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贸易管理 » 我国从美国进口什么食品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我国从美国进口什么食品

发布时间: 2023-06-02 21:45:17

1、中国大量进口美国的猪肉,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据媒体的最新报道,截止到5月2日,中国方面已向美国猪肉出口商发布了4万多吨猪肉订单。这是近半年以来,美国获得的最大的猪肉订单。除此之外,中国还加大了美国大豆、棉花等农产品的进口。于是国内各方争议不断,多数人表示,美国疫情如此严重,我们拒绝吃从美国进口的猪肉。

实际上,中国向美国购买4万吨猪肉,并不是中国方面现在才决定的,中国进口美国的猪肉是履行去年12月13日签订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这是中美对等的履约行为。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今年第一季度猪肉进口量为95.1万吨,同比增加184.5%,其中进口美国猪肉为16.8万吨,同比增长640%,是去年同期的三倍还多。如果再加上现在的4万多吨猪肉,这些都是中方正履行之前的协议,这与拯救美国真的没有太大关系。

此外,根据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逐步落地,我国在第一季度也加大了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第一季度,我国自美进口农产品355.6亿元,增长1.1倍。其中,进口大豆781.4万吨,增加2.1倍,价值218.8亿元,增长2.1倍;进口猪肉16.8万吨,增加6.4倍,价值30.4亿元,增长16倍;进口棉花12.4万吨,增加43.5%,价值15.9亿元,增长17%。



与此同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对美出口4765.5亿元,下降23.6%;自美进口1914.6亿元,下降1.3%。大豆、猪肉、棉花等商品自美进口增长迅速。显然,中国方面大量进口美国农产品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缩小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维持中美两国的贸易平衡,减少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并不是外界所传的是要去拯救美国农业。

资料显示,中美两国贸易一直存在着较大的顺差,2018年中美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为6335.2亿美元,同比增长8.5%。其中,出口4784.2亿美元,增长11.3%;进口1551亿美元,增长0.7%。2018年中美贸易顺差达3233.2亿美元。这就意味着,中国拿了大量花花绿绿的美钞,却无法从美国购买到心仪的商品。最后无奈之下,只能购买美国国债,间接支持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美国来说,对于过高的贸易逆差肯定是不满意的,于是两国贸易争斗接连不断。

为此,中国方面也在努力进口美国农产品,以缩小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2019年,由于中美贸易战导致数据全面下滑。1-12月中美进出口累计5412亿美元,较2018年下降14.6%;其中出口4185亿美元,下滑12.5%;进口1227亿美元,下滑20.9%。2019年中美贸易顺差达2958亿美元。但是美国方面还不满意,要求中国方面大量进口美国的农产品。而我们中方也本着缩小贸易顺差的愿望,在去年底与美国签订了“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至于美国进口的猪肉,是否安全的问题,我们想阐述以下看法:首先,很多人怀疑美国猪肉的安全性,实际上,中国除了进口猪肉之外,也多年进口大豆、玉米等美国的农产品,原则上你吃了美国的大豆和吃美国的猪肉是没什么特别大的区别的。同时,在动物中只有猫容易感染新冠肺炎,而猪感染新冠肺炎病例的病例没有。专家们认为,新冠肺炎通过猪感染到人的概率几乎接近于零。

再者,我们应该相信中国海关的把关检疫能力,若从美国进口猪肉存在安全问题,一定会拒之于国门之外。因此,进口美国猪肉和中国的猪肉一样,都是可以安全食用的。同时,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正在落实之中,而协议内的东西一定要加大落实,这正是彰显大国诚信的绝佳机会。

最后,进口美国的猪肉是互惠互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美国的养殖企业,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之前国内猪肉价格从10元涨到30多元,现在又回到25元。国内猪肉价格居高不下,民众的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而进口美国猪肉,正好解决了国内猪肉需求,平抑物价。



近日,中国要进口4万吨美国猪肉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不敢吃美国进口猪肉,我们认为买不买美国猪肉可以由你自己决定。但是,这次中国进口的美国猪肉,主要是去年年底与美国达成的经贸协议,现在正在履行过程中,而且美国进口的猪肉也是会经过检疫检测的,食品安全应该不成问题。目前国内猪肉价格如此昂贵,美国廉价猪肉进口之后,会抑制国内猪肉价格。后面老百姓在购买国产猪肉也会便宜许多,如果国内猪肉能降价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2、中国什么时候从美国往中国进牛肉

一直都在从美国进口牛肉,只要每批牛肉都能通过中国政府严格的食品检疫这一关就允许进口,被打回美国的疫区牛肉也不少。好的牛肉我们留下,有问题的牛肉打回美国去。

3、中国粮食的主要进口国是哪些国家?

太多了。小麦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玉米也是美国、阿根廷。稻谷是泰国、缅甸、越南等南亚国家,大豆主要是美国、阿根廷、荷兰

4、中国主要进口美国那几种农作物?

1998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亿美元以上的商品依次是:大豆、豆油、豆粕、 原棉、牛皮革、马皮革、生牛皮。这五种商品的进口值共计10.3亿美元,占我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总值的57%。

其他在千万美元以上的进口商品主要有冻鸡块、小麦、 饲料用鱼粉、肉骨粉、西洋参、玉米、饲料添加剂、冻鲽鱼、已梳棉花、蔬菜种子和乳清等。进口值增长10倍以上的商品有:紫苜蓿子、冻鳟鱼、沙丁鱼及黍鲱鱼、 鳗鱼苗、冻比目鱼、芝麻油、葵花籽油、冷冻草莓、玉米糠麸渣、马铃薯、什锦蔬菜、姜黄、燕麦、藻酸、甘露糖醇、鲜冷冻猪肉、药材植物、肉骨粉、各种猪肉、各种饲料用的植物残渣等。 

此外,每年我国都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磷酸氢二铵,1998年进口了506万吨, 进口值达11.7亿美元。1995年进口519万吨,进口值达12亿美元。1998年与1995 年相比,尿素、氮肥、磷肥进口大幅度下降,除草剂大幅度增加。

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情况 美国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我国农产品最大进口原产国,1995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34.7亿美元,约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值的30%。

但是近几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水平比1995年减少了10 多亿美元,从美国进口农产品总值的份额下降到22%-24%。1998 年受国内需求不足的制约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农产品进口总值比1997年减少了16.3亿美元,其中1/3是由于从美国进口的减少。

但尽管如此, 美国作为我国农产品第一大进口国的贸易地位仍然稳固,大啊超过从其他国家的进口,比第二大进口原产国澳大利亚多12亿美元左右。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种类主要是畜产品、大豆、植物油、棉花、水海产品和谷物类商品。1998年这六类商品的进口值共计16.1亿美元,占我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总值的88%。1995年这六类商品进口总值为33.8亿美元, 占我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总值的98%,进口商品种类高度集中。

5、为什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大豆播种面积变化不大,在缓慢上升约15%之后又下降到原位。但中国每年进口的大豆数量则直线上升,2012年达到5300万吨,大约是该年中国自己生产的1300万吨的四倍。这意味着中国大豆消费总量的80%是进口的。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曾经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而且直至1995年,中国消费的大豆基本由国内生产提供。如此短期之内、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呢?是像有的观察者所强调的那样,由于国外跨国资本凭借转基因大豆入侵和倾销,从而占领了中国的市场,中国政府则因加入世贸组织,迫不得已而委曲求全地接纳了损己利人的关税和贸易条件,由此协助外国跨国公司获得了绝对的优势?还是简单因为高科学技术的优质转基因大豆压倒了中国的天然大豆,反映的是农业必然的“现代化”和“高科技化”的全球趋势?还是另有别的更根本的原因?
2013年9月7日,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发起活动提倡公众“品尝”转基因食品,自称是一项“科普”工作,引起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的激烈评击,导致两人的“五轮激战”,一时转基因食品问题成为公众关心的热点,其中大豆问题特别突出。方舟子主要从科学主义和现代主义角度来看待问题,而在同一时段,王绍光、严海蓉等知名“左派”学者则主要从反对跨国资本和提倡民族主权角度出发来论证转基因食品对小生产者、中国农业和相关产业所带来的破坏性冲击,同时也把问题纳入长远的食物安全和环境污染框架内来进行讨论。本文重点论证了未曾得到双方重视的两点:一是当前大豆生产和进口背后的经济逻辑;二是中国政府政策中可取的抉择以及其所隐含的有可能成为充满建设性潜力的未来出路。
大豆生产
首先要明确的是,大豆生产是占用相对较多土地和使用相对较少劳动力的农业生产,其单位面积产值较低。它的单位面积产值要远低于高值农产品——诸如(我们称之为)“新农业”的拱棚/温室蔬菜、水果和肉鱼养殖。与大豆生产不同,后者是“劳力和(非机械)资本(如肥料、优质种子、拱棚、薄膜等)双密集”的农业,用地相对较少——其单位面积产值要远高于大豆和粮食生产的“旧农业”。新农业是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农业革命——农业总产值(不变价格)达到了之前的足足六倍——的基本动力。
由于这个农业革命并不广为人知,我们称之为“隐性的农业革命”:和历史上的农业革命,特别是18世纪英国的农业革命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绿色革命”不同,它不是体现于主要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而更多是体现于从低值农产品转向越来越高比例的高值农产品。
显然,这三十年来的农林牧渔“大农业”总产值提高的来源主要不在于种植业的亩产量(亦即传统意义上的农业革命)增加,而在于农业结构的重组,主要是高值农产品在农业中所占比例的提高,尤其反映于牧业和渔业产值所代表的养殖业的大规模扩增。这期间,种植业的产值虽然增加了307%,但牧业则增加了943%,渔业更增加了1804%。
种植业本身之中,最能代表新农业的是拱棚和温室蔬菜,在产值增加方面起到远高于旧农业的谷物种植所起的作用。表2首先解剖种植业中的大豆和蔬菜所占的播种面积比例和产值比例。显而易见,蔬菜产值(相对农林牧副渔总产值的)比例要比其占用土地面积的比例高出甚多,而大豆的产值则相反地只是其所占土地面积比例的约六分之一。我们如果能够区分旧式的露地蔬菜种植和新型的拱棚或温室蔬菜(但目前的统计数据不允许这样做),其间差别会更加悬殊(我们缺乏水果的精确数据)。相对高产值的蔬菜和相对低产值的谷物种植间有很大的不同:蔬菜中的“设施农业”是基本和新型养殖业、渔业相似的,其按亩产值要数倍于谷物和大豆种植的旧农业。显而易见,在旧农业的谷物和大豆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基本稳定的同时,其所占产值比例日益收缩,从不止四分之一收缩到不到六分之一。同时,新农业——蔬菜、养殖、渔业——的产值则和农业总产值的快速增加同步扩增,所占总产值比例已经快速扩增到谷物的四倍。这个农业结构的转变正是近三十年的“隐性农业革命”的核心。而在旧农业的谷物和大豆种植之中,大豆是单位面积产值最低的作物:其产值所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只是其播种面积的约六分之一,比谷物平均的四分之一还要低一半。
从土地使用(播种面积)角度来考虑,变化也非常显著。牧业,包括小农场的种养结合,以及渔业所用鱼塘的耕地面积,不好统计,但蔬菜和水果面积的变化则非常突出。蔬菜的播种面积从1980年的0.47亿亩扩增到2010年的2.85亿亩,达到之前的606%。同时期,水果的播种面积从0.27亿亩剧增到1.73亿亩,即641%。1980年,蔬菜只占到总播种面积的2.2%,水果占1.2%,菜果共占3.4%;2010年,蔬菜占到总播种面积的11.8%,水果占7.1%。两者合并起来达到18.9%。这个变化非常显著。
显然,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农业结构越来越多转向高值农产品。这也是中国农业越来越依赖进口大豆和谷物的基本经济原因,更是中国积极在巴西购买土地来生产大豆的基本经济动因。纯粹从经济角度来考虑,用新农业替代旧农业,是划得来的。将用地较少、产值较高的新农业产品(蔬菜、水果、肉鱼)的出口与用地较多、产值较低的旧农业的进口来交换,也是划得来的。
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考虑:如果中国想要完全由自己来生产每年所消费的大豆,每年需要另外播种多少亩大豆,占用全国总播种面积多少?表4和图1按照历年大豆进口量和国内大豆单产量来估算答案。显而易见,2009年以来,每年需要另外播种约四亿亩以上的大豆,占到全国总播种面积的15%~20%。这意味着必须减少如此幅度的谷物或高值新农业产品,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考虑。这是国内大豆产量没有显著增加而大豆进口快速增长的基本原因。
而近二十年来大豆的播种面积之所以没有更多地缩减(虽然,最近几年——从2009到2013年——也显示了令人担忧的急剧下降;这个问题下面还要讨论),主要是因为国家出于保证基本食品供应独立性的考虑,一直都在补贴不那么高效益的大豆和粮食种植(包括粮食种植按亩补贴和机械购买补贴),并大规模储备粮食借以稳定价格(在价格过低时买进、过高时抛出,于2008年所储备粮食达到总产的20%以上)。②在大豆主产区,如黑龙江,大豆和小麦、水稻、玉米享受一样的种粮补贴。③在内地非大豆主产区,大豆一般不享受种粮补贴,这和那些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小和零散有关。但近年来各地政策执行中,出现一种趋势,即按照承包地面积进行种粮补贴,而不考虑实际种植品种。同时,国家针对大豆,最近正在设计所谓的“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如果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按两者的价差核定补贴额,由政府直接补贴给农民;如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则不启动补贴。预计“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将成为大豆这一农产品最主要的补贴方式,未来也许可以起到稳定大豆生产的作用。④国家的保护措施是大豆播种面积在近二十年来没有更大幅度缩减的基本原因。如果简单按照中国劳动力相对丰富和便宜,以及美国、巴西等国家的土地相对丰富和便宜的“比较优势”逻辑来考虑,更为经济的结合是更高度的分工和交换:由中国来负担更多的劳动相对密集的蔬菜、水果的种植和肉鱼养殖,由美国、巴西、阿根廷来负担更多的土地密集粮食生产。但是,粮食结构从来就不简单决定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也起了一定作用。
对中国进口大豆的来源地美国来说,其经济逻辑则正好相反。转基因大豆占到绝对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抗农达”(RR,Rounp Ready )转基因大豆的一个关键特征:“农达”(Rounp )草柑膦是美国最广泛使用的除杂草剂,而所谓的“抗农达”的含义就是RR转基因大豆具有抗拒这种除草剂的能力。这是个关键特征,因为对地多人少的美国农业来说,节省劳动力而不是节省用地才是最关键的因素。这里应该说明,迄今转基因大豆并没有能够实现比天然大豆要高的单位面积产量。美国之所以能够相对廉价生产这种转基因大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借草柑膦的使用而节省了除草所需的劳动成本,而不是因为它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这也是美国这种转基因大豆之所以能够占据到其本国90%的大豆生产以及大规模占据中国进口大豆市场的重要因素。
大豆需求
当然,促成当前的大豆经济结构背后的另一主要经济动力是市场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其中的关键因素是近三十年来伴随人民收入提高而来的中国食品消费的转型,从(我们称之为)原来的8:1:1(粮食:蔬菜:肉食)比例朝向(黄宗智和彭玉生根据目前大陆城市中上层收入人群以及台湾地区消费状况而预测的)4:3:3的演变。图3显示1980年以来这些不同食品所占的总食品消费比例的演变。近三十年来,中国人均肉—鱼消费有显著的增加,水果同样,蔬菜消费的变化则体现于不是简单的量性增加,而是越来越多的不同品种和高档蔬菜的消费,而粮食消费则大规模减少。
大豆消费总量在近二十年来所增加的部分(约四倍)主要并不是大豆或传统豆制品(豆腐、豆皮、酱油、腐乳等)消费的增加,而是新式豆制品消费的增加,主要是人们食用的豆油和养殖业所用饲料中的豆粕。豆油消费的增加主要来自伴随人们收入提高而来的更多食用油的需求。与菜油相比,豆油脂肪含量较低,比较健康。之前,菜油一直是中国的主要食用油,但近年来其地位已经被大豆油所取代。虽然如此,这些年来油菜的播种面积仍然基本稳定,豆油消费的增加是加在之前的菜油消费之上的,反映了人们伴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食用植物油消费的大趋势。
豆油之所以多用进口转基因大豆不仅是因为其原料相对便宜,也因为其含油量(19%)要高于中国的天然大豆(17%)。对比近年来各种不同食用油的消费量,说明豆油使用扩增的总体趋势。今天其总量已经达到将近一千万吨,消耗的大豆原料在五千万吨以上,一部分来自国内自产,更多来自进口大豆和豆油。
豆粕用于饲料则主要源自肉食消费增加及其所导致的养殖业的快速扩增,由此促使饲料需求的大规模扩增。而大豆之所以被用于饲料的关键原因在于大豆豆粕所起的作用:动物营养科学研究发现,一份豆粕加上四份玉米或其他饲料,能够使猪、牛、鸡、鸭、鱼更高效地把饲料消化为蛋白质。近年来新添加的饲料使用基本属于这种新的高效豆粕饲料。说明近年来进口的大豆约三分之二是用于生产饲料的。饲料中的“饲用豆粕”之所以主要依赖进口转基因大豆主要是因为其价格相对便宜。有的相关论述认为中国是因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在大豆方面迫不得已只征收3%的进口税。有论者指控,1995年黑龙江省因其大豆减产而把本省所产大豆限于省内使用,由此触发从境外进口大豆的长期趋势。美国生产商由此看到商机,借助于其先进的饲料生产技术而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这些观察都没错,但如果没有上述相对便宜的基本动因,进口大豆绝对不会达到如今的规模。当然,美国政府大力补贴出口的转基因大豆生产也起了一定作用。但对中国来说,地多人少国家所产的大豆既然基本比地少人多的中国便宜,更便宜点只会更加强使用进口大豆的动机。也就是说,中国政府之所以继续接受低关税是有其经济考虑的。当代的中国政府是一个主权性较强的国家,也是个精打细算的政府,绝对不应错认为是类似于帝国主义时期关税完全受人摆布的国家。
至于中国的土产天然大豆(迄今国家不允许转移因大豆在国内种植——原因之一是转基因大豆与天然大豆混合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天然大豆基因的变异),与转基因大豆相比,一个重要的优点是蛋白质含量普遍要比转基因大豆高。这是中国能够出口大豆蛋白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国出口天然大豆蛋白快速增长,2010年达到22万吨的规模,占全球总大豆蛋白出口量的一半以上。虽然如此,大豆蛋白出口量还只相当于进口大豆的较小比例:2010年总值才约四亿美元,只是进口大豆总值250亿美元的1.6%。

6、我国一般进口美国哪些坚果,产地分别在哪啊?

(加尼福利亚)核桃、(北美)碧根果、开心果、(加州)杏仁、(加州)腰果、(俄勒冈州)榛子。
美国是我国坚果进口第一大来源国。2015年以来进口持续高速增长,占我国自美农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2019年为6.0%(8.4亿美元)。近5年美国坚果进口量占我国坚果总进口量三至五成,2019年占比为33.0%,2020年1—5月占比为24.8%。
美国进口的主要品种为开心果、扁桃核及仁和榛子。2019年,开心果进口量6.5万吨、进口额4.8亿美元;扁桃核及仁进口量3.8万吨、进口额2.0亿美元;榛子进口量1.6万吨、进口额4121万美元。

7、中国进口美国什么最多排行?

机电产品是中国进口美国的第一大类商品

运输设备是中国进口美国的第二大类商品

第三大类 矿砂、矿渣及矿灰(HS26)第四大类 肉及食用杂碎第五大类 玉米 小麦等农作物

8、中国主要进口美国那几种农作物?

主要是大豆、棉花和猪肉等大宗农产品。

目前国内大豆的产需缺口为9000多万吨,需要依靠国际市场补充。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产量在1亿吨左右,但其国内消费量有限,一半左右依赖出口国际市场。

2018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基本平衡,美国大豆产量11779万吨,比上年减产1.5%。2015—2017年,美出口我大豆占其出口总量的59%。据此估算,如无贸易摩擦,2018年度美对我大豆出口量将在3000万吨以上。

2016年,我国进口棉花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美国、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巴西作为我国棉花进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国家,进口总重量占全部进口量的88.5%,总货值占全部货值的88.9%。

对美国来说,虽然美国猪肉位列中国进口的第六位,但中国却是美国猪肉的第三大市场。过去十年间,美国的猪肉及制品出口到中国的量增加了近4倍。2017年,美国对中国出口近200亿美元农产品,其中美国的生猪产业对华出口11亿美元。

(8)我国从美国进口什么食品扩展资料:

2017年,我国自美国进口农产品241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9.2%;向美国出口农产品77亿美元,占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0.2%;我国对美国农产品贸易逆差达164亿美元。

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价值139.5亿美元、畜产品价值29.2亿美元和谷物价值15.1亿美元。我国向美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水产品价值32.2亿美元、蔬菜价值11.5亿美元和水果价值7.7亿美元。

在水产品方面,美国是我第二大水产品出口市场,2017年我对美出口水产品分别占我水产品出口总量的12.8%、出口总额的15.2%。水产品是我输美主要农产品,出口额占我输美农产品总额的42%。

果蔬产品方面,美国是我第五大蔬菜出口市场和第三大水果出口市场,2017年我蔬菜和水果对美出口额分别为10.7亿美元和7.7亿美元,分别占我输美农产品总额16.4%和11.7%,占我蔬菜、水果出口总额6.9%和10.9%。

参考资料:

人民网-怎么看中美经贸摩擦中的农业问题

人民网-2016年度全国进口棉花质量状况白皮书发布

9、中国主要从美国进口什么


美国对中国出口最多的是农产品,其中又以大豆为最大宗。其他比较多的还有航空航天产品、汽车、半导体,在机械方面美国对中国出口最多的是医疗机械,都是高附加价值商品。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出口产品的不可代替性非常高,因为美国在航空航天、医疗医药、半导体技术、农业的技术独步全球,很少有竞争对手。
其实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比较怪异,没有向中国大规模出口其最优势的产品。这可能是因为美国对于中国的高科技产品禁运有一定关系,比如部分半导体生产产品、科学仪器等等。

10、中国粮食进口主要来自哪些国家

我国的粮食主要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进口粮食,其中主要从美国进口小麦、玉米等粮食;主要从加拿大进口大豆、小麦等粮食;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小麦等粮食;主要从泰国进口大米(水稻)等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