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物流 » 国际物流郑和下西洋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国际物流郑和下西洋

发布时间: 2023-03-29 04:11:15

1、郑和下西洋的过程和意义

浅述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以及意义与影响 符军 物流112 摘要: 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创举。本文就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以及它所用船舶和它的意义与产生的影响等来简要阐述。以纪念裂禅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伟大创举。 关键字:明代,郑和宝船,下西洋,先驱 郑和下西洋背景: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蒙古贵族的腐朽统治。明太祖 朱元璋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繁荣社会经济发展得措施。洪武十八年,明朝下令“士、农、工、商 四民务在各守其业,凡出入作芦带息,乡邻必互知之,其有 不事生产而游惰及舍匿他境游民者皆迁之远方”。又“设扶民之官,颁宽恤之条,令天下郡邑,招而抚之,天下之民,感戴宏恩,扶老携幼,竞返桑梓”。这样一来,大明朝越来越强盛。 明永乐大帝朱棣的“锐意通四夷”,向往在临御之年,中国出现一种前代未曾有过的天下太平,万国咸宾的盛世。所以朱棣非常重视与海外诸国的友好关系。永乐大帝朱棣在对外关系上的各种意图正是通过郑和下西洋,在事实上体现出来的。 郑和祖辈为云南昆阳州宝山乡和代村人士,回族,姓马,世称哈只。在1381年名明军征伐云南时被掳,后被分到燕王朱棣藩邸中服役成为内侍。在跟随朱棣起兵“靖难”有功,被赐“郑”姓,改称“郑和”,为内宫监太监。 当时在东南亚,南亚等地明朝政府遭遇到各种困境,据锡兰(今斯里兰卡)史籍记载:“一千四百零五年(永乐三年),有中国佛教徒一队,来锡兰献香火于佛齿圣坛,为国王维哲耶巴虎六世所虐待。”在郑和下西洋前夕,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及南海国家关系削弱,外交活动瘫痪,中国国际地位随之降低,以致陪源芦洪武末年颇有“诸蕃久缺供之感”。对明成祖这样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高踞于“临御天下”的大国地位之上,“居华夏而治四方”,在实现对外方针上自有一番抱负,绝不能容忍这种现象继续下去。 正是因为如此,在1405年(永乐三年)7月11日,明成祖朱棣在南京颁诏,命郑和从海上出使西洋诸国。从此郑和开始了他长达28年的远洋航海活动,航行数十万千米,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船队情况:郑和船队的规模之大堪称奇迹。据明代编年体史书《国榷》记录:宝船六十 只艘,大者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次者长二十一七丈,阔一十五丈,下西洋官兵人数记为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人。 《瀛涯胜览》作者马欢是下西洋随行翻译,曾于第四,第六、第七次二次随行。在他书的卷首载:“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下洋官兵人数为二万七千六百七十员名。(第四次) 明末罗懋登所撰小说《西洋尼》。该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写成,书中记载:第十五回详细记有宝船九桅、马船八桅、粮船七桅、坐船 、六桅、战船五桅并各种船型长、阔尺寸。若按船用途来分,大致可以分为宝船、战座船(一千五百料、二千料)、粮船、水船数种。 从这些当中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时的船之庞大,足以体现出当时中国的造船业之发达。 访西洋之过程:郑和船队一共七次下西洋,可分为两个时期,其中前三次为一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郑和船队主要是进行广泛的外交活动缓解与海外诸国的紧张关系,建立东南亚与南亚之区域和平局势。树立起中国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中间的威信。 第二个时期主要着重发展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谊,相互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第一个时期中郑和船队访问了占城、灵山、昆仑山、宾童龙、 真腊、满刺加、急兰丹、彭亨、东西竺、苏门答腊等地 第二个时期主要访问了今印度,红海,非洲北海岸等地, 郑和下西洋的成就与影响:郑和下西洋在政治上主要建立了亚非国家国际间的和平 局势,经济上发展了亚非诸国间的国际贸易,文化方面向亚非各国敷宣中国的教化,以及 增进了中国人民对亚非国家的认识与和了解。 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告诫那些“喜战好斗”的岛国要安分守纪,另一方面从统一宗教入手,,力劝改变不正的宗教信仰,对平衡各国关系,缓解因宗教问题而导致的国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起无比重要的作用。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国际贸易,不仅使明朝获得很大的经济利益,而且一般的贫民也很多因此而致富,严从简曾说:“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瑜,海番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稀,充溢库市,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欲矣”。郑和船队传扬了文教,使中国与亚非国家交往空前密切,增进了亚非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也极大地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海外知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中国人民对于海外的地理知识。郑和下西洋开扩的海外市场极大的发展了像以景德镇为中心地瓷器业,以苏州为中心的丝织 业和以松江为中心的棉纺业,以芜湖为中心的漂染业等。并且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郑和下西洋还促进了向南洋移民的热潮,为中国移民在海外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在此我们向伟大的先驱者致敬! 郑和下西洋对今天船舶工业发展的意义和推动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作用 郑和下西洋让我们看到明朝时我们伟大的造船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深入探讨的。据史料记载的有关郑和宝船的情况可以看出,当时我们已率先使用了干船坞,我们能造长一百多米,宽五六十米的超级大船。这极大的激励了现在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作为我们伟大而光荣祖先的后人我们应该学习古人那种坚韧不屈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是我们不断拼搏向前、发展中国造船业的榜样。我们现在还不太清楚古人为什么能再当时那种条件下造出那样雄伟的大船,但他们做到了,他们的智慧是无穷的。 现在的中国造船业已经处在世界前列,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还有很多的不足,我们与其他更多的造船大国相比还有很多差距。所以我们还是要发扬古人敢做天下先的勇气,为中国船舶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家,我们是值得自豪的,在遥远的过去我们的祖先始终处在世界发展的前列,他们是勇于开扩的,极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郑和船队的远航比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横渡大西洋早了87年,比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1498年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早了92 年,比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1521—1522年环球航海早116年。这次航行极大的引燃了中国人民对国家的热爱,也极大的促进了中国与近邻的友好关系,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伟大贡献。

2、物流的含义

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物流是一个十分现代化的概念,由于它对商务活动的影响日益明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物流(PhysicalDistribution)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就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因为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已出现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企业因此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此时的物流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应,美国军队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其中所提出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后来“后勤”一词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又有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提法,这时的后勤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物流,因而是一个包含范围更广泛的物流概念。
----因此,物流概念从1915年提出起(PhysicalDistribution),经过70多年的时间才有定论(Logistics),现在欧美国家把物流称作Logistics的多于称作PhysicalDistribution的。Logistics包含生产领域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搬运与厂内物流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或销售物流即PhysicalDistribution,可见其外延更为广泛。
----日本的物流概念是1956年直接从英文的PhysicalDistribution翻译而来,1956年日本派团考察美国的流通技术,引进了物流的概念。到了70年代,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目前国内外物流的概念很多,如有以下几种: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
----“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达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
----“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物流术语》的国家标准正在修订之中,当国家标准颁布实施时,我国对于“物流”的定义将得到统一。
我国物流概念的引入及其特点
----物流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从国外传入我国,一条是在80年代初随“市场营销”理论的引入而从欧美传入,因为在欧美的所有市场营销教科书中,都毫无例外地要介绍“PhysicalDistribution”,这两个单词直译为中文即为“实体分配”或“实物流通”,我们普遍接受“实体分配”的译法。所谓“实体分配”指的就是商品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进行的物理性移动。
----另一条途径是“PhysicalDistribution”从欧美传入日本,日本人将其译为日文“物流”,8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这一概念至今。
----在物流概念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实际上一直存在着物流活动,即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中主要是存储运输即储运活动。国外的物流业基本上就是我国的储运业,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主要差别在于:
----1.物流比储运所包含的内容更广泛,一般认为物流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而储运仅指储存和运输两个环节,虽然其中也涉及到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活动,但这些活动并不包含在储运概念之中;
----2.物流强调诸活动的系统化,从而达到整个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化,储运概念则不涉及存储与运输及其他活动整体的系统化和最优化问题;
----3.物流是一个现代的概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各国兴起,而在我国储运是一个十分古老、传统的概念。
物流的分类
----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物流活动无处不在,对于各个领域的物流,虽然其基本要素都存在且相同,但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类型。在对物流的分类标准方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在此,我们将采用第二种分类方法,对物流进行划分。
----1.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流承担人承担的,社会物流的范畴是社会经济大领域。社会物流研究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生的物流活动,研究国民经济中的物流活动,研究如何形成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研究社会中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因此带有宏观和广泛性。
----2.企业物流
----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企业物流又可以区分为以下具体的物流活动:
----(1)企业生产物流
----企业生产物流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是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伴生的,实际上已构成了生产工艺过程的一部分。企业生产过程的物流大体为:原料、零部件、燃料等辅助材料从企业仓库或企业的“门口”开始,进入到生产线的开始端,再进一步随生产加工过程一个一个环节地流,在流的过程中,原料等本身被加工,同时产生一些废料、余料,直到生产加工终结,再流至生产成品仓库,便终结了企业生产物流过程。
----过去,人们在研究生产活动时,主要注重一个一个的生产加工过程,而忽视了将每一个生产加工过程串在一起,使得一个生产周期内,物流活动所用的时间远多于实际加工的时间。所以企业生产物流的研究,可以大大缩减生产周期,节约劳动力。
----(2)企业供应物流
----企业为保证本身生产的节奏,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部件、燃料、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这种物流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正常、高效进行起着重大作用。企业供应物流不仅是一个保证供应的目标,而且还是在最低成本并以最少消耗、最大的保证来组织供应物流活动的限定条件下,因此,就带来很大的难度。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如何降低这一物流过程的成本,可以说是企业物流的最大难点。为此,企业供应物流就必须解决有效的供应网络、供应方式、零库存等问题。
----(3)企业销售物流
----企业销售物流是企业为保证本身的经营效益,不断伴随销售活动,将产品所有权转给用户的物流活动。在现代社会中,市场是一个完全的买方市场,因此,销售物流活动便带有极强的服务性,以满足买方的需求,最终实现销售。在这种市场前提下,销售往往以送达用户并经过售后服务才算终止,因此,销售物流的空间范围很大,这便是销售物流的难度所在。在这种前提下,企业销售物流的特点,便是通过包装、送货、配送等一系列物流实现销售,这就需要研究送货方式、包装水平、运输路线等,并采取各种诸如少批量、多批次、定时、定量配送等特殊的物流方式达到目的,因而,其研究领域是很宽的。
----(4)企业回收物流
----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的活动中总会产生各种边角余料和废料,这些东西回收是需要伴随物流活动的,而且,在一个企业中,如果回收物品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整个生产环境,甚至影响产品的质量,也会占用很大空间,造成浪费。
----(5)企业废弃物物流
----企业废弃物物流是指对企业排放的无用物进行运输、装卸、处理等的物流活动。
物流管理
----1.物流管理的定义和内容
----所谓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
----(1)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
----(2)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
----(3)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管理等。
----2.物流系统化
----系统化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怎样建立所希望的物流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物流系统就是指在企业活动中的各种物流功能,随着采购、生产、销售活动而发生,使物的流通效率提高的系统。这种系统大致可由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两个系统组成(见下图)。

----作业系统就是在运输、保管、配送、装卸、包装等作业中,引入各种技术,以求自动化和效率化,同时,使各功能之间能完满地联接起来的系统。信息系统也称物流信息系统,在企业活动中与其他的功能——采购、生产、销售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从订货到发货的信息活动更完满化,从而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
----物流系统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将商品在适当的交货期内准确地向顾客配送;
对顾客的订货要尽量满足,不能使商品脱销;
适当地配置仓库、配送中心,维持商品适当的库存量;
使运输、装卸、保管等作业自动化;
维持适当的物流费用;
使从订货到发货的信息流畅通无阻;
----把销售信息迅速地反馈给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和营业部门。
----物流系统化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1)大量化
----随着消费的多样化,产品的多品种化,多数顾客往往要求频繁地订货预约,迅速交货。在接受订货的企业中,因为要尽可能地使发货的批量变大,采取最低限额订购制,以期降低成本。
----大型超市、百货店,从制造厂或批发商那里进货,把向各店铺个别交货的商品,由中间区域设置的配送中心集约起来,再大批量地送往各店铺,并按照顾客的订货量,采用减价供货制。
----(2)共同化
----主要在同一地区或同一业种的企业中,谋求物流共同化的情况比较多,尤其在大城市,由于交通过密,运输效率大大降低,积极参加共同配送的企业越来越多,各种销售业,面向百货店、大型超市的共同配送的例子举不胜举。不少小规模的企业,也共同出资建立“共同配送中心”,全面地使装卸、保管、运输、信息等物流功能协作化。
----(3)短路化
----过去,很多企业的商品交易过程是按照制造厂—一次批发—二次批发—零售商—消费者的渠道进行的,商品经由的各个阶段都有仓库。现在,销售物流可以不经由中间阶段,而直接把商品从制造厂送至二次批发或零售商,使物流路线缩短减少了商品的移动速度,压缩了库存量。
----(4)自动化
----企业在过去的运输、装卸、配送、保管、包装等物流功能中,引进了各种机械化、自动化的技术。在运输等方面,由于运用托盘、集装箱而发展起来的单位载荷制,提高了货物分拣机械化水平的技术;在保管方面,由于高层货架仓库发展为自动化仓库,大大提高了保管的效率。
----(5)信息化
----物流系统中的信息系统是指企业从订货到发货的信息处理结构。在企业活动中,信息是控制生产和销售系统的相结合的物流作业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物流信息的系统化、效率化是物流系统化必不可少的条件。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性能的提高,以及数据通信技术的进步和通信回路的开放,信息处理的速度大大提高了,远距离贸易双方的信息交换变得容易起来,有力地推进了物流信息的系统化,实现了从订货到发货的信息处理。----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较晚,观念滞后,加之硬件老化、体制落后,难以形成信息化、规模化的现代物流模式。虽然近年来有关于物流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颇多,但很少有人将其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探讨如何卓有成效地在电子商务中开展物流活动。然而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推广,传统的物流模式已难以满足新型商务活动的需求,如何将传统的物流模式转化为电子商务下的新型物流模式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通俗点儿说吧。物流就是货物的流通,涉及到买方、卖方、货运

3、求“郑和下西洋与现代物流”有关著作或资料

郑和下西洋,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刘家港集结,沿海南下,在福建长乐太平港停泊,等候太平洋西北季风,11—12月,季风来了,便穿过台湾海峡和南海, 第一站到达占城,再到东南亚各国,进告庆入印度洋.前三次主要在印度以东,最远到达古里.它是古代东西方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第四次开始到达西亚、东非地区. 有学者对航线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认为郑和重要航线有56条,航线总长15000英里.

如开辟了古里到溜山到东非索马里摩加迪沙(木骨都束)、卜喇瓦、肯尼亚的麻林地.并向南航行到比剌(莫桑比克港)、孙剌(今索法拉港).分船队进入了德拉运友简戈阿港附近附近的南非风暴区,远远超过了季风航行的要求.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从航海发展史角度看,比较成熟,具有创新性的突破,为以后的航海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旁裤次从永乐三年六月到永乐五年九月,自苏州刘家港出发,经历爪哇、苏门答腊、锡兰、印度西海岸的柯钦以至古里 (今科泽科德)。第二次从永乐五年十一月到永乐七年七月,沿同样的路径至古里。第三次从永乐七年九月到永乐九年六月,以东印度洋为中心,从爪哇、苏门答腊往锡兰,又北上印度东海岸,抵孟加拉湾,然后折回马六甲海峡,在马六甲修筑城塞后返国。第四次从永乐十一年十月到永乐十三年七月,又经东印度海岸折往波斯湾,到达霍尔木兹。也有认为这次远航到达东非沿海的。第五次从永乐十五年秋到永乐十七年七月,与前次航线相同,抵波斯湾,又另分一支船队经由阿拉伯南岸远航到东非沿海的摩加迪沙、布腊瓦、马林迪等地。第六次从永乐十九年春到永乐二十年八月,除驶入波斯湾外,另有分队绕东非沿海诸港口航行。第七次从宣德六年元月到宣德八年七月,进行了经由印度西海岸入波斯湾的最后一次航行。这次,郑和的部下到达了阿拉伯的麦加。

4、郑和七下西洋为开拓明朝的海外贸易做出了哪些贡献?

郑和下西洋带动了明朝百姓参与贸易的积极性,这是一种百姓自动发起的不带有任何其他性质的交易,为明朝在海上开辟了一条商贸之路,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明朝经济的蓬勃发展,郑和下西洋也加强了明朝与其他各国贸易的发展,也传播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其他国家认识到中国的先进性,可以说是为明朝与其他国家之间建立了一条海上桥梁。

5、郑和下西洋的具体路线及影响

一、郑和下西洋的路线

郑和下西洋路线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1、开辟了亚非的洲际航线,为西方人的大航海铺平了亚非航路。

2、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了一些海洋考察,搜集和掌握了许多海洋科学数据。《郑和航海图》就是通过大量海洋调查绘制的。这种海洋考察活动比世界记载最早的1872年—1876年英国的“挑战者”号进行海洋调查早了400多年。

3、对航海区域进行了战略布局。郑和下西洋根据其使命和掌握的海洋知识,在辽阔的海斗猜外选择了占城、满剌加、旧港、古里、忽鲁莫斯等地作为海洋发展的重点区域,有利于扩大海外交通和贸易范围。

(5)国际物流郑和下西洋扩展资料

郑和下西洋的政治和经济贡献:

1、建立政治秩序

在外交及握搜军事方面,郑段销历和下西洋颇有建树。在总体保持和平的同时,郑和船队使用武力,打击了斯里兰卡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的统治,消灭篡夺王位的苏门答腊君主苏干剌,惩治海盗陈祖义,并在东南亚扶植由施氏华侨统治的旧港宣慰司。

2、拓展朝贡体系

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船队展示了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

3、开拓海外贸易

郑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郑和下西洋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