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纺织品和服装的主要生产国,及其贸易格局如何?
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装,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化脚步的前行,日本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穿和服了,只有在重大节日的时候才会穿上和服。主要生产国是日本,其贸易格局比较狭窄。
2、世界纺织品贸易演变过程
O(∩_∩)O哈哈~我到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资料很全~~就是不告诉你!
新中国纺织业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 多年的快速发展, 在满足国内衣着消费、增加出口创汇、积累建设资金、解决就业以及为相关产业配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 我国化纤、棉纱、棉布、毛纱、呢绒、丝、丝织品、服装等主要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均具世界首位。但是, 我国纺织业大而不强, 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企业规模、产业结构、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 还是在技术设备、工艺水平、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对整个纺织业而言, 纺织品的出口是发展的动力, 而纺织业的的进步、竞争能力提高则是纺织品出口和全行业发展的基础依托。中国已成为WTO的成员, 当今世界国际经济一体化水平日益提高, 各国在资源、成本、技术贸易政策等方面都展开了全方位的竞争。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纺织工业日益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发达国家的资金比较优势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比较优势, 不断改变世界纺织生产和贸易的格局。我国纺织业面临巨大压力, 但也遇到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冷静思考、权衡利弊、审时度势, 不断完善调整战略, 实现纺织强国之梦。
首先,我们得了解国际纺织服装贸易的发展状况。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从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始至今,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一、18世纪末到二战前夕。随着第一次产业革命的爆发,英国开始以及其大生产取代传统的纺织手工业。以防止机械革新为起点的机械化生产,促进了英国纺织品生产效率的急速提高,英国真正成为“世界工厂”。纺织服装业的国际贸易初步形成,世界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中心是以英国为中心的发达国家。二、二战后到1960年。战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低迷使其采取了高关税、复杂的进口许可程序和一系列贸易限制。到了20世纪50年代,数量限制由于GATT和IMF等国际组织的谋求贸易自由化进程而减弱。发达国家的纺织品服装贸易限制的逐渐减少促进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成为纺织服装出口国,这些国家原材料丰富,劳动成本低,他们先增加了棉花的出口,几年后服装出口增加。发达国家并不十分欢迎这种趋势,因为从发展中国家过快的进口对本国产业有影响,为了避免潜在的严重社会问题,一些发达国家也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国政府签订协议以减少棉纺织品的出口。1959年世界服装出口额首次突破十亿美元。三、1961年至1994年。这30年来,世界纺织服装贸易一直在贸易保护主义下进行。20世纪60年代,纺织服装生产中心从美国、日本和西欧转移到韩国。香港。台湾等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而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仍在继续,从韩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向亚洲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转移。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的纺织服装出口地区。四、1995年至2004年。在这一阶段,区域贸易协定对纺织服装贸易流向有明显的影响,美国、墨西哥纺织品出口贸易在增加。从西欧到周边国家,如中欧、东欧、土耳其和北非的出口明显扩大。而亚洲,特别是韩国和台湾地区对西欧和北美地区的出口增长也是相当可观的。发达国家通过产业升级,从过去以制成品出口为主,转变成以纺织品为主,发达国家继续通过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纺织品来获取高利润。而将服装及中低档纺织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五、2005年以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对纺织品的配额到期后,发展中国家将面临良好的贸易环境。
发达国家一直是纺织服装的主要进口国,目前世界70%的服装出口到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和美国,但这一广阔的市场并没有完全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发达国家的进口很大一部分是发达国家间的贸易,特别是欧盟,其内部的贸易占其进口总量的50%以上。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在纺织服装业占有比较优势,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业通常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先导产业,当一个国家经济实力越来越强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这表明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扩大生产和出口的空间很大。近40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加迅速,而发达国家则出现了出口下降的总体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出口额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目前世界纺织服装市场已形成了发展中国家出口、发达国家进口的格局。美国、欧盟、日本式全球纺织品服装的主要市场,占全球纺织品服装总进口额的70%。
纺织业是我国竞争性和国际依存度较高的产业, 也是劳动密集型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我国的纺织工业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但缺乏竞争优势。我国纺织业比较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原料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首先是天然纤维资源与发展迅猛的化学纤维资源优势。如棉花产量世界第一; 萱麻纤维占我国纤维总量1 % , 但占到世界萱麻纤维产量的99 %。亚麻也属于我国所特有资源之一。此外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生产国, 蚕丝和厂丝产量占世界的70 %以上, 此外还有兔毛、大麻等天然纤维资源。化纤原料资源种类齐全, 国内生产量逐年增加。同时拥有的就是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比劳动力廉价; 与亚洲、南美州、非洲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从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仍是劳工成本与技术水平因素。服装工业仍具劳动密集的倾向, 而纺织业整体越来越明显的表现为资金技术密集的倾向。我国廉价的劳工成本是我们突出的竞争优势, 但日本等发达国家以技术领先, 很大程度又抵消了我们的成本竞争优势。从国际竞争力来看, 我国比较优势仍然存在, 诸如印度、巴基斯坦等各国总体实力仍不能与我抗衡。但从长远看我们的竞争优势依然不足, 主要体现在: 企业规模偏小、技术设备落后、产品开发能力不足与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经营管理水平低等方面。棉纺锭设备中的30 %、毛纺设备的15 %和印染设备的30 %急需淘汰。代表世界纺织工业水平的无梭织机和自动络筒机普及率发达国家已经分别达到60 %和90 %以上, 我国却仅为514 %和13 %。目前先进国家(地区) 的化纤人均产量约为我国的5~10 倍。开发能力弱也是我们难以克服的弱势, 发达国家研究开发投入一般为销售收入5 %~10 % , 而我国则不到1 %。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上的, 这理论同样适用于地区和产业之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 在某种商品上, 一个国家(地区) 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 即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 若各国都从事自己已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 即而进行交换, 那么双方都可以获益, 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斯密这一理论被称为绝对优势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在任何商品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那么这一国家能否参加国际分工进行国际贸易? 另一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不论一国经济处于怎样状态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 即使一国总体上处于劣势, 也可以从诸多劣势中找到相对优势。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都是一样的, 双方按照“两优取强, 两劣取弱”的原则进行分工, 交易仍可获得贸易利益。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 - O 模型) 继承发展了李嘉图理论, 揭示了各国生产成本差异和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H - O 模型基本容为: 同样产品的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基础; 价格绝对差异是由成本绝对差异决定的; 成本的绝对差异是由要素价格差异决定的; 要素价格绝对差异是由要素存量比率不同决定的; 要素存量比率差异是由要素供求决定的; 要素的供给则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该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之间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 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 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型式上的差别。因此, 各国应当生产出口哪些密集型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 而进口哪些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比较优势原理构建了国际贸易的基础, 影响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但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适用程度和范围是有限的, 因为它仅从静态的角度来分析;从动态角度看,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教育的进步, 各国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是在变化的, 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也不断变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一味地单纯以自己的成本和资源比较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 就会不可避免的进入“比较利益陷阱”和“出口的贫困增长”。原因有二: 一是初级产品和工业成品交换的贸易条件对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恶化, 目前我国纺织工业主要提供初级品; 二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加强。同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际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总会处于不利地位。
在人们的观念中,比较利益的贸易格局是:发达国家进口自然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则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长期以来,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各国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我国对外贸易也一直以此为指导。迄今为止,我国净进口的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净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中占出口第一位的纺织、服装明显属于此列。中美、中欧纺织品频繁的贸易摩擦显示,比较优势理论运用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发展战略上时,出现了严重问题。中国真正的优势在于巨大的国内市场,只有中西部及东北等潜在市场不断被开发出来,中国的就业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出路。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美国和欧洲似乎应该放弃在纺织品行业的生产能力,将其让位于像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以充分发挥后者劳动力廉价的优势(既是相对比较优势,也是绝对优势)。但是实际情况是,欧美不但不会放弃本国纺织业反而会对其进行保护。因为如果欧美放弃纺织品行业,这几十万的产业工人将面临下岗和工作转型的挑战,而其培训和迁移成本巨大。此外,美国的纺织品行业可以利用他们的政治力量去游说议员,进而给政府官员施压,要求对中国的纺织品加以限制。
通过分析可知,如果我们继续增加低附加值的纺织品的出口,可能会引发以下结果:(1)在纺织品领域与其它发展中国家发生更加激烈的竞争和贸易摩擦,受到更多的反倾销指控,贸易环境恶化;(2)纺织品企业规模小而分散,专业化水平低,导致整个纺织品产业竞争力低下,进一步降低低附加值纺织品的国际市场价格,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如纺织品虽然在快速发展,但在整个纺织生产、销售过程中,中国企业只赚取不到10%的加工费,许多与品牌、营销等环节相关的市场收益,都被其他国家的企业所分享;(3)纺织品的贸易增长只是在数量上带动了经济增长,却缺少重要的技术和管理效应,产业结构难以升级。
由此,纺织品出口要想正常健康发展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比较优势,而应尽快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从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转变,把纺织品的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构建在完全竞争基础上的, 主要研究各国(或地区) 不同产业间的系, 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或地区) 比较成本和资源禀赋状况, 最终归结为价格。竞争优势是构建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存在着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 是研究各国(地区) 同类产业之间或可替代产品的关系。强调的是非价格竞争和创新竞争。产业的竞争优势是一系列因素决定的, 这些因素主要有产业组织效率、投入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学习和创新能力、合作的效率、文化力量以及产业政策的作用等。比较优势的实现离不开竞争优势, 而竞争优势越来越处于主导地位。任何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都是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方面因素所决定。传统的比较优势强调各国比较成本和资源禀赋的状况, 比较优势最终归结为价格竞争, 而竞争优势更强调非价格竞争和创新竞争。比较优势的实现离不开竞争优势, 而竞争优势越来越处于主导地位。因而纺织工业的发展应当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动态地进行研究, 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构建竞争优势, 才能在国际国内市场上获得真正更大的比较利益。
为适应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从比较优势转向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轨道是必然选择。在当前,中国纺织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成本、规模和质量等方面:产业链完整、劳动力资源廉价、一些天然纤维的种植生产丰富(如棉花、亚麻、蚕丝等)、投资不断增长、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和国内社会政治稳定等,其中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构成中国纺织品价格优势的主要源泉。但也应该看到,纺织产业的产业链很长,其上游产业(包括纤维的生产、自主品牌的创立)和下游产业中的市场营销环节均属于技术或资本密集型,这方面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中国的竞争优势仅限于下游产业中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环节。在纺织品业高附加值方面的欠缺部分的抵消了我国在劳动力资源上的优势,使得我国的纺织产品只能靠价格优势占领低端市场,获得微薄的利润。我国提高纺织品的竞争优势要在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研发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品牌策略和营销策略,使企业由于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生产效率。因此构筑我国纺织品的竞争优势,需要企业竞争优势的确立、技术创新以及政府扶持等共同作用才能实现。
3、国外对服装纺织品贸易的研究现状
你可以去“论文网”看看,那里肯定有你需要的信息。
4、扩大纺织品对欧盟出口的途径、措施
1.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
最新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我纺织品出口达615亿美元,其中5、6月两月出口均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单月增幅分别达到27.8%和23.2%,较前5个月19.3%的增幅有明显上升。其中前6个月我对欧盟出口共计8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0%,6月份单月对欧出口达到21亿美元,同比增长85%,比前5个月的累计增幅提高了35个百分点,超过我纺织品出口总体增幅,增长势头明显,扭转了今年4、5月份因美、欧相继对我出口设限导致我出口增幅大幅下滑的势头。
纺织品出口形势的好转,与中欧纺织品谅解备忘录的签订密切相关。备忘录签署后,迄今为止,还没有1个国家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作出新的设限决定,美国已两次推迟对我6种纺织品作出是否设限的决定,我与发展中国家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矛盾也得以缓解。应该说,我国纺织品整体出口环境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相信,今年我国纺织品整体出口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我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主要遇到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是如何提高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怎样应对各项众多的新贸易壁垒。如果能切实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3.如何提高我国的纺织品出口
1如何提高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说中国是纺织品服装出口第一大国,但是棉队越来越激烈的市场全球化竞争,我们如何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保持出口第一大国是必须考虑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墨西哥、越南、韩国、土耳其、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家,都是纺织品服装出口较好的国家。我们要保持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优势就需要了解我们主要竞争对手或家的概况,要熟悉这些国家的纺织品服装生产消费和贸易市场的大概情况,最主要的就是能够掌握住着国家纺织品服装产业的发展趋势,然后分析思考如何应对。同时,自我审视和分析也是很关键的。我国虽为纺织品服装大国,但至今还没有出现过真正的国际品牌。一方面是我们大多纺织品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比较淡薄,另一方面就是自身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所以创立优质的自主品牌是纺织品服装未来的发展中要努力做到的。另外,我国一部分未形成一定规模的纺织品服装企业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尽量迎合世界潮流并不断地增加产品的设计要素,以此来提高纺织品服装的附加值来开创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新格局。
(1)对主要竞争对手的分析及策略
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商品有一部分已经与我国重叠。蛋糕依然那么大,分的人多了,人均得到的量也就自然少了。目前,一些国家的个别种类的纺织品服装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我国的。所以,我们面临的纺织品服装竞争不只是来自发达国家,还与这些纺织品服装出口较好的发展中国家有着激烈的竞争。
印度的纺织品服装行业历史已经很悠久了,现在也是世界上比较重要的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国。印度的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就是纺织品服装行业,所以印度政府对纺织品服装业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正加大对其投入,计划在近几年使纺织品服装行业的技术升级。相对来讲,印度也是人口大国,所以印度的多数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那么劳动力价格也相对低廉。另外,印度的纺织品原料数量也比较充足,这样也就使得印度纺织品服装在价格上占有很大优势,但是其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也是目前印度纺织品服装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以上对印度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分析可以看出,印度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我国该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以保持我国纺织品服装在世界上第一的位置。尽管印度纺织品服装价格低廉,但我国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在价格的比拼上也不会占很大劣势的。印度的产品加工能力和技术相对于大多数纺织品服装生产大国也是比较落后的。所以我国纺织品服装该向高品质纺织品服装进军,以驰骋于未来高质量高要求的世界纺织品市场。
越南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发展情况基本与印度相当,所以我们可以大致采用与印度相同的策略。再针对越南和印度两国一些细微差别,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应对政策。
墨西哥纺织品服装产业发展也比较迅速,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也在不断增加,墨西哥充分利用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其纺织品服装在美国市场取得优势地位。墨西哥纺织品服装业的发展之迅速,让我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基于我国与墨西哥之间激烈的竞争关系,我们积极应对很关键。既然墨西哥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美国市场的拓展,我国可以增加对其投资,这样也可以增加对美国的出口。还有一点就是提高自身产品的附加值。
(2)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竞争力
无论是从提高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的竞争力,还是从经济效益方面来分析,创立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才是唯一的出路。而创立品牌一方面是靠投入新技术引进先进管理模式来打造高质量的优秀品牌,另一方面,我国政府和相关的纺织品服装行业也必须给予企业大力的支持。只有大家一起努力奋斗了,才会有光辉的前景。
创立自主品牌,就企业自身来讲,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在创立知名纺织品服装的过程中,从面料的选择,加工设备的购置,款式的设计创新,到产品的后道整烫包装,都要求做到尽善尽美。
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染整技术越来越先进,市场上出现各种各样的新型天然绿色面料和经过新技术处理而得到不同造型款式的新式面料。这些新型的面料也就为设计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它们可以随时应用于高质量的新款开发中去。新型优质的面料对一个品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既能很好地维护品牌形象,也能使纺织品服装走在时尚的前列。
优质的品牌需要先进的硬件的支撑,所以购置先进的加工设备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外的各种纺织品服装加工设备越来越先进,而且各种设备分工也越来越细化,这样先进的设备加工制造出的产品在质量上是有保证的。购置先进的设备,以先进的硬件设施作为产品坚强的后盾,提高品牌的竞争力,使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能够从以量取胜中走出来,取而代之的是以质取胜。
款式的设计创新也是一个品牌的生命源泉。目前,许多消费走向成熟化的国家,已经呈现了消费多样化,商品的供应品种也日趋增多,而且周期也越来越短。从目前形势上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要想赢得更多的市场比重,就必须满足市场追求“新”的需要。我国在纺织品服装的设计这一块还是比较薄弱的。基本没有世界顶级的设计师出现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方面应该不惜重金聘请国外实力的设计师,根据各进口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流行走向,生产出符合个进口过需要的品牌纺织品服装。另一方面,我国服装院校的教育事业也该加强,不断强化创新思维,争取为我国培养出有创新思维的纺织品服装设计者和其生产管理者来。总之,品牌的研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业的从业人员。
品牌产品的后道整烫以及包装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纺织品服装的整烫过程就是相当于美容的过程。所以最后的整烫定型可以将产品提高一个层次。产品的包装也同样是门很深的学问,选择可降解的包装袋对要求绿色产品的市场来说很关键,各种标签吊牌的谨慎选择也是很重要的。
除面料选择、加工设备购置、款式设计、产品包装以外,纺织品服装企业还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包括引用一套新而有效的管理制度,引进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调整以往陈旧的生产模式等。只有不断迎合世界潮流,跟上时代脚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才可以永保第一。
纺织品服装企业自身的努力是重要的,但是也需要我国政府和各协会的支持。既然纺织品服装出口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我国政府就该大力推进纺织品服装工业的发展,加快纺织品服装业现代化建设。我国政府可以对纺织品服装企业提高更多优惠政策以鼓励更多企业投资纺织品服装也。各纺织品服装协会应该经常为企业开展一些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提供给企业第一时间的信息服务。组织这类企业积极参与各市场的开拓活动。这些协会还要充当企业和我国政府之间的桥梁,及时地向政府反映各纺织品服装企业遇到的困难、意见和建议,以此来帮助纺织品服装企业,为其排忧解难,使得我国有更多人投资纺织品服装业。
2怎样应对各项众多的新贸易壁垒
(1)面对欧美频频设限,我们该采取的措施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还遇到了严重的外部问题。虽然配额时代已经不再存在,但是以欧盟和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还在对中国的某些产品实施保障措施调查,甚至在特保条款下对我国的某些纺织品服装产品实施了单方面设限。另外,许多发达国家对纺织品服装进口的标准也在不断加高,各种繁多的壁垒,各种形形色色的反倾销措施,都对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这些不公平的要求和门槛,一方面依靠我国政府与其不断的磋商以达成公平的贸易竞争局面,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学会如何从容面对如此众多的贸易壁垒。
针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频繁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设限问题,我们该如何面对呢?穷则思变,变则通。既然欧美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设限,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到国外建厂发展我国的纺织品服装企业,这样来实现市场多元化会是比较有效的途径。当我国的纺织品服装企业在欧美国家的家门口时,就不用再为设限问题而苦恼了。当然,在欧美国家拥有生产基地对于劳动力的支付是较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要高的。所以还可以选择到一些劳动力比较低廉而且是所需原材料产地的第三国去投资,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力又低廉,欧美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又少的优势国家来发展我国的纺织品服装业。
我国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反倾销类人才的培养,并能及时预测并发布相关的进口市场动态信息,这样不断地完善我国的预警机制。去年10月,深圳市WTO事务中心通过纺织行业协会和服装行业协会,就欧美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启动保障措施设限,向各纺织服装企业发出了预警信息。当然,各企业应该密切关注政府部门及相关协会发布的相关产业信息并给予高度的重视。另外,还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困难,要准备好相应措施。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要想成功地在国际市场中打拼,关注相关预警信息是重要保证。只要我国教育机构花大力气培养一批优秀的反倾销人才以完善反倾销预警机制,各企业关注各类由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相关信息并形成敏感的嗅觉,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就能够在重重危机中处于主动状态。
香港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中是排列第一位的,所以香港是一个重要市场。香港主要是以转口贸易为主,从大陆市场进口的纺织品服装种类繁多,品种繁杂,大陆市场的所有相关产品几乎都能在香港找到。所以,我国纺织品服装可以以香港作为桥梁,通过香港来转口到一些设限国家市场。同时,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可以转移出口地,把出口市场转向中东、南亚、美洲等地,以避开欧美市场的一再设限。
各纺织品服装企业改变接单模式也很重要,对于一些大单和不确定的单子,不要盲目生产,或者把大单化为小单,来降低出口贸易中的风险系数。企业要灵活处理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以外发生。
(2)对新贸易壁垒的深入认识
目前,纺织品服装是国际贸易中受到各种各样的进口限制作多的产品,对其设置的各种壁垒也比较繁杂,而我国作为全球纺织品服装最大的出口国,更是频繁地遭受这些贸易壁垒的限制,导致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贸易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贸易壁垒通常是指一个国家为限制外国商品进口而设置的贸易障碍。最早的贸易壁垒还只是关税壁垒和一些配额制度,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壁垒渐渐向绿色化、技术化、政治化和灰色化发展了。借口保护环境并提高技术标准、各项反倾销规则等来形成新贸易壁垒。
自我国入世以来,配额制度已经取消,所以传统的贸易壁垒几乎已经不再存在了。目前,最为复杂苛刻的是各项新贸易壁垒。新的贸易壁垒已经不在着眼于商品数量和价格等商业利益,它更关注商品对人类繁荣健康、安全以及环境是否有影响。所以新贸易壁垒是一个极令人苦恼头疼的问题。
最为苛刻的贸易壁垒即为技术壁垒,它对进口商品制度了苛刻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严格标准。所以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每一流程都必须严格把关,尽最大努力去满足进口国苛刻的要求。
绿色壁垒,是借环境保护为名义的一种贸易保护。它的产生主要是进口国为保护本国产品而提出的一项非关税壁垒,其次是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绿色贸易的盛行加大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难度。我国的环境基础设施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受到绿色壁垒的影响更大。尽管绿色壁垒给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从长远利益分析,绿色壁垒的盛行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好处。由于我国环保产业一直未得到重视,所以社会环保技术也比较落后的。而现在在绿色壁垒的捆扰下,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我国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巩固我国纺织品服装在广阔的国际市场所占的位置。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各纺织品服装企业家大对高新技术的研究,不断地开发更加高效满足绿色要求的产品。绿色壁垒是一把双韧剑,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有利有弊。
社会壁垒主要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其中所规定的种种都使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等竞争优势面临严峻的挑战。当然,这一系列的限制也使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面临巨大的压力。由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竞争优势就是劳动成本较低,而且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还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够满足一些劳动法标准,所以不少企业受到巨大冲击。针对这项贸易壁垒,我想,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应该大力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优化自身管理体制,善待员工,这样不但使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事业更加繁荣昌盛,也推动了我国的社会文明。
三 结论
就我国作为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大国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而言,主要是面对强大的竞争如何使之可持续发展和欧美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特保设限。为保持我国纺织品出口大国的地位,一方面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各个竞争对手,做到知己知彼;另一方面提高自身产品质量打造受全球市场青睐的国际品牌使我国由纺织大国升级为纺织强国。欧美的设限虽然使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频频受挫,但也给予了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一定的发展空间和竞争动力。目前,我国纺织品企业自身提高还不够,生产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发展方向也不够明确,所以要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另外,我国政府对纺织品服装业的鼓励和扶持也需要加大,教育和培养纺织品服装和反倾销方面的专业人才是很关键的一步/只要我们团结一致积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一定能给这些频繁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设限的国家一个反击。我坚信,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发展前景还是相当诱人的!
5、国内外对服装出口贸易的研究现状
一、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
据统计,世界贸易壁垒的80%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贸易壁垒,名目繁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体现在以下方面。
1、受损增速快。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因技术性贸易壁垒造成的损失,已从20世纪中后期的每年4-5亿美元上升到本世纪初的每年10亿美元左右。如2002年受限制而损失的金额比2000年增加3.6亿美元,增幅高达54.55%。
2、受限集中在主要的目标市场国。受限制的主要是进口我国纺织品服装数量比较多、比重比较大的一些发达国家:欧盟、日本和美国。如200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因技术性贸易壁垒而遭受的损失中,欧盟、日本和美国造成的损失分别占到了25.26%,24.22%和23.16%,其他国家为27.37%。
3、受限的内容涉及面广。受限内容涉及到了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各个方面。如:纺织品服装甲醛含量超标,纺织品的标志或标签不符合进口国的法律规定,生产商没有取得ISO14000环境系列认证等。
二、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有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原因。
1、外部原因。(1)我国贸易方向过于集中。目前,美国、日本、欧盟是我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据统计,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出口商品近75%销往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或地区,而这三大经济实体也是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绝大多数技术性贸易壁垒发源于这三大经济实体。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决定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将不得不直面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威胁。(2)纺织品服装市场传统贸易壁垒受到约束。根据WTO的《纺织品服装协议》,2005年全球已取消纺织品服装配额,实现该领域的贸易自由化。特别对于我国,加入WTO后,一些专门针对我国的双边贸易限制,如每年讨论最惠国待遇问题等不得不取消。传统贸易壁垒受到约束,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3)发达国家出于保护国内市场,减少贸易顺差的需要。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较高,中低档纺织品服装的竞争能力低于发展中国家,所占本国国内市场分额受到国外同类低成本产品的冲击,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一种保护国内市场的手段。且入世后从总体看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显现出增长的态势(见表1)。美国、日本和欧盟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在纺织品服装进出口中均存在着巨额贸易顺差,且顺差从2000年至2003年不断增加,产生贸易顺差的趋势也在不断上升(见表2),使其国内纺织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对此,美、日、欧必然采取相应措施。因此,设置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纺织品服装主要进口国减轻国内就业压力,减少进口冲击,减少贸易顺差的重要手段。(4)WTO有关协议中对贸易与环境的规定存在缺陷,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提供了可乘之机。 2、内部原因。(1)技术及生产设备落后,产品竞争力不强。我国纺织品服装业由于长期以来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及投入不足,企业的技术及生产设备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较低,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特别是众多的中小纺织品服装企业,对发达国家提出的苛刻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等一时难以适应,由此形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2)企业环保意识淡薄,质量体系认证步伐缓慢。国外对我国出口纺织品的检测不仅局限于纺织品本身,还进一步细化到产品的生产过程,要求企业获得ISO14000国际环保标准体系的认证,加贴环保标志。(3)技术与检测设备落后,标准总体水平低。我国纺织品服装的检验长期以来习惯于对一些传统项目的检验,检测设备相对简单,精度要求不高,缺乏与国外同行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纺织检验技术滞后于发达国家。到目前为止,我国与纺织品安全性有关的国家标准近90项,这些标准尽管大多等同采用了ISO标准,但与国外标准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导致同一产品检验结果存在巨大差距,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
从实质上看,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既会对国际经济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负面影响。 1、积极影响。从目前看,国外越来越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但从长远的眼光看,它对我国纺织品服装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1)促使观念改变。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促使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在一定程度上扭转错误观念,由只重外在质量转向外在和内在质量并重;由只重产品本身质量转向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并重;由以经济利益为第一位转向经济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并重。(2)促进产品结构调整。正当的技术指标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为目标,这必然会导致国际贸易中破坏环境和对消费者健康有害的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逐渐下降,促使我国纺织品服装业实施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开发环保型深加工产品,把“绿色纺织品服装”等作为出口的新增长点,以此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稳定并进一步扩大我国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3)推动技术进步。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构成挑战的同时,也为我国纺织服装业实现技术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负面影响。(1)出口纺织品服装的成本增加,产品竞争能力下降。为了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纺织品服装企业被迫使用进口原材料,增加检验项目,取得各种认证,改进技术工艺,加大技术改造投入,这些都使出口产品成本上升,增加企业负担,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价格优势。(2)出口企业减少了贸易机会,减少了国外市场分额甚至退出国外市场。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名目繁多,限制内容多变,而我国企业情报系统落后,对进口国有关法规、标准、认证规定收集不及时或不全面,致使有些企业贻误了成交时机,或被迫取消定单。其最主要影响之一是一些出口企业减少了国外市场份额,甚至有部分企业决定放弃进口国市场。 四、纺织品服装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1、设立专门机构,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进行认真研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设立专门机构,积极组织专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把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的一些意见和要求充分反映到国际标准中去,为我国纺织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2、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实现产业升级。打破技术壁垒最根本的办法是提高纺织品服装的质量,我国纺织品服装企业必须改变目前技术及生产设备落后状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开发环保型深加工产品,把绿色纺织品、生态服装等作为出口的新增长点。因此,出口企业要加速技术改造,淘汰陈旧落后设备,走优化存量的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快新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开发工作,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3、提高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的管理水平。出口企业应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其组织结构、战略管理以及经营管理等适合技术性贸易壁垒变化的需要,将ISO9000与ISO14000等国际管理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法,从制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品质和环保品质。 贸易[飞诺网]
4、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各类技术法规和标准。面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苛刻的技术要求,我国也应尽快建立、健全有关纺织品、健康和环保方面的技术法规。我国应对现有纺织品检验方法进行补充完善,提高检测技术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增强具有关键限量指标的强制性标准及相应技术法规,推行“环保标志”制度。5、出口企业要积极申请各类体系认证。出口企业要积极申请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扩大环境标志产品的范围,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通过ISO14000认证是我国出口企业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有利武器。6、充分利用WTO规则提供的空间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首先,纺织品出口企业对于产品在出口时所遭遇的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要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与出口国协商解决。其次,企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研究国外技术标准,随时关注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动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和研究国外技术标准,研究相关对策。另外,政府要积极参与各公约、协定中技术性贸易条款的谈判,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与合作,制定一些发展中国家能承受的有关纺织品服装方面的国际技术标准,或在某些国际技术标准中附加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免受发达国家歧视的保障条款等以减少和削弱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
6、国际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简单说几点供参来考:自 1、纺织是组合名词。“纺织”的“纺”是指纺纱,“织”是指织布。都是劳动密集型生产的典型。 2、纺织品国际贸易的大宗主流交易集中于“两纱两布”。分别是指纯棉纱、涤棉纱、纯棉布、涤棉布。 3、织机设备的发展历史:近代从铁木织机、电力织机、到当今的高速无梭织机的历程。 4、产业的转移。英国首先完成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主要产品之一是毛纺织品。二战以前部分工业国家以及日本都是纺织品生产大国。随着这些国家步入发达国家,劳动力昂贵致使成本增加,纺织工业在全球范围内向劳动力相对低廉的国家转移。我国是当前产能与产量最大的国家,其次有巴基斯坦等一些国家。 5、优质的高支纱和高支棉布需要长绒棉为主要原料。长绒棉主要出产国家是埃及,我国新疆也有生产。
7、我国服装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2006年上半年我国服装形势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国,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使得我国服装出口贸易在国际服装贸易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同时近两年我也成为多个国家进行“特保”和反倾销的对象,贸易摩擦不断。虽然今年美欧对我纺织品继续设限,服装出口在去年底有增长乏力的趋势,但从今年上半年看,服装出口继续增长,再创新高,增幅仍有大幅提升。说明我国服装的出口竞争力是非常强的。无论从近期还是远期来看,随着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服装强势品牌的崛起,服装行业始终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相对优势产业。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服装76.38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1.45%。其中,梭织服装产量为36.61亿件,同比增长12.68%;针织服装产量为39.62亿件,同比增长10.22%。
据我国海关统计,2006年上半年我国服装出口123.62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7.73%;创汇327.18亿美元,同比增长30.21%;平均价格为每件2.65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
服装出口强劲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1.竞争力是服装出口强劲的主因
今年以来,我国服装出口受到美欧设限、人民币升值、国际间贸易摩擦加剧、生产资料涨价、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但我国服装出口今年上半年再创新高,主要原因从本质看,服装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是主因。这可以从我国服装竞争力系数的变化可看出,1995年我国服装竞争力系数为0.91,到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0.96。
竞争力系数数值越接近1,则该产品的贸易结构越偏向于出口,则意味着该产品对贸易伙伴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从我国服装出口竞争力系数变化可看出,我国服装的竞争力一直是非常强的,并且还在不断增强。
从我国服装出口贸易方式上也可看出这一点。我国服装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创汇1997年占比重为52%,2004年占比重为65%,到2005年已经占到68%。今年上半年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服装创汇所占比重更进一步增加,达到72%。可以看出,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企业大力争创品牌,重视服装设计和创新,积极开发和引进新型纤维和面料,不断提高服装产品质量,使得我国自主生产的服装正不断地向着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前进。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已经退出我服装出口的主流。
2.经济景气是服装出口增长基础
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914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全国工业完成增加值39680亿元,同比增长17.7%。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上半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景气上升,成为我国出口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半年全国商品出口428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
我国纺织经济增长内在动力强大,推动我国服装出口快速增长。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90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23.92%;实现利润36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35.99%。同期纺织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也为出口增长提供了保障,上半年全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83.1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41.65%。
3.国际市场需求强劲是外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分析,2006年上半年,国际经济形势比去年预测的要好,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消费需求旺盛,自然拉动了我国的出口增长。据IMF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世界经济同比分别增长4.7%和4.5%。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同比分别增长2.9%和2.8%;发展中国家经济同比分别增长6.5%和7.0%。
美国经济一季度增势强劲,二季度明显减缓。欧元区经济运行开始趋好,增速逐渐加快。日本经济增长有所放慢,但总体呈复苏之势。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稳步快速增长。此外,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仍较强劲。
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国际需求强劲增长,在需求的强有力驱动下,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普遍较高。
4.开拓市场推动服装出口增长
从今年上半年我国服装出口市场看,我国服装出口到211个国家和地区,而出口超过10亿美元的共有七大市场,按出口创汇排序分别是日本、欧盟、美国、香港、罗马尼亚、韩国和俄罗斯,这七大市场就占我服装出口创汇市场的71%。
我国服装出口开拓新兴市场趋势非常明显,除我国服装传统出口市场日本、欧盟、美国和香港外,前九大市场中罗马尼亚更是出口亮点,今年上半年出口创汇是上年同期的九倍多。除此之外,今年上半年服装出口创汇1亿美元以上的市场中有八大市场创汇增幅都成倍增长。哈萨克斯坦(194.19%)、墨西哥(313.46%)、土耳其(1981.58%)、保加利亚(815.73%)、澳门(113.16%)、马来西亚(104.84%)、克罗地亚(113.46%)和吉尔吉斯坦(413.89%)等。
5.美欧市场受设限影响大:
2006年上半年受到美欧对我设限的影响,我国服装出口到美国市场数量、金额都有下降,而价格有大幅度增长;出口到欧盟市场数量下降、金额略升,而价格也有大幅度增长。
2006年上半年服装出口到美国数量为9.68亿件,比上年同期下降31.46%;出口创汇为39.50亿美元,同比下降14.67%;平均价格为4.08美元/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4.39%。
2006年上半年我国服装出口到欧盟15.46亿件,比上年同期下降14.07%;出口创汇为51.19亿美元,同比增长3.54%;平均价格为3.31美元/件,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0.49%。欧盟25国中进口我服装最多的是德国、英国和意大利。
德国:2006年上半年出口到德国服装共3.40亿件,比上年同期下降13.79%;出口创汇为10.70亿美元,同比下降2.5%;价格每件为3.14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5%。
英国:2006年上半年出口到英国服装共2.80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5.3%;出口创汇为8.69亿美元,同比增长13.08%;价格每件为3.11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1%。
意大利:2006年上半年出口到意大利服装共1.79亿件,比上年同期下降18.87%;出口创汇为7.53亿美元,同比增长14.03%;价格每件为4.19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6%。
6.香港市场恢复高速增长:
香港市场受惠于美欧对我设限的影响,摆脱了去年服装出口香港不断下降的局面,今年增长速度很快。
2006年上半年出口到香港服装的数量为20.03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46.27%;出口创汇为35.76亿美元,同比增长53.7%;平均价格为1.79美元/件,比上年同期增长5.29%。
7.罗马尼亚是新兴转口市场:
罗马尼亚不是欧盟成员,又与匈牙利毗邻。罗马尼亚输往欧盟的服装享有免关税及免配额限制待遇。因此,许多企业已转而向罗马尼亚出口服装再转口到欧盟。使罗马尼亚成为一个新兴市场。
2006年上半年出口到罗马尼亚服装的数量为5.83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336.56%;出口创汇为20.07亿美元,同比增长924.86%;平均价格为3.44美元/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