
11.5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
12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五方之龙脑丸 12.1 处方龙脑1分(细研),雄黄半两(细研),朱砂2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阿胶1分(捣碎,炒令黄燥),丁香1分,天南星1分(炮裂),好墨半两,牛黄3分(细研),天竺黄1分(细研)。
12.2 制法上为末,都研令匀,取3月3日,以木蜜和丸,如豇豆大。
12.3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五方之龙脑丸主治一切风。
12.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热酒研服之。
12.5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五
13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方之龙脑丸 13.1 处方龙脑1分,白芍1两(捣罗为末)。
13.2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13.3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方之龙脑丸主治咽喉肿痛。
13.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常含1丸,咽津。
13.5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14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方之龙脑丸 14.1 处方龙脑1钱(细研),牛黄1钱(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赤茯苓1两,羚羊角屑半两,犀角屑半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
14.2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4.3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方之龙脑丸功在通津液,利咽喉。主治脾肺壅热,咽喉不利。
14.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普济方》有人参一两。
14.5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15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方之龙脑丸 15.1 处方龙脑半两,朱砂半两,牛黄半两,硇砂半两,麝香1钱,马牙消1分。
15.2 制法上为细末,用大羊胆1枚,取汁为丸,如梧桐子大,铺于纸上令干,收于瓷器中。
15.3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方之龙脑丸主治咽喉风毒,及急喉闭肿痛,汤饮不得下。
15.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如患者,将1丸擘为2片,安在两边鼻内。良久,吐出恶物即愈。
15.5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16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龙脑丸 16.1 处方龙脑1分(细研)丁香1分(末),朱砂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蟾酥半分(研入),牛黄1分(细研),犀角末1分,雄黄1分(细研),天竺黄1分(细研)。
16.2 制法上为末,用猪胆1枚,别入黄连末1分,入在猪胆内,系却,以浆水1碗,入铫子内煮尽取出,与药末和丸,如黍米大。
16.3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龙脑丸主治小儿慢惊风及疳热。
16.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12岁儿每次1丸,以温水送下,欲吃,先用1丸研破,吹入鼻内。得嚏为效。
16.5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17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龙脑丸 17.1 处方龙脑(细研)1分,雄黄(细研)1分,芦荟(细研)1分,丁香1分,牛黄(细研)1分,木香1分,犀角屑1分,铅霜(细研)1分,天浆子1分,胡黄连1分,蝎尾(微炒)1分,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微黄)1分,蟾酥半分(研入)。
17.2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7.3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方之龙脑丸主治小儿急惊风,身热口噤,四肢挛搐。
17.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桃仁汤研下。
17.5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
18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六方之龙脑丸 18.1 处方龙脑1钱(细研),麝香半分(细研),牛黄1钱(细研),雄黄1钱(细研),天竺黄1分(细研),胡黄连1分,芦荟1钱(细研),熊胆1钱(研入),青黛1钱(细研),腻粉半分(研入),蟾酥半分(研入),朱砂1分(细研),蜗牛37枚(微炒),雀儿饭瓮1分。
18.2 制法上为末,同研令匀,以水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18.3 功能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六方之龙脑丸主治小儿惊疳,心神烦躁,体热瘦瘁,眠卧不安。
18.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18.5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六
19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方之龙脑丸 19.1 组成龙脑1钱,牛黄1分,麝香1钱,朱砂1分,熊胆1分,芦荟1分,干虾蟆灰1分,雄黄1分,胡黄连末1分。
19.2 主治《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方之龙脑丸主治小儿脑疳,羸瘦烦热。
19.3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丸,用薄荷温汤送下,日3次。
19.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以水化熊胆为丸,如麻子大。若硬,更入糯米饭同丸。
20 《圣济总录》卷十六方之龙脑丸 20.1 处方龙脑(研)1分,丹砂(研)1分,马牙消(研)1分,麝香(研)半钱。
20.2 制法上药再同研令匀细,于碟内盛,用羊胆滴汁入药中,旋和成丸,如黑豆大,以净合盛。
20.3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十六方之龙脑丸主治头痛头眩眼花,及喉痹缠喉风等。
20.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用1粒,以芦管吹入鼻中,以手小指送近上,两鼻皆如此。去枕仰卧少时,候药溶入脑,涎唾从喉内出,其病立愈。
20.5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21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方之龙脑丸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网络,马上计算!
21.1 处方龙脑(研)3钱,丹砂(研)1两,白矾(熬令汁枯)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阴干为末)3两。
21.2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豌豆大。
21.3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六十四方之龙脑丸主治膈痰结实,咽喉不利。
21.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临卧温水送下。
21.5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22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方之龙脑丸 22.1 处方龙脑(细研)1钱,诃黎勒皮半两,皂荚(炙令黄色,去皮子)1挺。
22.2 制法上药先捣诃黎勒皮、皂荚为细末,次入龙脑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2.3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六十六方之龙脑丸主治多年上气咳嗽。
22.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次7丸,空腹煎贝母汤送下,日2夜1。
22.5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23 《圣济总录》卷一○一方之龙脑丸 23.1 组成白龙脑2两(用鼎盛水5升,入龙脑并糯米50粒,以石灰泥固济鼎口,文火煮半日,候冷取出,研如粉),真珠2两(先用大纸2张,以皂荚津渍过,为贴盛之,又用帛裹定,入粟糠5斗,安甑中蒸1昼夜后,取捻得破,即研如粉,晒干),雄黄1两(研如粉),丹砂2两(形如芙蓉者,研如粉,并雄黄粉同入银锅中,用醋3升,以文火煮1复时出之,却以温水淘去醋味,晒干),琥珀2两(拾得芥子者,捣研如粉)。
23.2 功效主治《圣济总录》卷一○一方之龙脑丸功在长发令黑。主治诸风白屑。
23.3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日空心取2丸含化咽津,后饮温酒35合。
23.4 运用若年40以上,更加白龙骨1两,研如粉,以水飞过,晒干,帛裹蒸1饭久,次入桑螵蛸1两,煨熟捣末,并前药末,同以炼蜜为丸。
23.5 制备方法上5味,共9两,和匀,内留3两,每夜临卧漱口了,揩齿咽津。余6两再用白面4两作饼子,纸2张裹,煨熟,取出研细,与前药6两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4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方之龙脑丸 24.1 处方龙脑(研)1分,升麻1分,甘草1分,马牙消(研)1分,玄明粉(研)3分,麝香(研)1分,石膏(碎)1分,大黄(锉)1分,黄耆(锉)1分,生地黄2两(绞取汁)。
24.2 制法上药除地黄汁外,捣罗为末,以地黄汁和,如干,更入炼蜜少许,为丸如小弹子大。
24.3 功能主治《圣济总录》卷一二二方之龙脑丸主治咽喉连颊颔肿,日数深远,咽津液热,发渴疼痛。
24.4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用绵裹,含化咽津,日45次,不拘时候。
24.5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25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方之龙脑丸 25.1 组成龙脑1分,丹砂1钱,芒消半两,麝香半钱。
25.2 主治《圣济总录》卷一二四方之龙脑丸主治缠喉风。
25.3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鼻两孔各纳1丸。良久,牙关开,涎出愈。
25.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鲤鱼胆汁为丸,如绿豆大。
26 《圣济总录》卷一七○方之龙脑丸 26.1 组成龙脑半钱,麝香半钱,芦荟半钱,熊胆半钱,腻粉半钱(研),胡黄连1钱,使君子1钱,青黛(研)1钱,香墨半两(研)。
26.2 主治《圣济总录》卷一七○方之龙脑丸主治小儿慢惊风,潮发。
26.3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丸,煎金银薄荷汤磨下。经宿取恶物便安。
26.4 制备方法上药捣罗胡黄连、使君子为末,余研极细,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27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方之龙脑丸 27.1 组成龙脑(研)1分,麝香(研)1分,丹砂(研)1分,牛黄(研)1分,胡黄连1分,熊胆(研)1分,芦荟(研)1分,丁香1分,木香1分,黄连(去须)大黄(锉)1分,麒麟竭1分,蟾酥(研)1钱。
27.2 主治《圣济总录》卷一七二方之龙脑丸主治小儿疳渴黄瘦,日夜饮水不足。
27.3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服34丸,薄荷汤送下。
27.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再研匀,饭为丸,如绿豆大。
28 《圣济总录》卷一八一方之龙脑丸 28.1 组成龙脑(研)半钱,白矾(铫子内炼沸泣尽汁为度,研),玄明粉1钱,蝉壳30枚(去足,炒,研末),牛黄(研)半字,蛇蜕皮1条(长2尺,铁器上熔焦,研为末)。
28.2 主治《圣济总录》卷一八一方之龙脑丸主治小儿风热,咽喉肿塞生疮,摇头烦闷及虫咬心痛。
28.3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冷水化破1丸服之。
28.4 制备方法上药再一处研细,加沙糖少许为丸,如梧桐子大。
29 《魏氏家藏方》卷十方之龙脑丸 29.1 组成铅白霜1钱,绛矾1钱半(生),朱砂(别研)半钱,天南星(姜汁浸3日)各半钱。
29.2 功效主治《魏氏家藏方》卷十方之龙脑丸功在坠痰。主治小儿惊风。
29.3 龙脑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汤送下。1月小儿服半丸。
29.4 制备方法5、中草药名方:龙脑丸的功效与作用
龙脑丸
【来源】《宜明论方》卷四。
【异名】当归龙荟丸(《丹溪心法》卷四)、龙荟丸(《金匮翼》歼喊卷三)。
【组成】当归(焙)龙胆草大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各30克大黄芦荟青黛各15克木香7.5克麝香1.5克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小儿如麻子岩拆大。每服20丸,生姜汤下。
【功用】泻肝胆实火。
【主治】肝胆实火,头痛面赤,目赤目肿,耳呜耳聋,胸胁疼痛,便秘尿赤,躁扰不安,甚或抽搐,诡语发狂,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论】方中龙胆草、芦荟、青黛泻肝胆实火为君;栀子、黄芩、黄连、黄柏泻三焦之实热,大黄泻火通便为臣;火旺则易致血虚,故以当归养血为佐;热盛则气滞窍闭,故酌用木粗改枣香、麝香行气开窍为使。诸药相配,共奏泻肝胆实火之功。
6、龙脑安神丸5个月的宝宝可以吃吗
孩子太小!高烧多少度?是要三分毒!现在医院都不会轻易开药的!
龙脑安神丸
龙脑安神丸,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高热惊风,
这是龙脑安神丸的处方
人参 40g 麦冬 40g胆南星40g
地骨皮40g 甘草 40g 郁金 60g
钩藤 60g 全蝎 40g 茯苓 60g
桑白皮20g 朱砂 4g 牛黄 10g
广角 20g 麝香 2g 芒硝 4g
冰片 6g
【制法】 以上十六味,除 牛黄、麝香、芒硝、冰片笑好外、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
粉;广角锉研成细粉;其余人参等十味粉碎成细粉;将者侍牛黄、麝香、芒硝、冰片研细,
与上述粉末首升吵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00g制成大密丸,即得。
7、麝香保心丸的冰片对身体有害吗
1) 可以长期服用,冰片具有扩血管作用,麝香保心丸的冰片含量仅为丹参滴丸的1/20。
2) 麝香保心丸组方合理,君臣佐使、温寒并用。冰片性凉清热,长服可致脾胃虚寒,但中医理论讲究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通过不同药性的药物,互相协调茄型配合,增强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如在麝香保心丸组方中加入肉桂、苏合香等温性药物,温寒并用,即可避免冰片带来的不利影响。
3) 麝香保心丸剂型独特。麝香保心丸被制成微粒丸由于药粒细小而快速溶解释放,被胃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发挥药效,由于在胃部停留时间短,可最大程度地避此改免对胃粘膜的刺激。同时,麝香保心丸还可以在急救的时候通过舌下含服,通过口腔粘膜快速吸收,一方面避免肝脏的首过消除作用,另一方面避免对胃肠道的直接刺颤扒猜激作用。
8、凉膈丸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检查 2.7 功能与主治 2.8 用法与用量 2.9 注意 2.10 规格 2.11 贮藏 3 凉膈丸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 3.2 药品名称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 3.9 规格 3.10 凉膈丸的用法用量 3.11 禁忌 3.12 凉膈丸的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 3.14 凉膈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3.15 凉膈丸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 4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凉膈丸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凉膈丸 * 凉膈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liáng gé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Liangge Wan
2.2 标准编号WS3B038590
2.3 处方大黄 200g 石膏 200g 连翘 100g 黄芩 100g 芒硝 100g 桅子(姜汁制) 80g 薄荷 70g 甘草 60g 淡竹叶 30g
2.4 制法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棕黄色的水丸;味咸苦坦碧。
2.6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2页)。
2.7 功能与主治消炎解热,消火凉隔。用于上焦热盛,咽喉不利,牙齿疼痛,大 便秘结,小便赤黄。
2.8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6g,一日 1次。
2.9 注意孕妇忌服。
2.10 规格每50粒重 3g,每袋重 6g
2.11 贮藏密闭,防潮。
3 凉膈丸说明书 3.1 药品类型中药
3.2 药品名称凉膈丸
3.3 药品汉语拼音 3.4 药品英文名称 3.5 成份 3.6 性状 3.7 作用类别 3.8 适应症/功能主治消炎解热,消火凉膈。用于上焦热盛,咽喉不利,牙齿疼痛,大便秘结,小便赤黄。
3.9 规格每50粒重3克,每袋重6克
3.10 凉膈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1次。
3.11 禁忌孕妇忌服。
3.12 不良反应 3.13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2.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服药后大便次数每日2到3次者,应减量;每日3次以上睁信谨者,应停用并向医师咨询。
4.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5.小儿、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若需使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4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3.15 凉膈丸的药理作用 3.16 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4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4.1 方名凉膈丸悉基
4.2 组成甘草2两。
4.3 主治热嗽。
4.4 凉膈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以薄荷汤送下。
4.5 制备方法上药以猪胆汁浸5宿,漉出炙香,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古籍中的凉膈丸 《婴童百问》:[卷之二]急慢脾风下痰轻重第十八问柴胡汤辈;重下则用青金丸、天麻丸、芦荟散、牛黄凉膈丸、青金丹、王监京墨丸辈;稍重下则用揭风汤、朱砂...
《奇症汇》:[卷之三]面麝香冰片(各五分)寒水石(,五钱)上为末,甘草膏丸,绿豆大,每一丸,陈皮汤下。《奇症汇》清沈源公元...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指南总论卷下]论积热证候腮颔结核者,可与玉屑无忧散、牛黄凉膈丸、消毒犀角饮、四顺饮、解毒丸、积热三黄丸。口舌生疮,可与碧雪...
《普济方》:[卷六十四咽喉门]咽喉不利(附论))赤茯苓(三分)射干(三分)麦门冬(水一中盏龙脑丸(出圣惠方)治脾肺壅热。咽喉不利。宜服。通津液。...
《小儿推拿广意》:[卷下附方]诸热门9、急性会厌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烟熏法
巴豆压油于纸上,取油纸搓成条,用火点燃,吹鼻,以烟熏入患者鼻中。适用于本病牙关拘急者,可使口鼻流涎,牙关自开,然后再予内服及外吹药物。
2.药雾法
(1)金银花20克,菊花15克,薄荷10克,蕾香、佩兰各12克,葱白2茎,紫苏10克,水煎,做蒸气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适用于本病会厌红肿化脓,疼痛剧烈者。
(2)北柴胡12克,葛根10克,黄等10克,甘草6克,桔梗3克,薄荷3克,水煎,取滤液20毫升,置超声雾化器内做雾化吸入,每日3-4次。适用于本病各证。
3.塞鼻法
(1)龙脑丸:龙脑0.3克,丹砂3克,茫硝15克,寮香1.5克,研世尘细末,用鲤鱼胆汁和丸如绿豆大,两鼻孔各纳入1丸,1日换1次。适用于本病咽喉堵塞呼吸困难者。
(2)蒜塞方:独头蒜1枚,削去两头,塞鼻孔。适用于本病见吸气性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者。
4.吹喉法
(1)冰黛散:冰片0.3克,火硝、硼砂各0.9克,胆矾、青黛各0.6克,僵蚕1.5克,共为细末,取少许吹喉,每日2-3次,3-5日为1疗程。适用于本病各证。
(2)妙喉散:青黛150克,硼砂、甘草各60克,青果核、石膏(水飞)、炉甘石、人中白各90克,川黄连18克,西瓜霜3。克,冰片9克,共研细末,每用少许吹喉,每日2-3次,5日为1疗程。适用于急性会厌炎及喉周脓肿者。
(3)华佗危病方:巴豆7枚(3生4熟,生者去壳研,熟者去壳,去油存性),雄黄皂子大(研),郁金1枚,共研细末,以细竹管吹药人喉中,片刻即呕吐腹泻。适用于本病咽喉急剧堵塞者。
(4)冰硼散、冰庸散、锡类散,任选搜神禅1种,取少许吹布患处,每日6-7次。适用于瞎改本病各证。
5.含漱法
漱口解毒方:野菊花15克,生甘草6克,薄荷6克,煎水漱口,每日2-3次。适用于本病各证。
10、白药子的药用价值
【性味】:苦辛,凉。
①《药性论》:味苦。
②《唐本草》:味辛,温,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冷。
④《饮片新参》:苦,温,微辛。
【 归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肾三经。
②《本草经疏》:入肺、胃。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主咽喉肿痛;热毒痈肿;风湿痹痛;腹痛;泻痢;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末冬初采挖,除去须根、泥土,洗净,切片,晒干。
【炮制】:用水浸泡,捞出,焖透,切片,晒干。
注意:
1.《本草经疏》:凡病虽有血热吐衄等证,若脾胃素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2.《饮片新参》:阴虚内热者忌用。 (1)治咽喉肿痛:白药子一两(捣罗为末),龙脑一分。同研令匀,炼蜜和丸,芡子大,常含一丸咽津。(《圣惠方》龙脑丸)
(2)治喉中热塞肿痛,散痰散血:白药子、朴硝。为末,以小管吹入喉。(《仁斋直顷神纤指方》白药子散)
(3)治风痰上壅,咽喉不利:白药子三两,黑丑五钱,同炒香,去黑丑一半为末,防风末三两,和匀,每茶服一钱。(《圣惠方》)
(4)治衄血不止:红枣、白药子(各烧存性)等分。为末,糯米饮眼。或煎汤洗鼻,频频缩药令入。(《经验良方》)
(5)治衄血汗血:白药子二两半,生地黄汁三合,生藕汁一合,生姜汁少许。上四味,捣白药子为末,先煎三物汁令沸,每以半盏入熟水一合,白药子末二钱匕,搅匀,食后温饮之。(《圣济总录》白药子散)
(6)治心气痛,解热毒:白药子根、野猪尾。二味洗净,去粗皮,焙干,等分,捣筛,酒调服钱匕。(《本草图经》)
(7)治诸疮痈肿不散:生白药子根,捣烂敷贴,干则易之。无鲜生者,用末水调涂之亦可。(《本草图经》)
(8)治瘰疬疮:白药子子不拘多少,为末,临卧冷米饮调下一钱。(《卫生家宝方》白药子散)
(9)治一切天行:白药子研如面,浆水一大盏,(冷调二钱)空腹顿服之,便仰卧。一食顷,候心头闷乱,或恶心,腹内如车鸣,疞刺痛,良久当有吐利数行,勿怪。欲服药时,先同煮浆水粥,于井中悬著待冷,若吐利过度,即吃冷粥一碗止之,不吃即困人。(《海上集验方》)
(10)治疳眼赤烂,目生翳膜,内外障疾,并小儿吐痢:白雀仿药子一两,甘草半两。上为末,用猪肝一叶,批开掺药五钱,水一大盏,煮熟,食后服。(《宣明论方》白药子子散)
(11)安胎:白药子一两,白芷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紫苏汤调下。或胎热心烦闷,入砂糖少许煎。(《普济方》铁军散) ⑿治妊娠伤寒护胎:白药子不拘多少为末,用鸡子清调摊于纸上,可碗来大,贴在脐下胎存生处。干即以温水润之。(《经验后方》)
(12)治诸骨哽咽:白药子锉细,煎米醋细细咽下,在上即吐出,在下即下出。(《经验良方》)
(13)治中暑腹痛:白药子鲜根一至二钱。去粗皮,嚼烂,冬酒送服。(《江西草药》)
(14)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白药子二斤,甘草一斤,研末,每日三次,每次一钱,开水送服。(《湖南药物志》)
(15)治肺脓瞎知疡:白药子磨酒服,每次服二至三匙。(《湖南药物志》)
(16)治肝硬化腹水:白药子三钱(用老糠炒制),车前五钱,过路黄、白花蛇舌草、瓜子金、丹参根各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
(17)治风湿性关节炎:白药子一两,蜈蚣兰、活血丹各五钱。黄酒一斤,浸三天。每天服二次,每次一调羹,饭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8)治鹤膝风:白药子四两,大蒜一个,葱三根,韭菜蔸七个。先将白药子研末,后加大蒜、葱、韭菜蔸捣烂,蜂蜜调敷患处。敷患处可发泡流水,用纱布遮盖,让其自愈。(《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19)治无名肿毒,毒蛇咬伤:白药子鲜根捣烂外敷;或用米泔水磨汁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性状鉴别:块根呈不规则团块或短圆柱形,直径2-9cm,其下常有几个略短圆柱形的根相连,稍弯曲,有缢缩的横沟,根的远端有时纤细,其后膨大成椭圆形,并常数个相连成念珠状;根的顶端有根茎残基。市售品多为横切或纵切的不规则块片,直径-7cm,厚0.2-1.5cm,表面棕色或暗褐色,有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粉性足,类白色或灰白色,可见筋脉纹(三生维管束),呈点状或条纹状排列。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粉性。气微,味苦。
以片大、断面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鉴别: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8-1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外侧有少数单个或2-4个成群的石细胞,长径60-90μm,短径28-52μm;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细小方晶、针晶或棒晶。中柱占根的大部分,为三生构造,有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列成1-4个同心环,中央的木质部束较大,导管旁有多数纤维束及少数管胞;中柱薄壁细胞含少数细小方晶及棒状结晶。本品薄壁细胞含多数淀粉粒,单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17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3个分粒组成。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10ml,冷浸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盐酸4ml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2滴,产生大量橙色沉淀;另取滤液1ml,加碘化汞钾试液2滴,产生大量黄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2)药材的新鲜断面或粉末,置紫外灯下(254nm),显淡蓝紫色荧光。
(3)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4g,加0.1%硫酸80ml冷浸,放置过夜,滤过,将滤液倾入经预处理过的苯乙烯磺酸钠型树脂柱(l×22cm),调节适度的流速,缓缓流出。样品液流完以后,将树脂倒出,用蒸馏水洗数次,滤去水分,置盘中干燥(使水分不超过60%)。加入适量10%氨水碱化,静置20min,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回流洗脱(至无生物碱反应),氯仿液用水洗至中性,加无水硫酸钠少量,滤过。滤液蒸干,加氯仿1ml溶解,此液代表脂溶性总生物碱。上述用氯仿回流过的树脂挥尽氯仿后,加乙醇回流洗脱,收集乙醇液减压蒸干,加甲醇1ml溶解,此液代表水溶性总生物碱。吸取供试液0.6μl,另以高阿罗莫宁碱、异粉防己碱、小檗胺、轮环藤宁碱、头花千金藤碱、木兰花碱、轮环藤酚碱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碱性硅胶G薄层板上。脂溶性总生物碱部分用氯仿一甲醇(10:1),水溶性生物碱部分用氯仿一甲醇一氨水(15:4:1)作展开剂,展开18m,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斑点情况;另用改良碘化铋钾一碘化钾(1:1)混合试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伪品卷叶黄精:为圆形或不规则的厚片,直径1.5~4.5厘米,厚1.5~6厘米,多数比正品片小而厚,表面黄棕色,有浅棕色的小点,外皮具环形节痕及细皱纹;质硬,断面灰棕色,无车轮状木心;虽也气微,但口尝味甜而苦。
从以上特征可辨别白药子的真伪。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药子所含的异汉防己碱有消炎、镇痛、退热的作用,并能抑制结核杆菌,对酒精中毒亦有良好的解毒作用,而伪品不具这些功效,故不可代正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