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贸易 » 我国最早的国际贸易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我国最早的国际贸易

发布时间: 2023-01-03 20:06:10

1、我国古代对外贸易最为繁荣的时期有几个,分别说

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中国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回同中亚、西亚国答家的贸易,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东南亚经济交流

唐朝:这个应该很熟悉,唐朝经济文化高度发达,而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唐朝的对外贸易正好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宋朝:广州等城市是重要的外贸港口

明朝:郑和下西洋,宣扬了国威,最远到达西印度洋,是对外贸易的一次海上远航活动

2、中国的对外贸易的起点和经营方式是什么?

有史料记载,在东晋时期,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中国的对外贸易涉及达15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包括东南亚诸国,而且西到印度和欧洲的大秦。经营方式一是我国政府派使团出访,一是外国政府遣使来中国朝贡。

3、弄明白这十大原理,你就是合格的经济学本科毕业生(之二)

第一篇文章请见:弄明白这十大原理,你就是合格的经济学本科毕业生(之一)

“贸易”指的是买卖或交易行为的总称,通常指以货币为媒介的一切交换活动或行为。

我国最早的国际贸易,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欧亚多国通过“丝绸之路”与我国进行了广泛的通商,促进了商业与文化的发展以及民族融合。

目前,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建立经济联系的最主要方式,每天创造着数以亿计的财富吞吐量。但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国与国之间不对等的贸易关系、日趋激烈的竞争关系,也引发了包括“贸易摩擦”在内的一系列消极问题。

认清这些问题的第一步,首先要明确“贸易”是如何有效展开的。曼昆的十大经济原理中,有三条与贸易有关,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

解释比较优势前,先了解一下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成本优势”的概念。曼昆在授课时,最喜欢用经典的“英国和葡萄牙生产羊毛和葡萄酒”的例子,来阐述绝对优势。

假设,同样用200人的劳动力,英国可以生产200单位羊毛,或者180单位酒;葡萄牙这可以生产160单位羊毛,200单位酒。也就是说,英国在生产羊毛这件事上,英国拥有绝对成本优势,而葡萄牙在酿酒这件事上,拥有绝对成本优势。

斯密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与比自己拥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进行贸易。

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则进一步完善了比较优势在贸易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所谓比较优势理论,就是指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 李嘉图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完全生产且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且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

还是上面英、葡两国的例子。假设葡萄牙的劳动效率提升了,200人可以生产240单位羊毛。这样一来,葡萄牙在羊毛、酿酒两件事上都有绝对成本优势,按照斯密的理论观点,两国不会发生贸易行为。但李嘉图认为,它们应该发生贸易。

这是因为,英国虽然处于绝对成本劣势, 但依据“两劣相比取其轻”的原则 ,英国在酿酒这件事上拥有比较优势,而葡萄牙在羊毛上有比较优势。虽然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都处于劣势,但如果专注于生产那些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并通过出口贸易,依然可以改善本国的福利状况。

如今,这种比较优势理论依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作用。比如,东南亚的小国盛产大米,而远在欧洲的某大国能制造独一无二的精密仪器,经过贸易,前者向后者出口大米,并进口后者的精密仪器,其结果是双方共赢。

圣经旧约《但以理书》记载:有一天,巴比伦王伯沙撒在宫中设宴,期间,忽见一只手凭空出现,在墙上写下三个神秘的词:“弥尼”、“提克勒”、“毗勒斯”。众人不解其意。

这时,先知但以理说:“因你伯沙撒冒渎天神,神放出一只手写下这些字,意思分别是:你的国位已告结束,你在天平里的分量无足轻重,你的国度即将分裂。”

有感于这段圣经,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每个人都在力图追求个人的满足,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但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 社会 利益,并且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 社会 利益时更大。

这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人们自觉按照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发调节自我行为并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的过程。

1787年,亚当·斯密与英国首相皮特见面时,皮特对斯密如此恭敬,原因就是在于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被当时各界名流奉为经典。即使到现在,斯密的观点仍然是现代经济学的中心。

市场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人们相互进行交易,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价格和利益的激励引导着它们各自的选择,这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市场调节。市场调节就好比一只无形的手,而价格就是“无形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当然,尽管市场调节对于经济活动十分重要,但市场也绝非万灵。“市场失灵”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正说明市场调节本身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

曼昆在书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阻止造纸企业污染环境吗?

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引出接下来的第七条原理:政府干预。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写了一篇名为《挖坑》的经济学寓言。

乌托邦国的 社会 经济正处于完全瘫痪的境地,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们束手无策。这个时候,政府决定兴建公共工程,雇佣200人挖了很大的坑。

雇人挖坑就需要发大量的铁锹,于是,生产铁锹的企业开工了。生产铁锹需要钢铁原料,于是生产钢铁的企业也开工了。挖坑之后工人得到了工资,食品消费行业也发展起来了。

通过挖坑,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消费。等大坑挖好,政府再雇200人把坑填平,这就又需要一堆铁锹、钢铁……如此周而复始,萧条的市场终于一点点复苏了。经济恢复后,政府通过税收,偿还了挖坑时发行的债券,一切又恢复如常。

在凯恩斯之前的西方经济学界,人们普遍接受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的观点,即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政府只扮演极其简单的角色,被动执行一些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如保护私人财产不被侵犯,从不直接插手经济运行。

然而,随着经济体系的日趋庞大与复杂,难免会出现一些运转不正常的现象,当这种不正常现象被扩大化,就会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1929~1933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就是自由经济主义弊端爆发的结果。

这时,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政府干预主义者浮出水面。他认为,政府必须站在大众的利益和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高度出面协调,要充当一只“看得见的手”。

曼昆将其概括为一句话:政府必须平衡以及调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就是政府干预理论。

下一期,我们将介绍曼昆十大经济原理的最后三个,并回答“一国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这个问题。

4、中国古代 对外贸易的开端 是什么时候?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

中国早在汉朝,就有了对外贸易!汉代的“丝绸之路”和“水上丝绸之路”:
1、汉朝:①张骞回通西域后,答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②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
南亚诸国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③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即印度半岛等地进行经常的贸易往来。
2、唐朝:①对外贸易繁荣;②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在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称中国人为“唐人”
3、宋朝: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②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
4、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5、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 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5、我国古代对外贸易最早从什么时

①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再经过今天的新疆进入中亚和西亚。
②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③两宋时,为增加财政收入,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④元朝时,主要港口有泉州、广州和庆元(今宁波)设立市舶司。泉州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政治上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以满足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郑和下西洋)
⑤清朝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清朝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6、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朝代是?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陆路、海路)比过去发达,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如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7、中国古代对外贸易

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主要从汉代、唐朝、两宋、元朝、明朝、清朝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具体如下:

1、汉代

中国与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

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即印度半岛等地进行经常的贸易往来。

2、唐朝

对外贸易繁荣。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唐朝和朝鲜的贸易往来繁盛,朝鲜输入唐朝的有牛、马、麻、人参,唐朝输入朝鲜的有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籍等。

中亚、波斯商人足迹遍及各地,它们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也源源不断运往波斯,并从那里运销西方。对外交通有陆路和海路;与朝鲜、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贸易频繁。

3、两宋

北宋政府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征收商税。

南宋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

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在一些港口设有番坊,有外商长期在此居住。同南宋通商的国家众多,以阿拉伯人最多。绍兴末年,广州、泉州两个市舶司岁收税高达200万,超过北宋一倍多。

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地,输入商品以香料、珠宝为主。

4、元朝

泉州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经常停泊着数百艘海船,大量货物在此汇集和起运。高丽的土特产人参、水獭和虎豹皮在我国内地受到欢迎,布在我国民间也很流行。我国的植棉、棉纺织和火药技术在此时传人高丽。

5、明朝

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明朝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有广州、泉州、宁波、福州。

6、清朝

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地对外贸易,还几次下令实行海禁。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出现贸易顺差。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7)我国最早的国际贸易扩展资料:

对外贸易的作用

1、通过进口我国短缺物资和商品,调节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2、通过出口,扩大国际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3、通过出口提供外汇收入,为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和其它事业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

4、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国内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5、通过外贸活动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8、中国古代最早的国际贸易起源什么时期

西周开始,商人(大部分是商朝遗民)开始用各诸侯国货币进行交换。
春秋时期到战国中后期,商业非常繁荣。
秦朝到宋朝以前,官府严格限制贸易,严格控制商品价格。商业发展艰难,但也有一定的发展。
宋朝时期,官府放宽限制,商业空前发展。出现了纸币(银票),是一种存钱的凭证,直接用于了市场交换,这是由于宋朝贸易量空前加大,货币流转量和速度提高的缘故。
到元朝贸易又进入低谷,并且从那以后知道清末,也未能有更大的进步。

9、中国最早在什么时候对外贸易?

中国早在汉朝,就有了对外贸易!
汉代的“丝绸之路”和“水上丝绸之路”:西汉张骞通西域后,西汉与西域、西亚的通商关系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转运到安息,再经安息转运至西亚和欧洲的大秦,此乃“丝绸之路”,它成为中国与西亚、中亚、南亚和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前60年设立、后东汉恢复的西域都护,有效保护了东西商旅往来。与此同时,西汉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它加强了中国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联系,此乃“水上丝绸之路”,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