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1、重要性: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统一。
3、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例子:我国文化贸易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2001年到2010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分别增长了2.8倍和8.7倍,2010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43.9亿美元,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领域和渠道大为扩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们要进一步发展文化贸易,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同时,文化产品和服务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因此,推动我国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还起着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1)文化安全在国际贸易中重要性扩展资料: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
1、从物质生活方面来看,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抵御外来文化侵略,保证文化安全;有利于增加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从精神生活方面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生产大量的健康向上、无愧于时代的精神产品和精神财富,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能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注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性
维护文化安全的重要性:维护文化安全是民族精神、价值观念和信仰追求延续和发展的保障,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支撑,是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
如果说文化认同是文化安全的内容,涉及到核心价值观、核心利益等根本所在,那么,对于文化安全的内容层面造成威胁的,一方面是其他进攻性、扩张性的文化,另一方面也与文化的传播手段有关。
文化安全最根本的基础是教育:
文化认同要从孩子睡觉前爸爸妈妈的床前故事开始建立,文化认同要从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里扎下根基,文化认同要在每时每地的娱乐中得到维护,文化认同要在文化产业的每一个成败中得到体现。
中国的开放是必然的,但在开放之中,我们必须时刻对文化安全保持高度的警惕,金钱对于文化安全的逐步侵蚀只是一步一步地拱卒,我们还必须提防对于文化安全的将军。
3、论述文化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不少于1500字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如果我们把由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组成的国家力量称作“硬实力”的话,那么通过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文化创造等体现出来的国家力量就可以称作国家的“软实力”,而文化方面的国家软实力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
当前,在一个仍然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世界上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内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经济和国防等硬实力建设.同时,我们也要发挥文化在民族凝聚力方面的作用,致力于文化软实力建设.为此,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亿万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在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提高国家软实力,归根到底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硬实力.
与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相比,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不仅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宝库,也为人类文化增添了色彩;不仅为本民族所享用,也为其他民族所分享.一个文化创造力较强的民族,更容易赢得其他民族在观念上的尊重、情感上的亲近、行动上的支持.这种使其他民族尊重、亲近和支持的能力,就是“文化软实力”,而文化创造力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具体来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涉及三个方面,即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及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
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方位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特别要重视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的统筹协调.一方面,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和谐的国内社会是对外展示的最好形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提升我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的最重要任务,是要把科学发展观有关国内的“和谐发展”与国际的“和平发展”的丰富内容,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外部世界.要让尽可能多的人们理解,中国已经取得和将要取得的发展成果,不仅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而且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出访的时候,身体力行地宣传“和谐世界”理念中蕴涵的中华文化思想,充分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形象,恳切表达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心愿,为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的亲和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重视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包括吸收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价值,如保障人权、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公共服务、终身教育、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等社会文化价值.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表达了各国人民共同心愿.
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的关键,是我们不仅在口头上而且要在行动上把“和谐”、“共享”的理念当作外交政策和国内政策的共同理念,积极履行国际义务,认真执行国际规则.近几年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签署了多个公民权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公约,倡导并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同时为推动“南南合作”、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抵御亚洲金融危机、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解决非洲国家债务问题、促进伊朗核危机和平解决、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等作出了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
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不仅涉及国家行为,也涉及公民的个人行为.中国的科学家、艺术家、体育明星都是很有影响力的形象大使.中国游客、留学生、商人、官员等在其他国家的言行举止同样也会被看作是中国人的文明水平的代表.努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不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而且是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当务之急.
结合传统智慧和现代文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是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信任和尊重的重要途径.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弘扬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具有历史文献和文明遗产的价值,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并以包容性的特征彰显其全球性价值.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挖掘和保护各民族文化遗产,在国内进行教育传授,去国外参与文明对话.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认真总结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经验”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这需要我们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资源,提炼中华民族在思考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群己关系、公私关系、义利关系、理欲关系、仁智关系等问题上的传统智慧,总结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途径和经验,探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长远之计,是不断创造出体现民族文化活力和生机的新作品、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这不仅是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普遍要求,而且也指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所在.我们的学者、作家、艺术家能否不断创造出文化精品,我们的企业、地区和文艺院团能否逐步形成一些国际知名的文化品牌,是衡量我们的民族文化是否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准.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在信息社会,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独特魅力的文化内容,也取决于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目前,要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舆论力量,同时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与管理,使之成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
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需要我们发挥多种力量的积极性,向中华文化的传播广度和深度进军.当前,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渠道丰富多样.我们不仅要发挥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作用,而且要发挥民间团体和公民个人的作用;不仅要发挥文化单位和外宣部门的作用,而且要发挥旅游、商贸、会展、教育、科研、体育、侨务等各个部门的作用.在对外文化宣传中,我们也应该根据文化传播的不同内容和不同对象选择最为适合的传播形式,使中华文化为世界上更多的人们了解、理解和认同.
推进文化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仅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任务,也是文化多样化背景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工作重点.
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双重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物质生产领域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而且是精神生产领域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成长和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作为一种以文化为内容的现代产业,文化产业的拓展和提升则有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加强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和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了完成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双重任务、实现提高硬实力和提高软实力的双重目标,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的新的政策空间和经济动力.2005年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一年以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地提出要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形成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创新是文化的灵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化领域的创新,首要条件是形成一个使尽可能多的人们竞相迸发创新智慧、使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
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实现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和文化生产的方式创新,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和扩大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是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的发展重点.不仅要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的新的文化业态中实现创新,在传统文化产业部门也要依靠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市场转型升级,实现内容、形式、管理、营销等多方面的创新.
发展方式不仅影响国家的硬实力,而且影响国家的软实力,而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更值得重视.低级趣味、崇洋媚外的文化产品,即使在文化国际贸易中市场份额再大,经济效益再好,也是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对国家形象的损害.以粗制滥造、无聊戏说甚至肆意亵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代价来换取市场成功,更是对文化资源的浪费,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破坏.至于那些靠盗版、剽窃和低成本复制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文化产品,则不仅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更会妨碍我国相关产业未来的长远发展,以至危及国家的文化安全.
4、如何理解文化安全是国际博弈的重要领域?
国家文化安全主要包括:语言安全、风俗道德安全、价值观安全、生活方式安全。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民族精神、理想信念、主流价值体系等观念形态的“文化特征”“文化主权”处于相对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其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文化安全是国家身份认同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领域,文化安全的前提是保护传统价值,这些价值通过社会领域的精神、道德、历史、宗教等来体现。
文化安全意味着民族文化身份不受有可能破坏其根基的内外部因素所威胁。
5、国家文化安全的文化的先进性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
在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中,既包括难用先进性衡量的文化特质的差异,也包括能够用也应该用先进性衡量的发达程度的差异,而前一点恰恰就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所在,后一点则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所在。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就在于民族文化特质的保持与延续,但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则在于文化的先进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也是文化是否安全的根本标志,但文化的民族性既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更不能保障文化共同体整个文化的安全。对于包括国家在内的任何一个文化共同体来说,能否保障其文化安全,关键不在于其文化是否具有民族性、多样性和世界性,而在于其文化是否具有先进性,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多少、地位、作用以及由此决定的整体文化的先进性程度。文化的先进性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
对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来说,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近代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中国清朝末年“帝党”与“后党”之争,“洋务派”与“守旧派”的对立,以及五四前后发生的新文化运动中的各种观点的争论,各种人物和党派的政治活动,都不仅直接涉及当时中国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而且同时也涉及到了文化安全,人们已经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回答着如何保障民族文化安全的问题。
在中国近代发生的文化争论中,有些人站在“国粹”的立场上,认为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是好的,不仅排斥以西方为代表的任何外来文化,而且不容许任何文化变革,不仅孔孟之道不能变,传统体制不能变,儒家伦理不能变,民俗礼节不能变,而且还把男人留长辫、女人缠小脚也当成不可变革的国粹。持这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人,有意无意都是认为,只有坚定地维护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才能保障中国的文化安全。其实,这种既排斥外来先进文化,又不容许变革民族传统文化以求创新的思想和做法,不仅不能保障国家的文化安全,而且必然把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整个中华民族推向危险的境地,甚至可能由于自身的落后而国破家亡,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由此失去生存的可能性,变成后人考古挖掘的历史遗存或探索研究的素材和对象。事实上,这种守旧拒变的“国粹主义”,在近代中国反对外族文化侵略时,根本无力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就像长矛大刀敌不过坚船利炮一样,孔孟之道最终也败给了科学民主。
与此不同,在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欺凌的现实中,一些觉醒较早的先进分子开始思考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所在,逐渐认识到变革中国现实及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到要战胜侵略欺凌自己的列强,就必须向列强学习,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其先进的社会制度,学习其先进的文化文明。也就是说,要想不受先进发达国家的欺负,就必须向先进发达的国家学习,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语言文化。向敌人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不向敌人学习就只能走向灭亡。落后的民族和国家要想生存下去,要想摆脱侵略欺凌,必须向侵略欺凌自己的先进国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对中国的落后极端悲愤,出于一种恨铁不成钢的主观愿望,一些人走向了“全盘西化”的歧途。但无论如何,这种倾向的主流代表着向先进文化学习的方向,也只有在这种变革图强的探索中,才可能找到古老中国的现代出路,找到古老中华民族文化的安全出口和新的生长点。
人们常常把国家文化安全等同于传统文化的安全,或者等同于现存文化的不受侵害。从表层来看,国家文化安全确实与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现存文化的不受侵害具有各种不同形式的必然联系,与“文化渗透”、“文化霸权”直接对立,包括抵抗“文化渗透”、“文化霸权”,保障现有文化,包括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社会意识等等免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破坏。但是,从本质上讲,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社会意识等等一切文化形式,在历史上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虽然脱离不了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但它更根植于本民族新生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中,也受到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从历史上看,产生于古印度的佛教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而且现在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也曾深刻地影响了日本文化,而且也已经成为当代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当代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早已经不是纯而又纯的中国传统文化,它不仅蕴含着中国土生土长的儒家传统,而且更体现着当今中国的经济基础,并且已经越来越多地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西方近现代文化,特别是产生于西方的近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形态,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当然是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告别封建帝制,迈向现代民主社会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和近代西方的许多优秀文化成果,早已“渗透”到了当代中国文化之中,并且在这种“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时常还伴随着“文化霸权”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者搞“文化霸权”和“文化渗透”时在主观上追求的是自身的利益,有时甚至通过非常野蛮的形式追求自身的特殊利益,表现出来的经常是一种对落后民族的歧视、掠夺、侵略、压迫,但是在客观上,这一过程确实又起到了传播“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的作用,使其文化中的某些先进内容“渗透”到了落后国家之中,成了落后国家改变自身落后状态的精神养料。这就是近代以来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进行“文化侵略”,搞“文化霸权”和“文化渗透”的双重性。这就如同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在客观上具有双重作用一样。“帝国主义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但是在客观上,“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此,毛泽东还进一步概括指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因此,在分析帝国主义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侵略、文化霸权、文化渗透等问题时,也需要辩证地看,看其中的两面性,既看到其中“侵略”、“霸权”、“渗透”的残酷与阴险,也要看到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特别是“文化”中优秀的和先进的方面,以及这些优秀的特别是先进的文化对于落后国家文化建设和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正如毛泽东指出的,近代以来,列强在对中国进行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侵略的同时,也没有放松文化侵略,他们“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办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就是这个侵略政策的实施。其目的,在于造就服从它们的知识干部和愚弄广大的中国人。”对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但是对于国家文化安全来说,更为重要的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发达国家搞不搞“文化渗透”、“文化霸权”、“文化侵略”,而是我们如何科学地认识和理性地面对“文化渗透”、“文化霸权”、“文化侵略”。我们反对残酷野蛮的“侵略”,反对恃强凌弱的“霸权”,反对包藏祸心的“渗透”,但是我们却不应反对“文化”,特别是不应因此拒绝在帝国主义国家产生的“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这些优秀的特别是先进的文化,在现实中常常是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霸权态度混杂在一起的,是与某些人的“西方中心”文化观纠缠在一起的,因而是非难辨、好坏不清。如果对此缺乏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精神,就可能顾此失彼,导致决策的失误。
事实上,近代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不仅给中国带来了比封建生产方式更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比封建文化更先进和优越的资本主义文明和文化,带来了科学技术与民主自由的思想理念。这些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逐渐渗透到中国的先进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种外来文化之所以能够在本民族开花结果,无论如何都说明它相对本民族的相应文化来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先进性。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理想这一时代精神,所以它不仅比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先进、优越,而且在现代中国的文化之争中击败了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导文化。如果仅仅满足于把文化安全定位于民族文化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渗透,那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开花结果,岂不是破坏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了吗?
因此,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并不是维护传统文化和现存文化的纯洁性,也不是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而是保障和促进传统和现存的民族文化沿着先进性的方向发展。拒绝接受外来文化,拒绝原有文化的更新改造,不仅在过去没有成为维护文化安全的有效手段,而且在今天更不可能真正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今世界,无论是要维护经济科技的安全,还是要维护政治军事的安全,拟或要维护文化安全,都不可能拒绝接受外来的东西,都不可能拒绝对现有的东西进行更新改造。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仅是发展经济的需要,而且也是传统文化的更新改造过程。无论我们承认与否,也无论我们愿意与否,“入世”使我们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文化渗透”,也必然使我们更多更快地接受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成果。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外部腐朽落后文化的负面影响。但是从整体上讲,一个国家只有在与其他民族,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在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并改造民族文化以保持自身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进性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获得自身的文化安全。保持文化一定程度的先进性,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文化的先进性程度越高,文化的安全度也就越高。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消除和化解潜在的文化风险,抗击外来文化冲击,以确保国家文化主权不被威胁的一种文化状态。
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教育对策
★教育教学中要注意自觉地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播主流文化的主渠道,引导学生正视中国的文化传统、热爱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是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多元文化“和而不同”的态度。
★教育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国家文化保护意识及保护能力。
6、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国家安全体系中的文化安全?
在国家体系中,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新形势下文化安全实际上就是思想上的安全,是为了防止国外的腐朽思想侵袭。
7、文化在国家中的作用和地位
文化软实力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1、文化软实力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各种传播媒介的现代化,再加上各国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外开放,使文化交流迅速发展,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不同文化在珍视自己文化的基础上,对异质文化不同程度的认同和吸收也在不断地扩大和增强。文化已经成为冷战后国际合作的重要桥梁。正常的文化交流有助于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世界和平。
2、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安全的保证:长期以来,有关国家安全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政治、军事等传统安全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因素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冷战后,文化安全在国际政治中作用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安全成为国家新安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第三,文化日益成为国家安全中运用的重要手段。
8、文化意识在国际商业交易中有多重要
文化元素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渗透,并对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国文化意识差异,存在于一切的国际交往之中,能否消除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是能否顺利开展国际商业交易的关键因素。
意识就是对认识的认识。文化基本上是群体的认识。文化意识就是对群体认识的认识。
人认识自己容易,意识自己难。文化也是一样,认识容易,意识难。
难就难在意识是对已有认识的观照,认识不足或不成熟就无法对它进行观照。
文化不是文物,文物是文化的产物或外表。文化和人群一样,是生活体或能量群。
文化是随着群体不停成长的,文化不会失去自己的认同。文化内的阴阳一直互变着。
新增了国际货物贸易、在非市场经济国家做生竟、在发展中国家做生意和进出口法规几章。特别强调了由美国认可的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这一*新版本已经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反映了自1988年以来的变化,包括《单一欧洲法令》、《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案》、非市场经济的改变以及在西半球根据《美国自由贸易协定》和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所做的创始工作向更大的经济一体化发展 [1] 。
《国际商业交易法概要》是由三位合作者在前两版作者的基础上写成的。新增了国际货物贸易、在非市场经济国家做生竟、在发展中国家做生意和进出口法规几章。特别强调了由美国认可的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这一*新版本已经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反映了自1988年以来的变化,包括《单一欧洲法令》、《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案》、非市场经济的改变以及在西半球根据《美国自由贸易协定》和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所做的创始工作向更大的经济一体化发展。
9、文化安全的重要性
维护文化安全是民族精神、价值观念和信仰追求延续和发展的保障,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支撑,是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维护文化安全工作是一项关系全局、利在长远的战略工程,只有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维护文化安全才能有更为坚实的保障;只有文化安全了,才能护航我们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稳步前进。
维护文化安全的措施
现如今,切实维护好文化安全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其次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最后就是坚定文化自信,做到以中华文化为本位,博采众长,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10、文化安全有多重要
企业安全文化顾名思义是指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奋斗目标、企业安全进取精神: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而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条件、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和措施等企业安全生产的形象;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等种种企业安全物质因素和安全精神因素之总和。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安全文化的主要分支。它既然包括保护职工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即无损、无害、不伤、不亡的物质条件和作业环境,也包括职工对安全的意识、信念、价值观、经营思想、道德规范、企业安全激励精制安全的精神因素。一般认为,企业安全文化也是多后的复合体,由安全生产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组成。当今的企业安全文化以人为本的“安乐性管理”为中心,以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为基础所形成的群体和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即生产与人的价值在安全取向上的统一),表现在职工中的激励安全生产和敬业精神。建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惜生命,文明生产”、“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安全文化氛围是企业安全的文化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企业安全文化也是广施仁爱,尊重人权,保护人的安全与健康的高雅文化。
要使企业职工建立起自保互爱互救、心和人安,以企业为家,以企业安全为荣的企业形象和风貌,要在职工的心灵深处树立起安全、高效的个人和群体的共同奋斗意识,当今最根本的方法和途径就是通过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安全文化教育。根据企业的特点、安全管理的经验,以建立保护职工身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为首要条件,依靠先进的安全科技和现代安全防灾的风险控制方法,以新的安全生产营运机制,发展生产,提高效益,实现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形成具有各自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加速安全科学技术进步,努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充分发展安全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保护生产力,建立安全科技业,发展和繁荣安全文化事业;
(2)加强安全与减灾法制建设,在全国、全社会强化安全意识,树立全民安全文明道德、规范公众的行为风尚,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高于一切的自觉行动准则;
(3)倡导和发展安全文化,加速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的,人人都学会自救、互救并具有保护公众和国家安全的预警和应急能力,以减少意外事故和灾害速来的巨大损失;
(4)把“尊重人民、爱护人民、善待生命、珍惜人生、防灾避难、保护人民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作为从事一切活动的指导方针,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安平、国家稳定的重要方针;
(5)国家应加大对安全文化公益事业(包括安全科技、教育、宣传、社团、慈善公益等)的投入,促进、扶植、兴办安全文化生产,使人民更加健康、长寿、幸福;
(6)加强安全与灾害的综合管理,树立“共建安全文化”观点,联合一切安全与减灾的社会力量,发挥安全科学技术及减灾、环保等学科渗透及交叉的优势,通过国家实行全面综合管理,以科技进步、全民参与、政府决策来实现“共建安全文化”,形成最科学、最广泛的安全与减灾统一行动的体制。
要完成以上主要目标必须通过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才能达到目的,这一绝妙的途径就是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传媒手段,大力弘扬、倡导、繁荣安全文化,达到启发人、影响人、教育人、造就人的效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科教兴国”的根本保障。开展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主要途径为:
(1)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科普知识,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
(2)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着眼于幼儿、中、小学生,放眼于下一世纪人民的教育;
(3)安全文化宣教重点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注意扩大对非生产性(生活、生存领域)安全的宣教。
(4)充分应用和推广高等院校的人才和科研院所的安全科技成果,宣传和丰富安全文化,宣传安全科技是第一生产,推动安全科技事业的发展;
(5)创办大众安全文化刊物和编写各种简易宣教安全知识读本,传播安全文化;
(6)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音像、文艺、美术、歌曲、雕刻等传媒方式,开展全民性的安全文化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宣传的质量和效果;
(7)充分利用全国安全生产周活动以及各地区、各单位开展的安全日、安全月、无事故年纪念等活动,开展安全文化教育;
(8)创建安全与减灾工程学院,统一教材和教育大纲;沟通安全与减灾工程技术职称认证和评审渠道;培养安全与减灾工程技术高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