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汇率查询 » 全球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5-24 08:38:49

1、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看下参考的资料~``
1.国与国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
2.资源争夺引发战争冲突
3.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4.国际经济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特别是不少发展中国家遇到了严重困难,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国际局势的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

2、当前全球化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一 市场经济与国家职能的矛盾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二 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三 经济关系常常受政治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得不考虑政治因素的制约; 四 经济体制问题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完全开放国内市场,拆除各种贸易壁垒和障碍,市场规律成为经济活动的准则。然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内经济状况使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未必尽如人意);五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行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孕育着不同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各国之间文化差异导致的矛盾对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不小的制约 ;六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法规和规则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七 经济差距和发展空间的矛盾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八 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3、 经济全球化的代价与问题

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世界为之付出了代价,给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问题。这种代价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国家主权的弱化、全球贫富差距加大和资源环境基础受到威胁。因此,很多专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的同时,一定要采取防范威胁的措施。

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经济不稳定将发生连锁反应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上的依赖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超过30%,个别国家达到了50%~60%。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和危机就极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特别是那些与该国家经济联系非常密切的国家,如通过投资额的变化、投资环境的变化、贸易额度、贸易方式的变化、金融条件的变化,等等。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传染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了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后又波及俄罗斯和拉美地区,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20世纪60年代的美元危机,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80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初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汇率危机等都同样引起了国际经济的不稳定。

二、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家主权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统一市场变的越来越大,国际规则越来越多,一个国家的主权则逐渐收缩。这种收缩主要表现在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渡以及跨国公司对经济主权的侵蚀。欧共体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则不断下降。从早期的关税同盟,统一农产品价格、汇率联合浮动,到单一货币欧元出现以后的统一金融市场,无不说明各成员国的财税和货币主权已经逐渐让渡给超国界的欧盟协调机制。而这种经济主权的让渡曾使许多成员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甚至多次危及欧盟经济体的存亡。而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管理经验越来越丰富,在跨国公司的经营目标与东道国目标发生偏差的时候,跨国公司除了对东道国政策本能的抵御以外,更多时候是采取规避。例如,采取转移定价进行合法避税已为世人所知,通过这种手段或其他渠道在国际间进行大规模的资金转移对东道国造成的损失不可忽视,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资的东道国是要蒙受大量损失的,其国家的主权政策不可能得以完整保持。

三、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范围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全球范围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资源得到了更好的配置和利用,资源创造的财富更多。但是,由于市场的竞争、发达国家及其利益集团总是占有先进的技术、居于更有利的贸易谈判等地位,市场的价格、贸易条款等主要遵循他们的意见,这些条件的差异使得财富越来越多地流到了少数国家及其利益集团,导致贫富差距扩大。据世界银行统计,1983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高收入发达工业化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2.4%,即后者等于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这一比例降为1.6%,即后者为前者的62倍(中国经济时报,1999)。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利益的分配是不均衡的,贫富差距会更严重。

四、经济全球化中各利益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导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问题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撑。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纷纷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发达国家的工业涌入发展中国家。虽然东道国的基础设施、民族工业在外资的资助下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资源的开采却面临枯竭,环境面临巨大的威胁。马尔萨斯早在19世纪初已经预言到: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需要更多的原料,地球快要达到极限,不再能够提供这些原料,世界将面临为了争夺原材料而发生冲突;罗马俱乐部20多年前也曾预言,原料的价格要猛涨,甚至发生严重的短缺。虽然,这些预言都由于更多的土地被开垦和服务业与现代技术的发展而成为“谬论”,但是,今天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却使能源供应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国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享受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外资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同时,我们看到,我国的资源潜力已经不容乐观。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赵文智在接受《国际石油经济》记者采访时说(李文,2003),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石油需求持续大幅度上升。国内老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普遍进入开采中后期,剩余资源的勘探难度不断加大,石油产量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致使石油进口逐年增加。2002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已达7184万吨,占到石油消费量的30%左右,国内石油的安全供给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使世界石油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国控制石油资源的意图越来越明显,我国在全球寻求石油供应的努力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因此,在促进经济全球化时,我们不能不考虑油气等资源供应安全问题。

4、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哪些重要问题

经济全球化并非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是给全人类带来福音的普照之光。资本主义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被卷入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具有民族特性、阶级特性和利益差异甚至对立,是产生价值冲突的根本原因。从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冲突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
首先,经济价值的冲突。经济全球化进程存在着一个悖论: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愈推进,民族的经济利益问题愈突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通过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更新产业结构,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而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拓展新的市场,利用廉价的人力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来降低生产成本,缓解了发达国家面临的生产相对过剩和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虽然存在着这种互补互利的一面,但也存在着经济利益尖锐冲突的一面。强势国家与弱势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收益不均现象十分严重。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发达国家以每年5000万吨的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毒或危险的废物,把发展中国家变成自己的“垃圾场”。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世界上绝大部分有毒污染是发达国家造成的,20多个发达国家生产了占世界95%的有毒垃圾。全球化的“污染转移”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资本的全球性流动,加剧了各民族之间的竞争。民族利益是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联系在一起的。世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这势必引起民族利益的冲突;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弱小或落后的民族在其经济发展中必然要受到严峻的挑战。幻想经济全球化会带来资源的合理配置而放弃自我保护,只能导致毁灭性的灾难。如若不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及管理制度,迅速发展本国的经济,增强竞争能力,就难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再度落伍。
其次,政治价值的冲突。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利益的冲突决定了政治利益的冲突,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其一,资本的扩张导致政治的扩张。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实现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最大限度地拓展世界市场、攫取别国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必然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充当霸主。由少数经济和政治大国挑起、操纵或发起的名为捍卫“人权”或“道义”的国际争端、侵略战争闹得全球不得安宁。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本国或本民族的利益,对霸权主义发出了“不”的抗议。
其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原则产生了冲击。高科技手段、市场经济和资本扩张超越了国家的疆界,超越了民族相互隔离的界限、个性、差异,增强了世界的统一性、整体性。与此同时,民族国家原有的稳固地位受到了挑战:跨国活动和跨国主体的急剧增加,超越了国家传统意义上的主权和边界。一些西方学者以资本无祖国为前提,推导出国家无主权的结论,鼓吹“国家主权过时论”、“国家主权消失论”。这种观点为少数发达国家干涉别国内政、肆意践踏别国主权提供了辩护。事实上,各个民族国家都拥有自己的主权。在一定范围内与世界经济接轨,对外开放,并不是放弃国家主权。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导致国家主权的弱化。越是彼此尊重各个国家的主权,加强协作,就越有利于国际争端的解决。相反,如果不尊重别国的主权,或者不注意保护自己国家主权的安全,就会对别国或者本国利益带来危害。
再次,文化价值的冲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为文化的广泛而迅速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工具和渠道,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学习。但是,经济全球化没有也不可能造成全球文化的“同质化”。事实上,在一些生活方式、文化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共同接受的同时,某些文化上的民族差异性乃至对立不仅没有被消除,反而比以往更加明显或突出。文化观念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的冲突上。西方的意识形态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要求。西方国家试图把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念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并且在人权等问题上搞双重标准,遭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反对。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不仅搞经济和政治的扩张和侵略,而且进行文化扩张和文化侵略,从而强化而不是削弱了觉醒的民族文化意识。文化的发展具有特殊的规律,它同一定民族的传统紧密联系在一起。越是具有民族性特点的文化,往往越具有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因而也就越能走向世界。民族隔阂的消除,不仅不会削弱文化的民族性,反而会大大地加强全人类文化的“差异性”,使人类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是交织在一起的。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既不能把经济全球化简单地当作现代化来加以肯定,也不能把经济全球化与西化等同起来。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的趋势,被卷入这一过程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在向现代化迈进,也不意味着就一定被西方资本主义同化或就范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现代化是世界性的概念。尽管对现代化的含义的理解还存在着分歧,但是人们普遍在下述观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从静态上看,现代化是指世界范围内国民经济、社会生活诸方面在现时代所达到的先进水平;从动态上看,现代化则是指落后国家力争达到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运动。从经济领域看,现代化包括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现代化。各个国家或民族在实现现代化目标的过程中,自然离不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但是,它们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具有不同的社会制度、民族特点,从而决定了它们在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的起点不同,道路、模式也不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正确认识本国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鉴于经济全球化进程及其作用的两重性和现实中的种种价值冲突,我们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善于利用经济全球化进程提供给我们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积极利用外来的资金、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我们的经济,增强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同时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尽量避免和减少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消极影响和危害因素,努力保护和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保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和优势。

5、全球化带来了哪些全球问题 并论述全球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全球问题的总特征

全球化带来了哪些问题?产生根源和总特征?
粮食
资源、能源

卫生、人口

环境、气候

全球经济

种族主义、民族主义

恐怖主义

失去控制的人口增长,社会的沟壑和分层,社会的不公平、饥饿和营养不良,广泛的贫困和
失业,对增长的狂热,通货膨胀,能源危机,现实的和潜在的资源匮泛,国际贸易和货币瓦

解,保护主义,文盲和不合乎时代的教育,青年的反叛,异化,难以控制的扩张和城市衰退,犯罪和吸毒,暴行的爆发和新式的警察残酷,拷打和恐怖主义,对法律和秩序的藐视,愚蠢的核行动,制度的无效和不健全,政治腐败,官僚主义,环境恶化,道德价值的下降,信念
丧失,不稳定感——还有对这一切问题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不足,等等

全球化时代既产生于现代西方文化的危机中,也产生于促使全球化到来的各种力量中。这些
力量主要是指技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和人道主义全球化不能否认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为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人道主义因素就构成了全球化动力的主观部分。

一、全球联系密切,容易产生连锁反应,波及范围小到区域、大到全球。
二、全球问题需全球解决,已经超越区域范畴,全球国家都责任共同参与解决之。
三、国际性组织成为协调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机构,其影响力对民族国家主权造成干预。

四、经济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社会的重要问题

五、文明协商已经基本取代战争,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式。

六、全球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平衡国家间的经济社会发展。

七、全球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有助于推荐民主价值的全球化。

参考: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V9QGI4v24xnKp7vPprxXZxA--hJR_82aSZpNNaq7uZYuBTtTZbcyFH_VqGDha38ANvNdpHcjRvJnm

6、全球化问题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

一政治与法律环境
国家政治体制,政治的稳定性,政府对未来经营者的态度,法律环境
二经济与技术环境
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潜力,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科技发展水平,社会基础设施
三文化环境
权力距离,男性化或女性化,不确定性回避,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长期导向或短期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