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贸易 » 科技创新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科技创新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发布时间: 2022-10-29 07:46:15

1、科技的发展趋势

一、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异常迅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重大创新不断涌现,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的周期日益缩短。总的来看,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和趋势。1.前沿科技领域呈现群体突破的态势 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信息科技、纳米科技、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等为核心的高科技群体,成为当今前沿科技领域的代表,这些领域的进展直接反映了科技发展的新态势。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人类基因组图谱已经全部绘制完成,人类“生命天书”得以破解;抗逆、抗病高产作物不断培育成功;科学家们直接提取人体皮肤细胞制成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这项技术除其在干细胞治疗与再生医学的应用价值外,也是人类在揭示生物发育与疾病机制研究方法学上的突破。在信息技术领域,超级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大大提高,2007年6月IBM公司推出的“蓝色基因/P”能够以每秒1千万亿次的运算速度连续运行。英特尔公司成功开发出基于45纳米技术的试产样品芯片“Penryn”,对整个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业意义深远。在纳米技术领域,纳米发电机已经研制成功,在生物医学、军事、无线通信和无线传感方面都将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2007年5月,中美科学家合作,首次制备出具有高表面能的24面体铂纳米晶粒催化剂,在能源、催化、材料、化工等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和应用价值。在能源和环保科技领域,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封存技术受到普遍重视,有望大规模替代石油的第二代生物液体燃料呈现多元化发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正在积极实施,预计2070年前后受控核聚变发电将广泛造福于人类。2.科学交叉与技术融合不断催生新的学科和技术领域 纳米材料技术、纳米电子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纳米测量学等都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生物材料、生物芯片、纳米机器人、信息材料等融合技术也已经向人们展示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未来的重大科技创新将更多地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各类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也将更加频繁,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将会产生新的技术系统变革、重大学科突破以及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及产业革命。3.发展“低碳经济”成为科技创新的新热点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凸现,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概念开始风行,带动相关领域科技创新日趋活跃。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行动,并已经开始从产业政策、能源政策、技术政策及贸易政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重大调整。在2007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上,欧盟提出必须在2050年之前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一半。美国开展了“氢燃料计划”、“先进能源计划”、“未来发电计划”、“阳光美国计划”等重要计划。德国联邦教研部在2007年6月投资6000万欧元启动“有机太阳能光伏电池研发计划”,其战略伙伴企业将投入3亿欧元进行相关研发。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07年11月公布了《冷却地球——能源创新技术计划》框架方案,提出要对有助于大幅消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创新技术给予重点支持。4.民生科技得到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健康和文化需求的提高,促使各国将科技发展目标与改善人民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欧盟研究开发第七框架计划中确定的十大优先主题中,直接与提高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关的有三个主题:一是健康,二是食品、农业和生物技术,三是环境。其中健康领域的拨款额为60.5亿欧元,仅次于信息通信技术。目前,为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而发明的技术已经极大地造福于人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交往、娱乐、消费等生活方式,全球上网人数已达7.72亿;基因技术和医药生物技术正在使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网络游戏、动画漫画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同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5.科技在应对非传统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信息犯罪、能源短缺、环境恶化,及突发性大面积自然灾害等一系列非军事性灾难,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提出了新挑战。传统的国家安全概念已从一般意义上的国防军事安全上升为更广泛的“总体安全”。公共安全事件接踵而至,对科技提出了重大战略需求。美国总统科技政策办公室2005年4月公布的《科技是国土安全的基础》报告称,几年来,联邦政府与学术界、企业界以及国立实验室共同努力,利用最优秀的人才和技术来降低美国的脆弱性,对国土安全方面的科技投入已对现实世界产生了影响。6.加速实施“三深”战略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选择 “深空”战略——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印度等国都在实施一系列探测月球、火星等天体的深空探测计划。2007年10月24日,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升空,并完成了航天员出舱行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深空探测的长远目标是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有人的前哨站,以便尽可能地了解其资源状况并加以利用,并作为对太阳系进一步探索的基地。开发月球氦-3作为核聚变反应堆燃料等设想,已引起了世界广泛的关注。“深海”战略——在历时近10年的国际深海大洋钻探计划中,科学家用实践证明了在3000米深的海底发现了生存的生物,它们的存在对现有生物基础理论提出了新的问题,也为海洋能源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预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两极地区正在发生重大的地貌变化。用最先进的海洋技术手段,开采油气矿产资源,获取深海底地质、地貌、资源基础数据等工作正在进行。“深蓝”战略(信息安全)——高性能计算机已经从军事领域进入涉及天文计算、建立大气模型、基因科学、油气勘察、智能制造等领域,带动了空间技术、空气动力学、大范围气象预报及石油地质勘探等产业技术领域的变革。电子标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监控、交通运输、物流控制、国际贸易、安全识别、身份识别及物品防伪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二、对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新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对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有潜力带动新一轮产业革命 自20世纪以来,导致人类经济和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新兴产业,都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突破紧密相关。量子理论的诞生,促进了集成电路和激光器的发展;相对论及原子核裂变原理的问世,导致核技术的形成,带动了原子能的应用;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奠定了全新的生物工程技术的基石。每一个原始创新都催生了新的产业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生物技术为例,人类基因组图谱已经全部绘制完成,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以功能基因组为基础,规模庞大的新健康产业的崛起。目前全球生物技术产业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年增长率达25%~30%。有专家预言,生物技术(BT)即将取代信息技术(IT),成为“对全社会最为重要并可能改变未来工业和经济格局的技术”。从我们国家的情况来看,“十五”初期,我国对生物技术研究发展作出重点部署,获得了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诊断试剂等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开创了基因生物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4600亿元。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成功研制转基因抗虫棉的国家,转基因抗虫棉已占棉花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在创新药物研制方面,我国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种正式上市的基因治疗药物重组腺病毒P53注射液,并率先实现产业化。禽流感、口蹄疫、蓝耳病等新型疫苗的研制成功为动物重大疫病防控提供了有效支撑。2.新技术推动产品更新周期缩短,造就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 电话走进50%的美国家庭用了长达60年的时间,而互联网进入50%的美国家庭只用了5年时间。进入21世纪,随着技术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前沿技术创新与高端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在很多高技术领域,基础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人类基因组、超导、纳米等许多成果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时就已经申请了专利,并很快应用在市场上。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将新药研制到产业化应用的周期从24年缩短到8年。生物芯片技术的出现,可实现对生命体中的基因、蛋白、细胞和组织进行准确、快速和大信息量的分析检测,大大缩短了新药研制周期和疾病检测周期。3.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将颠覆性地替代旧产业,摧毁旧的经济科技优势,形成所谓“翻盘效应” 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具有在原理、技术、方法等方面实现重大变革的突破性特征,能够广泛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形态重大变革。重大的原始创新往往会摧毁现有产业体系,转换竞争优势,孕育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培育出新的产业群与经济增长点。以数码相机为例。德国爱克发曾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彩色胶卷的企业之一,占有世界彩色胶卷市场约10%的份额。随着数码相机生产制造技术的日趋成熟,数码相机已经开始抢占、蚕食传统相机的市场。昔日影像巨头在数码技术冲击下,胶卷销量严重下滑,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4.市场价值观念的变化,产生新的市场需求,造就新的产业市场需求的变化是技术创新活动重要的动力之一,市场的更新和变化引导着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为例,改革开放之初,国内还谈不上有汽车消费的市场,我们在引进资金、引进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引进了市场的理念,并且为我国汽车产业追赶世界发展的潮流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市场消费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市场细分的特征十分明显。当外资企业提供给市场的产品不能满足需要的时候,就为国内汽车企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一些立足于自主创新的汽车企业也就应运而生了。当前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随着高速发展的汽车市场而来的能源紧缺和大气环境污染。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贡献量”已经超过了60%。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新一轮竞争中,日本已经成为现今混合动力技术的领头羊。而奔驰、通用等着力于更长远的燃料电池汽车,近20年来孜孜不倦地投入重金开发,已经进入小批量示范运营。在我国汽车产量即将达到1000万辆规模的前夕,我国汽车企业应该居安思危,迎头赶上

2、国际贸易对中国的作用和意义?

作用是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意义是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

1、国际贸易对中国的作用: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延续社会再生产。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

2、以贸易全球化为首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和商务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对于我们科学决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把握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科技创新对国际贸易的意义扩展资料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和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专业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电子商务将国际贸易带进了一个信息化时代,特别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兴起和网络贸易的诞生,导致国际贸易运作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信息通过全球网络在世界各国和地区间流动,推动了国际贸易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为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为了解决与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1993年12月15日,在乌拉圭回合的贸易谈判委员会议上,通过一项“关于贸易与环境”的决议,决定起草一份贸易与环境的工作方案,并制定有关贸易与环境措施之间增强相互作用的规则,监督用于环境目的的贸易措施,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环保措施。

3、我国有哪些比较优势?在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中,我国如何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中国人工成本低、资源价格低、交通运输成本低(基础设施良好),尤其是人工成本,长期以来被视为主要的比较优势。但目前人工不断上涨,这种优势正在减小,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改进经济发展模式,以期获得持续发展。在对外贸易中,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产业链齐全是最大的优势,这导致了我们的外贸竞争优势。
拓展资料:
1.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上的。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差异,各国应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这样,各国间分工从事专业化生产的产品产量就会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好获得比较利益。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这一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适用程度和适用范围是有界限的。因为,它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来分析、说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而从动态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教育的进步,各国的比较优势是在变化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也不断变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一味地单纯以自己的成本和资源比较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比较利益陷阱”。
2.其原因:一是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交换的贸易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越来越趋于恶化;二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加强。同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际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导致自身贸易条件恶化和对发达国家依附性加强。
3.发展中国家应该在现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要在对外贸易中真正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必须致力于调整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规模。为此,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扩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人力资本和技术投入,提高其知识、技术密集度;二是在市场选择上,国家要通过技术引进和高科技投入等途径有重点地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途好的产业部门,增强其国际竞争力;三是对外资进入我国要逐步提高其技术含量壁垒,鼓励高技术产业进入我国。

4、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兄弟,你问的这个问题范围太大了,
总的说来
一、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呈现出六大趋势

(一)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凸显

伴随世界经济较快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当前国际贸易增长明显加速,已经进入新一轮增长期。2004年,全球货物贸易名义增长21%,达到25年来的最高水平。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和国际市场对能源、原材料商品需求旺盛的带动及美元贬值因素的影响下,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量2004年近11万亿美元,增速达到20%,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全球贸易的高速增长是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国际分工深化的共同结果,同时它又促进了世界生产。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增长率连续超过世界生产的增长率,导致世界各国的外贸依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崛起力量

美、日、欧三大经济体既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在国际贸易中也居于主导地位。2004年,德国、美国和日本在世界货物出口中的份额已分别达到10%、9%和6.2%。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世界货物出口70%以上的份额和服务贸易90%以上的份额,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通过开展区域贸易合作和控制多边贸易体制来主宰国际贸易秩序,并在国际交换中获得了大部分贸易利益。

中国是近年国际贸易增长中最显眼的“亮点”,表现为中国不仅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份额和排名不断攀升,而且对全球贸易增量的贡献也更为显著。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排名以年升一位的速度上升。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11548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分别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量的6.4%和增量的20%。

(三)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

WTO新一轮谈判自启动以来进展缓慢,2003年坎昆会议失败后,谈判一度陷入停滞状态。2004年8月1日,世贸组织147个成员就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框架达成了协议,但协议的内容较为原则和笼统,各成员在农业、非农市场准入等问题上仍存在很大分歧。2005年是多哈回合谈判的关键一年,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将在12月香港部长会议上就主要议题的实质内容进行谈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种区域贸易协定纷繁多样、成员交叉重叠,一些贸易协定已超出传统的降低贸易和投资壁垒的范围,对多边贸易体系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与此同时,以区域贸易安排(RTA)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加速发展,并呈现出不少新的趋势。一是区域贸易安排迅猛发展。截至2005年1月,实际有效的区域贸易安排共有162个,其中80%以上是近10年内建立的。二是主要贸易大国都在追求区域贸易安排的主导权。美国在推动建立美洲自贸区的同时,还在与韩国、南非等10多个国家商谈自贸区;欧盟在2004年5月实现东扩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贸易集团,并拟与所有拉美国家和东盟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日本已经与新加坡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正在与韩国、泰国商谈自贸事宜。三是区域贸易安排成员间的贸易比重进一步上升。2004年,区域内贸易总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重已超过50%。四是国家之间的竞争正在向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转变。区域贸易安排已经成为各国争取市场资源、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国际地位的战略手段,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

国际贸易结构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互为依托,从其变化趋势看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伴随着各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迅猛。近20多年来,国际服务贸易规模已经从1980年的3600亿美元扩大到目前的2.1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的19%。在行业结构上,服务贸易日益向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倾斜,传统的运输业、旅游业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在地区分布上,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所占份额继续扩大,东亚地区的增长尤其显著。二是高技术产品在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讯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最快。与此同时,由于跨国公司纷纷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已经从1985年的16.6%上升到2000年的35.4%。

(五)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自由地流动,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和营销网络,推动了贸易投资日益一体化,并对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核心力量。目前世界上的跨国公司已达6.2万家,它们不仅掌握着全球1/3的生产和70%的技术转让,更掌握着全球2/3的国际贸易和90%的外国直接投资。二是国际贸易基础已由比较优势转变为以跨国公司数量和在国际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为主的竞争优势。这就意味着,一个国家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越多,就越可以在国际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别国的资源。三是国际贸易格局由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主。主要表现为,中间产品、零部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增加。四是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不断加快,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加工贸易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已达48%,占据了半壁江山。

(六)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愈加频繁,贸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是随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产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当前,各国经济景气的不均衡性、产业和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区域贸易集团的排它性、贸易分配利益的两极化以及经贸问题的政治化都是造成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当前世界已进入贸易争端的高发期,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基于战略利益考虑而引发的贸易摩擦增多。2004年美国和欧盟就航空业补贴问题相互指控,并最终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二是贸易保护的手段不断翻新。各种技术壁垒成为贸易保护的新式武器,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争端。三是摩擦从单纯的贸易问题转向更为综合的领域。社会保障问题、汇率制度问题等已成为摩擦的新领域,资源摩擦与贸易摩擦交互作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四是中国已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最大受害国。从1995年开始,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2005年世界纺织品贸易开始实现一体化,中国面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焦点。

二、若干思考

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这些新趋势对世界各国的经贸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要辨证地看待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既要看到机遇中存在的挑战,也要看到挑战中蕴藏的机遇。我们必须树立全球战略意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国内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更有利的条件。

(一)处理好、发展好大国经贸关系,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空间

美、日、欧、俄、东盟既是全球的贸易大国(集团),也是我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2004年,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和东盟的贸易额均超过1000亿美元,分别达到1773亿美元、1696亿美元、1679亿美元和1059亿美元,占据我国外贸总额的半壁江山。目前中俄贸易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双方在油气和矿产资源、高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深入推进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向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事关我国对外经济工作的大局。

(二)积极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和多边经贸关系,推动建立有利我经济发展的全球自由贸易体制

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意义。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贸易便利化。继续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在经贸合作方面取得新进展。一个更具开放性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世贸组织各成员方的长远利益。据世界银行估算,如果多哈回合取得成功,将可在2015年之前给全球带来5000 多亿美元的经济收益。我们要积极推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在多边经贸体制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做好世贸组织首次对华贸易政策审议的应对及与世贸组织申请加入方的谈判工作。积极参与联合国等多边国际组织的活动,进一步发挥我在联合国贸发会议、开发计划署等机构中的作用。

(三)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着重推进高技术产品和服务出口

我国以数量增加为主的增长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必须加快外贸从数量增长为主向以质取胜转变。要继续落实和完善出口退税等各项政策、确保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下大力气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狠抓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结构调整,提高纺织、轻工、家电等优势产品的出口质量、档次和价格;加大对蔬菜、水果、花卉等优势农产品一般贸易的政策支持,争取实现农产品出口零税率;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抓好高新技术产品、软件和医药出口基地建设,重点支持汽车及零配件、船舶、铁路设备、通讯产品、生物医药等产品出口,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品带动机电产品出口,机电产品出口带动外贸出口的格局;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商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着重引进高端加工增值环节。

发挥全球“大买家”的优势,组织协调好国内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关键技术和重大设备的进口。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探索符合大宗产品集中采购试点,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等贸易方式,提高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进口议价能力。运用国际招标等方式引进先进高新技术产品及环保、大型医疗和电力设备,把关键设备、先进技术进口和消化、吸收、创新结合起来,促进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敦促某些发达国家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

(四)提高贸易摩擦和“入世”后过渡期的应对工作水平,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

我个人感觉,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都有吧,今年贸易不太好做,国家在政策上也有所调控。实际感受就是,贸易的话,国外买东西的人少了! 就像我国一样,也开始刺激国内消费,而不是刺激都在国外买东西了。
我公司一年要出口3.5亿USD ,可是现在看来,一季度已经同期下滑了1000万USD了
加油吧,挺过这个砍,一定会好起来

希望能帮助到您

5、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积极的影响

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以下积极的影响:

一、政治上的影响力

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筹码和大国地位的象征。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可能成为较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二、经济发展

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发达国家的1/40。科学技术一旦转化为生产力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其作用大大超过了资金、劳动力对经济的变革作用。

三、社会进步

科学技术所开拓的生产力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对科学技术的使用不当,又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极其严重的环境问题。

四、电子、机械、建筑

未来智能机器人负责采矿、生产、加工、运输、建筑、清洁等体力劳动,未来搬砖机器人完全自动化的搬砖盖房,或者用电脑控制遥控机器人搬砖盖房。

(5)科技创新对国际贸易的意义扩展资料

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科学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加之由于科技引发的危害事件频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本身正处在一个伦理道德失范的客观环境中。中外贤哲曾把智慧看成是社会祸患的根源,把技巧看成是人伦丧失的诱因。  

战争是对人类社会最直接的破坏,科技的加入愈发扩大了这种破坏性。一部火药史就是半部战争史;声纳和飞机的发明,使得潜艇和战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显示出其巨大的杀伤力;生化武器氯气第一次出现在一战的战场上。

雷达、原子弹第一次出现在二战的战场上,尤其是原子弹,破坏力巨大,使得整个人类都处于核恐怖、核扩散的阴影之下,以至于爱因斯坦写信警告美国政府慎用这种力量。事实上,两次世界大战呼唤了科技的发展,而且其对科技发展的催化作用比之和平年代要快多倍。

6、创新对国家的重要性

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在科学技术领域创新的竞争,各国都纷纷拿出了相应的科研规划,以期在核心技术方面占领制高点.我国更是清醒地意识到,自主创新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灵魂,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自主创新?怎么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怎样形成自主创新的土壤和机制呢?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自主创新的内涵,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清醒去认识: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才能使我国的产业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获得有利的贸易和国际地位,为我国经济的腾飞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创新,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创新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制度和机制的创新,保证技术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使创新意识、创新文化、创新理论,得到完好地发挥和实现.
创新的形式一种是从无到有,突破产业技术瓶颈,获得成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一种是从不完善到完善,逐渐实现.
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地应用新技术来实现人们需求愿望的历史.也就是说,需求的拉动,始终是技术淘汰与创新的动因.
 公共服务机构的改革和创新.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公共服务方面的建设,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政策、法律、税收、甚至社会公共安全和秩序,也包括信息对称和共享,等等. 国家要在制度安排上,减少政府低效和权力腐败.实际上,国家的发展最怕制度缺失,社会总体问题的根源在于相关的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
一个社会就是一个大的机器,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部件或螺丝钉.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尽力工作,努力实践,在自己的位置上身体力行地做,我们这个社会就会成为和谐美满的创新发展的社会.

7、中国世界的地位与影响力,中国对世界做出的贡献。详细谈谈,举几个例子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世界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世界第一大人口国,与英、法、美、俄并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世界第一贸易大国 ,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和世界第一大农业国,世界第一大粮食总产量国以及世界上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第二大吸引外资国,还是世界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被认为是潜在超级大国之一。

贡献:

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位;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2、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有能力进行海外投资,开发非洲等一些相对落后地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提高,消费需求增加,形成巨大的新兴市场,世界大量产品在中国得以消费。

3、中国发展繁荣的脚步越快,世界获得的机遇越多。今年1至10月份我国商品贸易进口达到20%的增长,出口是10%左右的增长。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以上的外来投资,各方参与中国大市场,机遇广阔。

4、为和平而生,为和平而存。活跃在联合国维和部队各任务区的中国维和人员,以专业的工作水准、敬业的工作态度赢得了联合国维和部队和国际社会的一致肯定,更以不畏艰险的奉献精神、大爱无疆的人道主义精神,温暖了各维和任务区人民的心。这些也许还很年轻的中国维和人员,正以自己的真心和实干表达着中国人民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承诺,更体现出一个新兴的负责任大国应有的维护和平的担当。

5、中国直接参与了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中国代表董必武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中国自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的合法席位以来,一直在不断“加群”,当前中国已加入400多项多边条约,参加了所有联合国专门机构和大约90%政府间国际组织,全面融入当代国际秩序。《国际组织年鉴2017—2018》数据表明,中国对国际组织的参与率正在快速接近参与率最高的法、德等国水平,并且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是最快的。多项研究认为, 中国已经高度融入了国际组织体系, 并且是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积极建设者。


8、保险公司科学技术创新

1.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
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将企业购置的设备已征税款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在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设备更新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加大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企业所得税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专项资金制度。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的折旧。对购买先进科学研究仪器和设备给予必要税收扶持政策。加大对企业设立海外研究开发机构的外汇和融资支持力度,提供对外投资便利和优质服务。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支持创办各种性质的中小企业,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对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给予政策扶持。制定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2.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完善和调整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制定鼓励自主创新、限制盲目重复引进的政策。
通过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和重点,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采取积极政策措施,多渠道增加投入,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开展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把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的实施,消化吸收一批先进技术,攻克一批事关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技术,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和关键产品。
3.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鼓励和保护自主创新。建立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协调机制。对国内企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政府实施首购政策。对企业采购国产高新技术设备提供政策支持。通过政府采购,支持形成技术标准。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
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权利人利益,不仅是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自主创新的需要,也是树立国际信用、开展国际合作的需要。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知识产权制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促进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和国家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同时,要建立对企业并购、技术交易等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流失。防止滥用知识产权而对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造成不正当的限制,阻碍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管理全过程,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高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强化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推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从业资格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
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要求,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产生一批对经济、社会和科技等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创造。组织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并在专利申请、标准制定、国际贸易和合作等方面予以支持。
将形成技术标准作为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目标。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要加强对重要技术标准制定的指导协调,并优先采用。推动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促使标准制定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保证标准的先进性和效能性。引导产、学、研各方面共同推进国家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及优先采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我国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
5.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
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机制,起草和制定促进创业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建立加速科技产业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科技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努力为高科技中小企业在海外上市创造便利条件。为高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企业跨境资金运作创造更加宽松的金融、外汇政策环境。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开展对未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流通的试点工作。逐步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探索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金投入为主的方式,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更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建立全国性的科技创业风险投资行业自律组织。鼓励金融机构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给予优惠的信贷支持,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担保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政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鼓励金融机构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
6.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
把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点。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继续加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产业化基地建设。制定有利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政策。构建技术交流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技术开发与服务活动给予政策扶持。
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建立面向农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新机制。把农业科技推广成就作为科技奖励的重要内容,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激励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推广活动。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专项资金,促进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支持农村各类人才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国家对农业科技推广实行分类指导,分类支持,鼓励和支持多种模式的、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支持面向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产业竞争前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重点加大电子信息、生物、制造业信息化、新材料、环保、节能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强技术工程化平台、产业化示范基地和中间试验基地建设。
7.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机制
加强军民结合的统筹和协调。改革军民分离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军民结合的新的科技管理体制。鼓励军口科研机构承担民用科技任务;国防研究开发工作向民口科研机构和企业开放;扩大军品采购向民口科研机构和企业采购的范围。改革相关管理体制和制度,保障非军工科研企事业单位平等参与军事装备科研和生产的竞争。建立军民结合、军民共用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建立适应国防科研和军民两用科研活动特点的新机制。统筹部署和协调军民基础研究,加强军民高技术研究开发力量的集成,建立军民有效互动的协作机制,实现军用产品与民用产品研制生产的协调,促进军民科技各环节的有机结合。
8.扩大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
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
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海外研究开发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支持在双边、多边科技合作协议框架下,实施国际合作项目。建立内地与港、澳、台的科技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
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扩大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出口,鼓励和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或产业化基地。
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和国际学术组织。支持我国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大科学工程。建立培训制度,提高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支持我国科学家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提供优惠条件,在我国设立重要的国际学术组织或办事机构。
9.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加强农村科普工作,逐步建立提高农民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系统性的校内外科学探索和科学体验活动,加强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能力。加强各级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技培训。
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合理布局并切实加强科普场馆建设,提高科普场馆运营质量。建立科研院所、大学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制度。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加强与公众沟通交流。繁荣科普创作,打造优秀科普品牌。鼓励著名科学家及其他专家学者参与科普创作。制定重大科普作品选题规划,扶持原创性科普作品。在高校设立科技传播专业,加强对科普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培养专业化科普人才。
建立科普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加强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大型企业等各方面的优势集成,促进科技界、教育界和大众媒体之间的协作。鼓励经营性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放宽民间和海外资金发展科普产业的准入限制,制定优惠政策,形成科普事业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公益性科普事业体制与机制改革,激发活力,提高服务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九、科技投入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科技投入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今天的科技投入,就是对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长,但与我国科技事业的大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需求相比,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投入的总量和强度仍显不足,投入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基础条件薄弱。当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增加科技投入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我国必须审时度势,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出发,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完成本纲要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提供必要的保障。
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在投入中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多种财政投入方式,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国家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并引导企业和全社会的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要求,在编制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分配时,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保证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结合国家财力情况,统筹安排规划实施所需经费,切实保障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国家继续加强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中央和地方建设投资中作为重点予以支持。在政府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强化企业科技投入主体的地位。总之,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达到2%,到2020年达到2.5%以上。
2.调整和优化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加强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和科学技术普及的支持。合理安排科研机构(基地)正常运转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科技基础条件经费等的比例,加大对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稳定投入力度,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建立和完善适应科学研究规律和科技工作特点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公开性、透明度和公正性,逐步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估和监督管理机制。
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在信息、网络等技术支撑下,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设施和仪器装备、科学数据与信息、自然科技资源等组成,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是:
国家研究实验基地。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和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领域,主要依托国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建设若干队伍强、水平高、学科综合交叉的国家实验室和其他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其运行和管理的整体水平。构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网络体系。
大型科学工程和设施。重视科学仪器与设备对科学研究的作用,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及检测技术的自主研究开发。建设若干大型科学工程和基础设施,包括在高性能计算、大型空气动力研究试验和极端条件下进行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大科学工程或大型基础设施。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的共享与建设,逐步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
科学数据与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基于科技条件资源信息化的数字科技平台,促进科学数据与文献资源的共享,构建网络科研环境,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推动科学研究手段、方式的变革。
自然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立完备的植物、动物种质资源,微生物菌种和人类遗传资源,以及实验材料,标本、岩矿化石等自然科技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
国家标准、计量和检测技术体系。研究制定高精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以及重点领域的技术标准,完善检测实验室体系、认证认可体系及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
4.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
建立有效的共享制度和机制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和前提。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科技条件资源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打破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
十、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本纲要提供人才保障。
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
要依托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管理专家。对核心技术领域的高级专家要实行特殊政策。进一步破除科学研究中的论资排辈和急功近利现象,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改进和完善职称制度、院士制度、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博士后制度等高层次人才制度,进一步形成培养选拔高级专家的制度体系,使大批优秀拔尖人才得以脱颖而出。
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支持研究生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鼓励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精神。高等院校要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及时合理地设置一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与培训,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实用技术专业人才。要深化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国家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允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进行技术开发。引导高等院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技术人才。多方式、多渠道培养企业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允许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支持企业吸引和招聘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
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制定和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计划,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采取多种方式,建立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加大对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的资助力度。大力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建设。健全留学人才为国服务的政策措施。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公开招聘力度。实验室主任、重点科研机构学术带头人以及其他高级科研岗位,逐步实行海内外公开招聘。实行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海外高层次优秀科技人才和团队来华工作。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鼓励敢于探索、勇于冒尖,大胆提出新的理论和学说。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强科研职业道德建设,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9、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强了世界经济的什么趋势

二、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

1、科技革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表明,科学技术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也是首要的因素。战后的科学技术革命,由于其自身规模的宏大及其物化为生产手段过程的加速,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已经融合、渗透、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中,使生产力发生了飞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从而使人类进入到一个历史新阶段。

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仅取决于体力的大小,更取决于智力的高低。战后科技革命的发展,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劳动者的智力也迅速提高,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不断发生。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中,高级科研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以美国为例,1930-1968年期间,蓝领职工增加60%,工程技术人员却增加了450%,科研人员增加了900%。70年代后期,美国脑力劳动者所占的比例超过体力劳动者,之后日本、西欧、加拿大等国也先后进入了这一行列。

劳动工具的改革和创新。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战后科技革命的生产与发展,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工具发展了急剧变化,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发电设备、人造卫星、机器人等新型生产工具的出现与运用,改变了传统生产部门的技术装备,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美国为例,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标准带钢热轧机的产出量是人工控制下产出的00倍。日本西欧等国也是如此。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大型生产工具的出现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几千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劳动对象包括自然和通过人们劳动加工的原料。随着科学进步的进步,人类不断发现、利用、改造、扩大劳动对象范围。劳动已不仅仅以自然物、半自然为对象,更多的是用真正属于人类创造的全新材料、原料作为劳动对象。目前,世界上各种材料已有几十万种,而新材料的每年又以5%的速度在增长。由此可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科技型人员将会成为主体劳动者;以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型机器体系日益成为最重要的劳动工具;再生型和扩展型资源正在成为主要劳动对象。

2、科技革命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引起了国民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表现在:

第一、 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实现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经济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出现新变革,也就是出现了新的产业革命。

产业结构指在社会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生产部门、行业以一定比例关系构成的整体。产业结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其变化的总趋势是日益高级化。

所谓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应用新技术所形成的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整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两次大变革。第一次变革是在五六十年代,在新科技革命第一次高潮的推动下,发达国家的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相对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又发生了一次新的变革。这次新变革的突出特征不仅表现在第一、二产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而且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及其作用的增强。特别是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新变革表明,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已日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而更多地依赖科学技术,即依赖人的智慧和知识。人类能够利用新的科学技术,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使大量信息技术产品(电脑、电讯设备、软件等)的陆续问世,推动互联网络和信息技术市场的迅速发展,而且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几乎遍及所有经济部门和领域,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高新技术,促进航空航天工业,生物技术工程产业、新材料产业、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信息技术还可以渗透到传统的工业部门,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新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 就业结构的变化

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就业结构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两次重大变革相联系,就业结构也出现了两次意义重大的变革。第一次变革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发生变化:第一产业的劳动者人数不断减少,第二产业的劳动者缓慢增加,第三产业的劳动者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是白领工人所占的比重上升。第二次变革是与工业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相联系的,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知识型”劳动者迅速增加,“非知识型”劳动者逐步减少。在就业结构的大变革中,那些学历低,没有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不懂得信息技术或其他新科技的劳动者,则被无情地排挤出在业劳动者行列,成为结构性失业的新成员。因此,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信息经济的发展,教育和培训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第三、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

企业结构的变化 工业时代的生产是以庞大规模和集中管理来更好地控制市场和原料供应,从而获得较高的效率。但是新的经济却不是这样。“利润不是靠生产规模和产量,而是靠不断找出需要以及解决办法之间的联系。成功企业所提供的价值多来自劳务,即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专业研究、工程和设计服务,专门销售和咨询服务,以及把上述两方面连接起来的专门化战略、金融和管理服务。实际上只有这种价值才不易在世界范围内被模仿。”所以,在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创新和服务将替代控制和管理成为新的增长点。制造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将战胜生产标准产品的企业。在这一背景下,管理层次必须减少,而尽可能使计算机及其网络得到广泛应用。中层经理的职责是协调下层单位的工作,从下级收集信息,转给另一个下级或上级。但是计算机代替了中层经理的搜集、传递、分析与处理信息的无创造性或低创造性工作。网络的问世则可以加快信息的反馈速度,消除官僚作风,使得高层与基层直接对话,从而使中层经理成为多余。

在中层管理削弱的同时,一种新的企业类型应运而生:网络型企业。金字塔型的管理是大生产时代的产物,而网络型是多样化、分量生产的高价值企业的主要形式。对于高价值企业而言,速度和敏捷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横向交流要大大地多于纵向的控制。只有把企业内每个人的技能联系起来,加强成员间相互协作,才能形成企业的革新能力,更好地进行创新活动。这样的企业结构看起来更像一个蜘蛛网,而不是金字塔。网络上的每一个结点,都是创新的源泉,其成员既是项目的参加者,也是利润的分享者。这样的网络结构一方面极大地刺激每一结点的创新,另一方面又减少了中层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削弱了官僚体制的权力。

产品结构的变化 20世纪末,世界经济最大的变化是全球买方市场的形成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日益加快。所有企业都必须经受这个全球买方市场的挑战。产品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市场竞争的加剧,加上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据估计,近30年来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两千年的总和。根据各个时期一些代表性产品更新速度与变化情况分析,一种新产品从构思、设计、试制到商业性投产,在19世纪大约要经历70年的时间,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则缩短为40年,战后至60年代更缩短为20年,到了70年代以后又进一步缩短为5~10年,而到现在竟然只需2~3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可见现代社会的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已经加快到何等的高度。这种态势必须导致市场竞争焦点的快速转移。在以快交货、高质量、低成本和重环保去争取市场份额的市场竞争中,缩短交货期,乃至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已经成为竞争的第一要素。

第四、生产力地区配置的变化。

生产力地区配置历来遵循以下原则:生产力与原料相结合;生产与运输相结合;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生产与劳动力资源相结合;生产与盈利相结合。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原则使生产与科技相结合,其他原则退居次要地位。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产业各部门的分工逐渐发展到各产业内部的分工,进而发展到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沿生产要素界限所进行的分工替代以前以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技术的扩展使得终向的分工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分工。这是生产力飞跃的表现,也是人力突破自然限制的伟大进步。

科技革命引起国民经济结构变化是多方面的,除以上所指之外,还包括能源结构变化、消费结构变化、交通结构变化、市场结构变化等国民经济结构变化既是生产力的变化,又是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后者则包含更广泛的内容。

第五、企业管理职能和管理手段的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企业管理带来全方位的、革命性的影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已拓展到政治、生产、流通、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娱乐、军事等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既然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都产生巨大影响,那么,企业管理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活动,自然要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从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将电子计算机用于工资计算、开创电子计算机辅助管理新纪元始,至今世界上80%的计算机是用于管理领域的。尤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多是以现代化大生产的工业社会为背景产生的,显然,信息社会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变革一定是革命性的。而且这种革命性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必将涉及管理学关注的所有主题。莫顿的研究表明,这种变革至少可以归结为六个方面:

(1)信息社会给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2)信息技术将企业组织内外的各种经营管理职能、机制有机的结合起来;

(3)信息社会的到来会改变许多方面产业的竞争格局和态势;

(4)信息社会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战略性的机遇,促使企业对其使命和活动进行反思;

(5)为了成功地运用信息技术,必须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的变革;

(6)对企业管理的重大挑战是如何改造企业,使其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适用信息社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企业都广泛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尤其是快捷的网络技术和准确的数字技术,实施最佳的知识管理,创造了卓越的业绩。现代企业日益增多的信息技术装备有奇特的双重品格,它们既是企业管理的技术工具,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对象。据美国商务部统计,用于信息技术装备的商务投资占整个商务投资的比重,现已上升为50%,在电信、保险、证券经纪等行业,信息技术装备占总装备的比重高达80%以上。信息技术装备作为一种知识资本,在企业知识管理创新方面已居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企业如何依据数字技术实施成功管理呢?微软公司的做法是:坚持用电子邮件交换信息;研究在线销售资料以便交流看法;让知识工人进高级思维;利用数字工具组织虚拟班子;把所有书面的东西变为数字的东西;利用数字工具消除单一性工作;建立数字反馈圈;利用数字系统将客户的抱怨直接传送到相关部门;利用数字通讯重新划分公司的内外界线;将所有商业流程改造为及时的送货服务;利用数据传输来结束中间商角色;利用数据设备帮助客户解决自身问题。

第六、教育的变化

 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在高科技迅猛发展、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国际竞争更加激化的新形势下,发达国家深感新的合格人才严重短缺。而西方国家的教育,从教育体制到教育方法,从教育内容到培养目标,都已陈旧落后,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非大力改革和重建不可。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西方教育和培训特别强调的有如下几点:

(1)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这样的人当然首先要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才能。但是,仅有专业知识还不够,西方各国都特别强调,新的人才必须具有创造精神,以及对事务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2)学校教育要结合实际。不仅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丰富的知识和专业水平、较强的理论修养,而且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实干精神。为此,学校就必须与迅速变化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特别是要适应日益激化的国际竞争、迅速发展的企业管理(包括程序管理、环境管理、质量管理……)和企业结构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3)终生学习。由于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国际环境等客观形势变化大大加快, 日新月异,一日千里,西方国家都痛感,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的人,都要不断学习,不断以新知识充实自己,否则就会落伍,就要被淘汰。因此,各国都强调终生学习。终生学习日益广泛的推行,使教育发生一系列新变化,如教育与培训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社会办教育,或教育社会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等等。

(4)大学教育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经济和科学技术国际合作的广泛开展,以及其他各方面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教育也开始“国际化”。这表现在西方国家更多地招收外国留学生。教育国际化的另一表现是,更多地聘用外籍教师。这些外籍教师有可能带来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

此外,战后科技革命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关系的变化也是十分明显的。如城乡关系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等,无疑都与科技革命发展有密切关系。
三、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国际化

1、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和投资的国际化及跨国公司的发展

科技革命加深了行业内和行业间的分工,全世界已经形成从设备到部件到零件的巨大市场。波音飞机虽然在美国组装,但是部件是从各个国家生产然后运回。中国的公司也是波音部件制造者之一。世界范围内有3400架现役波音飞机的重要部件和元件是在中国制造的,占波音全球机队的三分之一。直到2004年6月,波音公司已从中国采购了价值超过5亿美元的航空器材。

跨国公司通过跨越国界的投资,生产,交换,分配促进了全球经济的总体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跨国公司绝大部分为发达国家所有,它们的大规模进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跨国公司凭借其自身的技术垄断优势,已经成为世界先进技术和绝大多数前沿技术的创新者,并且也已经成为全球技术转移和扩散的主体。

2、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向的变化

二战以前,帝国主义国家通常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收购原料,输出工业制品,以这种方式谋取利润。二战以后,原料产地渐渐脱离殖民地;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民主国家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发达国家的优势转变为高科技、高技术和全防卫的工业,渐渐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也有向发达国家输出制成品的机会。同时,随着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和走向局部联合,南南市场成为国际市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3、促进了科技人员的国际流动和国际间劳物合作的发展

二战以前,国际贸易局限于商品领域。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化,劳务的输入输出、人才的流动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