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汇率问题
2.3.1国际收支因素
国际收支,狭义而言,是指一国对外经济交往中所发生的全部外汇收入和支出。当一国的收人大于支出时,为国际收支顺差;反之,一国收入小于支出时,为国际收支逆差。当一国处于国际收支顺差时,表现在外汇市场上,可以说是外汇供大于求,因而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外国货币汇率下降。而当一国处于国际收支逆差时,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不应求,所以本币汇率下降,外币汇率上升。关于汇率决定的国际收支因素分析,可以采用均衡汇率法。
例如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元在国际经济市场上长期处于下降的状况,而日元正好相反,一直不断升值,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国长期以来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日本持续出现巨额顺差。仅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贸易部分来看,当一国进口增加而产生逆差时,该国对外国货币产生额外的需求,这时,在外汇市场就会引起外汇升值,本币贬值,反之,当一国的经常项目出现顺差时,就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与外汇供给的增长,本币汇率就会上升。
2.3.2 通货膨胀因素
(1)通货膨胀、购买力平价指标与汇率决定的因素分析
在纸币流通制度下,货币之间的折算基础是各自内含的价值量,这就意味着汇率实质上就是两国货币所具有的价值量为基础而形成的交换比例。如果货币的对内价值量降低,其对外价值,即汇率则必然随之下降。通货膨胀是从纸币代替金属铸币后出现的,其表现为商品物价的普遍上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而其本质是货币内含价值量的降低。
因为汇率涉及到两种货币的价值比较,所以必须同时考察两个国家的通货膨胀情况,即要考察两国的通货膨胀相对比率。一般地,相对通货膨胀比率较高的国家,其货币的国内价值下降的速度更快,于是其货币汇率也会随之下降。如果两国通货膨胀率非常接近,那么对汇率的作用相互抵消,名义汇率应不受影响。
通货膨胀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一个长期、主要而又有规律性的因素。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比率,从根本上说是根据其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对比关系来决定的。因此,在一国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该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就会减少,其实际购买力也就下降,于是其对外比价也会下跌。当然如果对方国家也发生了通货膨胀,并且幅度恰好一致,两者就会相互抵消,两国货币间的名义汇率可以不受影响,然而这种情况毕竟少见,一般来说,两国通货膨胀率是不一样的,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货币汇率下跌,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货币汇率上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货膨胀对汇率的影响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为它的影响往往要通过一些经济机制体现出来:商品劳务贸易机制、国际资本流动渠道、心理预期渠道等。
(2)绝对购买力平价指标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某一时点上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其所说明的是静态的某个时点的两国货币间汇率的决定。
设A、B两国t时刻的物价水平分别是Pa与Pb,S是汇率。则:
………(2-2-28)
例如,美国的物价水平比英国的高出一倍,则两国的购买力平价为:
2$/£………(2-2-29)
上述一般物价水平是指一国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平均物价水平,而这是一个很难测定的量。所以用绝对购买力平价来计算汇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低。对它的缺点的克服是从动态观点考虑的相对购买力平价。
(3)相对购买力平价指标
相对购买力平价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化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比例,说明的是动态的某个时期的两国货币间汇率的决定。若以下标0代表基期,1代表报告期。则相对购买力平价计算公式为:
………(2-2-30)
例如,美元对英镑的基期汇率为2$/£。由于资本主义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英国的物价指数从基期的100上升到下一期的240,而同期美国的物价指数更是涨至320。很显然,两国的物价水平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基期汇率2$/£已不再符合两国货币之间新形成的购买力对比关系,因此必须按两国物价的相对变化对基期汇率作出调整,以重新确定新的均衡汇率:
×2$/£=2.66$/£………(2-2-31)
2.3.3 利率因素
(1)利率与汇率决定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也就是获得资金使用的代价或者让渡资金使用的收益。利率的高低代表了一国金融资产对外的吸引力,会直接引起国际间套利资本的流动,并导致汇率的波动。通常,利率的变动首先会影响到本国货币的供需平衡,从而影响汇率水平。当一国货币资金的利率相对提高时,使用本国货币的资金成本相对上升,这使得在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供应相对减少;同时,当利率相对提高时,让渡资金的收益相对会上升,这会吸引外资内流,使得外汇市场上外国货币的供应增加。这样从两个方面,本国利率的相对上升会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反之,该国货币的汇率会贬值。
考察利率因素,依然要考察两国货币的不同利率,也就是相对利率。如果一国利率上升,但别国也同幅度上升,则汇率一般不会受到影响;如果一国利率虽有上升,但别国利率上升更快,则该国利率相对来说反而下降了,其汇率也会趋于下跌。另外,利率的变化对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影响还要考虑到汇率预期变动的因素,只有当外国利率加汇率的预期变动率之和大于本国利率时,把资金移往外国才会有利可图,这便是在国际金融领域中十分著名的国际资金套买活动的“利率平价理论”。
最后,一国利率变化对汇率的影响还可通过贸易项目发生作用。当该国利率提高时,意味着国内居民消费的机会成本提高,导致消费需求下降,同时也意味资金利用成本上升,国内投资需求也下降,这样,国内有效需求总水平下降会使出口扩大,进口缩减,从而增加该国的外汇供给,减少其外汇需求,使其货币汇率升值。不过在这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利率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是短期的,一国仅靠高利率来维持汇率坚挺,其效果是有限的,因为这很容易引起汇率的高估,而汇率高估一旦被市场投资者投机者所认识,很可能产生更严重的本国货币贬值风潮。例如,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里根入主白宫以后,为了缓和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复苏,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大幅度提高利率,其结果使美元在 20世纪 80 年代上半期持续上扬,但是 1985 年,伴随美国经济的不景气,美元高估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从而引发了 1985 年秋天美元开始大幅度贬值的风潮。
2.3.4 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因素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一国实际经济增长率相对别国来说上升较快,其国民收入增加也较快,会使该国增加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结果会使该国对外汇的需求相对于其可得到的外汇供给来说趋于增加,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跌。不过在这里注意两种特殊情形:一是对于出口导向型国家来说,经济增长是由于出口增加而推动的,那么经济较快增长伴随着出口的高速增长,此时出口增加往往超过进口增加,其汇率不跌反而上升;二是如果国内外投资者把该国经济增长率较高看成是经济前景看好、资本收益率提高的反映,那么就可能扩大对该国的投资,以至抵消经常项目的赤字,这时,该国汇率亦可能不是下跌而是上升。我国就同时存在着这两种情况,自 2005 年 7 月份人民币小幅升值以来中国一直面临着更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
2.3.5 财政收支状况因素
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常常也被作为该国货币汇率预测的主要指标。当一国出现财政赤字,其货币汇率(浮动汇率制度下)是上浮还是下浮主要取决于该国政府所选择的弥补财政赤字的措施。一般来说,为弥补财政赤字一国政府可采取四种措施:一是通过提高税率来增加财政收入,如果这样,会降低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从而个人消费需求减少,同时税率提高会降低企业投资利润率而导致投资积极性下降,投资需求减少,导致资本品、消费品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进而导致汇率升值;二是减少政府公共支出,这样会通过乘数效应使该国国民收入减少,减少进口需求,促使汇率升值;三是增发货币,这样将引发通货膨胀,由前所述,将导致该国货币汇率贬值;四是发行国债,从长期看这将导致更大幅度的物价上涨,也会引起该国货币汇率下降。在这四种措施中,各国政府比较有可能选择的是后两种,尤其是最后一种,因为发行国债最不容易在本国居民中带来对抗情绪,相反由于国债素有“金边债券”之称,收益高,风险低,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投资机会,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因此在各国财政出现赤字时,其货币汇率往往是看贬的。
2.3.6 外汇储备因素
一国中央银行所持有外汇储备充足与否反映了该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稳定的能力大小,因而外汇储备的高低对该国货币稳定起主要作用。外汇储备太少,往往会影响外汇市场对该国货币稳定的信心,从而引发贬值;相反外汇储备充足,往往该国货币汇率也较坚挺。例如:1995 年 3 月到 4 月中旬国际外汇市场爆发美元危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克林顿政府为缓和墨西哥金融危机动用了 200 亿美元的总统外汇平准基金,动摇了外汇市场对美国政府干预外汇市场能力的信心。
2.3.7 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因素
这一点,可以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中体现出来。“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理论内核就可以概括为:如果一价定律成立于两国的贸易品部门、工资跨部门均等化成立于本国的贸易品和非贸易品部门,则两国间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偏差会引致两国非贸易品相对价格出现偏差,进而导致均衡汇率的变化。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一国内部发挥作用,使本国两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引致本国非贸易品相对价格变动发生变化。在一价定律的作用下,理性的贸易品部门的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面对理性的劳动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引起本部门劳动者工资的提高。从另一方面看,在国内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的假设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劳动者,必然会由工资低的部门流向工资高的部门,劳动稀缺性假定迫使非贸易品部门的厂商提高本部门的工资水平,非贸易品部门的价格随之提高,全社会价格水平呈现结构性变化和系统性提升。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国际间发挥作用,两国两部门相对生产率变化引致两国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并导致均衡实际汇率和均衡汇率变化。两国两部门相对生产率的变化,会引致两国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变化以及两国价格总水平发生结构性变化,由于这种变化是在假定非贸易品部门的价格水平等于工资水平的前提下考察的,所以两国的价格总水平变化对应于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两国人均收入水平变化与购买力平价和均衡汇率比率之间的增函数关系,将引致均衡实际汇率和均衡汇率呈现反方向变化,以及以均衡汇率为基准衡量的实际汇率水平同方向的变化。
2.3.8 其它影响因素
(1)心理预期因素
在外汇市场上,人们买进还是卖出某种货币,同交易者对今后情况的看法有很大关系。当交易者预期某种货币的汇率在今后可能下跌时,他们为了避免损失或获取额外的好处,便会大量地抛出这种货币,而当他们预料某种货币今后可能上涨时,则会大量地买进这种货币。国际间一些外汇专家甚至认为,外汇交易者对某种货币的预期心理现在已是决定这种货币市场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在这种预期心理的支配下,转瞬之间就会诱发资金的大规模运动。由于外汇交易者预期心理的形成大体上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增长率、货币供应量、利率、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的状况、政府经济改革、国际政治形势及一些突发事件等很复杂的因素。因此,预期心理不但对汇率的变动有很大影响,而且还带有捉摸不定、十分易变的特点。
(2)信息因素
现代外汇市场由于通讯设施高度发达,各国金融市场的紧密联接和交易技术的日益完善,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市场,因此,市场上出现的任何微小的盈利机会,都会立刻引起资金大规模的国际移动,因而会迅速使这种盈利机会归于消失。在这种情况下,谁最先获得有关能影响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预期心理的“新闻”或信息,谁就有可能趁其他市场参加者尚未了解实情之前立即做出反应从而获得盈利。同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预期心理对汇率具有很大影响的情况下,外汇市场对政府所公布的“新闻”的反应,也不仅取决于这些“新闻”本身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更主要取决于它是否在预料之中,或者是“好于”还是“坏于”所预料的情况。总之,信息因素在外汇市场日趋发达的情况下,对汇率变动已具有相当微妙而强烈的影响。
(3)政府干预因素
汇率波动对一国经济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各国政府(央行)为稳定外汇市场,维护经济的健康发展,经常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干预的途径主要有四种:①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②调整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③在国际范围内发表表态性言论以影响市场心理;④与其他国家联合,进行直接干预或通过政策协调进行间接干预等。这种干预有时规模和声势很大,往往几天内就有可能向市场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当然相比较目前交易规模超过 1.2 万亿美元的外汇市场来说,这还仅仅是杯水车薪,但在某种程度上,政府干预尤其是国际联合干预可影响整个市场的心理预期,进而使汇率走势发生逆转。因此,它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汇率的长期趋势,但在不少情况下,它对汇率的短期波动有很大影响。
按在干预汇市时是否同时采取其它金融政策,央行的干预一般被划分为冲销式和非冲销式干预。非冲销式干预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干预外汇市场时不采取其他金融政策与之配合,即不改变因外汇干预而造成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反之,冲销式干预就是指中央银行在干预外汇市场的同时,采取其他金融政策工具与之配合,例如在公开市场上进行逆向操作,以改变因外汇干预而造成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一般来说,由于非冲销式干预直接改变了货币供应量,从而有可能改变利率以及其他经济变量,所以它对汇率的影响是比较持久的,但会导致国内其他经济变量的变动,干扰国内金融政策目标的实现;冲销式干预由于基本上不改变货币供应量,从而也很难引起利率的变化,所以它对汇率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但它不会干扰国内金融的其他政策目标的实现,不会牺牲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以上各个因素是基于理论分析的结果,或是说是在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以及其它经济理论分析基础之上得出的结论,而且为西方汇率理论所检验。但是,这些影响因素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是否同样适用,其适用型如何,影响程度如何,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加以检验。同时,这些因素在实际实证研究中可转化性,即能否找到名义变量向实际变量转化的路径,也是这些因素能否纳入到实际研究中一个该考虑的问题
2、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经济处于通货膨胀又国际收支赤字的状况下,政府该采取什么政策措施
(1)可以采取松的财政政策。削减税收和调整公共支出,即为松的财政政策,其目的是保持工商企业的活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实行高利率即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目的是压缩通胀,稳定国内物价,使大量的短期国际游资源源涌入,改善国际收,也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3、国家是如何调控汇率变动的?
在以往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利率政策处在核心地位。从利率与通胀率和汇率的关系看,主要是通过利率的升降来调控以汇率和通胀率为代表的内外平衡关系,即当通胀率上升时,内部需求会大于供给,相应引出贸易逆差,导致本币贬值。因此在以往时代,当通胀率上升时,汇率是反向走势,即会出现贬值。而提升利率,一方面可以抑制国内总需求水平上升,从而抑制了国内的通胀率,一方面也因为压缩了国内需求,使进口得到抑制,同时促进了出口,本币汇率由此得到提升。所以当加息对紧缩总需求发生了作用,使通胀率下降时,本币汇率就会上升。
但是在新全球化时代,在中国出现了人民币的“内贬外升”,即当通胀率与汇率出现同方向变动,在这样的时代,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宏观调控理论和工具,肯定不会收到以往的效果。
其一,从道理上说,在新全球化时代,由于中国与国际经济已融为一体,而前面的分析也说明,中国的贸易顺差增长和人民币汇率提升是长期趋势,这样就会引来大量投机于人民币升值的国际“热钱”,而国际热钱的成本是热钱本币的利率,收益率则是人民币利率与汇率之和,所以人民币利率的提升,也是热钱收益率的提升,所以提升人民币利率不仅不会减少国际热钱的流入,反而会刺激热钱更大规模地流入。而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是用基础货币收购外汇,这样就会导致因外汇流入增长所投放的基础货币的增长,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央行加息的目的本来是为了通过抑制货币投放而达到紧缩总需求的目的,但因为热钱流入的增加,投放的基础货币反而被迫上升,所以加息这一举措就变成了刺激货币投放的宏观政策效果。由于加息引来的外汇流入更多,加息会提升本币汇率这个结果没变,但是由于货币供给规模更大了,对抑制通胀的目的来说,就是适得其反。
其二,从实证角度看,加息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自2007年3月以来,央行已进行了6次加息,但通胀率到11月份已上升到6.9%的十年以来高点,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也从去年1月份的15.4%上升到11月的18.5%,所以很难认为若央行在今年继续加息,会有能压制住通胀率和货币增长率的那一天。
有人认为,去年国际热钱的大量涌入,其主因不是央行加息,而是中国资本市场如股市和地产价格的大幅度攀升,这个判断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去年在央行进行6次加息之后,国际热钱流入占新增外汇储备的比重是明显上升了。如果以FDI加贸易顺差为正当外汇流入,这两者之和在2003~2006年占新增外汇储备的比重是74%,但2007年前9个月这个比重却下降到63%,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显然,热钱比重上升与人民币利率上升是同时发生的,但2003~2006年我们却没有看到这个情况,而地产价格的上升自2003年以来就很强劲,以至于到2005年国家不得不出台抑制地产价格的大量措施。股市的“大牛市”出现在2006年,而当年FDI加贸易顺差比当年新增外汇储备还高出了3%,所以如果国际热钱是为了投机于中国的资产价格,那为什么在本轮经济增长高潮的前几年我们看不到,却偏偏在央行连续加息后出现了呢?所以人民币利率上升与热钱比重上升同时出现,不应看成是偶然现象,而是有着因果关系的。
其三,从国际上看,近年来由于日元利率很低而美元利率很高,所以引发了大量“套息”交易,国际上估计有近万亿美元。而去年以来,日本央行为了应对经济过热而开始进入加息通道,美联储则为了应对房地产泡沫崩溃所引发的衰退不得不减息,所以日元与美元间的套息交易被大量取消,表现为日元对美元的大幅度升值,目前已从2007年初的1:123上升到1:109,可见利率始终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向的重要机制,而对美元与日元间的套息交易萎缩,国际上一般都是用两国利率水平的相对变化来解释,而未见有用美元资产价格作解释的言论。那么,如果在国际主要货币资本之间发生的流向变动是因为利率变动,在人民币与主要国际货币之间的流向变动就会例外吗?
此外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对利率政策的使用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去年美、欧都出现了明显较以前年份为高的通胀率,但是美国为了应对金融市场危机,不得不连续减息,而欧盟自2006年以来为应对经济过热已开始连续加息,但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威胁下,也不得不放弃了加息举措。到去年12月,欧元区的广义货币增长率已高达10.7%的历史高峰,已经远远高出原先所设定的4.5%的年增长率,但目前仍在酝酿减息。可见,由于时代不同了,在发达经济体中利率与通胀率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而并不似以往那样,出现了通胀率的抬升就必须得加息。
所以,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利率这个传统宏观调控工具在今天的作用,考虑新的宏观政策工具组合。
重新认识汇率
如果利率调节宏观总需求的能力在当代新经济格局中被弱化,那么哪个宏观调节工具能取代?我认为首先考虑的应当是汇率。
在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率的地位之所以特别突出,是因为利率对需求水平变动的影响最大,但这是在内需主导时代得出的经验和理论。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内需在中国的需求增长中仍是主导因素,但外需的增长速度显然更快。从净出口占GDP的比重看,2006年为4.5%,去年一季度已上升到7.7%,二季度进一步上升到9.8%,三季度则超过了10%,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越来越大了,而且今后肯定还会上升。从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看,美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出口占GDP的比重长期在9%左右,日本号称出口导向型经济,可战后到70年代完成工业化的长期内,出口比重最高也只有16%,而中国目前已经达到40%,在未来时期进入到前面所提到的承接发达国家重工业转移时代后,出口比重肯定还会上升,可见外需因素对中国工业化过程的影响,已经与以往的工业化过程完全不同了。而正是由于外需在中国需求的边际变化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就使汇率在调节中国总需求水平方面,以及对国内通胀率的影响与控制能力方面,可能替代利率的地位。
具体地说,由于在新全球化时代中国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巨大外部需求,而提升汇率是出口企业的减收因素,出口企业为了维持原有利润就得提高供货价格,这样就可能使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需求发生转移,从而达到紧缩总需求扩张的目的。然而在长期内保持较低汇率水平,是中国获取更多新全球化利益,在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重要条件,因此过快或过多地让人民币升值,从长远看对中国并不是有利的选择。但若因外需增长过快,过度拉升了中国的通胀率,导致中国内部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强,提升汇率就是抑制国内通胀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所以从新全球化时代所构成的新环境看,人民币汇率的提升速度必须把握在不显著快于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汇率上升速度的水平上,并兼顾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汇率就是平衡中国的全球化利益与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关系的核心。
重新认识通货膨胀问题
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出,由于在中国这类发展中国家与当代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价格体系差距,而在新全球化时代市场的力量要纠正这个差距,所以主要发展中国家在长期内出现较高通胀率就会是一个长期趋势。提升汇率是抑制通胀率的必然选择,但会使中国丧失新全球化利益,所以是让汇率较高对中国的长期增长有利,还是让通胀率较高对中国的长期增长有利,就必须进行选择。
以往的经济理论通常认为,年均不足1个百分点的物价上涨可以定义为“通缩”,1~3个百分点的物价上涨是合理通胀,超过5个百分点的物价上涨是显著通胀,10个百分点以上是严重通胀,而若到几十个百分点以上就是恶性通胀了。但是在新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价格水平差距,即便保持10%的通胀率也要30年左右才能与发达国家拉近价格水平,所以,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在长期内出现6%~8%之间的较高通胀率,可能是一个新全球化时代的特有现象,也是中国为了享受新全球化利益所必须支付的代价。不仅是在中国,在其他能够享受到新全球化利益的国家,目前都在经济增长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物价上涨率。例如印度,2007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8年来最高点,为9.2%,而去年前10个月的通胀率也上升到了6.7%,并不比中国低。近年来俄罗斯和越南的经济增长率也显著提高,去年前10个月前者的通胀率为10.8%,后者为8.1%,更高于中国。所以在新全球化时代,通胀率的合理水平至少在主要发展中国家都发生了变化,需要我们重新认识。
4、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手段和政策措施
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有哪些?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整机制虽然有其优点,但它们只能在某些条件或经济环境下才会发生作用,而且作用的程度和效果无法保证,所需要的过程也比较长。因此,当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时,一国当局往往不能完全依靠经济体系的自动调整机制来使国际收支恢复均衡,而需要主动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为方便起见,我们下面主要以国际收支赤字为例来说明一国政府的政策选择。对于国际收支盈余,则可以反过来叙述。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时,政府面临着三个层次的政策选择。首先他们必须决定是通过融资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还是通过调整来消除赤字,或是寻求弥补与调整的某种适当的组合。前者是指当局通过借款或动用外汇储备向外汇市场提供外汇,以弥补外汇市场的供求缺口;后者是指当局通过各种调整政策来消除外汇市场的供求缺口。其次,如果确定用调整手段,则在确定调整程度后,当局必须决定是用支出变更政策还是使用支出转换政策来达到增加外汇收入,减少外汇支出的目的。前者是指改变支出的水平,后者是指改变支出的结构,即改变支出在外国产品与本国产品之间的比重。再次,转换政策可以通过贬值或贸易政策
得以实现,即通过提高外币的价格来诱使进口数量的减少,出口数量的增加,或通过外汇管制和进口配额等来直接限制进口的数量,通过出口补贴、出口退税等措施来奖励出口。因此,一国在实施支出转换时,还必须在这两类手段之间进行权衡。
(1)外汇缓冲政策
指一国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临时向外筹借资金来抵消超额外汇需求或供给。通过这一政策来融通一次性或季节性的国际收支赤字,是一种既简便又有益的作法。它能够使本币汇率免受暂时性失衡所造成的无谓波动,有利于本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顺利进行。然而,一国官方储备规模毕竟是有限的,因此不能完全依靠这种资金融通的办法来弥补那些巨额的、长期的国际收支赤字。否则将遭致外汇储备的枯竭或外债的大量累积,对于赤字问题的解决还是无济于事。当那些长期性国际收支赤字出现时,调整政策的实施是不可避免的。但在调整期间,适当地运用这一政策来作为辅助手段,放慢调整速度,就可以为调整创造宽松的环境,使国内经济避免因调整过猛所带来的难以承受的震动。
(2)财政和货币政策 .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而需要进行调整时,当局可以实行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可供采用的措施主要是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税率,在货币政策方面,当局可以调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或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等等。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可以通过三个渠道来影响国际收支:第一,它通过乘数效应减少国民收入,由此造成本国居民商品和劳务支出的下降。只要它能够降低本国的进口支出,就可以达到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这一收入效应的作用大小显然取决于一国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第二,它通过诱发国内生产的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价格下降,提高本国贸易品部门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刺激国外居民将需求转向本国出口品,也刺激国内居民需求从进口品转向进口替代品,从而获得增加出口,减少进口的效果。这一相对价格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进出口供求弹性。第三,紧绍性货币政策还会通过本国利息率的上升,吸引国外资金流人的增加,本国资金流出的减少改善资本账户收支。这一利率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与国内外资产的替代性高低。
然而,这类政策的局限性在于,国际收支的改善是以牺牲国内经济为代价的,往往与国内经济目标发生冲突。紧缩性政策在减少进口支出的同时也抑制了本国居民对国内产品的需求,由此会导致失业和生产能力过剩。如果所造成的负担主要落在投资上,还会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因此,特别在本国经济业已不振,失业已经严重的情况下,国际收支赤字的出现,常常使当局的宏观经济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泥潭。只有在国际收支赤字是因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供给引起的情况下,采取紧缩性经济政策才不至于牺牲国内经济目标。因此,这类政策适宜于用来纠正国际收支的周期性赤字。
(3)汇率政策
指运用汇率的变动来消除国际收支赤字。一国通过汇率的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①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是否大于1。②本国现有生产能力是否获得充分的利用,这是因为贬值后的需求转换还需要依靠本国贸易品(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部门供给的增加来满足。③贬值所带来的本国贸易品与非贸易品(包括劳动)的较高相对价格之差是否能维持较长的一段时期。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贸易品供给的增加主要依靠生产资源从非贸易品部门释放出来;汇率贬值所引起的国内物价上涨,是否能为社会承受,也是汇率贬值政策实施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在经济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的情况下,汇
率贬值政策必须结合紧缩性政策来实施,否则将遭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且不易收效。
(4)直接管制
实行贬值政策和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来纠正国际收支的长期性失衡,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才能发挥作用,而且还需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对于结构性变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以上政策实施也都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尤其在出现国际收支结构赤字的情况下,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对国际经济交易采取直接干预办法,即实行直接管制。
直接管制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政策。从实施的性质来看,直接管制的措施有数量性管制措施和价格性管制措施之分。前者主要针对进口来实施,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等各种进口非关税壁垒。后者既可用于减少进口支出,主要指进口关税,也可用来增加出口收入,如出口补贴、出口退税、外汇留成、出口信贷优惠等。从实施的效果来看,数量性管制措施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削减进口支出,立竿见影,而价格性管制措施的作用渠道则基本上同于汇率政策。
直接管制和汇率贬值同属支出转换政策,但前者属于择类性控制工具,而后者属于全面性控制工具。其实施通常能使改善国际收支收到非常迅速的效果。直接管制措施的特点是比较灵活,可国可以对维持生产和生活水平所必需的中间产品和消费品进口、扩大生产能力所需的资本品(机器设备等)进口不实行限制,或者限制程度轻一些,而对奢侈品进口则严加控制,同时在出口方面可以重点奖励重要的或非传统的产品生产和出口。因此,适当地运用直接管制措施,可以在纠正国际收支赤字的同时不影响整个经济局势。但是,采用这种调整政策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仅仅是变显性赤字为隐性赤字。一旦予以取消,除非经济结构相应得到改善,否则国际收支赤字仍然会重新出现,因此许多国家采用直接管制措施,主要是用以配合产业政策的实施。再者,直接管制还十分容易引起贸易伙伴国的报复。一旦对方国家也实行相应的报复性措施,往往导致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使原先实行直接管制措施的国家前功尽弃。另外,实行直接管制,也容易造成本国产品生产的效率低下,对外竞争能力不振,引起官僚作风和贿赂风气的兴起。因此,西方国家对采用这项措施一般比较谨慎。
5、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是怎样的
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汇率升值,并且国际收支顺差特别大的情况下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顺差对国内通货的影响只在于顺差部分引起的(当然也包括顺差部分通过银行放大之后造成更多的通货);浮动利率下,从而导致国内通货减少。如果是浮动汇率,通过汇率的调整,可以达到国内通货均衡;如果是固定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