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国货币供给量变化对其汇率的影响
一国货币价格,即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单纯来讲,一国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市场资金供应充足,市场利率下降,使该国货币汇率下降,货币贬值;反之,该国货币升值。但这一切都是两者间简单的关系,而且其影响结果也是短期的而非长期。因为货币价格变化不仅受到本国与他国市场利率的影响,也受到本国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比如我国采取紧缩政策,造成市场资金短缺,促使货币市场利率相比其他国家要高,自然吸引一部分外资入境,使人民币汇率升高。而且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向上,对于外资的安全性也有保障,同样加快外资流入,推高人民币汇率。但如果一国央行推行宽松政策,导致货币贬值,在一定时期内,同样吸引外资入境,达到一定程度时,也会推高该国货币汇率,当然这多半是经济强国才可能会出现此情况。并非一国央行大量投放基础货币,即所谓加大印钞速度就会导致该国货币贬值,要关注央行的整体操作,即一方面投放基础货币,一方面是否在公开市场业务等方面回笼货币做对冲操作。同时,投资者的盈利预期也是推高货币价格的重要因素。比如日元在前期因货币宽松政策导致日元汇率下跌。但下跌程度过大,使投资者认为日元已跌至较低水平,就开始大量购入日元,在短期内反而推高了日元汇率。k另外,一国货币价格与该国的贸易状况也互相影响,如该国贸易顺差导致本货升值,该国贸易逆差导致本货贬值,而本货贬值又促进贸易出口。无论一国实行紧缩与宽松政策,都是一个量变导致质变的过程,所以,一定要辩证地看待货币政策与汇率的关系,并要结合该国国内经济形势与国际间贸易状况。同时还要参照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与货币市场利率的状况,他国货币的主动贬值程度也对我国货币价格有影响。另外,一国外汇储备的大量减少,也会使投资者对该国货币汇率变化产生下降的预期,在市场上大量抛售该国货币,导致该国货币加速贬值。所以说,货币政策并不能单纯影响该国货币价格,有很多因素互为因果。经济学研究对于过去与现在的的经济问题能够提供可靠的分析,但对于未来的经济状况,由于受到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只能依据现有的数据和理论,不断调整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并针对国际经济变化做相应调整。
2、《国际金融》谁能给我讲讲本国货币供给增加时汇率超调过程。
增加之后,汇率的最初贬值会大于汇率的长期贬值,即本币会“超跌”。这种汇率对于货币波动的即刻反应超过了长期反应的现象,称为“汇率超调”。
汇率超调是一种重要现象,因为它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汇率的日常波动可以有如此之大。汇率超调的经济解释来自于货币平价条件。
如果我们假定在货币供给增加之前,人们没有预期到美元/欧元汇率的变动,汇率超调现象将比较容易理解。在这种情况下,美元利率与某一给定的欧元利率相等。
美国货币供给的永久性增加对欧元的利率不产生影响,但会使美元利率下降,并低于欧元利率。货币供给增加后的美元利率会一直低于欧元利率,直到美国的价格水平完成长期调整。
但是为了使外汇市场在这一调整过程中保持均衡,欧元存款的利率优势必须被美元相对于欧元的预期升值所抵消。
简单说,在美国货币供给增加以后,利率和汇率会立即下跌,但是美国国内的商品价格并不会立即下跌,而是缓慢的下跌。商品价格的下跌会使美元相对于欧元的汇率有上升趋势。
所以从长期来看,美元对欧元的汇率应该是先跌后升。
而只有当美元/欧元汇率过度时,市场参与者才会预期到美元相对于欧元将出现升值。
汇率超调是短期价格水平刚性的直接后果。如果假设当货币供给增加之后,价格水平能够立即调整到新的长期水平并使得实际货币供给并不增加,那么,美元利率就不会下降。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必要以汇率超调来维持外汇市场的均衡。只要汇率立即跳到新的长期水平,市场就会继续保持均衡状态。
(2)货币供给增加为什么汇率增加扩展资料:
汇率决定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所谓超调通常是指一个变量对给定扰动做出的短期反应超过了其长期稳定均衡值,并因而被一个相反的调节所跟随。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起因在于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存在“粘性”或者“滞后”的特点。 所谓粘性价格是指短期内商品价格粘住不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水平会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达到其新的长期均衡值。
基本因素
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基本因素也有三个:一是基础货币,二是超额准备金,三是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
在中央银行体制下,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为商业银行所持倍数放大效应
商业银行扣除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后,形成了超额准备金,通过其在整个商业银行系统中的反复使用便产生倍数放大效应,使1 元的中央银行负债。
经过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业务运用后,变成了几元的商业银行负债。在商业银行系统内放大了的银行负债。
与中央银行向公众提供的部分现金一起,构成了整个货币供应量,提供给非银行经济部门。
3、一国货币供给量变动对汇率有什么影响
理论上,一国货币供给量增长,单位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该国货币就会贬值,即直接标价法下汇率上升。
4、卖美元买自己国家货币为什么汇率会上升宏观经济学
在有关汇率的宏观经济学中,学者们通常使用两种方法,即国际收支法和资产法。前者认为,汇率是国家之间商品与服务贸易的结果,因而,汇率的调整使得商品贸易趋于平衡。而后者认为商品和服务的调整太慢,不能够及时反映,汇率调整使得国际金融资产交易趋于平衡。
1 国际收支法
国际收支表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内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涉及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交易直接记入经常项目,而资本项目记录的是所有资产的国际买卖交易。
在国际收支法中,国际贸易决定了汇率,因为外币的需求取决于国内对国外商品的需求,而外币的供给则取决于国外对国内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那么二者之间的交点,决定了汇率(如图所示):
如图,汇率在S*处达到均衡状态。如果汇率大于S*(Sh),则表明,此时国际收支为顺差,反之则为逆差(Sl)。
总结下来就是:进口增加(减少)会增加(减少)对进口国货币的需求,出口增加(减少)会增加(减少)进口国货币的供给,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则外币贬值,如果供给小于需求,则外币升值。
在影响一个国家进出口的因素中,通货膨胀率和实际国民收入是两个主要原因。比方说,如果一个国家正在遭受通货膨胀,那么价格会上涨,如果在给定总产出水平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短期内汇率上升,但是长期来看,汇率上升会刺激出口,增加产出,从而增加货币需求,汇率会降低。但是仍然比初始阶段的汇率要高,所以,不难看出,汇率与通货膨胀是正相关的。
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会促进国内消费,增加进口,从而对国外货币的需求增加,汇率上升,另一方面,外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增加也会促进外国消费,从而增加外国进口,增加本国出口,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汇率下降。
2 资产法
应用资产法的学者相信,由于汇率是在外汇市场中决定的,所以汇率绝不是简单的商品和服务需求变动而已,更多的是包含了投资者对于未来的预期。根据购买力评价理论,汇率是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因此汇率反映了两种货币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变动情况。
假设本国货币供给增加,则货币贬值,所以价格上升,与此同时,由于供给增加,本国利率降低,根据无套期保值的利率平价理论,实际汇率上升,本币贬值。
事实上,货币供给的增加对商品以及金融市场的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二者是相互关联的。不过,金融市场的反映的确要比商品市场来的更快,商品市场的滞后性决定了汇率的变动不会是一骑绝尘的。
当货币供给增加的时候,其基本过程可以通过下图来反映:
货币供给是突然的,变化的速度很快,甚至别人还没有预计到,但是这种变化快速地在金融市场上得到反映,比如说利率快速降低,汇率在突然上升,但是,在随后的过程中,利率慢慢 回升,汇率也慢慢下降,而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要相对慢很多,也平稳的多。
3 汇率决定的基本问题
不管是从国际收支还是从资产的角度来看,决定汇率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供需的变化,但是这种供需的变化不仅仅是金融市场,也不仅仅是实体市场,而是二者之间的混合体。
比较直接的金融市场中汇率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未来汇率的预期,而这种对未来的预期是不仅建立在国际贸易未来走势的基础上,也是建立在每个投资者对投资的观念上。同时,由于预期的不确定性(既有可能夸大,也有可能低估,很少可以十分准确),即期汇率只能够反映未来的预期,而预期通常并不准确,即使是准确的,短期内也有很大的套利空间,所以,汇率的变化过程必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人在变,而且人很善变。
但是实际最终的汇率走势还是由国际间的贸易所决定的。因为外汇终究还是要作用到交易中来,如果没有国际贸易,那么汇率是多少有什么关系,因此,决定性因素还是国际贸易的走势。
只要能够牢牢抓住供需的问题,理解汇率不是什么难事。
5、外部供给增加,本币汇率怎么变
例如 在中国外汇市场上 美元1=人民币8.0
现在.变为 美元1=人民币9.0 问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上生还是下降
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外汇汇率上升还是本币汇率上升。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上升了,因为原来1美元可以换8元人民币,现在可以换9元,多了1元,说明美元涨了,人民币贬值了.如果反过来,人民币兑美圆,那就是汇率下降了.
2.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多,通俗说通货膨胀就是钱不值钱了,行话叫贬值了.就像题目中说的,人民币贬值了.但是要注意,贬值是通货膨胀的结果,不是原因,当然汇率下降对通货膨胀有影响,但不能说绝对是通货膨胀的原因.就题目而言,通货膨胀时,美圆兑人民币汇率是上升的,人民币兑美圆汇率是下降的.
以人民币为本币,人民币汇率变高,是升值,且利于进口。
若以美元为本币,则人民币是贬值,且利于出口。
人民币汇率升高,则1元人民币可换的美元增多,所以是增值,同样是进口,给我们相同的人民币,价值上升了,所以利于进口。
rabbit说反了。例子的前提不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下降”,而是“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下降”。
我觉得物价全面上升必然会引起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的变动。汇率可以说是根据一个国家的物价来评定的。货币供给量加大,其结果难以预料,必须结合当前实际环境以及其他政策来推断。至于与经济过热有没有关系,我觉得有一定促进的关系,本就经济过热了,再去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还不更加的刺激,经济过热一般会采取抑制需求、稳定物价,当然物价基本上是会上涨的。货币发行量,在课本里是说根据需求来确定的,我觉得根据黄金储备量发行的。 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的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6、外汇供求如何影响汇率
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价的过程
外汇市场决定汇率的过程是这样的:市场汇率是外汇需求等于供给时的均衡水平,当外汇的需求增加而供给不变时,外汇汇率上升;当外汇需求不变而供给增加时,则外汇汇率下跌。
现在假定,外汇市场上只有一种外币美元。外汇的需求主要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对外投资者对美元的需求。外汇的供给则取决于出口商和在本国投资的外国人对美元的供应。这种供求关系对汇率的影响过程可由图(2.1)来表示。
图中纵轴P表示在直接标价法下外汇(美元)的汇率,横轴Q表示一国所有国际经济交易的外汇收入总额和外汇支出总额,即外币美元的数量。曲线S是外汇美元的供给曲线,表示在外汇市场上,每一时期外汇持有人在各种可能的汇价上要用外汇购买本币
图2.1
的数量,外汇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反映了外汇汇率越高,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外国资本在本国的竞争力也越强,从而在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应就越多;曲线D是外汇美元的需求曲线,表示在外汇市场上,每一时期本币持有人在各种可能的汇价上要用本币购买外币的数量,外汇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反映了外汇汇率越高,外汇需求就越少。
现设均衡汇率为P0,均衡数量为Q0,均衡点为A点。若现在汇价偏离P0,而在P1点,超过P0,于是外汇市场外汇需求量就下降为Q1,外汇供给量将增加到Q2,这样就形成外汇供过于求,于是就出现数量为(Q2-Q1)的顺差,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需求少,供给多,必然导致汇率下降,一直降到均衡点A,汇价为P0时,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从而达到了市场均衡,同样当汇价偏离P0而较低时,也会因市场的作用回到均衡水平。
假若在某个时期某个因素发生变化使得外汇供给曲线和外汇需求曲线发生了偏移,如图(2.2):
图2.2
供给曲线往右下方移动,需求曲线往左下方移动,这样原来均衡的汇率水平在新的外汇供求关系中已不适用,于是均衡汇率也会重新产生,如图中P0’。可见,在图中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就是通过移动外汇供给曲线和外汇需求曲线来体现的。
希望能帮到你。
7、汇率与货币供给的关系
汇率和货币供给关系很容易理解,无非就是货币供不应求时汇率下降,反之上升。但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影响因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会影响该国货币的汇率。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则外国对该国货币的需求量增加,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反之,如果为逆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拓展资料: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对外依存度过高。
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增长。首先,经常项目贸易顺差刺激经济增长。一是经常项目贸易顺差刺激国内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经常项目贸易顺差主要源于净出口的增加,是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迅速增加的结果,净出口增加使得国内总需求扩张,国内总需求扩张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二是净出口的乘数效应扩大了经济增长的规模。经常项目贸易顺差主要是净出口增加的结果。净出口的增加具有外贸乘数效应,在外贸乘数的作用下,经济增长的规模数倍于净出口额,大于经常项目贸易顺差额。其次,资本项目贸易顺差直接推动经济增长。一是资本项目贸易顺差直接增加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资本项目贸易顺差源于资本净流入的增加,大部分是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增加的结果。资本净流入增加了国内的总需求中的投资需求,投资需求的增加直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二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乘数效应扩大了经济增长的规模。在外商直接投资乘数的作用下,经济增长的规模数倍于外商直接投资额,大于资本项目贸易顺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