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汇率查询 » 第一贸易协议对汇率有什么影响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第一贸易协议对汇率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 2023-04-06 02:12:49

1、汇率的变化对于外贸的影响有哪些

你说的汇率有两种概念,按一般意义上的人民币兑美元来说吧
现在已经是6.56左右了 比以往的8点多(人民币)升值了很多,这样的话使出口企业在出口商品时,商品价格换算成美元的价格变高的(相当于美元贬值了),挣得利润是美元,结汇成人民币后利润变少了(因为人民币升值了),这样以来,出口企业必遭重创,出口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同理,可以想象,人民币升值将刺激国外的商品涌入中国,促进了进口贸易的发展......
我也在做外贸,希望如上回答对你有帮助

2、一带一路对人民币汇率有什么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能够有效推动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因此,概述了“一带一路”战略现状,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并探索了“一带一路”战略对人民币国际化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措施

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一)“一带一路”概述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东起东亚经济圈,西达欧洲经济圈,其间横跨的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我国与周边各国旨在建立一条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互助共赢之路,这有利于弥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短板”和培养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点。

“一带一路”构想主要是由内外两方面因素驱动的。

1.从国际形势来看,全球经济重心正在逐步发生转移

目前,我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迅速上升,这其中,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总规模达21万亿美元,全球占比达29%,货物和服务出口全球占比达23.9%,经济重心正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我国面临的国际压力加大。近几年,美国相继推出了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政策,并且相继签订了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以及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这一系列举措意味着全球经济规则的改写,我国可能面临被边缘化的境地。因此,我国需要发展多层次和多元化的贸易结构,通过“一带一路”的经济纽带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合作和经济互补。

2.从国内经济形势而言,首先是需求不足现象突出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全球出口增速十年见顶回落,过去三年持续零增长,中国较难独善其身。首先,国内低成本优势消退,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已成态势。其次,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比重偏高的状况。表现在消费领域中,即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供需错配:国内消费增速持续下降与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国内航空客运增速缓慢下行与跨境出游却持续高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我国的产能过剩行业圈占资源,不利于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总而言之,就是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疲软,无力拉动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目前,我国GDP同比增速持续下滑,2015年为6.9%,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进入中高速,要素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传统的经济驱动因素疲软。因此,我国亟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并且创造有利的外部经济环境,利用国际贸易拉动国内需求增长。而“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新的经济发展构架了平台。可以预见,“一带一路”在未来进程中将囊括更多的国家,促进更多经济体实现交流与合作。

(二)“一带一路”现状

“一带一路”在国内主要区域以西部和东南省份为主,途径我国西部的兰州、西安、乌鲁木齐和东南部的福州、泉州、广州、湛江、海口等地。重点行业包括基建(铁路、港口)、油气管网及设备、旅游、电网设备、交通物流、农产品、商业贸易和金融业。经过大多数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与中国关系友好的邻国,体现了地域和国别上的开放政策。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2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经济体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共计22.3亿美元,同比增长41.1%,占同期总额的7.5%。投资主要面向东南亚国家。对外承包工程方面,对相关的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421份,新签合同额154.6亿美元。

二、“一带一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一)“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1.“一带一路”扩大了人民币的认可度和结算范围

目前,亚洲国家大部分处于手工业化、城市化起步或加速的发展阶段,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亟需长期的资本服务。而中国的一些产业已经具有输出能力,如中国的高铁、核电、对外工程承包、智能电网、大型设备、建材生产线等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中国的设备制造质优价廉,配套能力强,与这些国家的需求高度吻合。例如,在高铁方面,我国申请技术专利多达200余种,占全球高铁申请总额的70%,而且我国高铁成本低廉,时速350千米的项目为每千米1.29亿元,时速250千米的项目为每千米0.87亿元,远低于每千米3亿元以上的国际高铁建设成本。因此,“一带一路”战略将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互补,利用我国的基础建设优势弥补其他国家的缺口,同时又能够缓解我国国内需求不足的状况。在“一带一路”进程中,我国与相关国家的贸易规模将持续扩大,油气管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通信网络、航线航道等将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而且刚成立的亚投行可以为这些亚洲国家提供贷款,增加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范围。在我国与亚、欧、非洲等多国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交流的同时,也将推动人民币在这些区域的认可。特别是我国进行的相关设备输出、基础建设、提供运营管理服务,均可以采用人民币作为结算和计价的货币,这些都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一带一路”推动人民币境外流通量

在亚洲地区,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通常以低价换来过剩的产能。我国目前在建材、钢铁、服装等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而其他国家对此类产品存在旺盛需求。在推行“一带一路”之前,我国主要以贸易形式来销售这些过剩产能,但是由于人民币在外汇的认可度太低,所以只能以本币贬值的方式来换取过剩产能的销售,但会产生汇率波动的风险。“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能够为沿线国家建立海路、陆路沿线国家建立与毗邻国家的互联互通,中心城市与经济腹地的互联互通等贸易通道,推动贸易发展,有利于形成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贸易圈。同时,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变金融机构,有利于构建一个软通货的计价机制。当一国资金短缺,亟需融资购买建材产品,恰好我国有过剩的建材产品时,只需要用人民币进行支付,这样不仅我国的过剩产能销售出去,人民币也慢慢在国际上流通了,还可以从中获取利差。这些都表明,“一带一路”将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境外流通量,当境外流通量达到一定规模时,人民币甚至将成为周边国家的储备货币,这些都最终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3.有利于扩大人民币的资金融通

依托于“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境外人民币债券融资和权益融资等,有利于实现人民币输出。结合我国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所产生的融资需求,可以设立人民币投资基金,专门用于以人民币的形式投资于国外基础设施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项目,并附带购买中国的产品和设备等条件。这些项目投资将产生巨大的人民币融资需求,从而扩大人民币的资金融通。

(二)“一带一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负面影响

1.金融市场波动的风险加剧

“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除了中国、印度、俄罗斯、土耳其这样的较大的新兴经济体之外,绝大多数是经济不发达、货币币值波动风险高、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弱的小国,这些国家多发货币信用与金融风险,并且通过“一带一路”的联结,周边国家潜在的信贷违约风险极易通过亚投行传导给我国。

2.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将引发“特里芬难题”

Triffin于1960年首次提出特里芬难题,他以美元为例,指出美元作为国际结算与储备货币,需要美国保持长期贸易逆差;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需要具备币值稳定与坚挺的特性,这反而需要美国保持长期贸易顺差。这两个目标互相矛盾,形成一个悖论。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可能导致其他国家增加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就意味着中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将拉大,而国际收支逆差又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因为为了满足各个沿线国家对资金的需求,我国就需要发行更多的货币,发行过量又将会引起人民币贬值,动摇其他国家及地区对人民币的信心。人民币持续逆差时,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的国家可能放弃持有更多人民币,从而使人民币遭遇贸易逆差引发的贬值压力与维持币值坚挺的冲突。

3.削弱货币政策独立性

目前,央行能够有力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信贷规模等,货币政策调控的作用比较直接。人民币国际化后,央行的货币供给不但受到国内货币需求影响,还受到国际货币需求影响,另外,来自国际的需求,不管是出于盈利、保值还是风险规避等多种目的而进行外汇交易,都会影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在人民币在境外流通量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央行对国内人民币的调控能力将同时受到国际上货币流通的限制和约束。同时,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的连锁反应,这也加大了宏观政策的调控难度。

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后,央行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与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可能发生矛盾,这种内外平衡之间的矛盾,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此外,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我国需要与一些经济体建立货币合作和货币政策协调,这又将导致人民币汇率政策工具部分失效,限制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三、应对措施

(一)实施控制风险措施,降低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我国需要实施控制风险的各项措施,为人民币搭建金融安全区域,从而有效降低金融市场波动风险。例如,为了我国进口商面临的风险问题,应该构建大宗商品人民币期货市场和其他的金融产品。我国应该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货币、贸易、政策、道路等多方面合作,了解不同国家的具体需求和目标,从而因地制宜地确定合适的合作机制。其关键是要把握双方的利益共同点,系统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二)为大型经济项目构建融资平台,稳定人民币汇率

针对“特里芬难题”,一方面,我国可以在其他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另一方面,我国应积极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IMF等多变金融机构合作,共同为大型的经济项目构建融资平台。同时,我国主推的亚投行也应采取开放式的合作模式,形成多边协作的金融平台。这些措施将推动沿海多国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减少外界摩擦,降低货币量发行过多或过少的现象,同时也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加快使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影响

伴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央行对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加大,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影响。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央行应综合考虑其他经济体的货币供需状况,承担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责任。并且在进行调控时,应关注多国的利益共同体。同时,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更需“以静制动”。

3、国际贸易对利率的影响

2018年至今贸易战的影响既有预期层面的影响,也有实际外需的下降,央行要改善预期,货币政策必须积极。

未来怎么看?

结合过去贸易谈判的情况和中美双方的表述,我们认为,随着贸易谈判进展,汇率政策偏被动,这个时候需要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利率弹性,以应对与防范外部冲击、稳定预期,首要条件是保持充足的流动性环境,其次是要保持利率向下的弹性。

虽然今年我们不可能再向去年那般进行债市的川普交易,但是我们依然有着可观的货币弹性空间和至少稳定的流动性环境,债市可以继续保持积极。

市场点评与展望

1. 策略展望:贸易谈判会如何影响利率与汇率?

中美贸易谈判再度出现剧烈变化,成为五一假期之后市场的主导因素,怎么看待贸易谈判对债券市场的影响?我们还是从货币政策出发展开讨论,首先分析贸易谈判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最后落脚到汇率和利率的分析:

1.1.贸易谈判和货币政策

回顾过去一年多中美贸易谈判进程,边打边谈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货币政策的演进:

2018年4月3日美方宣布500亿美元关税商品清单后,2018年4月17日央行宣布降准100个基点置换MLF;

2018年6月15日中美谈判破裂,美方宣布更新500亿美元关税商品清单,6月24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50个基点;

2018年9月18日美方宣布对2000亿美元商品征收10%关税,10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降准消息。



2018年12月1日,中美谈判趋缓,在G20会议上中美双方暂停采取新的贸易措施,并设定了为期3个月的谈判期限,3月2日期限截至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2018年9月起加征关税的自华进口商品,不提高加征关税税率,继续保持10%,直至另行通知。

5月6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关税从10%上调到25%,并于5月11日生效。5月6日央行盘前宣布对中小银行实施较低存款准备金率框架,释放2800亿元流动性。虽然央行在事后的新闻稿中只字未提贸易摩擦问题,但这次降准是2012年以来央行首次在5月实施,也是首次交易所开盘前降准,并且发生在特朗普推特数小时之后,应对外部风险稳定国内和市场预期的意味跃然纸上。



回顾贸易谈判过程,似乎可以简化得出一个结论:央行始终保持了宽松的货币环境。这一方面当然是国内稳增长、调结构对流动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抵御外部风险的需要。

我们尤其需要注意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输入性风险”,表明对外部环境的重视。

尤其需要重视的是近期央行还有两大行动:

其一是央行货币政策执行委员会委员马骏于5月10日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

“参照过去一年中美贸易摩擦几个阶段的实际影响来判断,即使贸易冲突按美国所威胁的版本升级,中国也采取相应的反制,这些措施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大,或者说会明显小于2018年股市反应所隐含的冲击力度。我们用经济模型的计算结果是,如果美国把来自中国2000亿美元出口产品的关税税率从10%提高到25%,中国也实施相应的反制,这个情景对中国GDP增速的负面影响在0.3个百分点左右,属可控范围。”

“去年股市跌得很惨,部分原因是当时资本市场无法判断贸易摩擦对经济的真实影响,容易出现过度反应。另外,去年我国还面临着经济持续减速、影子银行融资渠道过度收缩、一些不当舆论冲击民企信心、减税等改革红利尚未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叠加对当时的资本市场信心造成了严重冲击。”

其二是4月金融货币数据公布之后,5月10日下午央行特意召开媒体吹风会就相关问题进行解读,其中就有货币政策如何应对外部冲击的问题。

孙国峰在回应中明确:“面对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我国货币政策应对空间充足,货币政策工具箱丰富,完全有能力应对各种内外部不确定性。”

而周学东则补充到:昨天晚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接受了《金融时报》的采访,就外部冲击问题谈了一个观点,我很赞成。从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来看,国际贸易摩擦,更多的是对市场预期的影响,特别是心理预期。对心理预期和市场预期的影响要大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他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研究,认为如果美国对中国2000亿美元出口产品加税加到25%,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也就是0.3个点,比我们感受的要小。当然,应对外部冲击说到底要看宏观经济自身怎么样,这一点上我们还是有信心的。无论是从经济增长看,还是从CPI、PPI,或从金融信贷数据来看,这些宏观数据基本上是稳定的,我们心里还是有底气的。

显然,在应对外部冲击中,央行不可能坐视不管,一定会积极应对,所以此前我们的简单梳理贸易摩擦和货币政策演变并非简单拼贴。

更何况贸易摩擦本身对于实体经济确有影响,前文马骏的分析以外,海外牛津大学经济研究所的测算结果也显示,在最新关税情形下,贸易战2019年对中国GDP的影响在0.3%-0.4%之间,和马骏的提法基本一致。



从应对实体经济下行压力的角度,货币政策更是责无旁贷,所以2018年至今贸易战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既有预期层面的诉求,也有应对实体经济增速下降的诉求,央行要改善预期和应对下行风险,投放流动性释放积极信号是首要选择。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就可以直接外推,对未来流动性保持乐观呢?

这里面必须要考虑汇率问题,因为涉及到货币政策独立性。

1.2.汇率约束与货币政策独立性

贸易谈判必定涉及汇率问题,那么我们首先明确中美两方在汇率问题上的态度:

美方的诉求主要是在贸易协议中必须加入和汇率有关的条款,即中国承诺不进行竞争性贬值,并且在干预市场方面保持透明,要求公布“国际储备余额和外汇市场干预的数据,以及季度国际收支平衡数据和其他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开报告的数据,以避免汇率操纵。”同时要求中国信守诺言。



对于汇率,中方的态度可以概括为:

(1)不搞竞争性贬值;(2)货币政策以国内为主;(3)加强汇率逆周期调节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





易行长在两会期间的答记者问基本将贸易谈判所引致的汇率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清晰的回答。

结合过去贸易谈判的情况,我们会发现,在贸易谈判进展顺畅时,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或者走强,在贸易谈判曲折反复甚至陷入僵局时,人民币有所走弱或者贬值压力上升。

固然这里面可能有谈判本身对于市场预期和行为的影响。

但是人民币汇率随着贸易谈判的进程而出现波动似乎由来已久。

就本轮而言,2018年5月3日中美双方在北京谈判,在此之前美元指数大幅上升,人民币并未跟随贬值,6月15日谈判破裂,人民币迅速贬值;12月1日中美设定3个月谈判时间,在此期间,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人民币汇率跟随美元指数的下跌而升值,随后美元指数在高位保持稳定,人民币继续小幅升值,在近期特朗普宣布提高关税后,人民币显示出贬值的趋势。总接来看,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在美元指数的基础上,随着贸易谈判的节奏上下波动。



上述波动一方面是市场预期的行为反应,另一方面也是谈判过程中的策略运用。但是从方向来说,考虑中美贸易顺差情况,人民币单方面贬值的可能性甚小。



既要宽松政策稳定预期,又要汇率稳定促进贸易谈判。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如果汇率相对稳定甚至有所升值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应对的空间和弹性如何?毕竟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利率上。

首先来看利差约束。



(1)外部形势:美债利率下降

一方面是外部形势的变化,随着全球周期下行以及美联储暂停加息,美债利率自2018年末开始下行,中美货币周期由冲突走向趋同,利差压力大大减小。



(2)实际思路:如何保持资本流动和汇率平稳?

事实上,即使在前期美债收益率上行时期,我国也做到了压减利差的同时保持资本流动/汇率平稳。

我们在前期报告《鱼与熊掌能否兼得?》中指出,

利差主要反映的是汇率和资本流动压力。考虑2种情况:

如果通过干预手段,稳住汇率,逆转市场贬值预期,进而使得资本流失压力稳定,则由于汇率被“逆周期调控”,那么利率可以获得一定的空间,利差约束相对“偏软”,甚至在强干预下,利差完全可以不成为约束:



另一种情况是,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不在汇率。汇率自由浮动原本可以平衡内外压力,但研究表明:在新兴市场,由于不存在自然汇率,贬值预期会自我叠加,使得汇率自由流动加大资本流失压力——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不成立,往往成立的是“二元悖论”(货币政策独立和资本自由流动只能二者取其一)。这种背景下,大国央行着重选择的仍是货币政策独立,那么,其实宏观调控的方向主要是资本流动管控,这种背景下,利差则是“弱约束”。

如果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是汇率的“行政干预”或者要着力于管控资本项目流动,则利差是一个“弱约束”,利率会释放出明显的空间。在这种思路下,我国的外储消耗不大,内生贬值压力降低。



1.3.汇率和利率的未来可能走向

贸易战对于利率的影响,主要存在两个逻辑线条:

(1)防范贸易摩擦风险,稳定预期:

不管贸易谈判进展如何,目前贸易战对外需的冲击已成定局,2019年外需已经开始下降。



除此之外,贸易战还带来对市场信心的影响:

去年股市跌得很惨,部分原因是当时资本市场无法判断贸易摩擦对经济的真实影响,容易出现过度反应。另外,去年我国还面临着经济持续减速、影子银行融资渠道过度收缩、一些不当舆论冲击民企信心、减税等改革红利尚未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叠加对当时的资本市场信心造成了严重冲击。

——马骏2019年5月接受《金融时报》采访

风险的表现之一是市场的异常波动和外部冲击风险。举例来说,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香港的时候,香港的利率可以达到300%多。刚才说货币市场利率是2.6%左右,上限是百分之3点多,下限是0.72%。外部冲击可能导致利率达到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十几甚至百分之几百。所以货币市场如果受到预期或者外部冲击,波动可能很大,政策要防止这些风险在市场之间的传染。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2018年12月在长安论坛上的讲话

人民银行始终高度重视外部冲击的影响,我们将前瞻性地做好相关政策储备,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2018年7月答记者问

央行要改善预期,对冲外需下行,投放流动性、释放积极信号是必要选择。

(2)汇率先行,利率被动应对

如果贸易战谈判演进到汇率层面,应对美方对于汇率的要求,人民币汇率被动升值,从而导致利差的被动收窄,利差反而受制于汇率,这可以从80年代日德经验看。

80年代,美日、美德贸易摩擦为代表的贸易战情况下,在美国压力下,日元、德国马克被迫升值。以日本为例,80年代,日元的汇率相对于国内的政策明显是先行的(外生),日本的国内政策随之调整:

由于存在持续的升值压力,日本央行为了释放这一压力(降低投资日元资产的收益,遏制日元升值)、刺激国内经济(宽松货币政策),日美短端利差大幅收缩,同时也带动了长端利差的显著收缩。日元升值伴随了日美利差的收敛(转向了负利差)。



因而,利率作为防范外部冲击,稳定预期的工具,首要条件是充足的流动性环境;此外,如果汇率先行,利率被动反应,则可能伴随中美利差的收窄。

总结来看,

(1)贸易摩擦谈判过程中伴随着多次降准和货币宽松信号。

(2)2018年至今贸易战的影响既有预期层面的影响,也有实际外需的下降,央行要改善预期,投放流动性释放积极信号是首要选择。

(3)汇率稳定是美方主要诉求之一,这也是缩减中美贸易逆差的要求。既要宽松政策稳定预期,又要汇率稳定促进贸易谈判,既要又要的政策诉求似乎受制于汇率-利差约束。

(4)然而,一方面,外部形势发生变化,美债利率自2018年末开始下行,中美货币周期由冲突走向趋同,利

4、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汇率的因素:

(1)国际收支。

(2)通货膨胀率。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通货膨胀,如果本国通货膨胀率相对于外国高,则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外汇汇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对于外汇汇率的影响是通过不同国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资金流动导致外汇需求变动。

(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

(6)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7) 投资者的心理预期。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8)各国汇率政策的影响。

(4)第一贸易协议对汇率有什么影响扩展资料

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或者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即让汇率下降,会起到促进出口、限制进口的作用;反之,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汇率上升,则起到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的作用。

5、中美贸易战对外汇有什么影响?

一、贸易战及市场走势回顾

自2018年7月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方对中国加征关税的规模不断扩大,中方亦采取相应反制措施。过去一年多以来,两国进行了多轮的经贸磋商,中美双方边打边谈成为新常态。

(一)贸易摩擦初现端倪,人民币大幅贬值5.6%

2018年7月,美国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对同等规模的美国商品加收同等关税进行反制。截至2018年11月,人民币对美元从6.6贬至6.97,贬值约3700点;美元指数从94缓慢上行至年内高点97上方。

(二)贸易摩擦缓和,人民币收复失地,回升至6.67

2018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于G20峰会上达成暂时休战的共识,并开启90天谈判期。2019年前4个月,中美进行了多轮经贸磋商,在贸易战缓和的利好消息支撑下,人民币汇率从6.93一路升值至6.67,升值约2600点,同期美元指数在95-98区间高位震荡。

(三)贸易战升级,人民币跌至6.9-7水平

2019年5月,在中美第十一轮贸易谈判前夕,美国突然宣布将于5月10日起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受此影响,人民币大幅贬值,从6.74贬至6.93,美元指数同期回落至96附近。此后6月末的大阪G20峰会上,中美两国元首进行会谈并同意重启双边经贸磋商。

(四)贸易战升级,人民币汇率破7

2019年7月-9月,贸易战持续升级对抗。美国于2019年8月2日宣布自9月起开始对价值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2019年8月23日再次宣布将于10月起将价值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从25%上调至30%,同时将其余价值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税率从10%提高至15%。受此影响,在岸人民币汇率最高跌至7.18水平,触及近11年低位。

(五)中美经贸摩擦取得阶段性进展,汇率在7附近企稳

2019年10月,中美两国在华盛顿举行第十三轮经贸高级别磋商,并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美贸易局势缓和,提振了市场风险偏好,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自高位震荡回落,一度回落至7关口以下,目前在7附近横盘震荡。

二、贸易战后续展望

中美贸易摩擦始于2018年7月,中美两国间贸易谈判进程波折反复。虽然今年10月份中美两国宣布第13轮经贸磋商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但从过去一年诸多事实来看,贸易战只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手段。从当前中美两国国内政治、经济环境来看,短期内结束贸易摩擦的概率依然较小,两国间的贸易摩擦、金融摩擦及科技摩擦仍将持续。当地时间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该法案签署对中美两国双边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预计对两国正在进行的经贸磋商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一)美国方面

目前来看,美国经济前景及劳动力市场稳健,虽然贸易摩擦带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但经济增速仍维持在高位。2019年美国GDP将突破21万亿美元,GDP增长预计在2.4%到2.5%。

美国挑起贸易战的理由一是中国对美长期保持大量贸易顺差;二是中国不遵守WTO承诺;三是中国通过不公正手段获取美国技术。但实质上,特朗普政府还有总统选举及中美全面竞争两点核心目的。

1.美国总统选举 

特朗普政府当下核心目标是确保2020年连任成功,主要工作都是围绕其运行。为赢得选票,特朗普对外政策上执行"美国优先",在中美贸易战及与其他盟友的一系列贸易摩擦中保持强硬姿态。特朗普如连任成功,中美贸易战存在进一步加剧的可能,我们应该对特朗普第二任期对美国乃至全球带来不确定影响做好充分的准备。

2.中美竞争

美国将中国视为全面竞争对手,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对此观点趋于一致。中美贸易摩擦预计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目前已由贸易向金融、高科技等方向延伸。即使2020年民主党候选人当选,两国快速达成协议的概率依然较小。

(二)中国方面

中国经济呈现较强韧性,目前贸易战并未对实体经济和贸易造成较大冲击。经济增长是纲,我国具有长期应对贸易摩擦的底气和经济基础。

1.经济增速回落,但仍保持较高增长 

2018年全年我国GDP增速6.6%,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GDP总量约为70万亿人民币,增速为6.2%。GDP增速虽然一定程度回落,但相较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依然保持了较高的韧性,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

2.贸易保持增长,贸易顺差扩大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2.9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其中,出口12.48万亿元,增长5.2%;进口10.43万亿元,下降0.1%;贸易顺差2.05万亿元,扩大44.2%。

3.市场开拓效果进一步提升,对欧盟、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增长强劲

2019年前3季度,我国前两大贸易对手分别为欧盟和东盟,进出口额分别为3.57万亿和3.14万亿;分别增长8.6%和11.5%;分别占我国外贸总额的15.6%和13.7%。

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额为6.65万亿,增长9.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2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速高于全国外贸整体增速。

三、对人民币外汇交易业务影响

美国正式签署"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令双方平息中美贸易战的努力变得更加复杂。市场风险偏好情绪反复变化,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剧,市场中不确定性风险明显增大。中美贸易关系变化、美联储降息预期均对汇率市场有较大影响,交易难度较前期有所提升。

但从中国经济基本面以及市场供求来看,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处于相对合理水平。在贸易战没有大幅恶化的情况下,人民币对美元在当前点位大幅贬值的空间有限,重点关注中美贸易谈判有关进展及相关宏观经济情况。

(一)关注贸易战进展

今年10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曾一度涨至6.96水平,目前在"7"附近企稳。当前中美贸易摩擦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距离达成协议仍有较长距离,中美贸易摩擦波折反复,预计将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不确定性。若中美贸易摩擦出现明显缓和,人民币汇率或将出现升值反弹;若中美贸易摩擦继续恶化,人民币汇率存在贬值预期。

(二)关注美联储降息预期

2019年以来,美联储三次降息。美元利率下行、中美利差拉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支撑,或将缓和人民币贬值压力。

目前来看,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不足以推动美元贬值,美元指数延续高位震荡的可能性较大。从国际美元走势来看,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难有明显的升值行情。

以上就是小编的一些基本介绍,相信大家看完上面介绍后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您可以到外汇天眼交易社区查看更多知识。